古诗词复习适合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24年2唐诗五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2唐诗五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2唐诗五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及特点,感受唐诗的韵味和魅力。

2.通过分析五首经典唐诗,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激发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五首唐诗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诗歌的形象、情感、意境、技巧等方面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典故、意象、修辞手法的理解。

2.诗歌的情感把握和审美鉴赏。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唐诗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唐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利用多媒体展示唐代著名诗人的画像和诗歌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环节:诗歌讲解与欣赏1.《登鹳雀楼》a.介绍作者王之涣,让学生了解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抱负和志向。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2.《静夜思》a.介绍作者李白,让学生了解其诗歌特点及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情感、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登高》a.介绍作者杜甫,让学生了解其诗歌风格及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4.《春晓》a.介绍作者孟浩然,让学生了解其诗歌特点及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闲适与恬淡。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5.《宿建德江》a.介绍作者张继,让学生了解其诗歌特点及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感慨。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与互动1.让学生谈谈对五首诗歌的喜好及原因。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古诗复习公开课教案

新古诗复习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复习公开课一、复习目标: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整理、回顾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2、从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学写法等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古诗词。

3、能够灵活的运用学过的诗句,做到学以致用。

二、复习过程: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猜谜游戏,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个人物。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宋代婉约词派“千古第一才女”易安居士(李清照)师:他们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和词人。

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词,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畅游在诗词的海洋中。

板书:古诗词复习二、自主汇报,积累古诗(一)、课前老师让大家自主整理了小学六年以来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把整理好的资料拿出来,汇报一下你是根据什么来整理的?1、根据诗人和朝代进行整理的师:汇报一下你整理的结果。

同学们能将下列诗人、朝代与诗篇一一对应吗?出示:贾岛宋代《墨梅》辛弃疾元代《寻隐者不遇》袁枚唐代《清平乐.村居》王冕明代《石灰吟》于谦清代《所见》2、按诗与词的区分来整理的古诗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你能给大家背一首学过的词吗?《如梦令》、《渔歌子》、《清平乐.村居》词与诗是有区别的,谁来说一说词的特点?说几个知道的词牌名(清平乐、渔歌子、如梦令、水调歌头、菩萨蛮、卜算子、西江月、浪淘沙、满江红、蝶恋花、沁园春、念奴娇)。

3、按五言诗和七言诗来整理的。

4、按诗词的内容来整理的。

说说你都整理出了哪些类别?指名补充板书:爱国诗、思乡诗、送别诗、咏物诗……(读书诗、写景诗)四人一小组,从中任选一个类别,背一背学过的古诗,看哪一小组积累的古诗最多。

下面我们就要进行一个赛诗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先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背任意一个类别的一首诗,然后其他小组的同学就站起来接着背一首和他同类别的诗;如果接对了,你们小组就可以重新背一首其它类别的诗,再由别的小组接下去。

指名背师:我们不光要会背,还要会写,根据老师的提示填诗句,并说说这首诗属于哪一类别的诗。

人教版语文《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朗诵、默写、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通过板书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和情感。

难点:板书设计的美感和创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词三首》。

这三首诗分别是《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和《登鹳雀楼》。

大家先自主朗读这三首诗,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

2.诗歌解析(1)我们来学习《静夜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

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请大家齐读这首诗,然后我来讲解一下诗中的关键字词。

(2)我们学习《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

请大家先自主朗读这首诗,然后我们一起来分析诗中的意象。

(3)我们来学习《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绘了鹳雀楼的高远和壮丽。

请大家齐读这首诗,然后我们一起来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

3.板书设计(1)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设计一下这三首诗的板书。

请大家充分发挥创意,将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关键字词融入板书设计中。

(2)我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静夜思》的板书设计。

请大家看黑板,我会在左边写上诗的题目,右边写上诗的内容。

在诗的内容下面,我会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画面。

大家觉得怎么样?(3)请大家分组讨论,为《望庐山瀑布》和《登鹳雀楼》设计板书。

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板书设计,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4.课堂展示(1)现在,请大家展示你们的板书设计。

我会邀请每组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在下面观摩。

(2)展示结束后,请大家互相评价一下各组的设计,看看哪组的设计最具创意,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古诗词三首》的基本内容,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板书设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继续复习这三首诗,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设计一份板书,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古诗词鉴赏(中考复习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中考复习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中考复习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课内所学诗词曲,归纳古代诗词曲鉴赏方法。

2、运用方法独立赏析简单的课内诗词曲。

一、导入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近三年海南省中招考试特别重视对古诗词的考查,并把古诗词鉴赏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进行命题,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懂得一些简单的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二、方法归纳与训练孔子说“诗言志”,“诗传情”。

诗歌是是诗人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

因此,我们在复习赏析一首诗时,首先要弄清楚这首诗的心灵即主题。

(一)明主题那么在我们初中阶段接触过的古代诗歌中,哪些情感主题是最常见的呢?1、思乡怀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2、送行饯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建功立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密州出猎》)4、寄情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5、忧国伤时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6、咏史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潼关怀古》)一首诗歌的字数有限,诗人要将这些情感正确的表达出来不容易。

因此,古人很重视字词的锤炼,讲究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充沛的情感。

我们每读一首诗,都要仔细品味诗中的字词。

(二)品字词品味字词,揣摩古人遣词造句的匠心,是鉴赏古诗的一项基本功。

那么怎样品呢?1、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弄懂字词的表面意思。

2、领悟字词背后所含的情趣和意蕴。

3、重点关注动词和形容词学习品味以下诗句: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意中看到,更显悠闲自在。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反义词,一聚一分凸显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无风,直冲云霄,极写孤烟之轻盈,高渺;圆,极写落日之低。

描绘了沙漠的苍茫寥廓的奇特景观。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精粹,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我们除了可以从字词方面品味诗歌语言外,还可以从修辞方面品味诗歌语言。

古诗词复习公开课2

古诗词复习公开课2

抓住关键词语,从词性、色彩、 修辞、思想感情答题,同时结合全诗 意境。
• 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 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 出来。
答: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 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从诗词中找出景物,寻找景物前 面的修饰语,展开想象,连词成句。
爱国忧国诗
爱国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就是把自己对祖国人 民的热爱,用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诗歌题 材。 例如:可以揭露讽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可以表 达对国家山河破碎的痛苦、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可以表达为国建功立业的决心,也可以抒发报国无 门的忧闷-------我们比较熟悉的杜甫《春望》,杜牧 《泊秦淮》等
案例二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⑵“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 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 , 其作用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⑶画线句写的很是巧妙,试作分析 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 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 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 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 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从炼字上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用某个字或词好不好,能不能用另一个字或词替换 3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答题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 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 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公开课(古诗词复习)教案1

公开课(古诗词复习)教案1

古诗词复习教案【复习目标】讨论、归纳历年中考古诗词默写题的类型及特点,总结出与题型相对应的复习方法并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你们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古诗词。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讨论、归纳历年中考古诗词默写题的类型及特点,总结出与题型相对应的复习方法并熟练运用。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考什么(内容)(二)、历年怎么考【2010年】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1)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009年】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陶渊明《饮酒》其五)(3)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2008年】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找那个的空缺部分。

(6分)(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孟子二章》)(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2006年】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

(6分)(3)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2004年】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

(每小题2分,共6分)(3)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历年怎么考(形式)1、上下句对接型(唐诗、宋词和文言文)2、补充型3、理解类(1)拓展性默写2009(7)“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_____ _____,_____ ______”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六年级古诗复习公开课

六年级古诗复习公开课
鸟 不惊。 (1)春去花还在,人来___ 黄牛 ,歌声振林樾。 (2)牧童骑____ 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西塞山前____ 莺 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草长___ 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两个_____ 蝉 ,忽然闭口立。 (6)意欲捕鸣___
鸟 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众___ 蜻蜓立上头。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____ 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3)儿童急走追黄___
儿童
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 __________ 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借问遥招手, ______________”写 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 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散学归来早, ______________”写出了 最喜小儿亡赖 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_____________ ,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 的稚态。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 红 总是春。 碧 水东流至此回。 (2)天门中断楚江开, ___ 黑 江船火独明。 (3)野径云俱___, 翠 ,白银盘里一___ 青螺。 (4)遥望洞庭山水___
红 丝几万条。 (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___
绿 水,红掌拨清波。 (6)白毛浮___
填上表示动物的词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逢年过节,人们常常引用唐代诗人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 的哪两句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昨天下午,老师布臵了一道数学 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 山重水复疑无路 得其解。就在我“ _____________”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 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_____________”。于是我很快 解开了这道难题。

高三复习 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

高三复习 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

高三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指导(一)公开课教案时间:2015年3月27日星期五上午第四节地点:高三(6)班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古代诗歌的句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先讲授例题,再由学生做练习,后由教师讲评;重视学生限时解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古诗阅读的信心,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1、读懂诗句2、作答有法三、教学难点1、跳过不易理解的字词,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懂诗句要领:1、不能把诗句当做现代汉语的句子来理解。

2、意象的组合,跳跃式的,为了押韵、对仗的需要,可调整语序;3、划分节奏:音节或意义;五言23 七言223 2212 2221读懂诗歌要领:1、读懂诗句2、看懂题目3、抓住表达感情的字眼,即“诗眼”。

4、结合注解(二)理解诗句1、讲解例子: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限时理解诗句并讲评(2分钟)2012年高考题:(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

(三)分析高考考点《课程标准》“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考试说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四)学生限时做题并讲评(每题6分钟)1、2013年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6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古诗词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公开课教案古诗词公开课教案「篇一」关于《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一、引入俺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俺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

(板书诗题)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身喜欢的方式练读。

(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

假如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同学互助学习的能力)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时;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局部)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协助同学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

(师引发情感:在俺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俺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古诗词公开课教案「篇二」关于《古诗二首》公开课教案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一起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公开课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公开课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公开课走进古诗词大观园江西省瑞金市古海涛课前:疯狂背古诗(配乐)一、直接导入,紧扣主题(2分钟)导语: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当孩童牙牙学语时,就能摇头晃脑地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头静听)XXX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大观园,去采撷珍珠,欣赏画卷,聆听乐曲(板书客厅,略微弧形)【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点明课题,直接进入研究,明确研究的内容。

】二、整体复,分类梳理(10分)师: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它不但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

今天我们就复小学阶段研究的古诗。

在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教材里,收录了近70首古诗词,有的为烘托单元主题以“精读课文”出现,有的为拓展单元主题以“日积月累”呈现。

一节课要复70首古诗词,看起来不太可能。

那么,如何既正确又快速地影象所有的古诗呢?相信同砚们一定有本人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生1:我影象古诗的方法是多读几篇结合注释背诵。

师:其他同学呢?生2:理解诗意来影象。

师:其他同学还有吗?师:其他同砚还想分享吗?生3:多读几篇,头脑中设想诗的画面来影象。

生4:相识诗人的身世际遇来影象师:有这么多的好方法,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今天教师也给大家带来几种复古诗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体裁分类:今天我们就用第一种方法“分类整理,科学记忆”(板书)”来复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说不定还能超额完成任务呢。

想不想挑战一下?下面请大家拿出教师刚才发下来的“古诗辞汇总”,我们来按照这个诗歌体裁给它们分分类。

第一组同砚找“写景诗”,用“√”在诗题前标起来;第二组同砚找“咏物诗”,用“△”标起来;第三组“叙事诗○”;第四组“说理诗※”……,同桌合作合作,快速欣赏,一人从前往后看,一人从后往前看,如许又快又准。

【公开课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专项”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古诗词鉴赏专项》授课时间年月 1 日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2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2.能力目标: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3.素质目标: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4.思政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自主练习册、课本、笔记本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课前任务,准备带有颜色的古诗句。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导入(欣赏音乐)5分钟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在古典诗歌的清芬中,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观看ppt课件,听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回归课堂,并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专题——怀古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专题——怀古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专题——怀古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千古兴亡事,怅然抒己怀——初中“咏史怀古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同时,要通过朗诵,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古代诗词时,应关注诗词积累和诗词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

本专题是咏史怀古诗专题,诗词积累主要指的是背诵怀古诗的诗歌,并了解其特点;诗词内涵指的是通过鉴赏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并总结其鉴赏方法。

【教材分析】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共有诗歌85首,类型多样,题材各异。

其中“咏史怀古诗"有8首,分别是《登幽州台歌》(七年级下册)、《贾生》(七年级下册)、《赤壁》(八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九年级上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九年级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九年级下册)《山坡羊·骊山怀古》(九年级下册),它们以教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编入教科书。

中考古诗词名句复习公开课课件

中考古诗词名句复习公开课课件

2021/3/27
CHENLI
25
一、观美景,猜诗句(抢答题)
忽如一夜春风6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021/3/27
CHENLI
27
禅曲 房径 花通 木幽 深处
2021/3/27
CHENLI
2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1/3/27
老师的话。。。。。。
识记型默写 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只需把诗文记熟,不写 错字,就能得分。 应试技巧:熟背会写,细辨差别,认真答题。
二、看要求,写诗句。
1、我们做事遇到很大困难,感到没办法时,事情突然有 了转机,正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 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6、在科学领域之内,发明家,创造家不断超越前人,新的 科学成果呈现日新月异之势,正所谓赵翼在《论诗》中 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小亮遇到困难,心情十分沮丧,老师鼓励他要坚强自 信,执著的追求理想,并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勉 励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晏殊《浣溪沙》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生
安得广厦千万间,
2021/3/27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HENLI
33
情境三: 中秋佳节,远在美国留学的 小王无法回国和家人团聚, 只能通过贺卡祝家人身体健 康,生活平安,请你替小王 在他的贺卡上写一句诗,来 表达他对家人的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21/3/27
CHENLI
34
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
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
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趣导入:

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 诗坛,群星灿烂,创作出了浩如烟 海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 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古诗词之美, 在绘画、在意境、在语言、在韵律。 她为我们展现出人间最美好的生活, 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
(一)复习检测:
请说出以下七首古诗中的千古名句—— 《归园田居》 《饮酒》
《使至塞上》
《黄鹤楼》 《无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李凝幽居》
(二)展示目标:
一、能够背诵并默写所学的七首古诗。 二、掌握答题技巧,通过小活动加深对重 点诗句内容、情感的理解。(重、难点) 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三)自主学习——按原文,填诗句。 1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2.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 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 4.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3、每组每次派一名同学参加,每人回答 两道题,两组依次在黑板上写出看到 的画面所描述的诗句,每答对一句加1 分,答错或出现错别字即为挑战失败, 不扣分。
开始答题:
长大 河漠 落孤 日烟 圆直 。,
禅曲 房径 花通 木幽 深处 。,
都萧 护关 在逢 燕候 然骑 。,
寄语:
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了好
时光,希望同学们在最美 丽的年华里绽放最真实、 最青春、最绚烂的自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僧鸟 敲宿 月池 下边 门树 ,
悠采 然菊 见东 南篱 山下 。,
猜诗文!
本组共有4道题,均出自我们本学期要 求背诵古诗。共8分。 每组题目有提示,每组各派一名同学 随时可抢答。答对得一分,答错对方 得一分,累计得分高的组获胜。
第一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请记住——
理解型默写
特点:有条件限制,有目的导向,要求大家不 仅要熟背课文,还要理解诗句含义。 应试技巧:审清题意,弄清要求,正确默写。
(四)合作共赢—— 趣味中忆诗意、悟诗情
活动一:独具慧眼
活动二:看图猜诗句
活动三:抢答题
要求:所派答题人员不可重复。
在下列每组所给的诗句中出现了一些 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将正确的汉字 写在纸上。共5分
6.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 7.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
请记住——
识记型默写
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只需把诗文记熟,不写 错字,就能得分。 应试技巧:熟背会写,细辨差别,认真答题。
(三)自主学习——看要求,写诗句。
1、《饮酒》中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点明作者心离俗 尘住所感觉,突出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
A、该句出自八年级下册课后背诵的古诗。 B、作者是王安石。 C、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二题: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这首诗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
B、与《天净沙 秋思》某句意境相同 C、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悲苦之情以及人生失意 之感
第三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A、该句出自“小李杜”之一的某篇作品中 B、这两句既写景又叙事 C、与李商隐无关 D、渲染出一种悲凉冷寂的气氛
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都答对的情况 下,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其他同 学保持安静,否则扣分)
1、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2、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3、山气日西佳,飞鸟相与还。 4、暂去还来些,幽期不负言。 5、相见难时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6、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 7、晴川历历汉杨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燕——雁 4、些——此 7、杨——阳
第四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该诗是一组诗。 B、诗人的朝代是东晋。 C、这句诗被王国维评价为达到了物我两忘的 境界。
D、诗句中描写了菊花。
请记住——
应用型默写 特点:不仅考查大家记忆、理解能力, 还测试大家的迁移、联想及应用能力。 应试技巧:整体感知,加深理解,把握 含义,学以致用。
(五)归纳总结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归园田居》中抒写诗人不想在那污浊的现 实世界中失去自我这一愿望的主旨句是: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李商隐《无题》中借助神话传说,表达思念之 情的诗句是: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使至塞上》中写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关慰 问将士的诗句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本节复习课,你收获
了什么.......
(六)达标检测: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
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淡泊与和谐;让 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 “ 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 学习“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 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