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归纳

合集下载

金农《题画(四则)》原文及鉴赏

金农《题画(四则)》原文及鉴赏

金农《题画(四则)》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金农《题画(四则)》原文及鉴赏【导语】:〔清〕金农其一先民之言曰:同能不如独诣。

题画诗精析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精析高考诗歌鉴赏

•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 (chuí):竹鞭。觳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语出 《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 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 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 ①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 同,无一肖似逼真;
• ②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
• ③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 层层铺垫。
• 2006年全国1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 咏。
•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 ③棰(chuí):竹鞭。觳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 抖状。语出《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 牛。
•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 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 自乐。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磨 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 2006年全国1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 (chuí):竹鞭。觳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语出 《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题画诗类型

题画诗类型

题画诗类型
题画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它与绘画作品相结合,通过对画面的描述和感想,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根据所题画的内容,题画诗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人物题画诗:以画中人物为主题的题画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神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表现诗人对画中人物的欣赏和评价。

2. 山水题画诗:以画中山水为主题的题画诗,通过对山水景色、山川风光、季节天气等方面的描绘,表现诗人对画中山水的欣赏和评价。

3. 花鸟题画诗:以画中花鸟为主题的题画诗,通过对花卉、鸟类等自然景致的描绘,表现诗人对画中花鸟的欣赏和评价。

4. 风俗题画诗:以画中风俗人情为主题的题画诗,通过对社会风俗、生活场景等方面的描绘,表现诗人对画中风俗人情的欣赏和评价。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还有题壁诗、题扇诗等与绘画有关的诗歌形式。

这些诗歌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专题复习:题画诗+课件41张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专题复习:题画诗+课件41张

C选项中的颔联意思是“原来的万里江山,如今都在一窗大小的画 中”。选项中“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 什么样的评价?(6分)
9皇.为上命了令突你出展曹开丝霸绢的准高备超作画画,技你,匠诗心独人运作惨了淡哪经营些刻铺苦垫用?功。请 简片要刻间分九析天。龙(马就6分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9年全国
题许道宁①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9年全国
题许道宁①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江水,苍苍茫茫的是哪一个郡的山。 一向都是万里朵还没有落下去。 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诗句,吟咏不断也体会不出其意境。

题画诗有哪些

题画诗有哪些

题画诗有哪些
题画诗有哪些
1、《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墨葡萄》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4、《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5、《题马远画梅·绿萼玉蝶》
宋·杨妹子
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

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

6、《题画》
明·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经典题画古诗赏析大全

经典题画古诗赏析大全

经典题画古诗赏析大全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

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种肃杀之气,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

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说:“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这是正起。

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

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

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说:“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画鹘行》的起笔说:“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说:“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

”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

颔联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

颈联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从而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

作者用真鹰来作比拟,以这两联诗句,把画鹰描写得栩栩如生。

以上这两联中,“思”与“似”、“擿”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

“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擿”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

题画徐有贞的诗意及注释

题画徐有贞的诗意及注释

题画徐有贞的诗意及注释
原文:
《题画》
明·徐有贞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一、衍生注释:
“碧水丹山映杖藜”:碧绿的水,红色的山,映照着拄着藜杖的人。

杖藜,指藜杖。

“夕阳犹在小桥西”:夕阳依旧在小桥的西边。

“微吟不道惊溪鸟”:轻声吟唱没料到惊起了溪边的鸟儿。

微吟,小声吟唱。

“飞入乱云深处啼”:鸟儿飞入乱云的深处啼叫。

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前两句以碧水丹山和夕阳小桥勾勒出美丽的景色,色彩鲜明。

后两句通过诗人的微吟惊鸟,展现出大自然的灵动与生机。

全诗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恬淡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喜爱。

三、作者介绍:
徐有贞,明代中期官员、书法家、文学家。

他在政治生涯中有起有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四、运用片段:
我和好友一同漫步在山林间,那场景就如同徐有贞诗中的“碧水丹山映杖藜”一般,美极了!我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正沉醉其中时,好友不小心弄出了声响,惊得鸟儿“飞入乱云深处啼”,哎呀,这可真是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呀!。

完整版)题画诗鉴赏

完整版)题画诗鉴赏

完整版)题画诗鉴赏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指的是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

它将有形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实现了“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

诗与画的关系可以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它们都可以通过形象和意境来表达,但诗歌用语言文字,而绘画则用色彩线条。

因此,诗与画的结合可以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而更深刻地表现出诗画意境。

题画诗有两种结合方式,一种是因诗而作画,即诗意画;另一种是因画而题诗,即题画诗。

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画写物外情和诗传画外意,以及不即不离和虚处传神。

这些手法可以让诗与画更加融合,达到艺术上的完美。

在鉴赏题画诗时,最重要的是理解诗与画的结合。

有些诗是从画面本身入手,着重写画的精妙和灵韵。

因此,鉴赏这些诗首先要将原画还原,然后分析诗歌运用的手法,最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包括化静为动和动静相生。

绘画是空间艺术,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静止不动的;而诗歌是时间艺术,它可以对审美对象进行动态的描写。

因此,化静为动和动静相生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以让画面上的静态景物和人物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XXX的《竹石牧牛》就是一首运用了化静为动手法的题画诗。

这篇文章介绍了题画诗的鉴赏策略和化实为虚虚实相映的特点。

其中,第一部分以两首诗为例,分别描述了如何通过联想化静为动和写实虚实相映的手法,使画面更具生命力和表现力。

第二部分则解释了题画诗的作用,即通过描写画面以外的景和趣,丰富画面的内涵,使之更加生动有趣或生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

在回答题目时,应注意把握这些特点和策略,准确描述画面内容和气氛,并分析诗中的虚实相映和描写表现。

这道题要求回答画面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诗中有哪些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扇面上应该有野水、山间、树林和村人抱瓮,而水声、风声、村庄和寺庙则是诗人想象出来的。

但这种想象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合情合理的艺术发挥。

XXX的《春江晓景》中,通过蒌蒿满地和XXX的描写,表现了画面上的实景,同时也想象出了河豚要上岸的情景。

《题画》李唐古诗译文

《题画》李唐古诗译文

《题画》李唐古诗译文
李唐的《题画》古诗译文等有关知识整理如下:
一、《题画》作品原文
题画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二、《题画》字词注释
①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

②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

③燕脂:即胭脂。

一种红色的颜料。

燕,一本作“胭”。

后亦泛指红色。

三、《题画》白话译文
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

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少艰难。

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丹。

古人写题画诗有哪些

古人写题画诗有哪些

古人写题画诗有哪些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诗与画交相辉映。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有关题画诗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题画·湖上仙山隔渺茫朝代:明朝|作者:唐寅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尘不上渡头航。

白蘋开处藏渔市,红叶中间放鹿场。

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树橘生香。

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傍。

题画二首·骑驴八月下蓝关朝代:明朝|作者:唐寅骑驴八月下蓝关,借宿南州白塔湾。

壁上残灯千里梦,月中飞叶四更天。

题画十首·拔嶂悬泉隔世嚣朝代:明朝|作者:唐寅拔嶂悬泉隔世嚣,层楼曲阁倚云霄。

赏春合有溪堂约,侵晓行过独木桥。

题画卷朝代:明朝|作者:沈周吴之为国水所涵,有山平衍无巉岩。

我家多水少山处,怅望翠微心所贪。

时能借墨补不足,数纸连络长番粘。

峰峦重复间溪溆,杂树列布多枫楠。

或开大壑浸山足,其椒半为浮云含。

僧庐隐映林木杪,平圮道谷出水南。

东村西落互亲友,耕田凿井同丁男。

便须芒履与藤杖,听泉采药我亦堪。

阳冈亭馆谁择胜,雅许酒会并棋谈。

尝闻巴蜀天下险,未可一往寻凫蚕。

子长之兴浩不浅,感此老鬓霜鬖鬖。

聊因此图识所见,卧游一生还自甘。

题画帐二首·山水朝代:唐朝|作者:皇甫冉桂水饶枫杉,荆南足烟雨。

犹疑黛色中,复是雒阳岨。

题画竹·谁谓籊籊竿朝代:元朝|作者:仇远谁谓籊籊竿,乃不如劲草。

北风动地来,直节未易倒。

题画廿四首·红树青山飞白云朝代:明朝|作者:唐寅红树青山飞白云,骖驔鞍马踏斜曛。

眼前景好诗难胜,炼不成词恼剎人。

题画赠别朝代:明朝|作者:高启扁舟暮归去,别路江南树。

愁指楚山遥,明朝望君处。

题画红梅朝代:明朝|作者:止庵法师三百年来处士家,酒旗风里一枝斜。

段桥荒藓无人问,颜色而今似杏花。

题画卷五首·春阴十日溪头暗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春阴十日溪头暗,夜半西风雨脚收。

(元末明初)倪瓒《题画》赏析意境解读

(元末明初)倪瓒《题画》赏析意境解读

(元末明初)倪瓒《题画》赏析意境解读《题画》倪瓒萧萧风雨麦秋寒①,把笔临摹强自宽。

赖有俞君相慰藉,松肪笋脯劝加餐②。

【注释】①麦秋:农历四月麦收季节。

汉蔡邕《月令章句》:“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②松肪:即松脂,松树分泌的胶汁。

笋脯:笋干。

【评说】本诗选自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二。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一录此图此诗为黄鹤山樵王蒙作,实非。

卞氏录黄鹤山人《乔松绝壑图并题》,题下注:“一本作至正十三年二月晦日作,倪瓒写,题诗与此同。

”卞氏已疑之,因附记。

细味王蒙识语云:“甲寅四月廿三日风雨中,达侯茂异相访於晚节轩中,因为写《乔松绝壑图》,并赋题,黄鹤山樵王蒙。

”王蒙题倪瓒诗于自己的《乔松绝壑图》上,后人遂误以此诗为王蒙作。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引《池北偶谈》云:“往见倪云林小画,自题诗云(略)。

”又引《居易录》云:“先从兄太液(士鹄)藏倪云林画小幅,极潇洒,上有自题诗云(略)。

予少时极爱之。

康熙甲辰,在扬州题程孟阳画和之矣。

适观卞中丞(永誉)《书画考》,有王叔明自题《乔松绝壑图》绝句,一字不异,第三句缺处是'俞’字,题下又注云:'一本作至正十三年二月晦日,倪瓒写’题诗与此同。

味此诗风致,断是云林作,然叔明何以剿袭不易一字,殊不可解也。

”王士禛曾亲见倪瓒此图,其判断是可信的。

题画诗而不干画面,不涉画理,却从自己作画时的环境氛围、心理状态落笔,极写友朋情谊,便是倪瓒这首题诗的艺术特征。

四月乍暖还寒时节,风雨萧萧,添人愁思。

首句着意烘托气氛,为次句的诗意蓄势。

次句写画家勉强宽慰自己,把笔摹写,排遣心头的郁闷。

诗到第三句,转出别意,推己及人,描写俞君善解人意,劝我努力加饭餐,给我以莫大的安慰。

一、二句写自我宽慰,三、四句写友人慰藉;前一层诗意为第二层诗意服务,突现朋友的深情厚谊。

题画诗有借题发挥一法,倪瓒运用此法写成本诗,比较典型地体现出这种写法的艺术特色。

王士禛精谙诗学,他对本诗能说出“予少时极爱之”的话,作出“极潇洒”的品评,足见这首题画诗确是一篇佳作。

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诗歌鉴赏之题画诗题画诗就是指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题画诗把有形的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

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

一.诗与画的关系珠联璧合相映生辉1.重形象(塑造形象) 用语言文字用色彩线条2.重意境(营造意境) 意就是主观情志境就是客观物象二.诗与画结合的方式(一)因诗而作画——诗意画(二)因画而题诗——题画诗三.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举隅(一)画写物外情(区别于照相)诗传画外意(区别于解说)(二)不即不离(既不脱离画面的内容,又不拘泥于画面)虚处传神(取长补短,从画的空白处补充升华)四.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举隅(一)化静为动动静相生绘画是空间艺术,它是以色彩、线条为造型语言来表现生活的,因此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静止不动的;而诗歌是时间艺术,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来塑造艺术形象,因此它可以对审美对象进行动态的描写,以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

化动为静、动静相生,正是题画诗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二)化实为虚虚实相映前人论诗曾有“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的说法。

所谓实,就是指具体的景致物象;所谓虚,就是指抽象的思维活动。

(三)借景抒情抒怀咏志“作诗者徒言其景,不若尽其情,此题品之津梁也。

”此语道出了题画诗创作的个中三昧:诗人只有将自己浓郁的主观情感渗透到画面所表现的客观景物中去,使其“皆着我之色彩”,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题画佳作。

(四)正侧相映睹影知竿好的题画诗往往语约义丰,写法灵活。

或起承转合,舒卷自如;或背面敷粉,正侧呼应。

构思极尽腾挪变化之致。

(五)寓理于物启人心智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会变成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

——歌德(六)象外传神形神兼备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求“气韵生动”,无论是诗文还是绘画都力求表现客观物象内在的神韵,脱略形迹,象外传神。

题画诗古诗大全

题画诗古诗大全

题画诗古诗大全题画诗有哪些古诗:1、王维《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4、韦庄《金陵图》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5、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1。

《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

《画鸡》明代: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

《题画兰》清代:郑燮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4。

《题画》明代:沈周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5。

《画鸭》元代:揭傒斯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6。

《菩萨蛮·题画》清代:龚翔麟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

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添个浣衣人。

红潮较浅深。

7。

《咏画障》唐代:上官仪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8。

《咏画扇诗》南北朝:鲍子卿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

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

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

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9。

《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清代: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题画竹2.北陂杏花3.海棠清·郑板桥宋·王安石宋·苏轼四十年来画竹枝,一陂春水绕花身,东风袅袅泛崇光。

《题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题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题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题画清·郑板桥原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译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是幽香的兰花,窗外(山上)有修长的竹子。

此是何等雅趣之事,能有如此享受的景,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

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

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十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

没有烦人的俗事,面对知心的好友,为有这样难得的闲适的日子而感叹。

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评析:元结建造亭宇,种上象征高洁的松桂和香草,这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更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爱好天然的性格。

面对这样一片幽眇芳洁之景,元结并不像高人逸士那样纵情山水,潇洒出尘,耿介拔俗,自有孤芳独赏的感慨,别具贞静幽闲的情致,而是成为山水林泉的知音,寓意于山水。

他为右溪无人赏识,任使芜秽的遭际鸣冤伸屈,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为山,为水,也是为人。

写山水游记,而言情寓道,甚至借题发挥,抒发牢骚,这正是唐人作品独具的特色。

作者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

工诗、词,善书、画。

诗词不屑作熟语。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题画》沈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题画》沈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题画》沈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题画》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

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的声音,把静止无声的画写活了。

作品原文:
题画
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作品译文:
碧绿的水,殷红的山,映衬着老夫的拐杖,夕阳落下,在小桥的西边。

老夫低吟着,不经意地惊起了溪鸟,它们飞入乱云的深处啼呜着。

作品赏析:
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

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的声音,把静止无声的画写活了。

作者简介: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

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

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杜甫题画诗大全

杜甫题画诗大全

杜甫题画诗大全一、杜甫题画诗的背景和意义1.1 杜甫的生平介绍1.2 杜甫与绘画的关系1.3 杜甫题画诗的意义和价值二、杜甫题画诗的分类和特点2.1 人物画题诗2.1.1 杜甫与人物画的关系2.1.2 杜甫人物画题诗的特点2.2 山水画题诗2.2.1 杜甫与山水画的关系2.2.2 杜甫山水画题诗的特点2.3 花鸟画题诗2.3.1 杜甫与花鸟画的关系2.3.2 杜甫花鸟画题诗的特点三、著名的杜甫题画诗3.1 《江村五首》3.1.1 诗一:题画3.1.2 诗二:高拜镜湖亭3.1.3 诗三:题潼关高峡水晶帘3.1.4 诗四:题李给事宅壁3.1.5 诗五:题卢给事村居3.2 《旅夜书怀》3.2.1 诗一:龙锺卧云霞3.2.2 诗二:荣宠分金殿3.2.3 诗三:旌旗号四方3.2.4 诗四:浩荡三湘上3.2.5 诗五:江山何可争3.3 《宿府》3.3.1 诗一:凌烟风景喜相逢3.3.2 诗二:夜行黄河铜柱明3.3.3 诗三:眼也穿云鬟3.3.4 诗四:琅琊陟仙途3.3.5 诗五:余亦蒙顾王四、杜甫题画诗的艺术魅力4.1 表现情感的方式和手法4.1.1 凝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4.1.2 纯净而深邃的意境4.1.3 准确而生动的描绘4.2 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4.2.1 对士人、官员的批评和讽刺4.2.2 对民间百姓的关注与同情4.2.3 对战争、灾难等社会现象的反思4.3 与绘画相互映衬和补充4.3.1 通过题画诗增强绘画的艺术感染力4.3.2 通过绘画引发读者对诗意的想象和联想4.3.3 联系杜甫个人的境遇与绘画的主题和形式五、杜甫题画诗的影响和传承5.1 后世文人对杜甫题画诗的继承和发展5.1.1 苏轼、黄庭坚等文人的影响5.1.2 清代文人的创作和研究5.1.3 现代文人的评价和借鉴5.2 杜甫题画诗在文艺史上的地位和作用5.2.1 文人墨客的借鉴和推崇5.2.2 文学与绘画的跨界融合5.2.3 杜甫题画诗的文化遗产价值以上是关于杜甫题画诗大全的详细探讨,从杜甫与绘画的关系、题画诗的分类和特点、著名的杜甫题画诗、艺术魅力以及影响和传承等多个维度进行了阐述。

清郑燮《题画》翻译及赏析

清郑燮《题画》翻译及赏析

清郑燮《题画》翻译及赏析原文:《题画》清·郑燮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翻译: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

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

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

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

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

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

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

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赏析:题画着眼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依次说明四个问题:一、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先是观察,得“眼中之竹”,次是凝思,生“胸中之竹”,最后是落笔,成“手中之竹”。

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眼、心、手的作用,竹子发生了多次“变相”:由现实之象,到心中之象,再到画幅之象。

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精于生活的道理。

三、“意在笔先”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

在这里,“意在笔先”是必须先有“胸中之竹”然后才能有“手中之竹”的意思,故而作者称之为“定则”。

四、“趣在法外”是艺术创作的特有规律。

这里的“趣”,指的是渗透、展现在画面中的审美情趣。

“趣在法外”的大致意思是说,艺术创造虽有一定的理,但没有一定的法,审美情趣的有无、大小、浓淡、雅俗,不是由法框定的,全凭作者心灵的妙运,即在深切领悟创作规律后的巧妙运化,故而作者称之为“化机”;而“化机”的大小,则取决于作者的智能和才养,即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郑板桥的这则题画中,包蕴着丰富而深刻的创作原理,所以倍受后人赏识。

语文题画诗知识点总结

语文题画诗知识点总结

语文题画诗知识点总结一、诗的概念及特点诗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以高度压缩的语言形式,通过音韵、节奏和形象,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压缩性:诗歌以简练的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文字经过艺术加工,去掉了大量的琐细,使得含义更为深刻。

2. 音韵美:诗歌具有一定的音韵节奏,通过押韵和平仄,句子中韵味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3. 意境美:诗歌能够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比喻,创造出独特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愉悦。

4. 主观性和抒情性:诗歌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倾注。

5. 艺术性:诗歌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语言形式,它不仅要求含义深刻,还需要具有艺术美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产物。

二、诗的分类诗歌按照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1. 格律诗:按照诗的音韵、格律要求划分,有律诗、绝句、律诗等形式。

如:唐诗、宋词等。

2. 自由诗:不受特定的格律要求,自由发挥,如:现代诗、自由诗等。

3. 叙事诗:用诗歌的形式叙述故事,如:民间叙事诗、史诗等。

4. 抒情诗:以个人情感为主题,抒发情感,如:爱情诗、思乡诗等。

5. 讽刺诗:通过诗歌讽刺、批评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的诗歌。

三、诗的表现手法1. 比喻:诗歌中常常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比较,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人性化的特征,使得诗歌更富有情感。

3. 夸张:诗歌中出现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强调诗歌中的主题。

4. 对仗:诗歌中常常使用对仗手法,通过平仄和押韵,使诗歌更具有韵味和音韵美。

5. 忧愁十四行诗:以十四行为单位,全诗逻辑性强,有富有音节韵律感,明确的押韵等特点。

缺点是写作难度大。

四、诗的欣赏诗歌的欣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诗的内涵:诗歌的内涵是诗歌的灵魂,需要通过对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进行深入的理解,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诗的形式:诗歌的形式是诗歌的外在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对诗歌的韵律、格律、对仗等形式特点进行欣赏,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历代名家题画诗,一诗一画品才情

历代名家题画诗,一诗一画品才情

历代名家题画诗,一诗一画品才情明沈周《落花诗意图》“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

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马远《岁寒三友图》题画诗自元代开始,蔚为大观,尤其是文人画。

其主要目的是补“画外之意”。

与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诗情画意,意味悠长。

以下精选的均为名家题画诗,由于很多画作已轶,所配图并不一一对应,但相信读者能从诗中感应到原作的美好意境。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唐)王维《画》楚色三江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王维《汉江临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子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溟》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局部)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唐)王维《过香积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缜《离思》之四马远《梅花书屋》暮从碧山下,山岳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相携及田家,山月随人归。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夜酒》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马远《对月图》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叶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君同。

——(唐)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音便拟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 什么样的评价?(6分)
• 2009年全国卷I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 注释: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 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 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 赏析。
•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 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 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019全国1卷
•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手执纨扇,在庭园中徘 徊,面部表情神色忧郁。
• 请分析诗歌的深刻 主题
牧牛图①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 车。
• (1)第二句诗中的“似流水”值得玩味, 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河豚欲上时。”
• 一、问景物意境 • 2008年宁夏卷高考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 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 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 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 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 阅读下面一首题画咏物诗,思考: 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 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惠崇 春江晓景
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 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 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或即兴, 或酝酿,或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 外。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是 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把无声的画和有声 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 成趣,相得益彰,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 界。题画诗往往寓情于物,抒情言志;再现画 意,点明主题;品评画物,赞美画家。题画诗 的共同特点大致有四种:化静为动;变无为有; 借题发挥;虚实结合。
•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
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 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 2011年辽宁卷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 • 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 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本诗是题画诗,诗中运用了多种表 现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
• 拓展3.秋风纨扇图
• 秋来纨扇合收藏
• 何时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 大都谁不逐炎凉!
• 注:画面是运用联想 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 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 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 果去掉诗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 首题画而是一首写景诗。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 三、问手法技巧
• 全国新课标高考题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 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 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 3、借题发挥:在鉴赏题画诗时,不能单纯 的把诗歌理解为写景诗或状物诗,不同的 绘画题材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往往是人格 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如梅之冷艳高雅、 竹之清雅高贵、兰之坚贞高洁、菊之不畏 风霜、山水之逸士优游、渔家之闲适自在 等等,因此读题画诗一定要体味诗人借诗 歌表达的思想情感。题画诗或谈论画作的 艺术造诣,或咏叹画面的意蕴抒发自己的感 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 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
• 2、变无为有: 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
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 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 物。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 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 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那些是画外之景。 回答这类问题时要答:这些景外之景的描写运用 了想象手法,使画面上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 声有色,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 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 己的思想情感。
• 《墨梅》诗人借诗表达了自身淡泊名利、一身正 气的思想。
• 4、虚实结合
• 题画诗毕竟是诗,是物象与心象的融合。题画诗 贵传画外之意,在好的题画诗中,诗人善于运用 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创造 出优美深邃的意境。所谓实,就是指具体的景致 物象;所谓虚,就是指抽象的思维活动。以虚补 实,以情思突显景物,是题画诗的一大特点。
•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 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6分)
• 二、问情志主题 • 2006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题: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
甚有意态,戏咏。 •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明人徐渭自题《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 藤中。”
• 元诗人王冕自题《墨梅》:“吾家池砚池头树,个 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 坤。”
• 《墨葡萄》自己题自己的画作,当然,诗意与画 意浑然一体。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怀才不遇、人生 的不平、郁勃之气,通过笔墨宣泄出来。
•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 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 析。(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