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及其他

合集下载

古代题画诗鉴赏

古代题画诗鉴赏

古代题画诗鉴赏闲云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里所说的题画诗,是指为绘画所写之诗和在画上所题之诗。

题画诗是我国特有的诗情与画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杜甫为绘画所作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大。

《画鹰》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画,悬挂在廊柱上。

画面的主体是一只将要搏击长空、攻击猎物的苍鹰,它的足被一根丝绳拴在圆轴上。

这首诗运用想象,描写画中的苍鹰,显示出诗人奋发有为的热情和疾恶如仇的性格。

首联点明题目,描写画面给诗人的整体印象,赞扬绘画技艺的卓越非凡。

素练,画鹰所用的白绢;风霜,形容所画之鹰凶猛,如挟风带霜搏击而起,透露出一种肃杀之气。

殊,殊异,用以形容素练上的苍鹰画得非常出色。

“苍鹰画作殊”一句是对上句的说明,同时引起下面四句,表现“殊”之所在。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苍鹰的神态。

三四两句以真鹰比拟所画之苍鹰:那画面上的苍鹰竦起身子,似乎在想着要去攫取狡猾的兔子,它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敏锐而且灵动。

(s ǒng)身,就是竦身;侧目,指苍鹰的眼睛。

《汉书·李广传》有“侧目而视,号曰苍鹰”的句子。

愁胡,指猢狲的眼睛,孙楚《鹰赋》有“深目蛾眉,状如愁胡”之句。

一说胡人碧眼,故以为喻。

这两句描写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和神态,把所画的苍鹰写得活灵活现。

颈联又从画鹰想到真鹰。

绦(tāo),丝绳;镟,系住苍鹰所用的金属圆轴;轩楹,指悬挂画鹰的廊柱。

这两句是说:只要把拴住苍鹰的丝绳、圆轴解开,这悬挂在轩楹上光彩照人的苍鹰就可以展翅飞翔,外出打猎。

势可呼,是说可以呼唤去打猎。

这是极言画之逼真。

这四句诗中的“思”与“似”、“摘”与“呼”这两对词语把所画的苍鹰的神态刻画得十分传神。

最后两句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作者的情思。

大意是说:什么时候让这苍鹰展翅飞翔,搏击长空,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题画诗精析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精析高考诗歌鉴赏

•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 (chuí):竹鞭。觳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语出 《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 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 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 ①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 同,无一肖似逼真;
• ②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
• ③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 层层铺垫。
• 2006年全国1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 咏。
•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 ③棰(chuí):竹鞭。觳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 抖状。语出《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 牛。
•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 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 自乐。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磨 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 2006年全国1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 (chuí):竹鞭。觳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语出 《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题画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题画诗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题画诗一、题画诗概念:题画诗就是指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题画诗把有形的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

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

二、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大致有三种:(一)化静为动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果去掉诗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首题画而是一首写景诗。

(二)变无为有由于受画幅的限制,画面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

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例如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画面实景,又有想象之景。

(三)借题发挥诗歌就是来抒发思想情感的,当然,题画诗也不例外。

不否认有个别题画诗的作者悟透了画作的意蕴,用诗歌来表达画作的思想情感。

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

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

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

例如明人徐渭自题《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

”自己题自己的画作,当然,诗意与画意浑然一体。

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怀才不遇,人生的不平、郁勃之气,通过笔墨宣泄出来。

读完此诗,再看画作,那点点撒落的,不知是墨还是泪。

例如元诗人王冕自题《墨梅》诗:“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人借诗表达了自身淡泊名利、一身正气的思想。

三、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完整版)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2019年秋)

(完整版)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2019年秋)

描绘感觉 赞赏画技
围绕绘画的特点和给人感受作答。一般要答出逼真、生 动形象,引人联想,给人怎样的感受等等。
肆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 (其一) 黄庭坚
1、这首诗写得亦真亦幻,以幻显真,具有 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参考】首句点明画的作者与画的内容,笔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③,御此老觳觫④。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③箠:鞭子。④觳 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抖状。 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特点二
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 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的 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果去掉诗 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首题画而是一首 写景诗。
(1)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 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 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
(1)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 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 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秋风瑟瑟细吹林。 答:“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 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 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 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 吟断不相关。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 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案】“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 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 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 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 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著名题画诗

著名题画诗

著名题画诗著名题画诗有:《画》、《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画鹰》、《金陵图》、《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等。

1、《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翻译: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2、《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

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

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3、《画鹰》唐·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翻译: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

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苍鹰的眼睛侧目而视和猢狲的眼睛相似。

苍鹰神采飞扬可摘除系着私绳的铜环,悬挂在杆楹上的画鹰气势灵动能呼出。

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4、《金陵图》唐·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翻译: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5、《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南唐·李煜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翻译:浪花千里翻卷如雪;桃李无声开放,一片列队而来的春色。

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像这样自由快乐的能有几人?。

题画诗十首

题画诗十首

题画诗十首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徐渭《题葡萄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明·沈周《题画》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世祯《题秋江独钓图》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五代·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

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清·纳兰性德《点绛唇·咏风兰》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萬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高三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高三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简单赏析: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
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 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 、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 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 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 的画作里。故C错误。
题许道宁画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 有什么样的评价?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高中语文三年级 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赏析题画诗 1、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2、学会鉴赏题画诗
2019年全国卷一: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歌翻译: 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 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 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题画》诗鉴赏

《题画》诗鉴赏

《题画》诗鉴赏唐朝诗人李唐的古诗作品《题画》,其诗全文如下: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释】①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②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③燕脂:即胭脂。

一种红色的颜料。

燕,一木作“胭”。

后亦泛指红色【翻译】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少艰滩。

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

【鉴赏】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到画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是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

它的弦外之音,是耐人寻味的。

“云里烟村雨里滩”才七个字,就把一幅生动的画境形象地凸现出来。

画面层次分明,很有立体感;上方是云烟缭绕的山村,下方是雨水滂沱的河滩,一静一动,相互映衬。

画中的景色是朦胧的,但画面是清晰的,山村隐约可见,滩声仿佛可闻,不给人任何晦涩的感觉。

这幅画是经过艰辛的精神劳动才创造出来的。

因此下句说:“看之容易作之难。

”俗话说的好:“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是常人都懂的生活哲理。

但常人往往醉心声色犬马,贪图富贵荣华,缺少真正的审美能力。

对这种意境高妙的花看不上眼。

诗人写道:“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意思是说如果画牡丹花,施以浓色重彩,定会大受时人欢迎。

这自然是反话,这种既饱含着带泪的幽默,又喷射出愤世的怒火。

亦庄,亦谐,痛快,淋漓。

这种风格,为后世许多题画诗所效法。

作者通过对一副烟雨滩图的评论和感慨中,表达自己清高的品性,不愿意做迎合别人的事情。

作者在感叹画清高意境感叹的同时,不禁感叹世风口下,人心不古。

诗句表面上说要迎合时人,实际上却是对时人只重浮华富贵(浓色重彩的牡丹)、不识人才(眼前高妙的意境)的愤怒和讽刺,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之叹。

李唐在山水画和人物画方面都很有造诣。

特别是他的山水画,构图精炼,用笔有力,着重创设意境。

如此诗首句”云里烟村雨里滩“,就显示了李唐在创造意境和构图方面具有高度的才能。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23张PPT)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23张PPT)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写 想 蒌蒿满地芦芽短, 虚 象 正是河豚欲上时。 写
区分诗中的虚实
牧牛图
田锡
干戈扰扰遍九州, 虚 挽粟车行似水流。 写

何日承平如画里, 实 比 短蓑长笛一川秋。 写
08年宁夏卷
【注】①李世南:
题李世南画扇①
北宋著名画家,擅 画山水。②蔡肇
蔡肇②
(?—1119):字 天启,丹阳(今属
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淡泊名利的高洁 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 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 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23张PPT)
题画诗 鉴 赏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23张PPT)
概念释析:
所谓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 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 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巫山枕障 李白
巫山枕障画高丘, 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 巴水横天更不流。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化静为动类:
回答问题时要答:这首诗运用联想,化静为 动,使画面上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起来, 使画面富有动感,更具生命力,生动有趣(或生 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 拟人
只留清气满乾坤。 托物言志

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诗歌鉴赏之题画诗题画诗就是指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题画诗把有形的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

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

一.诗与画的关系珠联璧合相映生辉1.重形象(塑造形象) 用语言文字用色彩线条2.重意境(营造意境) 意就是主观情志境就是客观物象二.诗与画结合的方式(一)因诗而作画——诗意画(二)因画而题诗——题画诗三.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举隅(一)画写物外情(区别于照相)诗传画外意(区别于解说)(二)不即不离(既不脱离画面的内容,又不拘泥于画面)虚处传神(取长补短,从画的空白处补充升华)四.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举隅(一)化静为动动静相生绘画是空间艺术,它是以色彩、线条为造型语言来表现生活的,因此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静止不动的;而诗歌是时间艺术,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来塑造艺术形象,因此它可以对审美对象进行动态的描写,以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

化动为静、动静相生,正是题画诗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二)化实为虚虚实相映前人论诗曾有“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的说法。

所谓实,就是指具体的景致物象;所谓虚,就是指抽象的思维活动。

(三)借景抒情抒怀咏志“作诗者徒言其景,不若尽其情,此题品之津梁也。

”此语道出了题画诗创作的个中三昧:诗人只有将自己浓郁的主观情感渗透到画面所表现的客观景物中去,使其“皆着我之色彩”,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题画佳作。

(四)正侧相映睹影知竿好的题画诗往往语约义丰,写法灵活。

或起承转合,舒卷自如;或背面敷粉,正侧呼应。

构思极尽腾挪变化之致。

(五)寓理于物启人心智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会变成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

——歌德(六)象外传神形神兼备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求“气韵生动”,无论是诗文还是绘画都力求表现客观物象内在的神韵,脱略形迹,象外传神。

《题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题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题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题画清·郑板桥原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译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是幽香的兰花,窗外(山上)有修长的竹子。

此是何等雅趣之事,能有如此享受的景,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

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

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十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

没有烦人的俗事,面对知心的好友,为有这样难得的闲适的日子而感叹。

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评析:元结建造亭宇,种上象征高洁的松桂和香草,这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更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爱好天然的性格。

面对这样一片幽眇芳洁之景,元结并不像高人逸士那样纵情山水,潇洒出尘,耿介拔俗,自有孤芳独赏的感慨,别具贞静幽闲的情致,而是成为山水林泉的知音,寓意于山水。

他为右溪无人赏识,任使芜秽的遭际鸣冤伸屈,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为山,为水,也是为人。

写山水游记,而言情寓道,甚至借题发挥,抒发牢骚,这正是唐人作品独具的特色。

作者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

工诗、词,善书、画。

诗词不屑作熟语。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题画》原文注释及赏析

《题画》原文注释及赏析

《题画》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题画》
[宋]李唐
云里烟压雨里滩①,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人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②!
【注释】
①烟村:指云雾烟霞缘绕的山村。

②燕脂:即胭脂。

【赏析】
李唐为北宋与南宋之际的画家,晚年画江南山水,笔力益壮,画水有盘涡动荡之势。

本诗除首句再现画面景色,余皆为议论。

三四句正话反说,实际上是与流行的俗艳风立异,对崇尚称丽的花鸟画表示鄙弃。

其实,扩而大之,这也是在标举一种超脱流俗、不以富贵荣华为尚的审美与人生境界。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
意。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意思是“原
来的万里江山,如今都在一窗大小的画 14. 下列中对”这。首选诗项的中赏“析诗,人不透正过确一的扇一小项窗是远(距3离分)
A. 欣这赏首这题幅画画诗作写”景错兼误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6分) 答: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味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1.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 六种景物。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2.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 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 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好处: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
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
视觉与嗅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 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②变无为有(虚实结合)
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 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 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 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 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 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实), 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

题画诗十首经典诗

题画诗十首经典诗

题画诗十首经典诗
以下是十首经典的题画诗:
1、《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2、《画鸭》(明·揭傒斯):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3、《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题竹石》(清·郑燮):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6、《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7、《题画兰》(清·郑燮):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8、《画鹰》(唐·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9、《题画兰》(清·李方膺):挥毫落墨画成兰,铁干铜皮一叶端。

莫讶书斋香似麝,满襟风露伴君看。

10、《画鱼》(明·李东阳):河里鱼儿逐队游,两两双双戏碧流。

避网冲波那肯信,有钩还肯上船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题归纳;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不得自由;5.表现了一种怨战、厌战的情绪;6. 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写作技法: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三、鉴赏方法: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四、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春闺思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分)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一、题画诗特点:是题在画上或吟咏画作的诗歌。

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

题画诗的鉴赏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运用想象,再现画面。

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

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二是借题发挥,抒怀咏志。

不同的绘画题材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如梅之冷艳高雅、竹之清雅高贵、兰之坚贞高洁、菊之不畏风霜、山水之逸士优游、渔家之闲适自在等等,因此读题画诗也要注意“意象”。

二、真题训练1.(2006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宋诗,回答(1)-(2)问题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

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2.(2008年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3.(2011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

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

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

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

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高考古诗鉴赏之酬赠诗酬赠诗是诗人赠送酬答之作。

古代文人以诗交友应酬,以诗言志,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

酬赠诗的针对性很强,其酬答唱和从不同侧面反映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理想和内心情感。

鉴赏方法:先弄清是“赠诗”还是“酬诗”,弄清作者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尤其是通过诗歌后面的注释,把握好诗歌表面和深层的含义。

然后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

阅读训练: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这是一首赠友诗。

①穷:失意,归隐。

②通:得意,出仕。

问题(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题冠以“酬”字,应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作者再写诗回赠。

B.第一联感慨自己一入晚年,就只喜欢清静;借此表明生活态度。

C.第二联对“喜欢清静”作解释:“无长策”是其原因。

D.诗中松林、清风、明月、素琴,都是代表隐逸生活的意象,也是消极、厌世的象征。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闺怨诗:1."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1分)。

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

(2分)二、题画诗:1.(1)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是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

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砥石还是残竹,都是作者不愿看到的。

(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2.(1)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

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2)“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3. (1)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

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

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2)不恰当。

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

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三、酬赠诗:(1)D (3分)(2)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3)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附:一、四字结构概诗情思家之诗:离家日久,思乡情深,有家难回,归家无期,盼望团圆,孤独寂寞,烦闷无奈。

思人之诗:离别日久,渴望团圆,时间特定,独立某地,久望无人,孤独寂寞,望眼欲穿。

送别之诗:离愁之浓,相思之继,关心之切,友情之深,孤独寂寞,感慨深沉。

爱国之诗:收复中原,知音难觅,渴望战场,韶华已逝,岁月磋跎,壮志难酬,矢志不渝。

遭遇之诗:人生无常,人生易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寄情山水,旷达豪放,沉郁悲怆。

贬谪之诗:昔景优美,今景凄凉,沧桑悲痛,离景情伤,来日无望,人生无常。

闲赋之诗:闲适平淡,内心愤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望,不愿合污。

隐逸之诗:风景优美,风俗朴厚,尘世庸俗,内心惆怅,归隐心切,官场黑暗。

二、诗歌鉴赏的基本术语(一)基本术语1.诗歌派别特点——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2.表达方式有:抒情、描写、议论、叙述(说明)。

其中,间接抒情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描写可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侧面、虚实、明暗、动静、点面、远近、工笔与白描(繁简)、绘形、绘声、绘色3.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乐与哀、抑和扬)、对比、比兴、想象/联想、用典、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

4.语言特点有: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飘逸、质朴、明快、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哀怨、凄婉等。

①各种诗风的代表——雄浑悲壮:屈原;豪放磅礴:曹操;自然清新:谢灵运;恬淡明快: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雄壮豪迈:王昌龄;清新飘逸:李白;沉郁顿挫:杜甫;平白晓畅:白居易;隽永:李煜、刘禹锡;旷达俊爽:杜牧;内涵深邃:李商隐;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②诗歌类型语言风格——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讽喻诗:沉郁激愤;宫廷诗:缠绵宛转。

5.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设问、反复等(现代文中还有排比)。

6.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8.结构技巧:照应、铺垫、层层深入等(二)诗歌常见意象的涵义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酒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流水(如愁丝那般);猿猴;杜鹃鸟;斜阳(夕阳、落日)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牡丹;黍离(表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冰雪、草木;鸿鹄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莲(与“怜”音同);连理枝、比翼鸟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代指边境之敌);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请缨(喻杀敌报国);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不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