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智慧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激发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至关重要。
本文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角色转变、多元教学手段、鼓励参与课外政治活动以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激发学生主体性。
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可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观点和提出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角色转变、多元教学手段、课外政治活动、独立思考能力、政治教学效果、教学重要任务1. 引言1.1 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政治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和公民素质的关键阵地。
通过政治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党的领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政治教学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公民。
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现实、分析时事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参与做好理论和实践准备的重要环节。
通过政治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主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政治课程内容繁杂,激发学生主体性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学生主体性能够激发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的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从思想上要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
不是学生做不到,而是我们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
过去“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导致现在,当新课程改革扑面而来时,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往往是“讨而无论”、“启而不发”,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我们又回到了“我讲你听”的“填鸭式”,听过一位优秀教师的两节课。
第一节是高一时,课堂采用的是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
有一部分学生也表现出了“讨而无论”、“启而不发”的现象。
一年之后,讲高二哲学,同一批学生却明显的感觉到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大大增强了,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学生真正“动”起来了。
这个成果的取得在于这位老师长期的准备,从高一时就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有专门的预习本以保证效果。
现在学生基本已形成习惯。
所以,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老师充分信任学生的例子:在学习完《勇于自省》后,我要求学生认真的反省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此时,我发现有班上有一名女生,不管我提的问题多么简单,不管我采用何种激励方式,她上课从不举手。
我点名叫她告诉我她反省的结果,她站起来后把头压低得贴到桌面上,始终没有说一个字。
我请她坐下,对班上同学讲:“刚刚这位同学已经用她的行动告诉了我她反省的结果,她的不足之处——太害羞不敢举手发言,这位同学敢于展示自己不足的勇气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学生们回答“是”,“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她改进自己不足的勇气和信心?”学生们回答“是”。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作者:望开明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2期信息社会要求培养会学习、会创造、会思维、会自主教育,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本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对于传授定量的知识和训练成熟的技能是有效的,但对于培养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充分的创新人才是低效而力不从心的。
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从“我教你学——教师主体模式”转向“你学我导——学生主体模式”。
本文结合自身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运用种种教学意境、教学手段、榜样人物和先进典型的感染作用,去触动学生的情怀,启动学生的思考。
众所周知,陈景润之所以几十年始终不渝向“哥德巴赫猜想”攀登,正是由于中学时代的教师在上数学课时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与价值的那些激动人心的阐述激起了陈景润强烈的兴趣,从而推动他十余年攀登不懈。
在这个环节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思维共鸣,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任何有效的认知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
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路,而且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充沛的热情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激起学生积极情绪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
相反,老师冷漠的态度、生硬的讲解,则只会扩大师生间的感情距离,成为妨碍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积极的情感交流能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忽视情感层次,只求教书,不管引导,置学生的心理需要于不顾,会使课堂教学黯然失色、枯燥无味。
三、利用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系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摘要】对高中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严重不足。
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这就给高中政治课教师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其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自主、协作、探究等学习能力,培养其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生;主体性高中阶段是中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阶段对高中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尽管新课改已经要求基础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但在相当多的学校里,高中思想政治课仍存在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性性学习过程欠缺,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不够,严重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协作解决问题这一能力的提高。
究其原因,既有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也有“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工具经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所以,政治老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师生双方要共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同时要建立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要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其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自主、协作、探究等学习能力,培养其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材的目标。
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施教者的思考:1.加强“学情”分析,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教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体系更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而由于知识结构和素养不同,受教育的环境和经历等也千差万别,导致中学生在这一目标的把握上具有较大的层次性差异。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思维的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思维的思考[摘要]新课改实践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是抑制教学改革的瓶颈。
本文就在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思维谈谈肤浅认识。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体性思维教学改革长期以来,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大多枯燥抽象,加之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极少,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当然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考试成绩与学生思想实际水平不相符的现象。
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因而不管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借助哪种教学媒介,要想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都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思维。
只有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才能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让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散发出其应有的魅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1.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只是满足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来拓展情感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认知能力,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实际本领,以提升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正确协调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思维的关键。
2.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思维。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唱主角尽情灌输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某些老师让学生适当发挥一点儿能动性,也仅是昙花一现。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课堂上便会笼罩着严肃刻板沉寂的气氛,学生的主体性思维发挥当然更无从谈起。
所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身心愉悦,当然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3.把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摘要:文章认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主体的思想,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明了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途径。
关键字:政治课教学主体性众所周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学要以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为主要目标。
但是也要看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究其原因在于教师习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 只是一种被动接受。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一、以学生为本,活用教材应当看到,学生素质的提高,根本点在于教师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
观念正确才会设计合理的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当然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教材,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科学组织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
这就牵涉到教材的使用, 教师要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之时,考虑学生的基础,考虑他们的原有基础,了解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学生的实际、处理好教材,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构建和谐课堂,启而有发民主平等的氛围易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谐的教学活动要依靠教师的建构。
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少老师的课堂严肃,刻板。
学生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这样的氛围中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
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阅读教材借用媒体充分利用脑、眼、手,在理解教材、领悟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激发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引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参与政治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政治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让他们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特长,实现共同进步。
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主体性、激发、兴趣、政治实践活动、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意识、教学质量。
1. 引言1.1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能力和意愿。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促进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团队意识等。
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
2. 正文2.1 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案例或事件作为教学材料,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政治学习的乐趣。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当下的热点政治新闻,讨论其中涉及的政治理论和实践,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利用多媒体、互动游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
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 , 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摘要: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优化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转变课程教学,使得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有效的激发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高中阶段政治课程学习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教学的重要课程,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思考,主动的课堂学习能够让学生保持长久的课堂注意力以及兴趣。
本文从多角度探究如何高中政治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主体意识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教育是培养并发展学生主体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进行主体性学习活动以及信息活动开展的重要主体。
学生本身所具有主体性已经被大多数的高中政治教师所接受,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本身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很理想,大都是由于教师单一教学模式的讲授,使得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性思想,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
1.构建和谐的课堂活动,实现师生思维碰撞,发挥学生主体性特征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空间之中展开课程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融洽且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借助和谐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学习,教师还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用自身的脑、眼、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其进行体验。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时感受人生意义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
教师需要意识到和谐的课堂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发现力以及时的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并借助教学手段的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解答。
使得学生在紧张、兴奋的学习过程中借助教师的点播、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获得收获。
如何在高三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高三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热议的话题。
以高三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话题进行撰写,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三政治;学生;主体作用政治作为一门文学类学科,较难引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加之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使得政治课堂氛围略显单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并且高中生虽然已经养成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长时间接受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对教师已经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影响其学习效率的同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培养自主意识,为政治课堂发展奠定基础想要发挥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从根源做起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心中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加速课堂的发展进程。
首先,教师要改善自身教学状态,使学生主动说出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便于教师及时进行解决,为学生的发展铺平道路。
其次,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互动,带动学生把自身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点的学习当中,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点的探究,帮助他们感受到更多政治学习的乐趣,不断提升其学习热情。
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促使其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高三政治课堂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组合作学习,推动学生主体课堂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与政治学习有关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详细的了解,依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能力互补式的分组,为小组带来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课堂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对知识点进行大体的介绍,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本内容进行探究,要求他们找到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探究中对知识点产生更加透彻的了解,缓解传统教学方式对其学习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提升高三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政治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政治课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组织辩论赛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辩论赛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基本步骤:首先,选定论题,如人性自私论。
围绕命题,根据所学的基本理论,确定正反方,供全班学生自己选择并分组讨论, 要求双方学生各推荐四名代表就各自的观点加以论证。
并对对方可能提出的观点加以反驳。
其次,正反双方代表分列在讲台两侧,正式展开辩论。
先由正反双方各推荐一名代表分别在五分钟内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双方自由辩论十分钟,在第一步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对对方观点提出质疑;接着由其他学生补充正反双方的观点,时间为十分钟;最后,由教师根据双方观点提出的理由充足与否,论证是否严密来裁定那方获胜,在总结双方优缺点的同时, 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适当开展一些专题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
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的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
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地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组织学生制订理财方案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学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订一个理财方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更好发挥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更好发挥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势,教育领域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消解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所产生的的危害,因此开始探索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
而对于高中政治这类传递社会人文知识的学科,学生的充分参与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品质与效率,加之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认知能力,发挥其学习主体地位则能够使其完全融入课堂之中进而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构建在高中政治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现实依据,并系统阐述教师应采取何种措施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生主体;现实依据;教学策略引言新课程标准改革如火如荼的进程促使教育群体逐渐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基于此构建高效课堂。
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需要始终遵循生本原则,在规划教学方案、教学实践及反思等过程中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并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全面凸显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将主体地位归还于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消解,其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对包括高中政治在内的各学科教学带来了巨大价值。
1.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基于的现实依据(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尽管我国教育改革已推行了多年,但大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固守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加之高中政治内容相对庞杂,长此以往学生便逐渐会产生畏难情绪与抵触心理;其次,就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状况而言,教师并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政治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课堂中,而课堂并没有充分的空间使其理解或探究自身的疑惑,最终难以深入理解政治知识内容与构建政治知识体系。
1.此种教学能够对学生个人成长产生巨大的实践价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改革的时代产物其不仅极大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对学生个人成长产生巨大的实践价值,就高中政治课堂而言其能够产生如下意义:首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与尊重就意味着教师能够打造适应学生心理及认知能力的课堂,使学生在此种相对生动轻快的课堂中感受知识的乐趣与魅力,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其学习兴致且为其未来的长期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学生获得课堂主体地位则有了足够广阔的空间表达自身想法,有利于塑造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最后,政治作为学生学习社会经济政治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是学生深入感受社会人文精神的基础学科,在政治课堂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能够给予其动力自主探索感兴趣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这有助于增加人文知识储备且提升其人文精神素养。
如何发挥学生学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学生学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体作用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的原则。
那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的主体作用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积极实践和探索,谈谈我的做法与感悟,与同行交流。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真正平等的对待学生,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下自己知识权威者的架子,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在引导下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师生间平等对话交流,让学生自由表达。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巧妙的处理,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设疑提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这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互动平台上,在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质疑思维,明辨是非,提高能力,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统一。
其次,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
这一点我做过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学生交流一次。
让学生给我提出建议和意见。
然后再把我对他们的要求和希望说一遍。
这样很容易达成共识,使教与学不再走弯路。
并且教与学很融洽很快乐。
二、建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
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构 主 义理 论 提 出 了支 架 式 教 学 , 通 过支 架 ( 师 的 帮助 ) 管 理 即 教 把 调 控 学 习 的任 务 逐渐 由教 师 转 移给 学生 自己 ,最 后撤 去 支 架 , 将 监 控 学 习和 探 索 的责 任 由教 师 为主 向学 生 为 主 转 移 。据 此 , 师 教
热闹” 。门道 即规律 性 , 老师 是 内行 , 以老师 应 该教 会学 生 在课 堂 所
这 需 要 学 生认 真 聆 听 , 中去感 悟 知 识 联 系 , 会 逻 辑推 理 ; 学 从 体 同 的 讨论 、 言 和 质 疑 是 课 堂 思 想 火 花 的 碰 撞 , 堂 讨 论 中 要 求 学 发 课 生 既要 大胆 发言 , 要 认 真 听 其 他 同学 的 发 言 , 讨 论 中 提 高 自 又 在 己 的语 言 表达 能 力 , 富 自己 的知 识 。课 堂质 疑 是学 习深 度 思 考 丰
论 和 策 略体 系 , 理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有 效 的 合 作 学 习 , 心 培 养 学 合 耐
生合 作 学 习 的能 力 , 够 不 断 增 强 学 生 的 主 体 意 识 。 作 学 习 过 能 合
建 构 主义 学 习 理论 认 为 : 生是 学 习活 动 的主 体 , 习 是 学 学 学
据 知 识 要 求有 针 对 性 地设 问,教 师 的释 疑 是 对 学 生 质疑 的解 释 ,
思 想 政 治课 教 材 内容 丰 富 , 图文 并 茂 , 读 性 较 强 , 也 存 在 可 但 概念 原 理抽 象 , 学生难 以看 懂 的现象 。 话说 : 内行 看 门道 , 俗 “ 外行 看
敢 于 说 , 是 能 够 运 用 思 想 政 治 学 科 的语 言进 行 讨 论 、 论 就 辩 和质疑 。 说话 能力 是锻 炼 出来 的 , 别 是 用 学 科 语 言 说 话 更 需 要 特 锻 炼 。锻 炼 学生 敢 说 、 说 、 说 能 促进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记 忆 和 运 能 会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政治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政治课堂效率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在能力方面明确提出:要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就要求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不断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下面,笔者就在新课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告知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目标要求也大不一样,福建省除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外,还针对本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际,对本学科课程标准中各模块的“内容标准”提出较为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即《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求〈必修模块〉》,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依据上述《课标》及《建议》,认真钻研教材,把每一模块,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进行整合,在课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预习和听课中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又便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讨论、质疑、探索,提高课堂效率1.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讨论式教学方法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无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认识中的矛盾和困难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解决,从而把学生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研究者、讨论者。
政治教学中,要把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重点、热点结合起来,把一些与学生相关或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运用到课本中让学生讨论,如上必修二《政治生活》中“民主决策”这一知识点时,我便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认为怎样的决策才比较民主、科学?2.假如你有机会被邀请参加某一次决策听证会,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做好准备工作?3.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应怎样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同时,我把教材中“关于自来水价格是否调整?”“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格是否上调?”以及“学校收费模拟听证会”的三个例子结合到上述问题中供学生讨论,教师作适时的点拨指导,使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了本框知识点。
浅谈新课改中政治教学怎样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浅谈新课改中政治教学怎样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易赛军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那么,教学中如何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瞄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笔者摸索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的一些具体做法,即在教学中实施“一二三”工程,“一二三”工程的具体操作规程是:一个基础、两大动力、三种方法。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一对最主要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础和有力手段,教师只有同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制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
究其根源,在于教师观念滞后。
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思错、写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1.热爱、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知技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
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
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把学生作为具体人来对待,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的进步,满腔热忱地培植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期望他们成才,并甘当他们“登高望远”的阶梯,才能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使课堂得到感情的滋润。
2.讲求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生的同志和朋友,教师要培养自己“非中心化”的能力,与学生达成互动,使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的意图和行动。
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3页
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学生会感觉到政治课程非常枯燥,常常会背诵课文。
导致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学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没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广大的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地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并落实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其中。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压力高中政治课堂其实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一个活动,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民主的?h境中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健全,还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长时间的教学研究也发现,独断专行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比较大,这样非常不利于教学的展开。
为了转变教学的现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压力,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样才有助于缓解教师的压力,和学生形成一定的默契。
为突破交流中的障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本位的思想,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通过采用言语激励、引导学生去亲近、去学习知识,和学生一同探索知识的奥妙,才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二、转变传统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对高中政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重点,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
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结合新课程要求,在教学阶段贯彻学生本位的思想,摒弃传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中全面理解政治知识。
为了实现教学发展,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恶性徨中拉出来,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政治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教学。
为凸显学生本体地位,在引导阶段,教师要事先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然后通过布置问题,让学生小组探讨知识。
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充当临时组员的位置,和学生一起研究,同时还要指导学生。
通过转变理念,引导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基础提出自己的观点。
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
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摘要:一直以来,高中教育就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不仅仅因为该阶段与学生的高考升学直接挂钩,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所以,对于教师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认清学生们当前的学习状态,进而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本篇论文主要针对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展开详细的剖析,就当前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普遍比较陈旧,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政治学科时,根本提不起兴趣来。
下面笔者就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角度展开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教学;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意识引言:古人曾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意即为:送给他人鱼倒不如传授给他捕鱼的方法,再多的鱼也有吃完的一天,但是只要具备捕鱼的技巧那么就会有无穷无尽的鱼了。
这句谚语应用到高中政治教学中也是再合适不过了,很多教师本着学什么就讲什么,照本宣科的教学原则,导致学生们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所以当务之急,教师们应当尽可能的优化高中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们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改善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加大新教材的研究力度,转变陈旧、死板的教学观念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学习的兴趣来源于学习材料本身是否具有吸引力。
”这句话就足以证明,教材质量的优劣无论是对“教”还是“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那么问题就来了,教师们该怎么做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教材同步,抓住教材的精髓呢?看似无从下手,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如先从扭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入手。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选择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硬塞到学生的脑子里,教学的流程无一例外的就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背书——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情境教学通过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略谈情境创设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情境创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一定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的和谐统一为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思想政治课突破重围,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应着眼于既定的教学目的,立足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使政治课成为既让学生明智,又促学生动情乃至“我欲将行”的“活课”。
下面浅谈几点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
创设参与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要使思想政治课鲜活起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没有像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
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
二、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双主体教学模式以往的教学,教师主宰课堂,掌握和控制教学全过程,以防“偏离轨道”。
高中政治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策略高中政治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策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不仅要深入教材展开细致分析解读,还要对学情展开全面调查,针对教学内容实际和不同学生群体学力实际,选择适宜教学情境创设方式。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给课堂教学带来崭新面貌。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强化,课堂学习气氛得到有效激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和谐,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促使学生尽快实现学习认知的顺利构建,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素质提供重要动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主体意识;策略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中,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已经成为最为时尚的课堂教学追求。
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目标优化、学法引导、训练升级等教学手段,营造和谐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尽快启动学习思维,在明确学习目标基础上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完善学习认知体系。
一、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不仅要深入教材展开细致分析解读,还要对学情展开全面调查,针对教学内容实际和不同学生群体学力实际,选择适宜教学情境创设方式。
生活案例展示、故事导入、问题设计、多媒体多元展示、课堂演绎、课堂辩论等,都属于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式。
特别是多媒体展示具有可视性、直观性特征,深受学生青睐,多媒体可以将丰富的图片、生活的视频、形象的动画、个性的文字等信息材料,以声光电形式展示到学生面前,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冲击,营造和谐课堂学习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要重点关注文本、生本思维契合点,而不是片面追求情境手段的高端大气。
如《商品》学习时,教师在讲解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概念时这样设计情境: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劳动产品,也离不开商品,观察一下教室内物品,哪些属于劳动产品,哪些属于商品呢?学生观察了半天获得一致意见:教室内所有物品都属于劳动产品,而不是商品。
教师让学生说说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区别,学生梳理:商品用于交换、有价值、有一定历史范畴;而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其范畴具有永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智慧
发表时间:2014-03-05T15:26:24.843Z 来源:《教育学》2014年1月(总第62期)供稿作者:孙玉禄李冠军[导读] 让学生迷恋思想政治课,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动力。
孙玉禄山东省寿光市圣都中学262700;李冠军山东省寿光市实验中学26270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教学机智很大方面就体现在教师能否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是否善于帮学生牵起日常生活与探究的红线,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方式以及思维过程中能力的迁移,达到
积极培养学生的联想类比能力的目的。
学生之所以难以接受政治课教学,关键原因在于政治课枯燥知识点的传授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智慧就必须瞄准学生的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让学生在政治课上体验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迷恋思想政治课,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动力。
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然而让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尴尬的是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普遍不高,兴趣问题成了制约目前政治课教学的“瓶颈”。
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趣味性原则,培养学习兴趣。
提到趣味性,容易使人想到上课多举些有趣的事例、讲点笑话、来则幽默等。
其实,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不单指教师讲解得如何“幽默风趣”“活灵活现”,如何引逗学生发笑,使课堂热火朝天,轰轰烈烈,等等。
正如巴班斯基所言: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
趣味性的情景应该引起由于弄清所钻研的问题的基本概念而不是非本质的细枝末节所带来的喜悦心情。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应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需要和谐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学,建立有序高效的和谐课堂教学系统,才能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唤醒学生的智慧。
二、师生关系融洽,活跃课堂气氛
1.把爱心带进课堂。
某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需要用心去聆听,仔细去观察,以宽厚的胸怀感化每一位学生。
”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
教师不要吝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语,一个亲近的动作。
因为它常常可以让学生心中顿时漾起幸福,同时感受到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容易和学生促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隔阂,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会有很大帮助。
2.把微笑带进课堂。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要靠语言,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对学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学生们会随着你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到兴趣中去,随着你鼓励的语言投入到认知中去,随着你赞扬的语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富有情感,具有激励性。
当教师带着微笑,说着亲切的话语站在讲台上时,学生的紧张心理就消除了,使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愿学、乐学,因而就会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把平等带进课堂。
教育要面向全体。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蕴藏着能使自己成为发现和探索成功者的欲望。
那么,教师如何保护这些强烈欲望和热情,并且把它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动力,最终形成创新技能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待发言的学生如果讲对了要热情、诚恳地加以肯定,“你回答得真棒!”“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讲得不完整,可以说“没关系,再想想”,让学生补充后,再重复一遍,并鼓励说“你真行!”对有些学生回答特别好,有创新的,奖励一朵小红花等,并集体表扬他。
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情感,让学生感到你是发自内心的鼓励,对学生要多表扬少少批评,这样学生才会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学习。
其次,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体会成功的机会,爱护学生的创新萌芽,让他们有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
学生的创新活动一般是低层次的,由于受已有各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往往是幼稚的,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常常是不完善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荒唐可笑的。
但我们绝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挖苦指责,不能抑制、抹煞他们的发现,而应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并给予肯定,爱护他们长出的创新萌芽。
不要让“标准答案”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否则孩子的创造之树枯萎凋零,想象之鸟折翅不再高飞。
三、走进学生生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等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情景导入),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切入口,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掌握学习主动权,激活政治课堂。
例如可以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政治学科产生亲切感。
通过生活化情境的教学可以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运用生活实例理解知识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也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