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教材课件】祭十二郎文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课件(41张ppt)
展示●质疑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 ,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 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 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辈里只有你,在儿辈里 只有我,两代都只剩一个人,孤孤单单。嫂嫂 曾经一面抚摸着你一面指着我说:“韩家两代 ,只有你们这两个人了!”你那时还小,应当 不再记得了;我那时虽然能记得,但也不懂得 她话中的悲酸。
课前准备
1、这节课学习《祭十二郎文》,请同 学们认真读一遍课文。
2、准备笔记本、双色笔。
导课 ●明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 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成了 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找出 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 达的深挚感情。
展示●质疑
吾念汝从于东 ,东亦客也 ,不可以久;图久远者 ,莫如西归 ,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 jù)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 ,以为虽暂相别 ,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斛 之禄;诚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公相 ,吾不以一日 辍汝而就也!
我想,你跟随我到东边,东边也是异乡客地,不能久住; 从长远打算,不如西归河阳老家,将家安顿好再接你来。 唉!谁料到你竟骤然去世离开了我啊!当初,我与你都还 年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与你在一起的,所 以才离开你到京师谋食,为了求得微薄的俸禄。倘使早知 如此,即使是做王公宰相,我也不愿意一天离开你而去就 职啊。
展示●质疑
2、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 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逝”)。
《祭十二郎文》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 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 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 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斛之 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久: 形作动,久居 成家:安家 致: 使 …… 来 遽: 急、突然 以为:动词,认为 旅食:在外地谋生 诚: 如果、果真 万乘:高官厚禄 辍: 停止,这里指离开
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 蒙: 蒙受、承受
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 而: 表转折,反而
者,而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
何为:为何 业: 继承……的事业
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 理: 天理
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 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 后了呢?你(那么)纯洁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 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 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 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 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洁聪明,本来是 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正是所 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天理 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表哀悼之情
2.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 孤:古人以幼年丧父为孤
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 省:知道
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与 怙:依靠
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 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 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
哥哥正当中年时就因与犯罪的宰相关系密切而受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次年死于贬所。
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
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
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
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
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
嫂子曾经抚摸着你的头对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
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
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
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
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家乡,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
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
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
”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还活着,强壮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还活在人间呢?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02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 “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 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 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 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03
其代表作有《师说》《获麟解》《进学 解》《送李愿归盘谷序》 《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等。作品非常多,现存诗 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进学解》
是一篇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文章构思别出机杼,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特点, 也是韩愈文章中别具一格的名篇。
CHAPTER 04
祭文传统与文化内涵
祭文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祭文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人们对神灵、祖先表达敬意和祈福的一种文体。
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简单的祷告词,到汉唐时期祭文的成熟和多样化,再到宋明清时期 的规范化和文学化,祭文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祭文种类及特点分析
种类
包括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祖先等各类祭文,以及悼词、诔文、哀辞等相关文体。
特点
情感真挚、语言庄重、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注重表达哀思和敬仰之情。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现
儒家思想
祭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礼仪等观念,强调对祖先的敬仰 和感恩。
道家思想
部分祭文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中的自 然观念,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 顺应。
名家评价与影响
古代名家评价
列举古代文学家、评论家对《祭十 二郎文》的评价,如苏轼、欧阳修 等,展现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 影响。
现代研究视角
介绍现代学者对《祭十二郎文》的 研究视角和方法,如文学批评、文 化研究等,展现其学术价值。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 泽矣!(业:继承……的家业)
•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做董丞相的助手,你来看我,住了一年, 要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 有成行。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宾结构后置,即“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 谁说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早死而病弱的却保全了 呢?(强者:古义——强健的人 今义——强有力的人
全:保全,形作动)
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 次写的?
生离之情 (1-4)
幼时为伴, 未曾相离 三别三会, 聚少离多 少强先殁, 抱憾终生
祭文的开头文字,固定形式。
交代写祭文的时详叙幼时及成年后与十二
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明确: 叙事是抒情的基础。往事历历在目,忆之深乃因情
之切,于叙事中,亦可见作者真情。
分析: 在这两段中, 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明确: 如第二段“嫂尝抚汝指吾再言曰:“韩氏两世,惟
韩愈的父亲韩云卿生子三人,长子韩会,次于韩介, 季子韩愈。十二郎,即韩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过继给 韩会为子。韩愈幼年丧父,由韩会夫妇抚养成长。他和十 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零 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 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使他悲痛 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 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 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 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 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 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 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 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 因而写成此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祭十二郎文/韩愈》课件
感悟至性
作者在文中哀痛的还有生 存、生命的思考,或者说是 对人性的关注。如何发掘其 “至性”之处?
韩愈是唐代继承儒家思想的代
表人物,儒家讲究仁、孝、忠,在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正统 思想的影响下,家族失去继嗣者, 作为长辈,他会觉得有责、有愧、 有过、有罪。这也许是最能触动他 情感琴弦的。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丰富的情感和 内在的人文性。
2、鉴赏“气脉中贯”的古代 散文,学会深层探究文本。
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 中写道: “读诸葛孔明《出 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 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 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 不堕泪者,其人必单影只 聚少离多 竟至永别 少殁长存 强夭病全 噩耗袭来 难以置信 未老先衰 愿从汝死 如此孩提 冀其成立 病因未明 死期不知 葬汝先兆 惟其所愿 抚孤成立 如此而已
这两段中,你读出了作者抒发 的哪些情感?
痛悼之情 愧疚之情 追悔之情
本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悲。除这些感情, 你还读出哪些与此不同的情感?
骨肉之情 人生悲情 宦海苦情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 至文,读此等文,需想其 一面写,一面哭,字字是 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 为文,而文无不工。
——《古文观止》
文本探究
这启示我们,探究要从历史渊 源、传统文化等多维发掘。
探究视角
写作背景 创作意图 知人论世 历史折射 传统文化 现实焦点
探究结果
对亲人夭亡的悲悼(个体) 对自身生命的隐忧(自己) 对生命不幸的哀痛(他人) 对家族生命的迷茫(家族) 对生命延续的守望(后世)
课堂小结
2023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优质课件35张
宾语前置,为何 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继承
能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
确实,的确 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
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思考 1、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作者为何还要反复怀疑、推断?
十二郎英年早逝,不合常理;对韩愈打击太大,他一时难 以接受,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但死生本就无常)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凭吊,游览)扬州; 汝又虑戚(使……悲伤)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chuò 病势危险)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 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 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 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
马致远: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 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曹雪芹: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2、此段作者频繁使用语气助词,如“邪”“乎”“也 “矣”,这些语气词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作用?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恍惚,怀疑 信反也问,,吾质兄疑之,盛感德到而有夭违其常嗣理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 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欣慰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矛书,盾耿,兰迷之惘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离__别__四_年_
短暂相聚 分离四年,重逢 分离两年,相聚 相聚一年,分离
36岁
十__二__郎_殁__
天人永诀
拓展
韩愈:宦海奔波、艰难晋升的十七年
贞元二年,韩愈前往长安,此后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失败。
贞元八年,第四次参试,终于登进士第。
祭十二郎文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3)呜呼!汝__病___吾不知时,汝__殁___吾不知 日,__生___不能相养以共居,__殁___不能抚汝以 尽哀。_敛__(__入__殓__)__不得凭其棺,____窆______不 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愧疚自责,悲思无限
五、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可以 用怎样的词语概括? (讨论该问题,并明确)
“悲”(“悲痛”“悲伤”)
(这是由“祭文”的特点与内容决定的)
本文“悲”之主要对象是—— 十二郎(韩老成)
除此之外,还有—— 作者自己
诸父兄及子孙辈
本文表达了极为__悲__伤__(__悲__痛__)____的感
情。所悲的对象一是_侄__子__韩_老__成____; 二是 _悲__自__己____;三是悲__父__兄__与_子__孙__辈。
课文内容分析
一、课文分析开始,由本文看古代祭文 开头与结尾的特点是
开头—— 交代祭祀的时间、对象、物品
结尾—— “尚飨”(希望所祭祀的鬼神 享用祭品)
对此举例《红楼梦》中贾宝玉为祭悼 晴雯所写的诔
二、提两个小问题
1.韩愈的侄子韩老成患何病而死(先找出相 关文字内容) 2.韩老成具体死于哪一天?(让学生找到课 文相关文字内容)
(1)对死者——守丧,改葬 (2)对生者——吊汝之孤与乳母
教吾子与汝子 长汝女与吾女
抚孤成立
(将“汝子汝女”与“吾子吾女”等同看待, 视之为己出,情深意切,以此告慰亡灵)
——此乃最为逼真的心愿, ——此乃最为感人的吊唁
(1)因何病而亡,不详 (2)具体死于哪一天,不详
三、阅读相关课文段落,然后完成 下列内容的填 空
1.韩愈与课文所祭悼的对象十二郎是_叔__侄____关系。 ,两人血脉 相连,幼时相伴,孤苦相依;两__世__ 一身,身负 ___抚__养__后__代__,____
公开课课件《祭十二郎文》课件
05
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朗读或背诵指定段落
学生1
朗读文章开头部分,引导全班进 入文本情境。
学生2
背诵文中韩愈对十二郎的回忆部分 ,展现韩愈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
学生3
朗读文章结尾部分,带领全班感受 作者悲痛的情感。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韩愈在文中的情感表达
小组1
从文本中找出表达韩愈悲痛的词 语和句子,分析这些语言手段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探讨
中方生死观念
01
04
西方生死观念
轮回观念:相信生命有轮回转世的可能,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
02
05
一元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是生命 的终结,因此更加重视现世生活。
重视家族传承:强调家族血脉的延续,认 为个人的生命与家族紧密相连。
03
06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认为 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小组2
探讨韩愈在文中对十二郎的回忆 ,如何通过这些回忆展现他对逝
去亲人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小组3
分析韩愈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无 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这些 感慨与他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之
间的联系。
分享交流:你如何看待中西方悼念文化差异
1 2 3
学生1
分享对中国传统悼念文化的理解,如守孝、祭祀 等习俗,以及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 。
韩愈的政治遭遇
韩愈在政治上一直不得志,多次被贬 谪,这也使得他对生命和情感的体悟 更加深刻。
唐代祭文的传统
唐代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用于表 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是其中的代表作。
韩愈生平及文学成就
韩愈的生平
第22课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2024)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 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 代文宗”之名。
其主要著作有《韩昌黎集》四十卷, 《外集》十卷,《师说》等。
《祭十二郎文》创作背景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 子韩老成,十二郎生与死年可考,推断韩愈写此文时,韩老成就在韩愈 身旁,但即将离世,韩愈在悲痛欲绝之中写下这篇文章。
会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丧葬习俗中体现出的孝道观念
孝道观念在丧葬习俗中的体现
古代丧葬习俗中,子女对父母的丧葬礼仪尤为重视,从守孝三年、庐墓等习俗中可以看出 孝道观念在其中的深刻体现。
孝道观念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孝道是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之一,被看作是人之大伦、百行之先,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丧葬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古代丧葬文化所蕴含的孝道观念、礼仪制度等对于现代社 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如何传承和发扬古代丧葬文化
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来传承和发 扬古代丧葬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 价值和意义。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文章抒发了韩愈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宦海沉浮之苦和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全文贯穿起来,使全文更加生 动感人。
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祭十二郎文》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是韩愈 将应用文与抒情文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输标02入题
文章所抒发的家庭亲情,特别是所流露的刻骨铭心的 悲痛之情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2024年《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
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
,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
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
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
死,贬为潮州刑史。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便回朝任
吏部侍郎。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十一日和十二
2024/2/29
20
《祭外姑文》简介及赏析
1
作者及背景
《祭外姑文》是唐朝韩愈所作,为其岳 母所作的一篇祭文。韩愈是唐代著名文 学家、思想家,此文体现了其对岳母的 敬重和感激之情。
2
文章结构及内容
文章开头即表达对岳母逝世的悲痛之情 ,接着回顾了岳母的品德和对自己的关 爱,表达了作者的感激和怀念。最后, 作者表示要以岳母为榜样,继续前行。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
表达作者自幼失去依靠,依靠兄嫂抚养的孤苦无依之情。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叙述兄长去世后,作者与十二郎相依为命的经历。
2024/2/29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强调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亲密关系,突出十二郎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
24
分享交流
分享内容
分享目的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践行孝道的经历和感 受,包括尊敬长辈、关爱家人、承担家务 等方面。
通过分享,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践行 孝道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增强学生的家 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分享时间
10分钟
2024/2/29
分享方式
学生自愿上台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 予掌声鼓励。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祭十二郎文》PPT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
祭 十 二 韩郎 愈文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 河之水,去悠悠。我不如,水东流。我有孤侄在海陬, 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日复日,夜复夜。三年不见汝, 使我鬓发未老而先化。
河之水,悠悠去。我不如,水东注。我有孤侄在海浦, 三年不见兮使我心苦。采蕨于山,缗鱼于渊。我徂京师, 不远其还。
读此文后你有何评价?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莪蒿长又高,不是莪蒿是白蒿 可悲的父母,生我养我多辛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爹呀,生了我,娘阿,抱养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抚摸我爱怜我,使我成长养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反复照顾我,出入抱着我。
我想报答这恩情,老天啊,你为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何这样没良心。
名句荟萃:。 —— 选自(马 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选自(进学解) 若俯首 贴耳 ,摇尾 而乞怜,非吾志也。 —— 选自(应科目时与人书) 惟陈言之务去。 无迷其途,无绝 其源,终吾身而已。—— 选 自(答李翊书)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文中感情。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代茅坤
悲家族之凋落, 哀己身之未老先衰, 苦自身宦海沉浮,
感人生之无常,
叹死者之早夭, 疑天理神明, 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
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下泪者,其人必 不友。然其惨痛悲切,皆出于至情之中,不期然 而然也。” -----苏轼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 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古文观止》
清代乾隆皇帝则有御批道:“使酷吏读之,亦不 觉泫然流涕者。”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祭十二郎文》精品课件
脉
络
情 感 ①悲家世不幸 ②悔“旅食京师” ③叹未老先衰 ④恨小病丧命
叔侄情深
噩耗传来 祭奠亡灵
⑤哀后辈孤苦
⑥疚丧葬难周
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1、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 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 3、皆不幸早世 4、敛不凭其棺
零丁:通“伶仃”, 孤独的样子。 世:通“逝”,死。 敛:通“殓”,给 死人穿衣入棺。
后面再一次说:“吾自今年以来苍苍者或化 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这里又特意连用 了两个“或„„而”,两个“日益”,说明其身 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强调了这日甚一日的 变化速度。通过对这种迅速变化的描绘,作者内 心的悲伤、颓丧之情就都充分地表达出来了。我 们从文章表情达意的效果上,可以领会到作者高 超的语言艺术技巧。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 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 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 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 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 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 哀恸欲绝的祭文。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 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 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 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泪者, 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 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 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二、作者的笔法具有婉转、细密的特色。
如第二部分,写噩耗传来时自己复杂、变幻的心 理活动,说:“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 邪?”他乍听到噩耗时感到非常意外,非常震惊,以 至怀疑消息的可靠性;接着由于惊疑、悲痛,而神智 恍惚,感觉像是在梦里一样;待稍稍冷静一些后,他 仍然觉得老成已死的消息是误传。下面他又重新思考、 分析说:“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 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自己身边 的书信为他切实地证明了老成的死是肯定无疑的,他 只能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了!作者具体、细腻地记录 了自己接到噩耗后,从怀疑到确信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样做就更真实地反映出来他对侄子的骨肉深情。
祭十二郎文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中雅、 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文则不拘常 格,以无韵散体来写。
• 《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情之至者,自 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 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研读课文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一(1—3段) 二(4-9段) 三(10-12段)
阅读 1~3段 划出重点字词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 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 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 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 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 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相隔
孤苦零丁 聚少离多 惊愕怀疑 痛责内疚
骨肉情深 悔恨自责 凄苦悲伤 沉痛之极
• 十二郎远殁他乡,文章却以“汝”“吾” 相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十二郎远殁他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 对谈面泣,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 语,特殊逼真。开篇一个“告”字,让人感 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 侧耳倾听。 让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地在委曲忍受 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 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 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人称作用
•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 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高中语文课件-祭十二郎文(翻译)
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 没有知觉,那我也悲伤不了多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少时候,而没有悲伤的日子倒
⑦ 汝之子(5)始十
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 强者不可保,如此(6)孩
是无穷无尽的。 你的儿子(5)才十岁,我的
儿子刚五岁。年少身强的都不 能保全,像这样的(6)孩子,又
提者,又可(7)冀其(8)成 怎么能(7)期望他们(8)成长立
吊慰致哀 行负神明,追悔莫及(11)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12)
文章以情感人,文中那些语句集 中表现什么情感?试以四字句概括
思念之情
追悔之情
痛悼之情
人生无常
骨肉之情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文章这一部分的思路是什么样的?
死别之痛
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 惊闻噩耗, 疑梦非真(5) 若死有知, 愿从汝死(6) 子孙幼弱, 睹之生悲(7) 病因死期, 萦迥于心(8、9)
⑩今吾(1)使建
中祭汝,(2)吊汝之 孤与汝之乳母,(3) 彼有食可守,以(4) 待终丧,则待终丧 而(5)取以来;如不 能守以终丧,则遂 取以来。其余奴婢, 并令守汝丧。吾(6) 力能(7)改葬,终葬 汝于先人之(8)兆, 然后惟其所愿。
十二郎,即韩老成,本
是韩介的儿子,出嗣韩会为 子。韩愈幼年丧父,由韩会 夫妇抚养成长。韩愈和十二 郎为叔侄,情同兄弟,从小 生活在一 起,感情特别深厚。
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漂泊 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 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 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 的噩耗。十二郎的死,使他 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 回忆。作者情不能已,写成 此文 。
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
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成家而致汝 古:安家
今:男子结婚
★一词多义:
致 乃能衔哀致诚 表达 将成家而致汝 使…… 来
不省所怙 省
汝来省吾
知道 探望
以为虽暂别,终当久与相处 虽然 虽
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即使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叔侄深情
身世家世 三别三会 抱憾终生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 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果实” 与人合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义,形容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不后久来,孤单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 死去的 长辈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未知其言之悲也。 通“逝”
离开吾年十九,始住来了一京年城,其后四年,又归 探望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 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 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 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 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 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背景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 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 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 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 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 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作者把抒情 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 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 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 感慨。
朗读课文
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1—3段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 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 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 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 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
妻子儿女 的统称
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 第二年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 成为事实, 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 实现
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手持戈代表军务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 “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 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 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 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 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 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纯正明智
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 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
动词,继承
谓理者不可推为何,而寿者不可知寿矣命.的长短
……的事业 确实
虽然这样 虽然,多吾久 自今年来,苍苍者将 欲化而为白
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精神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取老虎追赶野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
兽表象,表急. 突然。
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
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离开
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为乘,万乘指 天子的武备,即高官。
文言词句
★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 通“馐”,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 通“逝”,死
希望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同“享”, 鬼神享用祭 品。
★通假字:
敛不凭其棺: 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终葬先人之兆:通“垗”,墓地
★一词多义:
皆不幸早世 幸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幸运 希望
问题:
1.概括段意:分哪几个层次写的?
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 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 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 最后一段再次表现其内心的哀痛。
★词类活用: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向西
★特殊句式:
惟兄嫂是依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吾
吾念,汝从于东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省略句
★古今异义:
古:离开 吾去汴州
今: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吾与汝俱少年 明年,丞相薨
古: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今:指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阶 段的人 古:任何一年的第二年 今:特指今年的下一年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
韩愈
2019年4月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 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 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 工。”
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 “读诸葛孔明 《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 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 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使动用法 使……早死
★古今异义:
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成长立业
今:(组织、机构)筹备成 功,开始存在
志气日益微
古:精神 今: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要求做成某件事的气概
★一词多义:
始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最初,初次
汝之子始十岁
才
请归取其孥 代词,你的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其
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
期也。 才
幼儿儿童 希望
成长立业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
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
呼哀哉!呜呼哀哉! 近来
时常疼得厉害
这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这? 其…抑…选择问
2.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 的深厚情谊?
答:替他处理家务后事; 替他教子养女; 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这篇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反复抒写自己对十二郎的 怀念与叔侄之间生离死别的哀痛。 于萦纡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 痛,语语从肺腑流出。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 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听课文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
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谁知道
接礼法或宗 法册定继承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人为“嗣”.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能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 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丧
在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
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 大 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 概
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将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给
才
来
文言词句
★词类活用: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名作状 一天天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名作动 继承…… 的事业
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 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 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 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 受残酷的事实。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 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 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 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 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 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含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
实为兄弟。
取消句子独立性
健视康强茫壮去茫年,而孟发东苍野苍往.而,吾齿真书牙实与动,确实汝摇曰.念:诸“吾父年与未诸四兄十,皆,而 忧伤
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 离开职守
有能力
来
安慰 马上
接来
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墓地
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
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从穴乏声,即葬时下棺入穴
临
代奴婢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
殓,给死人
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 穿衣入棺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代茅坤。
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 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 的。
作者
韩愈,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 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 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 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 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 “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 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 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