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力
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
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太极拳是我国古老而又传统的武术,纵观历史舞台,太极拳在其中是一枝独秀。
太极内功一直是现代人讨论的热点话题,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
欢迎阅读!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武术便会涉及到内功修炼,太极内功如何修炼呢?修炼内功和丹田有很大的关系。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
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
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
炼精会带动真气,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炼精是养生的基本功,男人练了此功可以达到补肾防肾虚的目的。
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
只讲“节流”,不讲或很少讲“开源”。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何谓精这里讲的精是指人体的内分泌腺,即激素(荷尔蒙)。
这种激素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织器官的活动。
按“炼精化气”的原理,它可转化为真气,顺经络循环到身体各处,充盈周身,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力。
这种激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
产生这种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一直是人们养生的重要部位,道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根,也因此设立了专门炼金丹的地方。
《黄庭经》的“黄庭”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
《胎息经》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处,认为此处为人体生命之源(人体力学家认为此处是人体重心、中心所在)。
前人讲:“抓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太极拳家则把丹田称为“太极点”,系太极拳运动的轴心,故又称“太极核”。
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创编人陈王庭遗词所云:“一卷《黄庭》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陈氏太极拳图说》)。
丹田修炼对养生和技击的作用
丹田修炼对养生和技击的作用丹田是人的能量站,丹田是人的主要力量来源地。
习武之人或者唱京剧的人都会很注重丹田,丹田是他们力气爆发的根源。
太极拳的特点就是将丹田之气爆发出来,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丹田在太极拳练习中的作用。
欢迎阅读!丹田修炼对养生和技击的作用中国传统武术内功训练,数千年来.都是围绕着以丹田为核心进行修炼,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东方医学独有的瑰宝。
中国武术有两大派系,一个是少林拳系,一个是武当拳系。
少林拳法讲究内修禅定,拳禅一体:而武当拳法崇尚修道内丹,阴阳太极。
这说明武术各派对于丹田的修为都是十分关注的。
“丹田”一词,源于上古医学气功中的守穴.即所谓“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道学称为“守丹”.禅学称为“守神”。
”丹田”一词所指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以练功中意识所关注的穴位为中心的一片区域。
根据不同的功法和不同功用.丹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后丹田等。
上丹田指头顶百会穴、双眉中间的印堂穴;中丹田指人体胸部正中的膻中穴;下丹田,根据功法派别和功用的不同,所指位置分别为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后丹田是人体后腰的命门穴。
上面所说丹田位置虽然不同,但都处于人体任督二脉中的关键位置。
显而易见,长期意守某一关键穴位,排除杂念.专注守一,对身体健康和治愈疾患.无疑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黄帝内经》讲:”气血失和.百病而生。
””气血充盈.百病不生。
”所以,人在年轻时,气血旺盛,精力充沛.随着年龄增长,气血逐渐衰弱.气血运行受阻,气机不畅.经络不通,故而导致体弱生病.这就是人老多病的根源。
所以,经常自然放松,呼吸顺达,神态安稳地意守与之相关的丹田穴位,进行锻炼,对于中老年人来讲,是十分有益的。
武术功法中的意守丹田.其位置一般指下丹田,即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
以神阙穴为例.此处之气原为先天之气血,后天训练自可补充元神、元气,这里是后天健康长命之所。
当我们练习武术、站桩、静坐时.长时间地意守丹田,在一吸一呼之间形成丹田区域的鼓荡。
丹田力
一、什么叫丹田力丹田通常指脐下一寸三分处,小腹部位。
这里是道家养生炼丹“安炉立鼎”的地方,是人体生命之源。
太极拳家称其为“太极点”、“太极核”、人体运动的枢纽!丹田力,指通过丹田内转,以腰为轴,带动全身而产生的力。
二、练习方法(鼻吸鼻呼)所谓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能够让学习的人在最短时间里,练出成绩来,得到想要达到的功夫效果。
方法一、慢练法自然站立,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用逆腹式呼吸法。
1,吸气慢慢地吸气,要求吸气时,收腹(小腹尽量内收)、吸气、松胯、提肛,胸腔膨胀,以达到充分吸氧;开始吸气,一定要吸满(同前文图1)。
2,停略停一下,也就是不吸不呼(同图2)。
3,呼气然后开始慢慢呼气,要求丹田小腹膨胀(小腹尽量外鼓)、命门后撑、周身皮毛膨胀、胸肺部放松、横膈肌上升、浊气吐出,气人丹田。
(同前文图3)。
反复练习100次。
慢练的作用是使下丹田内气充盈,练的是丹田气的储备、是养。
方法二、快练法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做逆腹式呼吸,鼻吸鼻呼。
1,吸吸气要慢慢地吸满,双手要随着吸气收腹用力往里按(同前文图1)。
2,停吸满后略停一下,含气(同前文图2)。
3,呼然后猛地陕速呼气,同时丹田瞬间膨胀外鼓,把手弹起(同前文图3)。
反复练习100次。
快练的目的是为丹田发力做准备的,练的是丹田气的发。
方法三、气贯丹田法经过上述方法的练习,会感到呼气时气没有全部沉到小腹,而且有一部分在胸部,气贯丹田法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交叉于小腹前,开始深吸气,吸气的同时两脚跟向上微微抬起(图17,图18),气吸满后,略停一下,然后瞬间以鼻猛喷气,双手用力下按到腹前,同时口喊“要”字。
两脚跟下震着地,全身放松(图19)。
以上动作需同时完成,即绷紧全身,喷气、脚落地、喊“要”字,要一气呵成。
气贯丹田法的目的在于彻底做到气沉丹田,在脚后跟下震着地时,要感到内气猛地沉人丹田,震脚跟是为了加大气沉丹田的力度。
反复练习100次。
经过上述方法的练习,基本能够做到气沉丹田。
内力是什么意思
内力,力学概念,一般用来表示构件截面上力的合效果,如弯矩、剪力、轴力等。
内力,是练习内家功法的一种发力。
1.武术中,尤其是练习内家功法的一种发力,也称丹田力。
发力方法大致是运用腹部肌肉发力继而带动全身力量。
2.和气功相近,能大大提升人的力量。
3武术内力相当于气功讲的真气
在一个力学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力叫“内力”,这个力学系统与外部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叫“外力”。
所谓力学系统,是指具体研究的对象。
如研究人体空翻技术时,把整个人体作为一个力学系统;研究掷链球旋转技术时,把人体和链球作为一个力学系统。
因随研究的具体对象而变化,故内力和外力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如掷链球时,把手拉链球的力作为内力,而在研究链球飞行的抛物线轨迹时,链球飞行的初速度则为由人手的外力所提供。
习惯上,也有把人体作为一个力学系统的。
体内的肌力,骨、韧带、关节、筋膜等组织力是人体的内力;重力、摩擦力、地面支撑的反作用力和空气中的浮力、阻力等则是人体的外力。
【白话站桩】混元桩—腰胯膝探秘(站好桩功的重中之重)
【⽩话站桩】混元桩—腰胯膝探秘(站好桩功的重中之重)【前⾔】上⼀篇【⽩话站桩】混元桩—⾜(开步)的秘密,咱们说了开步(⾜)的要领,收到了⼀些朋友的讨论与交流,为此我⾮常⾼兴,在此表⽰感谢,动作技术发完之后统⼀整理,到最后再交流讨论。
好,闲⾔少叙,开始⼊题吧,这⼀篇,聊聊腰、胯、膝的动作要领。
【动作分解】1、开步站好之后,重⼼下坠,膝微微放松。
2、卷胯(翻胯)下坐【⼤话知识点】看了上边的动作分解,如果是初学者是不是犯嘀咕了?如果谁这么教你,是不是有种花冤枉钱的⼼痛?⼼⾥想⽼师是骗⼦的感脚。
先控制下情绪,别急。
看标题是三个部位,其实就⼀个胯。
胯做好了,下半⾝就都有了。
胯是练传统功夫⾥最重要的部位。
可以这么说,找到了胯,就掌握了⼀半。
为啥这么说呢,从站桩这⾥来看它都解决了圈外⾃学初学者常见的但听起来迷糊的术语问题?命门外撑(凸),收腹、松腰落胯、坐胯溜臀、膝盖不过脚尖。
⼀步步来,先说膝为啥会要微微放松,直⽴不⾏吗?当然不⾏,这是⼈体结构的限制,咱们试⼀下,正常的站⽴,胯还能活动吗?所以要放松,让胯没有阻碍的动起来。
然后把我们胯卷起来,向前卷,卷到头之后呢,放松下坐。
向⼤了做,初学⼀定要往⼤了做,做到极限,等能灵活运⽤了,就可以往⼩了收,注意不管练拳还是练功,从⼤了往⼩了找,等⼩了也能找到了,功夫就有了。
此时我们再看外相:1、腰曲那个弯弯不见了,——命门外撑。
2、此时我们如坐⾼凳,臀部两侧⾃然收紧,再也不是平常翘屁股了,好像屁股也收起来了,——坐胯溜臀。
3、我们的腹部正常是放松的,随着胯翻起来,⾃然会向上挤压⼩腹,我们⼩腹也就紧了,同时也可有点收的意识——收腹。
4、胯卷是盘活胯关节的重要部分,拉动脊柱,腰曲拉直,给脊柱⼀个向下的拉伸⼒,通过卷胯坐胯,也盘活五节腰椎,就是松腰的要义,同时腰部肌⾁放松不要僵——松腰落胯5、膝盖不过脚尖。
这句可看作废话。
膝盖微放松供卷胯之⽤,怎么可能过脚尖呢。
但⼜不能说这话是错的,做对了是没错嘛。
丹田核心功法之弹丹田,丹田就像弹力球,腹内气足鼓荡周身有弹力
丹田核心功法之弹丹田,丹田就像弹力球,腹内气足鼓荡周身有弹力传统武术中的各门各派都重视内力,重视腹内丹田的元气修改和关节开发,拳术的动作以及配合的呼吸,均由丹田进行主导、启动和支撑。
拳论中说“腹内松静气腾然”就很形象地说明相互的关系。
丹田中说的气,一般来说分为二种,正常呼吸的空气,人体的先天之气,而丹田中养气的训练,主要是围绕先天之气进行的,通过对丹田的激活、唤醒、形动、内养,外练、导引、吐纳等完整的体系训练,激发双肾与命门的功能,让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在丹田发动机的压强下,打通全身经脉,顺着经脉流向全身,滋养精气神血。
从而使身体理加强壮,骨骼经脉更加坚韧,同时丹田的气也越来越充足。
上中下丹田示意一、丹田的呼吸丹田养气一直到丹田鼓荡的练习基础就是丹田呼吸,腹式呼吸分两种,后天的顺腹式和先天的逆腹式。
这里我们练的主要是逆腹式呼吸,时时刻刻都要练习,主要做法是吸气时丹田收小腹出,横隔膜上提,呼气时丹田出小腹收,横隔膜下落,通过一吸一呼,将五脏六腑进行充分的运动和按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丹田充实、重心稳固,把身上的整劲找到并合住。
在养丹田的过程中,全身酥胀麻热的感觉会遍布全身,最终达到化气入骨。
在用丹田的过程中,通过小腹气的吸入,形成腹内气压,把横隔肌上提,带动内脏的上提,在要发力的一瞬间,将腹内气压刹那释放,内脏和横隔膜快速下坠,带动丹田向承重面冲击,从而反弹力回到发力点上,完成发力动作。
腹内弹力球示意图二、丹田的动作丹田的位置是在腹内的,腹部是在人体的骨分位置上,因此丹田必须要通过髋关节的运动才能作用出来,因此丹田不单是某个器官或某个关节的运动,而是丹田加两胯的运动、丹田加腰裆的运动。
加上呼吸吐纳的特点,因此整个身体的主干都与丹田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主要有几个部分:一是横隔膜地吸提呼坠,二是腹肌的收发,三是命门的对接,四是两胯的旋转,五是尾闾的前敛,六是会阴的束放,七是脏腑的升降。
以上都能叠加作用到丹田中。
说说命门说说尾闾
说说命门说说尾闾命门穴位于两肾之间,属督脉,有生命之门,先天之根本的含义。
命门穴与任脉的神厥穴(肚脐)又前后对称,与腰的带脉又缠绕一周。
带脉的循行路线较为简单,起于季脉肋下方,横绕腰腹周围,前平脐,后平十四椎。
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
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腰腹部是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又为下丹田真气之所在。
下丹田在脐内一寸,一般位于脐和命门三七开,位于大椎和会阴穴也三七开,符合黄金分割线0.618的优选关键数字,顺应先天自然之规律。
因此,只有气沉丹田,意守丹田,命门穴后撑等练功身法,就能通过神厥穴深部的经络网,使丹田生发之气遍走全身,起着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
第一天老师教你基本功,就是站桩。
会用手去摸摸你的命门穴,那是老师看看你的命门的坑是什么情况,正常人命门那都有个坑,站桩就是一个填坑的过程,这样你的身弓才能练出来,才能形成上下的整劲。
有坑的,一定不是高手。
呼吸,从丹田呼吸转入命门呼吸,退阴符,绕阳符。
右转36圈,从丹田到命门为一圈,左转24圈。
这样才有鼓荡劲,站桩有的呼吸,呼气从丹田达涌泉学,吸气从涌泉穴达命门。
“腰为第一主宰”,说明了太极拳主弓的重要性。
主弓弓把“命门”是带动四肢弓的纲,通过主弓节节贯穿及上下肢的调节协调,也就是“命门”调节上行与大椎、肩、肘、腕贯穿,对拉拔长,相系相吸。
同时,“命门”调节下行与胯、膝、足跟贯穿,对拉拔长,相系相吸,周身身法处处联系起来,方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完整协调境界。
具体操作上,用意把“命门”后撑,先取得前足蹬回的反作用力,与后足蹬力成为力偶,故“命门”向后撑实,即前足从地面反作用力而来。
后坐时则反之,“命门”注后拉,是从后足前弓取得地面反作用力与前足反作用力成为力偶而来,后足蹬力主动催迫前足的反作用力而成为力偶,向前退后都成为左旋右转的力偶,立身中正不偏,四面转换,八方支撑,无不顺遂。
如何感受丹田
如何感受丹田文章目录*一、如何感受丹田*二、如何用丹田发音唱歌*三、丹田呼吸方法与作用如何感受丹田1、如何感受丹田在呼吸动作配合下,小腹充实,全身劲力集中的一种自我感觉。
要做到气沉丹田,必须先要做到全身舒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腰胯放松。
初学时不易体会气沉丹田,经过一个时期腹式呼吸的锻炼,慢慢体会到呼吸时有内气的存在。
鼻孔吸气时,自然中的大气自鼻腔向内经呼吸道而下,同时又会感到丹田有气上逼腹中。
而呼气时,残气自鼻腔上出,但反觉腹中有气降逼丹田,使其充实。
过去练拳的人称这种现象为气通。
2、丹田在什么位置丹田一般指中丹田,即是以脐下10厘米(相当于现代经络学说所指关元穴)为圆心的小腹内一个小范围。
气功学上又将丹田分为上、中、下3处。
气沉丹田是指中丹田。
过去有人认为肚脐(经络学说称之为神阙穴)即为丹田,原因大抵是指它为人体先天的(胚胎时在母体中)呼吸通道。
又有人认为腹部即是丹田。
3、撞丹田有什么禁忌孕妇及腹部有过较大手术的病人。
急腹症及腹部有肿物或有出血病灶点。
撞腹后感觉不适以及对此功法心有疑惧的人。
练此功要顺其自然,不可急功近利,与"推腹法"同练,效果更佳。
有些朋友肚子赘肉较多,用推腹法根本没啥感觉,一撞"丹田"便发现敏感点了。
这时再用推腹法,事半功倍。
"撞丹田"会使您的内力增长很快,一段时间后,您就可以从"靠"自然转成较为有力的"撞"了。
这时,您会发现原来腹部松弛的赘肉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肌肉。
如何用丹田发音唱歌1、闭上双眼冥想一个点(或物品),想像那个点,在你头上,然后你开始发声,以「乌」声最为容易达到那个点,用「一」、「淤」也可以,当你一边想像那个点,一边发声让你的声音碰到那个点时,你会比较容易用丹田或鼻腔共鸣。
这时你可以用辅助姿势,伸出食指往那点指,会有助练习。
2、用你的食指跟中指在肚脐下两到三个手指头的位置(这里就是丹田),用力发出「喝!」的声音,当你是用丹田发声时,会感觉腹部手指触摸的地方变硬,不会是软趴趴的感觉。
提高丹田内劲的撞丹田法(关注我后续更精彩)
提高丹田内劲的撞丹田法(关注我后续更精彩)“撞丹田”可以说适合于每个想要身体强壮的人,它将帮您找到人体的能量库,让您体会身心合一的境界,使您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人体的“内力”。
很多人打坐难以入静,“撞丹田”却可让您轻松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撞丹田”会使您的内力增长得很快,一段时间后,您就可以从“靠”自然转成较为有力的“撞”了。
这时,您会发现原来腹部松弛的赘肉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肌肉,这种肌肉没有突显的棱角,与健美运动员的完全不同,但远比后者的更为结实。
【丹田位置】指脐下1寸3分(这里的丹田并非真正意义的丹田)今天要撞的就是这里。
先轻用手拍击,感觉气足在撞,撞时刚开始一定要轻,给自己一个适应过程。
不要鲁莽行事违背了健身的原意。
撞丹田要撞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位置就在肚脐上下左右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所以不用精准去量,即肚脐下一巴掌大的区域)。
找个像水泥电线杆一样粗细和平滑的大树来撞,效果最好,两腿略分开,站在树前,肚子离树干15公分,然后用肚脐去撞树就可以了。
如果条件不允许,找室内的一片空墙壁,也一样可以。
【动作要点】开始撞时,力量一定要轻,幅度要小,最好穿运动衣裤(以防皮带或纽扣硌到皮肉),撞的时候全身放松,不要憋气,不要绷紧肌肉。
请先感受一下撞“丹田”时腹内脏腑和心里的感觉,可以闭上眼睛,仔细体会,呼吸自然而悠闲。
说是“撞”,其实那是以后的事,开始练习的时候,应该叫做“靠”更为准确。
每天撞个几分钟,慢慢地,您多半会撞上瘾了。
“丹田”是人体的发力点。
如果您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劲使不出”、“心神不定,魂不守舍”或者“体力透支,难以积蓄”,我想,您都可以从“撞丹田”中找到解决之法。
【注意事项】要注意,撞丹田的禁忌人群有三:1、孕妇及腹部有过较大手术的人2、有急腹症及腹部有肿物或有出血病灶点的人3、撞腹后感觉不适以及对此功法心有疑惧的人“撞丹田”的好处太多,有助于排便,瘦腹,排解压力等等,把它当做最方便的养生法,经常在心烦时撞、疲劳时撞、生气时撞、忧虑时撞,总之,感觉它是个力量的源泉,取之不尽。
丹田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丹田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丹田的作用丹田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体内蕴藏着能量的地方,主要包括三个部位: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
丹田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能量集中的地方丹田是人体内能量的集中点,也是气(身体能量)的主要聚集地,它承载着个体的生命力和健康状况。
通过锻炼和修炼丹田,能够增加体内能量的储备和流通,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1.2 调节气血运行的中枢丹田不仅能聚集能量,还能调节气血的运行。
上丹田对心脏和大脑有重要影响,中丹田对肺、胃、脾等脏器功能调节作用显著,下丹田对肾和生殖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丹田的活动,可以促进气血的顺畅流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1.3 存储精神能量丹田可以视为心灵的仓库,它既能存储个体的情绪和心理能量,也能释放这些能量。
通过修炼丹田,可以帮助调节情绪和增强心理素质,提高个体的意志力和决策能力。
2. 丹田的功能主治丹田的功能主治涵盖了人体的多个方面,特别是在中医理论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以下是丹田常见的功能主治:2.1 强化身体的免疫力通过修炼丹田,可以加强人体的免疫力。
丹田养生法包括深呼吸、锻炼、冥想等方法,这些都可以增强丹田的能量,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2.2 维护内脏器官的健康丹田对内脏器官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器官的功能状态。
通过修炼丹田,可以增强脏腑的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肺部的排毒功能,改善肝胆功能等,从而维持内脏器官的健康。
2.3 改善精神状态和情绪丹田的修炼对改善精神状态和调节情绪有显著的作用。
通过集中意念,呼吸调节和冥想等修炼方法,可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情绪。
丹田也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在情绪调节和意识觉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4 强化生殖系统和性功能丹田与生殖系统息息相关,通过丹田的修炼可以增强生殖系统的功能,改善性功能障碍。
丹田功法可以帮助调节男性激素水平,增强精子质量和数量,提高性欲和性福感。
丹田混元功(可增强内功,力大无穷)
丹田混元功(可增强内功,力大无穷)1、自然站立,双手虎口相交,掌心朝内(男左在内,右手在外)贴于肚脐下丹田部位,全身放松,意想丹田内出现一幅太极阴阳图,运转不停,吸气时从下往上,呼气时从上到下,一上一下,一阴一阳,黑白分明,吸气时微微提肛,呼气时微微松肛。
这样反复运转,顺逆时针方向各36圈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然后扎上腰带,吸气时腹部鼓起,双手掌开始由轻至重按揉腹部(按揉时手不要滑动,手掌心贴在肚脐上不动,带动腹部运动),尽量微微提肛,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36下,意守丹田半分钟。
2、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吸气时右腿迅速往右迈出一步成右仆步,同时双拳分开,右拳放于头顶上方,左拳放于腹部下方成打虎势闭气时收肛,迅速将双拳、双腿收回腰间成马步桩,然后用劲,拳心相对,缓缓自腰间往上推之,气运全身。
双腿慢慢撑直成拔山举鼎势。
只手臂伸直后呼气松肛为一遍。
再吸气成左仆步,动作同上,一左一右反复各做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3、马步桩,吸气时双掌放于腰间,掌心向上松肛,目视前方,闭气时提肛,全身用劲,脚趾抓地,力贯注于双臂和双手的食中二指、翻掌、掌心向前成立掌势,竖起食中二指,用抖劲向前气运全身。
缓缓推出至伸直后,呼气松肛为一遍。
再吸气双掌收回腰间,闭气再送出,反复动作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4、马步桩,吸气时双手推拳在腰间,拳心向上松肛,闭气提肛。
用劲双拳缓缓从腰间旋转向前穿出,拳心朝下,至伸直时猛然抖劲翻臂,拳心向上,气达全身。
呼气后再吸气松肛。
闭气提肛,收回双臂经胸前运劲往左右缓缓伸出至直时,拳心换为朝下,猛然抖气翻臂,拳心朝上为一遍。
呼气再吸气翻臂,收回双手至腰间,拳心朝上,闭气再送出,反复动作做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5、马步桩,吸气时松肛,双手握拳从腰间往上抬至胸前时翻拳往左右撑开至直,拳心朝下,然后闭气提肛,双拳用劲内旋,用抖劲握拳,这时拳心朝上。
闭气完松肛换气,吸一口气完再闭气用劲握拳,比第一次紧,然后松肛换气。
中国功夫解密之核心力量:再说丹田气与力
中国功夫解密之核心力量:再说丹田气与力今天,继续为大家讲解一下中国功夫的核心力量。
我学习的形意拳法中,有一项绝技,叫夜行术。
在逝去的武林一书中有提到过,这个功夫。
就是夜晚从天津跑步到北京,而且速度很快。
有好奇的网友算了下,书中人物的时速。
大概要在25公里每小时左右。
这个速度是电动车的最高时速要求。
开车的话,不沉得这个速度快。
可是,要是有人用这个速度奔跑,那就很快了。
如果要是用这个速度奔跑一夜,那就不可思议了。
所以,一般人是不会相信这件事的。
我开始也不太信,但是,我师父说教他的师爷会。
他亲眼所见,师爷看着他们上了公交车开走了,公交车开的也是很快,并没有近路的情况下,师爷在好多站之后的站点,已经等他们很久了。
我在练习师父所传的三体式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了什么东西。
大约一年半以后吧,有了感觉。
后来,明白了丹田力与丹田气的关系后。
我自己曾经尝试了一次。
说出来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就是我用普通人百米的速度不停的跑了两分多钟,接近三分钟的高速度,持续奔跑。
我当时的速度有多快,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家养的小狗狗,在后面拼命的追我,他也没追上,我都停了有一会儿了,小狗才追上来,它明显是比较累的。
这在正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因为不是要练什么长短跑的,也不比赛什么的,就没有继续练习这个功夫。
我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夜行之术。
只是我的功夫还很浅,不能连续跑一夜。
只是几分钟而已。
不过,就这几分钟,已经够了。
我当时跑的时候,沉气入丹田,以气行力,用身体躯干部带动大腿奔跑。
用这种方式奔跑之时,肺部不会大量耗氧。
因为,我在用腹部呼吸,还有大腿的运动,基本是丹田带动的,大腿的肌肉,并没有怎么参与做功。
这样的话,肌肉也不会太累。
如果,坚持每天练习的话。
我个人认为,达到逝去武林中所说的状态,还是很有可能的。
前提是,你有这个核心力量。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丹田之力。
还有就是,你得能够做到以气行力。
就是,在运动中减少肌肉的运动。
通过丹田气的运动,来带动身体运动。
丹田力之“丹田紧之再紧”打拳法
丹田力之“丹田紧之再紧”打拳法
气可以使:男人英姿潇洒、女人妩媚靓丽。
这里的气,就是我们太极拳所追求、所练就的丹田气,不是指呼吸之气。
一、丹田呼吸法:
初级:
小肚子象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鼓出(呼气),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去(吸气)。
高级:
丹田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全身吸气小腹收回,全身呼气小腹鼓出。
二、丹田内气伸筋拔骨功:
筋长力大,但筋不能绝对地拉长,否则会失去弹性,就发不出电闪雷鸣、力达千钧的松活弹抖的太极劲道来。
太极拳发力就是“松活弹抖”,实质就是“松紧转换”和“弹抖”。
练法:
1、蓄力
丹田吸气:外形不变,十脚趾放松,身体肌肉和根节极度地放松,从头放松到脚、牙齿、头发丝等等都要彻底放松掉;
2、发力
丹田呼气,外形不变,十脚趾抓地,身体肌肉和根节及丝梢节极度地紧张,一身俱紧,咬牙切齿用以固肾。
一松一紧中神筋拔骨,筋不但不会失去弹性,相反筋的弹性会越来越强大而有力。
三、丹田紧之再紧法:
丹田一呼百脉皆开,以丹田为中心向四肢散发松开;
丹田一吸百脉皆合,以丹田为中心将散发开的丹田气收回丹田;
丹田吸气时要加紧,呼气也要加紧。
这种利用越来越紧的方法将身体的丹田气瞬间送到全身四肢梢节,
再收回丹田。
是筋长力大,把筋拉长而富有弹性的最好方法。
此功要贯穿整个拳架当中,细细体会,是我们太极人一辈子必练的功夫,要日日练、年年练,一辈子练,每练一次,就会有一次不同的收获。
「武学分享」】论整体力,脊柱力,丹田力,身法力的四种境界
「武学分享」】论整体力,脊柱力,丹田力,身法力的四种境界筋骨开发整体力需要通过桩功训练,达到整体骨架贯通,筋力连结,周身充满弹性,从脚底到头顶心、从腰胯到手指柔韧无比,形意拳是由大枪演化而出,八卦掌是由双刀演化而出,王芗斋对外曾言“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见《大成拳论》);而对内部所传的是“拳不成,兵器找”,就是说“凡是拳法练不到的地方,就须用兵器去强化”,您看姚宗勋,张恩桐,王选杰,以及那些太极拳家,八卦拳家,形意拳家,无不推崇“抖大杆”或“抖大枪”,尤其是心会掌创始人赵道新先生更是把“抖大杆”提到了无以复加的位置。
只要循着用兵器的窍门去琢磨,各种运劲的诀窍很快就就会通了。
整体劲力形成后,无须有意发力,动即是力。
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动态中发力,且威力不减!(一般的发力是定势的,既使是活步发力,在发力的一瞬间<即后腿蹬地的一瞬间>也是静止的。
1.松肩松开肩关节,练出小臂的松沉力: 出手时,整个手臂如同一根铁链鞭。
上肢不用力,但也不可打软,《内功经》上叫“气调而匀,劲松而紧”,“松肩以出劲”,是说出劲之时,肩井穴用极柔之意松开,劲力才能畅通无阻。
只有肩关节松开,才能保证躯干产生的力量可以顺达梢节。
唯有松之极才能紧之至。
要用腰背的劲把手臂拿起来,再顺着小臂的重力自然下落,要找出这种自然的惯性力,也叫做惰性力,只要胳膊不使劲,这种力非常容易练,只要慢慢把松沉劲(自然的惯性力)甩出来就行了。
2.脊柱力脊柱力(即上肢与躯干的复合发力)当肩关节松开,小臂的松沉之力练出来以后, 动作做顺了,就要开始锻炼脊柱的力量,,以脊柱带动小臂,用躯干的力量给小臂的运动加速。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两只胳膊能得像两根铁链鞭,整个小臂沉甸甸的,这种力量打出来,人的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承受。
此劲出自筋骨,一旦练出,终身不退。
脊柱力是整体力传递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锻炼脊柱时意念应始终感知脊柱,使脊柱和手臂的内在能量达到协调贯通,练武功最忌意念与体能不能合一, 陷入空想(顽空),务必要做到形神合一.只有达到形体和能量的合一才是中国武功的入门。
抱住丹田力浑圆
抱住丹田力浑圆抱住丹田力浑圆缩力的核心是丹田,只有把所有的外形与力量往丹田缩聚,这样才能够形成浑圆的状态。
所谓浑圆状态,即是一种混沌的状态,也就是传统文化里面的寓言经常讲的那种混沌,是盘古开天劈地而分天地之前他起来的那个时候发现的那个混沌。
在我们意拳上面就是浑圆桩最后求出来的那个状态,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都形成矛盾的争力,没有哪个方向的力量特别的突出,只有这样就形成王芗斋老人讲的“力不出尖,形不破体,精满混元身”。
丹田是我们人体的核心,是人体重心的黄金分割线。
首先什么是丹田要弄明白,我们所说的丹田,不等同于针灸学上面讲的人体肚脐下1.5寸。
而是肚脐往人体内部下1.5寸与人体中轴线相交的那个点,而人体的这根中轴线也就是道家《黄庭经》里面讲的“中黄庭”,所以道家的东西并不是虚无的,而是真有,只是被我们后人误读了。
回到前面讲的形与力都往丹田聚合这个问题上面,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如果仅仅是在手上面与上身形成聚合的话,那么我们前后、左右的力量是很充分的,但是上下的力量却绝对的不足。
我们可以让同伴上下压压检验一下就立马明白。
只要是我们是往丹田聚合的话,那么上下的力量就会自然形成。
因为人体就像是一个球体,而丹田就是球心。
太极拳也讲膨劲,说处处要膨,可惜的是目前所有练太极拳的人都害怕用力。
好像太极拳就是仅仅用意,谁要是用了力或者提到用力就不是太极拳一样,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了练太极拳的群体变成了集体空想。
关于神意的表现,苏老师说高老师总结的实在是精简,一针见血的揭示了拳学上神意的本质。
高老师说的是“神意是靠形与劲顶出来的”、“形到位,劲到位,神自然的就出来了”。
老师在文章里面的表达真正的到了极致的明了。
“精-气-神,神是被充足的气顶出来的,同时也是到位的劲和形自然带出来的;气分阴阳,神分阴阳,力分阴阳。
分阴阳就是为了变化,转换。
转换中没有断点,那就是回环力在其中应着;某一个方向的劲出来了,就要用另一个相反的劲去加强,使之方向模糊化,总是处于矛盾之中;矛盾有递进式的、层层渗透式的;撑抱劲就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交替转换的,劲道是回环的,此即回环力,动中有动回环,静中有静回环。
如何理解“丹田”发力?
如何理解“丹田”发力?对于中国传统武术,包括气功还有中医在内,对丹田极为重视!一直以来,它也是披着神秘的面纱,很多练功的人一辈子也都没搞清楚丹田到底如何练习,它的作用是什么?丹田可以发力吗?对于普通人更是神神秘秘,一切都是传说!下面先说说丹田的位置丹田一般指的是下丹田,脐下三寸向内三分处,多数人只知脐下三寸,并不知道向内三分处!这也是秘中之秘了!因为它并非指的是穴位!它处于人身的重心位置,也就是上下身的分割之处,也可以说是衔接处而它对应的正是腰椎命门穴!武术中的气沉丹田,就是要求练拳时尽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识地强行向下压气。
因为“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
后天之气宜顺就是指的呼吸要顺其自然。
可采用顺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锻炼!腹稳,呼吸自然就顺,下盘就能稳固。
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是积累内气,以成内劲功夫。
然后炼气化神,以使内劲具备“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功能。
这样,内气、外形匹配合一,可有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实施于较技攻防中。
不过这么讲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和领悟的!只能让人更加困惑!下面给你揭秘一下丹田发力或丹田的作用的原理你就明白了!很多人把丹田作为全身的力源劲点或能量之源,其实丹田的位置不是具体的就是一个点,它是指的和腰椎紧密相连的整个腹部,包括后腰,通过呼吸吐纳锻炼,使腹部弹性力,承载力或抗击打能力相对增强,产生内家拳所说的胸空腹实的效果!丹田的锻炼其实它隐含的真实作用是保护腰椎,增强或加强,加固腰椎的力量传递,达到内家拳所讲的力由脊发,因为全身的骨架唯独腰椎只有五节支撑上身整体重量,如果没有腹部也就是丹田的保护和增强,那么腰椎是最容易受伤和出问题的部位了!举个例子就像高级轿车的安全气囊一样,关键时候它的膨胀弹性起到对生命的保护作用!腰在武术动作当中需要这五节脊椎的灵活来转换全身的力量和动作协调,且都是在丹田也就是小腹的作用下完成的,如果你的腹部没有力量那么你的腰势必会受到影响,内家拳讲的就会达不到整体发力的效果!丹田发力实际上是值得的整体发力!所以丹田要通过收缩,内转滚动以及像气囊一样的弹性产生巨大的压力或膨胀力,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就会像气球一样具有强大弹性,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丹田发力。
古风戏腔歌曲的发声及唱法
古风戏腔歌曲的发声及唱法大家好,这里是玄冥老神仙,因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古风戏腔歌曲,也曾有人问过我古风戏腔歌曲的发声及唱法,为了防止孩子们毫无头绪或误入歧途;所以,在下不才,编写了这一篇《古风戏腔歌曲发声及唱法》,内容皆是个人理解,拒绝一切恶意吐槽,大神太多,你觉得不对那你别信我!!一、什么是戏腔歌曲在下认为,戏腔歌曲只是模仿了京剧旦行中旦角的发声方法,所演唱的通俗歌曲(流行音乐什么的),歌曲当中加入了戏曲的元素,但它不同于戏歌,戏歌是将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戏腔歌曲中并没有戏曲唱腔或戏曲的咬字、曲调、程式,当然可以唱的很有戏的味道,但不代表就是戏歌,《牵丝戏》、《鹃》、《弱水三千》等。
戏腔歌曲的戏腔部分也不一定都是旦角的声音,也有老生的,就是本嗓的声音(如神厨小福贵)。
【这里点一下,大部分人应该会喜欢李玉刚的歌曲,里面也很多歌曲有戏腔部分,但是,但是,自从有孩子一本正经跟我说他学的是李玉刚的李派,说李玉刚是戏曲演员,梨园的未来?Excuse me?你TM在逗我,谁告诉你李玉刚戏曲演员,还李派,你以为梨园界自成一派那么简单啊,扯什么犊子呢,李玉刚的歌很多吸收了戏曲元素,也曾经学习过传统戏曲,但是你告诉我说他是戏曲演员,谁告诉你的,百度?啧啧啧,这里之所以提到,只是希望大家知道,李玉刚不是戏曲演员,虽然他某些歌挺好听的,但个人不太喜欢他的唱法(纯属个人,没有诋毁李玉刚的意思,勿怪)】二、什么是戏歌戏歌是把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
歌词是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情感的内容,而曲调旋律用的却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形式。
它既有中国的戏曲元素又有现代的歌曲元素,故事情节浓厚。
如《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梨花颂》、《春江花月夜》、《故乡是北京》等。
例:著名戏歌《梨花颂》中,便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个人主唱与合唱相辅相成,委婉与大气相结合。
丹田与内劲的关系
丹田与内劲的关系丹田指下腹部,无所谓脐下几寸.内家拳的特点就是发力的方式与劲力的通达有明显的独到之处,故为内家,这样就不得不关注丹田,丹田是名谓而已,它的存在与劲力的生成及浑厚是互为左右,也可说是阴阳关系.说丹田必说命门腰椎,无腰椎也无丹田,无丹田决无劲力,这就是腰脊板似牛之说!当然,还有诸多因素!现在我们看看道家与佛家的修为与丹田的关系是怎样的?道家修为分为动功,静功等八个方面.我们只说动功与静功!道家的动功只是相对于静功而言,有导引,服气,缘督,吐纳,武术等,道家静功表现在一个'静'字,有心斋,坐忘,存思,内视,守一等.综观道家动静各功,在练功时,无论外形动与不动,但精神活动都要保持相对宁静,即为'动中有静''外动内静'静中有动'佛家也是大同小异,这就是丹田修为的必须基点,<静>.可见,'静'是一切道佛修为的关键,一代大师吴图南先贤在他的<科学的内功拳>里把心宽腹实定为一切内家拳的基点,这与我们时下的各种太极拳也是切合的,于是人们自然的把'静','心宽腹实'自以为是的找到'松'这么一个外衣来穿着!很对么?无论在小说还是电影里,我们总是看到师傅对刚拜师的弟子说:站桩去!画面闪过一站就是三年!时下<李小龙传奇>里还是这么样的镜头!可见,站桩的重要性,先不说这种方式的对错,我们说站桩与丹田有什么关系呢?马子步一开,不动为'静','松'站为本,于是漫漫坐了下来!丹田似乎是实了,你们注意哦,是'似乎'哦?这就是内家拳的特点,也是道佛修为的特点哦!佛家有小乘,大乘之分.佛祖在他的<金刚经>说: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既是般若,佛法难修,人人有佛,可是佛无二法,你得到的可是大道么??内家拳连广场上的老妪也会几招,说来也是头头是道,什么麻,热,涨,清爽之类,此为修为道上的拦路虎.但也不是坏事!般若无形相,智慧心既是,若做如是解,既名般若智.你的丹田真的实了么我们探讨的可是武学哦!可不是修身养性哦!练武,不是丹田自己的事情,它不过是结果中的一个实物表象而已!扑鼠的猫,捉鹿的虎,你看到它的四肢了么?你看到它的眼神了么?你看到它的腹围了么?武术只不过把人变成杀人的虎豹而已,当然就是站住的问题,当然就是扑出去的问题,这就是内家拳的浑圆力,整体劲!不动则已,动则如猛虎下山,所以,迈步如猫行不是练法,是练成的结果!象扑鼠的猫那样一触即发!当然,练法与结果也是相互依存的,看待的角度不同,意义相差很大。
丹田强力功(可使武术者身手不凡,可使一般的人力气倍增)
丹田强力功(可使武术者身手不凡,可使一般的人力气倍增)习武之人,无不讲求力气。
力气,究其实质来说,不仅包含肌力(体力),出力的肢体(或其他部位)的用力角度、支撑形式以及出力的速度都属力气的范围,还有新谓的暴发力,即聚全身之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佳力学角度发挥出来的力量,也属力气的范围。
力气以大为好。
大多数人知道,锻炼肌肉增强力气,其实增强营养增强人体神乏的灵敏发和反应能力、协调肢体各部分的动作、运用内在功力也都是增加人体力气的重要方面。
从内功方面来说,为了增强力气。
“丹田之法” 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法之一。
丹田在人体的何处,虽然文献上说法不一,但多数武林中人认为,丹出在脐下一寸半的地方。
少林武师说:“丹田是力源”他们十分重视气聚丹田的练习。
通丹田之法,并坚持练习,可使武术者身手不凡。
可使一般的人力气倍增。
气聚丹田的功法,随着气功门派不同,其练功功法也有差别、作为武术内功来练习主要掌握气沉、气聚、气发三个环节。
(一)气沉丹田,即在行功之时以意领气,同时伴以呼吸吐纳,将浊气呼出,将清气吸入,化作内气,并运气下达丹田。
气沉丹田的练习方法1、取坐位、卧位、站位均可。
作武术练习时或初学之人最好采用坐位。
练功坐位分如下几种,用任何种坐位均可。
(1)端坐:坐于凳子或椅子,膝关节屈成90度,全脚掌着地,两于自然放在两大腿上。
(2)单盘坐:可席地或坐在床上,左脚放于右脚膝盖上部,脚心向右,脚尖向前。
左腿外膝眼置于右脚上。
两手掌在腹前平脐相叠,右掌在上,左掌在下,掌心都向上,拇指外展想接,其余四指并拢。
(3)双盘坐,两腿屈膝相盘,即入坐时先抬右脚,外踝放在左膝上,再抬左脚,外踝放在右膝上. 两腿交叉。
上身端正,两手插压于大腿根部。
2.静心、调息:首先使心绪安定下来,然后作深吸气和慢呼气的动作。
3.吸气时小腹收缩,,呼气时意念吸入的气随意念沉入丹田。
随着每次吸入之气所化的内气下降,反复多次将“气”沉入丹田待丹田有“热感”后,再聚全身之“气”于丹田,使丹田之气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叫丹田力丹田通常指脐下一寸三分处,小腹部位。
这里是道家养生炼丹“安炉立鼎”的地方,是人体生命之源。
太极拳家称其为“太极点”、“太极核”、人体运动的枢纽!丹田力,指通过丹田内转,以腰为轴,带动全身而产生的力。
二、练习方法(鼻吸鼻呼)所谓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能够让学习的人在最短时间里,练出成绩来,得到想要达到的功夫效果。
方法一、慢练法自然站立,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用逆腹式呼吸法。
1,吸气慢慢地吸气,要求吸气时,收腹(小腹尽量内收)、吸气、松胯、提肛,胸腔膨胀,以达到充分吸氧;开始吸气,一定要吸满(同前文图1)。
2,停略停一下,也就是不吸不呼(同图2)。
3,呼气然后开始慢慢呼气,要求丹田小腹膨胀(小腹尽量外鼓)、命门后撑、周身皮毛膨胀、胸肺部放松、横膈肌上升、浊气吐出,气人丹田。
(同前文图3)。
反复练习100次。
慢练的作用是使下丹田内气充盈,练的是丹田气的储备、是养。
方法二、快练法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做逆腹式呼吸,鼻吸鼻呼。
1,吸吸气要慢慢地吸满,双手要随着吸气收腹用力往里按(同前文图1)。
2,停吸满后略停一下,含气(同前文图2)。
3,呼然后猛地陕速呼气,同时丹田瞬间膨胀外鼓,把手弹起(同前文图3)。
反复练习100次。
快练的目的是为丹田发力做准备的,练的是丹田气的发。
方法三、气贯丹田法经过上述方法的练习,会感到呼气时气没有全部沉到小腹,而且有一部分在胸部,气贯丹田法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交叉于小腹前,开始深吸气,吸气的同时两脚跟向上微微抬起(图17,图18),气吸满后,略停一下,然后瞬间以鼻猛喷气,双手用力下按到腹前,同时口喊“要”字。
两脚跟下震着地,全身放松(图19)。
以上动作需同时完成,即绷紧全身,喷气、脚落地、喊“要”字,要一气呵成。
气贯丹田法的目的在于彻底做到气沉丹田,在脚后跟下震着地时,要感到内气猛地沉人丹田,震脚跟是为了加大气沉丹田的力度。
反复练习100次。
经过上述方法的练习,基本能够做到气沉丹田。
方法四、太极千斤坠平时打拳要以慢来获得松沉,时时注意脚下生根。
1,吸专两手握拳,拳心朝后,拳背朝前,然后,弧线划圆收到到腰间,拳心朝上,握于腰间。
五指抓地,小腹内收。
两拳一定要走弧线,收于腰间(图20)。
2,停停的同时,身体继续微下沉,五指抓地,小腹外鼓(图21)。
3,呼气小腹继续外鼓,五指抓地,使劲下踩,踩到位,使尽全部劲力。
呼气的同时,身体略微上升。
两脚内扣,拳背朝前(图22)。
每次练习50次为佳。
太极千斤坠主要是练就松沉到脚,全部是鼻吸鼻呼,进一步获得踩劲的练习方法。
方法五、丹田内转法预备两脚与肩同宽,两脚使劲下踩。
两手交叉于小腹前。
左手屈肘,掌心向上,右手屈肘,松握拳,拳背轻贴于左掌心上,左大指轻贴于右拳虎口处,其余四指轻贴于右腕骨背之下,双手停于小腹前,拳与小腹一拳之隔(图23)。
1,吸气胸腰左转,重心左移,拳掌向左下方划弧而上旋至心口。
吸气同时收腹、松胯、提肛(图24)。
2,含气胸腰转正,重心落于两腿,拳掌到心口,停一停,不呼也不吸。
3,呼气胸腰右转,重心移右,拳掌向右下方划弧下旋至丹田肚脐前,轻轻沉住,同时呼气,小腹使劲外鼓,同时命门、整个腰际全部外撑(图25)。
然后略停一下含住气(图26),再开始内转。
这是向左方的内转下沉法。
向右内转下沉法方法相同,方向相反。
每次练习可以交叉地反复练习,每次不少于100次为佳。
这种丹田内转逆腹式深呼吸法,被太极拳界称作“内练一口气”,也称作“内功”,应重点练习。
方法六、太极尺太极尺内气鼓荡法,是太极拳的高级技击,即用全身之气来鼓荡而攻击,其劲道来源于身体的鼓荡,并不是单纯来自脚底上传的劲力。
鼓荡劲可以更好地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比单纯靠两脚稳固站立来维持平衡更实用见效。
功效主要是练就丹田的鼓荡劲。
鼓荡劲是前后鼓荡,这个劲就是太极尺的劲一外一里、一前一后。
1,预备式裆部撑圆,马步站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朝里,两臂撑圆,握住太极尺。
做丹田吸、停、呼9次。
两手握住太极尺,两臂一定要撑圆。
马步的步子不要太大,大了支撑力就小了。
步子越大支撑力就越小,步子小一点增大支撑力(图27)。
2,收丹田吸气,两臂收回。
两脚使劲下踩,全身放松。
丹田吸气,收腹、松胯、提肛,脚下五趾抓地,两臂收回,吸气要慢,要吸满(图28)。
3,呼丹田呼气,两臂外撑。
呼气时丹田膨胀,命门膨胀,小腹膨胀,两臂棚圆,裆部撑圆。
周身上下八面支撑,加大周身的棚劲和周身一圈的力量(图29)。
注意:呼气时两手使劲握紧太极尺,两臂一定要撑圆,不要只往前送,整个背力、两臂、大小臂、裆部,都要撑圆。
不是光两个手往前棚,后面的命门、背、裆、大小臂,都要往外撑。
这样周而复始地练习,每次不少于50次。
方法七、丹田蓄气法丹田蓄气法主要练就丹田的持久内力。
预备式仰卧,两脚略宽于肩。
做吸、停、呼9次。
1,放球将篮球装满绿豆,封口后备用。
将太极球放到小腹上。
2,吸小腹慢慢内收,鼻吸,吸到不能再吸为止。
3,停不吸不呼,停止呼吸1至3秒。
4,呼小腹慢慢鼓起,鼻呼气,鼓到不能再鼓为止。
这样周而复始,每次不少于50次(图30)。
方法八、崩丹田崩丹田主要练就丹田的爆发力。
预备式仰卧,两脚略宽于肩。
做吸停呼9 次。
1,放烟灰缸将烟灰缸放到小腹上,具体为肚脐下三寸处。
2,吸小腹慢慢内收,鼻吸,吸到不能再吸为止。
3,停不吸不呼,停止呼吸1至3秒。
4,呼小腹慢慢鼓起,鼻呼气,鼓到不能再鼓为止。
连续做三次,蓄好内气。
5,弹小腹鼓到不能再鼓时,猛地命门后撑,丹田前上弹抖,将烟灰缸瞬间弹出。
要点:丹田弹击注意命门使劲向地面后撑,小腹肚皮使劲向上向前弹击,利用寸劲弹出。
这样周而复始每次不少于50次(图31)。
我们平时练习时,可每天晚上睡觉前,平躺,将烟灰缸放在小腹上,也就是肚脐下边,然后用刚才讲的方法二(快练法),将烟灰缸弹起,刚开始烟灰缸没有动,随着功力的增长,可将烟灰缸弹起、弹出。
这是丹田力能够看得见的最好的练习方法,坚持认真练习十天即可轻松达到效果,并且腹部可以任意让人击打,初步具备抗打能力。
另一种练习方法是,每天打拳起势前,一定要用慢练法做九次后,再开始打拳,练完拳后不要急于收功,同样要按方法做10至30次为佳。
感到丹田饱满再走动。
第三种练法是抗击打训练,即先慢慢吸气,然后猛地用鼻喷气,同时用拳头轮流交替击打小腹,力量由弱到强。
方法九、涮腰涮腰主要练就腰的功夫。
腰在太极拳中十分重要关键,拳论云:“腰不动手不发。
”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
开始练习可以用两手扶一与腰同高的物体(门或凳子)。
前五个动作同金刚捣碓前五个动作。
1,塌掌根(重心左)起的时候,胸腰右转,重心移左,塌掌根,含胸。
五指贴在大腿外侧,先塌掌根,本着欲上先下的精神。
准备往上提,先往下按,按一下掌根。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2,拥腕(重心右)胸腰左转,重心移右,两腕棚起,大小臂都掤,命门后撑,力点在腕背。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3,提腕(重心左)胸腰略向右转,提腕坠肘,重心略下沉,偏左。
这个动作是视左而右,螺旋上升——提。
提的时候,要边提边塌,手往上提,身子往下沉,力点在腕背,手指要放松。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4,合肘(重心左)屈臂合肘,胸腰微向右转,重心左。
这个动作合的时候,不要合一半,一定要把肘关节合紧。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5,下探(重心左)重心微下沉,两手双逆缠下按。
这个动作重心微下沉,不要让胸腰转动,两手直接下按,重心直接下沉即可,眼看前。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同前文图11~图16)。
6,平肘身体转正,重心继续下沉,两脚使劲下踩,两手握拳,拳心相对,平肘与腰间(图32)。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7,涮腰两脚继续使劲下踩,用两肘带动腰(整个腰部),做前后转动。
要求:两脚下踩,两膝不动,两肩不动。
丹田呼吸:丹田闭气。
丹田不吸也不呼(图33,图34)。
8,收式丹田吸气,放松两手,手心朝上,慢慢上升至两耳后,然后丹田呼气,两手慢慢下沉到腹部,最后放松收到两胯外侧。
方法十、百把气功桩百把气功桩是增劲、发劲的练习方法。
桩功是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为历代拳家所重视,故有“入门须站三年桩,百炼不如一站”之说。
传统的陈式太极拳也不例外,套路中的任何一个属中定劲的拳势定式动作,都可以作为一种桩功来练习。
任何一个拳势都是一个桩,定下来是定桩,动起来是活桩,随处而定,随处而活,定是活中定,活是定中活。
百把气功桩,又称动桩或活桩,因每次练习遍数为百把,故而得名。
其是一种通过阴阳变化、胸腰转换、丹田呼吸配合,练习发劲的一种方法。
练习时,首要培根、增劲。
发劲时,惊炸弹抖、犹龙似蛇、节节贯穿。
预备式面向正南而立,两脚与肩同宽,同太极拳的起势。
前五个动作同金刚捣碓前五个动作。
1,塌塌掌根,丹田吸气。
2,拥棚腕,力点在腕背,丹田呼气。
3,提胸腰螺旋右转,丹田吸气。
4,合两肘内收,丹田吸气。
5,按双手虎口相对,重心下沉按。
丹田呼气。
6,棚胸腰螺旋左转,左脚斜向左前方上步。
左手棚在左眼前方,右手棚在腹前中线。
丹田呼气(图35)。
7,收左手小指,依次走缠丝劲,逆时针抓握向小腹回收。
同时右手也抓握,向上提收,丹田内聚吸气,收到小腹前。
胸腰螺旋右转,松右胯,翻左臀,重心移右。
吸气时要含胸、收腹、松胯、提肛,右手提肘,两脚使劲下踩,五趾抓地(图36)。
8,发丹田膨胀呼气,胸腰螺旋左转,松左胯,翻右臀,把右手向前发出(图37)。
9,再收重心下沉,继续松左胯,翻右臀,收右掌。
10,再发丹田膨胀呼气,松右胯,翻左臀,把左手向前发出(图38)。
发劲两脚要蹬住劲,以腰为轴,转腰,走腰劲,松胯翻臀,转腰送胯,把手发出去。
走一个人劲(足、膝、胯)。
人丹田,经丹田转换,再走一个出劲(肩、肘、手),节节贯穿,发劲。
刚开始练习时,腰要多转一点,多抖几下发劲,用两脚的蹬力,两膝的合力,腰劲发力。
规律右手:松右胯吸气收,翻右臀呼气发。
左手:松左胯吸气收,翻左臀呼气发。
单手熟练后,改为双手练习,双手吸气上提一定要注意沉肩坠肘。
左右手都要练习到。
刚开始每天练习36把,一个月后每天增一把,增至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