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 DIC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文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文
➢ 肝脏能产生多种这类因子,又具有代谢转换功能,对凝血与抗凝血平 衡也有重要作用。
➢ 脾脏通过扣押、释放血小板起调节作用 ➢ 正常的VEC具有强大的抗凝活性,也具有潜在的促凝作用 ➢ VEC对血管舒缩活性的调节也是使血液正常流动和防止血管内发生凝
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血小板激活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及释放等功能,在DIC的发生、发展 中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胶原,血小板膜糖蛋 白GPIb通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胶原结合, 使血小板产生粘附作用。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2.以抗凝血酶Ⅲ(AT-Ⅲ)为首的蛋白酶抑制物
➢ AT-Ⅲ由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VEC)合成,其作用 是抑制含丝氨酸残基的蛋白酶
➢ 诸多凝血因子(Ⅱa、VⅡ、IXa、Xa、XⅡa等)的活 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AT-Ⅲ可封闭其丝氨酸活性 中心,故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 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α2-巨球蛋白等也属丝氨 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
是在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 量促凝物质入血,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同 时或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 出血、溶血性贫血及休克的病理过程
➢ 临床研究发现,DIC的严重程度不一,有的十分 轻微,临床表现不明显,只有用比较敏感的实验 室检查才能发现
➢ 但有的较严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最后引起 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组织严重破坏,组织因子入血,激活外源性 凝血系,才释放入血

病理生理学课件-DIC(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课件-DIC(病理生理学)
严重组织损伤等
DIC发病机制
大量TF入血 Ⅶa-TF复合物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酶增加 广泛微血栓形成
DIC
➢血管内皮损伤,激活Ⅻ,启动内凝系统
缺氧、酸中毒
严重感染、内 毒素、抗原抗
血管内皮损伤
体复合物等 抗凝血功能
激活Ⅻ
(+)
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PGI2 NO
ADPnase
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 继发纤溶蛋白溶解功能增强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 障碍\溶血性贫血
➢分型(自学)
•按DIC发生快慢分型
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
•按DIC的代偿情况分型
代偿型、失代偿型及过度过偿型
DIC概念
致病因子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酶增加,广泛微血栓形成
•关键: 凝血酶增加
20
肝脏
10
内 源 性 凝
K
P
胶 HK K


Ⅻa

Ⅺa
Ⅻa
TF Ⅹa
Ⅶa Ⅶ
Ca2+ 选择通路
外 源 性 凝
血 系
Ca2+


Ⅸa
Ⅸ 传统通路


Ⅷa PL+Ca2+


凝血酶原 激活物
Ⅹa Ⅴa
PL+Ca2+
Ⅹ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ⅩⅢ Ca2+
稳定的纤维蛋白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凝系统
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 继发纤溶蛋白溶解功能增强

病理生理学--DIC

病理生理学--DIC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碎片
图 DIC时红细胞挂在纤维蛋白丝上 (扫描电镜图,左2000,右5200 )
讲授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分期和分型 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的防治
1.防治原发病 2 改善微循环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肿瘤性疾病
产科疾病
各种恶性肿瘤 ,如急性白血病、胰腺癌、结肠 癌等
流产、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剖腹产
手术等 创伤及手术 严重软组织损伤、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大手术、器官移植术等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1、原因:感染、缺血、缺氧、酸中毒及高热等 2、机制:
激活F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分期和分型 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DIC的临床表现
DIC
出血
休克
器官功 能障碍
贫血
一、出血 (一)表现:
出血常为DIC患者最初的表现。如皮肤 瘀斑,紫癜,呕血,黑便,咯血、血尿、牙 龈出血、鼻出血及阴道出血等。
接触激活: 致病因素 →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内膜下胶原暴露 →与FⅫ结合→构型改变 →丝氨酸残基暴露 →Ⅻ因 子激活。
DIC的发病机制
(一)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 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放化疗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①血小板
胶原 凝血酶 ADP TXA2 PAF
DIC
(三)脏器功能障碍
DIC→微血管内微血栓→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考纲: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病因和机制2.影响因素3.功能与代谢改变一、定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高凝状态),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低凝状态),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二、病因三、发病机制(一)DIC的发生1.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富含TF的组织有前列腺、肝、脑、肺、胰等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3.血细胞破坏(1)红细胞大量破坏(2)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3)血小板被激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蛋白酶入血、蛇毒,如锯鳞蝰蛇毒、肿瘤细胞、羊水……组织损伤后导致DIC的机制主要是A.PC——蛋白酶C——抗凝物质B.AT- Ⅲ——抗凝血酶Ⅲ——抗凝物质C.肝素——抗凝物质D.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物质E.TF——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正确答案』E引起DIC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恶性肿瘤B.严重创伤C.严重感染D.异型输血E.蛇咬伤中毒『正确答案』E(二)DIC的发展发生机制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高凝期凝血系统激活→凝血酶↑→微血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时间↓·血小板粘附性↑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继发纤溶亢进期纤溶系统激活→产生大量纤溶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形成明显出血·FDP↑·凝血酶时间↑·3P试验(+)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A.凝固性增高B.凝固性降低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E.凝固性无变化『正确答案』C急性DIC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均减少,其中减少最为明显的是A.纤维蛋白原B.凝血酶原C.Ca2+D.FⅫE.FⅤ『正确答案』A四、影响因素——DIC诱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二)肝功能严重障碍(三)血液高凝状态(四)微循环障碍(五)医源性因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生理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功能,也可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DIC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DIC

分型
特点
临床特点
失代偿型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超 过生成
有明显的出血和 休克,实验室检查血 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
原明显减少。
代偿型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与 代偿之间基本保持平衡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 常。临床表现不明显 或仅有轻度出血或血 栓形成症状。
过度代偿型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代偿性生 成迅速,甚至超过消耗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血液的高凝状态
孕妇3周始血小板,凝血因子增多,抗 凝物质降低
酸中毒时凝血因子酶活性升高,血小板 聚集性加强,肝素抗凝活性减弱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微循环障碍
休克引起微循环严重障碍时,血液淤滞和浓缩, 血小板粘附、聚集,同时微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 导致酸中毒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利于DIC的发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概念(DIC)
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 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 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 理过程。
DIC的基本特点
致病因子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酶增加
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
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等促凝物 清除纤溶酶,FDP,内毒素等 坏死组织,细菌等“封闭”其功能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肝功能严重障碍
蛋白C、AT-Ⅲ、纤溶酶原等合成减少 凝血因子的灭活障碍 肝细胞坏死,释放TF
1、防治原发病 2、改善微循环(早期)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病理生理学DIC

病理生理学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指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1组织因子释放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3血细胞大量破坏4其他促凝物质进入血液1红细胞破坏←血型不符输血、疟疾、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症①释放大量ADP,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 膜磷脂浓缩凝聚大量凝血因子凝血2白细胞的破坏和激活。

原因:内毒素刺激,白血病治疗。

机制:释放TF样物质,启动外凝系统3血小板激活。

原因:内毒素、免疫复合物、内皮受损。

机制:激活、粘附、聚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激活凝血酶原蛇毒激活凝血酶原,促进DIC发生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激活FⅩ羊水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FⅫ、血小板DIC时机体功能、代谢变化1出血2器官功能障碍3休克4贫血皮肤瘀斑,紫癜。

呕血,黑便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出血机制(一)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二)纤溶系统激活(三)FDP、FgDP形成。

FDP: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和纤维蛋白(Fbn)产生的片段,通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FgDP)。

功能: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

微血管内微血栓大量形成→器官缺血、缺氧→组织坏死→功能衰竭肾上腺---沃弗综合征DIC时,红细胞粘着、悬挂在纤维蛋白性微血栓网上,随血流冲击破裂而导致引起的贫血,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形态特殊的红细胞,称裂体细胞,是诊断DIC的重要参考指标。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病理生理学课件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病理生理学课件

副凝试验— —
3P试验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试验目的:检查FDP的存在 原理:FDP的X、Y碎片+纤维蛋白单体-- ->可溶性复合物 鱼精蛋白(体外加入) X、Y碎片 + 纤维蛋白单体 无酶聚合
DIC可以由单一原因或同时由多种原因引起
DIC的发病机制
一、 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 损伤因子: 细菌及内毒素、病毒 、螺旋体、抗原抗体复合物、 缺血 、缺氧、 酸中毒、高温 损伤部位: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结果: 胶原暴露,Ⅻ因子激 活,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二、 组织严重破坏 病因:大面积组织损伤(严重创伤、 挤压伤、烧伤)产科意外(胎盘早期剥 离、宫内死胎滞留)外科大手术后、恶 性肿瘤、实质性脏器坏死 结果:大量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 性凝血系统
四、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第二节 DIC的诱发因素
DIC的诱发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
血液高凝状态
肝功能降低 其他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清除循环血液中 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纤溶酶、FDP及其它 促凝物质 功能障碍的原因: 功能封闭 大量吞噬细菌、内毒素和坏死组织 功能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后果:凝血和纤溶系统动态平衡被破坏,诱 发DIC。
凝 血 与 纤 溶 系 统
Ca2+ 可溶性纤维蛋白 Ca2+ 稳定性纤维蛋白
纤溶酶
凝 血
抗凝血 纤溶系统
凝血作用增强 抗凝血机制减弱 纤溶系统功能障碍
DIC
DIC的原因
产科意外(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 胎滞留、 羊水栓塞) 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感染等) 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大手术、严重创伤、组织坏死、烧伤等 血管内溶血、毒蛇咬伤、肝脏疾病、心脏和外 周血管疾病等。

病理生理学_dic

病理生理学_dic

五、DIC的分期
分期 高凝期 消耗型低凝 期
凝血状态 凝血酶增多,微血栓形成 凝血因子,血小板因消耗 而减少;纤溶系统激活
表现 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低凝 出血 出血明显
继发性纤溶 亢进期
纤溶系统活跃 纤溶酶大量产生,FDP形成
表2 DIC各期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凝血功能 纤溶 血栓 出血 高凝期 消耗性 低凝期 (高凝)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微循环障碍
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
巨大血管瘤时微血管血流缓
慢,出现涡流 低血容量时,肝肾抗凝和纤 溶功能受损
血液快速流动
血液快速流动
血液快速流动
血液快速流动
血液快速流动
轴流 边 流
血液流动缓慢
轴流
边 流
血液流动缓慢
轴流
边 流
血液流动缓慢
轴流
边 流
血液流动缓慢
轴流
病因很多,主要有四大病因
感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 产科意外 创伤及手术
感染性疾病
病因
细菌感染、败血症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性心肌炎
细菌感染、败血症
病因
大肠杆菌的菌毛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性心肌炎
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 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胃癌 血液系统 白血病 病因 泌尿系统 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 女性生殖系统 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 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
图示微血栓内 的血小板
这张图看起来像是红 血球粘在了粘性网上 ,形成血液凝块。位 于中间的那个细胞是 白血球。
(二)DIC发病机制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转移瘤细胞、 羊水及其它颗 粒物质等 胰蛋白酶及锯 鳞蝰蛇毒等

病理生理学 人卫8版课件DIC(人卫)

病理生理学 人卫8版课件DIC(人卫)

DIC第四位原因。
其它
某些毒蛇或有毒动物咬伤、某些昆虫叮咬等
二、DIC的发病机制
(一)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
• 肺、脑、胎盘、肿瘤细胞等含有丰富TF • 血管外层结构恒定表达TF • 内皮细胞、单核和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被激活
后,也表达TF
组织 释放 损伤
TF
Ⅶ,Ca2+
TF-Ⅶa Ca2+
2、蛋白C(PC)系统
肝脏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 经凝血酶作用而被有限水解后即具有活性
活性蛋白C(APC)与蛋白S,使凝血因子Va,VIIIa失活; 限制Xa与pt结合; 促t-PA,u-PA释放,促纤溶.
血栓调节蛋白,TM): 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
3、肝素 肥大细胞产生
临床上常用肝素抗凝
肝素和AT-Ⅲ结合可以明显增加AT-Ⅲ的
正常的纤溶过程(二个阶段)
1. 纤溶酶原的激活 外激活途经: t-PA,u-PA,
内激活途径: FⅫf,FXIa, KK, FIIa
纤溶酶原 2. 纤维蛋白的降解
纤溶酶
抑制物
Fbg
FDP
Fbn
(A,B,C,X,Y,D,E)
二.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 的基本类型
凝血
抗凝
血栓形成
凝血
机制: 1. 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 2.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增多 3.遗传/获得性抗AT-Ⅲ缺乏 4.遗传/获得性PC,PS缺乏 5.遗传/获得性纤溶功能降低
妇产科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宫 内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刮宫术、剖宫产术、葡 萄胎、绒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病理产科位居DIC第三位原因,DIC是产科大出血 及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DIC-病理生理学

DIC-病理生理学

凝血 & 抗凝动态平衡 (Hemo(Hemo-stasis) 凝血 抗凝
凝血 & 抗凝失平衡
血栓形成
出血
凝血
抗凝
凝血及抗凝血平衡调节
凝血系统及凝血过程 抗凝血系统 血小板 纤溶系统
凝血系统及凝血过程
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 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 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 ,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 程。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 纤维蛋白生成
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纤溶亢进期
起始因素
内皮受损或激活 组织损伤 血细胞破坏 促凝物质入血↑ 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及抗凝血平衡调节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抗凝血系统 血细胞破坏
WBC RBC
内皮受损或激活 组织损伤
+ + -
血小板 纤溶系统
促凝物质入血↑ 促凝物质入血
胰蛋白酶、羊水、 胰蛋白酶、羊水、 癌细胞、 癌细胞、细菌 外源性毒素
• 出血
出血: 最早发生! 出血: 最早发生! •皮下或自发 皮下或自发 •广泛出血 •广泛出血 •出血性休克 出血性休克 (最严重) 最严重) 机制:低凝! 机制:低凝! •凝血物质消耗 凝血物质消耗↑ 凝血物质消耗 •继发性纤溶亢进:FDP↑ 继发性纤溶亢进: 继发性纤溶亢进 •血管壁损伤 血管壁损伤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蛋白C 蛋白C系统 肝素
负电异物
K
PK AT III 12a 组织损伤
12
HK
11 内 源 性 途 径 9
AT III 11a
Ca2+
AT III 9a
8a APC Ca2+ PL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
机制
凝血系统被激活时,产生大量的凝血酶、因子Ⅺa 、激肽释放酶(KK)和由凝血酶激活的Ⅻa,这些活 化的因子促使Plg转变为Pln。 微血管内未受损VEC在Fbn、BK等刺激下释放tPA; PK与VEC膜上的HMK-K结合,在HMK-K作用 下PK被转化为KK,使单链u-PA转化为高活性的双链 u-PA(tcu-PA)。 TM 与凝血酶结合后,降低其凝血活性,但增强激 活 PC的作用。
其它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某些毒蛇或有毒动物咬伤、某 些昆虫叮咬等
DIC的发生机制
凝血系统激活
纤溶功能失调
凝血系统激活
组织严重损伤
Ⅹ 严重创伤、外 科手术、烧伤、 产科意外、恶 性肿瘤
组织细胞 损伤坏死
大量组织因子 Ⅶ 入血(TF) Ca2+ Ⅹa
引发DIC
启动内外源性 凝血系统
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纤溶功能的检验
◆凝血酶时间(TT)
患者血液中加入凝血酶后,测定的凝固时间。由 于纤溶亢进,可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通常可延 长3秒以上。
◆纤溶酶原含量
DIC 时由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增高,使纤 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3P试验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将鱼精蛋白加入被检的
凝血酶-TM复合物
PC
APC
灭活Ⅴa、Ⅷa
抑制Ⅹa的活性
刺激VEC释 放t-PA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由纤溶酶原(PLg)、纤溶酶(PL)、纤溶
酶原激活物(PAs)、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PAIs)和α 2抗纤溶酶(α 2-PI)等因子构成。
正常的纤溶过程
纤溶酶原的激活
外激活途经: t-PA, u-PA, 内激活途径: FⅫf,FXIa,FIIa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抑制物
清除凝血及纤 溶产物能力
纤溶功能降低
当体内纤溶功能主动或被动降低时,如
有强烈激活凝血的因素在体内出现,体内 容易发生DIC
纤溶功能降低常见于:高龄、吸烟、妊
娠后期、糖尿病患者,临床上不恰当地使 用纤溶功能抑制药物
DIC后期会发生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但为何纤溶功能降低时容易发生DIC?
DIC初期,纤溶功能较低,不能及时清理小
患者血浆后,鱼精蛋白可与血浆中 X-FM 片段内 X
结合,使 FM(纤维蛋白单体) 与 X 片段分离,分离的 FM 能在血浆中自行聚集而凝固。这种不需酶的作用, 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但是,当纤溶 活性过强时,X 片段被完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时,XFM就明显减少,3P试验反可转阴性。
◆DD试验
纤维蛋白的降解
Fbg FDP (A,B,C,X,Y,D,E) Fbn
FDP的形成
FDP的作用
Y、E片段有对抗凝血酶作用
D片段抑制FM交联聚集 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 干扰X,Y 片段与纤维蛋白单体形成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血管内皮细胞 的抗凝作用
◆抗凝作用
提供物理屏障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阻止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溶解
肝细胞坏死释放TF
肝功能障碍的某些病因(病毒、某
些药物)激活凝血因子
血液的凝固状态
原发性高凝状态:遗传性AT-Ⅲ, PC, PS缺乏 症,因子Ⅴ结构异常 妊娠: 高凝低纤溶状态。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增 多;抗凝物质减少(AT-Ⅲ、t-PA、u-PA); 胎盘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多 酸中毒:损伤内皮,启动凝血;凝血因子的 活性升高;肝素抗凝活性减弱;血小板聚集性 加强 肿瘤: 产生促凝物质,如Ⅻ活化因子等,可使 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的凝血抑制系统。
蛋白质C(protein C, PC)
肝脏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
经凝血酶作用而被有限水解后即具有活性 活性蛋白C(APC)与蛋白S,使凝血因子 Va,VIIIa失活 促t-PA,u-PA释放,促纤溶
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
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
规模的微血栓,导致形成广泛的微血栓,消
耗掉过多的凝血因子,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同时激发纤溶功能,使其绝对或相对增高, 导致多器官的广泛出血。
促凝物质入血的数 量、速度、途径
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少而慢时,不发生或近 表现为症状不明显的慢性DIC 促凝物质进入血液过多过快时,可引起急 性的DIC 促凝物质进入血液的途径与微血栓形成的 部位有关,静脉系统入血,DIC分布以肺为 主,动脉入血以肾为主
◆促凝作用:和吸附多种凝血物质;抑制
纤溶,如分泌PAI-1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阻止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溶解
抑制F Xa F Ⅶa TF
灭活F Ⅶa 抑制F Ⅹ a F Ⅷa F Ⅱa 蛋白S
纤溶酶
外伤 TFPI 肾上腺素 NO PGI2 凝血酶 PC ADPase ADP
APC
AT- Ⅲ
凝血酶
t-PA, u-PA
可直接激活因子Ⅹ,激活凝血系统。
纤溶功能失调
凝血激活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
凝血酶
激活纤溶酶原
纤溶功能降低
VEC受损后,生成 TFPI 和吸附 AT- Ⅲ等抗凝血 物质减少,使微血管局部抗凝功能降低; 受损的VEC膜上的血栓调节蛋白(TM)表达减 少,使其促进蛋白C(PC)活化的能力降低,也导 致局部抗凝和纤溶功能降低。 受损的VEC产生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物(PAI-1) 增加和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素(t-PA)减少, 使纤溶功能降低。 微血管部位的纤溶活性可能无明显降低,但由于 微血管内凝血亢进和大量 Fbn 形成,超过了纤溶 酶及时清除的能力,纤溶功能相对降低。
血细胞受损
◆血小板受损
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Ⅰb 通过血管假血友病因 子 Von Will-ebrand 因子(vWF)与胶原结合, 产生粘附作用
活化的 GPⅡb/Ⅲa 是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
受体,纤维蛋白原作为二聚体可与两个相邻的血 小板膜上 GPⅡb/Ⅲa 结合,产生“搭桥”作用, 使血小板聚集
实验室检查
凝血时间缩短 血小板粘附性↑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含量↓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FDP↑ 凝血酶时间↑ 3P试验(+) DD试验(+)
消耗性低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凝期 因消耗而减少 纤溶系统激活,产 继发性纤 生大量纤溶酶;纤 溶亢进期 维蛋白(原)降解 产物形成
明显出血
维生素K缺乏
肝脏,胆道疾病;不合理饮食,长期低脂饮 食;长期进食过少或不能进食;抗生素滥用; 肠道菌群失调等。
高龄者的生理性高凝状态 二胎政策开放,高龄产妇增多
微循环功能障碍
缺血 组织缺氧 酸中毒
血流缓慢血 液淤积 肝肾灌流 不足 组织损伤血 管内皮损伤 血细胞聚集
淤血 微循环 障碍
血液:中性粒C、单核C 、巨噬C 组织中:枯否C 、尘C 、腹腔中巨 噬C
吞噬、清除凝血 酶、纤维蛋白原 及凝血因子
施瓦茨曼反应:家兔间隔24h静脉内各注射一次小剂量内毒素. 第一次注射小剂 量内毒素 第二次注射内毒素 家兔无明显异常 休克出血 急性肾衰
肝功能严重障碍
合成抗凝物不足
灭活凝血因子障碍
妇产科疾病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 羊水栓塞、宫内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 刮宫术、剖宫产术、葡萄胎、绒癌、卵 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 理产科位居DIC第三位原因,DIC是产 科大出血及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妇产科疾病
手术及创伤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富含TF器官的外科大手术、大面积烧 伤、严重冻伤、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 综合征等。手术及创伤位居DIC第四位 原因
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DIC)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沃弗综合征
1
概述
目录
CONTENTS
2 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4 5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DIC的分期和分型
DIC的临床表现
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Βιβλιοθήκη 61第 一 节
Section I
概 述
动态平衡
4
第 四 节
Section 4
DIC的分期和分型
DIC的分期
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DIC前期(pre-DIC):初期凝血异常的短暂过 程,对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
发生机制
高凝期 凝血系统激活→凝 血酶↑→微血栓 (血小板活化)
主要表现
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 血液处于低 凝状态 有出血表现
其他激活凝血系统的途径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时胰蛋白酶大量入血,由于胰 蛋白酶具有直接激活凝血酶原作用,导致大量微血栓
形成。
蜂毒、蛇毒是一种外源性促凝血物质,它们能直 接激活因子Ⅹ、凝血酶原或直接使纤维蛋白原(Fbg) 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FM) 。 某些肿瘤细胞能分泌特有的促凝血蛋白(CP),
感染性疾病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某些 寄生虫等感染都可以引起DIC发生。 感染性疾病是DIC最重要、最常见的 病因。
恶性肿瘤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呼吸、 消化、生殖及泌尿系统肿瘤。肿瘤各期 均可发生DIC,但晚期多见,尤其手术、 化疗可诱发DIC。恶性肿瘤位居DIC第 二位原因,而且呈上升趋势。
血细胞受损
◆血小板受损
活化的血小板释放代谢产物腺苷二磷酸 (ADP)、5-羟色胺、血栓烷A2等,诱导血小 板聚集及收缩血管,进一步加速DIC过程
活化血小板表面出现的磷脂酰丝氨酸或肌醇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