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172d53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3.png)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镜子是一种光学器件,能够反射光线。
- 了解镜子的不同种类和用途。
- 掌握镜子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发现。
- 使用图表和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科学素养。
- 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了解镜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镜子的种类和用途。
-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准备一个小镜子并展示给学生看:“同学们,这是一个小镜子。
你们都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听到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提问:“那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镜子呢?”引导学生讨论,并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最后,教师解释并补充其他种类的镜子。
2.探究活动2.1观察活动教师分发小组观察表格,并准备一些镜子,包括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等。
学生自由组合观察表格中的指定图像,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特点。
2.2实验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镜子反射光线特征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关于镜子反射的实验活动。
教师准备一块平面镜、一块凹镜和一块凸镜,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对实验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和总结。
3.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讨论实验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像和效果,让学生思考并找出产生这些图像和效果的原因。
4.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一些与镜子有关的现象和用途。
例如,思考为什么可以在化妆间或更衣室使用镜子?为什么电影院的屏幕是银色的?为何汽车、摩托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而不是平面镜?5.评价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画一幅与镜子有关的图画或写一篇关于镜子的作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3f15b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b.png)
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镜子的特性,知道镜子可以反射光线。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镜子若干个。
2. 手电筒若干个。
3. 彩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4. 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的镜子,引导幼儿发现镜子的特性,引出活动主题。
2. 探索镜子:(1) 请幼儿手持手电筒,照射镜子,观察镜子中的光线反射。
(2) 请幼儿尝试用手触摸镜子,感受镜子的光滑和冰凉。
(3) 请幼儿尝试转动镜子,观察镜子中的图像变化。
3. 创意绘画:(1) 请幼儿用彩纸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如圆形、方形等。
4. 镜子游戏:(1) 请幼儿面对面站立,尝试用镜子将对方的脸部反射出来。
(2) 请幼儿尝试用镜子模仿对方的动作。
(3) 请幼儿分组进行镜子接力游戏,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快。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镜子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活动延伸:1. 家长指导: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镜子,如电视、手机、汽车等物品上的镜子,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镜子的应用。
2. 环境创设:在教室或家庭环境中,设置一个“镜子角”,让幼儿自由探索镜子的特性,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
3. 科学实验:邀请幼儿参加“镜子彩虹”实验,让幼儿亲手制作彩虹,进一步探索光的折射原理。
六、活动内容:1. 探索镜子的形状: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镜子,如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并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形状。
2. 制作镜子艺术品:请幼儿用镜子碎片和胶水制作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如拼图、相框等。
七、活动过程:1. 探索镜子的形状:(1) 请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镜子,引导幼儿发现镜子的形状多样性。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add804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7.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镜子的特性,知道镜子可以反射光线,看到自己的样子。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镜子的基本特性,能够运用镜子进行创造性的游戏。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每人一个镜子。
2. 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玩具。
3.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镜子的故事或者游戏。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镜子,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引导学生发现镜子的特性。
2. 讲解:讲解镜子的特性,让学生了解镜子可以反射光线,看到自己的样子。
3. 示范:教师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玩具,让学生通过镜子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镜子中的图像与实际物品的关系。
4. 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通过镜子观察物品,鼓励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5. 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通过镜子发现的美好事物,总结镜子的特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镜子的特性,知道镜子可以反射光线,看到自己的样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也学会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镜子的特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六、教学内容:1.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镜子的特性,了解镜子中的图像与实际物品的左右颠倒关系。
2. 培养学生用镜子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如镜子模仿游戏、镜子里的故事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镜子的特性,能够运用镜子进行创造性的游戏。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准备:1. 每人一个镜子。
2. 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玩具。
3.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镜子的故事或者游戏。
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7542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f.png)
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镜子的特点,知道镜子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每人一面小镜子。
2. 各种图片(如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
3. 记录用的画笔和纸。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子的外观和特点,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
2. 探索镜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探索镜子的作用,如照出人像、反射光线等。
3. 观察和记录:教师给幼儿发放图片,让幼儿用镜子观察图片,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4. 分享和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里的镜子,观察和探索镜子的特点和作用。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一面大镜子,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由观察和探索。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活动的教育效果。
六、活动材料:1. 透明胶带2. 小镜子3. 彩纸4. 剪刀5. 颜料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彩纸,询问幼儿是否能在纸上看到自己的反射。
引入镜子主题。
2. 探索镜子的反射:教师将小镜子贴在彩纸上,让幼儿观察镜子的反射现象。
3. 制作彩色镜子:教师引导幼儿用颜料在镜子上涂抹,让镜子变成彩色的。
4. 游戏时间:教师组织幼儿用彩色镜子进行各种游戏,如捕捉光线、反射物体等。
5. 分享体验: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和体验。
八、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操作镜子时用手握住镜子,避免镜子摔落造成伤害。
2. 颜料使用时,提醒幼儿不要涂抹到身上,避免弄脏衣物。
3. 在游戏环节,教师需密切关注幼儿,确保他们安全地使用镜子。
九、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镜子反射现象的理解。
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8篇)
![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2626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a.png)
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8篇)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篇一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平面镜的特性,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3、对镜子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平面镜、动物玩具、音乐各种透镜、面镜活动过程:一、照镜子,了解镜子的特性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
2、请你找好朋友玩一玩照镜子的游戏。
3、小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二、镜子反光实验1、幼儿分组探索2、小结三、游戏:小动物照镜子1、第一次操作,发现动物数量的变化2、第二次操作,发现如何变化3、第三次操作,把两面镜子竖直面对面放,进行探索。
四、拓展经验1、平面镜真奇妙,我们发现了好多平面镜的秘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奇妙的镜子,你知道有哪些?2、这些镜子也藏着许多秘密,我们在分区活动的'时候再玩一玩,发现它们的秘密。
活动延伸:1、区活动时,继续探索平面镜的其他特性。
2、在区域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其他镜子的特性。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研究镜子,由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对探究活动有计划的进行组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镜子。
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月饼盒、水盆、杯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活动过程一、了解镜子的特征及用途1、教师: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2、摸上去感觉怎么样?(滑滑的)你觉得那是什么东西?3、(出示镜子)这是什么呀?4、它可以用来干什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镜子?5、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镜子?(凹面镜、凸面镜等)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说出了那么多的镜子,那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也可以当作镜子?(讨论)2、请小朋友到活动室里去找一找。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四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992a3584868762cbaed59b.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四篇)
目录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一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饮料瓶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木头和玻璃三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树叶妈妈和孩子四
- 1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一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激发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照片:公告汽车
2、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一、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
(教师照镜子,激发幼儿照镜子的欲望)
二、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1、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三、“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1、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
2、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
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
四、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鼓励幼儿扩散思维,大胆发言,如,汽车的后视镜等。
)
2 / 2。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a0e9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e.png)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镜子,了解镜子的特点和作用。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学会用镜子进行创作。
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镜子,了解镜子的特点和作用。
2.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镜子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镜子、画纸、画笔、颜料等。
3.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光线适中。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镜子,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
4.2 基本部分:1) 讲解镜子的特点和作用,让幼儿了解镜子。
2) 示范用镜子进行创作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
3)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3 拓展部分: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幼儿的作品、观察和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对镜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反思6.1 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6.2 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操作不熟练等,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6.3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内容或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章:教学评估7.1 评估内容: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观察、表达、创作等方面。
7.2 评估方法:采用教师观察、作品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
7.3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8.1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镜子,与家长共同探讨镜子的特点和作用。
8.2 课程延伸:结合其他学科,如艺术、数学等,让幼儿探索镜子的更多应用。
8.3 空间延伸:组织幼儿参观镜子制作厂,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制作过程。
第九章:教学资源9.1 教学资源分类:整理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物等。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8c52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4.png)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6篇《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激发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照片:公告汽车2、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一、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教师照镜子,激发幼儿照镜子的欲望)二、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1、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三、"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1、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2、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
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四、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鼓励幼儿扩散思维,大胆发言,如,汽车的后视镜等。
)五、游戏:照镜子1、我的表情如,教师说:高兴。
小朋友就笑一笑,照照自己的表情。
2、我是镜子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1、在操作探索中,感受镜子成像现象的有趣与神奇。
2、通过玩玩、看看,了解镜子角度变化和成像数量之间的关系。
3、能够将经验进行迁移运用,感受镜子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面单面镜、双面化妆镜;油画棒、水彩笔、记录表、(附后)、笑脸娃娃贴纸。
2、教师制作的三面镜。
活动过程:一、面镜子的游戏。
1、怎样让我不回头,就能看见我身后的东西?引出“镜子”这一材料。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f966210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7.png)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镜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镜子》。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认识镜子的特点,了解镜子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到科学带来的乐趣。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镜子的形状和特点;2. 学习镜子的使用方法;3. 探索镜子的奇妙现象;4. 利用镜子进行创意绘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镜子的形状和特点,了解镜子的作用;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镜子的形状和特点,了解镜子的作用;难点:让幼儿学会使用镜子,并探索镜子的奇妙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镜子、图片、彩笔、画纸等;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面小镜子、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一幅有趣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图片中的奇妙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吗?”引导幼儿关注镜子带来的奇妙现象。
2. 认识镜子:教师向幼儿介绍镜子的形状和特点,让幼儿观察镜子,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3. 学习使用镜子: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镜子,让幼儿跟着操作,并注意观察镜子中的影像。
4. 探索镜子的奇妙现象: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镜子中的奇妙发现,并鼓励幼儿尝试用镜子创造有趣的画面。
5. 创意绘画:教师引导幼儿利用镜子进行创意绘画,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并添加一些有趣的元素。
6. 展示与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镜子的形状和特点圆形方形的反光透明的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关于镜子的知识;2. 让幼儿尝试在家里找到一面镜子,观察镜子中的影像,并试着用镜子创造一些有趣的画面;3. 请幼儿家长协助,拍摄幼儿完成作业的照片或视频,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镜子活动,让幼儿认识了镜子的形状和特点,了解了镜子的作用,并学会了使用镜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镜子》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镜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4ed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c.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镜子》教案
标题: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镜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平面镜和曲面镜。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平面镜、曲面镜各一块。
2. 各种形状、大小的物品(如积木、球、书等)。
3. 音乐《照镜子》。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环节
播放音乐《照镜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做动作,引发他们对镜子的兴趣。
2. 探索环节
(1) 展示平面镜和曲面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2) 提供各种物品,让幼儿在镜子前尝试摆放,观察镜中的影像,并与实际物品进行比较,感受镜子反射的特点。
(3) 让幼儿互相用镜子照对方,观察镜中的人像和实物有何不同。
3. 实验环节
(1) 将平面镜和曲面镜放在同一平面上,让幼儿分别站在镜子前,观察镜中的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2) 让幼儿将平面镜和曲面镜倾斜放置,观察镜中的影像是否改变。
4. 总结环节
引导幼儿总结出镜子的基本性质:镜子可以反射物体的形象,但会左右颠倒;平面镜反射的影像是真实的,而曲面镜反射的影像是变形的。
四、教学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观察家里的镜子,发现更多关于镜子的有趣现象。
五、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镜子的基本性质,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8e6941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b.png)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镜子可以反射光线。
2.能够理解镜子可以让物体的形象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
3.能够通过体验感受光的反射和折射。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指示灯、水果、亮光源等。
2.教学环节设计:引入新知、发现规律、系列实验及分享性讨论。
三、教学内容1. 引入新知老师在班上放置一面镜子,观察镜子上的景象并引导孩子们认识镜子。
强调镜子不仅可以修面,也可以将物体的形象反射出来,同时请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能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2. 发现规律老师将三种不同形状的镜子(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放在讲桌上,让孩子们根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分类找出区别。
比如凸面镜上的物体会变大,凹面镜上的物体会变小,平面镜上的物体则不会变形。
3. 系列实验实验一:利用镜子反射光线将指示灯对准平面镜,观察光线传播方式。
最后,将指示灯移动到离平面镜5个单位远的位子,让孩子们猜测光线会发生什么变化。
然后再观察镜子中的反射光线与发射光线有什么差异。
通过这个实验,让孩子们了解镜子能够反射光线。
实验二:利用凸面镜观察水果的变化将某种水果放在平面镜和凸面镜前,并向另一边的同学解释,通过凸面镜看到的像会变大,与平面镜区别较大,同时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试看不同距离下观察到的变化。
实验三:利用凹面镜观察亮光源老师点亮手电筒,供同学们观看。
并将手电筒对准凹面镜前,安排同学试着去观察其变化后的光线传播。
这个实验能让孩子们认识到镜子上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
4. 分享性讨论老师可以利用到这里做个归纳,问孩子们所有镜子有那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之处,引导孩子讲述自己经历过的更加有趣的体验并分享。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去评估孩子们是否掌握了课堂所耗经验。
同时,也要注意在教学环节中及时判断各个环节的效果并进行调整。
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镜子小班科学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f47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2.png)
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镜子的特性,知道镜子能够反射光线。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兴趣。
1.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镜子、透明塑料袋、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
2.2 环境:安静、明亮、宽敞的教室,每个幼儿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面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子的外观和作用。
3.2 讲解:教师讲解镜子的特性,让幼儿了解镜子能够反射光线。
3.3 实践: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尝试用镜子捕捉光线。
3.4 创作:幼儿用透明塑料袋、彩纸、颜料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镜子图案。
3.5 展示: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活动成果。
4.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有趣的镜子世界。
4.3 区域活动:教师设立科学探索区,提供相关教具,让幼儿自主探索。
第五章:活动反思5.1 教师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
5.2 幼儿分享活动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5.3 教师根据活动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活动效果。
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镜子的特性,知道镜子能够反射光线。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兴趣。
1.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镜子、透明塑料袋、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
2.2 环境:安静、明亮、宽敞的教室,每个幼儿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面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子的外观和作用。
3.2 讲解:教师讲解镜子的特性,让幼儿了解镜子能够反射光线。
3.3 实践: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尝试用镜子捕捉光线。
3.4 创作:幼儿用透明塑料袋、彩纸、颜料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镜子图案。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2bf33b7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f.png)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镜子,知道镜子的特性,了解镜子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镜子,知道镜子的特性,了解镜子的作用。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镜子进行观察,发现镜子的奥秘。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镜子、图片、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明亮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镜子,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镜子的外观和作用。
2. 基本部分:(1)教师向幼儿介绍镜子的特性,让幼儿了解镜子的作用。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镜子游戏,让幼儿体验到镜子的乐趣。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镜子实验,让幼儿发现镜子的奥秘。
3.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镜子创作有趣的画面。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幼儿,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幼儿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镜子的特性。
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要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4. 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镜子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镜子游戏和实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3. 通过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镜子知识的应用和兴趣保持情况。
七、教学内容:1. 认识镜子:介绍镜子的外观和作用,让幼儿知道镜子能反射光线。
2. 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镜子游戏,体验镜子的乐趣。
3. 镜子实验: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镜子实验,发现镜子的特性。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镜子,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镜子的特性。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a4daa28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7.png)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镜子的基本原理,明白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投射在我们眼睛里的
影像。
2.观察镜中的反射影像,能够体验镜子的特殊效果。
3.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镜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1.镜子的原理
2.镜子的种类
3.如何正确地使用镜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将一面镜子放在课桌上,和孩子们分享自己小时候与镜子玩的趣事,让孩子们对镜子产生兴趣。
2. 知识承接
教师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镜子,让孩子们体验镜中的反射影像,了解不同种类的镜子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像效果。
3. 知识拓展
教师教导孩子们正确地使用镜子,如何注意镜面的清洁和保养,并为孩子们展示一些有趣的使用镜子的小技巧。
4. 教学归纳
通过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镜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5. 课后探究
让孩子们带回家一面小镜子,在家中练习正确地使用镜子,完成小作业后,再将自己的使用心得分享给同学。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们理解镜子的原理和如何使用镜子,通过观察不同
种类的镜子,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镜中反射影像的特殊效果,从而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还通过展示如何使用镜子的小技巧,让孩子们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让孩子们带回家镜子并进行练习,能够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3eb8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8.png)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镜子,了解镜子的特性,知道镜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镜子的特性,知道镜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到镜子的趣味性。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镜子、图片、彩纸、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子,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讲解镜子的特性,让幼儿了解镜子的作用。
(2)幼儿操作活动:用彩纸制作小动物,通过镜子观察镜中的小动物,体会镜子的趣味性。
(3)小组活动:幼儿分组,用镜子进行各种有趣的游戏,如“镜子里的好朋友”、“镜子里的舞蹈”等。
五、作业: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镜子,观察镜子的作用。
2. 课堂作业:完成制作小动物的任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1. 认知评价:通过课堂参与、问答等方式评估幼儿对镜子特性及作用的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观察力、操作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合作行为和分享情况,评估其情感和社交技能的进步。
七、教学延伸:1. 科学探究: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反射现象,如水面上的人影、光滑物体上的反射等。
2. 艺术创作:鼓励幼儿使用镜子作为绘画或手工创作的辅助工具,如绘制镜中反射的图案。
八、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参与度。
考虑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镜子的特性,以及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九、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中使用的镜子是幼儿安全型,避免玻璃碎片造成伤害。
2.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镜子,避免镜子掉落或碰撞造成损伤。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12a67f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c.png)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教案课题:有趣的镜子教学目标:1. 了解镜子的种类和作用;2. 学习镜子的反射原理;3. 能够用镜子进行简单的反射实验。
教学内容:1. 镜子的种类和作用;2. 镜面的反射原理;3. 镜面反射实验。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室中的镜子,并提问:你们知道镜子的种类和作用吗?2. 了解学生对镜子的了解程度,并带领学生一起探究镜子的作用和种类。
二、学习(15分钟)1. 介绍镜子的种类和作用:例如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2. 讲解镜面的反射原理:光线入射到镜面上后会发生反射,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度关系,可以确定反射光线的方向。
三、实践(20分钟)1. 准备好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镜子,并发给每组学生。
2.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发现不同镜子的特点和反射效果。
3.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反射实验,如:通过镜子观察物体的反射图像等。
四、总结(10分钟)1. 学生讲解自己的实验结果,并总结不同镜子的特点和反射原理。
2.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镜子的理解。
五、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合理,环节设置有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2. 教师在导入环节进行了正确的提问引导,引起了学生的兴趣;3. 实践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并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4. 教师在总结环节能够引导学生总结,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5. 教师在评价上给予了学生积极的反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这节科学课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得当,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dcc5c32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7.png)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教案名称:有趣的镜子教学目标:1. 了解镜子的基本原理;2. 理解不同类型的镜子对光的反射效果;3. 观察和描述镜子的变焦效果;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投影仪;2. 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曲面镜;3. 实验物品:小球、尺子;4. 清晰的反射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你们平常都看到过哪些镜子?这些镜子有什么特点?2. 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并讨论镜子反射光线的特点。
二、形象讲解(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反射示意图和不同类型的镜子图片,向学生介绍有关反射和镜子的基本知识。
2. 课堂演示:使用平面镜和光线进行示范,观察和描述光线的反射效果。
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
2.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反射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反射效果不同?有什么实际应用?4. 让学生使用尺子和小球在镜子前进行实验,观察和描述不同位置的小球在镜子中的变形效果。
四、分组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重新组成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平面镜和曲面镜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它们对光的反射效果有何不同?b) 镜子是如何变焦的?改变镜子的位置会有什么影响?c) 为什么在某些镜子中,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而在某些镜子中只能看到一部分?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总结并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课堂练习(5分钟)1. 布置一道与镜子、反射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纸上作答。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点评。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和实验,使用不同类型的镜子进行观察和研究。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镜子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91306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4.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镜子是什么。
2.了解镜子的作用。
3.探究镜面反射现象。
### 1.2 能力目标4.观察和描述了解镜面反射现象。
5.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1.3 情感目标6.培养幼儿的爱好科学和探究精神。
7.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教学内容及流程2.1 教学内容1.什么是镜子?2.镜子的作用。
3.观察镜面反射现象。
### 2.2 教学流程 #### 2.2.1 热身 (5分钟) 小朋友们起立,做操活动,以放松身体,预备注意力。
#### 2.2.2 引入 (10分钟) 先让小朋友们猜一下这是什么东西,拿出一个小镜子,鼓励小朋友互相试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面会出现什么东西。
#### 2.2.3 学习(30分钟) 请小朋友们依次站在教师面前,观察教师拿起镜子后,照着自己的脸部,然后两手拿起镜子,把自己的脸部照进来,观察这张脸部在镜子中的情况,同学们可以用口语和语言描述。
最后请小朋友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自己摸索着实现一次,对此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可以用更多物品进行展示,例如水杯、花瓶等物品摆放在机位下方,用弯曲的黄铜板反射出不同形状和特点的物体,让小朋友们自己观察和描述。
#### 2.2.4 总结 (10分钟) 进行班级总结,鼓励小朋友们互相交流心得体验,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设计理念3.1 创新性为了更好的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将科学观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儿童能够更直观、更感性地领会科学。
由简单到复杂,先使用熟悉的物品学习,然后引入新的观念和概念,通过动手实践,让幼儿运用理论知识进一步练习和实践。
### 3.2 灵活性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差异,通过教师化身角色,耐心引导解答,从而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有发言和表达的机会,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 3.3 参与性强调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喜欢科学,享受科学。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https://img.taocdn.com/s3/m/0c061d5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0.png)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认识镜子,知道镜子的特性,能够自主操作镜子进行游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镜子,知道镜子的特性,能够自主操作镜子进行游戏。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镜子进行自我观察,发现镜子的奥秘。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每个幼儿准备一块小镜子,教师准备一些镜子形状的卡片,镜子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光线适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子的外观,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
2. 基本技能的学习:(1)教师讲解镜子的特性,让幼儿了解镜子的作用。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镜子,引导幼儿自主操作镜子,进行自我观察。
3. 游戏环节:(1)镜子转转转:教师引导幼儿面对面站立,互相转动镜子,观察镜子中的自己。
(2)镜子藏藏藏:教师将镜子卡片藏起来,让幼儿寻找镜子卡片,并展示给同伴看。
(3)镜子画画画:教师引导幼儿用镜子反射光线,照在白纸上进行绘画。
4. 分享环节: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发现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掌握了镜子的基本特性,能否自主操作镜子进行游戏。
2. 反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观察、操作和表达。
3.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小班幼儿的特点,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4. 反思教学效果: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5.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探索镜子的奥秘,如观察镜子中的自己,玩镜子反射游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镜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激发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照片:公告汽车
2、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一、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
(教师照镜子,激发幼儿照镜子的欲望)
二、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1、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三、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1、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小班教案/xiaoban/】,你还看见了什么?
2、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
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
四、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鼓励幼儿扩散思维,大胆发言,如,汽车的后视镜等。
)
五、游戏:照镜子
1、我的表情如,教师说:高兴。
小朋友就笑一笑,照照自己的表情。
2、我是镜子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
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