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具象表现绘画”方法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具象表现绘画”方法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乡土历史属于历史教学里面一类极具价值的史料。因此,这类教学里面运用乡土资源就具有自身的重要意义。其不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掌握乡土知识,学习家乡的人文历史,更有利于锻炼学生全方位的研究分析能力,提升其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成效,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将其融入到历史课堂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这一课程的教学成效。

笔者身处的福建霞浦县属于是整个闽东地区最古老的县份,建县1730多年,向来被称作是“海滨邹鲁”。事实上,公元前1000多年,霞浦地区已经存在先民活动。所以这么多年的历史教学里,笔者都在不断地探讨怎么在日常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知识,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中具体渗透乡土资源呢?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史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上至盘古开天辟地,下至近现代的各种历史事件,可谓极为纷杂,许多历史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极为遥远,使得学生时常产生陌生感,无法有真切直观的认识,可是学生对于自己家乡历史却多少有一定的认识。借助乡土历史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真切的直观感受,意识到自己身边就有着活的历史印记,让学生构建起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理念。有助于对于历史课程构建起亲密感,更加便于其认识教科书中的内容。

在教学“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我给学生增加介绍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考古发现。告诉学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霞浦黄瓜山贝丘遗址里面出土的各类陶器等物品,经过鉴定是典型的3000-4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产物,其表明早在这一时期,闽东也生活着一群同半坡等地齐名的农耕先民,据此可以看出霞浦拥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传承。在这一节课程里面增加上述乡土历史内容,让原来看起来颇为陌生的新石器时期历史同学生彼此间的距离缩小了很多。而在学生知晓了本地同样拥有这么久远的历史之后,必然也对于家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之情。

譬如开展“抗日战争”内容教学的时候,应当增加一些闽东地区民众的抗日事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抗战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与对最终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认识到我党在全民族抗击外敌入侵之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然后笔者再向学生讲解“七七”事变后,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原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等四位霞邑四志士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毅然投笔从戎,徒步北上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转战抗日战场,这是我县人民抗日战争中值得抒写的一页。在教学“新中国的诞生”时,笔者向学生讲解百万雄师过大江后,霞浦城工部刘宜坤等人领导,通过“杯洒释兵权”于1949年6月14日“和平解放三沙”,后起义人员并配合解放军于6月17日解放霞浦城关。另外播放“霞浦解放”相关影像资料来

引入新的课程,让学生对于自己家乡产生自豪之情,对于新的课程形成兴趣。

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强对学生家乡的传统文化教育

作为家乡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地方特点,历史久远,初中生对于这类文化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当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起、昌盛、繁荣时,我插入家乡独特的民间传统文艺如台阁铁枝、中秋曳石、阿婆走水、火鼎婆、千秋架、抽狮等图片。

“铁枝”,相传清代初期(乾隆年间)传入闽东沿海和霞浦。它是仿照高跷,采取特制铁杆支承结构,使演员悬空表演惊险节目。台上各种人物神态活灵活现,形象逼真深受广大群众喜欢,与此同时闽东地区当属三沙这一技术最为优秀、表演场面最为宏大。其吸纳了传统民间文艺、戏剧、杂耍等各类艺术优秀之处,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表演形式,已经拥有300多年历史,而且还始终有着不朽的生命力,成為闽东颇有影响的民间节俗活动之一。

“中秋曳石”,据史料记载,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率领军队在霞浦境内抗击倭寇。八月十五中秋夜,倭寇聚集了大量兵力企图趁虚侵入戚家军占据的福宁州城(今霞浦松城),因情况危急,來不及調兵遣將,戚家军巧使“空城计”,令后方百姓一面曳石,一面高声呐喊,造成城内兵力众多的气势,吓退了倭寇,从而化险为夷。后来,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夜,在霞浦县一带的村庄中均有这种全村百姓都参加的“曳石”活动。人们用这种活动来纪念戚继光及其将士的抗倭胜利,弘扬民族正气,并以此来祈求百姓生活平安,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这些家乡独特的民间传统文艺的介绍,一方面使得学生对于家乡历史与文化形成自豪感,另一方面拓展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其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使得学生看到了家乡文化所具有的内涵与价值。通过众多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对于家乡传统文化形成了全新认识,内心充满自豪之情,从而以此为突破口,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多彩。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史有助于凝聚学生的乡土情结,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感情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而作为与每个人、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家乡,则可以成为最为有效的教学素材。我在历史教学的同时,不忘融入相关乡土史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可以激发出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使之建立与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的世界观、人生观。

如在讲解到历史教学中戚继光抗倭这一章节时插入我们霞浦同时期的沿海军民抗倭历史故事。凭吊当年的霞浦沿海数十个古城堡,为抵御倭寇侵扰,火牛奔杀,鼓角冲天,灰飞烟灭的历史画卷,仿佛就在眼前,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

自豪情感。

又如在讲授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相关内容时,介绍三沙古镇港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天然良港,三国时期东吴设有温麻船屯,是福建造船最早的工场,是江南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是福建先民从内陆江河驶向深蓝大海的起点。在宁波的地方志里就记载着:宋时有商船自长溪县三沙港起航,经停庆元港(即宁波)后,接着驶往高丽(今朝鲜半岛)、倭国(今日本)的史志。

修建于秦汉时的杨家溪千年古官道,全长20多公里。作为福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之一,南连福州,北通温州。是福建省至今仍保存比较完好的重要古官道之一。1949年6月16日,南下解放军三野自北向南,由福鼎挺进霞浦,对溃败的国民党部队一路穷追猛打,进入杨家溪千年古道,却由于古道年久失修,大军停滞不前。当地民众在了解情况后,积极自发组织抢修津桥古石桥,最终使大军得以顺利通过,终于在6月17日解放霞浦。这些鲜活的历史事件都会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家乡由衷的产生一种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丰富课堂,如校园网、文史资料小报、博客等等,通过这些平台来展示乡土史故事、家乡的风俗风情以及周边古迹介绍等。引导学生浏览网页,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时引入乡土史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从而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发挥乡土史在教学中的作用,将乡土史与历史课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探究性,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历史的体验和历程。

个人简介:1971,男,汉、福建霞浦、霞浦三中职称、中一,本科;中学历史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