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 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2)通过分析和归纳,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通过思考和写作,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2)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和作者简介:(1)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2)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写作风格。

2. 文章内容和观点:(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讨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

3. 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1)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掌握这些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文章的主题;(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和问题。

2. 阅读和讨论:(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3)分享讨论结果,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3. 分析和归纳:(1)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掌握这些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中的表达能力,包括观点的清晰度和论证的逻辑性。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王何必曰利》的原文;2. 参考资料:关于文章背景和作者的介绍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和分享学生的写作和讨论成果。

《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义利观”的内涵,体会其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水平。

3、让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孟子“先义后利”的观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孟子的义利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体会孟子论辩的艺术和气势。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面临利益的诱惑和道德的抉择。

当利益和道义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王何必曰利》,看看孟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注意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问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分析梁惠王和孟子对话的内容,思考梁惠王关注的是什么,孟子又是如何回应的。

梁惠王一开口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可见梁惠王关注的是利益。

孟子则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先讲仁义。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孟子为什么主张“先义后利”?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孟子认为如果上上下下都追逐利益,就会引发争斗和混乱,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而倡导仁义,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3、分析孟子的论证方法。

孟子在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如通过对比“利”与“义”带来的不同结果,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联系现实,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义利观”有哪些体现?学生可能会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个人的职业道德等。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王何必曰利》教案《王何必曰利》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关键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王何必曰利》全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 思考讨论: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3. 解析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程度。

2. 课文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思考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明确程度和逻辑性。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王何必曰利》的文本。

2. 参考资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案例。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案例分析:引入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中的观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文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2. 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做好课堂准备。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思考。

八、教学活动1. 课堂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 了解《王何必曰利》的作者和背景;2. 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3. 理解作者对“利”的态度,并能够分析文中的议论和论证;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3. 分析文中的论证和论点。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复杂的议论和观点;2. 熟练运用论证的方法和技巧;3. 完成写作任务时,能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为于谦。

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的问题,通过引用历史和文学名篇,分析了利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教学策略本文的主旨和情感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落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理解文意。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和技巧;2. 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拓展视野;3. 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4. 课堂展示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让学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利”的含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你们觉得‘利’对人有什么作用吗?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怎样理解‘利’?”二、阅读1. 指导学生逐段学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2. 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和论证;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讲解1. 讲解作者背景和语言特点;2. 讲解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讲解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四、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利”的优缺点,以及它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2. 全班讨论:让学生在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利”议题的看法和意见。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王何必曰利》,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王何必曰利》,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政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王何必曰利》的作者、时代背景和文章背景,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2.2 课文翻译与讲解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2.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政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3 讨论与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王何必曰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相关注释。

5.2 参考资料:有关《王何必曰利》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和教学PPT。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6.2 教学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6.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2 辩论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锻炼他们的口才和逻辑思维能力。

7.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八章:作业与反馈8.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牼将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

(2)能够分析并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政治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举例、引证等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3)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利益。

(2)认识到仁政的重要性,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孟子的仁政思想。

2. 课文《王何必曰利》的理解与背诵。

三、教学难点1. 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 运用课文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政治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仁政思想,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王何必曰利》,理解文章大意,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角度,深入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 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王何必曰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阅读《孟子》其他篇目,如《梁惠王章句上》、《公孙丑章句上》等,对比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不同文章中的体现。

2. 跨学科阅读:结合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深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背景和历史渊源。

七、课堂讨论1. 组织课堂辩论:针对孟子仁政思想中的某一观点,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案例,让学生运用孟子仁政思想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义利观,认识到“义”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包括理解文意、分析论证方法等。

3、启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难点(1)理解孟子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主张。

(2)体会孟子雄辩的语言风格和严密的论证逻辑。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授法: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文化常识,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孟子的义利观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利益,那么利益是不是最重要的呢?(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王何必曰利》,看看孟子对义利关系有怎样的看法。

2、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

3、文意疏通(1)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翻译课文,遇到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式:实词:利、义、怀利、怀义、弑君、罔民虚词:之、于、以句式:何以利吾国、未有仁而遗其亲者4、内容分析(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明确:孟子主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强调仁义的重要性,反对只追求利益。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明确:孟子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

例如,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孟子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为例,说明追求利益会导致国家危险;又通过“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与“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的对比,突出了仁义的重要性。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孟子主张君子应该追求道德和仁义,而不是仅仅追求利益。

1.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第二章:文章主旨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孟子认为君子应该追求道德和仁义,而不是仅仅追求利益。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孟子通过举例和比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学派的思想进行对比。

2.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使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第三章:文章结构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布局。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逻辑顺序。

3.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布局:文章分为引言、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部分又分为几个段落。

3.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逻辑顺序。

使用图表展示法,展示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布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顺序。

第四章:文章论证方法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论证过程和逻辑关系。

4.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孟子在文章中使用了举例、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论证过程和逻辑关系:孟子通过举例和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对比其他学派的思想来强调自己的主张。

王何必曰利 教案

王何必曰利 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教案标题:王何必曰利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王船山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利的观点;2. 分析和评价王船山的利观点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对于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案内容:1. 导入:通过引用王船山的名言或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于利的思考和兴趣;2. 概念讲解:解释利的概念,并介绍王船山的利观点,包括利他、利己、利国和利天;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王船山的利观点展开讨论,讨论其优点和缺点,以及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4. 辩论活动:组织一场辩论,让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辩论王船山的利观点是否符合道德和伦理原则;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政府官员、企业家、普通市民等,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应用王船山的利观点;6. 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评价王船山的利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教案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引用王船山的名言或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于利的思考和兴趣。

可以使用王船山的名言:“何必曰利,取之有道”;2. 概念讲解:解释利的概念,并介绍王船山的利观点,包括利他、利己、利国和利天。

可以通过故事、例子或图表等方式进行讲解;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王船山的利观点展开讨论,讨论其优点和缺点,以及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可以提供相关的问题或讨论指导;4. 辩论活动:组织一场辩论,让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辩论王船山的利观点是否符合道德和伦理原则。

可以提供辩论的主题和论据,以及时间限制;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政府官员、企业家、普通市民等,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应用王船山的利观点。

可以提供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指导;6. 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评价王船山的利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可以进行小结讲解和学生自主评价。

教案评估:1. 分组讨论和辩论活动中的学生表现和参与度;2. 角色扮演中的学生表现和思考能力;3. 学生对于王船山的利观点的理解和评价;4. 学生对于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掌握文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王何必曰利》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2. 掌握文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如“王何必曰利”、“道德”、“利益”等。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

2. 理解文章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王何必曰利》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背景知识、注释、解读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王何必曰利》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原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3. 讲解与讨论:对文章进行逐段讲解,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4. 深入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讨论文章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利益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王何必曰利》的读后感,深入思考文章的观点和论证过程,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文章重要概念和术语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引导性问题:在讨论和探究中,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观点。

2. 案例分析:引入相关案例,让学生结合文章观点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道德和利益关系理解。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2 教学内容简介《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找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主旨和核心思想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文章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2 教学内容详细解析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听讲中的反应,评估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论据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小组讨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进行讨论。

提供一些讨论的问题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总结与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王何必曰利》的基本内容,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

让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感受其人格魅力。

1.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2.1 教学内容讲解《王何必曰利》原文,分析其中的核心思想。

探讨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案例分析。

2.2 课时安排共计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原文,阐述核心思想。

案例分析法:联系现实生活,分析道德观念。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网络平台:教案、课件等资源,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4.2 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王何必曰利》的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论语》原著及相关注释本。

5.2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著作、案例等。

5.3 网络资源:儒家思想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王何必曰利》的教学工作,希望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短视频介绍孔子及其弟子,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儒家思想?”引导学生思考。

6.2 讲解原文逐句讲解《王何必曰利》原文,解释关键词语。

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6.3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运用儒家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其道德判断力。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旨和背景。

2.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旨和背景介绍。

2. 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分析。

3. 针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写作。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写作法: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写作。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王何必曰利》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背景资料和学术文章。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2 教学材料1. 文章文本: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2. 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研究。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的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4.2 教学反馈1. 课堂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反馈和指导。

2. 写作作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学生自读文章。

2. 第二课时: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讨论和思考。

3. 第三课时: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

5.2 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25分钟介绍背景和作者,25分钟学生自读文章。

2. 第二课时:20分钟讲解观点和论证方法,25分钟讨论和思考。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和背景介绍。

2. 文章结构的分析。

3. 文章中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的讲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2. 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2 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中一些深奥的理论和观点的理解。

2. 将文章中的理论和观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解法:对文章的主题、观点、论证方法等进行讲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用于展示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图表等。

2. 视频:用于播放相关的讲座、访谈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阅读: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讲解:对文章的主题、观点、论证方法等进行讲解。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总结。

4.2 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阅读:15分钟3. 讲解:20分钟4. 讨论:15分钟5. 总结: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5.2 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在课后收集团队讨论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1.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王何必曰利》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以加深对议题的理解。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认识;(3)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关注和担当。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介绍《王何必曰利》的作者、时代背景、文章主题等,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2. 文章内容解读: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解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观点。

3. 文章思想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文章中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解读,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文章理解与解读: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点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与表达: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的表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写作与表达:评价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内容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的清晰性等。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相关推荐《王何必曰利》教案《王何必曰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牼将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示范课教案
课题:《王何必曰利》
授课教师:冯艳杰
时间:2012.10.20 第三节课地点:高二、十二班
《王何必曰利》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学法导学: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拓展练习
重点:重要的文言知识
难点:体会孟子对比说理的妙处及其义利观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见百货商行的一幅对联:
子贡经商取义不忘利,
孟轲传教欲富必先仁。

可见儒家的大师和弟子身体力行儒家经典要义,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孟子去探究儒家思想的精髓。

二、结合学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三、学习课文第二则,找同学读课文。

四、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完成A和B级余下的练习题。

五、找同学回答A级和B级的题,结合B级题第二题看知识构建对宾语前置的归纳。

宾语前置句归纳
1、A不吾知也。

B忌不自信。

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A宋何罪之有?B何以战?C先生将何之?
规律: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A句读之不知,惑之而不解B惟命是从
规律:由“之”“是”帮助构成宾语前置
六、找同学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明确翻译不准的地方)
七、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探究题的后4题。

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小组补充,最后老师点拨,拓展。

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3、孟子是如何说理的?
因利罢师:君臣成仇、父子反目、兄弟割袍——国破家亡
因仁罢师:君臣一体、父慈子孝、手足情深——称霸天下
结论:何必曰利(取义舍利)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逐利与行义的不同结果:逐利能使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行义能使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4、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出示多媒体补充儒家关于利和仁义的观点,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够准确。

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5、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与孟子的义利观背道而驰的现象,请列举并评论。

(出示多媒体,展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品评社会现象的能力。


近年来,有毒食品竟有愈演愈烈之势,含瘦肉精的双汇火腿、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婴儿奶粉、含地沟油的川菜火锅,毒豆芽、皮革奶、染色馒头……。

(1分)这些商人只顾追逐钱利,不顾仁义道德,将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可耻可恨。

(2分)
课文小结:
所谓义,一般是指与礼制紧密相关的封建道德规范。

所谓利,范指利益,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

可见,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孟子的义利观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我借用山西一家曾称雄国内商界500年之久的晋商商号的一幅对联:“大丈夫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送给大家。

希望你们走上社会能成为对联中的大丈夫和真君子。

作业:1、学案上的C级题
2、归纳本课3则中带“而”的句子,明确句中“而”的用
法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