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

合集下载

浅议大部制改革的现状和意义

浅议大部制改革的现状和意义

大部制改革的现状和意义(一)大部制改革的涵义针对大部制涵义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学者们都试图加以说明,有的学者提出:大部制是指为了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8有的学者提出:大部门体制,或者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组织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或相似、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地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有的学者提出:大部制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它是政府部门设置的一种客观存在,各部门权力范围较大,部门数量较少;其次,它是一个机构重组和合并的过程,同级别部门进行整合。

基于上述含义的界定,可以总结出大部制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大”,这种“大”表现为组织规模大,还有就是职能范围广;二是“少”,就是职能部门少,如实行大部制的美国政府仅15个政府职能部门等;三是“合”,实行大部制的目的之一是整合行政资源,多为综合执法;四是“协”,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民众。

大部制的基本特征除了上述之外还应该有更为特定的涵义,大部制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即在经济转型时期将政府有“分工不明确、效率低”向“分工明确,高效率”转变,大部制需要法律规范,需要加强对部门的监督力度。

大部制在综合了相关部门的职能之后,其职权必须在现有法律的规定下,不得逾越。

政府整体的职能是变小了,但部门权利变大了,“任何权力都有扩张的天性”,如果不加以监督则必生腐败,而且后果要比以前更严重。

因此要制定对大部制在纪委、审计、监察、舆论等方面更严格的监督制度。

(二)大部制改革的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1这是在大部制改革中的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大部制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据,在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切忌照搬国外模式;再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持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一切从国情出发服从大局;第四,要坚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改革不是革命,要抓住机遇,在时期最好的时候进行改革。

中国的_大部制_改革及其难点分析

中国的_大部制_改革及其难点分析

中国的“大部制”改革及其难点分析汪玉凯(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北京100089)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引起各方的关注。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部制”,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对此做一简要分析。

一、什么是大部制改革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报告特别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

应该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一系列有别于以往改革的思路,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部制呢?笔者认为,所谓大部门体制,或者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类同的事务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大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比如“大运输”、“大农业”等,并在公共管理变革中有了新的发展,如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等。

市场化国家之所以普遍实行大部制管理模式,主要在于它有一些明显的优越性。

首先,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减少部门、机构的数量,降低行政成本;其次,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政府机构之间由于职能分工过细,导致政府职能交叉、重叠等引发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再次,由于实行相近业务的统一管理,因此可以防止部门之间沟通难、协调难等政府经常会遇到的通病。

大部制改革的优势和弊端

大部制改革的优势和弊端

大部制改革的优势和弊端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优势:·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亮点一:体现一个“综”字方案综合考虑了改革的长远目标和当前的改革重点,综合考虑了当前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并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

此次机构改革方案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适应了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机构改革,必须符合这样一个整体要求和时代背景。

”亮点二:突出一个“转”字方案突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体现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方案将突出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到部门职能的配置上。

比如,合理配置国家发改委的宏观调控职能。

方案提出,国家发改委应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等。

同时,要进一步减少国家发改委的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亮点三:探索一个“大”字方案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推出了若干个大部门。

比如,拟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是一个大部门,它不是以往工业管理部门的回归,而是按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改造相结合和军民结合的要求,负责行业规划、政策、标准的部门,但不干预企业市场经营活动。

又比如,拟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将公路、水路、民航融为一体,对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再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将从体制上打破“白领”和“蓝领”的区分,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

最新中国的大部制改革

最新中国的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不是几个“小部”的简单迭加,如 果这样的话,在大部制下,原来的“部”降格 为“司”,但手中的权没有变,仍然行使过去“ 部”的职权,改革就没有意义。
六、大部制改革之:艰巨性
(四)运行监督难
实行大部制管理后,由原来的几部委组 成新部门,权力和财力势必更加集中,一个 部门的权力更大了,能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权 力约束机制,能不能有效遏制部门利益,怎 样防止因权力过度集中而产生的腐败问题, 成为影响改革的一大关键因素。
四、大部制改革之:必要性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探索实行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 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做到统筹规划、总揽全局、法治保 障等等有机结合。大部门体制可以为政府职能转变提 供制度保障,并有效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领域的干预 。
五、大部制改革之:意义
(二)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大部制强调的是部门职能的有机统一和综合
管理,能够较好地协调职能机构统一和专业分工 的关系,对于协调部门关系、强化政府权威和落 实责任追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鉴于中央政府 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划分和呼应,如果国务院 将部门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则地方各级政府就 基本上能够做到与中央一样合理设置部门,有利 于政令上通下达,便于管理的衔接和延续。
三、2013年大部制改革
(五)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 将现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 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 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 部管理。 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 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 事项。国家海洋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国家海洋局 承担。

大部制改革论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大部制改革论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大部制改革论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什么是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指一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的管理体制变革,将原来的多级管理结构逐步转化为具有更加简单明确的大部制运行方式。

大部制指的是规模庞大、业务范围广、管理深度强的单位,如国家部委、大型企业、高校等。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机构层级、提高决策效率、优化管理体制、创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大部制改革的意义大部制改革的意义在于优化机构结构、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科学管理、促进社会进步等。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优化机构结构大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和管理水平不高,旧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经常发生问题。

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可以增强管理结构与管理机制的协调性,使组织结构更趋于科学,更紧密。

提升管理水平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可以增强管理队伍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了国家所有行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推动科学管理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可以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

科学管理是红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等需要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大部制改革更是为此创造了优秀的环境。

促进社会进步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可以加速社会进步,开创更好的局势和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更高质量、更多种类的商品和服务。

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对于实行大部制改革,其推行难度极大,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管理人员提出一些有效的改革措施。

实施一人一个项目制在企业、机关中推行一人一个项目制,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人一个项目制可以避免受到部门管理的局限性,针对具体问题灵活调整。

拓宽工作范围在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各部门职责,拓宽工作范围,加强协调,提高效率。

同时,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互相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审慎设计制度与流程在实行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审慎设计制度与流程,保证体系性和系统性,以更好地推动管理效益的实现。

大部制改革方案

大部制改革方案

大部制改革方案导言大部制改革是指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本文将从背景和意义、改革目标、主要内容和举措等方面对大部制改革方案进行分析和介绍,以期帮助读者了解该改革并提供参考。

一、背景和意义1. 背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面临着效益不高、管理不规范、行政干预等问题,这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因此,改革国有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成为当务之急。

2. 意义大部制改革的实施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革,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加市场化、法人化、企业化,提高其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改革目标大部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从资源配置者向市场参与者转变,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加强企业法人治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 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改革,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率。

3.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 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内容和举措1. 改革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加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力和职责,加强对企业决策的监督和控制,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 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上市或引入社会资本,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率。

同时,优化国有资本的配置,降低资本运作成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3.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和重组整合,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率。

此外,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员工和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科研和创新平台的建设,培育创新型人才,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

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一些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国务院现有的66个部门中,职责多达80多项,仅建设部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

另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

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扯皮现象多,行政效能低下,过多经济资源被行政机构自身消耗掉;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无法向民众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

因此,必须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

而不仅仅是像过去一样,简单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虽然这些是政府机构改革中最基础性的工作。

换言之,推行大部制同时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从而使得政府权力得以规范、回归公共服务。

如果大部制改革达不到转变政府职能的效果,那么,它就会像之前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一样,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大部制一个直接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现有的部门利益,但正如人们所担心的,如果几个部合并成为一个超级部,权力很大,对它进行监督恐怕更加困难,因此,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在大部制下,原来的“部”降格为“司”,“阎王”变成了“小鬼”,可手中的权没有变,仍然行使过去“部”的职权,那么,大部制改革就可能把过去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

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

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一些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国务院现有的66个部门中,职责多达80多项,仅建设部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

另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

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扯皮现象多,行政效能低下,过多经济资源被行政机构自身消耗掉;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无法向民众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

因此,必须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

而不仅仅是像过去一样,简单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虽然这些是政府机构改革中最基础性的工作。

换言之,推行大部制同时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从而使得政府权力得以规范、回归公共服务。

如果大部制改革达不到转变政府职能的效果,那么,它就会像之前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一样,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大部制一个直接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现有的部门利益,但正如人们所担心的,如果几个部合并成为一个超级部,权力很大,对它进行监督恐怕更加困难,因此,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在大部制下,原来的“部”降格为“司”,“阎王”变成了“小鬼”,可手中的权没有变,仍然行使过去“部”的职权,那么,大部制改革就可能把过去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

公共权力配置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

公共权力配置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

公共权力配置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一个重要的改革议题。

大部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以公共权力配置的视角,分析大部制改革的背景、意义和挑战,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一、大部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大部制改革是指在国有企业体制下,通过改革集团公司、控股公司等大部门,实现国有资产集中配置和统一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

大部制改革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大部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需要。

中国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经营不规范等。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权益,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提高其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大部制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需要。

加强国有资产的集中管理和统一配置,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

通过大部制改革,可以促进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资源整合,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大部制改革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衔接,形成有机统一的国家治理体系。

大部制改革可以在国有企业层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大部制改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从公共权力配置的角度来看,大部制改革的实施需要解决产权、管理、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

下一步应当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二、大部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路径1. 加强产权制度建设。

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内部公共权力配置的重要基础。

加强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建设,明确产权关系、规范产权行为、完善产权保护机制,是大部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实现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明晰、权责的明确、经营活动的规范。

公共权力配置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

公共权力配置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

公共权力配置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大部制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领域。

大部制改革旨在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优化政府管理体制,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

本文从公共权力配置的视角出发,对大部制改革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一、大部制改革的意义大部制改革是一项深刻的制度变革,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政府职能大部制改革通过整合和重组政府机构,优化政府职能设置,避免了职能交叉和重叠,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

大部制改革有利于激发政府部门的活力,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 提高治理水平大部制改革有助于完善政府职能配合机制,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通过深化大部制改革,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加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3. 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大部制改革有利于优化政府权力配置,减少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增强政府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

通过深化大部制改革,建立健全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二、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国的大部制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政府职能交叉和重叠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不清,存在交叉和重叠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

2. 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庞大,机构设置不合理,行政机构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导致政府管理效率低下。

3. 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监督机制不健全,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

4. 缺乏绩效评价机制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绩效评价机制,导致政府工作不透明,难以监督和评估政府工作效果。

三、改革方向为了深化大部制改革,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职能优化和流程再造通过对政府部门职能进行优化和流程再造,精简政府机构,强化部门职能分工,避免职能交叉和重叠,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大部门体制改革

大部门体制改革

大部门体制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快速变化,政府机构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其中大部门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它将对政府机构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意义、目的、内容、实施的风险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意义大部门体制改革是指针对政府机构的组织和管理体系进行的改革。

改革的目的是优化政府机构的结构,完善其职能和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在中国,政府机构数量庞大,重复职责较多,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困难,这些问题造成政府行政效率较低,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支持力度不足。

因此,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整机构结构,重新分配职能和资源,确保政府机构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二、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目的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1、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大部门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通过优化机构结构和重新分配职能和资源,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将被大大提高,行政审批程序将更加简化,政策出台速度将大大提高,进一步走向“放管服”改革。

2、强化政策协调大部门体制改革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调,可使政策更一致、更紧密、更有效地实现贯彻执行。

此外,通过职能划分和重组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政府机构之间的条件下的多元共治。

3、提升政府服务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政府提供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部门体制改革将通过职能重组及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公众满意度,实现政府的“服务型政府”。

三、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内容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对当前国家机构设置的一个重大改革。

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机构调整在大部门体制改革中,政府将合并或撤销部分不必要的部门,目的是消除效率低下的部分、削减行政成本。

改革还将对机构设置和职权进行调整,以优化部门结构,降低工作难度。

2、人员配备和考评大部门体制改革也将调整政府机构的人员配备,削减不必要的人员,并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党的十七大闭幕之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思路进一步理清,中央政府部门设置“大部制”,它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次大动作。

通过贯彻实施大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更加高效廉洁、办事得力、服务到位的人民政府。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入手,探讨了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根源及意义,分析了“大部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信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坚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国家的体制机制必将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必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标签:行政机构改革;大部制;政府职能;“三定”1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中国“大部制”改革,是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发展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部门设置多,实行条条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的改革也不断深入。

从1982年至今,我国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如今进行了第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了实行“大部制”。

具体内容包括:(1)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2)加强能源管理机构。

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

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3)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4)组建交通运输部;(5)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组建环境保护部。

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7)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不再保留建设部;(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此次改革相比在整体思路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强调建立起行政管理体制框架,建立一个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制约的权力机构。

改革的目标明确定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强调反映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理念和宗旨。

2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意义2.1较好解决职能交叉和职责不清问题“大部门制”改革中加入了“决策、执行、监督” 的分立,使“三权”进行分立归属,而不仅仅是把职能相近部门合并。

大部制改革方案文档资料

大部制改革方案文档资料

大部制改革方案文档资料一、引言大部制是指对国家机关的一种重要举措,旨在优化机构设置,提高机关效能以及加强党的领导。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大部制的详细方案文档,以便于了解和实施该项措施。

二、目标1.优化机构设置:通过整合和精简部门,去除重复职能,提高机构效能;2.提高机关效能:改善管理模式,提供更高效和便捷的服务;3.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机关工作的领导地位,确保机关与党的工作同向同行。

三、原则1.顺应发展需求: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和优化;2.理顺职能关系:通过清晰明确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避免部门间的重复和冲突;3.保障干部利益:保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干部权益;4.引入市场机制:适当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效能。

四、措施1.机构整合:整合相似部门,消除交叉职能,提高工作效率;2.职责划分:明确机构职责,避免冲突和重复,确保工作顺畅进行;3.人员安置:对于因整合而产生的人员安置问题,提出明确方案,并确保干部权益;4.流程优化:对机关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5.管理创新:引入市场机制和先进管理模式,提高机关工作竞争力。

五、计划1.制定方案:成立工作组,负责制定的具体方案,明确时间表和重点任务;2.试点实施:选择少数机关进行试点实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全面推行积累经验;3.推行全面: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全面推行大部制;4.监督评估:建立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带来的影响和意义1.提高行政效能:去除重复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务;2.加强党的领导:明确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机关工作与党的工作同向同行;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整合部门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4.推动政府:大部制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整体进行。

七、总结大部制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旨在优化机构设置,提高机关效能以及加强党的领导。

通过机构整合、职责划分、人员安置、流程优化和管理创新等措施,可以实现目标。

中国大部制改革

中国大部制改革

简述大部制改革党的十七大在部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明确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1]随后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我国新时期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2008 年3 月15 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大部制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一、大部制的含义所谓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

按照一些专家的提法: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大部制改革不仅包括中央大部制改革和地方大部门改革的内部横向整合,还包括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上下联动的纵向整合。

实行大部制,最核心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

目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部门职能配置不够科学、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大部制改革将会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换言之,推行大部制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从而使得政府权力得以规范、回归公共服务。

实行大部制,另一个着眼点是提高政府效能。

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配置脱节、多头重复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影响行政效能的体制性障碍。

例如在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管理等领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实行大部制,从体制上减少职能交叉现象,理顺部门关系,明确部门责任,无疑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

二、大部制实施的背景及意义十七大提出大部制的改革思路,是在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的行政管理经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借鉴发达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熟经验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新举措,因此大部制的出现有其时代背景。

浅析大部制改革

浅析大部制改革

浅析大部制改革摘要: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在最近一段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相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话题,让人深思。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七次大的行政体制改革,今年3月的改革方案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淡化机构的合并,突出职能转变。

认识改革的涵义、特征,树立正确观念,研究制定改革的推进策略对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

关键字:大部制涵义策略一,大部制改革的现状及意义1,大部制改革的涵义针对大部制涵义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学者们都试图加以说明,有的学者提出:大部制是指为了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有的学者提出:大部门体制,或者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组织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或相似、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地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有的学者提出:大部制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它是政府部门设置的一种客观存在,各部门权力范围较大,部门数量较少;其次,它是一个机构重组和合并的过程,同级别部门进行整合。

大部制除了上述的涵义之外还有更为特定的涵义,大部制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即在经济转型时期将政府有“分工不明确、效率低”向“分工明确,高效率”转变,大部制需要法律规范,需要加强对部门的监督力度。

大部制在综合了相关部门的职能之后,其职权必须在现有法律的规定下,不得逾越。

政府整体的职能是变小了,但部门权利变大了,“任何权力都有扩张的天性”,如果不加以监督则必生腐败,而且后果要比以前更严重。

因此要制定对大部制在纪委、审计、监察、舆论等方面更严格的监督制度。

2,大部制改革的特征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七次大的行政体制改革,本轮改革方案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淡化机构的合并,突出职能转变。

从形式上看,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只减少了两个,不像人们原先想象的那样大撤大并,但如果冷静观察,就会发现这个改革方案是有很深刻内涵的,其显著特征有三:一是突出了问题导向。

大部制改革方案

大部制改革方案

大部制改革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在其转型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这个方案的推出可以帮助我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还可以大幅提升行政运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大部制改革方案的实施机构大部制改革方案的实施机构主要包括国务院班子、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

在这一机构中,国务院班子作为最高层级的决策机构,具有着非常强大的定位和实施能力。

同时,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作为具体执行方和目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部制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大部制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的是取消或者调整一系列机关和单位,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加强政府职能和服务能力。

在这一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

首先,方案中取消了一些重复、冗余的机构和部门。

比如,在原有的行业部委中,一些重复的职能将被甄别出来,进行机构整合或是裁撤工作。

这不仅有助于节约现有的行政资源,减少政府的浪费,同时使政府职能归属更加明确,从而更好地为市场和社会服务。

其次,大部分的职能机构将会做到职能清晰、骨干充分、服务高效。

政府的职能将会重新梳理,相应的部门也会根据职能得到配备,从而处理问题更加专业、更加高效。

而那些重点部门,比如环保、公安和医疗等重要的行业部门,将会更加注重配备骨干,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和监管能力。

总体而言,通过大部制改革方案,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加streamlined 和高效化的政府机构,并且这投对于国家的未来稳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方案的可能影响大部制改革方案实施后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正面的影响。

首先,政府的重点职能将得到更好的实现。

政府将更加聚焦于职能的本质,更好地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导。

其次,方案实施后将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由于机构之间将变得更加清晰,政府的服务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_规章制度

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_规章制度

DAO KE ER WANG LUO KE JI YOU XIAN GONG SI 少年强,则国强为美好的明天加油 第 1 页 共 4 页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_规章制度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以下为您介绍的是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欢迎阅读!大部制改革的原则:1.回应性调适原则。

一要回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强化宏观决策,加强市场监管,弱化微观管理,同时兼顾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培育市场、促进特殊行业发展、有效管理骨干国企的需要。

二要回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扩展社会职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充分培养社会的自治精神和能力。

三要回应利益多元的需要。

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地区利益和行业利益的平衡,既要合理配置利益机制,又要防止追逐违法利益。

四要回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

2.总体性统筹原则。

一要总体统筹职能设置。

构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错落有致的服务型政府职能架构。

二要总体统筹权力配置。

加强国务院最高领导层对各部门的统筹能力,同时合理划分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人权、财权、事权的权限。

三要总体统筹各种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要总体统筹府际改革,形成国务院机构改革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协调张力。

3.系统性集中原则。

一是整合职能。

有机合并相近职能,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扯皮。

二是整合权责。

健全政府权责体系,形成部门间和层级间合理的权责。

2017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

2017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

2017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在党的报告中,胡锦涛再次提及大部制,要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最新消息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最新消息消息人士透露,后,国务院的大部制改革势将必行,国务院部委机构或有重大调整。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社会服务与管理为主。

大部制改革是要解决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我国现有的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大幅合并成大部。

而大部制的改革也要配合事业单位的改革进行,事业单位根据职能一部分转变为企业或民间团体,一部分则转变为行政机关,并入政府组成部门。

一、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1、发改委进一步收权,转变发改委职责。

彻底取消发改委对微观管理实务和具体审批事项的职权,逐步将其主要职能转变为宏观规划的制定和研究。

将发改委全称改为国家发展与改革规划委员会。

2、撤销科技部。

将科技部的科研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职能并与教育部,将教育部改为教育科学部。

3、把科技部经济领域的科技管理职能并入工信部。

将工业和信息化部改成工业与信息技术部。

4、将国土资源部的资源管理职能并入环保部,组建环境资源部。

5、将国土资源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职能划入住建部。

6、将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在交通部下组建铁路运输管理局,负责铁路建设规划、铁路运输的统一调配和管理。

将地方铁路局改制为铁路运营企业集团,实现铁路运输市场化。

7、将水利部与农业部合并,组建大农业部。

8、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卫生部合并,组建人口与卫生部。

9、将审计署与监察部合并为检查审计部。

10、人社部和民政部合并为社会工作部。

负责就业、社保、社会救助、社团注册方面的事务,将行政区划调整审批的职能划入发改委。

11、基本保持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安部、司法部和人民银行。

12、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银行不再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而是独立的国家机构,与最高检、最高法平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以下为您介绍的是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欢迎阅读!大部制改革的原则:1.回应性调适原则。

一要回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强化宏观决策,加强市场监管,弱化微观管理,同时兼顾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培育市场、促进特殊行业发展、有效管理骨干国企的需要。

二要回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扩展社会职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充分培养社会的自治精神和能力。

三要回应利益多元的需要。

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地区利益和行业利益的平衡,既要合理配置利益机制,又要防止追逐违法利益。

四要回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

2.总体性统筹原则。

一要总体统筹职能设置。

构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错落有致的服务型政府职能架构。

二要总体统筹权力配置。

加强国务院最高领导层对各部门的统筹能力,同时合理划分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人权、财权、事权的权限。

三要总体统筹各种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要总体统筹府际改革,形成国务院机构改革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协调张力。

3.系统性集中原则。

一是整合职能。

有机合并相近职能,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扯皮。

二是整合权责。

健全政府权责体系,形成部门间和层级间合理的权责构成。

三是整合机构。

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优化结构。

四是整合机制。

整合大部门内部的运行机制,降低协调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4.制约性协调原则。

一是国务院整体(国务院和部门及部门之间)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制约性协调。

二是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制约性协调。

三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制约性协调。

5.总揽性分别原则。

一是要进行改革的总体设计,形成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近期和远期改革的整体方案。

二是要实行分层要求,对国务院和省市以下政府改革既要明确共同性,又要有不同针对性。

三是要实行分类指导,对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政府改革提出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导。

四是要实行分步实施,既要考虑改革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改革的现实可操作性,尽可能减少改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成本。

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zuowen/ 按照部门的职能大小和机构的数量多少不同,政府机构设置一般有小部制与大部制两种类型。

小部制的特征是窄职能、多机构,部门管辖范围小、机构数量大、专业分工细、职能交叉多。

我国目前实行的即是这种小部门体制。

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其特征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部门扯皮少。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要而显现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我国目前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门过多、职能交叉、权责脱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例如,建设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劳务输出也存在多头对外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职能交叉;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信息产业部、国信办、广电总局等部门职能交叉;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职能交叉,等等。

这种较为典型的小部制,既造成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又导致职能分散、政出多门,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

职能交叉还损害了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实行大部制,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政府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有利于整合政府资源,再造工作流程,确保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为公众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最终整合不同的体制,提供无缝隙的服务。

2.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部门过多必然造成职能分散、政出多门,既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和加强政府应有权威,又不利于落实问责制和建设责任政府。

多个部门负责同一项工作的做法,貌似加强领导,实则减轻了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导致部门利益的滋生,使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甚至个人化。

大部制强调的是部门职能的有机统一和综合管理,能够较好地协调职能机构统一和专业分工的关系,对于协调部门关系、强化政府权威和落实责任追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鉴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划分和呼应,如果国务院将部门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则地方各级政府就基本上能够做到与中央一样合理设置部门,有利于政令上通下达,便于管理的衔接和延续。

3.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大部制将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应当将大部制改革放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局来定位和设计,综合考虑政府改革的系统配套问题,将组织重建、体制变革、机制创新、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方式创新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以全方位推进我国政府组织变革。

因此,要从整体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创新和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大部门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周密设计、统筹协调、稳步推行。

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制改革反映了地方政府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普遍愿望。

据我们课题组2007年暑期在全国14个省的调查,很多地方政府及部门都提出了推进部门整合的意见,这也说明推行大部制改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017年大部制改革方案大部制改革是一个正在探讨实行中的中国行政机构改革方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大部制改革方案,欢迎阅读!消息人士透露,十八大后,国务院的大部制改革势将必行,国务院部委机构或有重大调整。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社会服务与管理为主。

大部制改革是要解决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我国现有的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大幅合并成大部。

而大部制的改革也要配合事业单位的改革进行,事业单位根据职能一部分转变为企业或民间团体,一部分则转变为行政机关,并入政府组成部门。

一、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1、发改委进一步收权,转变发改委职责。

彻底取消发改委对微观管理实务和具体审批事项的职权,逐步将其主要职能转变为宏观规划的制定和研究。

将发改委全称改为国家发展与改革规划委员会。

2、撤销科技部。

将科技部的科研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职能并与教育部,将教育部改为教育科学部。

3、把科技部经济领域的科技管理职能并入工信部。

将工业和信息化部改成工业与信息技术部。

4、将国土资源部的资源管理职能并入环保部,组建环境资源部。

5、将国土资源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职能划入住建部。

6、将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在交通部下组建铁路运输管理局,负责铁路建设规划、铁路运输的统一调配和管理。

将地方铁路局改制为铁路运营企业集团,实现铁路运输市场化。

7、将水利部与农业部合并,组建大农业部。

8、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卫生部合并,组建人口与卫生部。

9、将审计署与监察部合并为检查审计部。

10、人社部和民政部合并为社会工作部。

负责就业、社保、社会救助、社团注册方面的事务,将行政区划调整审批的职能划入发改委。

11、基本保持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安部、司法部和人民银行。

12、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银行不再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而是独立的国家机构,与最高检、最高法平级。

13、国家安全部降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家安全总局。

14、将民委、宗教事务局与侨办、港澳办、台办合并,组建和平统一委员会。

二、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调整1、将国家税务总局并入财政部。

在地方则取消地方税务局。

2、将工商总局、质监总局、安监总局与卫生部下属的药监局合并,组建国家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总局。

3、将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并入文化部。

4、统计局并入发改委。

5、林业局并入农业部。

6、知识产权局并入科学教育部。

7、旅游局并入文化部。

8、宗教事务局与民委合并,侨办、港澳办、台办并入,组建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9、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家防腐局并入监察部,成为部委下属的国家局。

三、国务院办事机构调整(拟取消的国务院办事机构)1、侨办、港澳办、台办一同并入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法制办并入司法部。

3、国务院...(function()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document.write(‘‘);(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3977817”,container: s});})();2017大部制改革方案的意义相关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