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学探究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知识清单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知识清单一、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验证化学理论,探索未知的化学世界。
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通过进行氧气的制取和燃烧实验,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氧气支持燃烧的特性。
化学实验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巧。
从仪器的使用到实验步骤的执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亲手操作,这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此外,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一)仪器的认识与使用1、常见的仪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有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酒精灯、托盘天平、集气瓶等。
试管常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烧杯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和配制溶液;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玻璃棒用于搅拌、引流等;酒精灯用于加热;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集气瓶用于收集和储存气体。
2、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用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二)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
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一般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缓缓竖起试管,使药品滑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时要保持滴管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
取用较多量液体药品时,可直接倾倒,瓶口要紧挨容器口,标签要向着手心。
(三)物质的加热1、给液体加热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 度角。
用烧杯、烧瓶给液体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以使其受热均匀。
2、给固体加热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课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
学生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上对化学学科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但是怎么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通过这节课将对这个问题有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化学观念:通过实验,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科学思维:通过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重点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难点培养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倾听思考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讲授新课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1.蜡烛点燃前(眼睛看、鼻子闻、手感觉):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象。
能力。
探究内容: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
颜色:白色;状态:固体;形状:柱状;气味:有轻微气味探究内容:探究蜡烛的硬度、密度、溶解性【实验探究】用小刀切割一小块蜡烛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讲义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讲义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化学实验不仅是验证化学理论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发我们探索未知、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直接来源。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物质的变化、反应的现象,从而对化学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时,我们能亲眼看到金属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这些现象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进行,进而理解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每一个细节,比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气体的逸出等。
同时,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能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化学实验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实验需要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而且,很多实验需要小组合作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分工协作、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我们的探究欲望,引领我们深入思考。
例如,为什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作出假设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猜测。
对于铁生锈的问题,我们可能假设铁生锈与氧气、水或者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有关。
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
实验方案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设计铁生锈实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条件进行对比,如一组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一组干燥密封,另一组浸没在水中等。
进行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是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和总结。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式教案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式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不同物质颜色的形成原理;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3. 提高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学习步骤:
1. 导入(10分钟)
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同颜色物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物质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 实验设计(20分钟)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物质颜色的形成原理。
提供一些物质供学生选择,并配备实验器材,如试管、试剂等。
3. 实验操作(30分钟)
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和数据。
4. 分析探究结果(15分钟)
学生讨论实验现象,总结不同物质颜色的形成原理,并尝试给出合理解释。
5. 总结和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结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6. 课堂延伸(自主学习)
布置相关作业或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学习评价:
1. 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2. 观察数据是否准确可靠;
3. 结论表达是否清晰可信;
4.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拓展实验:
1. 尝试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
2. 使用不同的指示剂探究酸碱反应中的颜色现象;
3. 研究燃烧产生的火焰颜色和各种化合物的颜色原理。
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一、引言化学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学科。
在进行化学科学探究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化学科学。
二、确定研究问题在进行化学科学探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或目标。
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实验问题,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盐是什么?”或者是一个更广泛的研究目标,例如:“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三、制定假设在确定研究问题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假设,即对问题的初步解答或预测。
假设应该基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观察,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例如,对于前述的实验问题,我们可以假设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四、设计实验根据研究问题和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有效性。
实验设计应考虑实验的可行性、操作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可观察性。
同时,为了减少误差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我们还需要进行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设计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并测量其中和反应的速率。
五、实施实验在设计好实验后,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施。
在实施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六、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验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结论。
数据处理可以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统计指标,以及绘制图表和曲线来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关系。
数据分析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已有知识,进行合理解释和推断。
七、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或结论。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准确表达实验结果,并与假设进行比较。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说明假设成立;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说明假设需要修正或重新评估。
八、讨论与改进在得出结论后,我们可以对实验进行讨论和改进,以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课件(共23张PPT)
课堂练习
1.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烧瓶 D.锥形瓶
【答案】A 【解析】 试管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A选项符合题意; 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B不符合题意; 烧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C不符合题意; 锥形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
课堂练习
2.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C 【解析】 A 中向燃着的酒精灯中加酒精,可能会发生火灾; B 中用酒精灯对火,可能引起火灾; D 中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引发火灾;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故选项 C 正确。
课堂练习
1.化学试剂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药品状态
所需仪器
粉
镊子
注意事项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试剂时,为避 免试剂粘在管口或管壁上,可先将 试管横放,把盛有试剂的钥匙或用 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 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竖立起来。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试剂放入玻璃容 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 试剂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树 立起来,使块状试剂缓缓滑到容器 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量筒竖直放置,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量筒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2.物质的加热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绝 对 禁 止 用 酒 精 灯 引 燃 另 一 只 酒 精 灯; (3)用完酒精灯后,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4)如不慎碰倒酒精灯,不要惊慌,万一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化学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
化学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化学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真神奇!》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化学科学探究居然有六个环节,这可太有趣啦!就像我们搭积木盖房子一样,每一块积木都有它的作用。
化学科学探究的这六个环节,也是缺一不可哟!首先是提出问题。
这就好比我们在黑暗中寻找那一丝光亮。
“为什么这个物质会变色?”“那种气体为啥有怪味道?”我们得像好奇宝宝一样,心里充满无数个问号。
老师不是常说,好奇是发现的第一步嘛!难道不是吗?然后是猜想与假设。
这就像我们猜谜语,大胆地去猜测答案。
“是不是因为温度的变化导致了物质的反应?”“会不会是有新的元素加入才产生了这种现象?” 这时候我们的脑袋瓜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幻想工厂,各种想法都往外冒,难道不好玩吗?接下来是制定计划。
这就像我们准备出门旅行,得规划好路线。
要用什么实验器材呀,实验步骤是咋样的呀。
要是计划没做好,那可就像迷路的小羊,找不到方向啦!再然后是进行实验。
这可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像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准备冲刺。
我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仪器,眼睛紧紧盯着实验的变化,心里那个紧张又期待呀,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瞬间。
收集证据也很重要哟!这就像我们在秋天收集漂亮的枫叶,一片都不能少。
把实验中的各种数据、现象都认真地记录下来,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过。
最后就是得出结论啦。
这就像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分析,得出那个让人期待已久的答案。
有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让我们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我们小组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
“是不是因为有水铁才生锈?”“我觉得空气也有关系!”这就是我们在提出问题和猜想假设呀。
然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准备了三个瓶子,一个装水,一个装干燥的空气,一个既有水又有空气。
做实验的时候,大家都特别认真,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最后发现,果然是既有水又有空气的瓶子里,铁生锈最快。
我们可高兴啦,这不就得出结论了嘛!我觉得呀,这六个环节就像六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带着我们在化学的世界里探险。
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验证化学理论知识,更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总结,逐渐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多个方面。
在化学实验中,每一个环节都对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首先,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阅读相关资料、与他人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
例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我们可能会发现不同浓度的酸和碱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变化不同,从而提出“酸和碱的浓度对中和反应的影响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作出假设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
假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可靠性。
在作出假设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同时也要敢于大胆猜想。
以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例,我们可以假设“在相同条件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实验设计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
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有效地验证假设,获取准确的数据。
在设计实验时,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选择实验器材和试剂、制定实验步骤和控制实验条件等。
例如,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如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进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实践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例如,在进行加热实验时,要正确使用酒精灯,避免发生火灾;在进行有毒气体实验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中毒。
化学中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化学中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化学这门学科就像一座迷宫,里面藏着无数的奥秘。
科学探究则是我们在这座迷宫中找寻真相的那把钥匙。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化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弄清楚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做些什么,别让复杂的概念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1. 提出问题1.1 观察与发现一切从好奇心开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实验室看到某种现象,脑子里马上冒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好奇心就是探究的起点。
比如,看到一个液体变色,心里就想,嗯,这种颜色变化到底是怎么来的?这就是提出问题的关键一步。
1.2 明确问题接下来,我们得把模糊的问题变得具体。
比如,不只是问“液体怎么变色”,而是要问“这两种化学品混合后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才有针对性,更容易找到答案。
2. 制定假设2.1 理论支持有了具体的问题后,我们需要来个猜测。
这时候,你的科学直觉和之前的知识就是我们的“杀手锏”。
假设可以是“这两种化学品混合会产生反应,释放出某种化学物质改变颜色。
” 这种假设就像是我们对迷宫的一种猜测路径,虽然不一定对,但能帮助我们继续前行。
2.2 逻辑推理然后,我们得用逻辑来支持我们的假设。
根据已知的化学原理,比如酸碱中和反应,或许就能解释颜色变化的机制。
这一步就是为了确保我们的猜测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一定依据的。
3. 设计实验3.1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就像是制定一份行动计划。
我们需要考虑实验的步骤、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以及每一步要测量的数据。
比如,如果我们想测试两种液体混合后的反应,就得准备好试管、量杯、指示剂等,确保每一步都能准确进行。
3.2 控制变量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控制变量,保证只有一个因素在变化。
比如,要测试两种液体的反应效果,就得保证其他条件,比如温度、量的比例等,都保持一致。
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结果不被其他因素干扰。
4. 进行实验4.1 实验操作一旦实验设计好,我们就可以开始动手了。
操作的时候要仔细、认真,不能有丝毫马虎。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之科学探究
现学
探
究
在
中
招
试
题
中 三 4、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的、 体科 现学
探 究 在 中 招 试 题
结语
谢谢大家!
位一
、
新 新一轮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强调以改 课 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新课 标 标中明确指出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
中 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
科 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
学 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
探 究
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 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的
地
二
、
新 课 1、科学探究的内容和目标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之科学 探究
什
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
么 是 科
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 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 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
学 达与交流等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
探 究
?
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激发化学学 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 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 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标 和 教
2、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目的 3、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安排科学探
材 究实验
中
的科学源自探究三 、 1、实验方案的评价 科 学 探 究 在 中 招 试 题 中 的 体 现
三 、
2、提出问题的能力
科
学
探
究
在
中
招
试
题
中
的
体
现
中 的
三 、
3、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科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教案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教案
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
目标:通过探究,在实验中观察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条件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理解化学反应的
发生条件。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设计及分析过程;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培养实验技能。
课时安排:本课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变化。
2. 实验操作:准备铁粉和硫粉,将它们混合在试管中,用火焰加热试管,并观察产物的变化。
3. 分析: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混合后的物质会发生变化?这是一种
何种化学变化?
4. 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定义和条件,让他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发生条件
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2. 探究:设计一个新的实验,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进行混合反应,观察其发生
条件。
3. 实验操作:根据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观察实验现象。
4. 分析:通过观察,学生讨论实验的发生条件和化学变化的结果。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化学反应的发生条件及原理,并思考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学生以本课程中的实验为基础,设计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化学反应实验,并写出
实验计划。
拓展:让学生自行探究化学反应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观察,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习水平,鼓励
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探究和创新。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案《化学实验》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案《化学实验》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简单的化学现象,引发幼儿对化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物质:水和食盐。
2.简单的化学反应:溶解食盐。
3.观察化学反应带来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用的玻璃杯、勺子、盐、水、实验说明。
2.幼儿准备:根据教师的指导,带上围裙和手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化学实验的主题,并引导幼儿讨论一些他们知道的化学现象。
2. 操作:教师将盐加入到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让幼儿观察盐的消失过程。
3. 观察: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盐的变化,是否还能看到盐,是否水中有盐的味道。
4. 总结: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引导幼儿思考现象背后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教学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总结,加深幼儿对化学实验的理解。
六、教学效果评价1.幼儿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操作。
2.幼儿能够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思考。
3.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展现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
七、延伸活动1.幼儿用自己的话向家长讲述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观察家庭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蒸发水的现象等,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观察。
3.观察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如清洁剂溶解污渍等,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简单的实验。
八、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幼儿的安全。
2.教师应不断寻找适合幼儿的化学实验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通过以上幼儿园科学探究教案《化学实验》,希望能够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习中玩,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幼儿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3)+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A.加热前试管外壁没有擦干 B.加热时试管底接触了灯芯C.试管里的液体超过容积的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1
2
3
4
5
6
7
5.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B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味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1
2
3
4
5
6
7
【拓展提升】
6.(跨学科)涉及气体的实验要求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密闭,再创造条件使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
保持内外压强的平衡
湿抹布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①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 _;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______套上、取下;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__________,要用____焰加热;仪器不要接触灯芯;
底部
均匀受热
外
④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人;⑤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____水或用____水冲洗,防止炸裂。
A
A. B. C. D.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C. D.
1
2
3
4
5
3.对“实验仪器——用途——使用注意事项”连线如下,其中全部正确的是( )
B
A.烧杯——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可以直接加热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C.锥形瓶——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可以直接加热D.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也可以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常考题型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物质性质探究:这种题型主要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例如,探究钠、铝、铁等金属单质的性质,或者比较不同金属与同一种酸的反应速率等。
物质制备和分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如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或者分离和提纯物质,如粗盐的提纯等。
化学原理探究:这种题型主要探究化学反应的原理,例如,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或者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合理的化学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实验评价和改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评价和改进能力,例如,评价一个实验方案的优缺点,或者针对一个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等。
以上是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常考题型的详细介绍,学生在备考时需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同时加强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不仅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能力,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这些能力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体系。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学生需要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和实验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准确地表述出来。
作出假设是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的初步推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学生需要根据问题和假设,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仪器和试剂,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方案。
进行实验需要学生具备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收集证据和分析数据要求学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得出结论是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回答。
表达交流则是将探究过程和结果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二、化学实验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中的重要性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观察到各种化学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究。
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和试剂,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和要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阐述
我国《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阐述
《化学课程标准》是我国化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它对科学探究有如下阐述: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它以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等为其主要特点。
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可以认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学生还可以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化学课程标准》原文。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安三中王艳丽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本质,初步形成化学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法: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以后教学中我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
1、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实验。
例如:“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学生通过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归纳出“物质溶解时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结论。
2、调查、辩论等活动。
例如:“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状况,提出有关建议。
”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等。
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通过日常实验初步探讨出探究的步骤
第二阶段:实施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实验
最后阶段:完成课题的报告
五、课题研究人:王艳丽。
初中科学化学实验探究教案
初中科学化学实验探究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各种溶液的酸碱性质,并学会使用通用指示剂进行酸碱中性试验。
实验材料:
1. 立式试管
2. 盖有标度的滴管
3. 盐酸、氢氧化钠、酸性溶液、碱性溶液
4. 通用指示剂(酚酞)
实验步骤:
1. 将立式试管置于试验台上,分别加入少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用通用指示剂(酚酞)滴加至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
3. 再分别加入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并进行相同的观察。
实验记录:
1.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颜色变化: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2.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果分析:
1.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判断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
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了解酸碱中性试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通用指示剂进行酸碱中性试验,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
同时,也掌握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酸碱中性试验的原理和过程。
拓展实验:
1. 尝试使用其他通用指示剂进行酸碱中性试验,观察不同指示剂的变化情况。
2. 研究不同浓度、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质,探究影响酸碱中性试验的因素。
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分享——科学探究的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分享——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探究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分享几个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展示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一:酸碱反应的观察与分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酸碱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了解酸碱反应。
首先,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酸性和碱性物质,如醋、柠檬汁、肥皂水等,以及一些指示剂,如酚酞、苏丹红等。
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这些物质,观察它们之间的反应现象,并用指示剂测试其酸碱性质。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特点,并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案例二: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研究气体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气体实验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的实验。
首先,老师可以选择一种常见的气体,如氢气、氧气等,然后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实验操作来制备这种气体。
制备完成后,学生可以观察气体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并进行一系列实验,如燃烧、溶解等,研究气体的化学性质。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案例三:溶液的浓度测定与计算溶液的浓度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实验中经常需要测定和计算的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溶液的浓度测定与计算的实验。
首先,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已知浓度的溶液,如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等,然后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实验操作来测定这些溶液的浓度。
测定完成后,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来计算溶液的浓度,并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如稀释、中和等,进一步加深对浓度的理解。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浓度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