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 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含妇幼保健方向)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5学分。
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
四、课程属性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必修课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同时,本课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重点学习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各个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七、重要先修课程生物学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解剖学的概念;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2.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的组成。
●自学内容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目的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3.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
3.掌握人体各部骨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各骨的位置关系。
4.熟悉人体各部重要的骨性标志。
5.了解骨表面的结构、新生儿颅的特点。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骨概述。
2.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颅骨。
3.新生儿颅的特点及出生后的变化。
●自学内容1.骨表面的结构。
2.骨的发生和生长。
第二章关节学【目的要求】1.掌握关节的结构及运动形式。
2.熟悉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教授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系统地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结构。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能够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临床案例。
三、课程内容1. 人体解剖学引论- 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分类2. 头颈部解剖学- 头颅骨骼和面部解剖- 头颈部肌肉和血管解剖3. 躯干解剖学- 脊柱和骨盆解剖- 胸部和腹部器官解剖4. 上肢解剖学- 上肢骨骼和肌肉解剖- 上肢神经和血管解剖5. 下肢解剖学- 下肢骨骼和肌肉解剖- 下肢神经和血管解剖6. 解剖学与临床- 常见疾病与解剖学联系- 解剖学在医学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授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程内容。
2. 实验:组织实验室实,帮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人体标本,加深对解剖结构的认识。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临床案例,通过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疾病。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覆盖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室实所得数据和观察结果,编写实验报告。
3. 小组讨论:根据分配的临床案例,展开小组讨论,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
六、教材1. 主教材:《解剖学教程》(作者:XXX)2. 参考书籍:- 《解剖学图谱》(作者:XXX)- 《解剖学临床案例分析》(作者:XXX)七、参考资料1. 《解剖学导论》(作者:XXX)2. 《解剖学研究综述》(作者:XXX)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如有变动将另行通知。
请学生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研究和准备,祝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教学大纲1. 引言- 课程简介-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2. 课程结构- 课程总体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课程包括基本概念、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等内容- 实践课程强调解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3. 课程内容3.1 基础解剖学- 组织结构:细胞、组织、器官- 解剖学术语:常用的解剖学与生物医学专业术语的释义和用法- 大体解剖学: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 整体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3.2 解剖学技术- 器械使用:解剖刀、剪刀、手术缝合线等常用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观察技巧:解剖标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方法- 实验操作:解剖标本的正确处理、解剖操作的步骤和技巧3.3 解剖学与临床- 临床应用: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包括手术操作的基本解剖知识和解剖学影像学等- 解剖学病例研究:通过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析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4.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使用多媒体讲解,辅以图示和示例进行解剖学知识的传授-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剖标本,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讨论和研讨:通过讨论和研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5. 评估方式-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础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在实际解剖操作中的表现和掌握情况的考核- 论文或研究报告:学生通过研究和分析一定的解剖学案例,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6. 参考资料- 解剖学教材:列出本课程推荐教材的名称和作者- 解剖学参考书:列出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解剖学书籍和参考资料的名称和作者以上为解剖学教学大纲的主要框架,具体的教学安排和内容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他们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体解剖教学大纲
绪论Introduction【目的要求】1.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2.熟悉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3.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和分科。
4.了解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和分科。
2.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3.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自学内容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运动系统The locomotor system第一章骨学Osteology第一节总论 Introduction 【目的要求】1. 掌握骨的分类及骨的构造。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3.了解骨的表面形态。
4.了解骨的发生、发育和骨的可塑性。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 骨的分类,骨的表面形态,骨的构造。
2.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3.骨的发生和发育,骨的可塑性。
第二节中轴骨骼Axial bones【目的要求】1.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
2.掌握颅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
3.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
4.掌握胸骨角的概念。
5.熟悉肋骨和胸骨的形态、分部。
6.熟悉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重要孔裂。
7.熟悉骨性鼻腔的构成和各鼻旁窦的位置。
8.熟悉躯干骨和颅骨的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及重要性。
9.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的变化。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躯干骨:椎骨、胸骨、肋。
2.颅骨:脑颅骨、面颅骨。
3.颅的整体观。
4.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第三节附肢骨骼Bones of limbs【目的要求】1.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
2.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
3.熟悉四肢的主要骨性标志的位置。
4.了解四肢骨常见的变异和畸形。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
2.下肢带骨、自由下肢骨。
●自学内容上、下肢骨常见的变异和畸形。
第二章关节学Arthrology第一节总论 Introduction 【目的要求】1. 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2.熟悉骨连结的概念及种类。
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医学影像专业使用)一、教学目标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的学科。
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
2.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二)智能的培养1.自学能力:大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
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主要讲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
2.基本技能:人体表面标志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
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
4.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5.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6.外语:七年制班要求教材、大课讲授章节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
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词汇及阅读部分贡文参考资料。
(三)参考学时教学时数共171学时,理论和实验课时数比例为2:7。
二、教学大纲前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为使学生在只有200学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解剖操作时间,加强学生解剖基本技能的训练,本大纲采取按“系统解剖学一局部解剖学一中枢神经解剖学”,由简到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三段安排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解剖中正确、完整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学到扎实的解剖学知识。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4年制护理、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检验、公卫和药学专业使用)一、说明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学好解剖学,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如生理、病理学等)和临床医学课程(如外科、内科学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绪论【掌握】解剖常用术语【熟悉】人体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的变异和畸形第一篇运动学第一章骨学【掌握】1.骨的形态和构造2.全身各部骨的组成、形态及主要特征3.全身各部重要骨性标志及其临床意义【熟悉】1.颅骨的组成与分部2.颅整体观的主要形态结构3.新生儿颅的特征【了解】1.骨的理、化特性2.骨的发生及可塑性3.骨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第二章骨连结【掌握】1.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装置2.躯干骨连结的主要结构3.肩、肘、桡腕、髋、膝、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特点和功能4.骨盆的组成、分部【熟悉】1.骨连结的分类2.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和功能【了解】1.全身其他各部骨连结的名称、性质和特点第三章肌学【掌握】1.全身肌的分群、分层、名称及主要功能2.膈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作用3.腹壁局部结构(腹白线、腹直肌鞘、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腹壁层次)4.全身常用肌(腱)性标志【熟悉】1.肌的分类、结构、起止及辅助结构2.主要肌的起止及作用(咬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3.四肢局部结构(腋窝、肘窝、腕管、股三角、股管、收肌管、踋窝等)4.颈部分区及颅顶层次【了解】1.颈部、背部、四肢的筋膜配布2.四肢肌的滑液囊及肌腱鞘3.四肢肌作用概述第二篇内脏学第一章总论【掌握】胸腹部标志线及分区【熟悉】内脏概念【了解】内脏的一般结构第二章消化系统【掌握】1.消化系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2.消化系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熟悉】消化系各器官的毗邻关系及体表投影【了解】消化系各器官的构造概况第三章呼吸系统【掌握】1.呼吸系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呼吸系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3.胸膜、胸膜腔的概念,胸膜分部及其下界体表投影4.纵隔的概念【熟悉】1.鼻腔的分部、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开口部位及临床意义2.喉的组成,喉软骨的名称、特征3.喉腔的分部和结构特点4.纵隔的境界和分部【了解】1.呼吸系各器官的结构特点2.喉肌的名称及主要作用3.纵隔的内容第四章泌尿系统【掌握】1.泌尿系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特征2.肾的大体构造、肾的被膜3.输尿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4.膀胱的分部,膀胱壁的构造及其与腹膜的关系【熟悉】1.肾的位置及其固定因素2.输尿管的行程3.女性尿道的形态特征【了解】1.肾的毗邻、肾段的概念2.膀胱的毗邻第五章生殖系统【掌握】1.男、女生殖器的组成,各器官属性、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2.精索的概念,男性尿道的分部,弯曲和狭窄部位3.输卵管的分部,子宫分部及其固定韧带的名称和作用4.会阴的概念,广义会阴的境界和分区【熟悉】1.男、女性各生殖器官的构造概况2.会阴的主要结构【了解】1.男、女性各生殖器官的年龄变化2.睾丸下降及阴囊层次3.男、女性生殖细胞的体外运行途径第六章腹膜【掌握】1.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2.腹膜与脏器的关系3.腹膜形成的陷凹【熟悉】1.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网膜、系膜和韧带)2.腹膜形成的皱襞和隐窝【了解】1.腹膜的性状和功能2.腹膜腔的分区第三篇内分泌系统【掌握】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名称及位置【熟悉】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形态和分部【了解】内分泌的概念,各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篇脉管系统第一章心血管系【掌握】1.心血管系的组成,大、小循环的径路2.心的位置、外形、心腔和心包3.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分部及各部分支4.全身各部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分布(侧重腹部动脉)5.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及收集范围(侧重全身浅静脉及肝门静脉系)【熟悉】1.心壁的构造,心传导系,心的血管,心的体表投影2.全身各主要脏器的血管配布3.全射动脉触搏点及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了解】1.血管的吻合、侧副支、侧副循环及变异情况2.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的结构概况第二章淋巴系【掌握】1.淋巴系的组成、淋巴循环的径路2.淋巴干的名称及其收集淋巴的部位3.淋巴导管的名称、合成、起止、行程及收纳范围4.脾的位置和形态【熟悉】1.淋巴结的形态,全身各部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2.胸腺的位置和形态【了解】1.全身各部淋巴结群的流注关系及临床意义2.淋巴结、脾、胸腺的构造概况及生理意义第五篇感觉器官【掌握】感觉器、感受器的概念【了解】感受器的分类和作用第一章视器【掌握】1.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及形态结构2.眼球内容物和名称、位置和结构特征3.房水循环的途径【熟悉】1.眼副器组成、名称、位置和结构特征2.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外界光线至视细胞的传导径路【了解】1.视器诸结构的主要生理作用2.眼的血管和神经第二章前庭蜗器【掌握】 1.耳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位置、结构、特征2.位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结构【熟悉】1.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布2.中耳鼓室的位置、结构特征3.小儿咽鼓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4.声波的传导途径【了解】耳廓的形态结构第六篇神经系统第一章总论【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术语【熟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第二章周围神经系统【掌握】1.脊神经的组成、分支和分布规律2.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3.膈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胸神经前支、股神经、坐骨神经的主要行程、分支分布及损伤后主要表现4.脑神经的名称、序号、性质和经颅部位5.Ⅲ、Ⅴ、Ⅶ、Ⅸ、Ⅹ诸脑神经的分支分布概况6.自主神经的概念、区分和特点7.交感神经和付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8.主要的交感神经节和付交感神经节的名称、位置【熟悉】1.腋神经、肌皮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的主要行程,分布范围和临床联系2.脑神经的相关神经核、连脑部位、损伤后主要表现3.Ⅰ、Ⅱ、Ⅳ、Ⅷ、Ⅺ、Ⅻ诸脑神经的分布概况4.交感干的组成、位置、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和性质5.主要自主神经丛的组成,位置及分布范围【了解】内脏神经的中枢部、内脏感觉的特点。
解剖学基础第三版教学大纲
解剖学基础第三版教学大纲解剖学基础第三版教学大纲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解剖学的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础,它规定了教学的内容、目标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解剖学基础第三版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其内容的组织。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大纲可以帮助他们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教学大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教学的要求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解剖学基础第三版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体组织学、人体器官学、人体系统学和人体解剖学实验。
其中,人体组织学主要研究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包括细胞学、组织学和器官学等内容。
人体器官学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肺、肝脏、肾脏等器官。
人体系统学主要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系统。
人体解剖学实验是通过解剖实验来观察和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组织,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解剖学基础第三版教学大纲的组织结构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大纲的组织结构应该是由整体到局部,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深层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讲解整体的概念和结构,然后逐步深入到细节和细微的结构。
此外,在教学大纲中还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人体的结构和组织,提高解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总之,解剖学基础第三版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础和指导性文件,它对于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全面、系统,组织结构应该合理、科学。
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教学大纲解剖学教学大纲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为了确保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解剖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设计原则,以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教学大纲的内容教学大纲是一份详细的课程计划,它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解剖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整体认识,以及对各个器官的详细了解。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 课程设置:解剖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每个系统的教学内容,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等。
同时,还应该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分配,确保各个系统的学习时间均衡。
3. 教学方法: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解剖实验、解剖模型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人体结构。
4. 考核方式: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解剖学的考核方式。
可以采用笔试、实验报告和口头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以评估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大纲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渐进式教学:解剖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学生需要逐步掌握基础知识,从而理解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按照难易程度逐步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
2.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应该合理安排解剖实验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3. 多样化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各异,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和案例分析等。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教学大纲的合理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规划学习时间,避免学习内容的重复和遗漏。
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态科学,是研究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
要求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掌握常用解剖学英文词汇;另一方面培养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基本功能的形态科学,是研究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
二)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人体解剖学的研究,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内容】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和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的开展简史。
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四、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
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解剖学术语,研究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
2、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发展概况与分科,体型、变异与畸形的概念。
【教学内容】一、人体结构概述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三、形态学研讨办法四、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5、人体形态学描述的标准重点与难点】重点:常用的解剖学术语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骨学总论第一节概述重点与难点】重点: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讲授方针】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
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一、骨的形态二、骨的构造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四、骨的产生和生长5、骨的表面特征学时】2学时(理论)第二节躯干骨教学目标】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掌握胸骨的形态、分部及胸骨角的临床意义,掌握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掌握躯干骨的体表标志。
解剖学教学大纲
第三章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16学时)第一节概述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皮肤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4-03-04)第一部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6学时)第一节细胞教学内容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二、细胞的增殖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第二节基本组织教学内容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组织四、神经组织教学要求掌握:1.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2.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3.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熟悉:1.各种上皮细胞的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2.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了解:1.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腺上皮;2.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3.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4.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分类、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第三章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16学时)第一节概述教学内容人体的解剖方位及术语教学要求掌握: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第二节运动系统教学内容一、骨与骨连接二、肌教学要求掌握:1.骨的构造、分类和功能;2.关节的基本结构;骨骼的分部与组成;了解:1.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2.躯干骨及其连接、四肢骨及其连接;3.肌的形态与功能、全身肌的分布。
第三节消化系统教学内容一、消化管二、消化腺三、腹膜教学要求掌握:1.消化管的一般结构;2.肝的位置;3.胰的位置、分部;熟悉:1.消化管各段的解剖和组织特点;2.肝的大体形态、肝小叶的形态特点及输胆管道;3.腹膜的概念第四节呼吸系统教学内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组织结构二、胸膜和胸膜腔三、纵隔教学要求掌握:1.呼吸系统的组成;2.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概念;3.鼻旁窦的名称;4.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5.肺的形态、位置、分叶;6.胸膜、胸膜腔、纵隔的概念了解:喉的结构、肺的组织结构特点第五节泌尿系统教学内容一、肾二、输尿管、膀胱、尿道教学要求掌握: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肾的形态和位置,肾单位的组织结构3.输尿管的走行、膀胱的位置和功能了解:尿道的形态特点第六节生殖系统教学内容一、男性生殖器二、女性生殖器教学要求了解:1.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2.男性生殖器及女性生殖器的特点第七节循环系统教学内容一、心、血管系统二、淋巴系统教学要求掌握:1.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组成、功能;2.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3.心的形态、位置;4.心腔的结构和瓣膜的功能;熟悉:1.心的传导系统;2.血管的种类与组织结构;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静脉组成、淋巴系统;了解:心壁的结构第八节神经系统教学内容一、脊髓和脊神经二、脑和脑神经三、自主神经系统四、感觉传导通路五、运动传导通路六、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和脑屏障教学要求掌握:1.神经系统的组成;2.脊髓的位置和外形;3.脊神经的组成和成分及分布;4.脑的分部;5.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概念;6.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和它们的连接方式;7.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8.躯干四肢痛、温、触觉传导通路;9.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10.锥体系的组成和功能熟悉:1.脑神经的名称和序号;2.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的循环、脑屏障的概念;了解:1.脊髓的内部结构;2.脊神经的分布;脑神经的分布;3.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4.锥体外系;5.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第九节皮肤教学内容皮肤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附属器教学要求了解:皮肤的组织结构和附属器第四章人的基本生理功能(6学时)第一节细胞的生理功能教学内容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二、细胞膜受体三、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四、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教学要求掌握: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二、刺激、兴奋、刺激阈和兴奋性的概念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四、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熟悉:一、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二、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了解:一、细胞膜受体的概念;二、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第二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教学内容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四、内环境与稳态五、反馈概念教学要求掌握:1.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2.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熟悉:1.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2.反馈的概念第五章血液(4学时)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教学内容一、血液组成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教学要求掌握:1.血液的组成及功能;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正常值及作用;血液的pH值了解:1.体液分布概况;第二节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教学内容一、红细胞二、白细胞三、血小板教学要求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正常值和生理功能;了解: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与破坏第三节血液凝固和止血教学内容一、血液凝固二、体内抗凝血作用三、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教学要求掌握:1.凝血过程;2.纤维蛋白溶解及生理意义了解:1.生理性止血2.抗凝和促凝的因素第四节血型和输血教学内容一、血型和红细胞凝集二、输血的原则教学要求掌握:ABO血型系统了解:1. Rh血型系统2.输血的原则第六章循环系统生理(10学时)第一节心脏生理教学内容一、心的泵血功能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三、心肌的生理特性四、体表心电图教学要求掌握:1.心动周期的概念;2.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3.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心脏瓣膜的活动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5.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理6.特殊传导系统的组成7.兴奋在心脏中的传导途径熟悉: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概念2.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3.自动节律性4.心电图各波的意义了解:1.心率及其对心动周期的影响2.心脏作功的概念和心功能储备的概念3.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第二节血管生理教学内容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三、微循环四、组织液的生成及淋巴循环教学要求掌握:1.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生理变异、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2.动脉血压相对恒定及其生理意义3.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及影响因素熟悉:1.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关系3.静脉血流及影响因素了解:1.各类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2.微循环的组成、血流通路和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教学内容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教学要求掌握: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2.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3.压力感受性反射熟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了解:1.心血管中枢;2.化学感受器反射;第四节血量的调节教学内容血量及其调节教学要求掌握:血量了解:血量的调节第五节器官循环教学内容一、冠状循环二、脑循环教学要求掌握:冠状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了解:血-脑脊液屏障、血-脑屏障第七章呼吸生理(6学时)第一节概述教学内容一、呼吸的概念二、呼吸的过程教学要求掌握: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第二节肺通气教学内容一、肺通气的动力二、肺通气的阻力三、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教学要求掌握: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熟悉:1.胸内压的形成及变化2.弹性阻力与顺应性及非弹性阻力3.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机能余气量、余气量、肺总容量)的概念了解:1.胸膜腔2.呼吸肌、呼吸运动及肺通气的动力3.平静呼吸和加强呼吸时胸廓运动的特点第三节气体交换和运输教学内容一、气体交换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教学要求掌握:1.气体交换过程2.氧的化学结合熟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了解:二氧化碳化学结合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教学内容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二、呼吸调节掌握:呼吸的化学性反射调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了解:1.呼吸中枢的概念,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2.肺牵张反射的概念3.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第八章消化系统生理(6学时)第一节概述教学内容一、消化、吸收的概念和消化的方式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三、消化腺及其分泌四、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教学要求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了解:1.消化的方式2.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3.消化道的神经与体液调节第二节消化道的运动教学内容一、咀嚼和吞咽二、胃的运动三、小肠的运动四、大肠的运动教学要求掌握:1.胃的运动形式2.胃的排空及其调节了解:1.咀嚼、吞咽、呕吐2.小肠的运动形式第三节消化液的分泌教学内容一、唾液二、胃液三、胰液四、胆汁五、小肠液教学要求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熟悉:胃液、胰液和胆汁分泌的调节了解:唾液和小肠液的分泌第四节吸收教学内容一、吸收部位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要求掌握:1.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作用;2.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形式和途径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4学时)第一节能量代谢教学内容一、能量的来源和利用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三、基础代谢率教学要求掌握:基础代谢率概念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第二节正常体温及其波动教学内容一、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二、体温的正常波动教学要求了解:正常体温及其波动范围第三节体温调节教学内容一、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二、温度感受器三、体温调节中枢教学要求熟悉:体温调节过程了解: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第十章尿的生成与排出(7学时)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教学内容一、肾的功能解剖二、肾的血液循环及其功能特点教学要求掌握:肾脏的血液循环特征了解:肾脏的结构特征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教学内容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二、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功能教学要求掌握:1.肾小球的滤过机能(肾小球滤过率、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及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2.肾小管的机能(主动和被动转运,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与排泄,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肾阈)了解: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第三节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教学内容尿液浓缩的结构基础教学要求了解: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第四节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教学内容一、肾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二、肾在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教学要求掌握: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第五节尿的排放教学内容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二、排尿过程教学要求了解:排尿反射第十一章神经系统(12学时)第一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教学内容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二、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三、神经递质教学要求掌握:1.神经递质的概念和种类;2.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方式及特点了解:1.神经纤维传导特性;2.神经纤维的分类;第二节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教学内容一、反射中枢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三、中枢兴奋四、中枢抑制教学要求掌握: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和抑制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教学内容一、丘脑的感觉功能二、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三、内脏感觉与痛觉教学要求掌握:特异性投射系统及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人体解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性强。
通过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准确掌握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组成、正常位置及形态结构,了解人体结构的毗邻关系。
培养学生形成正常人体形态学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基础。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解剖术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观察、辨认能力,综合判断、思维表达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项目设置情况备注:根据专业性质及课程要求,结合实验室条件,灵活调整实验项目。
四、各实验项目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骨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掌握各部骨的名称、数目、形态结构。
3.掌握人体全身的主要骨性标志。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人体全身各部骨的标本、模型、挂图,标本陈列台、多媒体、数字人解剖系统等。
(三)实验内容1.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课注意事项;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及学习方法。
2.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3.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4.各部骨的名称、数目、形态结构。
5.人体全身主要的骨性标志。
实验项目二:骨连接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2.掌握各部分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以及运动。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人体全身各部骨连接的标本、模型、挂图,标本陈列台、多媒体、数字人解剖系统、标本冷藏柜等。
(三)实验内容1.滑膜关节的结构、分类及运动形式。
2.椎骨间连结各结构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
3.脊柱、胸廓的组成及功能。
4.人体各部重要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实验项目三:肌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肌的构造、分类、起止点和辅助装置。
2.掌握肌肉的名称、位置及作用。
3.掌握人体全身主要的肌性标志。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研究人体结构和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理解和感知。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位置和功能;2. 理解人体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作用;3. 理解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相应的解剖结构;4. 掌握常见疾病与解剖学之间的关联。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课程将根据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划分,分为以下主要内容:1. 人体基本组织结构-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组织学分类与组织结构2. 骨骼系统- 骨骼的分类和组成- 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3. 肌肉系统- 肌肉组织的分类和结构- 肌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肌肉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4.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消化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5.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呼吸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6.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心血管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循环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7.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泌尿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8.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神经组织的分类和特点- 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9.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雌雄生殖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实验观察、解剖模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评估方式: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主教材:- 人体解剖学教程辅助参考资料:- 临床解剖学图谱- 人体解剖学教学视频以上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疾病诊断中。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时安排:总学时30小时,分为15个单元,每个单元授课2小时-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及解剖示教相结合课程目标- 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及其功能-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和互动关系- 理解解剖学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课程内容单元1:人体的基本组织与细胞结构- 人体组织的分类及特征-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单元2:骨骼系统解剖- 骨骼系统的分类- 骨骼的构成及功能- 骨骼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3:关节与肌肉系统解剖- 关节的分类与结构- 肌肉的分类及功能- 关节与肌肉系统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单元4:循环系统解剖-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血液循环的过程-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5:呼吸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呼吸过程的解剖学基础-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6:消化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消化器官的解剖学特点-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7:泌尿系统解剖- 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肾脏的解剖学基础-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8:生殖系统解剖- 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与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 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9:神经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0:内分泌系统解剖-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内分泌腺体的解剖学基础-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1:感觉器官解剖- 视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听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嗅觉和味觉的解剖基础单元12:免疫系统解剖- 免疫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 免疫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3:皮肤及其附件解剖- 皮肤及其附件的结构及功能- 皮肤保护机制的解剖基础- 皮肤及其附件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4:胚胎发育和生长解剖-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生长和发育的解剖学基础- 胚胎发育和生长异常的解剖特点单元15: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解剖学在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 掌握解剖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强调解剖学知识对临床医生的必要性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80%-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占总成绩20%以上为《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教学进度及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与医学各科的联系密切,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先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并对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新进展有所了解,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护理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医学教育科学中的先修课和必修课。
教学中要求正确阐述人体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及毗邻关系,使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描述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
正确把握主要器官形态特征和重要的体表标志、脏器及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和常用穿刺部位的解剖学关系。
使学生能较全面、完整和系统的获得有关人体结构知识,为以后学习其它基础课、专业课和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核打下必需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石,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任务驱动、讨论、案例、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眼”、“脑”、“手”三者结合,使学生快速地熟悉和掌握解剖学知识,挖掘学生形态思维能力,并将临床常见病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改变传统人体解剖学“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合理适当改革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启发式、讨论式、混合式教学等。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1学时知识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本章小结重点:人体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人体的轴和面难点:人体的轴和面思考题:试述人体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第一篇运动系统16学时第一章骨学6学时第一节总论1学时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教学大纲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为解剖学课程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深入了解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系统的名称和组成部分。
- 熟悉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方法。
- 理解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概述- 人体结构的分类和组成- 解剖学的历史和发展2. 组织学- 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器官和器官系统的组织学特征3. 骨骼系统- 骨骼的组成和生理功能- 不同部位的骨骼结构4. 肌肉系统- 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及其功能- 肌肉与骨骼系统的协调运动5. 循环系统- 心血管解剖学和生理学- 血液循环的路径和心脏功能6. 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过程的调控和气体交换7.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消化过程的控制和营养吸收8. 泌尿系统- 泌尿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尿液形成和排泄过程9. 神经系统- 神经元和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0. 生殖系统- 雌雄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课方式传授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 实验:进行解剖学实验,直接观察和探索人体结构的特点。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解剖学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评估方式-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通过解剖学实验获得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参考资料- Moore, K. L., & Dalley, A. F. (2018).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Wolters Kluwer.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Wolters Kluwer.- Netter, F. H. (2018).Atlas of Human Anatomy. Elsevier.Atlas of Human Anatomy. Elsevier.。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共五篇)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共五篇)第一篇: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前言[目的要求]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功能系统(运动系统、内脏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研究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
是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是;在总的培养目标下,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为其它基础课、临床课以及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以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逻辑思维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系统解剖的主要内容,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运用人体形态结构的“三基”内容的灵活性和实践性。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一、理论讲授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关系及机能意义,血管的分支走行等(包括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
常用的表面解剖学及体表投影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位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功能意义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感觉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意义。
内分泌腺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意义。
(二)实践部分按各系统顺序在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分组示教与实践,结合活体、标本、模型、投影片、挂图、录像、等反复实践。
建立立体形象,增强记忆,从纵的方面加深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要求:能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和正常位置与形态;能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人体的各形态结构等内容。
[教学安排]1 根据口腔、预防、高护各系的特点及学校对五年制教学计划的安排、系统解剖学暂定32学时,以小班讲课与实验相结合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本学科是实践性强的科学,通过标本、模型、多媒体等各种教具的形态学教学,充分理解其形态结构与功能意义。
[使用说明]1.本大纲按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感觉器、神经系、内分泌等顺序排列。
2.本大纲依据解剖学的教学模式,以小班讲课与实验为主,可以小班讲授、示教、自学与实践及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预习要求:预习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及其常用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目的要求:(一)掌握: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及其常用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二)了解:1.1.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
2.2.解剖学的发展简史及分科。
3.3.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讲课学时:1学时教学内容: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及其发展概况。
三.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术语。
四.人体器官的异常、变异和畸形。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章运动系统预习要求:预习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的形态、结构。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
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的组成。
上消化道和上呼吸道所包括的器官。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概念。
神经系统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脊神经的构成、性质。
脑神经的名称、顺序。
目的要求:(一)掌握:1.1.运动系统的组成。
2.2.骨的形态、结构。
3.3.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
4.4.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的组成。
5.5.上消化道和上呼吸道所包括的器官。
6.6.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7.7.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概念。
8.8.神经系统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
9.9.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0.10.脊神经的构成、性质。
11.11.脑神经的名称、顺序。
(二)熟悉:1.1.骨骼的概念。
2.2.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
3.3.内分泌系的组成和特点。
4.4.骨骼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命名原则。
5.5.淋巴系统的组成及配布特点。
6.6.神经元的分类。
(三)了解:1.1.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2.骨的发生和发育。
3.3.关节的直接连结。
4.4.肌的概念。
肌的起止、辅助结构、血管和神经。
5.5.反射弧的概念。
6.6.神经系统的功能。
讲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运动系统(一)骨学1.骨的形态。
2.骨的构造。
3.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4.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5.骨的发生和发育。
6.骨的X线像。
(二)骨连结1.直接连结: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
2.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关节的分类、关节的血管和神经供应。
(三)肌学1.肌肉的形态和构造。
2.肌的分类。
3.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4.肌的命名。
5.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滑膜囊、腱鞘、籽骨。
6.肌的神经和血管:肌的神经支配、肌的血液供应。
二.内脏学(一)消化系统1.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
2.消化腺:肝、胰。
(二)呼吸系统1.呼吸道:鼻、喉、气管、支气管。
2.肺。
3.胸膜。
(三)泌尿系统1.肾。
2.输尿管。
3.膀胱。
4.尿道。
(四)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器:男性内生殖器、男性外生殖器。
2.女性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
三.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2.内分泌腺组织。
四.脉管系统(一)心血管系统概述1.心血管系的组成: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肺循环。
3.血管的分布特点。
4.动脉吻合与侧支循环。
(二)淋巴系1.淋巴系的组成及淋巴循环。
2.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
3.淋巴结。
五.感受器(一)感受器的概念。
(二)感受器的分类。
六.神经系统(一)神经系在机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二)神经系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2.神经胶质。
3.神经元间的联系方式。
(三)神经系的基本活动方式。
(四)神经系的常用术语。
(五)神经系的区分。
1.中枢神经系: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第三章下肢预习要求:预习大隐静脉的起始、走行、属支和注入部位。
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分群及收集范围。
股前群肌、股内侧群肌、小腿前群及外侧群肌的名称、作用和神经支配。
股三角的境界、内容及其排列。
股鞘的概念、股管及股环的境界。
股动脉的起止、走行及主要分支。
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
股神经、闭孔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位置和支配。
与股动脉、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伴行的神经。
臀部肌肉的排列,臀大肌、梨状肌的起止和作用。
小隐静脉的起止。
股后群肌、小腿后群肌和名称、作用及神经支配。
腘窝的境界、内容及其排列。
坐骨神经、胫神经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出入梨状肌下孔的结构。
腘动脉、胫后动脉的起止、行径和分布。
目的要求:(一)掌握:1.1.大隐静脉的起始、走行、属支和注入部位。
2.2.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分群及收集范围。
3.3.股前群肌、股内侧群肌、小腿前群及外侧群肌的名称、作用和神经支配。
4.4.股三角的境界、内容及其排列。
5.5.股鞘的概念、股管及股环的位置和境界。
股动脉的起止、走行及主要分支。
6.6.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
7.7.股神经、闭孔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位置和支配。
8.8.与股动脉、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伴行的神经。
9.9.臀部肌肉的排列,臀大肌、梨状肌的起止和作用。
10.10.小隐静脉的起止。
11.11.股后群肌、小腿后群肌和名称、作用及神经支配。
12.12.腘窝的境界、内容及其排列。
13.13.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14.14.出入梨状肌下孔的结构。
15.15.腘动脉、胫后动脉的起止、行径和分布。
(二)熟悉:1.1.收肌管的位置和组成及通过的结构。
2.2.踝管的组成及其通过的结构。
(三)了解:1.1.腓浅神经浅出的部位及其支配范围。
2.2.股前区及内侧区、小腿前、外侧区皮神经的分布。
3.3.股管及股环的临床意义。
4.4.肌腔隙和血管腔隙的概念。
5.5.腹股沟管深淋巴结的位置。
6.6.股后皮神经、腓肠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7.7.腘窝淋巴结及其引流。
8.8.臀部深层各肌的名称、位置。
9.9.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讲课学时:5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一)下肢的境界、分部和分区(二)下肢的体表标志二.股前区及股内侧区、小腿前区及小腿外侧区和足背的浅层结构(一)皮肤(二)浅筋膜1.皮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皮支、股外侧皮神经、股中间皮神经、股内侧皮神经、隐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足背外侧皮神经。
2.浅静脉:足背静脉弓、大隐静脉。
3.浅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阴部外动脉。
4.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上浅淋巴结、腹股沟下浅淋巴结。
5.浅淋巴管三.股前区的深层结构(一)深筋膜(二)股前区的肌肉和局部结构1.股前区的肌肉:股前群肌、股内侧群肌、髂腰肌、阔筋膜张肌。
2.局部结构:肌腔隙和血管腔隙、股三角、股鞘和血管腔隙、股三角、股鞘和股管、收肌管。
(三)股前区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回流1.股前区的血管:股动脉、股静脉、闭孔动脉。
2.股前区的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
3.腹股沟深淋巴结。
四.小腿前区、小腿外侧区和足背的深层结构(一)深筋膜1.伸肌上支持带。
2.伸肌下支持带。
3.腓骨肌下、下支持带(二)肌与腱滑膜鞘1.小腿前群肌。
2.小腿外侧群肌。
3.足背肌。
4.腱滑膜鞘。
(三)小腿前区、外侧区和足背的血管和神经1.胫前动脉。
2.足背动脉。
3.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五.臀区、股后区、腘窝和小腿后区的浅层结构(一)皮肤(二)浅筋膜1.皮神经:臀上皮神经、股后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
2.小隐静脉。
3.腘浅淋巴结。
六.臀区和股后区的深层结构(一)深筋膜(二)臀肌1.臀大肌。
2.臀中肌和臀小肌。
3.梨状肌。
4.闭孔内肌。
5.上孖肌和下孖肌。
6.股方肌。
7.闭孔外肌。
(三)股后群肌1.股二头肌。
2.半腱肌和半膜肌。
(四)臀区的动脉1.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
2.阴部内动脉。
(五)臀区和股后区的神经1.股后皮神经。
2.臀上神经。
3.臀下神经。
4.坐骨神经。
5.阴部神经。
七.腘窝、小腿后区的深层结构(一)深筋膜(二)腘窝的境界与内容1.腘窝的境界。
2.腘窝的内容:胫神经、腓总神经、腘静脉、腘动脉、腘淋巴结。
(三)小腿后区的肌肉1.深层。
2.深层:腘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后肌。
(四)小腿后区的血管和神经1.胫后动脉。
2.胫后静脉。
3.胫神经。
(五)踝管及其内容(六)足底1.皮肤。
2.浅筋膜。
3.深筋膜。
4.足底肌:内侧群、外侧群、中间群。
5.足底的血管和神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章上肢预习要求: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和淋巴引流及临床意义。
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临床意义。
腋窝的位置、形态及各壁的构成。
臂丛的组成、主要分支及分布。
腋动脉的起止、行径和主要分支及分布。
腋静脉的起止、行径、属支及收集区域。
腋淋巴结各群的位置及收纳范围。
上肢动脉干、神经干的体表投影。
肱动脉的位置、行程和主要分支分布。
前臂前群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前臂前面的神经血管干的位置、分支和分布。
手部肌的分群。
掌浅弓的组成、位置和掌深弓的位置。
背部浅层肌的位置、功能和神经支配。
穿经三边隙和四边隙的结构。
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臂部前群肌的名称、起止和作用。
前臂后群肌的名称、起止和作用。
桡神经深支及骨间血管的位置和分布。
目的要求:(一)掌握:1.1.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和淋巴引流及临床意义。
2.2.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临床意义。
3.3.腋窝的形态及各壁的构成。
4.4.臂丛的组成、主要分支及分布。
5.5.腋动脉的起止、行径和主要分支及分布。
6.6.腋静脉的起止、位置、毗邻。
7.7.腋淋巴结各群的位置及收纳范围。
8.8.上肢动脉干、神经干的体表投影。
9.9.肱动脉的位置、行程和主要分支分布。
10.10.前臂前群肌的名称、层次排列和作用。
11.11.前臂前面的神经血管干的位置、分支和分布。
12.12.手部肌的分群。
13.13.掌浅弓的组成、位置和掌深弓的位置。
14.14.背部浅层肌的位置、功能和神经支配。
15.15.穿经三边隙和四边隙的结构。
16.16.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17.17.臂部前群肌的名称、起止和作用。
18.18.前臂后群肌的名称、起止和作用。
19.19.桡神经深支及骨间血管的位置和分布。
(二)熟悉:1.1.胸壁浅层肌的位置、主要起止、功能和神经支配。
2.2.臂部后群肌的名称、起止和作用。
3.3.肌皮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位置、行程及分布。
4.4.肘窝的境界及其内诸结构的排列。
5.5.腕管的构成及其通过的结构。
6.6.掌浅弓的体表投影。
7.7.上肢体表主要肌性标志。
8.8.竖脊肌的位置和功能。
(三)了解:1.1.胸前区浅血管的概况及神经来源和分布。
2.2.乳房的神经和血管。
3.3.上肢浅层淋巴管的引流,上肢皮神经的分布。
4.4.腋鞘的构成及其内容。
5.5.上肢和下肢的局部记载。
6.6.臂、前臂筋膜、肌间隔。
7.7.肘关节周围动脉吻合。
8.8.手部筋膜的特点、腱纤维鞘的构成。
9.9.掌中区的层次结构。
10.10.正中神经返支的位置和支配、尺神经浅支的位置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