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案20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12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12篇)学校五班级语文《白鹭》教案范文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喜爱。
重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课前预备:挂图、配乐朗诵音乐带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诗句揭题,简介白鹭。
1、诗句"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简介白鹭。
体长50厘米,全身的毛洁白,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逝。
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鱼等水生动物。
二、初讲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白鹭哪几方面?2、沟通:①指名读生字、找出新词、理解词语,并集体齐读。
寻常:平常。
嗜好:特别的爱好。
美中不足:虽然非常好,但还有缺陷。
韵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
其次段(2-5)写白鹭颜色的协作,身材的大小都很相宜。
第三段(6-9)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布满韵味。
第四段(10)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自由练读课文1、你喜爱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2、分类组合,同学相互评析指导。
四、写字指导1、老师示范。
鹤、蓑、喙、嵌、框、嗜2、同学临写,老师巡察。
五、作业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其次教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二、精读指导1、指名朗读找出能体会感情的句子,读中品析。
☆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文首、文尾相呼应,首尾圆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诗有什么特点?(语言精练、开锅、节奏感强,布满意境)②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意味无穷的诗"?a、自读2~9节选择你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明缘由。
《白鹭》教案(精选10篇)

《白鹭》教案(精选10篇)《白鹭》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颜色配合?精巧的诗身段大小适宜?16、白鹭(实在)是觅食(钓鱼图)〈赞美之情〉韵味无穷的诗栖息(瞭望图)飞行(低飞图)作业设计:课内:1、描红、临写生字。
2、抄写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1、背诵课文。
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随笔一、谈话揭题?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
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
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精选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 对白鹭外形的描绘:课文中提到“它的身躯瘦瘦的,颈项细长,翅膀轻快,脚爪尖锐”,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白鹭的优美姿态。
2. 对白鹭生活习性的描述:课文中提到“它在水田里觅食,在树枝上栖息,在镜子一样的水面上翩翩起舞”,通过这些描述让学生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
3. 对作者情感的体现:课文中提到“我常常坐在窗前,看它钓鱼,看它在清水里照影,觉得它真美丽”,通过这句话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散文的语言特点: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这种语言特点。
2. 作者情感的体会:课文通过描绘白鹭的优美姿态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种情感。
3. 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范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并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四、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意思。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白鹭的描绘手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进行描绘。
教师巡回指导,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5. 课堂小结(3分钟)五、板书设计《白鹭》白鹭优美姿态作者喜爱、赞美六、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的作文。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环节,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白鹭》详细内容:本文是郭沫若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描写,展现了白鹭的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外形特征,引出本文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些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自己造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白鹭美形美、色美、韵美爱爱白鹭,爱自然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白鹭》。
答案:课文《白鹭》。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白鹭》,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学习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课文《白鹭》《白鹭》是郭沫若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描写,展现了白鹭的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优秀10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宜、鹤”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出示课件2)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1914年赴日本留学。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
《白鹭》也作《鹭鸶》。
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详细描述了白鹭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结构,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鹭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白鹭的特点。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白鹭的特点。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是如何描绘白鹭的?白鹭与人类的关系如何?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鹭的特点。
3.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只白鹭,你会怎么向人们介绍自己?答案:1. 抄写生字词略。
2. 示例:白鹭是一种高贵的鸟类,它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
3. 示例:大家好,我是一只白鹭。
我生活在美丽的湖泊边,喜欢在晨曦中翩翩起舞。
我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类。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人教版语文《白鹭》教案

教案设计:《白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文中描绘白鹭形态与习性的关键语句。
o培养学生通过文本分析,提炼作者情感及写作手法的能力。
o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从自然景物中发现美、欣赏美。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o运用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梳理文章结构,分析白鹭的特点。
o引导学生尝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o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平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对白鹭形象的细腻描绘,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难点:掌握并应用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造性写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白鹭图片、视频资料)•《白鹭》原文打印稿•思维导图软件或纸笔用于梳理文章结构•小组讨论任务卡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情境创设:播放一段白鹭在湖边觅食、飞翔的高清视频,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中。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是否曾被自然界中某个瞬间深深吸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去探寻那份静谧而深远的美。
”(二)初读感知(约10分钟)1.自由朗读:学生自行阅读《白鹭》全文,要求标注不认识的字词,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字词讲解:教师选取文中几个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如“蓑毛”、“嗜好”、“矜持”等,确保学生理解其含义。
3.整体感知:请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教师总结归纳。
(三)深入研读(约20分钟)1.分段解读:o第一部分(1-5段):引导学生分析白鹭的外貌特征,理解“精巧”一词的含义,并找出文中具体的比喻句,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o第二部分(6-8段):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白鹭在不同情境下的活动(觅食、栖息、飞行),分析这些场景如何体现白鹭的“适宜”、“自然”之美。
2023年《白鹭》教案八篇

2023年《白鹭》教案八篇《白鹭》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揭示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2、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
《白鹭》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通用7篇)

《白鹭》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通用7篇)《白鹭》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课后如何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体验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2.在交流课上,与同学说说自己读了哪些有关神话的课外书,分享读书的快乐3.在充分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读有关神话的课外书的。
【教学难点】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故事书吗?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有没有关于神话的书?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阅读带来的乐趣,从而愿意阅读更多的课外书。
开班伊始,营造浓厚的中国气息,感受书香气息。
】二、了解神话1.课件出示:三、你读过这些书吗?1.学生自由读课本内容,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不明白的可以在班上讨论。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进行引导。
(1)神话起源于古代,是最早的幻想口头文学。
原始人类开始思考和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
当时生产工具简陋,不可预测的自然力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但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其幼稚的阶段。
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昼夜的变化,水旱灾害的发生,生灭等等。
,都让他们迷惑、惊讶、恐慌。
他们渴望认识自然,所以他们想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以自己为基础的人一样。
所以一切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
神话是原始人在那种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试图认识和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同时也寄托了人类的向往和宗教实现。
(2)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创世神话、神灵神话和英雄神话。
(3)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
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教案:《白鹭》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白鹭》。
本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精巧”、“适宜”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会用“精巧”、“适宜”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对白鹭的认识。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学习生字: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教师重点讲解。
5.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精巧”、“适宜”造句。
六、板书设计白鹭精巧造句示例:这件工艺品精巧无比。
适宜造句示例: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居住。
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用“精巧”、“适宜”各造一个句子,并写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自读课文、朗读指导、学习生字、精讲细读等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生运用“精巧”、“适宜”造句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需重点关注1. 教材章节与内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白鹭》。
2. 课文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5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5篇)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5篇)《白鹭》是《丁东草》三章(丁东、白鹭、石榴)中的一章,最初发表于1943年2月《文艺生活》第三、第四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过程】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1)听写(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实用的《白鹭》教案4篇

实用的《白鹭》教案4篇《白鹭》教案篇1一、导入1.同学们,看,这里有一首诗,自己读读2.知道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动物的吗?3.你还知道还有哪些诗歌是描写白鹭的呢?二、新授1.郭沫若曾经写过一__来赞美白鹭,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明白吗?(2)学生自读2.出示生字词(1)自读生字词(2)指名读(请两位)(3)讲究几个重点的字“蓑”你怎么来记呢?我国的哪些古诗也可以帮助你背诵这个词语呢?(这里的处理是好的,老师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这个比较难以认读的生字,但是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节课,学生是否真正能够记住这首诗,就要打问号了。
)齐读生字词3.解决了生字词的问题,我们看看读书读得怎么样?(1)指名读(2)教师点评语言:读书读得真好,有了好的开头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读(4)白鹭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师生交流:是歌、是诗、是精巧的诗4.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文无穷的诗”(1)读了这两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2)有了问题怎样解决呢?(3)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明白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哪些地方说明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然后同座位之间进行了交流。
5.师生交流(1)学生说:老师出示相关的语句那雪白的蓑毛……为什么?自读这一段文字――师生点评——指导朗读,——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吗?老师把这段文字进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诗歌这么美的文字,这么漂亮的'白鹭,想把它留在自己的头脑中呢?自己练习背诵――齐背课文。
(2)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是首诗呢?老师觉得对比也是能够表现白鹭是一首诗的,在__的第几自然段呢?为什么这么说呢?想看看这只白鹭吗?想像一下,一阵风吹来,会有一种很什么感觉?大家说的真好,课文已经把这种感觉写出来了,你们能读出来吗?自己先读读――指名读――点评――齐读看看这一节的最后一节,它站在高高的树上,究竟在干什么呢?师生交流指导朗读(3)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呢?师生交流出示文字,读读,你钓过鱼吗?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再请一位学生读读――指导朗读(4)学生说:……白鹭本身不就一种歌吗?师生交流为什么它不会唱歌,为什么又说他的歌吗?(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一种对比的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想,说为什么白鹭不会鸣叫,但是,作者却把它说成是一首歌?这个问题有点“哈”的感觉,非常好的问题。
《白鹭》教案(9篇)

《白鹭》教案(9篇)《白鹭》篇一教学内容: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6课〈〈白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运用电教媒体,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教学难点:“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对象分析及其学习需要分析:白鹭,物如其名,是一种纯洁无暇、优美高雅的鸟。
只消听到它的名字,就给人以美的遐想。
特别是郭沫若老先生笔下的白鹭更是集形美、意美、情美于一身,学生拿到这样的美文,便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白鹭的了解大多是从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上获得的,至多也是从动物园里看到一只、两只活生生的白鹭。
所以,他们迫切想了解、欣赏白鹭的美,而引导学生去吟诵、感悟作者优美如诗的语言,体会其美妙绝伦、如诗如画的境界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白鹭的资料网上很多,有文字介绍,也有鲜活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外形逼真,意境优美,妙趣横生。
我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一些白鹭的图片,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动画,在逼真、生动的情境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把学生带入一个白鹭世界。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文章是从那几方面介绍白鹭的?2、读出文章首尾呼应的句子。
二、精读欣赏1、请欣赏一组白鹭的图片(多媒体出示一组白鹭的图片,配以优雅的轻音乐。
包括白鹭的外形图、觅食图、栖息图、晚飞图等。
)2、同学们,这些图片美吗?图片这么美,郭沫若老先生笔下的白鹭更美。
这么美的文章我们更要把他读美。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你最想读的一部分认真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反馈。
3、精读每部分白鹭的外形美a、指名说说这一部分哪儿写得好?为什么说这儿写得好?(让学生充分地说,说理由,说感受。
《白鹭》经典教案

《白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2.难点: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欣赏分析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白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外形特点,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正音、释义。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含
义。
2.研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分析白鹭的外形美,体会作者对白鹭颜
色和身段的描写。
3.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如觅食、
栖息、飞行等。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内容,回顾白鹭的美和作者的描写方法。
2.让学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描写。
5.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写一篇描写动物的短文。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欣赏美、体验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课文《白鹭》的幻灯片或黑板,生字词卡片,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只美丽的鸟。
(2)学生分享对白鹭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课文。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讨论课文中描述的白鹭的特点,分享自己的看法。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小组合作学习:(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讨论课文中描述的白鹭的美。
(2)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完成合作学习表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首关于白鹭的诗或画一幅白鹭的画,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白鹭的小作文,描述白鹭的美。
2. 拓展作业:(1)收集其他关于鸟类的故事或诗歌,与同学分享。
(2)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并保护鸟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白鹭》公开课教案

《白鹭》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白鹭的美。
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其美。
简单介绍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其美。
引导欣赏:引导学生从形态、动作等方面欣赏白鹭的美。
第二章:白鹭的形态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形态特征。
2.2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白鹭的体型、羽毛、腿等形态特征。
2.3 教学方法图片对比: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白鹭,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形态特征。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白鹭的形态特征,并进行示范。
第三章:白鹭的生活习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
介绍白鹭的饮食习惯、繁殖习性、迁徙习性等。
3.3 教学方法视频资料:播放白鹭的生活习性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白鹭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示范。
第四章:白鹭的生态环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鹭的生活环境。
4.2 教学内容介绍白鹭生活的湿地环境,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白鹭生活的湿地环境,让学生了解其生活环境。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白鹭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进行示范。
第五章:保护白鹭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白鹭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介绍白鹭目前的生存状况,以及保护白鹭的方法。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保护白鹭的方法,并分享讨论结果。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保护白鹭的重要性,并进行示范。
第六章:白鹭的生态意义让学生理解白鹭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探讨白鹭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及其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讲解白鹭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包括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6.3 教学方法互动问答: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白鹭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白鹭对生态系统的具体贡献。
《白鹭》教案

《白鹭》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鹭、嫌、喙、黛、嵌、匣、嗜”等生字,正确读写“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 分钟)(1)出示白鹭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白鹭的美丽。
(2)提问学生:你们见过白鹭吗?你们觉得白鹭美在哪里?(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一起去感受白鹭的美。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指名回答,教师小结:课文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精读课文,感悟白鹭之美(20 分钟)(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 1-5 自然段)——白鹭的外形之美。
指名读第 1-5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的外形的?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作者从颜色、身段两个方面描写了白鹭的外形。
白鹭的颜色是“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出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颜色和身段,体会白鹭的美。
指导学生朗读第 1-5 自然段,读出白鹭的美丽和优雅。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 6-8 自然段)——白鹭的活动之美。
指名读第 6-8 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白鹭的哪些活动?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白鹭在清水田里钓鱼、晴天的清晨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黄昏中低飞等活动。
出示白鹭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活动,体会白鹭的美。
指导学生朗读第 6-8 自然段,读出白鹭的灵动和诗意。
《白鹭》优美教案

《白鹭》优美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白鹭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鸟类,以其优雅的形态和优美的飞翔姿态而闻名。
1.1.2 学生们对白鹭的了解程度可能有限,因此本课程旨在增加他们对白鹭的认识和了解。
1.1.3 通过学习白鹭的特点和生态习性,学生们可以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1.2.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的能力。
1.2.3 激发学生对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1.3 教学方法1.3.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白鹭的外貌和生活场景。
1.3.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白鹭的生态习性。
1.3.3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白鹭与人类的关系。
二、知识点讲解2.1 白鹭的外貌特征2.1.1 白鹭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约为6090厘米。
2.1.2 它们的羽毛是纯白色,翅膀和尾巴较长,腿和喙也很长。
2.1.3 白鹭的喙是黄色的,眼睛是红色的,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2.2 白鹭的生活习性2.2.1 白鹭主要生活在湿地和湖泊附近,喜欢在浅水区觅食。
2.2.2 它们以小鱼、昆虫、甲壳类动物等为食,常常用长喙捕食。
2.2.3 白鹭的繁殖季节在春季,它们会在树上或湿地中筑巢。
2.3 白鹭的保护现状2.3.1 白鹭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数量较少。
2.3.2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白鹭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2.3.3 保护白鹭的栖息地,减少污染和破坏,是保护白鹭的重要措施。
三、教学内容3.1 白鹭的外貌特征3.1.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白鹭的外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特征。
3.1.2 讲解白鹭的羽毛、喙、腿等部位的特点,并与其他鸟类进行比较。
3.1.3 引导学生观察白鹭在飞翔时的姿态,描述其优雅和灵动的特点。
3.2 白鹭的生活习性3.2.1 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白鹭的觅食行为和栖息地选择。
3.2.2 引导学生观察白鹭在湿地中的活动,描述其捕食和飞翔的场景。
五年级上册白鹭课文教案简短五篇

五年级上册白鹭课文教案简短五篇,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五年级上册白鹭课文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过程】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1)听写(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画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交流:(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第五自然段)①追问:精巧在哪?(预设: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7个生字,会写“鹤、宜”等10个字。
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师总结: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板书设计
白鹭-----外形美
清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