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白鹭》教案
小学语文《白鹭》教案
![小学语文《白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07c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白鹭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白鹭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白鹭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细节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
(2)生字词卡片。
(3)白鹭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准备好字典,查找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鹭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课文的感受和收获。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节奏和韵律。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展示自己对白鹭的认识和喜爱,如绘画、朗诵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白鹭的小作文。
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白鹭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
(2)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3)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白鹭》教案(精选10篇)
![《白鹭》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f1cf4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4.png)
《白鹭》教案(精选10篇)《白鹭》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鹭》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颜色配合?精巧的诗身段大小适宜?16、白鹭(实在)是觅食(钓鱼图)〈赞美之情〉韵味无穷的诗栖息(瞭望图)飞行(低飞图)作业设计:课内:1、描红、临写生字。
2、抄写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1、背诵课文。
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随笔一、谈话揭题?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
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
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白鹭》教案设计
![《白鹭》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95242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b.png)
白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白鹭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掌握描述白鹭外貌的词汇和句型。
3.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掌握描述白鹭外貌的词汇和句型。
2.发展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白鹭的形象,并引导学生感受其美丽和神秘。
•引发学生对白鹭的兴趣:你们有没有见过白鹭?它们生活在哪里?你对白鹭了解多少?2. 学习课文(30分钟)•向学生介绍白鹭的基本信息和习性,让学生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学生跟读课文《白鹭》并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如“高挑的身影”、“白得耀眼”等。
3. 拓展活动(3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白鹭的保护问题,并列出至少三个保护白鹭的措施。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用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形式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评价,强调保护白鹭的重要性。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整合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保护白鹭的措施,并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白鹭做出努力。
•总结词汇和句型,让学生复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表达对保护白鹭的保护意识,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保护的兴趣。
五、教学延伸1.可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白鹭的生活环境,观察白鹭的飞行和捕鱼行为。
2.可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进一步了解白鹭的习性和保护现状。
3.可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白鹭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六、课堂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
2.学生的课堂笔记:检查学生对课文和讨论内容的记录和整理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讨论,激发了学生对白鹭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堂互动还不够充分,需要更多的组织和引导。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e05c7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7.png)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白鹭》详细内容:本文是郭沫若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描写,展现了白鹭的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外形特征,引出本文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些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自己造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白鹭美形美、色美、韵美爱爱白鹭,爱自然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白鹭》。
答案:课文《白鹭》。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白鹭》,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学习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课文《白鹭》《白鹭》是郭沫若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描写,展现了白鹭的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白鹭》教案六篇
![《白鹭》教案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125d7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9.png)
《白鹭》教案六篇《白鹭》教案六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鹭》教案篇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
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同学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十六课《白鹭》。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⒈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同学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⒊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
(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⒋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⒈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⒉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⒊同学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⒈朗读课文。
⒉誊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同学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复习⒈听写词语。
蓑毛配合嗜好美中缺乏长喙孤独平稳韵味无穷⒉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二、精讲课文a、学习第1~5节1、(出示画面)瞧,这就是白鹭。
2、课文诗怎样描绘白鹭外形的?自读1~5节。
3、朗读。
(指名读——评读——齐读)b 、学习6~8节1、自读6~8节,在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假如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画些什么?2、交流第一幅画面。
《白鹭》教学设计(11篇)
![《白鹭》教学设计(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8a7c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0.png)
《白鹭》教学设计(11篇)《白鹭》教学设计(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课前准备:挂图、配乐朗诵音乐带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诗句揭题,简介白鹭。
1、诗句"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简介白鹭。
体长50厘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失。
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鱼等水生动物。
二、初讲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白鹭哪几方面?2、交流:①指名读生字、找出新词、理解词语,并集体齐读。
寻常:平常。
嗜好:特殊的爱好。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韵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2—5)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三段(6—9)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四段(10)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自由练读课文1、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2、分类组合,学生互相评析指导。
四、写字指导1、老师示范。
鹤、蓑、喙、嵌、框、嗜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五、作业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二、精读指导1、指名朗读找出能体会作者感情的句子,读中品析。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a1d92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9.png)
郭沫若《白鹭》教案(精选5篇教案:《白鹭》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白鹭》。
本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精巧”、“适宜”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会用“精巧”、“适宜”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对白鹭的认识。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学习生字: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教师重点讲解。
5.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精巧”、“适宜”造句。
六、板书设计白鹭精巧造句示例:这件工艺品精巧无比。
适宜造句示例: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居住。
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用“精巧”、“适宜”各造一个句子,并写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自读课文、朗读指导、学习生字、精讲细读等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生运用“精巧”、“适宜”造句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需重点关注1. 教材章节与内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白鹭》。
2. 课文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白鹭》教案范文(精选10篇)
![《白鹭》教案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f1a3f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4.png)
《白鹭》教案范文〔精选10篇〕《白鹭》教案范文〔精选10篇〕《白鹭》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联络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提醒课题后播放多媒体: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络上下文来理解。
〔3〕考虑刚刚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sh”;“喙”读“huì”。
2、指名答复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其他同学点评。
四、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老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一句话,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
〔3〕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2、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1〕围绕上述问题同桌合作学习;〔2〕交流:启发学生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构造”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详细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
《白鹭》语文教案4篇
![《白鹭》语文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efb72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f.png)
《白鹭》语文教案4篇教案一:《白鹭的飞行——阅读与理解》目标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学习目标:1.了解《白鹭》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文章的基本词汇和句子结构。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形象和飞行动态,引发学生对白鹭的兴趣。
2.课文阅读:让学生齐读《白鹭》课文,帮助他们熟悉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3.词汇解析:解释和讲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4.阅读与理解: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意义。
5.语言表达: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词汇,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如描述白鹭的特点、描绘白鹭飞行的场景等。
6.总结与评价:总结《白鹭》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并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二:《白鹭的形象描写——写景与写动物》目标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学习目标:1.分析《白鹭》中的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
2.学习写景和写动物的技巧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感知力。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形象和栖息地,引发学生对白鹭的想象和感受。
2.形象描写分析:选取《白鹭》中的形象描写段落,如白鹭的外貌特点、栖息地的描写等,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描写细节和意境表达。
3.写景与写动物:讲解写景和写动物的技巧和方法,如运用形象、比喻、修辞等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4.创作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进行写作实践,通过描述、描绘或创作一首诗歌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感受和想象。
5.分享与评价: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欣赏彼此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教案三:《白鹭的飞行姿态——描写与表演》目标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学习目标:1.观察和分析白鹭的飞行姿态和动作特点。
2.学习使用适当的词语和句子描写白鹭的飞行姿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飞行姿态和动作特点,引发学生对白鹭的兴趣和观察。
《白鹭》教案
![《白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bcfd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4.png)
《白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白鹭外形和姿态的语句,感受其美。
2. 难点: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白鹭》,大家先把课文读一遍吧。
(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完了课文,谁来说说白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呀?
生:我觉得白鹭很漂亮。
师:没错,那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白鹭漂亮的呢?
生:说它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师:非常好,那还有其他描写白鹭美的地方吗?
生: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师:说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要写白鹭呀?
生:因为作者喜欢白鹭。
师:对啦,作者就是通过描写白鹭来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那大家再来读一读描写白鹭的句子,感受一下这种喜爱。
(学生再次朗读相关句子)
师:读得真不错。
那咱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呀?
生:外形和姿态。
师:很好,那大家记住了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但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表达方法上还可以更加深入,让学生更好地
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难点的突破。
《白鹭》教案(9篇)
![《白鹭》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45d0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0.png)
《白鹭》教案(9篇)《白鹭》篇一教学内容: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6课〈〈白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运用电教媒体,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教学难点:“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对象分析及其学习需要分析:白鹭,物如其名,是一种纯洁无暇、优美高雅的鸟。
只消听到它的名字,就给人以美的遐想。
特别是郭沫若老先生笔下的白鹭更是集形美、意美、情美于一身,学生拿到这样的美文,便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白鹭的了解大多是从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上获得的,至多也是从动物园里看到一只、两只活生生的白鹭。
所以,他们迫切想了解、欣赏白鹭的美,而引导学生去吟诵、感悟作者优美如诗的语言,体会其美妙绝伦、如诗如画的境界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白鹭的资料网上很多,有文字介绍,也有鲜活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外形逼真,意境优美,妙趣横生。
我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一些白鹭的图片,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动画,在逼真、生动的情境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把学生带入一个白鹭世界。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文章是从那几方面介绍白鹭的?2、读出文章首尾呼应的句子。
二、精读欣赏1、请欣赏一组白鹭的图片(多媒体出示一组白鹭的图片,配以优雅的轻音乐。
包括白鹭的外形图、觅食图、栖息图、晚飞图等。
)2、同学们,这些图片美吗?图片这么美,郭沫若老先生笔下的白鹭更美。
这么美的文章我们更要把他读美。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你最想读的一部分认真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反馈。
3、精读每部分白鹭的外形美a、指名说说这一部分哪儿写得好?为什么说这儿写得好?(让学生充分地说,说理由,说感受。
《白鹭》经典教案
![《白鹭》经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fbf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2.png)
《白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2.难点: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欣赏分析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白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外形特点,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正音、释义。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含
义。
2.研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分析白鹭的外形美,体会作者对白鹭颜
色和身段的描写。
3.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如觅食、
栖息、飞行等。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内容,回顾白鹭的美和作者的描写方法。
2.让学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描写。
5.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写一篇描写动物的短文。
小学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5篇)
![小学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ddabe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e.png)
小学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5篇)小学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白鹭》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白鹭》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还原画面,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过程】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在郭沫若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行了巩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1)听写(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思考: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小学语文《白鹭》教案
![小学语文《白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88bc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6.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白鹭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白鹭的美。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白鹭》。
2. 白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鹭的了解。
(3)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5. 讨论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1)学生观察图片,描述白鹭的外形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
(3)布置作业,拓展学生对白鹭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下一节课分享。
3. 写一篇关于白鹭的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白鹭教学设计 3篇
![白鹭教学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cb833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c.png)
白鹭教学设计3篇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没有见过白鹭,有必要让学生先欣赏一些白鹭的图片,对白鹭有个直观的认识。
本篇课文的语言凝练、含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懂或疑惑的问题,这将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
对于白鹭的美,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有必要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美的热爱之情。
《白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
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
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美。
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理解。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件展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动漫。
2、白鹭的相关视频资料、作者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背景及白鹭相关资料。
使用教材构想:对于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课文阅读。
首先,让学生们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接下来设置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设置深读课文,品味重点句子,重现优美的画面,这样由浅入深的阅读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体会了作者对白鹭的思想感情,这种方式突出了重点,有突破的难点。
六年级语文《白鹭》教案
![六年级语文《白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75a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e.png)
六年级语文《白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2.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白鹭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2.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白鹭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鹭吗?知道白鹭有什么特点吗?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的《白鹭》,感受白鹭的美。
二、课文朗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情感。
三、课文理解1.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包括白鹭的特点、课文的结构等。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白鹭美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美。
五、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家长签字确认。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请同学们谈谈对白鹭的认识。
二、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讲解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白鹭的方法。
2.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一种动物。
三、写作实践1.请同学们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主题,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的方法,写一篇短文。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修改作文。
四、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作文,互相评价。
2.教师点评作文,给出建议。
五、课后作业1.修改作文,力求完美。
2.家长签字确认。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掌握。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写作心得。
二、课文深入学习1.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包括白鹭的美、课文的结构等。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审美情趣培养1.教师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白鹭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拍摄或绘制的白鹭作品,交流审美体验。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学习,写一篇关于白鹭的观后感。
《白鹭》教案范文
![《白鹭》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a15ee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d.png)
《白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白鹭》。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观察、体验、感悟来描绘自然景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如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来描绘自然景物。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白鹭的外貌特征。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白鹭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学生尝试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节奏和韵律。
3.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白鹭与人类的关系。
5.课堂小结(2)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点。
6.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种自然景物。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白鹭》,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同时,教师应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节奏和韵律,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
如:“同学们,你们听,这句话的节奏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试试,用轻柔的声音,模仿白鹭在湖面上滑行的样子。
《白鹭》优秀教案范文(精选9篇)
![《白鹭》优秀教案范文(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3a02e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e.png)
《白鹭》优秀教案范文(精选9篇)《白鹭》优秀教案范文(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鹭》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鹭》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
(觅食、栖息、低飞)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
(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人教版语文《白鹭》教案
![人教版语文《白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74dd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7.png)
教案设计:《白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文中描绘白鹭形态与习性的关键语句。
o培养学生通过文本分析,提炼作者情感及写作手法的能力。
o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从自然景物中发现美、欣赏美。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o运用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梳理文章结构,分析白鹭的特点。
o引导学生尝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o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平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对白鹭形象的细腻描绘,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难点:掌握并应用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造性写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白鹭图片、视频资料)•《白鹭》原文打印稿•思维导图软件或纸笔用于梳理文章结构•小组讨论任务卡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情境创设:播放一段白鹭在湖边觅食、飞翔的高清视频,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中。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是否曾被自然界中某个瞬间深深吸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去探寻那份静谧而深远的美。
”(二)初读感知(约10分钟)1.自由朗读:学生自行阅读《白鹭》全文,要求标注不认识的字词,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字词讲解:教师选取文中几个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如“蓑毛”、“嗜好”、“矜持”等,确保学生理解其含义。
3.整体感知:请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教师总结归纳。
(三)深入研读(约20分钟)1.分段解读:o第一部分(1-5段):引导学生分析白鹭的外貌特征,理解“精巧”一词的含义,并找出文中具体的比喻句,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o第二部分(6-8段):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白鹭在不同情境下的活动(觅食、栖息、飞行),分析这些场景如何体现白鹭的“适宜”、“自然”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白鹭》教案
一、复习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鹭》。
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一首精巧的诗)
2、引读第二节:是啊,颜色的配合--,引读第五节:那雪白的蓑毛......正因为白鹭的外形那样和谐、素雅,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和谐素雅)
二、引入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面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请大家把课文拿出来,自己读6-8节,看看能从这几节中找到几幅优美的画?请用简洁的词给它们起个名字。
(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2、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
默读6-8小节,你的头脑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出示:“读了第____节,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三、学习课文6-8节
(一)学习第6节
1、(出示第六节)
2、教师引导:
(1)”钓鱼“,白鹭也成了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请你读第一句好吗?(指导读好:清水田里,悠闲的白鹭伫立着,正在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呢,再读)(2)指导:普通的水田被白鹭一点缀,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画了。
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清水、白鹭、绿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幅画。
(3)(第二句话)鸟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这就叫--和谐,和谐就是美。
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
指名再读。
(4)是啊,正如白鹭的身形一样,是恰倒好处,增一点儿则......(生背)而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专门为白鹭而设计的“,同样,这也是恰倒好处的。
那么你是否也能照这样的句式来阐述这一”恰倒好处“呢?(出示句子训练)(5)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和谐的画吧。
(图片)你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3、总结:这清水田里的钓鱼、碧水中的倩影,这一幅”白鹭钓鱼图“,充满了宁静而灵动、和谐而素雅的韵味。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节。
(二)学习第7节
1、回到刚才的话题(出示:“读了第____节,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2、(出示第七节)这幅画也很美,喜欢吗?为什么喜欢?(生交流)
2、引导:
(1)白鹭独自站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
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白鹭也随之轻荡,就像荡秋千一样轻悠自在,课文把这种感觉说出来了,你能把它读好吗?指读,再指读。
(2)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它真的是在了瞭望吗?它或许在干什么?(图片)感人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或许还有很多或许,耐人寻味。
想着白鹭黑亮的眼睛,读好这句话。
3、总结:(播放课件)天刚放亮,白鹭就舒展开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飞向蓝天、碧野、树丛,洁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间点缀出迷人的景致,就像这小树绝顶的瞭望,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女同学读,男同学读。
(配乐)(三)学习第8节
白鹭的美远远不只这些,(播放课件)斜阳中晚归的农人,村庄里袅袅上升的炊烟,再加上黄昏空中低飞的白鹭,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怎不让作者看得如痴如醉呢?让我们一起也来享受一下这乡村的一大乐事。
齐读。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诗意。
你能为这幅画配上相宜的诗句吗?
(四)小结
(图)这清水田里的钓鱼,这小树绝顶的瞭望,这黄昏空中的低飞,分明是一幅幅绝妙的图画,这图画因为有了白鹭而成了一首首素雅的诗,在碧水、在树梢、在蓝天缓缓镌刻,宁静、灵动、高雅、悠然,所以我们说,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板书)
这三幅画面,包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
其实,在白鹭的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远不止这些,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白鹭的生活还会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诗来简单描述。
(嬉戏翩翩起舞......)
四、学习第9节
1、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因为白鹭不会唱歌。
但白鹭的外形这样和谐素雅,行动这样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无声的歌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看着这一首无声的歌,想象着它每一幅动人的画面。
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写一句两句就可以了。
2、学生充满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师看了这些画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写了一首诗,读给大家听。
像画一样悠然
似歌一样优美
如诗一样精巧
从遥远的时光里
翩翩而来
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上
自由舒展
悠然地
把一方净土点缀成
难以言喻的仙境
4、小结:白鹭美吗?妙吗?我想现在我们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浓缩到这句话中。
齐读: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5、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和谐、素雅。
清水田里的钓鱼,
小树绝顶的瞭望,
黄昏空中的低飞。
......
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五、拓展
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首美不胜收的诗。
其实,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把白鹭当作吟诵的对象。
唐代诗人杜牧就写过一首《鹭鸶》:
鹭鸶
杜牧
霜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齐读。
点评:杜牧写的群鹭,是一种热烈的美,郭沫若写的是一只两只白鹭,是一种高雅脱俗的美。
两文所构成的意境不同,也体现了两人不同的心境。
2、总结:如果现在,有人问你自然界有什么动物能给你带来美的享受,我想你一定会想到它--像诗一样精巧的,韵味无穷的白鹭。
六、作业:
1、背诵文章的优美章节。
2、用诗一般的语言赞一赞其它小动物。
试试看,祝你成功!
板书:16白鹭
和谐素雅
白鹭钓鱼图
精巧的诗白鹭瞭望图韵味无穷的诗
白鹭低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