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七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七章思考题(期末复习)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七章思考题(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a1efadd4b35eefdc9d333c2.png)
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第七章思考题(期末复习)关于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的期末复习题,以及各章节思考题,附有答案注意:不要随便改动文档格式,以免丢失内容!第7章1、名词解释:民俗、饮食民俗、年节、餐制民俗,又称俗、风俗、习俗、民风、风尚、风俗习惯等。
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基层文化,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的事象。
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
年节是有固定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有特定的主题和活动方式,约定俗成并世代传承的社会活动日。
2、民俗与官方仪礼的联系及区别有哪些?区别是民俗乃民间风俗;官方仪礼为规范和行文制度化的礼俗。
联系是官方的文化通过向民间推行,往往也可逐渐形成民间传承餐制是从生理需要出发,为了恢复体力而形成的饮食习惯。
的风俗,这是文化自上而下的渗透;民间文化的上行,最为明显的是官方“成文法”的拟定,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民间的“习惯法”为基础的。
3、中国食俗一般包括食俗等内容。
4、若按民族成分来认识,中国食俗可以有等类别。
5、年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天文历法2、生产与生活习俗3、重大历史事件4、个人、家庭或家族类庆日习俗关于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的期末复习题,以及各章节思考题,附有答案6、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
南北朝以后,逐渐传播到全国,为大部分地区所公认,并相沿至今。
7、端午节时在8、端午节俗中的两项最主要活动是9是中国历史第一美食,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艺术特型食品,是文化积淀最丰富的食品。
10、粽子定型伊始就是11、吃粽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12、端午时,民人午时饮少许酒,将余下的涂抹儿童面额耳鼻,并挥酒于床间,以避虫毒。
13、14、重阳节,现各地仍有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食蟹等风俗。
15、全国多数地区祭灶用16、年节食俗的文化特征有哪些?1.多元复合:人数众多,涉及社会各层面2.崇祖好祀:以祈上苍的保佑与神灵的庇护3.讲求功利:透着趋利避害的功利性4.异乎寻常:各家饮食生活水平所能达到的较高或最高水准;人们的心态和举动。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复习思考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2a4830a32d7375a4178017.png)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复习思考题与答案(一) 名词解释?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 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化学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phytohormone)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
另外有人建议将油菜素甾体类、茉莉酸类也列为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一些具有类似于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如:2,4-D、萘乙酸、乙烯利等。
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 物质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一端向另一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的现象,如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向基性运输。
乙烯的"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乙烯对植物生长具有的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增粗和使茎横向生长(即使茎失去负向地性生长)的三方面效应。
偏上生长(epinasty growth)指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
乙烯对茎和叶柄都有偏上生长的作用,从而造成茎的横向生长和叶片下垂。
生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 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它能抑制节间伸长而不抑制顶芽生长,其效应可被活性GA所解除。
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生长延缓剂有矮壮素、烯效唑、缩节安等。
生长抑制剂(growth inhibitor) 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它能干扰顶端细胞分裂,引起茎伸长的停顿和破坏顶端优势,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恢复,常见的有脱落酸、青鲜素、水杨酸、整形素等。
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能与激素特异结合并引起特殊生理效应的物质,一般是属于蛋白质。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并简述其主要功能或作用IAA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最早发现的一种生长素类植物激素,能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在低浓度下促进生长(主要促进细胞伸长);中等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可导致植物死亡。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750eeb7360b4c2f3f6431.png)
统计学复习笔记第七章 参数估计一、 思考题1. 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
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
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 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
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 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
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
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4. 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0。
95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5. 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 之间的关系为其中: 2222)(E z n σα=n z E σα2=▪与置信水平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大;▪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总体的差异越大,所要求的样本量也越大;▪与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样本量与估计误差的平方成反比,即可以接受的估计误差的平方越大,所需的样本量越小。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8db3203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2.png)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相应的TR曲线、AR 曲线和MR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解答: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第二,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量来控制市场的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少商品的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通过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来降低市场价格。
关于垄断厂商的TR曲线、AR曲线和MR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以图7-1加以说明:第一,平均收益AR曲线与垄断厂商的向右下方倾斜的d需求曲线重叠。
因为,在任何的销售量上,都是P=AR。
第二,边际收益MR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置低于AR曲线。
其原因在于AR曲线是一条下降的曲线。
此外,在线性需求曲线的条件下,AR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一样,而且MR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AR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的两倍。
第三,由于MR值是TR曲线的斜率,即dTRMR,所以,当MR>0时,TR曲线是上dQ升的;当MR<0时,TR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曲线达极大值。
图7-1垄断竞争厂商的AR与TR之间的关系12、根据图7-22中线性需求曲线d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试求:〔1〕A点所对应的MR值;〔2〕B 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5)21e2,或者,e2,根据MRP(1),那么A点的dd5(32)edMR值为:MR=2×〔2×1/2〕=1。
〔2〕方法同〔1〕。
B点所对应的MR=-1。
3、图7-23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本钱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病理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复习思考题
![病理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15cde5783e0912a2162ab8.png)
第七章能量代谢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子结构中蕴藏着大量能量的化学键是A.氢键B.碳氢键C.氮键D.氯键E.氧键2.人体所需要能量的70%主要来自A.核酸的分解B.糖蛋白的分解C.糖的氧化D.脂肪的氧化E.蛋白质的氧化3.1 mol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完全分解净合成的ATP为A.2 molB.10 molC.28 molD.38 molE.56 mol4.1 mol葡萄糖经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为有氧氧化的A.1/5B.1/10C.1/15D.1/18E.1/255.激烈运动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是A.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葡萄糖的无氧酵解C.脂肪酸代谢D.氨基酸代谢E.蛋白质代谢6.脑组织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A.氨基酸B.胆固醇C.蛋白质D.甘油E.葡萄糖7.关于脂肪供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体所需的能量约30%~40%来自脂肪B.脂肪酸在肝内可生成酮体C.内源性脂肪由糖和氨基酸转变而来D.饥饿时脑组织不能利用酮体E.心肌可利用酮体8.长期不能进食或能量消耗过大时,维持必要的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酸C.甘油三酯D.蛋白质E.乳酸9.机体内既能贮存能量又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磷酸肌酸B.ADPC.ATPD.环磷酸腺苷E.葡萄糖10.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A.食物的热价B.食物的氧热价C.呼吸商D.非蛋白呼吸商E.能量代谢率11.食物的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是指A.1g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B.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O2所产生的热量C.1g营养食物氧化时消耗的O2量D.1g营养食物氧化时产生的CO2量E.机体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12.有关respiratory quotient 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糖的respiratory quotient为1.0B.脂肪的respiratory quotient为0.71C.蛋白质的respiratory quotient为0.80D.计算respiratory quotient时,CO2产生量和耗O2量的单位可用L或molE.respiratory quotient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耗O2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13.测定呼吸商的数值接近于1.0,提示体内氧化的营养物质主要是A.糖B.脂肪C.蛋白质D.氨基酸E.混合食物14.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混合食物,其呼吸商通常为A.1.00B.0.85C.0.80D.0.71E.0.5015.临床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时,必须取得的数据是A.呼吸商B.非蛋白呼吸商C.食物的氧热价D.单位时间内的耗O2量E.身高和体重16.下列哪一项是呼吸商降低的主要原因A.酸中毒B.碱中毒C.肺过度通气D.糖转变为脂肪E.剧烈运动17.关于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肌肉运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B.环境温度在30~35℃时,能量代谢最稳定C.情绪激动、烦恼、愤怒、恐惧及焦虑等,能量代谢可显著增高D.环境温度<10℃时,能量代谢明显增加是由于寒战和肌肉张力增高所致E.进食全蛋白质食物,可使机体额外增加30%的热量18.衡量能量代谢率的标准是A.身高B.体重C.年龄D.性别E.体表面积19.影响能量代谢最为显著的因素是A.激素水平B.肌肉活动C.高温D.精神活动E.年龄20.能量代谢量稳定的环境温度是A.5~10℃B.10~15℃C.15~20℃D.20~30℃E.30~35℃21.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食物是A.蛋白质B.糖C.脂肪D.矿物质E.无机盐22.关于基础代谢率测定条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清晨、空腹B.清醒、静卧C.肌肉放松D.环境温度在10~15℃E.以上都不是23.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女子的基础代谢率高于男人B.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高于儿童C.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比例关系D.身高相同的人,基础代谢率基本相等E.体重相同的个体,他们的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24.用相对数值表示基础代谢率,其正常变动范围是A.0~±5%B.±5%~±10%C.±10%~±15%D.20%~±25%E.±25%~±30%25.basal metabolism rate的单位一般是A.kJ/(m.h)B.kJ/( cm.h)C.kJ /(kg .min)D. kJ /hE.kJ/(m2·h)26.测定某人的基础代谢率相对值为+60%,你认为该患者可能患有下列哪种疾病?A.垂体功能低下B.甲状腺功能亢进C.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D.阿狄森氏病E.肾病综合征二、名词解释1. 能量代谢;2. 食物的热价;3. 食物的氧热价;4. 呼吸商;5.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6. 基础代谢率。
2015年修订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第7-12章).
![2015年修订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第7-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f6b3173b5901020207409c8c.png)
毛概期考复习资料(下)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重大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实际流体的流动复习思考题
![实际流体的流动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c0566371fe910ef02df88f.png)
第七章实际流体的流动复习思考题(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七章实际流体的流动复习思考题1. 雷诺数表征 C之比。
(A) 压力与粘性力 (B) 粘性力与重力 (C) 惯性力与Z粘性力 (D) 粘性力与切应力2. 圆管流动中,雷诺数为。
(A) (B) (C) (D) 3. 水和空气两种不同流体在圆管内流动,临界雷诺数Re的关系为。
(A) ReC水>ReC空气 (B) ReC水4. 圆管流动中,临界雷诺数为C 。
(A) 1 (B) 500 (C) 2300 (D) 40005. 流量和温度不变的圆管流中,若两个断面直径比为2,则这两个断面的雷诺数之比为 B。
(A) 2 (B) 1/2 (C) 4 (D) 1/46. 圆管恒定均匀流动过流断面上切应力分布为。
(A) 均匀分布 (B) 抛物线分布 (C) 管轴处为零,管壁处最大,且为线性分布 (D) 管壁处为零,管轴处最大,且为线性分布 (E) 层流为抛物线分布,紊流为均匀分布7. 圆管恒定均匀层流流动中,过流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A) 均匀分布 (B) 指数曲线分布 (C) 抛物线分布 (D) 对数曲线分布8. 管道紊流流动中,过流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A) 均匀分布 (B) 线性分布 (C) 抛物线分布 (D) 对数曲线分布9. 圆管恒定均匀层流流动,实测管轴线上流速为s,则断面平均流速为。
(A) m/s (B) m/s (C) m/s (D) m/s10. 欲一次测到半径为的圆管层流中断面平均流速v,应将测速仪探头放置在距管轴线。
(A) (B) (C) (D) 11. 紊流附加切应力是由于而产生的。
(A) 分子间的动量交换 (B) 脉动流速引起的动量交换 (C) 时均流速引起的动量交换 (D) 脉动压强引起的动量交换12. 圆管紊流的动能修正系数层流的动能修正系数。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13. 对平行剪切紊流,若将切应力写成 , 那么A 。
《信用管理》在线课程PPT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信用管理》在线课程PPT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aea3f90b4e767f5bcfced6.png)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政府信用?政府信用从广义上讲,是指政府履行对公众承诺(包括法定的政府职责、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所包含的信用责任,等等)的状况,或者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经济社会管理和效劳活动中能够履行契约而取得的信任,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
政府信用源于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委托—代理关系,其核心局部就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对公众的信用。
因此,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居主导地位,良好的政府信用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运行的根本保证。
政府信用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政府经济信用,又称国家信用或财政信用,是指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包括企业、个人、政府之间)之间以契约为根底的资金借贷,承诺、履约行为,其实质是政府以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为目的,通过信用活动进行社会资金再分配,以促进金融活动与物价稳定,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开展,为社会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一般而言,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需求主体的一种信用形式,但国家信用的实际主体为政府,即政府为债权人。
国家信用对内形成国债,即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向国内居民、企业团体取得的信用,表现为政府与本国的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借贷关系;国家信用对外形成外债,包括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的关系,其中首先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即所谓的主权债务,如著名的布雷迪债券(Brady Bonds)、美国20世纪80年代对拉美国家的贷款、中国对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低息贷款、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
因此,一个国家(政府)的信用状况是其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
2.如何评价目前我国政府信用现状?具体对策有哪些?从总体上讲,我国当前政府信用行为的主流是好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府的信用度在国际国内都在逐步提高。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七章复习题及答案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七章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eac1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a.png)
第七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名词解释1、班级组织: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使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2、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如班委会、团委会、少先队等。
3、非正式组织: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4、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
二、思考题1、简述班级组织的发展过程。
答:(1)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①初期疑虑阶段②小团体形成期(2)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①师生矛盾时期②班主任、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③学生团体之间的矛盾。
(3)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①学生团体与学生团体的矛盾期②个性矛盾期2、结合经验,谈谈班级中的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有哪些。
答:(1)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如班委会、团委会、少先队等。
(2)非正式组织: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如亲社会型、自娱型、消极型等。
3、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有哪些类型?谈谈你对非正式组织的看法。
答:亲社会型、自娱型、消极型等等。
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作为个人属性的需求往往要求安逸,它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明确的组织形态,但客观存在,并对班级产生重大影响。
4、班级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答:(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省省之间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5、班级制度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成文的制度。
财务管理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财务管理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7bbe2ec5da50e2524d7f58.png)
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修订版)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一、简答题:略二、单项选择1.C2.D3.D4.B5.A6.D7.B8.C9.D 10.A三、多项选择1.ABCD2.ABCD3. ABCD4. ABCD5.ABC6.ABCD7.ABCDE 8.ABCD 9.ABCDE 10.ABCD 11.AB四、案例分析题:(1)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产品销售价格不平衡、采购存货无计划属于财务管理问题。
(2)应采取措施:规范存货库存记录;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采用合适的定价策略确定价格,稳定企业产品价格,以便编制销售预算;编制原材料采购计划等。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一、简答题:略二、单项选择1. C2.B3. B4.C5.C6.D7.C8.A9.B 10.A三、多项选择1.ABCD2.BCD3.BCD4.ABD5.AB6.ACD7.AC8.ABCD9. ABCD 10.BC四、计算题1.(1)F=120 000×(1+5%×5)=(元)(不能购买)(2)F=120 000×(F/P,5%,5)=120 000×1.2763=(元)(可以购买)2.(1)P=300/(1+4%×6)=241.94(万元)(2)P=300/(1+4%)6=300×(P/F,4%,6)=300×0.7903 =237.09(万元)3. (1)P=20×[(P/A,10%,9)+1]=20×(5.7590+1)=135.18(万元)(2)P=25×(P/A,10%,10)×(P/F,10%,3)=25×6.1446×0.7513=115.41(万元)4.(1)计算三家公司的收益期望值:-E甲= 23(万元)-E乙= 24(万元)-E丙= 8(万元)(2)计算各公司收益期望值的标准离差:σ甲= 12.49(万元)σ乙= 19.47(万元)σ丙= 47.29(万元)(3)计算各公司收益期望值的标准离差率:ν甲 = 0.54 ν乙 = 0.81 ν丙 = 5.91通过上述计算可知,作为稳健型的决策者,应选择甲公司进行投资。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政策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政策 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7f186783e0912a3162a55.png)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经常账户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金融账户国际收支二、简答题1.为什么国际收支账户经常为零?2.考虑一个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信用卡盗卡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3.考虑一个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出口商品质检不合格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国外的消费者对该国产品的需求减少,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4.考虑一个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若中央银行让本币贬值(即调低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那么国民收入和贸易余额会有什么变化?5.考虑一个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自动取款机盗卡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6.如何将下列交易在美国国际收支账户中进行归类?是属于经常项目账户还是金融项目账户?a. 一个法国进口商买了一箱加利福尼亚葡萄酒,花了500美元;b. 一个在法国公司工作的美国人从巴黎银行取出他的工资,并存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银行;c. 一个美国人买了一个日本公司的债券,花了10000美元;d. 美国一个慈善机构向非洲捐款100000美元,以帮助当地局面在手乘不好时购买食物。
四、论述题1.请分别分析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效应。
2.有人问你:“如果在汇率固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无法使用货币政策,为什么一个国家还会同意保持固定汇率制度呢?”你将如何回答?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常账户(即“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相对,是记录商品和服务等进口与出口的项目。
它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次级项目。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名义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两个国家货币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
最新房地产估价师理论与方法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最新房地产估价师理论与方法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e1b37b763231126edb11a7.png)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复习思考题(1)应采用客观成本而不是实际成本。
可将成本分为实际成本和客观成本。
实际成本也称为个别成本,是购置估价对象的实际支出,或开发建设估价对象的实际支出及所得利润。
客观成本也称为正常成本,是购置估价对象的必要支出,或开发建设估价对象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或实际成本经剔除特殊的、偶然的因素后的成本。
(2)应在客观成本的基础上结合选址、规划设计等分析进行调整。
现实中有一些选址不当或规划设计不合理等造成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地产,极端的例子是在人流量很小的地方建造的商场。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无论谁来建造该商场都要花那么多成本,但该商场也不会有那么高的价值。
(3)应在客观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供求分析进行调整。
当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时,应在客观成本的基础上调低评估价值;反之,当房地产市场供小于求时,应在客观成本的基础上调高评估价值。
成本法估价还要求估价师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装饰装修、工程造价、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
成本法测算出的价值在未进行有关调整之前一般是完全产权价值,在中国可视为房屋所有权和在价值时点剩余期限的土地使用权且不存在租赁、抵押、查封等情况下的价值。
当估价对象的权益状况与此不相同时,如产权有瑕疵,则还应对成本法测算出的价值进行相应调整。
(史记:是减价调整)史家解读:在用成本法估价时,在客观成本基础上结合选址、规划设计等的分析进行减价调整和结合市场供求分析进行减价调整实质是通过考虑建筑物经济折旧来实现的,而在最终确定估价对象成本价值时,不仅要考虑减价因素,还应充分考虑增值因素的影响,如供不应求情况下要对评估价值予以调增。
【2016年试题】运用成本法对新开发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在减值或增值调整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A.项目选址不当B.建设成本偏高C.运营费用是否客观D.工程施工质量优劣E.该类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答案】ADE【试题解析】新开发建设的房地产虽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折旧,但应根据其选址是否适当、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工程施工质量优劣以及该类房地产的市场供求状况等,考虑其可能的减值因素和增值因素,予以适当的减价或增价调整。
第七章实际流体的流动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实际流体的流动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a3c0ceb84ae45c3a358c50.png)
第七章 实际流体的流动 复习思考题 1. 雷诺数表征C压 力与粘性力之比。
(B) 粘性力与重力 (C) 惯性力与Z 粘性力 (D) 粘性力与切2. 圆管流动中,雷诺数为。
(A) (B) (C) (D) 3. 水和空气两种不同流体在圆管内流动,临界雷诺数Re 的关系为 。
(A)ReC 水>ReC 空气 (B)ReC 水 4. 圆管流动中,临界雷诺数为C 。
(A)1(B)500(C)2300(D)40005. 流量和温度不变的圆管流中,若两个断面直径比为2,则这两个断面的雷诺数之比为B 。
(A)2(B)1/2(C)4(D)1/46. 圆管恒定均匀流动过流断面上切应力分布为。
(A)均匀分布(B)抛物线分布(C)管轴处为零,管壁处最大,且为线性分布(D)管壁处为零,管轴处最大,且为线性分布(E)层流为抛物线分布,紊流为均匀分布7. 圆管恒定均匀层流流动中,过流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A) 均匀分布 (B) 指数曲线分布(C) 抛物线分布 (D) 对数曲线分布8. 管道紊流流动中,过流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A) 均匀分布(B)线性分布(C)抛物线分布(D)对数曲线分布 9.圆管恒定均匀层流流动,实测管轴线上流速为0.8m/s ,则断面平均流速为。
(A)0.6m/s(B)0.5m/s(C)0.4m/s(D)0.3m/s10. 欲一次测到半径为的圆管层流中断面平均流速v ,应将测速仪探头放置在距管轴线。
(A)(B)(C)0.866(D)0.70711.紊流附加切应力是由于而产生的。
(A) 分子间的动量交换(B)脉动流速引起的动量交换(C)时均流速引起的动量 交换 (D)脉动压强引起的动量交换(A)应力12.圆管紊流的动能修正系数层流的动能修正系数。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确定13.对平行剪切紊流,若将切应力写成,那么A。
(A) 只取决于流体的物理性质(B)只取决于时均流速梯度(C)与流体的物理性质和时均流速梯度都有关(D) 是常数14. 有关层流与紊流中的切应力,下列所述中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数据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基本表达。
数据包括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数据还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
2.信息信息---是能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如:图像、声音、文件、语言等,是事物内容、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反映。
即指数据处理后而形成的对人们有意义的、看得懂的、有用处的某种形式。
3.物流信息物流信息就是物流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及发展变化的反映,它表示了品种、数量、时间、空间等各种需求信息在同一个物流系统内,在不同的物流环节中所处的具体位置。
在物流活动中,供给方与需求方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和交流。
4.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LIS: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作为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一类,可以理解为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来达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5.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也就是说,先将整个系统的开发划分成若干个不同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然后在系统规划、分析和设计阶段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最后在系统实施阶段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逐步实施。
6.原型法原型法是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系统基本框架(称为原型)。
首先运行这个原型,然后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探讨、改进和完善,直至用户完全满意为止。
7.面向对象法面向对象法是系统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和确定问题领域对象和类,对其进行静态的结构描述和动态的行为描述,建立解决问题领域的模型,用问题领域对象和类、接口对象和类、运行对象和类以及基础与实用对象和类去构成一个体系结构,通过不断地反复与累增,尽可能直接描述现实世界,实现模块化、可重用,完全而准确地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
8.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泛指凡是能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
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它替代或辅助人们完成了对信息的检测、识别、变换、存储、传递、计算、提取、控制和利用。
9.便携式数据终端便携式数据终端(portable data terminal)可把那些采集到的有用数据存储起来或传送至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把它与适当的扫描器相连,可有效地应用于许多自动识别系统中。
便携式数据终端二般包括一个扫描器、一个体积小但功能很强并带有存储器的计算机、一个显示器和供人工输入的键盘。
在只读存储器中装有常驻内存的操作系统,用于控制数据的采集和传送。
10.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按照协议的标准结构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通信网络,在商业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
二、选择题(1-5单选题,6-10多选题)1.下列不属于物流系统的内部信息的是( )。
A.物料移动信息B.物流作业信息C.物流控制信息D.供货人信息2.从物流信息自身的角度来看,物流信息的内容、价值变化较快,从而对物流管理的快速反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反映出物流信息的( )特点。
A.分布性B.动态性C.复杂性D.及时性3.下列不属于结构化数据分析研究工具的是( )。
A 数据流图B 数据字典C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方法D决策树4. 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
A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B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C数据关系较复杂、需要大量运算的系统 D逻辑性要求较强的、规模较大的系统5.下列对物流与信息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信息流的传递速度远远高于物流的传递速度B.信息流的传递载体所占空间小,而物流的传递载体所占空间大C.物流仅仅是实现物体的空间位移,不伴随运输载体的空间位移D.信息流是一种非实物化的传递方式6. 构成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
A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B服务器 C企业管理制度与规范D相关人员 E 应用软件7.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 )。
A车辆司机信息 B道路信息 C商品信息D存货信息 E装车信息8. 配送信息系统可以提供( )。
A商品销售信息 B作业处理信息 C库存信息D客户用料信息 E供应商生产信息9.物流信息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组织结构 B业务流程 C硬件价格D技术水平 E业务需求10.综合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调查现有系统B.逻辑设计C.物理设计D.系统实施E.系统维护与评价参考答案:1D、2B、3D、4A、5C、6ACD、7ABCE、8BCD、9ABE、10DE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各有其特殊性,各有其不同的独立存在的特点。
( A )2.物流从一般活动成为系统活动有赖于信息的作用。
( A )3.在物流信息系统中,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实用软件和应用软件。
( A )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之一是自顶向下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的系统实施。
( A )5.物流是一个集中和产生大量信息的领域,所以,这种信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 B )6.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面向过程的。
( B )7.EDI系统在计算机之间以标准格式进行数据的传递,但需人工处理。
( B )8.便携式数据终端可把采集到的有用数据存储起来自行处理。
( B )四、简答题1.简述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1)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数据是原材料,信息是产品,信息是数据的含义;(2)数据和信息是相对的:一些数据对某些人是信息,而对另外一些人则可能只是数据。
例如,运输单对司机来说是信息,对管理者是数据。
(3)信息是观念上的:信息揭示数据内在的含义,是观念上的。
例如:经济统计指标的发展变化。
2.简述物流信息分类?(1)按发生的范围分物流系统内部信息:物品流转信息、物流操作信息、物流控制信息、物流管理信息。
例如:物品的状态信息、货物跟踪信息。
物流系统外部信息:市场信息、同行信息、政策信息区域物流系统信息等例如:货主信息、运输供求、合作伙伴的情况。
(2)从物流信息的方向来分正向物流信息:物流对象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储存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
逆向物流信息:指物流对象从消费点到起点,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
例如:关于物品回收数量以及不确定性的信息、再制造物品、零件以及物料的市场需求信息、物品回收处理以及废弃物处置的作业信息等。
3.简述物流信息的特点?和其他领域信息比较,物流信息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信息源点多、分布广、信息量大。
由于物流是一个大范围内的活动,物流信息源也分布于一个大范围内,信息源点多、信息量大。
如果这个大范围中未能实现统一管理或标准化,则信息便缺乏通用性。
例:信息源覆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的订单、库存信息、相关的道路、港湾、机场等相关信息。
(2)种类繁多,物流信息种类多,不仅本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由于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如生产系统、销售系统、消费系统等密切相关,因而还必须收集这些类别的信息。
这就使物流信息的分类、研究、筛选等难度增加。
例如:多式联运、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
(3)动态性强,物流信息动态性特别强,信息的价值衰减速度很快,这就对信息工作及时性要求较高。
在大系统中,强调及时性,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应速度快。
4.简述物流信息的作用?(1)中枢神经作用将物流信息比做中枢神经作用的原因,是因为信息流经收集、传递后,成为决策依据,对整个物流活动起指挥、协调的作用。
如果信息失误,则指挥活动便会失误,如果没有信息系统,整个物流系统便会瘫痪。
(2)支持保障作用将物流信息作用比做支持和保障作用的原因,是因为信息对全部物流活动起支持作用,没有这种支持,物流设备、设施再好,也很难正常运转。
当然,如果只有这种支持,而没有物流本身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物流活动也不会达到一个高水平。
只有支撑体和本体都正常,才会有整体的完善。
5.简述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关系?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是从流通内部结构描述流通过程所提出的概念,称为流通过程中的“三流”。
三流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流,另外几流都不会长期存在下去。
它们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又是互为存在的基础。
但是,从其本身的结构、性质、作用及工作方法来看,三流各有其特殊性,各有其不同的独立存在的特点,又各有其本身运动的规律。
流通过程的信息流,从其信息的载体及服务对象来看,又可分成物流信息和商流信息两大类。
两类信息中,有一些是交叉的、共同的,又有许多是商流及物流特有的、非共同的东西。
商流信息主要包含进行交易有关的信息,如货源信息、物价信息、市场信息、资金信息、合同信息、付款结算信息等。
物流是一个集中和产生大量信息的领域,由于物流的不断运动的性质,所以,这种信息也随时间不断发生,信息量比一般的相对运动性较差的领域大得多。
这么多的信息出现往往容易产生混乱,人们也很难从中发现和取得管理和决策的有用的那一部分,因此,物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手段便是物流信息工作的重要内容,否则物流便难以做到十分顺畅。
6.简述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1)硬件硬件包括计算机、必要的通信设施等,例如计算机主机、外存、打印机、服务器、通信电缆、通信设施,它是物流信息系统的物理设备、硬件资源,是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它构成系统运行的硬件平台。
(2)软件在物流信息系统中,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实用软件和应用软件。
(3)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用来存放与应用相关的数据,是实现辅助企业管理和支持决策的数据基础,目前大量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
(4)相关人员系统的开发涉及多方面的人员有专业人员,有领导,还有终端用户,例如企业高层的领导(CE0)、信息主管、中层管理人员、业务主管、业务人员,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系统维护人员等是从事企业物流信息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员。
(5)物流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管理制度与规范流程、岗位制度等。
7.简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实时搜集和输入物流信息系统借助于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现代物流技术,能够对物流活动进行准确实时的信息搜集。
(2)数据传输物流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专用增值网、因特网)可以快速方便地将数据从一地传输到另一地,从而消除空间的阻隔,使得不处于同一地区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能够如同身处一地一样开展协同工作和各种业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