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_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

1.通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体会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

3.学习文章运用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进行说理议论的方法。

学习指导

一、文章背景

这篇文章是本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杂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政策和一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出“”的口号,主张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本国文化遗产),要采取占有、挑选的态度,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又要作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和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字词解析1、注音磕kē羹gēng炙zhì冕miǎn吝lìn啬s è髓suǐ孱càn蹩bié粹cuì诩xǔ2、解释自诩:自夸。吝啬:小气,应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比喻犹豫不决。3、辨音①给gěi交给②得dé得到jǐ自给自足děi可得注意de跑得快4、辨形①粹精粹②辨辨别③蹩蹩脚悴憔悴辩辩护蹙蹙眉猝仓猝辫辫子鳖鱼鳖

三、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同国家的内外政策密切相关的,因此,作者把它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从近代的闭关锁国到“现在”的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阙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这样,文章先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以“学艺”上的表现为典型。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以媚外求荣的行径,并联系某些国人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心态分析批判,尖锐指出实行“送去主义”的结果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于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地。在破“送去主义”的基础上,文章正面指出,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就刻不容缓。但有人被外国的“送来”的东西吓怕了,于是有必要把“拿来”与“送来”加以区分,强调不能听任别人将有害的东西“送来”,好的东西必须“自己来拿”。到此为止,是论证为什么要实行“”。接着,作者论证怎样实行“”,对“”的具体内容加以阐述。针对当时文化界的现状,文章以“孱头”“昏蛋”“废物”等三种人对待一座大宅子的错误态度为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并同样以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最后,指出实行“”和创造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关系,再一次阐明了实行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试参照下面的图解把握全文。(破)“送去主义”(1—4)起因为什么实行“”(1—7)事实:有往无来实质:自欺欺人后果:亡国灭种(立)“”(5—10)必要性:与“送来”区别含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基本原则和方法:占有、挑选怎样实行“”(8—10)必要性、紧

迫性:与创造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关系请同学们注意左右两侧大括号并非对应。

四、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第七段是一个醒目的独句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里一个关联词“所以”所承的原因是什么?是上文的“其实”这正是因为‘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句吗?

不是,文章前半部分运用的是因果论证,论证为什么要实行“”,原因在于:“闭关主义”导致了“送去主义”,它们表现虽截然相反,但实质一样,都是祸国殃民“闭关主义”的危害有目共睹,不作评论,作者集中笔墨破“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从长远看,它会导致亡国灭种,从现实情况看,它招来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使中国更加殖民地化。”送去主义“不可取,同样,如果听凭“送来”,也会大受其祸害。所以,第七段得出结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针锋相对地提出””。

2.怎样理解本文第一段中作为“送去主义”典型的“学艺上”的事例?

第一段中列举“学艺上”的三个事例,都是用来揭露国民党政府推行媚外求荣的“送去主义”行径的。在国外举办文物展览和画展,送艺术家出国表演和介绍,都不像是正常的文化交流。“不知后事如何”,表明只是单方面的取媚与讨好,有往无来;“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活画出“大师们”献媚讨好的丑态;“活人替代了古董”暗示了“学艺”上的东

西已经相当贫乏,快到没有什么可“送”的地步了。这三个事例充分揭示出国民党政府欺世惑众伎俩的可鄙可笑,也与下文批判“丰富”“大度”联系照应。

3.第六段区分“送来”与“拿来”有什么意义?

这一段对“送来”的东西举例,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等等,指出帝国主义的“送来”不仅毒害中国人的肉体,也毒害中国人的精神;不仅进行经济侵略,也进行文化侵略。“清醒的青年们”是指看到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的严重后果的青年们。“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一句话点明了”送来“与”“拿来”的区别,“送来”的东西,只能被迫接受,毫无挑选余地。与“送来”意思相当的词是第四段中的“抛给”,有意图地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给”。“拿来”则是完全自主的。这句话消除了“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的人的误解,洋货并不是都不好,关键要我们“自己去拿”。

4.第八段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5.第九段是如何论述怎样实行“”的?试具体说说段中各个比喻的含义。

这一段用了比喻论证论述怎样实行“”。开头一句,“他占有、

挑选”简洁、精确而明白地表述了“”的基本原则。接着,就以一系列比喻对如何实行加以具体论述:“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需要区别,加以批判吸收的那些部分;“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一群姨太太”,比喻只供剥削阶段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如色情文化之类。这些比喻将如何“挑选、占有”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使读者理解了“”的内涵,起到了论证作用。

6.课文最后一段共有五句话,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提哪五个问题?其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应提的五个问题是:1.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2.对待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3.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的积极作用?4.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5.实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一句是强调实行“”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新文化的积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特别提到“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显示了鲁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真知灼见。

五、揣摩语言。下边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含有讽刺意味,试加以分析。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