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 真情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社会发展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亦由《语文教学大纲》走向了《语文课程标准》,由静态的被动性要求转向了动态的主动性建议。

可以断言,《语文课程标准》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语文教学的“航标灯”。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是当前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理念的理性认识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基本理念中的一个,落实这个“理念”是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教育目的”的前提。

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理念”,并用它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会偏离方向。

对此,我谈四点初浅的认识。

1.三大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良好语感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

2.三种角度。

上述的“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主要是从语文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角度来谈的;第二方面主要是从该课程的实施过程来讲的;第三方面主要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界定的。

总而言之,课程标准主要是从课程的内容、过程、对象与学习主体关系的角度来确定语文教育的特点的。

3.两大特性。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理念具有两大特性,其一是主观性,其二为客观性。

其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是客观的;“学生反应的多元性、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学生良好的语感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是主观的。

4.七大元素。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理念,具体包含有七大元素,它们是:课程的人文性、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课程的实践性、学生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学生的语感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

其中,具有客观性的三大元素其“变数”较小,相对较为稳定,在教学中起着一定的“载体”作用;具有主观性的四大元素其“变数”较大,特性活跃,在教学中将凸现其过程中的“操作性”。

二、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理念的实践探索
课程标准对“教育特点”的界定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逻辑与非逻辑、理想与现实的辨证统一基础之上的,特别是针对我国语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

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不仅应理性地认识它,更应对其进行主动、大胆地实践、探索,尤其对具有主观性的“四大元素”,需作为重中之重来研究。

这样才能使“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理念得以真正的落实。

1.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强调教师的积极引导之外,还应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和多元的反应。

在学习《丑小鸭》一文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丑小鸭开始是可怜的,后来是幸福的。

这是“共性”的一面,教师应当给予肯定。

但是,我们不能被这“共性”所迷惑,因为,学生对同一内容的反应具有“多元性”,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我们应有意发掘学生“个性”的一面,多引导启发──“还有不同的理解吗?”此时,学生就有可能展示以下独特的观点:丑小鸭的妈妈不是好妈妈,她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农夫虽然背着枪(文中插图画的),
但他没有伤害丑小鸭,是个很善良的人;我们应学习丑小鸭自信、自强的精神……有的学生还会提出以下质疑: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小天鹅,以后的日子就一定会幸福吗?会不会重新变成丑小鸭?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小天鹅后,他对原来的家人、小伙伴、野鸭子、小鸟、猎狗还有农夫会怎样呢?……至此,“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这一理念,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2.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

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

语文课堂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

如教学《太阳》一文,在学课文前,让学生说说天天见到的家乡第一高楼的高。

由于学生没有进行过有意的观察和了解,很多学生说了一两句,就无从下手了,所说的也和实际相差甚远,有的简直成了笑料。

我们可以此为前提来学习课文。

在了解太阳“远、大、热”三大特点及其相关说明方法后,让学生夸夸家乡第一高楼的高。

此时,学生将会滔滔不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语文课本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应看作是有待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

这样才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学生的良好语感。

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和心理体验。

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

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感训练应突出三“重”,即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叶老的话已精辟阐明了朗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对此就不再赘言。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反应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那些抽象的、深奥的、曲折委婉的、情深意厚的内容,学生往往难于作出深刻的理解。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让课文内容在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画面,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如古诗、诗歌教学就是一种典型。

叶圣陶先生还说过:“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叶老的话说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文中的场景以及人物的境遇。

这样,文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识上的时空距离就会缩短,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语感。

4.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何谓“整体”?整体就是全体,就是完整的统一体。

把握整体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能力。

人们常说“一叶知秋”,从“个体”──落叶,想到“整体”──秋天(包括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就凸现了人们运用“联系”以及“整体”的眼光去分析、判断、把握事物的能力。

而这种“整体把握”的能力正是小学生所缺乏的。

他们在读《鸟的天堂》一文中的“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榕树……”一句时,很多学生强调的是“大”,而不是“一棵”。

显然,这里学生缺乏的就是“整体把握能力”,他们没有联系上文内容(“我”和朋友争论的焦点──是一棵,还是两棵,还是许多棵。

)去思考问题。

可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如学《罗盛教》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罗盛教在冰窟窿里救孩子,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不必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当时的情景用简笔画画一画(感知整体),然后说说画中的事物──人、水、冰(把握整体),再让学生对照每一种事物,分别想
想会给罗盛教带来什么困难。

如“人”,罗盛教自己穿着的衣裤会带来行动不便,小孩不会游泳、心慌、目标小,使罗盛教更难找到;“水”,流速急,易将小孩冲远;“冰”,造成水里黑暗,水温低,罗盛教不易出水面呼吸,小孩出水面的空间小等等。

至此,再让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极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五个以上的困难。

这样的教学设计,显然是建立在“整体把握”这一理念之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