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第11章 经别
灵枢经别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
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翻译】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人身都与自然界的现象相适应,内有属阴的五脏分别相应着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方;外有属阳的六腑以应六律。
六律有阴有阳以应阴阳诸经,合于时令的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辰、十二经脉。
这就是五脏六腑和自然界现象相适应的情况。
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人体的生存、疾病的发生,以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都与经脉的作用有关。
初学医者必须学习这些经脉理论,即使是高明的医生也要留心经脉。
庸医认为经脉易学,而高明的医生却认为难以学精。
请问经脉在人体内离合出入的道路是怎样的?【原文】歧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翻译】岐伯稽首再拜回答说:问得很高明。
这些经脉离合出入道理是一般庸医往往忽略过去的,只有高明的医生才留心研究它。
我详细地说一下吧!【原文】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翻译】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别行入于膝腘窝中,其中有一道至尻下五寸处,别行上入肛门,内行腹中,属于膀胱本腑,再散行至肾脏,沿脊内上行,当心脏的部位入内而散;其直行的,从脊上出于项部,再入属于足太阳本经经脉。
这就是足太阳本经之外别行的一经。
【原文】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
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翻译】足少阴肾经的正经,行到膝腘窝中,别行与足太阳经相会合,上行至肾脏,当十四椎处,外出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经脉,系于舌根,又出于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
黄帝内经—灵枢(1)(中英对照超清版)
黄帝内经—灵枢(1)(中英对照超清版)本文为黄帝内经灵枢第一章的内容,提供中英对照超清版,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引言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之源。
其中的灵枢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篇章之一,主要探讨了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疾病的形成。
本文将介绍灵枢第一章的内容,并提供中英对照超清版,方便读者学习。
灵枢第一章苏输穴病而死篇原文冲脉者,起於气街,循骨而上者也,贯心脉也。
手太阴经者,循臂上廉至寸口,循臑凡二百一十五节,入寸中者,贯心者也。
所输穴者,脉之会也。
至循太阳之经者,循臂上廉行天窗也,至少商冲,循臑凡一百八十一节,所输穴者谷也。
译文冲脉起于气街,沿着骨骼向上,贯穿心脏的脉搏。
手太阴经起自臂部,经过手臂上廉到达寸口,再沿臂部经过二百一十五节,进入寸中经穴,与贯穴相连。
沿太阳经起始经过臂部上廉,穿过天窗,最后到达少商冲,经过一百八十一节,在此输穴称为谷。
中英对照超清版中文英文冲脉Chong Mai气街Qi Jie骨骼Bones贯心脉Penetrating Heart Vessel手太阴经Hand Tai Yin Meridian 臂部Upper Arm廉Li寸口Cun Kou臑Zhi所输穴Shu Xue太阳经Tai Yang Meridian 天窗Tian Chuang少商冲Shao Shang Chong谷Gu结论通过对黄帝内经灵枢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冲脉、太阳经、手太阴经等的起始和经过的路径。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一些重要的穴位,如寸中穴和谷穴。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人体的经络系统和中医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提供了中英对照超清版,使读者更加方便地学习和理解黄帝内经灵枢第一章的内容。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对中医学和人体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
黄帝内经:灵枢第12章 经水
灵枢经水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
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炙之壮数,可得闻乎?【翻译】黄帝向岐伯问道:人体十二经脉,外与大地之十二经水(泾、渭、海、湖、汝、沔、淮、漯、江、河、济、漳十二水)相应,内则连属五脏六腑。
这十二经水,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相同,五脏六腑也有上下、大小以及盛受水谷多少的差别,它们是怎样相应的呢?经水受纳大地之水,而流行不息;五脏结合神气魂魄,而收藏于内;六腑受纳水谷,而传导变化,汲取精气而散布于全身内外;经脉受纳血液,而周流全身、营养百体。
把以上这些情况相应结合起来,运用到治疗上,是怎样的呢?针刺的深浅、施灸的壮数,可以说给我听吗?【原文】歧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
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才,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翻译】岐伯回答说:问得很好啊!天很高,而其高不好计算,地很广,而其阔也难以测量。
这是通常的说法。
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对于天的高度、地的广度,那不是人力所能度量准确的。
而对八尺长的躯体来说,有皮肉血脉,如果活着,可观察探摸,死人则可解剖而详细看看,那五脏的强弱、六腑的大小、受谷的多少、经脉的长短、血液的清浊、气分的多少,以及十二经脉中有的多血少气,有的少血多气,有的血气都多,有的血气都少,皆有一定的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使用针灸治疗,分别调和经气的虚实,其道理不也是相同的吗?【原文】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原文及译文
皇帝内经灵柩经脉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
译文:
肺的手太阴经脉,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腋窝下面,沿着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至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桡骨边缘下行,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穴)。
它的支脉,从手腕后方(列缺穴)直行,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大肠手阳明之脉” 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
译文:
大肠的手阳明经脉,起始于食指末端(商阳穴),沿着食指桡侧向上,通过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肌腱、拇短伸肌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着前臂外侧前缘,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穴),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缺盆向上,经过颈部,贯穿面颊,进入下齿龈,回过来环绕口唇,交叉于人中,左边的经脉向右,右边的经脉向左,向上挟于鼻孔两侧(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原文阅读及翻译灵枢·五味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黄帝日: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
天地之精,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
五榖:杭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
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杭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杭米饭、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
脾黄色,宜食咸,大豆、猪肉、粟、藿皆咸。
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参考翻译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有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气。
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趋走入心,甘味先趋走入脾,辛味先趋走入肺,咸味先趋走入肾。
谷气津液已在体内运行,营卫之气也就大为通畅,于是废物化为糟粕,以次传下而排出体外。
黄帝内经:灵枢第17章 脉度
灵枢脉度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曰:愿闻脉度。
【翻译】黄帝说:我想知道经脉的长度。
【原文】歧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两手的六条阳经,从手至头,每条脉长五尺,五六共三丈。
两手的六条阴经,从手至胸,每条脉长三尺五寸,三六共是一丈八尺,五六得三尺,共计二丈一尺。
两足的六条阳经,从足至头,每条脉长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
两足的六条阴经,从足至胸,每条经脉长六尺五寸,六六得三丈六尺,五六得三尺,共计三丈九尺。
左右两蹻脉,从足至目,各长七尺五寸,二七得一丈四尺,二五得一尺,共计一丈五尺。
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得八尺,二五得一尺,共计九尺。
以上这些经脉,总长一十六丈二尺,这就是脉气流行的较大的经隧。
【原文】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
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榖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
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
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
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翻译】经脉循行在机体的里面,从经脉分支而横行的是络脉,络脉别出散行的是孙络。
孙络盛满而有淤血的,应当赶快治疗,邪气盛的,可用泻法,正气虚的,应该饮服汤药进行调补。
黄帝内经灵枢全文原著(2020年7月整理).pdf
经筋第十三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_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_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_,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
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踵,_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
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敢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黄帝内经灵枢篇白话文
黄帝内经灵枢篇白话文
黄帝内经·灵枢篇是我国古代著名医药典籍之一,也是中医理
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共计81篇,包含了中医经典学说、
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等内容。
以下是对其中的一部分篇章的白话解读:
第一篇《阴阳之理》:阐述了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阴阳相对而存在,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平衡调和才能维持健康。
第二篇《五脏生成》:介绍了五脏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指出五脏相互协调,相互联络,共同维护人体的生理功能。
第三篇《藏气法时病定》:通过观察天气和四时变化,分析人体生理变化和病症发生的规律,指导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第四篇《本神》:讲述了人体的精神活动与五脏的关系,精神活动能够影响人体的健康,重视心理健康对身体的影响。
第五篇《胃腑》:论述了胃脏和肠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强调饮食和消化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六篇《五藏别论》:详细介绍了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的功能和病变特点,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灵枢篇通过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观察和总结,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疾病诊疗的原则,对中医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黄帝内经》灵枢● 经脉篇第十(译文)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3-31 繁體中文版【题解】本篇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况,以及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径及其虚实病候的表现。
全篇内容,都着重在说明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经脉"。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禁脉[1]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日愿卒闻经脉之始生。
黄帝日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提要】本段阐述了人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经脉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1]禁脉乃"禁服"之误,其意就是指《灵枢》的《禁服》篇;"凡刺之理"等六句皆载于此篇。
因该篇记载了黄帝授书于雷公时所说的话"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
凡刺之理",故雷公在这里以此发问。
【白话解】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绎脉在内依次与五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
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
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
人出生以后,五谷人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
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经脉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况。
《黄帝内经·灵枢》三
《黄帝内经·灵枢》三寒热病第二十一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
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
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
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
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
骨厥亦然。
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
取三阴之经,补之。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
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
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厥痹者,厥气上及腹。
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
颈侧之动脉人迎。
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次脉,足少阳脉也,名曰天牖。
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
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暴瘖气鞭,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暴袭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暴挛?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暴痹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
此为天牖五部。
臂阳明,有入頄遍齿者,名曰大迎。
下齿龋,取之臂。
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
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
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
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一曰取之出鼻外。
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
属口,对入系目本,视有过者取之。
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其。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
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
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
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
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
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
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
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
五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脏之输四;项五。
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分为81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其中一段原文及其译文:
原文:
《灵枢·寿夭刚柔》曰:“老少犹童谷食而不饱也,黍米不糟蠔豉之味未沮也。
是故寿夭之度,不在于年也。
”
译文:
《灵枢·寿夭刚柔》中记载:“老人与年幼的孩童一样,即使吃了大量的谷物也仍然感到不饱,吃黍米、米糟、蚝、豉等食物的味道也没有失去原先的鲜美。
因此,衡量寿命长短的标准,并不仅仅在于年龄。
”
这段原文强调了人的年龄和寿命长短并不完全取决于岁数的多少。
它告诉我们,年老的人和年轻的孩童在食欲和味觉上的一些相似之处,说明衡量人的寿命长短,不能简单地以年龄作为唯一标准。
《灵枢·大惑论》原文译文解读
《灵枢·大惑论》原文|译文|解读《灵枢·大惑论》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篇》,其作者不详。
并且文中主要论述了登高时发生精神迷惑、头目眩晕的道理,故篇名为“大惑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灵枢·大惑论》原文作者:佚名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
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
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俛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
卒然自上,何气使然?歧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
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
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
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
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
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
故阴阳合传而棈明也。
目者,心使也。
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
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黄帝曰:余疑其然。
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歧伯曰:不然也。
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
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
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歧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
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黄帝曰:人之善饥而嗜食者,何气使然?歧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榖,榖消则善饥。
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黄帝曰:病而得卧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黄帝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歧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
《黄帝内经》灵枢篇原文和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灵枢篇第一·九针十二原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
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
未赭(别本作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
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
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
黄帝内经:灵枢第10章 经脉
经脉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翻译】雷公向黄帝问道:《禁服篇》曾说,针刺的道理,首先是经脉,揣度其运行的终始,了解其长短,以及内部与五脏的联系,外部和六腑的分别,希望详尽地听听其中的道理。
【原文】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翻译】黄帝说:人的最初生成,先形成于精,由精发育而生成脑髓,以骨骼为支干,以脉管藏血气而养全身,以筋连串骨骼使之坚强,以肉为墙壁保护内脏,当皮肤坚韧时,毛发就附着生长。
五谷入于胃,化生出各种营养,脉道借之通行全身,血气运行不息。
【原文】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翻译】雷公说:我想彻底地听听经脉最初生成的情况。
【原文】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翻译】黄帝说:根据经脉的变化,可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调整虚实,这是不可不通晓的。
【原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翻译】肺手太阴经脉,从中焦腹部起始,下绕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贲门,上贯膈膜,入属于肺,再由喉管横走,至于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达肘中,顺着前臂内侧上骨的下缘,入寸口,循着鱼际,出拇指尖端。
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出食指尖端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原文】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黄帝内经:灵枢第14章 骨度
灵枢骨度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翻译】黄帝向伯高问道:《脉度篇》讲经脉的长短,是怎样确定的呢?【原文】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翻译】伯高说:首先度量出骨节的大小、宽窄、长短,然后就可测定经脉的长短了。
【原文】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
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翻译】黄帝说:我希望能听听一般人的骨度。
以人长七尺五寸作为标准,他全身骨节的大小长短,应该是多少呢?【原文】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
腰围四尺二寸。
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
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翻译】伯高说:头盖骨周围长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头发所覆盖的部位,从头颅的前发际到颈项后发际长一尺二寸,从前发际下至颐长一尺,明智之人还要参校计算。
【原文】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
缺盆以下至□□,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
横骨,长六寸半。
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
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
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o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
附属以下至地,长三寸。
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翻译】从喉头隆起下至左右缺盆穴中间长四寸,缺盆向下至胸骨剑突长九寸,超过九寸的为肺脏大,不满九寸的为肺脏小。
由胸骨剑突下至天枢穴长八寸,超过八寸的胃大,不满八寸的胃小。
天枢往下至耻骨长六寸半,超过六寸半的,回肠就会又广又长,不满六寸半的,回肠又狭又短。
横骨的长度是六寸半。
从横骨上缘至股骨内侧的上缘长一尺八寸,股骨内侧的上缘到下缘长三寸半。
膝骨下缘至内踝骨长一尺三寸。
内踝以下到地长三寸。
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
跗属以下到地长三寸。
所以骨围大的身长就超过七尺五寸,小的就不足七尺五寸。
【原文】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
黄帝内经:灵枢第04章 邪气藏府病形
邪气藏府病形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翻译】黄帝问岐伯说:外邪伤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文】歧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邪气伤人分在人体的上部和下部。
【原文】黄帝曰:高下有度乎?【翻译】黄帝又问道:部位的上下,有一定的标准吗?【原文】歧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
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
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翻译】岐伯说:上半身发病的,是受了风邪所致;下半身发病的,是受了湿邪所致。
所以说外邪侵犯人体,是没有一定的规律的。
如外邪侵犯了阴经,会流传到六腑;外邪侵犯了阳经,就会流传在本经循行通路而发病。
【原文】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翻译】黄帝说:阴经与阳经,名称虽然不同,但都属于经络系统,上下互相会合,经络之间互相联贯,就象一个没有头的圆环一样。
而病邪侵入人体,有的在阴经发病,有的在阳经发病,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没有固定的规律,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文】歧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翻译】岐伯说: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都会聚在头面部。
一般病邪伤人,往往乘经脉空虚,以及劳累之后,或饮食出了汗,腠理开泄,而被邪气所侵入。
邪气中于面部,就会下行至足阳明胃经。
邪气中于项部,就会下行至足太阳膀胱经。
邪气中于颊部,就会下行至足少阳胆经。
如果邪气中于胸膺、脊背、两胁,也会分别下行所属的三阳经。
【原文】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翻译】黄帝问道:如果邪气中了阴经,其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文】歧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
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翻译】岐伯答道:邪气中了阴经,常是从手臂或足胫开始的。
灵枢名词解释
灵枢名词解释灵枢是《黄帝内经》中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的总称,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
其中,《灵枢》是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主要讨论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脉络学说、疾病的病理及治疗等内容。
灵枢一词,在古代的语境中,有神秘、高深的意义,可以理解为生命的原始力量或者灵魂的位置。
而在《黄帝内经》中,灵枢特指关于人体结构、脏腑功能和病理治疗的内容,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研究成果并形成理论体系的医学著作。
灵枢的内容涉及广泛,其中有不少名词是具有独特含义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词及其解释:1. 脏腑:根据《灵枢》,人体有五脏六腑,脏腑是人体内部重要的器官。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是人体内部主要的器官,掌管着生理功能。
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是人体内部辅助脏腑进行物质代谢和排泄的器官。
2. 经络:《灵枢》中详细描述了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传输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通道,是人体内部重要的能量运行通路。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主要指表浅的气血运行通道,络脉主要指分布在皮肤、筋脉等组织中的细微气血通道。
3. 气血:气血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气指体内的生命能量,血指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物质。
在《灵枢》中,气血在调节和维持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 病因病机:《灵枢》对疾病的成因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病因主要指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主要指疾病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根据《灵枢》的研究,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
5. 针灸: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针刺,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灵枢》中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为针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灵枢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它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及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内容涉及人体结构、脏腑功能、疾病的机理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为我们认识和应用中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1)感医疗之乱局,叹中医之没落,惜人命之枉丧!本公众号将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及传统中医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工作,唯愿通过您的关注和分享,以达抛砖引玉、正本清源之目的。
[我们已粗略读完《黄帝内经》第一部分《素问》,从今天起,一起来读第二部分《灵枢》。
总结读《素问》的经验,本公众号从今天起“读黄”的面目稍有变化:一是将每期内容从标题上显示,以便一目了然;二是去掉了“认识一味中药”这一部分内容,以免和《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里面的内容重复。
《灵枢》简介《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在针灸学上有绝对权威。
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
《黄帝内经·灵枢》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
全书运用阴阳五行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系统精详的论述。
《素问》和《灵枢》是什么关系呢?《素问》重点讲的是人与疾病的关系,讲的是天人合一的道理,讲的是人对疾病的宏观认识,素问素问,就是朴素的问题,面向的读者是大众;而《灵枢》则重点讲的是如何治疗疾病,讲的是微观的东西,是技术性的东西,重点介绍的是针刺法,面向的读者多为专业人员,灵枢灵枢,就是灵活的枢纽,指掌握了这些枢纽治病就易如反掌。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论篇第一(1)篇名与要点本文是《黄帝内经·灵柩》的第一篇文章。
九针,介绍的是九种不同类型的针具,在针刺活动中的用法;十二原,讲的是十二经之原穴,简称十二原,在治病过程中的作用。
原文与译文(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①,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感医疗之乱局,叹中医之没落,惜人命之枉丧!本公众号将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及传统中医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工作,唯愿通过您的关注和分享,以达抛砖引玉、正本清源之目的。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
切记!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篇名与要点五色,即面部的五种颜色与脏腑疾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望诊篇的精华。
此篇和前篇一样,也是雷公与黄帝的对话,而非岐黄对话。
显然,通过不断的学习,黄帝技艺大增,可以带学生了。
本篇主要论述了脏腑肢节反应于面部的色泽及其分布位置,因而从面部色泽变化可测知全身脏腑组织的疾病。
通篇主要论述面部五色内应五脏各主不同的病变,并从色泽之浮沉、枯润、散聚及上下辨病之久新、深浅及预后顺逆。
这些都是望诊的主要内容,也是色诊之大纲,故篇名《五色》。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篇内有五色,言病之义,故名篇。
'原文与译文(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
(译文)雷公向黄帝问道,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仅仅以明堂为标准吗?我不知道其意。
(原文)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
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译文)黄帝回答说,明堂就是鼻,阙就是两眉之间的部位,庭就是前额部,蕃就是两颊的外侧,蔽是耳前方的部位。
以上所谈到的明堂、阙、庭、蕃、蔽这些部位的正常现象应该是端正、宽大、丰满,远离十步以后还能看得清楚。
如果观察到某个人有以上的特征,他的寿命一定会达到一百岁。
(原文)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译文)雷公问,怎样辨别面部五官的表象呢?(原文)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译文)黄帝回答说,鼻的正常表现应是鼻骨高起,端正而平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
感医疗之乱局,叹中医之没落,惜人命之枉丧!本公众号将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及传统中医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工作,唯愿通过您的关注和分享,以达抛砖引玉、正本清源之目的。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
篇名与要点
本篇重点是讨论二十八脉的长度及其循行规律,故以《脉度》名篇。
脉度,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其揭示的面诊规律,常被后人提及。
经脉分布于头身四肢,既纵横交叉又相互衔接,而且各有起止点和循行路线,因此,手足六阴六阳与任、督、跷脉等二十八脉,都有一定的长度,其中以足之六阳经为最长,手之六阴经为最短,合计总长十六丈二尺。
本篇在讨论脉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经脉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是其中的主要论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指出跷脉的起止点与其通路,以及男子以阳跷为经,阴跷为络,女子以阴跷为经,阳跷为络的道理。
实际上,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经脉长度的绝对值肯定是不同的,因此,这里所说的脉度的重点并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其运行的规律。
而重中之重则是从人面部的七窍来查阅人体五脏的变化。
原文与译文
(原文)黄帝曰:愿闻脉度。
(译文)黄帝说,我想知道人体经脉的长度。
(原文)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译文)岐伯回答说,手的六条阳经,从手至头,每条经脉长为五尺,六条经一共是三丈长。
(原文)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译文)手的六条阴经,从手至胸中,每条是三尺五寸长,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六条一共是二丈一尺长。
(原文)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译文)足的六条阳经,从足向上至头是八尺,六条经共为四丈八尺长。
(原文)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译文)足的六条阴经,从足至胸中,每条六尺五寸长,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六条共三丈九尺长。
(原文)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译文)跷脉每一条从足至目的长度为七尺五寸,左右两条,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共为一丈五尺长。
(原文)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译文)督脉、任脉各为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两条合为九尺。
(原文)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
虚者饮药以补之。
(译文)所有这些经脉合起来一共是一十六丈二尺长,这就是人体营气通行的主要通路。
经脉的循行里,其分支出来并在经脉之间横行联络的叫做络脉,别出络脉的细小脉络叫做孙络。
孙络中气盛而且血多的,应该立即用放血等方法快速地除去邪气,邪气盛的用泻的方法治疗,虚的服用药物来调补。
(原文)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译文)五脏精气的盛衰常常可以从人体头面七窍反映出来,
(原文)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译文)肺气通鼻窍,肺的功能正常,鼻子才能闻到各种气味;
(原文)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译文)心气通舌窍,心的功能正常,舌才能辨别出各种滋味;
(原文)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译文)肝气通眼窍,肝的功能正常,眼睛才能辨别各种颜色;
(原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译文)脾气通口窍,脾的功能正常,口中才能辨别食物的各种味道;
(原文)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译文)肾气通耳窍,肾的功能正常,双耳才能听见各种声音。
(原文)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
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
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
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
荣也,故曰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译文)五脏的功能失于调和,与其对应的七窍就不能正常地发挥功能;六腑的功能失于调顺,那邪气就会滞留结聚而生成痈。
因此,若是邪气留在六腑之中,那么属阳的经脉就不能和顺通利,阳脉不和顺,阳气就会发生停歇、留滞,阳气留滞,就会相对的偏盛。
阳气太盛就会导致阴脉不通利,阴脉不通利,会导致血流停滞,血流停滞则阴气过盛。
如阴气过盛,就会影响阳气不能营运入内,这就叫做关。
如阳气太盛,就会影响阴气不能外出与阳气相交,这就叫格。
阴阳二气皆过盛,不能阴阳调和、互相荣养,就叫做关格。
关格是阴阳离决、不相交通的表现,出现关格,预示着病人不能尽其天年而早亡。
(原文)黄帝曰:蹻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译文)黄帝说,跷脉起于何处?止于何处?是哪一条经的经气像水一样的滋润、濡养而形成这一条经脉的呢?
(原文)岐伯答曰: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
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译文)岐伯回答说,跷脉是足少阴经脉的支别,起于然谷之后的照海穴,向上经过足内踝的上方,直行向上沿大腿内侧进入前阴,再向上到达胸部进入缺盆,继续上行出于人迎的前面,进入颧骨连属
内侧的眼角,合于太阳、阳跷脉而继续上行,阴阳跷脉二气相合,可以滋润目睛,若是脉气不能荣养眼睛,就会出现目张不合的现象。
(原文)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译文)黄帝说,阴跷之脉气只是行于五脏之间,而不能荣养六腑,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译文)岐伯回答说,脏气的运行是不停息的,就像水的流动,日月的运行,永无休止。
因此,阴脉荣养其对应脏的精气,阳脉荣养其对应腑的精气,也是这样如环无端的运行,没有起点,也无法计算它的转流次数。
跷脉之气不停的流动运行着,行在内则营养五脏六腑,溢在外则濡养肌肉皮肤。
(原文)黄帝曰:蹻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译文)黄帝说,跷脉有阴阳之分,那么用哪一条来计算它的长度呢?
(原文)岐伯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阴,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译文)岐伯回答说,男子计算其阳跷脉的长度,而阴跷为络;女子计算其阴跷脉的长度,而阳跷为络。
一般计算的跷脉的长度为经脉,络脉的长度不在计算之内。
网文摘要脉度这篇之所以有名,源自于其面诊的内容。
很多人对面诊好奇,也有一些人,包括相当数量的西医都认为面
诊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这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因为中医研究的是经络,研究的是活人,而西医研究的是解剖,是尸体,是死人。
面诊的问题,早在几千年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详细的论述,这不仅有理论根据,而且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的经验加以总结的。
这里重点说一下,为什么很多小朋友会因吃药、注射、输液导致耳聋的问题。
是因为药物伤了肾:'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伤了肾,肾就不和了,所以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
因此,我们家长,当孩子生病时,一定要知道药物的毒性作用,凡是药的说明书上写着,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一定要小心,因为肾是人体的过滤和解毒器官,我们吃进去的药,一定要经肾代谢,但如果药的毒性太大,肾代谢不过来,就会导致药物对肾的损害。
很多家长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一生病就输液,最后把孩子的耳朵打聋了还浑然不知呢!去那些聋哑学校看看,有多少孩子是药物致聋的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