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曲艺歌舞
满族的娱乐游艺习俗
满族的娱乐游艺习俗满族承其先世女真人的娱乐游艺习俗,既深受汉族等的文化影响,又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
清代满族流行“空齐”舞。
凡有较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
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
盘旋作势。
一人歌,众人拍手皆以“空齐”和之。
这种“空齐”舞又称为“莽势”,分男女两式,一般是两人相对而舞,众人拍手而歌。
其舞姿有“九折十八式”,以刚健、优美的舞姿表现满族人民古老的生产生活和对丰收、胜利的欢庆。
庆隆舞,包括扬烈舞和喜起舞,前者为武舞,后者为文舞,皆用于吉庆宴。
“庆隆舞,每岁除夕用之。
以竹作马头,马尾彩缯饰之,如戏中假马者。
一人蹦高跷骑假马,一人涂面,身着黑皮作野兽状,奋斗跳跃,高跷者弯弓射。
旁有持红油簸箕者一人,箸刮箕而歌,高跷者逐此兽而射之,兽应弦毙,人谓之‘射马狐子’。
此象功之舞也”。
民国以后,此舞已少有人跳了。
秧歌,是满族人民喜爱的集体歌舞。
每逢春节、元宵节等盛节必扭唱秧歌,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欢度佳节,甚至通宵达旦,尽情歌舞,表现了满族人民的喜悦和欢乐。
满族秧歌队人人着彩装。
领队前行的“达子宫”身“着黄马褂、红战袍,头戴红缨凉帽,手持马尾蝇帚,身挎腰刀”,而“跑报子”“又往往以反穿皮袄,斜挎串铃或身背雉鸡”,穿插押队。
队员男下装多为斜披彩带,女上装用鲜艳的被面作裙子,色彩鲜艳,红红火火。
满族秧歌以走大场为主,名曰“走阵”。
阵式多为汉族秧歌的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葫芦阵、六合阵等,表现了满族八旗官兵征战与欢庆胜利的精神。
其舞姿多是大开大合大扭摆,并模拟征战、狩猎的姿势。
步法多是丁字步、蹶子步、大跨步、拉蹲步等,显示出狩猎和战斗生活的色彩,动作奔放,舞姿优美,反映了满族人民古朴、粗犷、豪放的民族气质和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
至今,农村城镇各村仍沿旧习,年年扭唱秧歌。
笊篱姑姑舞,是旧时在满族青少年中流行的民间歌舞。
歌舞前,选一受欢迎的女孩,给她打扮得花枝招展。
然后用一把笊篱(柳条编成)在凸面上糊上白纸,画上姑娘的脸,涂抹胭脂,扎彩巾,戴绒花,即为“笊篱姑姑”。
满族舞蹈 满族歌舞文化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满族舞蹈满族歌舞文化简介导语:萨满祭祀歌舞:满族的信奉萨满教,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
在跳神过程中,萨满萨满祭祀歌舞:满族的信奉萨满教,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
在跳神过程中,萨满腰系铃,手执鼓,着神衣神裙,伴着神器声响翩翩起舞。
祭祀歌曲有《清神调》、《背灯调》、《跳饽饽神调》等,舞蹈有《腰铃舞》、《单鼓舞》、《铜镜舞》等。
祭祀时载歌载舞,表达崇敬、赞美、祈求之情,后来发展成为满族舞台艺术的歌舞。
单鼓腰铃:单鼓腰铃系艺人们口头的称呼,亦称“打单鼓子”或“耍腰铃”。
是一种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
满族信仰萨满教并尊奉“鹰神”、“蟒神”、“乌鸦神”等。
逢年过节,祭祖之日先将“佛头妈妈”请上神位,后由“查玛”开始起舞,他们头戴帽,身扎腰铃,手持抓鼓边跳神舞边唱神歌。
他们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
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愿风调雨顺,四是祈祷病除灾消。
大五魁舞:又称“五魁舞”,是满族民间一种庆贺舞蹈。
源于满族早期的狩猎生活,多于丰收、狩猎归来时表演。
该舞蹈由五人分别头戴虎、豹、熊、鹿、狍的面具做拟兽的跑跳动作,欢快有趣。
筵宴喜庆歌舞这种歌舞主要是《莽式空齐舞》,又称《莽势舞》。
这种舞场面富于变化,形式有“男莽势”、“女莽势”、“对舞”、“衬舞”等。
多于筵宴和喜庆场合中出现。
莽势是满族舞蹈的主要代表形式,“莽势”一词是满舞蹈的音译。
莽。
少数民族满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满族服饰与饮食
服饰特色
满族传统服饰以旗装、马褂、坎肩为主,色彩鲜艳,绣花精美。其中,旗装是 满族女性的传统服装,包括长袍、马蹄袖、袍肚、领口、袖口等部分。
饮食文化
满族传统饮食以肉食为主,如羊肉、猪肉、牛肉等,同时搭配杂粮和蔬菜。满 族特色菜包括白肉血肠、火锅等。此外,满族人还喜欢喝砖茶和奶茶。
满族建筑与交通
举办满族民俗文化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通过讲座、互动交流 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满族民俗文化的知识和内涵 。
推出满族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设置满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满族美食制作等体验 项目,让公众亲身感受满族民俗文化的魅力。
满族民俗文化科普宣传教育
制作满族民俗文化宣传资料
01
编写满族民俗文化科普读物、制作宣传海报和视频等资料,通
为了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手工艺,政府和文化机构加大了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培训支持。同时,民间 手工艺人也积极探索新的传承模式和市场推广策略,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创新。
满族体育与游戏
满族体育与游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如“赛威 呼”、“打布鲁”、“跳马”等。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身体, 又增强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少数民族 满族民俗文化科普推介
讲师:XXX
日期:XXX
目 录
➢ 满族概述 ➢ 满族传统民俗文化 ➢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满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 ➢ 满族民俗文化科普实践与探索 ➢ 总结与展望
01
满族概述
满族的起源
起源传说
满族起源于女真族,相传古称肃慎,自先秦时期 便已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
历史背景
建筑风格
满族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包括房屋、院落、围墙等。其中,房屋是满族家庭 的核心,院落则用于休闲和存放农作物。围墙则用于保护家庭财产。
满族舞蹈风格特点
满族舞蹈风格特点
满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满族舞蹈
在满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代表着满族人民的传统艺术和文化。
本文将围绕“满族舞蹈风格特点”进行阐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题材的特点
满族舞蹈题材的特点是多样性和鲜活性。
其舞蹈题材涵盖了满族
的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产劳动等各个方面,丰富而多彩。
其中,以《满族贺岁舞》、《三人行》、《蛟龙起舞》等节庆舞蹈最
为著名。
这些舞蹈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能够展现出满族文化的魅力
和底蕴。
二、舞蹈形态的特点
满族舞蹈形态的特点是庄重严肃、热情豪放。
其舞蹈动作力度强、气势磅礴,以跳跃、旋转、扭腰、扭臂等手脚协调、富有变化的舞姿
为主。
同时,在音乐和舞蹈的配合上,也体现出了满族人民的热情和
豪放。
例如,在《满族贺岁舞》中,舞者们的舞姿热情奔放,动作优
美而富有变化,舞蹈表现出满族人民欢庆节日的热情和喜悦。
三、服装装饰的特点
满族舞蹈服装装饰的特点是富丽华贵、独具魅力。
一般来说,满
族舞蹈服装采用红色、黄色、青色等鲜艳明亮的颜色,加上各种金银
线绣花、蕾丝、珠子、宝石等装饰,体现了满族文化的庄重和贵族气息。
舞蹈服装的点缀和流苏都与舞步、舞姿相呼应,使得整个舞蹈更
加生动、鲜明。
综上所述,满族舞蹈具有多样性、庄重严肃、热情豪放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中国民族文化格局的逐渐展开,满族舞蹈也开始
进入了更广泛的视野,成为了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来传递、弘扬
满族的民族文化。
古代满族曲艺八角鼓
古代满族曲艺八角鼓八角鼓,又称单鼓。
满族、白族、汉族拍击膜鸣乐器。
因鼓身呈八角形而得名。
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云南省大理、剑川等。
“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
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
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有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
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
据传说,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满族人民用于自娱的一种伴奏乐器。
亦说它是由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它的八个边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
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我国东北长白山、黑龙江之间的广大地区;今天,又扩及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西安等城市。
勇敢剽悍的满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
民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宗教祭祀歌舞,历史悠久,气氛热烈。
民间乐器几乎全部是萨满祭祀时用的响器,唯有八角鼓用于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明代中叶以后,八角鼓开始流传北京。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记载:“刘雄八角鼓绝:刘初善击鼓,轻重疾徐,随人意作声,或以杂丝竹管弦之间,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
当时的`八角鼓演奏技艺水平很高,刘雄被誉为都城八绝之一。
随着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满人入关,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八角鼓已作为鼓书、单弦等曲艺的伴奏乐器,并有专业艺人演唱,曾盛行于宫廷和北京、天津、东北各地。
清代中叶,北京的八角鼓曲种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在聊城、临清、济宁等地,又演变成为“山东八角鼓”。
鼓体较扁而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
规格尺寸有异,常见者鼓面对角长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单面蒙以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支重要分支,其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有以下几点:
1、鼓点丰富、节奏强烈
满族萨满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是鼓,其节奏强烈、节奏复杂。
萨满表演中,鼓声会与舞蹈、歌曲相结合,形成浑厚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
这种音乐的节奏十分明显,有着独特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强烈的音乐感受。
2、严格的音乐组织形式及清晰的曲调
满族萨满音乐注重严格的曲式结构和清晰的曲调。
表演时,演奏者和歌唱者会按照固定的曲式,配合舞蹈和唱腔进行演出。
这种严格的曲式结构和清晰的曲调使满族萨满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排场热烈、气氛热闹
满族萨满音乐表演时,排场热烈、气氛热闹。
歌唱者和舞蹈演员都要穿上盛装,绚丽多彩。
演出现场除了演奏、歌唱、舞蹈外,还会有鞭炮、火球等烟火表演和马术表演,给现场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满族萨满音乐的表演形式包括萨满祭祀、婚礼、葬礼等,其中萨满祭祀是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
萨满祭祀表演时,所有的乐器、歌唱者和舞蹈演员都围绕着祭祀的对象,按照固定的曲式演出。
整个过程中宗教上的神祇,民俗上的舞蹈,音乐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浓郁的满族文化氛围,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感受。
总之,满族萨满音乐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音乐形式和鲜明的文化特征,成为了世界文化瑰宝之一。
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
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一队秧歌少则几十人,多则超百人。
初起的秧歌多系表演渔猎、耕织、商、工等生产形象。
努尔哈赤起兵后,逐渐涵入了军事内容。
近日,“抚顺满族秧歌”经省专家评审会一致通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消息传来,抚顺文化系统的广大职工喜在心头,他们近两个月的辛劳终于得到了省专家的认同,他们近一时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文化局刘季春等领导。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物质文化遗产有何区别,刘季春局长介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物质文化遗产是固定的、物质的、有形的、是可以世代传承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以口头或动作等方式相传。
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新世纪实施的一项文化基础建设项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满族秧歌”向省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抚顺是满族的故乡、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其满族文化源远流长。
“满族秧歌”是满族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杰出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特价值,是满族动态传统文化的代表。
1983—1993年间,我市开展了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工作。
经过10年的全面普查、挖掘、收集和整理,编写了《辽宁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抚顺卷》、《满族民间舞蹈》抚顺专辑等。
此次申报的“满族秧歌”项目就是在集成工作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填写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任务书》,正式向省文化厅进行申报的。
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全省共有14个项目被列为省级试点保护项目。
其中,也包括抚顺的“满族秧歌”。
满族舞蹈——精选推荐
满族舞蹈满族人能歌善舞。
其先世株褐人的舞蹈具有战斗风格。
女真人的习俗,“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
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
(《大金国志》卷39)明代女真人乘兴起舞,并有琵琶伴奏,大家拍手而歌,特别是在节庆宴会上,主客男女轮番起舞,节奏和谐,一人领唱,众人皆呼:“空齐”相和。
进入辽、沈后,更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
久居东北的满族人,经常举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
曾盛于北京,流传到东北的“子弟书”始创于八旗子弟,为满族人所喜爱的文艺形式。
晚清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满族曲艺表演艺术家。
驰名艺坛的有赵星垣、双厚坪、金万昌、谢芮芝、品正三、常澍田、程树棠、荣剑尘、常宝馥、连阔如、侯宝林、关学增等。
这些曲艺表演家,其表演艺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满族舞蹈主要有:隆兴舞、秧歌舞、莽式舞、腰铃舞、庆隆舞、大五魁舞、单鼓腰铃等。
满洲舞蹈名。
为传统的筵宴歌舞,广泛流传于民间。
凡有宴会时,主人家男女便便迭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曰莽式。
共九折十八式。
九折9组动作,一为起式,二为摆水打渔动作,三为穿针即织网动作,四为吉祥欢庆动作,五为单奔马即打猎动作,六为双奔马即出征动作,七为怪蟒出洞即龙舞动作,八为大小盘龙即龙戏水动作,九为大圆场,与四同。
十八式即为18个舞蹈姿式,肩二式,走一式。
并有“男莽势”、“女莽势”、“衬舞”等表演形式。
莽势 莽势是满族舞蹈的主要代表形式,“莽势”一词是满舞蹈的音译。
莽势的表演形式在清人扬宾的《柳边记略》中曾有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日‘莽势’,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空齐’。
犹之汉人之歌舞,盖以此为寿也”。
在清人吴振臣的《宁古塔记略》一书里记载:“满洲人家歌舞名日莽势,有男莽势、女莽势。
两人相对两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或喜庆之时。
上于太庙中用男莽势礼”。
据黑龙江省宁安皮一位满族学者傅英仁先生介绍,他在十三岁时曾亲见其舅祖父跳过莽势。
清朝的满族文化
清朝的满族文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满族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在清朝的统治下,满族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传承。
满族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其文化影响贯穿了整个社会。
本文将从满族文化的起源、语言、服饰、饮食和娱乐等方面进行论述。
1. 满族文化的起源满族起源于中国东北的女真族,曾先后建立辽、金两个大王朝。
后来,满族的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最终推翻明朝,建立了清朝。
满族文化主要受到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汉族文化和蒙古文化的影响,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体系。
2. 满语的重要性满语是满族人的母语,也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语属于通古斯语系,与蒙古语、鄂温克语等有一定的联系。
满语在清朝统治下被列为官方语言,满族皇族和大臣们会使用满语进行交流。
此外,满语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满族人的精神符号。
3. 满族服饰的特点满族服饰以袍褂和蓝布裙为主要特征。
男性满族人常穿长袍、蓝色褂子和虎皮帽,而女性则穿长褂和束腰裙。
满族服饰注重细节和图案的设计,以红、蓝、黄为基本色调,并采用刺绣、刻花等工艺加以装饰。
满族服饰的鲜艳和华贵,体现了满族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崇尚。
4. 满族饮食文化的特色满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以猪肉、羊肉、牛肉等为常见食材。
满族人善于制作烤肉、熟食和满族火锅等美食,口味独特,以辣味为主。
满族人还注重食物的烹饪技艺和食材的搭配,追求色香味俱佳的餐食体验。
5. 满族的娱乐活动满族人有着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
满族舞蹈以跳舞、打鼓、传统曲艺等为主,形式独特,富有激情。
满族还喜欢逛庙会、踢皮球、射箭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成为满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总结:清朝的满族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满族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传承。
从满语、服饰、饮食到娱乐活动,满族文化在清朝统治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传承。
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色与汉族文化、蒙古文化等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面貌。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之一。
谈满族民间音乐的体裁
器不 多 . 大部 分 是 打 击乐 器 流传 最
广 泛 的 是 八 角 鼓 八 角 鼓 八 边 中 七 边
密》以及有领有合的喜歌《 空齐》 , 拉
等 ; 行 葬 礼 时 唱《 九 连 环 歌 》 为 举 解 ; 老 人 拜 寿 时 唱 《 孙 万 代 歌 》 这 些 子 等
多 属 于 小 唱 一 类
富余 之 意 .内容 为赞 美 山 川 I秀丽 、 物
产 丰 富 , 达 热爱 生 活 、 爱 家 乡 的 表 热 情 感 。曲调高 亢 嘹亮 , 多为独 唱 。『 靠
山调 ] 一 种 牧 童 对 口 山歌 . 体 由 是 曲 散 板 的 引 子 和 中 段 、 结 尾 3部 份 组 成 .具 有 热 烈 奔 放 和 即 兴 演 唱 的 特
番 起舞 。 一人 领 唱 , 众人 以 “ 齐” 空 2字 见 , 其次 是 角调式 。曲式结 构 有 4种 :
一
个 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 戏 曲百 花 园 在
帮 腔 。这种 歌 舞 在 清初 进 入 宫廷 . 属 ①上下旬构成的单乐段 ; ②开始时用 中 . 凸显 其 特 点 . 示 其魅 力 , 成其 展 形 引子 . 段 用 上 句 长 、 旬 短 的 单 乐 风 格 。 中 下 宴 乐 之 首 .乾 隆 八 年 定 名 为 《 隆 庆 舞》 。萨满 系北方 游 牧 民族 的 一种 原 段 , 不断反复 , 结尾击鼓 3 ; 下牌 等音 乐 , 地 适 合 表现 叙事 性 内容 流 传在 北 方地 区 的单 弦 , 由八角 鼓说 唱 发展 而成 。 即
四 、 乐 器
满 族 特 有 的 乐 器 多 用 于 跳 神 活
点 。劳 动 号 子《 南 海 》 在 清 代 咸 丰 跑 .
满族宫廷礼乐的种类与乐器配置
满族宫廷礼乐的种类与乐器配置满族宫廷礼乐,又称为清代满族皇室乐观,是满族宫廷的一种重要的礼乐形式。
它包括了许多种类的乐舞,每种乐舞都有其特色,在满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宫廷礼乐还有其特殊的乐器配置,这些乐器有着独特的音色和功能,为满族宫廷乐舞的演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满族宫廷礼乐的种类丰富多样。
其中最有名的有“福庆舞”、“兴隆舞”、“和硕舞”、“三太子舞”等。
这些乐舞在满族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每种舞蹈都带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定的动作形式。
通过这些舞蹈,宫廷礼乐传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同时也展示了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满族宫廷礼乐的乐器配置也十分丰富。
其中最为重要和常用的乐器有:1. 大鼓:是满族宫廷乐舞中的节奏主旋律乐器,通过敲击产生有力的声音。
2. 管子:是一种管乐器,由竹子制成,通过吹奏可以发出悠扬的音调。
宫廷礼乐中常用的管子有高音管、中音管和低音管等。
3. 葫芦丝:是一种民族管乐器,通常由葫芦和竹子制成。
它能发出柔和的音色,常用来演奏宫廷乐舞中的柔和的旋律。
4. 敲锣:在满族宫廷乐舞中,锣常常用来起到节奏的作用,给音乐增添活力。
5. 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有着悠扬的音色。
常用来演奏宫廷乐舞中的婉转柔和的旋律。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见乐器外,满族宫廷礼乐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乐器,如小鼓、铙钹、皮鼓等,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功能,通过这些乐器的组合和演奏,传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满族宫廷礼乐在清代满族宫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满族宫廷礼乐的演奏和传承,满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在满族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成为了重要的文化遗产。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满族萨满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满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族祭祀和宗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一、艺术特点1. 音乐风格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满族萨满音乐风格多样,具有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萨满音乐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在其核心内容上保持着共性。
通常包括唱歌、说话、吟诵、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其中以声乐和击打乐器为主。
音乐旋律多变,表达着丰富的感情和情感,声音轻盈优美,节奏感强烈。
2. 具备强烈的宗教祭祀色彩满族萨满音乐通常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萨满音乐实际上是一种崇拜自然神灵的音乐。
其中多是对神灵的崇拜、祷告和祈求,讲述着神话、传说和神的故事。
3. 音乐与舞蹈相结合满族萨满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常常一套音乐舞蹈的表演来完整地表达祭祀的主题,拉近了信徒和神灵的距离。
4. 唱腔富有变化和表现力萨满音乐唱腔富有变化和表现力,唱法各异,如歌咏、吟唱、叫唤、低吟、高亢,有时还可以进行协调演唱。
:跑调唱、节奏唱、重复唱等。
5. 乐器演奏多样满族萨满音乐中的乐器演奏也十分引人注目。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萨满习俗、不同的表演形式,都显示了不同的乐器组合和各具特色的演奏技巧,如马头琴、二胡、牛角、大鼓等。
二、表演形式1. 祭祀仪式满族萨满音乐主要以祭祀仪式的形式表演,这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祭祀仪式上,萨满们通过音乐、舞蹈和仪式等形式,与神灵沟通,以祈求和保护人民的平安幸福。
2. 民间演出随着文化旅游业兴起,满族萨满音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演出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欣赏。
民间演出通常在节日或庆典上进行,演出形式多种多样,有歌舞表演、歌唱、器乐表演等。
3. 文艺演出在现代文艺舞台上,满族萨满音乐也经常得到很好的呈现。
文艺演出通常是通过舞台剧、歌舞表演、音乐会等方式进行。
满族的风俗习惯 四平满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满族的风俗习惯四平满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导语:满族的风俗习惯:四平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汉族、满族的风俗习惯:四平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
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汉族、回族、朝鲜族等都在这里生活过。
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留下了许多文化古迹,诸多生动感人的民间传说。
加之秀丽的自然风光,为这块土地增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
四平市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集居地之一。
是满族的“祖宗肇兴之所”。
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孝慈高皇后就出生在伊通。
在这块“贡山”、“贡河”相间环抱的沃土上,伊通满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至今,伊通满族的风俗习惯,心里素质仍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虔心敬存下来的满族传世文物,在1987年3月代表吉林省在首都北京展出期间,曾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在伊通县,满族仍较多地保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伊通满族男子仍普遍穿坎肩,姑娘娴于刺绣,在衣边、门帘、幔帐上绣制优美的图案和“喜庆话”字样。
过年剪窗花的习俗仍很盛行。
老年妇女绾发盘髻,姑娘蓄发为辫,带耳环的随处可见。
满族人家还较多地保存着古建筑的遗风,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尤其以萨满教(满族原始家教)的仪式和婚礼最具有代表性。
每到祭福祭天婚丧嫁娶,驱魔治病等活动,都要把萨满请来,此时的萨满脱去常服,穿上神裙,戴上神帽,束上腰铃,手持抓鼓和鼓鞭,一边口诵神词,一边盘旋舞蹈,跳跃礼赞,膜拜娱神。
满族的旗袍,在清代居“国服”地位。
旗袍称“衣介”,分单、夹、皮、生活常识分享。
满族舞蹈——精选推荐
浅谈满族舞蹈的创作发展满族舞蹈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种之一。
它历史悠久,舞韵独特,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人民不仅以勤劳、勇敢、精骑射的“引弓之民”而著称,更以爱说好唱,能歌善舞而闻名,他们通过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再现了其本民族人们的劳动生活、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
传统的满族舞蹈大致可分为祭祀舞、筵宴舞和民间舞三大类,其中萨满祭祖的“跳家神”最具特色,如:“单鼓舞”、“腰铃舞”、“神刀舞”、“铜镜舞”、“跳鹰神”、“跳虎神”等,近年来又复排了如“莽式舞”、“喜起舞”、“扬列舞”和与汉满文化结晶而成的代表性舞蹈“高跷秧歌”等。
满族人信奉萨满教由来已久,影响深远,萨满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等重大祭奠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
萨满是主角,在跳神的过程中,萨满腰系铃手持鼓,着神衣,装神裙,伴随着神器声响翩翩起舞,歌舞的表演是在广大群众的目视和参与下公开举行的仪式形式,由于亦歌亦舞,加之含蕴着避祸纳吉,祈福迎祥等众多寓意,诙谐生动,浅显易懂,使得人们在看神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萨满的歌唱与舞蹈技能,也因此使得这种激动人心的歌舞艺术和那些史诗般的说唱、神话、传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传播至今,丰富和发展了满族舞蹈,这也是我国东北民族文化特色之一。
而满族舞蹈多融祭与戏、庄与谐、文与舞、美与丑、雅与俗、歌与舞、唱与白、动与静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则是满族舞蹈的第二特色。
满族舞蹈的服饰仍为旗装、旗袍、旗鞋、京式头。
从萨满研究中心及博物馆遗存的服饰和照片中,可窥见其当年萨满艺人的神韵及独特的道具和面具的质感,而神鼓、神铃、神刀和神镜等,又凸显出了其惟妙惟肖,极具匠心的创作风韵,虽经时代变迁,但未受改变,这便使满族舞蹈服饰保持了色的神秘、古朴、原生态的风貌,也因此凝集成满族舞蹈有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第三特色之所在,由此可见,满族舞蹈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
同所有艺术门类一样,舞蹈艺术也同样在强调着它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因为只有具有了浓郁的民族性才能为本民族的群众肯接受,能理解,所喜爱,这种原本是由民众自发兴作,并在民间传承、发展的舞蹈,既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又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吐故纳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
民族风情:满族艺术——音乐
满族的音乐八角鼓:八角鼓形为八边形,蒙蟒皮,七个边每边有铜环,另一个边下拴一长穗,可弹、搓、摇,作为唱曲的伴奏乐器。
满戏:满族戏曲剧种。
又名“八角鼓戏”。
由满族曲艺八角鼓发展而来。
满族先民在骑射渔猎之暇围在篝火旁,边说边唱边舞,并扣击自制八角鼓相和,娱其情志,逐步形成说、唱、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清兵入关后,八角鼓和洋琴、琵琶、四弦、锣鼓等配合,吸收诸宫调、杂剧及各地民歌、小曲,形成牌子曲剧。
多演唱历史和民间故事。
八旗子弟书:又称“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于18世纪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盛行于北京和沈阳,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
二弦:满族弹拨乐器。
木制,琴头饰有龙首,弦轴左右各一,音箱为长方形,底有孔,音箱上安覆手,框绘龙纹。
清朝宫廷用于演奏宴乐。
三弦:满族弹拨乐器。
檀木质,方槽,琴头雕大顶花,其尾端雕刻花纹,琴杆正面为指板,尾端护弦揭兽皮为之。
左手持琴,右手拇指、食指戴骨指甲拨弦,有弹、挑、分、扫、砸、搓儿等技巧。
清宫廷中用于演奏宴乐,民间用于伴奏鼓书、单弦等。
满族的传统民歌
关于满族的传统民歌介绍
满族的传统民歌主要包括劳动歌、山歌、摇篮曲等。
劳动歌是满族先民在渔猎时,常吹牛角或海螺为号,敲锣打鼓,声势浩大。
猎毕,就在野外歌舞欢宴,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发展成旋律流畅的劳动歌,容纳了广阔的生活场景。
山歌则是满族人用热烈奔放的山歌,抒发其对家乡和劳动的热爱。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劳动歌。
其中赞美富饶壮丽河山的山歌称为“夸山调”,满语民歌《巴音波罗》歌唱丰收,就属于这种山歌。
另一类是对口喊唱的叫“爬山调”,多在放牧时赛唱。
这类山歌,常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口喊唱,俗称“拉锯”、“抬扛”。
歌词即兴而编,多是触景生情开口就唱,节奏自由强烈,曲调高昂开阔,情绪奔放,酣畅。
《靠山调》、《爬山调》等曲调被八角鼓、单弦等曲艺广泛吸收。
此外,流传的满族民歌既有满语的,汉语的,最多还是满、汉语兼有的。
满族的习俗
满族这个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
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它,了解它吧!
满族,现有人口982。
1余万人。
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福建等省区,一小部分散居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
居住在农村的满族人,其住房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
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势、空齐是传统舞蹈,多在节庆的宴会上跳。
舞时二人相对,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称为莽势;舞者歌唱时众人拍手以空齐二字相和,叫空齐。
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于18世纪中期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
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
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
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
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满汉全席。
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其中的满族菜肴无论在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制作菜肴的山珍如人参、鹿茸等大都还是来自满族的老家--白山黑水。
此外,满族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和种类繁多的点心,萨其玛就是其中着名的一种。
满族文化介绍
满族文化介绍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满族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绘画、文学、食品等多种文化元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简要介绍一些满族文化的特点。
音乐:满族音乐有独特的风格,其音乐曲调富有民族特色。
传统的乐器包括二胡、马头琴、板胡、大提琴等。
通常在重要的场合和庆典上,满族音乐被广泛地使用。
同时,满族音乐也在很多民间的故事、传说、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舞蹈:满族舞蹈以“肚皮舞”、“十大伶仃”为代表。
肚皮舞在满族的婚礼中非常普遍,女舞者们身穿传统的彩色长袍,在琴鼓声中起舞。
十大伶仃则是指满族的十大经典舞蹈,通常是表演在节日、婚礼等重要场合。
满族舞蹈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展现出满族人民的豁达和热情。
戏剧:满族戏剧是满族文化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被称作“满剧”。
满剧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包括散文、主题曲、剧本、表演等多个方面。
满剧歌唱内容多半描绘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故事,深受民间喜爱。
满剧表演形式通常是在剧场或茶馆舞台上进行。
绘画:满族绘画主要表现生活场景、传统人物、节日活动等内容。
满绘画色彩丰富、构图独特、笔触流畅,常常在陶瓷、民居、织物等文化产品中得到应用。
同时,满族的花鸟画也非常有特色,以准确、细致的画风著名。
文学:满族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
满族古诗歌也比较有名,流传至今的有《雪天吟》、《清明乐》、《追影赋》等。
满族古小说则以描写社会生活中人物形象、刻画人性心理为主题。
目前,满族古小说的传承比较困难,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满族十三朵金花》等经典仍得到广泛关注。
食品:满族食品以烤肉、面食、酱菜等为主要特色。
常常在重要场合上,如婚礼、丧葬、节日等,会准备丰盛的满族菜肴。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清真餐”和“宴席”。
清真餐是满族过年、敬祖等重要节日的保留食品;而“宴席”则是满族人庆祝喜事、婚礼时必备的重要餐饮。
总体上看,满族文化多姿多彩,富有活力。
满族“东海莽式”乐舞文化寻根
满族“东海莽式”乐舞文化寻根作者:高明星郁正民来源:《艺术评论》 2013年第2期高明星郁正民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
满族及其先人女真长期崇尚武艺,这种生活方式也逐步地进入到了劳动生活中各个不同的方向以及整个满族社会日常的各个层面。
“东海莽式”就是这样一种满族原始社会生活的文化再现,浑然将生活与歌舞结合在一起,将满族人民能歌善舞、豁达直爽的风格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东海莽式”这种乐舞形式一共分为九折十八式。
九折指的是九个不同的乐舞段落,而十八式是指乐舞动作。
这九个各不相同的乐舞段落可以独立成一个乐舞,也可以是组织兼并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东海莽式”舞几乎涵盖了满族所有音乐、舞蹈及杂技等百戏。
“东海莽式”再现了满族人马背征战、驰骋沙场、渔猎农耕的生活情景,从每一个细小零碎的动作开始,就充分地表露着满族人的激情与健美。
肩膀的抖动、胯部的摇晃、膝部的弯曲、颈部的斜落、眼神的交融、身体的跳跃,几乎全身上下都在跳动,利用每一个微小的动作来彰显浓郁的民族风格。
乐舞肢体动作的韵律不仅表达了满族人民的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同时也衬托出满族人民的风趣幽默、矫健彪悍、风流潇洒、浑厚优美、粗犷健美。
“模仿舞蹈(或舞蹈的模拟性)是原始因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舞蹈形态中最具有人文价值的部分。
在动作的模仿中,我们可以看到远古先民的生活以及他们刚健粗犷的动作及其渗透出的情感和性格。
”[1]“东海莽式”因为内容具有九折十八式,所以也被人们直接称呼为九折十八式。
现今能够完整演绎“东海莽式”的传承人孟秀霞,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文化馆工作,任宁安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东海莽式”为大型的满族组舞活动,形式壮观、内容优美。
该乐舞是男女相对而舞的,动静结合、刚柔并济。
首先第一折是“起喜”也就是开始的引子。
由八名满族女子以“吉祥步”而出进行以舞行礼,“抹鬓”、“搭肩”、“托天”等等动作接连迂回,旋转婉约、翥凤翔鸾、珠歌翠舞、可谓优美非常;继之八名满族男子以侧走的方式演绎“蹲踏步”、“大旋”、“跃武”等等动作,起凤腾蛟、跷足抗手、矫若游龙更加突出满族男性的豪放、威武的雄健情态。
满族的说唱音乐
满族的说唱音乐满族是一个精骑射、善歌舞的古老民族。
从其先祖肃慎人(与挹娄、勿吉、靺鞨同一族系)算起,至今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作为构成其灿烂民族音乐文化之说唱音乐,更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其对华夏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影响深远,功不可没。
一、连厢“连厢”一词,最早见清代文人焦循《剧说》:“至金章宗朝,董解元——不知何人,实作西厢搊弹词,则有的有曲,专以一人搊弹并念唱之。
嗣后金额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则带唱带演……。
北人至今谓之‘连厢’,曰‘打连厢’,‘唱连厢’,又曰‘连厢搬演’。
”唱连厢是形成于金代的一种曲艺形式。
是在金代礼乐基础上,汲取宋代散乐、杂剧、莲花队舞等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曲艺形式,深受当时满族先民女真人的酷爱。
故从金代至清代中叶,连厢已作为满族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而流传下来。
据史料载,清同治至光绪初,北京,热河一带即有连厢演出。
其唱腔曲调丰富,至清末,随着满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和交融,其大部分曲调已失传,个别曲调被某些汉族民间艺术所吸收。
二、倒喇又称“倒瓦喇”。
源于满族先民时期,盛行于清代,分有末角(男角)、旦角(女角)的歌舞表演。
据史料推测,倒喇是女真乐舞传至元代,融入了蒙古族艺术风格,至明清时,成为满蒙两族的歌舞形式。
所唱曲词为对偶上下句,以四、六、八句为一单元。
每句词为五、七言,或即兴编词演唱。
所用乐器有琵琶、胡琴、秦筝,及可击节的手玉子、渔骨板、胛骨板等。
其演唱曲调有“倒喇八调,一套一套”之说,但大都已失传。
极少曲调被以后兴起的、兼具民间歌舞特色的说唱艺术所吸收。
如东北二人转传统曲牌[压巴生],据说是倒喇八调之一。
三、子弟书因其为八旗子弟所创作的一种说唱艺术,故而得名。
源于清初在远戌边关的满族八旗子弟中流行的民间俗曲和巫歌(萨满神调),以词曲配以八角鼓击节,编词演唱,借以抒发怀乡思亲之情,后传入北京。
其演唱为一人自击八角鼓,自奏自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族民间舞蹈。早期多在上元夜表演,人数直几个至数十人不等, 表演者各持尺许两圆木,敲击对舞。由男子三四人扮成妇女,三四 人扮参军,及持伞灯者、卖膏药者作前导,以锣鼓伴奏。有徒步、 高跷之分,舞者脚下绑三四尺高木棍,即称踩高跷,源于满族早期 的狩猎生活,经发展演变后之秧歌舞龙灯、耍狮子、赶驴、跑旱船 等与之同时表演。男女皆有并在街头游行演唱,一人于队伍前指挥, 节奏由指挥者决定,若两秧歌相遇,则行抗肩礼。
满族的民间故事以反映阶级社会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桦皮篓 》、《采珍珠》、《德青天断案》等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满族民歌可以 分为“萨满祭祀歌”和“民间小唱”两类,“萨满祭祀歌”在祭祀祖先神 和自然神时由神职人员萨满演唱,其内容往往因不同氏族而异;“民间小 唱”则有《摇篮曲》、《子孙万代歌》、《十二月歌》等流传广泛的作品 。满族的作家文学,一般认为可从公元1635年女真族更名为满洲族计起。
中国当代的满族诗人。笔名关文修、冯浪声等。吉林舒兰人。1947年参加东北 民主联军,次年调到《吉林日报》副刊工作。1950年到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毕 业后回吉林省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诗 集《光荣的星云》、《草原夜景》、《雁哨》、《小白桦树》、《山的恋歌》、 《冰雪小札》、《人生之旅》和《瀑布与虹》等。
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 的哭丧调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民歌在大部是五声音阶,结构简明,旋 律流畅,感情真挚。
至今,在边远的满族聚居区爱珲等地,仍保留着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歌舞。 同时,这一灿烂的文化遗产也受到重视,,开创了满族舞蹈艺术的新时代。
满族舞蹈。又名托利舞,因舞者手持铜镜而得 名。始用于舞蹈时,由几名女子手持铜镜上下 左右移动,利用镜光制造气氛,后发展成单独 舞蹈。表现满族少女持镜于河边梳洗的情景。
满族舞蹈,舞者一手拿鼓,一手的敲击;两腿 轮跳,健美有力,身着彩衣,头戴红帽,此舞 模仿、借鉴了萨满祭祀中的舞蹈表演,有濃厚 的满族狩狩猎生活情趣
中国当代的满族作家。原名关东彦,又名关雁, 曾用笔名泊丐、东彦、孟来等。 吉林永吉人。自幼爱好文学,14岁时在《哈尔滨公报》上用笔名泊丐发表处女作 《呼兰旅游漫记》。1938年起在邮政局当雇员,并从事左翼文学创作活动。1941 年底,在哈尔滨被日伪当局逮捕,监禁4年时间。1945年起, 主编《新群》、 《先锋》、《热风》等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松江省文联秘书长、 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北方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名誉主席等 职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沙地之秋》、《落雾时节》,短篇小说集《蹉跎》、 《在镜泊湖边》、《雾暗霞明》,散文集《春绿北疆》等等。
中国清代的满族诗人。姓爱新觉罗,字敬亭,号松堂。 曾授太庙献爵职,后 以病告退。他是清初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因家族多历坎坷,故在平生常有慷 慨凄凉之感。少年时在右翼宗学读书,即结识曹雪芹,并把彼此的友谊维持终生。 诗风以爽朗清冽著称,在当时享有较高的诗名。著有《四松堂集》、《鹪鹩庵杂 记》和《白香山〈琵琶记〉传奇》。
满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入关前,用满文写有《满文老档》、《满 洲实录》,用满文翻译过《孟子》、《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 入关后,迅速吸收汉族文化,涌现出一批满族作家和学者,用汉文写出了 不少不朽的著作培的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著作《汉语音韵学导论》以及老舍的大量 优秀文学作品等等。
起源于满族人民狩猎生活,舞蹈者分别伴作虎、豹、熊、鹿、 狍 五种动物,模拟跑跳动作,多在狩猎归来或丰收之后表 演。后来,成为乡试时的保留节目。
丰富多彩,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儿童游戏歌和爱情歌。满族人从小就 在母亲唱的“悠车曲”中长大,“巴补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补哇……”这首歌世 代相传,家喻户哓。
中国满族的文学,是该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总和。满族民间文 学,由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体裁组成。满族的祖先信奉原始宗教萨 满教,所以满族神话中充分体现着萨满教的自然观念,把宇宙分为天上国、 地上国和地下国三层,此外,大量的萨满神话也在满族民间有着久远的传 承,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尼山萨满》,满族传说十分丰富,其中最为引人 注目的,是《小罕诞生记》和《萨布素买军草》等英雄传说、《珍珠门》 和《大马哈鱼》等风物传说、以及《海兰泡与大将军》和《火烧船厂》等 历史事件传说。
中国清代的满族诗人。姓爱新觉罗, 名岳端(又写作袁端或蕴端),字兼山, 又字正子,号玉池生,别号有红兰室主人、东风居士、长白十八郎等。出身于清 初的皇室,为多罗安和亲王之子,初封勤郡王,后因事降为贝勒,再又革爵。岳 端对汉文化有浓重的兴趣,大量结交汉族士人,与王士祯、姜宸英等交厚。他在 诗歌、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领域,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在诗词创作方面尤为 突出,作品以展示世态炎凉、状写边地风光和歌咏友谊爱情见长,有《玉池生稿》 传世。此外,尚撰有戏曲《杨州梦传奇》,选有唐人诗《寒瘦集》,并有百幅以 上绘画作品。1990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桂英校点的《玉池生稿》。
清代宫廷舞蹈,属庆隆舞一种,源于莽势舞,多于朝迁三大节筵宴及内廷筵宴时 表演。
满族舞蹈名。为传统的筵宴歌舞,广泛流传于民间。凡有宴会时,主人家男女便 便迭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曰莽式。共九折十八式。九折9组动 作,一为起式,二为摆水打渔动作,三为穿针即织网动作,四为吉祥欢庆动作, 五为单奔马即打猎动作,六为双奔马即出征动作,七为怪蟒出洞即龙舞动作,八 为大小盘龙即龙戏水动作,九为大圆场,与四同。十八式即为18个舞蹈姿式,肩 二式,走一式。并有“男莽势”、“女莽势”、“衬舞”等表演形式。
满族民间舞蹈。由数名腰系铜铃男子表演。表演时打关响板,扭 动腰铃,使板声、铃声相和。源于满族早期骑射生活。萨满祭祀时 变跳此舞,但动作较简单,腰铃与神鼓同时使用,并伴祭祀时所唱 神歌。
清代宫舞蹈。又称文舞。属庆隆舞一种,源于莽势舞,多于 朝廷三大节筵宴及殿廷内筵宴时表演。可舞者22人,由待卫 内选充任,着朝冠朝服,悬朝珠朝带,佩刀等成两队。每队 11人同时起舞,舞毕北向三叩头,次队复进,更舞如仪。
满族在历史上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隋朝时,满族祖先靺人派使者去长安见隋文帝,「高祖 (文帝)厚劳之,令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 折多战斗之容」。到努尔哈赤兴起后,也继承了满族能歌 善舞的传统。每逢佳节、喜庆、婚嫁筵、出征、凯旋、祝 寿、祭祀等都要歌舞尽兴,其中“莽势舞”最具代表性。 这种民间舞多在新岁和喜庆之日跳,以击堂鼓伴奏。莽势 舞进入宫廷后,由自娱性舞蹈变成表演性的庆典舞,改名 为庆隆舞场面壮观,规模宏大。这种舞多由满族狩猎和戎 马生涯演变而来。此外民间还有“野人舞”、“笊篱姑姑 舞”、“童子舞”、“秧歌舞”、“萨满舞”等。
今天的满族是以明代女真人为主体,掺入了一部分汉族、蒙古族和其他 民族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在漫长的岁月里,满族及其先人创造了灿烂 的文化。康熙帝主持编修的《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 》有重要扔科学价值。乾隆帝主持编修的《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 成者。《满文老档》、《满文太祖实录》、《异域录》、《清文典要》以 及满译汉文名著《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 等,把满文提高到一个空前程度,同时,出现了一批灿如群星的满族文学 家、艺术家、科学家、纳兰性德、西林太清、昭、完颜悦姑、永琪、拉布 敦、伊桑阿等就是其中的姣姣者。满洲正白旗包衣裳管领下人曹雪芹著的 《红楼梦》是满汉文化交融的结晶,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在世界文学 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尼山萨满》
中国满族的神话故事。在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中也有 流传。作品描述了一位名叫尼山的女萨满(即萨满教的女性神 职這人反员映)了,历为史了上救满人族性民命间而笃去信阴萨间满夺教魂的的真过实程情。况,为研究满族 的社会历史、观念形态、宗教习俗、语言文字等提供了资料。 从清末起,已在满族民间发现了各种《尼山萨满》的满文手抄 本。历年来,《尼山萨满》已被译成汉文、俄文、英文、意大 利文、朝鲜文,在中国的台湾省及一些有关国家出版。辽宁人 民出版社也已出版了赵展译写的汉文整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