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借鉴
日韩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韩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482c547ccbff121dd368382.png)
提出或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我国的智 慧城市建设存在过热的现象,但是依然处 于发展阶段,缺少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建 设标准,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有待加强、 建设实践体制创新不足[3]。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在 付诸实践的同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 点之一,研究主要集中于智慧城市的建设 模式[4]、建设路径[5]、迭代发展的问题与逻 辑 等 [6]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尚 处于探索中,已有为数众多的城市将智慧 城市作为其未来发展方向。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发展取向与路径选 择,及时掌握智慧城市发展动态[7],梳理 与分析典型智慧城市建设案例[8],有助于 推动我国落实智慧城市目标。日本、韩国 是智慧城市发展相对领先的典范国家:日 本落实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推动策略,通 过政策引导、民众参与以及严谨的示范与 试点计划,使其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发展 典范国家;韩国自1993年起便针对智慧城 市制定发展策略及相关措施,2006年推出 U-Korea基本规划,首尔、水原市自2002 年开始,多次获得全球智慧城市评比的全 球前七大智慧城市奖的奖项[9]。本文拟通 过对日本、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进行 观察分析,总结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以 获得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一、日韩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一)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前身是数字社会 建设,2001年制定“E-Japan”战略,2006 年制定“U-Japan”战略,2009年升级为
“I-Japan”战略,演化轨迹清晰,强调技 术创新。2007-2008年开始推动再生能源 及电动汽车等智慧城市相关产业;2009年 以来,更加注重城市自然能源(太阳能、 风能等)开发利用与城市能源消费管理; 2010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新一代 能源与社会体系实证计划》,环境改善在 建设实践中占据突出位置;2011年,提出 “环境示范城市”“环境未来都市”构想, 选出的11个环境未来城市中,日本大地震 灾区占了6个;日本总务省于2012年6月在 《活用信息技术的城市建设与全球化恳 谈会报告书》中提出“信息技术智慧城市 构想”。智慧城市建设可以细分为3类[10]: (1)部 分 设 施 智 慧 化,比 如 东 京 等 大 城 市;(2)部分设施进一步智能化,设施之 间相互协作,如丰田市、横滨市等;(3) 全 部 设 施 智 慧 化 ,是 智 慧 城 市 发 展 的 最 终形态。具体主要体现在:不动产开发层 面、智慧基础设施层面和生活服务层面。
韩国大数据发展及应用分析
![韩国大数据发展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4495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6.png)
韩国大数据发展及应用分析罗梓超;吕志坚【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data have penetrated into each ifeld of industry and business functions today, an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roduction. With explosive growth of computer data and increasingly complex forms of data,“big data”has become a byword of the new era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outh Korea’s IT electronics industry ranks the top in the world with advanced scientiif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South Korea leaders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big data era, developed a series of“bigdata”development strategy actively, and put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 a“national will”for i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enter prises’ diversiifcation of living space, South Korea private enterprises also research big data technology for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vigorously.%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的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722116280722192e4536f643.png)
聚焦韩国智能城市建设本文聚焦韩国正在积极开展的多个“U-City”(智能城市)的建设试点项目,关注韩国智能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做法,探索城市如何实现可以随时随地提供交通、环境、福利等各种泛在网服务。
智能城市是指通过IT与环境技术综合管理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水、建筑等构成要素而实现的环保、宜居的二十一世纪城市。
韩国正在积极开展多个智能城市的建设试点项目。
韩国将智能城市称为“U-City”,其中的“U”是“Ubiquitous Network(泛在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第一个字母。
韩国从法律上给U-City下了一个定义,即:在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城市基础设施之中搭建融合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泛在网平台,实现可以随时随地提供交通、环境、福利等各种泛在网服务的城市。
一、两大目标与四大推进战略韩国政府的国土海洋部负责U-City建设规划与管理,并制定了相关规则制度。
此外,国土海洋部还制定了U-City的两大目标与四大推进战略。
两大目标:让U-City成为韩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U-City新型产业将U-City建设模式向国外推广二、U-City推进现状韩国国内约有40多个地区正在建设U-City。
广域地方政府均有以5~10年为单位的U-City规划。
韩国土地住宅公社2008年9月建成的华城东滩新城市成为韩国第一个U-City 示范城市。
奉贤区对照海内外城市案例为建设市郊首座低碳生态智慧宜居新城把脉2010年6月21日今年,是南桥新城加快建设之年。
根据规划,这将是市郊首座“低碳,生态,智慧,宜居”新城,但怎样才能把这些理念真正落实到城市建设中去?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里的全球经验和智慧给奉贤区领导干部极大启发,全区开展“组织一次参观、开展一次大讨论、举行一次征文、开辟一个专栏、举办一场演讲比赛”系列活动,让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学习、讨论和联想中碰出思想火花,围绕一些“关键词”,进一步完善南桥新城规划。
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
![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1fa5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3.png)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3、知识产权保护:韩国新媒介产业在追求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需加强对知识 产权的保护,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4、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新媒介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 题也日益突出。韩国新媒介产业应加强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制定相关措施, 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不受侵犯。
新媒介产业的发展
新媒介产业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新媒介产业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韩国新媒 介产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全球新媒介产业的重要一员。据统计,2022年韩 国新媒介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50亿美元,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韩国新媒介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多样化的内容以及广泛的用户群体, 其在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政府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动因
政府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动因
韩国政府对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为 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韩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监管政策,对新媒介产业 的健康发展进行引导和规范,避免不良信息传播和知识产权侵犯等问题。其次, 税收政策的优惠也推动了韩国新媒介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 税收环境。此外,韩国政府还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新媒介创新成果给予 法律保护,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四、结论与建议
2、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日 本新媒介企业应注重分析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 者的喜好和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3、加强企业间合作,推动产业升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本新媒介企业 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和 发展。
韩国数字媒体城发展模式的借鉴
![韩国数字媒体城发展模式的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7c17c9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1.png)
韩国数字媒体城发展模式的借鉴摘要韩国的数字媒体城是一个以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打造数字媒体产业集聚区,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价值。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重点。
韩国作为数字媒体产业的先行者,通过数字媒体城这一特殊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文将对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价值。
2. 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背景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建设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韩国政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为了吸引人才和投资,韩国政府决定建设一个专门的区域来集聚数字媒体产业,并为企业提供各种支持和便利。
这个区域就是后来的韩国数字媒体城。
3. 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基本特点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产学研结合韩国数字媒体城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而企业则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经费支持。
3.2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韩国数字媒体城鼓励创新创业,提供创业支持和创新基金,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创新团队。
这种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为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3 优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韩国数字媒体城拥有优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包括高速网络、电力供应、办公场所等。
同时,还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如法律咨询、财务支持、市场推广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4 产业多元化韩国数字媒体城不仅仅关注传统的数字媒体产业,还积极培育新兴的技术领域,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
这种产业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有助于增加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4. 韩国数字媒体城的成功案例韩国数字媒体城的成功案例包括:4.1 目测目测是韩国数字媒体城孵化的一家创业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用于智能手机上的3D建模和显示。
数据信息产业园国内外案例
![数据信息产业园国内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5fc0b9da0116c175f0e4833.png)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分析
2.5产业园国内外案例_Full Version_1203.pptx 118
由世茂集团牵头,整合台湾、香港共五家企业成立了海峡建设,负责海 峡城的建设开发以及运营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
居住
居住
商务办公
商务办公
公用研发中心
技术配套
孵化中心
检测认证中心
服务配套 商务配套
展示交易中心 教育培训中心
商务会议中心
公共配套 公共服务中心
生活配套 生活服务中心
占比 11% 25% 45% 3% 4% 1% 0% 1% 2% 3% 5%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分析
说明 道路绿地 高级住宅 23万平方米,公寓 6万平方米 标准厂房与写字楼 为园内企业提供的研发中心 主要为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室 为区内企业提供检测认证
• 16家银行,方便企业 • 各类风投私募公司 • 天安入股企业 • 天安为企业担保取得银行贷款 • 新鸿基天安创新科企基金 • 各类与风投银行的交流平台
• 产业配套: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检测认证机构、 物流企业
• 生活配套:超市、药店、邮政、中高低档餐饮34余家、 濒临高尔夫的商业地产、进一步汇聚人才
• 深圳天安公司抓住市场机 会,主动进行产业升级,面 向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原 先天安工业园的基础上升 级至天安数码城
• 从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建设 • 提出―产业地产‖的概念,
软件园、高新园、创新园等
将园区进一步提升归纳,
各类园区,总称为科技产业
开发的产品新定位为―城市
园,以民投、民建、民营和
朝鲜半岛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推进
![朝鲜半岛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推进](https://img.taocdn.com/s3/m/11367c5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d.png)
朝鲜半岛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推进在当今全球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追求的目标。
朝鲜半岛也不例外,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
智慧城市的概念,简而言之,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创新理念来优化城市的管理和服务。
这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交通系统、高效的能源管理、先进的医疗服务、智能化的教育体系等多个方面。
通过将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城市能够更加智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对于朝鲜半岛来说,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完善的通信网络,确保高速、稳定的互联网覆盖整个地区。
无论是城市中心还是偏远乡村,都应当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网络服务。
只有这样,各种智能化的应用和服务才能得以实现和推广。
同时,电力供应、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以满足智慧城市发展的需求。
在交通领域,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通过引入实时交通监控、智能信号灯控制和优化的公共交通调度,可以大大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例如,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可以实时了解道路的交通流量,从而动态调整信号灯的时间,优化车辆的通行。
此外,推广电动汽车和建设智能充电桩,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并建立智能能源监测和分配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系统,居民和企业能够实时了解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在医疗领域,建立数字化的医疗系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患者的病历可以实现电子化管理,方便医生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的病史和治疗记录。
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患者在家中就能获得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尤其是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这将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医疗条件。
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经典案例)
![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43df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a.png)
宝马中心是在豪华车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耗巨资打造的竞争工具,宝马自身的 强大实力、品牌号召力是其成功的关键;内部物业全自用不对外销售
宝马中心修建背景: • 德国豪华汽车竞争激烈,因
此各大厂商纷纷自建投巨资 建造博物馆、体验中心和现 代化工厂 ,更深层细向车迷 阐述自己的品牌理念和文化 底蕴 • 大众98年在德累斯顿耗资1.8 亿美元兴建了著名的玻璃工 厂于、奔驰新建的博物馆也 于06年正式开放;保时捷在 斯图加特建造的博物馆也于 08年落成 • 07年10月前宝马只有一栋造 型独特的宝马公司总部大楼,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宝 马耗资5亿欧元修建了集研发、 销售等多功能的宝马中心, 在竞争上赢回主动
20世纪50、60年代
• 规模:总占地面积116万 技术中心前身
㎡、7000多研发人员
• 发展现状:经过50多年
的发展与完善,日产科 ➢一九五八年成
技中心已经建立了一套 立日产中央研究
完善的日产研发、检验、 所,是日产技术
保障体系,是日产汽车 中心的前身,进
研发系统的“神经中 枢”。
行“未来车”应 用技的基础研究。
单一企业型案例 独立主题型案例
复合型案例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德国慕尼黑宝马中心
德国慕尼黑宝马中心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米,拥有设计研发人员8500余人,是宝马的自由世界
➢ 宝马中心位于慕尼黑北郊,总建筑面 积35万㎡,拥有设计研发人员8500 余人,不仅成为宝马自由展示产品的 空间,更是慕尼黑的必游之地。
人材培养的目的,将杉 的运营等活动筹办事宜
并动画博物馆内的设施
和机械材料无偿提供动 画制作人员使用,一切
政府的规划
2
收益损失由政府承担。
政府的支持
韩国U-city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实践以及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
![韩国U-city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实践以及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04c017f561252d380eb6ebf.png)
韩国U-city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实践以及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摘要:韩国作为亚洲网络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在智慧城市发展的初期,就显示出了网络技术对于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发展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U-City综合计划,是将“U-City”建设纳入国家预算,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上升至了国家战略层面。
韩国希望能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以无线传感器为基础,把韩国所有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从而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但此项计划发展并不顺利,遇到发展瓶颈之后现如今正在寻求转型。
本文通过分析韩国U-City综合计划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从而得出结论,为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提出预见性的建议。
关键字:智慧城市韩国U-City 城市化城市转型一.韩国U-City智慧城市计划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交通混乱、犯罪激增、资源枯竭等多发性城市化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韩国通信部提出“U-Korea”战略,并推出了“U-City”综合计划。
为了解决城市问题以及提高城市竞争力,韩国诸多部门关注于ICT技术,并致力于将智慧城市的发展实践与经验向全世界范围内极速推进。
特别是针对节约有限的资源问题这一点,将现有城市的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扩大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韩国的智慧城市于2003年开始,伴随着新都市建设的热潮,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与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希望能通过普及化的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韩国智慧城市品牌U-City是以新兴城市开发与IT建设技术的海外输出为目的,并作为发掘智慧城市新成长动力的一环而得到大力推广。
早在2008年,U-City相关法律通过并正式确立,2009年开始,以U-City法为依据的第一次U-City综合计划应运而生。
根据此计划,韩国各部门从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法制以及产业支援等方面政策进行改善,从而推进U-City示范城市的发展。
国外领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案例研究报告
![国外领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案例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25931db84ae45c3b358ca1.png)
国外领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案例研究报告目录一、纽约SOHO区:世界十大创意艺术区之一(一)园区简介(二)园区形成基础和发展历程1.SOHO艺术区形成的基础2.SOHO艺术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三)园区产业定位1.以艺术品经营为龙头2.以时尚产业为特色(四)入驻机构情况分析1.SOHO区现驻绝大多数为商业机构2.现驻画廊情况3.现驻博物馆情况4.现驻影剧院情况5.现驻商铺情况(五)功能区分布与规模现状1.以第六大道为界,SOHO区东部入驻机构较西部密集2.画廊集中分布在东部中心地段3.博物馆分散在四个区域4.影剧院集中分布在百老汇街和第六大道5.时装等时尚店铺沿主干道集中分布6.SOHO区的代表性建筑:铸铁建筑(六)园区配套1.SOHO区基础设施2.SOHO区商业配套(七)园区运作模式与政策保障1.纽约市为SOHO区制定了严格的改造方案2.纽约市政府为SOHO区充当“把关人”3.曼哈顿第二社区委员会负责规划SOHO区社区服务4.SOHO联盟具体承担社区服务5.社区居民通过选举和志愿服务参加SOHO区管理(八)园区经验1.工业遗产再利用使SOHO区保留了独特的历史风貌2.非政府组织对SOHO区的存留和发展至关重要3.政府通过严格的审查机制保持SOHO区的艺术性4.入驻商家对艺术性的自觉保持使SOHO区成为独特的艺术商业区二、韩国HEYRI艺术村:世界十大创意艺术区之一(一)HEYRI艺术村发展概况1.HEYRI艺术村简介2.HEYRI艺术村重要的文化地位3.HEYRI艺术村的三阶段发展历程(二)HEYRI艺术村发展主体分析1.产权开发方:HEYRI艺术村数百位艺术家2.建设规划方:HEYRI艺术村规划中心-设计协会3.管理运营方:HEYRI艺术村投票选举产生的理事工会(三)HEYRI艺术村产业业态分析1.HEYRI艺术村产业总体业态2.HEYRI艺术村核心艺术产业3.其他与艺术相关的产业(四)HEYRI艺术村空间布局1.设施构成2.功能分区3.代表性建筑(五)主要艺术家与机构入驻情况1.入驻艺术家工作坊创作机构情况2.入驻博物馆/展览馆展示机构情况3.入驻音乐厅/剧院演出机构情况4.入驻画廊/艺术商店交易机构情况5.其他机构组织入驻情况(六)HEYRI艺术村的营销平台与服务平台1.举办国际性的艺术节庆和盛会,吸引国内外艺术爱好者集聚2.召开各种文化艺术研讨会开办艺术学校,促进文化艺术交流学习3.建立旅游服务中心、规划设计中心、出入境管理处等服务平台(七)政府政策支持与组织机制保障1.韩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在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扶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2.韩国政府鼓励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建设,给予艺术家联盟土地开发权3.韩国坡州市政府设文化观光科、HEYRI事务局等机构负责HEYRI艺术村的发展工作4.HEYRI艺术村设立理事会和文化教育委员会等组织,采取会员制管理(八)HEYRI艺术村的成功关键要素分析1.具有艺术气息的不同风格的建筑成为HEYRI艺术村的重要吸引力之一2.全年无休的艺术节庆和文化活动成为艺术爱好者学习和交流的集聚地3.签约众多知名艺术名家,形成品牌效应,提升了集聚区的影响力4.艺术全产业链模式、产业研一体化的保障机制,提升了园区的整体实力5.艺术村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平台,推动了区域内文化企业与艺术机构的发展6.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大力支持HEYRI艺术村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台北华山1914:台湾最着名的创意艺术区(一)发展概况1.园区简介: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旗舰基地和重要地标2.发展历程:由废弃酒厂变身文化园区(二)主体分析1.园区产权方和管理主体: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文化创意产业引入空间(ROT项目)改建经营主体:台湾文创发展公司3.华山文化创意产业旗舰中心(BOT项目)建设运营主体:华山文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电影艺术馆(OT项目)经营主体:台湾电影文化协会(三)产业定位1.核心产业是艺术展览、文艺表演2.关联产业是创意设计3.配套文化情景商业和特色餐饮(四)规模现状与功能区分布1.园区规模:占地7.21公顷2.功能分布:10余栋各具特色的建筑和4处户外文化空间3.标志性建筑:台北之家、果酒大楼等建筑(五)入驻企业与机构1.创意设计店铺入驻情况2.文化情景体验入驻情况3.特色餐饮店铺入驻情况(六)招商与营销策略1.采取商家入驻加空间租赁的经营模式2.严格筛选入驻商家,每家店铺都有独立策展能力3.减免租金支持非盈利性文化机构在园区举办活动4.媒体营销与活动营销相结合,增加园区知名度5.时间与空间的合理规划,提高空间利用率(七)园区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政府明确园区的定位,引导园区发展方向2.政府多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3.政府与经营方签订详细合约,评估园区经营绩效4.政府每年主办为期一个月的华山生活艺术节,营造艺术氛围5.园区实施多个项目,培育扶植创意团体(八)园区经验1.城市中心区域怀旧的建筑与环境,实现了新与旧的完美结合2.全年无休、种类多样的表演和展览,成为园区的人气发动机3.以“酷”“玩”为主的精准定位,吸引大量具有玩咖精神的人群4.众多明星在园区开设店铺、举办发布会,带来明星效应5.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保证了园区以艺术为主的发展方向四、纽约百老汇演艺集聚区: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一)百老汇简介(二)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1.形成模式:自发长期缓慢形成的戏剧区2.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三)运营主体1.产业链主体2.剧目制作公司3.剧目经纪商4.剧院设置5.演出消费者6.服务平台(四)演出内容1.剧目类型2.剧目内容特点3.品牌剧目介绍(五)运作模式1.集聚效应:由剧院集聚带动戏剧产业集聚再带动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2.映射模式:剧院与剧目联动发展3.活动吸引模式:举办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六)经营业绩1.经济效益:每年票房收入近11.4亿美元,为纽约市贡献98亿美元2.社会效益:为纽约市创造84000多个就业岗位,且每年吸引近70万外地游客来纽约观光(七)经验总结1.纽约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园区发展的土壤2.产业链聚集优势演出资源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3.剧场梯度分布所产生的双轮效应促进运营模式的完善4.各类协会与奖项的设置激发了园区的活力5.政府的扶持和推动政策是百老汇顺利发展的保障五、伦敦西区演艺集聚区: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一)伦敦西区简介(二)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三)运营主体1.产业链主体2.剧目制作商3.剧目经纪商4.剧院设置(四)演出内容1.剧目类型:音乐剧、舞台剧是伦敦西区剧院的主要演出类型2.西区音乐剧的特点:“主流”与“多元”的平衡(五)演出消费者1.西区的观众主要是英国人,占到观众总数的81%2.年龄越高越喜欢看经典、严肃的剧目3.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欢到西区观看演出(六)运作模式1.安全演出经营管理模式:通过中层“制度管理层”对剧场进行统一协调管理2.版权交易模式:通过原创音乐剧的版权交易进行全球推广3.“一臂之距”(THE ARM'S LENGTH)模式:政府通过中间组织干预戏剧产业的发展(七)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1.西区剧院收益:每年吸引观众1400万人次,票房收入达5亿英镑2.对伦敦的贡献:提供41000份工作机会,每年直接经济贡献10亿英镑(八)经验总结1.政府的大力支持使西区剧院获得了快速稳定的发展2.优秀人才、企业与协会等资源的聚集壮大了西区剧院的产业3.西区剧院的剧目实验性演出体制降低了演出产业发展的风险4.西区剧院与百老汇的良好合作关系六、美国好莱坞:全球最大的电影工业生产基地(一)好莱坞发展概况1.好莱坞简介2.好莱坞重要的全球地位3.好莱坞三阶段发展历程(二)好莱坞电影发展基础1.好莱坞优美的自然风光为电影拍摄和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爱迪生电影组织垄断了美国东部电影市场促使独立制片商向西部逃离3.洛杉矶种族较多,文化源流最为多样化,使之成为一个永恒的故事之源(三)好莱坞产业业态分析1.好莱坞产业总体业态2.好莱坞核心电影产业3.好莱坞着名的旅游业4.与好莱坞电影相关的产业(四)好莱坞空间布局1.好莱坞设施构成2.标志性建筑(五)主要企业与机构入驻情况1.好莱坞入驻电影公司情况2.好莱坞入驻中间机构情况3.好莱坞入驻学院组织情况4.美国电视台进入好莱坞(六)好莱坞发展的资本平台与营销平台1.金融资本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结合2.奥斯卡金像奖成为好莱坞电影营销品牌活动3.电影公司结合传媒集团,进行大营销整合(七)政府支持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政府出台了减税政策以吸引资本投资国内的电影业,应对“外逃制片”2.相关部门直接提供资金和设施帮助好莱坞搭建市场平台,提高制作水准3.政府颁布法律支持好莱坞面向海外市场的联合和垄断4.AMPAS、行业协会、基金会等相关组织管理和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八)好莱坞成功的七大关键要素分析1.好莱坞电影的垂直整合经营模式使电影的产量与质量得到了保证2.好莱坞演员明星制促进了电影的流行,影片的票房收入得以相对稳定3.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导演创作了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轰动效果的经典影片4.精良的制作和先进的电影技术,以及多国家为其电影后期制作提供支持5.华尔街金融资本的介入为好莱坞电影制作方提供最重要的资金支持6.奥斯卡金像奖对好莱坞电影的宣传和展示,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7.美国政府在帮助好莱坞抢占海外市场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七、首尔数字媒体城(DMC):韩国最大的数字媒体制作基地(一)首尔数字媒体城(DMC)发展历程与原因1.首尔数字媒体城分三个开发阶段,目前处于快速发展初期2.数字媒体园区两个战略发展阶段3.项目开发原因(二)园区发展主体分析(三)园区产业定位1.以亚太为全局进行核心产业定位2.围绕核心产业定位次核心产业3.MC进入业态的细分(四)功能区分布与规模现状1.园区规模2.空间布局3.DMC规划设计指导思想4.园区功能定位5.重要建筑举例(五)园区招商与营销1.DMC已入驻企业(部分)2.土地供应情况3.招商引资(六)园区配套1.主要配套设施2.园区基础设施统计3.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七)园区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土地供应激励机制2.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激励机制3.针对外国投资者的补充激励机制4.政府支持5.土地利用要求(八)园区经验1.建立发达的交通设施使出入DMC高效便捷2.新颖的城市规划使DMC各区位功能完善3.树立全球化的项目运作意识为DMC开拓国际市场4. 大量引进技术人员为DMC奠定人才基础5.准确的产业定位使DMC在媒体娱乐市场独占鳌头八、首尔忠武路: 韩国电影的“心脏地带”(一)忠武路发展概况1.忠武路是韩国电影的摇篮和风向标2.忠武路经历了萌芽期、快速成长期,进入了调整期(二)业态分析1.忠武路集电影、商业、生活与一体2.忠武路电影产业的核心环节是电影放映和电影制作(三)功能区分布(四)主要企业与机构入驻情况1. 20多家电影制作公司和10多家电影院2.入驻电影制作公司情况3.入驻电影院情况4.入驻中介服务机构情况(五)营销和推广1.充分利用地铁空间进行营销推广2.举办韩国首尔忠武路国际电影节(六)政府支持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韩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三度启动政策调控振兴民族电影2.风险投资机构为忠武路电影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七)存在的问题1.首尔市江南区和京畿道高阳市相继发力电影产业,忠武路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2.随着传统大型影院的衰落和电影制作企业的搬迁,忠武路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九、德国汉诺威博览中心:世界最大的博览中心(一)园区简介(二)园区发展历程和原因1.汉诺威博览中心的三个形成条件2.汉诺威博览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三)园区主体分析1.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DEUTSCHE MESSE)是汉诺威博览中心的拥有者和管理者,也是大型博览会的举办者和实施者2.下萨克森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是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的两大股东(四)园区产业定位1. 会展业是汉诺威的支柱产业2. 汉诺威博览中心已形成完整的会展产业链3. 汉诺威展览公司已培育起世界着名的品牌展会(五)功能区分布与规模现状1.汉诺威博览中心拥有27个展馆,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2.展示区围绕会议中心和赫尔墨斯塔成环形分布3.会议中心所在区域是博览中心的多功能聚集区4.赫尔墨斯塔是汉诺威博览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六)园区运作模式与营销1.汉诺威博览中心管理方式:政府出资、协会监管、企业运营2.汉诺威博览中心运营方式:展馆经营与自办展相结合3.汉诺威展览公司营销策略:扩展国际营销、拓宽海外市场(七)园区配套1.汉诺威博览中心硬件设施先进2.汉诺威博览中心软件服务完备(八)园区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德国政府大力支持展览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2.德国政府授权专业协会对进行监管、协调,保障会展业的健康、有序发展3.德国政府和协会建立了完善的会展人才培训体系和认证制度4.汉诺威市政府协调全城之力确保展会顺利举办(九)园区经验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是汉诺威博览中心的重要保障2.将会展上升到城市主题文化的高度以确保汉诺威博览中心的长久不衰3.高素质会展业人才的大批培养为汉诺威展览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4.优质的服务和完备的配套设施为汉诺威展览中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5.展会内容的高专业性使汉诺威展览获得了全世界商家的青睐6.树立国际战略意识为汉诺威展览争取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十、新达城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SICEC:新加坡三大会展中心之一(一)SICEC发展概况1.SICEC简介2.SICEC在会展业重要的地位3.SICEC三阶段发展历程(二)SICEC发展主体分析1.开发方:新达城发展公司SUNTEC?CITY?DEVELOPMENT?PTE?LTD2.产权方:SUNTEC新达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3.运营方:ARA新达信托管理有限公司4.管理方:APM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SICEC产业定位与产业业态分析1.SICEC产业总体业态2.SICEC核心产业会展业3.SICEC支撑产业广告业4.SICEC其他配套产业(四)SICEC规模现状与空间布局1.规模现状2.设施构成3.功能分区(五)主要举办展会与合作机构情况1.举办的知名展会情况2.合作的主要展览公司情况3.签约的会展服务供应商情况4.加盟的协会与联盟机构情况(六)SICEC发展的营销平台与招商策略1.加盟国际会展协会以及联合营销联盟等机构,发挥协会成员的资源优势2.持续赞助新加坡艺术节等活动,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3.借助新达城杂志、数字媒体等广告资源媒介进行渠道营销(七)政府支持与组织机制保障1.政府采取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进行展览业务无需经特殊审批程序2.政府设展览与会议署,负责协调协助、配合会展公司开展工作3.新加坡展览会议协会、国际展览业协会联盟等组织管理和推动会展业发展4.政府为新达城项目提供了最好的位置,且为项目前期的展开做了大量工作(八)SICEC成功的五大关键要素分析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为举办国际性会展活动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2.集金融、观光、购物及娱乐等功能为一体,为SICEC发展会展业奠定了基础3.与有成熟经验的展览公司、会展服务供应商合作,保障每场展会的顺利进行4.利用丰富的广告媒体资源,持续赞助新加坡文化艺术节,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5.国家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对于新达城会展中心项目做了大量前期支持工作附件一:SOHO区入驻机构概览(部分)附件二:DMC进入业种附件三:2014年汉诺威博览中心会展一览(部分)。
韩国移动传播发展现状及趋势
![韩国移动传播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150b378d4d8d15abf234e4f.png)
韩国移动传播发展现状及趋势作者:黄楚新曹曦予来源:《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分析了韩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特征,MCN、OTT市场发展等状况,剖析了韩国移动传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假新闻泛滥、信息信任度低、内容付费推行不畅、用户隐私泄露等。
未来,韩国将借力5G技术先机,促进视频行业发展,OTT市场拓宽,使移动广告持续增长。
关键词:韩国移动传播新媒体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2019年2月,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数据显示,韩国拥有智能手机的成年人比例为95%,互联网使用率为96%,是世界上使用智能手机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2019年4月,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式开启5G,率先实现5G商用。
韩国较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5G+战略部署的政策契机,共同推动了韩国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从而实现了韩国移动传播的快速发展。
一、当前韩国移动传播的发展状况美国网速测试统计公司Ookla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凭借全球首个5G商用的优势,以每秒76.72兆的下载速度位列全球第一。
较为完善的网络基建和较高的互联网商业化水平为韩国移动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促使韩国移动传播得以快速发展。
(一)互联网巨头本土特征显著,垄断地位面临挑战。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本土互联网公司有着较大话语权。
Naver、Daum及Nate为首的本土公司占主导地位,广泛布局包括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线上购物、金融及电视游戏、生活出行等在内的诸多领域。
作为韩国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Naver以占比65%垄断搜索引擎行业,大部分媒体选择与Naver合作,以期寻求新闻曝光度和阅读量,用户可在其移动客户端首页选择订阅媒体机构,实际上起到新闻聚合平台的作用。
在SNS行业,Daum旗下的Kakao Story和Kakao Talk,用户覆盖率最高,其次是Naver旗下的Line、Band和Naver Cafe等[1]。
韩国发展大数据的计划与行动
![韩国发展大数据的计划与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fe884ed987c24028915fc3f4.png)
韩国发展大数据的计划与行动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5年第10期大数据在实现“智慧城市”、保障国民安全、促进医疗体系革新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韩国有着先进的科学研发能力、IT电子行业在世界位居前列。
同时,作为亚洲科技发达国家,韩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战咯也有着可以借鉴之处。
韩国政府极为重视大数据,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发展战略,将大数据技术研发视为“国家意志”的科技项目。
文/陈骞过去二十多年中,韩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当今计算机数据生成加快,数据形态日渐复杂,大数据成为新时代网络信息的代言词。
因此,为了在信息技术领域持续领跑,韩国政府在巩固信息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大数据发展的计划,勾勒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新方向,朝着数据强国的目标迈进。
将大数据置于国家战略韩国以战略视野重视大数据,期待进一步确立未来在该领域的引领地位,促成大数据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2011年,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提出“大数据中心战略”;2012年,韩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就大数据未来发展环境发布重要战略规划;2013年,在总统朴槿惠“创意经济”战略指引下,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提出国家级大数据发展计划以及《第五次国家信息化基本计划(2013-2017)》;2014年年中,韩国政府发布“未来增长引擎执行计划”,大数据位于13个未来增长引擎领域之一,韩国计划通过项目推动,达到扩大国内大数据市场规模和扩展国际市场占有率,到2020年,使大数据的国内和国际市场规模均超过10亿美元。
在资金投入方面,韩国在2015年ICT预算中将包括大数据、物联网、5G网络、软件产业等在内的预算资金较上年提高14.4%,达到6444亿韩元。
在《2015年国家情报化实行计划》中,对大数据相关预算比上年增加54%,进一步为开发大数据尖端技术提供资金保障。
重视开放数据的实用价值韩国意识到实行数据开放不仅能够增强执政透明化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数据中所包含的潜在效益如能被开发和再利用,将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4c645e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7.png)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单选题(2023秋·北京朝阳·高三统考期末)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洗、切、搭配、预加工而成的菜品,消费者购买后只需简单烹调或加热,即可食用。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全国各地预制菜销量暴涨,火锅预制菜意外走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对预制菜产业布局影响较小的是()A.原料供应B.消费市场C.物流配送D.加工技术2.世界杯期间火锅预制菜意外走红,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启示是()A.扩大预制菜的生产规模B.加强研发提高产品质量C.因地因时调整产品供给D.深加工增加菜品附加值(2023秋·北京房山·高三统考期末)目前,氢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但是不能直接获取,是二次能源。
根据制备方式的不同,将氢气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
图为氢能产业链示意图。
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
该地区利用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了绿氢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问题。
3.“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A.产业链条复杂B.制备过程无污染C.储存运输安全D.终端应用零排放4.张家口地区发展绿氢产业,原因是()A.该地区地势相对平坦B.生产布局更加均衡C.该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D.可提高能源利用率(2023秋·北京房山·高三统考期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以销售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一条街”在北京中关村、广州天河等地兴起,高峰时期的日流量达几十万人次。
2020年10月,中关村的鼎好大厦电子商城关停转型,标志着“电子一条街”时代的落幕。
据此完成问题。
5.影响“电子一条街”选址的首要因素是()A.市场B.交通C.科技D.政策6.“电子一条街”的衰落主要是由于()A.土地成本增加B.环境污染严重C.网购发展迅速D.劳力价格提高二、选择题组(2023秋·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末)下图为我国某玻璃企业集团的新产品开发历程及区位变化示意图。
朝鲜半岛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
![朝鲜半岛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3a80540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8.png)
朝鲜半岛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朝鲜半岛的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从韩国方面来看,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韩国的一些大城市,如首尔,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能源供应、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了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交通领域,韩国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设置,减少了交通拥堵。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规划最佳出行路线。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也在积极推进,为未来的交通出行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在能源方面,韩国致力于发展智能电网,提高能源的分配效率和稳定性。
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使得居民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促进节能意识的提高。
同时,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和管理也更加智能化,有效提高了能源的可持续性。
公共服务方面,韩国的电子政务系统高度发达,市民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办理各种政务事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繁琐的流程。
教育领域也引入了数字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然而,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方面,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给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在充分利用数据的同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再看朝鲜,虽然其在经济和技术方面面临一些限制,但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
朝鲜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城市规划方面,朝鲜注重功能分区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一些新建的城区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朝鲜也在逐步推进,如在一些重要的公共服务场所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方便民众获取信息。
不过,朝鲜的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不足。
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借鉴
![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6e710aaaf705cc17552709f0.png)
韩国数字媒体城DMC发展模式借鉴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培养、节约能源、推动就业都有着促进作用。
建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需要投资观念变化,其次是投资方向改变,然后是投资方式的变革。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
在各国发展实践中,它发挥了主要作用。
由于其对产业发展拥有聚合效应、综合服务功能、以及人才和物流优势,使得各国和各地区非常重视它建设和规划。
并且把作为促进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突破口。
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韩国正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DMC(数字媒体城)的情况和设想。
帮助国内有关部门了解其运作基本状况。
1)项目发起者数字媒体城(简称DMC)是由韩国首尔市政府开发和推广的。
具体实施建设工程计划是由政府专门成立的数字媒体城处负责。
首尔市开发公司负责执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DMC组织机构3)DMC位置图4)DMC项目目标:建立一个群体数字媒体城主承包商:SMG (由SH 公司协助)开发机制:开发-转让地点:在汉城Mapo-gu城的Sang-am新千禧城内规模:569,742 平方米施工时间:2002年5月到2010全部完工5) DMC规划前景○ 世界数字媒体内容制作基地;○世界第一个数字媒体技术研发中心;○ 包括世界各高校间的合作;○ 媒体研究和业务中心;○ 亚洲东北部最好的商业港湾。
6) DMC目标业务○ 重点集中在媒体娱乐广播、游戏、电影/动画制作、音乐和Cyber教育,○ 以使数字媒体城的业务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媒体行业形成差异化竞争;7)DMC成功要素(1)汉城的地理位置亚洲通向世界的门户;汉城离与43个大城市仅有3小时的飞行时间,所有城市的人口达100万;(2)便利的交通距市中心商业区20分钟路往返首尔机场仅需30分钟韩国国内铁路线起始点正在考虑重新修建(3)成熟的IT环境/基础设施(4)先进的通讯网络(5)高度技术熟练的人力8)DMC土地供给情况2002年5月: 核心/推荐功能批量供应第2轮2003年5月: 推荐功能没能批量供应,第一轮可供出售。
首尔数字媒体城
![首尔数字媒体城](https://img.taocdn.com/s3/m/93289c987cd184254b3535d3.png)
Samoo:韩国首尔数字媒体城大厦开建2009-10-30 10:42:41 作者:lwt 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69 网友评论 0 条韩国首尔的数字媒体城大厦由韩国Samoo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楼高640米,仅比迪拜塔低180米,但到2015年4月建成时也堪称世界第二高度。
10月底该项目破土动工,造价约3.3万亿韩元(合19亿欧元),有133层。
韩国首尔的数字媒体城大厦由韩国Samoo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楼高640米,仅比迪拜塔低180米,但到2015年4月建成时也堪称世界第二高度。
10月底该项目破土动工,造价约3.3万亿韩元(合19亿欧元),有133层。
这座地标将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地区的视觉“光塔”,并成为2000多家公司和12.1万员工的家。
大厦的总体规划是在2000年完成的,并建造在2002年世界杯体育场的旁边,也是韩国首都未开发的最后一个地块。
项目计划建造一座“城中城”,容纳了从音乐到动漫和计算机等所有和数字相关的产业。
首尔市市长Oh Se-hoon称其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认为数字媒体城大厦将通过商业、个人和社区生活的各个角度来挖掘数字媒体应用的可能性,实现创新的历练”。
大厦内部还将建造住宅、一座百货商店、会议中心、饭店等。
其“数字脊柱”是数字媒体街,长1.14公里,建造了交互式信息亭、智能照明设备和指引人们在“数字城”行走的立面。
这里聚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生态保护技术,可谓是明日生活方式的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
河畔的公共用地结合了生态花园、湖泊、山坡和溪流,证明21世纪城市人的生活也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和互相受益。
数字媒体城——首尔创意产业园区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东滩顾问阅读:次数字媒体城是由韩国首尔市政府开发和推广的,其具体实施建设工程计划是由政府专门成立的数字媒体城处负责。
首尔市开发公司负责执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2年,首尔开始在上岩洞兴建,并于2008年建成,以数字内容产业和ICT产业为重点,以建设世界最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主要任务,届时韩国文化内容产业将全部迁入,成为韩国信息城的核心,形成以软件产业为主的信息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数字媒体城DMC发展模式借鉴
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培养、节约能源、推动就业都有着促进作用。
建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需要投资观念变化,其次是投资方向改变,然后是投资方式的变革。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
在各国发展实践中,它发挥了主要作用。
由于其对产业发展拥有聚合效应、综合服务功能、以及人才和物流优势,使得各国和各地区非常重视它建设和规划。
并且把作为促进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突破口。
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韩国正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DMC(数字媒体城)的情况和设想。
帮助国内有关部门了解其运作基本状况。
1)项目发起者
数字媒体城(简称DMC)是由韩国首尔市政府开发和推广的。
具体实施建设工程计划是由政府专门成立的数字媒体城处负责。
首尔市开发公司负责执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DMC组织机构
3)DMC位置图
4)DMC项目
目标:建立一个群体数字媒体城
主承包商:SMG (由SH 公司协助)
开发机制:开发-转让
地点:在汉城Mapo-gu城的Sang-am新千禧城内
规模:569,742 平方米
施工时间:2002年5月到2010全部完工
5) DMC规划前景
○ 世界数字媒体内容制作基地;
○世界第一个数字媒体技术研发中心;
○ 包括世界各高校间的合作;
○ 媒体研究和业务中心;
○ 亚洲东北部最好的商业港湾。
6) DMC目标业务
○ 重点集中在媒体娱乐广播、游戏、电影/动画制作、音乐和Cyber教育,○ 以使数字媒体城的业务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媒体行业形成差异化竞争;7)DMC成功要素
(1)汉城的地理位置
亚洲通向世界的门户;
汉城离与43个大城市仅有3小时的飞行时间,所有城市的人口达100万;
(2)便利的交通
距市中心商业区20分钟路
往返首尔机场仅需30分钟
韩国国内铁路线起始点正在考虑重新修建
(3)成熟的IT环境/基础设施
(4)先进的通讯网络
(5)高度技术熟练的人力
8)DMC土地供给情况
2002年5月: 核心/推荐功能批量供应
第2轮
2003年5月: 推荐功能没能批量供应,第一轮可供出售。
9)DMC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
(1)国内激励机制
○ 差异化定价
○ 安装付款
○ 提早付款有折扣
○ 强调激励价格机制
(2)外商投资激励机制
○ 土地供给
○ 办公室出租提供
○ 出租楼和外国学校
○ 以外商投资相关法律为准提供相应支持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
而从国际经验和实践来看,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培养、节约能源、推动就业都有着促进作用。
建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需要投资观念变化,其次是投资方向改变,然后是投资方式的变革。
由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从概念提出到开始实践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因此从产业本身发展来说是完全新兴的。
其中一些国家的经验和历程,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将韩国文化产业推入濒临破产的境地,迫使韩国政府必须重新思考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点。
制定专门法律法规确立“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从国家意志高度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
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和具体计划,明确发展目标。
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支持。
在政策侧面构建发展文化产业的法律支持及服务体系。
制定法律法规保障文化产业发展。
一、政府是开创创意产业的急先峰
1、韩国政府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层面的宏观构架
2、韩国政府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构思
3、韩国政府专门成立机构组织协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4、韩国政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资金体系构成:
(1)产业预算
(2)专项基金
(3)投资组合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政府350亿,民间1723亿)。
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5)韩国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政策
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实行多种优惠政策。
其他相关措施及服务
6)韩国政府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规划: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1-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
目的: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定位:文化产业园区是产、学、研联姻,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
建设方针: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
国家为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200亿韩元(在2至3年内分期拨款),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50亿韩元,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300亿韩元。
7) 韩国政府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机制:“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
主要措施: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培养,鼓励创新。
8)韩国政府注重文化创意产品国际市场拓展
基本战略:瞄准国际市场,以中国和日本为重点的东亚作为登陆世界市场舞台的台阶。
主要措施:
* 针对亚洲、美洲等地区的区域差异开发针对性产品;
* 挖掘品牌对韩国形象和韩国文化产业的市场效应;
* 在文化出口地区建立“前沿据点”。
通过前沿据点开展区域市场调查、研发和宣传;
* 积极开展跨国合作;
* 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出口项目。
9)韩国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发展框架: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由事业性质项向产业性质的嬗变。
在具体实施上,制定五年发展计划,分三步走构筑文化产业发展框架:
第一阶段法律、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发展外向型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三阶段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经营。
具体措施:
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
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
由于资源和资金有限,不搞平均主义,实行“选择与集中“的基本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要项目;
力争使国家扶持政策产生最大的整体实效。
企业经营模式:
成立专项基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推广企业全球化意识,产供销立足全球;
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制定缜密的计划;
重视国际性经营人才的培养人才,引进先进技术。
项目运作模式:
由国家、企业和私人等成立资金进行项目运作;
选择优秀的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作为项目的实施主题;
树立全球化项目运作意识,着重产品的营销;
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估体系,对项目立项,执行和效果组织评估,并重视对项目经验的总结。
二、韩国数字媒体城(DMC)的发展经验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