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已上市药物改变剂型或用法用量问题的考虑

对已上市药物改变剂型或用法用量问题的考虑
对已上市药物改变剂型或用法用量问题的考虑

对已上市药物改变剂型或用法用量问题的考虑

临床组王涛

对于新剂型的设计,重点应依据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以及药效学特征,对疗效、安全性与耐药性进行权重。下面结合部分已上市抗生素,就改变已上市药物的剂型或改变用法用量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抗生素用法用量设计的考虑

(一)抗生素用法用量设计的基本考虑

1.感染靶位游离的药物浓度是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应正确理解蛋白结合率和组织分布与感染部位游离的药物浓度的关系,仅基于血药浓度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考核是不够的。 2.明确抗生素的药效学分类,以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D/PK)的基本考虑。

3.抗生素的开发不仅要关注安全性和有效性,更要关注如何减低耐药菌株产生的风险。设计剂量不仅应获最佳疗效,同时也应抑制耐药菌株出现。

(二)抗生素用法用量设计的具体考虑

头孢类抗生素

单次用药剂量:应保证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浓度。由于此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一般要求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所持续的时间(T>MIC)占用药间隔的40~50%以上。在有效浓度以上,增加药物浓度并不显著增加抗菌效果。提醒申报单位注意:增加单次用药剂量,可能并不能显著改善其疗效。

用药间隔:应满足两次用药之间有50%以上时间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处在有效范围内。在剂量不变前提下,加大用药间隔有可能导致疗效降低。相反,增加用药次数满足药效学对间隔的要求,有可能提高疗效。

持续静脉滴注问题:持续静脉滴注可将药物浓度持续维持在MIC以上,同时也有效地缩短了用药间隔,在用药剂量不变的前提下,持续静脉滴注可以提高疗效。

喹诺酮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其药效学参数主要包括两个:一为2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与MIC的比值(AUIC),一为峰浓度与MIC的比值(Cmax/MIC)。此类抗生素应足量给予,单次给药的药物浓度越高,其抗感染效果可能越好。

从耐药角度考虑,此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与AUIC相关,可用AUIC来阐述耐药菌株产生的一般规律,其特征曲线为倒“U”型或鹰嘴型,即大量给予时耐药菌株明显下降。

综上,从疗效和耐药性考虑,对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半衰期长的药物,主张每日一次大剂量使用,不主张一日多次给药。

二.对于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的考虑

(一)缓释制剂

对于已上市品种开发为缓释制剂应非常慎重,开发为缓释制剂后感染靶位游离的药物浓度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药效学参数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两大类抗生素开发成缓释制剂考虑的药效学关注点不同。

头孢类抗生素

开发缓释制剂问题:此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峰浓度过高不一定疗效显著,所以此类药物可有条件地开发成缓释制剂,但必须满足T>MIC的药效学要求。国内已上市的缓释制剂有头孢克洛等。现以头孢克洛为例进行以下说明。

对于该品改缓释制剂问题,其切入点为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研究用药为头孢克洛普通制剂(IR)和头孢克洛缓释制剂(MR),研究分三组并按照下述方法给药进行:IR一次 500mg,一日三次;MR一次 500mg,一日二次;MR:一次 750mg,一日二次。组织中药物浓度采用微透

析法。结论:PD/PK模型成功地链接不同的给药方式与各自的抗感染活性;在比较不同的用药方式时,重要考虑靶位的治疗药物浓度;500mgMR 一日二次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只有80%,但疗效与500mg IR 一日三次相当。每日用药量相同时,750mgMR 一日二次比500mgIR 一日三次疗效更好。 喹诺酮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开发成缓释制剂应对疗效、安全性以及可能产生的耐药性综合考虑,开发缓释制剂必须有充分的基于组织游离中药物浓度与药效学研究的依据,如环丙沙星国外已有缓释制剂上市,其适应症完全不同于常释制剂,由于环丙沙星主要从泌尿系统排泄,缓释制剂在泌尿系统的药物浓度高于常释制剂,所以其适应症限定用于泌尿系感染。

(二)小水针与大输液转换问题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疗效取决于T>MIC,所以国外已有将此类抗生素(头孢类)持续静脉滴注,以获最佳疗效。所以应重视该类抗生素的理论进展。

三.对于已上市品种改变用法用量问题的考虑

对于抗生素任何用法用量修改必须有充分的药效学依据。对于已上市品种,可以依据药效学研究进行修改,使治疗获最佳化。

(一)头孢类抗生素

其用法用量修改须满足T>MIC的药效学参数。以注射用哌拉西林为例,与4g每8小时一次比较,2g每4小时一次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耐药菌株产生率低。

(二)喹诺酮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用法用量修改力争体现每日足量单次大剂量给予。由于该类药物国内临床应用混乱,以此类抗生素为例进行说明。

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等四种半衰期长的喹诺酮类药物国内外均已上市,国外原创厂家用法用量均为一日一次大剂量给予。而国内则较为混乱,并存一日一次和一日二次两种用法用量。

经对国内已批此类药物用法用量进行回顾,从开发时间顺序上看,国内上市品种均为基于国外上市基础上的仿制,在进行临床研究时未严格地按照系统研究的技术路线进行,仅出于安全考虑,将国外的用法用量减量增次处理,没有严格的药效学考虑(疗效和耐药性)。抗生素的评价主要包括三项指标:疗效、安全性、耐药性。由于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其抗菌效能与Cmax或AUIC呈正相关,一日一次的用法用量疗效应优于一日二次。由于AUIC 可以反应耐药菌株产生的一般规律,其特征曲线为倒“U”型或鹰嘴型,大量给予时耐药菌株明显下降。对于上述四种抗生素,修改为一日一次的用法用量更为合理,一日二次的用法用量可能为不合理用药。

四.对抗生素规格设计的一般考虑

规格为落实用法用量的基本治疗单元,它服务于用法用量。由于现阶段国内企业药物研发大多围绕一些国外或国内已上市品种,系统研究的理念尚不深入,药品技术审评部门有责任从注册的源头对抗生素的用法用量、规格等问题进行梳理,提供给申报企业一些有益的提示。

(一)头孢类抗生素规格设计的一般考虑

1.规格设计应满足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用法用量的技术要求。

2.对于不涉及用法用量项修改的已有同品种上市的品种,拟增加规格不宜超过原已批用法用量项中单次用药的最大剂量。

3.对于涉及用法用量修改,单次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的调整应有充足的药效学依据,并应充分考虑到组织中游离的有效的药物浓度情况。

4.对于开发缓控释制剂的规格,应基于组织中游离的有效的药物浓度和药效学研究的支持。 (二)喹诺酮类抗生素规格设计的一般考虑

1.规格设计应满足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用法用量的技术要求。对于目前主流抗生素,由于其

半衰期较长,一般主张大剂量一日一次给药,此类抗生素不宜设置小规格。

2.由于现在主流喹诺酮类抗生素半衰期长,原则上不主张开发成缓控释制剂。而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出于安全性、有效性、耐药性等多点考虑,在此类药物开发过程中规格设计应有有效的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与药效学考虑的依据。

抗生素剂量设计的药效学考虑

临床组王涛

抗生素为国内上市的一大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起过和仍在起着重要的治疗作用,但是随着临床的大量使用,以及普遍的抗生素滥用,临床上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如何利用现有的抗生素药效学知识,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抗生素对致病菌株的敏感性和最大程度地追求抗生素开发的合理性,无论对使用者还是管理者都是迫切关注的问题。

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模型(简称PD/PK模型)在抗生素研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但是,在国内抗生素的开发过程中该模型尚没有摆放在重要位置。PD/PK模型在抗生素研发与应用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前研究,可加速抗生素药物的筛选。在临床研究:利于确立抗生素敏感折点;确定合适的剂量范围;降低耐药风险;降低毒性风险;更好地理解临床/微生物学结果;减少临床试验过程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病例数。在临床实践方面:提高抗生素剂量推荐的合理性。由于抗生素合理应用关键在于用法用量的合理贯彻,作为药品注册技术审评部门,应当对临床试验中剂量设计的合理性予以充分的关注,现结合PD/PK进展就临床试验中剂量设计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与剂量设计

抗生素开发应具有理性,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血浆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与药理活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体内,只有游离的、未结合的药物才能发挥药理活性,所以,可根据组织中测得的游离的药物浓度来预测其药理活性。

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与血中游离的药物浓度的关系。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与血中游离的药物浓度一般呈平行关系。但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与血中药物浓度的相对量的关系尚需借助药效学研究手段进一步确证。一般而言,对于头孢类抗生素,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如肺组织或肌肉组织中)低于血中药物浓度;而对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某些组织中(如肺组织中)药物浓度可能高于血药浓度。所以在对抗生素进行剂量设计时仅基于血中药物的浓度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等信息是不够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和组织分布情况,尤其是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才是真正重点关注的内容,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血药浓度、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和组织游离浓度三者的关系。

二.抗感染药物的类别与剂量设计

由于抗生素分类归属直接影响到剂量设计的理念,所以在抗生素研发之初,即应明确或研究其药效学分类归属。抗生素依据药效学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时间依赖型,另一类为浓度依赖型。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只有血清游离的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所持续的时间(T>MIC)超过给药间隔的40%(青霉素类)至50%(头孢类),才能较好地发挥药效作用。通常剂量给药,血清浓度达到MIC值的4~5倍,其杀菌作用即处于饱和状态,增加给药剂量一般不改善疗效,而这些药物没有或少有抗生素后效应,维持血清药物浓度的时间取决于半衰期,所以此类药物在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设计时,不要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以免疗效低下。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氨基苷类、喹诺酮类)药效学作用发挥程度主要与血清药物浓度相关。此类抗生素开发应注意下面四个重要的问题:(1)2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与MIC的比值(AUIC),一般要求在125或以上,由于AUC0-24h与每日用药总量平行,调整每日用量药可以达到期望的AUC0-24h;(2)血清药物峰浓度(Cmax)与MIC比值,要求在10或以上,由于峰浓度与单次用药剂量平行,调整每次用药剂量以达到期望的Cmax。(3)不要试图开发此类抗生素治疗MIC值过大(国外一般要求为大于0.5mg/L)的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4)峰浓度尽量在防“突变浓度”(MPC)以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又分为两类:一为AUC/MIC依赖性(AUC0-24h/MIC>125);一为AUC/MIC和峰浓度依赖性(AUC0-24h/MIC>125和Cmax/MIC>10),喹诺酮类药物即属此类。氨基苷类抗生素基于上述原则,已将用法统一为每日一次用药。所以此

类药物在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设计时,尽量做到大剂量足量给予,不要随意减量增次,或开发成缓释制剂,以免引起疗效降低。

三.耐药性与剂量设计

国内研发单位在进行抗生素剂量设计时,缺乏对耐药性的考虑。下面以喹诺酮类药物为例,讨论喹诺酮类药物在剂量设计时如何减少耐药性的一般考虑。

由于药物暴露可引起耐药菌株增加,所以此类药物在开发时,尤其是在进行剂量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如何防止耐药菌株增加,力争体现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性并重的理念。所以,此类药物的剂量设计应非常理性,一般应遵循下述原则:

1.AUIC可以反应耐药菌株产生的一般规律,其曲线特征为倒“U”型或鹰嘴型,大剂量时耐药菌株明显下降。

2.设计剂量不仅要追求最佳疗效,最小不良反应,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抑制耐药菌株的出现。在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性三者间进行权衡以寻找最佳剂量。

对于左氧氟沙星,已达成如下共识:细菌对左氧氟沙星产生耐药与用药强度、用药间隔、用药周期有关;短周期(〈7天)、大剂量、单次用药可减小耐药菌株的产生,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与微生物学疗效,耐药率低。耐药性是抗生素剂量设计时需要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综上,抗生素为临床最常用药物,其开发及应用应具理性。所以,在对抗生素进行剂量设计时,要考虑到只有游离的组织浓度才具有预测其药物活性的基础,也要考虑到抗生素的分类归属,还要考虑到耐药性问题。提醒申报人注意,尽量规避没有理论基础的剂量设计。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药物剂型与正确使用

药物剂型与正确使用 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剂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气泡消失后再饮用,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3.舌下片①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②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①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②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①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②尿素,涂后封包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6.含漱剂①不宜咽下或吞下,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 ②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7.滴眼剂①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滴后闭眼1~2min轻按压眼内眦; ②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 ③一般先滴右眼后滴左眼,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 ④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再用,白天宜用滴眼剂,临睡前应用眼膏剂 8.眼膏剂超过1个月的眼膏不要再用 9.滴耳剂用手捂热,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 10.滴鼻剂①适当吸气,使药液尽量达到较深部位,瓶壁不要接触到鼻黏膜 ②滴后保持仰位1min,后坐直,如滴鼻液流入口腔,可将其吐出 ③同时使用几种滴鼻剂时,首先滴用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剂,再滴入抗菌药物 ④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 11.鼻用喷雾剂将尖端塞入一个鼻孔,同时用手堵住另一个鼻孔并闭上嘴,同时慢慢用鼻子吸气,用嘴呼吸,用毕后可用凉开水冲洗喷头 12.栓剂①阴道栓:保持仰卧姿势约20min,给药后1~2h内尽量不排尿,经期停用

②直肠栓:深度距肛门口幼儿约2cm,成人约3cm,用后1-2h内尽量不大便 13.透皮贴剂不宜热敷,皮肤有破损、溃烂、渗出、红肿的部位不要贴敷,不要贴在皮肤的皱褶处、 四肢下端或紧身衣服底下 14.膜剂 15.气雾剂含激素类制剂用温水漱口 16.吸入粉雾剂都保 类 药物:福莫特罗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布地奈德粉吸入剂 勿对喷嘴,喷嘴放在齿间,温水漱口,期用干纸巾擦拭吸嘴的外部准纳 器 药物:舒利迭,为多剂量型;一开、二滑、三呼、四吸、五漱 吸 乐 药物:思力华,属于单剂量吸入器;重复使用至吸完,每月清洁一次 17.缓、控释制剂SR、ER 一般应整片或整丸吞服,严禁嚼碎和击碎分次服用服药时间宜固定

改剂型指导原则(讨论稿)

中药、天然药物改剂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讨论稿)

中药、天然药物改剂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目录 一、概述 (2)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 (2) 三、立题依据 (4) 四、剂型选择 (5) 五、药学研究 (5) 六、非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试验研究 (8) 七、临床试验研究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著者 (10)

中药、天然药物改剂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等相关要求制定本指导原则,其主要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简称“改剂型”,下同)的研究。 药物上市销售后,随着对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药物成分、作用等的进一步研究和了解,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条件的改善,为研究制成更合适的药物剂型以适应临床使用的需要提供了可能。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改剂型的立题依据、剂型选择及改剂型研究所涉及的药学、非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试验研究方面的相关考虑及要求。申请人应根据本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以及药品注册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原剂型与新剂型进行比较研究,评估剂型改变后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确证剂型改变符合相关法规与本指导原则的基本原则及要求。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建议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以避免相应的研发风险。 本指导原则中提及的各项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可参见相应的指导原则。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 (一)尊重原剂型 改剂型研究是在原剂型基础上的再研究。原剂型一般已在临床使用多年,有较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因此,改剂型研究应充分了解原剂型确立的科学合理性,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深刻认识原剂型的缺陷与不足,并明确改剂型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改剂型研究只有在尊重原剂型的情况下,才能赋予新剂型更丰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内涵,彰显新剂型的优势。(二)必要、科学、合理 剂型的改变应符合剂型选择的要求,体现剂型改变的必要、科学、合理性。申请人应通过对剂型改变的研究,包括对原剂型与新剂型在工艺(包括由于工艺改变可能导致的药物成分的改变)、质量、稳定性、生物学性质等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及其对研究结果所进行的全面分析,说明剂型改变的必要、科学、合理性。试验数据或相关依据与结论之间应具有逻辑性,经得起推敲。 (三)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原剂型由于一定条件的限制使之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新剂型的改变应当通过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处的新技术一般是指适合于本品、原剂型不曾采用或较原剂型所用技术有所改进,有助于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生产工艺技术。 (四)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改剂型研究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新剂型与原剂型比较应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我国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我国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一、纳米制剂 一般将粒径在1-1000 nm的纳米分子(如药质体、聚合物纳米囊、纳米球、纳米乳、脂质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称为纳米粒。以纳米粒为载体,加载纳米药物,所形成的制剂就是纳米制剂。纳米制剂可以作为药物传递的载体,还是较好的磁共振成像显影剂,并且能够有效改善药性和药效,特别是近些年已经被成功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1.高分子材料载体 高分子材料是用于制备纳米给药系统的主要材料之一,主要包括壳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聚乳酸、聚氰基丙烯酸烷酯、多肽等。陈婷等[1]以明胶及壳聚糖为载体辅料,采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明胶-壳聚糖(EGCG-Gel-Cs)纳米粒,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处方及工艺,再将经戊二醛活化的麦胚凝集素(WGA)修饰到纳米粒表面。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状态,采用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实验,比较研究纳米粒与原料药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纳米粒对HT-2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原料药。 2.蛋白质载体 蛋白质的分子链上结合有羟基、氨基、羧基等官能团,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因此可以作为药物载体。乳铁蛋白、人/牛血清蛋白等是常用的药物载体。卿红等[2]以香豆素-6示踪白蛋白纳米粒,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流式细胞术法考察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 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行为,进而以MTT 比色法评价载二氢丹参酮Ⅰ白蛋白纳米粒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来研究白血病NB4细胞对白蛋白纳米粒的摄取行为,探讨其靶向给药白血病细胞的可行性。结果发现,与游离药物香豆素-6、二氢丹参酮Ⅰ相比,白蛋白纳米粒可显著增加药物细胞对药物的摄取,增强其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二、微球 微球是指药物分散或溶解于基质中形成微小球体(粒径为1-40?m),粒径介于10-1000nm之间的球体被称为纳米球。刘侃等[3]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纳米SiO2 微球各组分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优化组合,将各水平组合制备成相应的微球,以微球SiO2 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组分因素的水平组合。通过考察、表征和比较这些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同时结合载药微球-利福平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释放试验,分别进行纳米SiO2 微球组分对微球制备、微球表征和药物释放影响的评价。获取的最佳水平组合纳米SiO2 粒径10 nm、PLA 80 mg/mL、明胶40 mg/mL和二氯甲烷:丙酮=2∶2。该水平组合制备的利福平纳米SiO2 微球外观圆整,大小均匀,粒径可控,其载药量、包封率均在60%

近10年我国药品注册法规新药相关政策变化及影响

近10年我国药品注册法规新药相关政策变化及影响 2009-1-5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从事药物研制和临床研究、申请药物临床研究、药品生产或者进口,以及进行相关的药品注册检验、监督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我国医药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随着药品管理法的实施,药品注册法规在新药的概念、界定、申报注册及技术转让等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于创新药物的开发研制、临床试验等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1.近10年我国药品注册法规关于新药相关政策变化 1.1新药界定及注册管理的变更 1999年4月22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新药审批办法》对新药的定义是:“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2002年9月15日执行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撤销了新药保护期,更改为新药的监测期,这有利于提高新药研发质量。其第34条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药品种设立不超过5年的监测期;在监测期内,不得批准其他企业生产和进口”。对已设立监测期的品种,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其他药品生产者注册申请,该厂家也要等到此药品监测期满后才可上市。监测期内的药品,即使有新药证书,也不得进行技术转让,而监测期满后该药品即可被移植。 2002版《办法》规定,“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并将药品的注册申请分为新药申请、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进口药品申请及补充申请等几种类型。其中,增加药品新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工艺没有质的改变以及改变、增加或修改原批准事项或内容,新药技术转让、药品试行标准转正等较为简单的事项列入药品的补充申请注册管理中。同时,对药品注册申请所需的申报资料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和更加严格的要求。 2005版《办法》在2002版的基础上有了一些调整,对于新药申请的定义又增加了一项,即药品增加了新的适应症,该药品将按新药申请管理的规定进行审批。 2007版《办法》对新药概念的界定更加严格:对于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适应证,注册时只能按照新药程序申报,而不再按照新药管理;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但是不改变给药途径的注册申请,则要求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且与原剂型相比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将新药中的“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改为“仿制药”。使只有真正的创新药才能取得新药证书,提升了新药证书的含金量。这几个措施有助于解决新药管理过于宽泛的问题,在宏观上有利于激励新药研发,在微观上降低了新药审批监管的成本。中药方面一类至五类药品可以被界定为“新药”;而化学药仅有一类和二类才能被称为“新药”,曾经出现的新药拥挤注册的盛况将不复存在。 1.2新药注册申请规范化及管理标准化 2001年12月1日执行的《药品管理法》改变了新药的审批在国家一级,而仿制药品及保健药品的审批在省一级的规定,统一变为一级审评,即除一些无批准文号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医院制剂外,药品的审评权全部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现行的对药品的初审是国家药品一级审评中的一部分。 为了杜绝药品注册申请过程中伪造实验数据和样品的现象,2002版《办法》第54、63、83条规定,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对申报新药临床研究、生产的资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对研制、生产情况进行现场考察,抽取样品通知指定的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这就改变了由申请人送样检验的形

药品外用剂型使用方法

药品外用剂型的使用方法总结 一、定量喷雾剂(MDI) 1.先确定铁药管是否正确的放置入了塑料外壳内。 2.去掉口盖,上下摇晃喷雾剂约10次,确保药物在喷雾剂药管中平均分 散。 3.如果是首次使用,或者超过一周未使用该喷雾剂,需要先预喷4次,确 保喷雾剂使用时药品的正确剂量。 4.垂直摆放喷雾剂, 防止喷雾剂外漏。病人应在坐立或站立状态使用喷雾 剂,确保正确剂量的药品到达肺腔内。 5.向上看头向后仰,确保药品雾剂能有一个较直的通道直达肺腔内部。 6.为了保证吸入时缓慢而深入,先正常呼气。 7.然后用嘴唇包紧喷头,喷头应处于舌头上,通过牙床后的位置。如此可 预防喷雾药品外泻而达不到药品剂量。 8.缓慢的深吸气,约3-5秒后,释放喷雾剂。如果吸气过快,则大部分药 品无法达到肺腔内部。 9.喷雾完后,建议屏息10秒,为确保喷雾后呼气不会将吸入药物呼出。 10.如果需要,建议等待30秒后,再使用第二次。(使药管内压力平衡) *使用前应检查喷口内是否有异物。 *如药管内已无药品,晃动喷雾剂时无声响。 *取出铁药管,用肥皂水一周清洗塑料外壳一次,风干,不要清洗铁药管。 优点: 1.便携 2.轻便 3.可多次使用 4.耐潮 缺点: 1.不易使用 2.需要计算使用次数 3.每次预喷都会浪费药品 常见使用方法问题: 1.使用前忘记摇晃喷雾剂 2.喷雾剂上下拿反 3.喷雾与吸入时配合不好 4.因用口吸气,不能用鼻吸气 5.吸入时速度太快 6.吸入后没有屏息10秒 7.药品喷入口腔后,没有吸入肺内 8.忘了去掉口盖 9.牙齿,舌头,嘴唇阻挡喷出药品 10.雾喷到喉咙有感觉后,就停止吸气

11.多次喷雾,但只吸入一次 12.使用已用完的喷雾剂 二、旋转式定量干粉吸入剂(Turbuhaler) 1.旋松并拔出瓶盖。 2.拿直药瓶,吸嘴向上。 3.握住底部红色部分和药瓶中间部分,先向右旋转底部红色部分,当转到 不能再转时原路返回,当听到“咔嗒”一声时,表明一次剂量的药物已 装好。 4.尽力呼气, 但切忌不可对吸嘴内呼气, 因为湿气会使干粉集结, 使药品不能 平均分配。 5.将吸嘴平置于齿间,用双唇包住吸嘴,用力快速深吸气,可以重复多次 吸气,确保装置内已上好的药品全部被吸入。 6.吸气后尽力屏息10秒。 7.需吸入二次时,中间不需要等待,可直接重复步骤3上一次药,再次吸 入。 8.吸入时,因为药品的干粉粒非常微小,所以没有任何感觉和味道。 9.上药后, 吸嘴不可朝下, 装置本身不能倒转, 因为药品会被倒出, 如果一但 出现倒转或者吸嘴向下的情况, 须重新按步骤3上药。 10.清洁此类装置时不能用水清洗,直接用干纸巾擦拭瓶盖即可。 *装置上有计数器,可看到已使用次数。 *装置因存放在干燥处。 优点: 1.病人可以自己控制吸气。 2.只有少量的药品会在吸入时附和在口咽腔内,口腔内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降低。 3.不需要配合喷雾动作和吸气过程。 4.病人可以多次吸气,从而确保所有药品都被吸入。 5.便携 缺点: 1.无味,感觉不到是否已吸入药品。 2.干粉可能对某些病人有刺激性。 3.需要用力深呼吸,不是所有病人都能达到要求的吸气量。(如幼年儿童, 和严重COPD或哮喘病人) 常见使用方法问题 1.忘记拔掉瓶盖。 2.只向一个方向旋转了,没有听到“咔嗒”声。 3.上药时,装置非直立状态,有倾斜或倒转。 4.吸入前没有全力呼气。 5.咬住吸嘴时,位置或方向错误。 6.吸入时速度过慢。 7.吸入已经用完的装置。 8.不确定是否需要剂量已全被吸入。

各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药品各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1、滴丸主要供口服用,亦可供外用和局部如眼、耳、直肠、阴道等使用。滴丸剂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服用滴丸时:①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②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③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剂泡腾片应用时宜注意:①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 凉开水或温水侵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②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③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④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不宜服用。 3、舌下片舌下片应用时宜注意:①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②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③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④含后30min 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咀嚼片常用于维生素类、解热类和治疗胃部疾病的氢氧化铝、硫糖铝、三硅酸镁等制剂。服用时宜注意:①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如氢氧化铝片,咀嚼后进入胃中很快地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内容物对胃壁溃疡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粘性物质较多,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粘性团块,影响药物的作用;②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③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应用软膏剂和乳膏剂时宜注意:①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②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如急性湿疹,在渗出期采用湿敷方法可收到显著的疗效,若用软膏反可使炎症加剧、渗出增加。对急性无渗出性糜烂则宜用粉剂或软膏剂;③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④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即用塑料膜、脚步包裹皮肤)可显著地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⑤涂敷后轻轻按摩可提高疗效;⑥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6、含潄剂含潄剂多为水溶液,使用时宜注意:①含潄剂中的成分多为消毒防腐药,含漱时不宜咽下或吞下;②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③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浓溶液;④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7、滴眼剂使用滴眼剂时,宜注意:①清洁双手,将头部后仰,眼向上望,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一钩袋状;②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一次滴1-2滴。滴药时应距眼睑2-cm,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③滴后轻轻闭眼1-2min,用药棉或纸巾擦拭流溢在眼外的药液;④用手指轻轻按压眼内眦,以防药液分流降低眼内局部药物浓度及药液经鼻泪管流入口腔而引起不适; ⑤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⑥若滴入阿托品、氢溴酸毒扁豆碱、硝酸毛果芸香碱等有毒性的药液,滴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区2-3min,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泪囊和鼻腔,经粘膜吸收后引起中毒反应,对儿童用药时尤应注意;⑦一般先滴右眼后滴左眼,以免用错药,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角膜有溃疡或眼部有外伤、眼球手术后,滴药后不可压迫眼球,也不可拉高上眼睑,最好使用一次性滴眼剂;⑧如眼内分泌物过多,应先清理分泌物,再滴入或涂敷,否则会影响疗效;⑨滴眼剂不宜多次打开使用,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

中药、天然药物改剂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南农大 华中农大 延边农大 中药、天然药物改剂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中药、天然药物改剂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目录 一、概述 (2)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 (2) 三、立题依据 (4) 四、剂型选择 (5) 五、药学研究 (5) 六、非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试验研究 (8) 七、临床试验研究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著者 (10)

中药、天然药物改变剂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等相关要求制定本指导原则,其目的主要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简称“改剂型”,下同)的研究。 药品上市销售后,随着药品生产与临床使用,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质量可控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药品生产技术的提高,为研制、生产更具临床应用优势的药物剂型提供了可能。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改剂型的立题依据、剂型选择及改剂型研究所涉及的药学、非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试验方面的相关考虑及要求。申请人应根据本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以及药品注册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原剂型与新剂型进行比较研究,评估剂型改变后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确证剂型改变符合相关法规。 本指导原则中提及的各项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可参见相应的指导原则。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 (一)“尊重原剂型”原则 改剂型研究是在原剂型基础上的再研究。原剂型一般已在临床使用多年,有较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因此,改剂型研究应充分了解原剂型确立的科学合理性,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深刻认识原剂型

药物剂型的分类(双语)

药物剂型的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of drug dosage forms 一.按物态分类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classification 将剂型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类。固体剂型入散剂、颗粒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剂等;半固体剂型如内服膏滋、外用膏剂、糊剂;液体剂型如汤剂、合剂(含口服液剂)、糖浆剂、酒剂、酊剂、露剂、注射液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烟剂等。The dosage forms are divided into solid, semi solid, liquid and gas. Solid dosage forms into powder, granule (granule), pills, tablets, adhesive agent; semi solid dosage forms such as oral soft extract, ointment, paste; liquid dosage forms such as decoction, Decoction (including oral liquid agent), syrup, wine, tincture, lotions, injection; gas dosage forms such as aerosol, smoke agent etc.. 由于物态相同,其制备特点和医疗效果亦有相同之处。例如固体剂型多需经粉碎和混合;半固体剂型多需要熔化和研匀;液体剂

型多需经提取。疗效方面以液体、气体剂型为最快,固体剂型较慢。 Due to the same state, its preparation and medical effect is similar. For example, solid dosage forms more crushing and mixing; semi solid dosage forms need to melt and research smoothing; liquid dosage forms by extraction. Effect in liquid, gas dosage form for the fastest, solid dosage forms slowly. 这种分类法在制备、贮藏和运输上较有意义,但是过于简单,缺少剂型间的内在联系,实用价值不大。 This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 the prepara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s significant, but is too simple, the lack of internal connection forms, of little practical value. 二、按制法分类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aw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例如浸出药剂是将用浸出方法制备的汤剂、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等归纳为一类。无菌制剂是将用灭菌方法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

对已上市药物改变剂型或用法用量问题的考虑

对已上市药物改变剂型或用法用量问题的考虑 临床组王涛 对于新剂型的设计,重点应依据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以及药效学特征,对疗效、安全性与耐药性进行权重。下面结合部分已上市抗生素,就改变已上市药物的剂型或改变用法用量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抗生素用法用量设计的考虑 (一)抗生素用法用量设计的基本考虑 1.感染靶位游离的药物浓度是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应正确理解蛋白结合率和组织分布与感染部位游离的药物浓度的关系,仅基于血药浓度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考核是不够的。 2.明确抗生素的药效学分类,以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D/PK)的基本考虑。 3.抗生素的开发不仅要关注安全性和有效性,更要关注如何减低耐药菌株产生的风险。设计剂量不仅应获最佳疗效,同时也应抑制耐药菌株出现。 (二)抗生素用法用量设计的具体考虑 头孢类抗生素 单次用药剂量:应保证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浓度。由于此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一般要求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所持续的时间(T>MIC)占用药间隔的40~50%以上。在有效浓度以上,增加药物浓度并不显著增加抗菌效果。提醒申报单位注意:增加单次用药剂量,可能并不能显著改善其疗效。 用药间隔:应满足两次用药之间有50%以上时间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处在有效范围内。在剂量不变前提下,加大用药间隔有可能导致疗效降低。相反,增加用药次数满足药效学对间隔的要求,有可能提高疗效。 持续静脉滴注问题:持续静脉滴注可将药物浓度持续维持在MIC以上,同时也有效地缩短了用药间隔,在用药剂量不变的前提下,持续静脉滴注可以提高疗效。 喹诺酮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其药效学参数主要包括两个:一为2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与MIC的比值(AUIC),一为峰浓度与MIC的比值(Cmax/MIC)。此类抗生素应足量给予,单次给药的药物浓度越高,其抗感染效果可能越好。 从耐药角度考虑,此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与AUIC相关,可用AUIC来阐述耐药菌株产生的一般规律,其特征曲线为倒“U”型或鹰嘴型,即大量给予时耐药菌株明显下降。 综上,从疗效和耐药性考虑,对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半衰期长的药物,主张每日一次大剂量使用,不主张一日多次给药。 二.对于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的考虑 (一)缓释制剂 对于已上市品种开发为缓释制剂应非常慎重,开发为缓释制剂后感染靶位游离的药物浓度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药效学参数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两大类抗生素开发成缓释制剂考虑的药效学关注点不同。 头孢类抗生素 开发缓释制剂问题:此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峰浓度过高不一定疗效显著,所以此类药物可有条件地开发成缓释制剂,但必须满足T>MIC的药效学要求。国内已上市的缓释制剂有头孢克洛等。现以头孢克洛为例进行以下说明。 对于该品改缓释制剂问题,其切入点为组织中游离的药物浓度。研究用药为头孢克洛普通制剂(IR)和头孢克洛缓释制剂(MR),研究分三组并按照下述方法给药进行:IR一次 500mg,一日三次;MR一次 500mg,一日二次;MR:一次 750mg,一日二次。组织中药物浓度采用微透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20200625135839)

药剂学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A 型题】 1. 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 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 合剂 B. 胶囊剂 C. 气雾剂 D. 溶液剂 E. 注射剂 3. 靶向制剂属于() . 第一代制剂B. 第二代制剂C. 第三代制剂 D. 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 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 数学 B. 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 微生物学 5. 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 加水量 B. 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 药物的粉碎方法 6. 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 溶液剂 B. 气雾剂 C. 片剂 D.乳剂 E.散剂 7. 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 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 指导制剂设 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 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 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 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 药品 B. 方剂 C. 制剂 D. 成药 E. 以上均不是 9. 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 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药物剂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药物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黄桂华 第一部分概述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临床用药要求的新剂型应运而生,不同的药物剂型具有不同的释药特性,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药效,包括载药数量、运转过程、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部位、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等。实践证明,药物的最佳疗效取决于合理的剂型设计、科学的给药方式及准确的用药剂量等。不同的药物剂型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十分重要。 一、基本概念 药物(drugs)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以及对机体生理功能有影响的物质,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活性,故在药物研发的上游阶段又称之为活性物质(active ingredients)。根据来源,可将药物分为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来源的药物)、化学药物(包括人工合成的和抗生素)、生物技术药物三大类。 药物剂型(简称剂型)是根据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指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无论哪一种药物,都不能直接应用于患者,它们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都必须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药物剂型,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使用与保存等。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主要由药物的性质、医疗需要及应用、保管与运输等方面的要求决定,同一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用于多种途径给药,如氧氟沙星片、注射剂、滴眼剂等。剂型是药物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是所有基本制剂形式的集合名词,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针剂、软膏剂、栓剂等。 剂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品种称之为制剂(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如阿司匹林片剂、胰岛素注射剂、红霉素软膏等。药物剂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好的剂型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方便使用和贮运。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药物剂型从广义上讲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剂型,即按照传统医药学理论研制生产的成方制剂,如丸、散、膏、丹等;一类为现代剂型,即利用现代高科技、新工艺研制生产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由于常用的剂型有40余种,有必要按照适当方法将其进行分类以便于学习和掌握。

关于注册分类5化学药品改剂型的立题合理性的考虑

关于注册分类5化学药品改剂型的立题合理性的考虑新一版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了。这一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改剂型品种,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技术要求,即第四章第四十七条中所规定的“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注册申请,应当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且与原剂型比较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此前,由于缺乏明确的管理规范和技术要求,剂型的开发受招标、药品定价及市场销售等因素的影响,改剂型的立题与研发比较混乱。新一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提醒我们,无论是研发者,还是审评者,都应从技术角度,高度关注改剂型品种的剂型选择合理性问题,应从临床应用价值、适应症特点、剂型特点、主成分性质等各个方面,全面考虑剂型改变和立题依据的合理性,同时应结合立题依据,通过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进一步从临床应用价值方面来验证剂型改变和立题依据的合理性。 近年来仍有较多的注册分类5的化学药品进行申报,我们在这类品种的审评过程中发现:在剂型选择和立题依据方面,仍存在较大缺陷。主要体现在:申请临床研究阶段的品种未能对剂型改变的合理性进行全面的分析阐释,未能针对剂型改变和所提出的立题依据设计合理可行的临床试验方案;申请上市阶段的品种,所完成的临床试验不能支持剂型选择和立题依据的合理性。 例如,对于一些水中难溶性的药物,申请人通常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为立题依据,研究开发滴剂、软胶囊等剂型。但申请人未对原剂型的生物利用度进行调研,简单地将水中难溶与生物利用度低划等号,也未对生物利用度的提高以及多大程度的提高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等信息进行调研,并通过必要的体外溶出度的比较研究证明其立题;同时也未针对所提出的立题依据进行临床试验,通常仅进行以原剂型产品为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这样的研究显然不能支持其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立题合理性。 再比如一些产品,简单的以增加临床用药的顺应性为立题依据,但申请人并未结合适应症特点、已有剂型在临床应用时存在的问题、临床需求等进行调研和阐释,改剂型的立题合理性既没有充分的理论支持,也无法通过合理的临床试验

药物新剂型发展概况

药物新剂型发展概况 药剂学界习惯把剂型划分为传统剂型(第一代) 、常规剂型(第二代) 、缓控释剂型(第三代) 、靶向剂型(第四代) 、时间脉冲释药剂型(第五代) 。正在孕育的随症调控式个体化给药剂型可谓之第六代。第三至第六代剂型是药物新剂型的主要内容,也可统称为控制给药系统。其中可分为速度性控释、方向性控释[1 ]、时间性控释和随症调控式个体化给药系统系统。 1.速度性控释给药系统 速度性控释剂型是指用任何的化学、物理或机械等可能的方法,控制药物进入体内中央室或直接进入有关组织速度的给药系统。这是发展最快的日趋成熟的给药系统,这类给药系统的上市产品数量每年几乎以指数速度递增,它包括速释性剂型和缓控速释性剂型。 2.方向性控释给药系统 方向性控释剂型又称靶向给药系统,是指药物与载体结合或被载体包埋,形成可在体内可动性地指向靶组织释药的给药体系。Widder (1979)提出靶向含义有 3 级:1 级是制剂特异性地分布于特定的器官;2 级是选择性地指向器官的特殊(病变)部位;3 级是指向病变细胞内输送药物。目前正在开始研究的指向细胞核修复缺损或异常基因的靶向基因治疗系统可称为4 级。根据系统的靶向作用可分为:局部靶向、物理机械靶向、生物物理靶向、生物化学靶向、生物特异性

靶向和复合型靶向。 微粒体系等。 3 .时间性控释给药系统 速度性和方向性控释给药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只与血中或靶位药物浓度有关,而与时间无关。但时辰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心率、体温、血流量和内源性物质的分泌等都存在明显的日内节律变化,导致一些疾病(如哮喘、心绞痛、高血压)节律性发作,按照生理和病理节律的需要设计的释药方式符合节律变化的药物制剂,以适应生理和治疗的要求。这种药物制剂称为时间性控释给药系统,又 称时间脉冲给药系统。一般分外调式和自调式控制脉冲,又可分单次脉冲、多次脉冲、自调式脉冲。 4.口服缓释和控释系统 由于制剂技术的进步,许多对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药物的选择限制已被打破。①首次作用强的药物中有不少被研制成缓释及控释制剂,如普奈洛尔、美多洛尔、普罗帕酮等。②一些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也被制备成缓释或控释制剂。③一些成瘾性药物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为减少癌症患者的痛苦,吗啡、可待因等麻醉药物将被制成缓释的单方或复方品种,如吗啡控释片。一般认为,该系统基本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制剂释放速率与体内药物的吸收速度有一定相关。目前已上市和正口服缓释和控释系统的优势5.口服定速释放给药系统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姓名:11级公管2班吴山 摘要: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服用时间及原因。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外用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外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事项。 关键词:常用药物,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文: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朝着快速、高投入、不断更新换代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各种新药、仿制药不断涌现,在充分满足人们防病、治病需求的同时,也导致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如何保障大众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执业药师应该在合理正确使用药物方面起指导作用。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必须对药物的特点、性质、适应性、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等有完全的了解和掌握。 合理正确使用药物首先要了解、掌握国家基本药物。早在1979年,我国就已开始实行基本药物政策。只有了解、掌握基本常用药物,进一步学习基本常用药物,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大众合理用药。本文叙述了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对常用口服药物、常用外用药物、常用注射的药物进行阐述。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提出的,其英文名称为Essential Medicine。2002年1月,WHO将基本药物定义为:能优先满足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是按照一定的遴选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确定的、数量有限的药物。我国对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应用方便、中两药并重”。1979年,我国政府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迄今为

止已修订了4版。除此之外,还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手册》及《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制剂临床指南》。

药剂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药剂学的定义是什么?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剂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剂学的具体任务: 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4、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5、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6、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3、药物剂型、药物制剂、DDS等基本概念? 药物剂型(简称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 药物制剂(简称制剂):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 例如银翘片、氯化钠注射液、阿莫西林胶囊 药物的传递系统(DDS):60年代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崛起可以测定药物

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定量关系,以及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体内过程的研究结果为新剂型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4、药物制剂的分类有哪几种? ?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制剂 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如iv. im. id. sc. ip. ia.注射剂 呼吸道给药: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如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糊剂 粘膜给药:如滴眼剂、滴鼻剂、贴膜剂、含漱剂 腔道给药:如栓剂、滴剂、滴丸剂 ?按分散系统分类 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注射液、醑剂等 胶体溶液型:涂膜剂、胶浆剂等 乳剂型: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部分搽剂 气体分散型:气雾剂 微粒分散型:微球、微囊、纳米囊等 固体分散型: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 ?按制法分类(不能包含全部制剂,不常用) 浸出制剂:如流浸膏、酊剂 无菌制剂:如注射剂 ?按形态分类 液体剂型:如溶液剂、注射剂、洗剂 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 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 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栓剂、糊剂 四种分类方法各有特点,但均不完善或不全面,各有优缺点,因此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 5、药剂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 药剂学 1、液体制剂的定义及优缺点?

谈改剂型

从立题依据谈中药改剂型品种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注册分类中属第9类,是指在给药途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剂型的制剂(不包括注射剂)。此类制剂又可分为工艺有质的改变的品种和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品种两大类。所谓工艺有质的改变,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提取溶媒、纯化工艺或其他制备工艺条件等,使提取物的成分发生较大变化,或提取物的成分虽未发生较大变化,但辅料、成型工艺等制剂因素明显影响了药物的吸收而带来安全性或有效性担忧。对于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品种,新的注册管理办法允许其免报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资料,而一旦认定工艺有质的改变,则上述资料必须全部申报。 近两年来,中药改剂型品种成为一大申报热点,其中,大部分品种的工艺均无质的改变,这表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在改剂型品种注册要求上的改变对药物研发的方向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以某省今年2~7月份申报的中药新药的不完全统计数据为例,在总共36个新药中,改剂型品种多达31个,占86.1%。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改剂型品种这一申报热点给予关注。笔者以立题依据为切人点进行分析,以期能促进此类品种的研发沿着良性轨道发展。 1立法原意对立题依据的要求

首先回顾一下立法原意。从法规修订而言,其出发点是良好的,原因有三:一是鼓励对已上市中成药进行二次研究与开发;二是将改剂型的工艺区分为有无质的改变后,使工艺无质的改变品种的研发成本大大降低,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将新药研发与已上市药品的再评价结合起来。改变剂型应当说明新制剂的优势和特点,因为只有对上市药品与新制剂的优缺点有了充分的认识才可能说清后者的优势和特点,而这与药物研发的立题依据是密切相关的。上述要求是对改剂型品种的立题依据提出的总纲性的要求。换言之,新制剂若没有优势和特点,当不在鼓励研发之列。 2常见剂型改变及立题依据中存在的问题 从申报品种看(以妇科品种为例),口服制剂常见剂型改变主要有以下两类:同类剂型间改变,如胶囊改软胶囊,糖衣片或素片改分散片;不同类剂型间改变,如片剂与胶囊间互改,酊剂改片剂,片剂改水丸,片剂或大蜜丸或流浸膏或口服液改软胶囊,合剂改颗粒剂或胶囊,水丸改颗粒剂,颗粒剂改片剂,颗粒剂与胶囊剂互改等。外用制剂常见的剂型改变有栓剂改泡腾片,栓剂改凝胶剂,凝胶剂改洗液,洗液改软膏等。口服制剂各剂型间的改变见图1。 再从药物组成看,有的是从单味中药材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改剂型品种,如苦参栓改苦参凝胶,有的是单味中药材的改剂型

第十九章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第十九章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学习要点 1、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含义、特点、类型及其释药基本原理。 2、熟悉包合技术、微型包囊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3、了解脂质体和磁性制剂的概念与特点。 4、了解毫微囊、靶向给药乳剂及前体药物制剂的概念与应用。 A型题 1.影响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膜的厚度 B释药小孔的直径 CPH值 D片心的处方 E膜的孔率 2.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A磁性制剂 BPH敏感的靶向制剂 C靶向给药乳剂 D栓塞靶向制剂 E热敏靶向制剂 3.下列哪种方法不宜作为环糊精的包合方法() A饱和水溶液法 B重结晶法 C沸腾干燥法 D冷冻干燥法 E喷雾干燥法 4.固体分散技术中药物的存在状态不包括() A分子 B离子 C胶态 D微晶 E无定形 5.制备固体分散体时液体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所占比例不宜超过() A1:5 B1:6 C1:7 D1:8 E1:10 6.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液体药物粉末化B释药迅速 C无蓄积、无毒D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E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7.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为() A改变药物的物理特性 B提高稳定性 C掩盖不良气味D加快药物的释放 E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 8.可作为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材为() A阿拉伯胶-海藻酸钠 B阿拉伯胶-桃胶 C桃胶-海藻酸钠D明胶-阿拉伯胶 E果胶-CMC 9.单相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A熔融法 B注入法 C超声波分散法 D薄膜分散法 E冷冻干燥法

10.按分散系统分类,脂质体属于() A乳浊液 B、混悬液 C固体剂型 D、胶体微粒体系 E真溶液剂 11.关于控释制剂特点中,错误的论述是() A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 B、可使药物释药速度平稳 C可减少给药次数 D、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E称为控释给药体系 12.聚乙二醇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A增塑剂 B、促进其溶化 C载体 D、粘合剂 E润滑剂 13.采用单凝聚法,以明胶做囊材制备微囊时可采用作凝聚剂的是() A石油醚 B、乙醚 C甲醛 D、丙酮 E甲酸 14.用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以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应将PH调到() A4-4.5 B5-5.5 C6-6.5 D7-7.5 E8-9 15.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加入硫酸铵的作用是() A作固化剂 B调节PH C增加胶体的溶解度 D作凝聚剂 E降低溶液的粘性 B型题 (1-4) A速效制剂 B缓释制剂 C控释制剂 D靶向制剂 E前体药物制剂 1.在人体中经生物转化,释放出母体药物的制剂属() 2.水溶性骨架片剂属() 3.胃内漂浮片剂属() 4.渗透泵型片剂属() (5-8) A熔融法 B超声波分散法 C天然高分子法 D离子交换法 E一步乳化法 5.单相脂质体用() 6.多相脂质体用() 7.毫微囊用() 8.复乳用() (9-12) A将药物分散于囊材的水溶液中,以电解质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为凝聚剂,使囊材凝聚包封于药物表面而形成微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