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炎陵地区旅游开发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炎陵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分析
摘要: 株洲炎陵县位于湖南省东南端,炎陵县境内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但目前炎陵旅游开发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存在着品牌知名度不高、资源开发深度不足以及游客滞留时间较短且消费单一等制约因素。
区内不仅有闻名的炎帝陵,而且还有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炎帝陵闻名中外,而桃源洞则相对名气较小。
故炎陵地区旅游开发本文以炎帝陵为主。
关键词: 炎帝陵; 旅游开发; 炎陵县;株洲;
引言: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部落首领, 其时代距今5500 年~ 6000 年左右。
炎帝开创了原始农耕文化, 被尊称为神农氏; 同时由于他最早教会人们把火运用到了生产生活的实践中, 改变了茹毛饮血、以渔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状态故又被尊称为炎帝。
后来, 因为民治病误尝断肠草而死。
后世子孙将他与黄帝一起被尊称为中华文明的始祖。
相传炎帝逝世后, 治丧者决定将其安葬到今湖南省郴州资兴市资水河边温泉附近, 因炎帝属火, 应葬于此。
而在运送炎帝的灵柩逆江而上, 达到白鹿原( 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 的过程中, 突然山崩石裂, 波浪滔天, 炎帝灵柩顿时沉入岸边石缝, 后人便在此立碑代墓炎帝神农氏。
作为炎帝神农氏安息之地的株洲炎陵县在弘扬炎黄文化, 积极发展旅游业。
一、炎帝陵概况
1.炎帝文化特点
(1)群众性在炎帝部落里, 氏族成员和酋长都是氏族平等的一员, 酋长对群众无政治特权和经济剥削, 他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参加生产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当时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都是群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2)务实性与创造性炎帝文化的务实性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表现在炎帝和其部族的发明创造。
例如对火的利用。
炎帝发展了燧人氏的钻燧取火修火之利, 把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 发明了火耕、熟食、烧制陶器等等。
炎帝时代另一个与人的日常生活直接农业及其工具的创造使用。
2. 炎帝陵的建设
炎帝陵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和井冈山西麓, 坐北朝南, 背山面水, 南面万阳山屏位于之前, 北靠炎陵山, 东面有万阳山支脉, 西面有金花岩夹石坳, 群山环抱之中, 自唐即有奉祀, 宋初
立庙, 香火于兹不绝。
1986 年4 月17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自为炎帝墓题碑.. 炎帝神农氏之墓。
1987 年经过修葺, 陵墓封土高4. 75 m, 围长87 m。
1986 年起, 省市相继
拨出130 万元交由时称酃县人民政府重建, 1988 年10 月竣工。
2002 年, 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 级旅游景区,已跻身于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有炎帝庙因规模太小, 又过于靠近陵寝, 只能举行民间祭祀和日常小型祭祀活动。
为满足大型公祭需要,未来炎帝陵建设规模将达到111. 86 km2 , 分6个功能区( 祭祀谒拜区、故道游览区、农耕文化区、神农采药区、日市集贸区、华夏墓园区) 。
二、炎帝陵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炎帝陵区旅游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1. 炎帝陵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地交通现状
炎帝陵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边远山区, 交通比较落后。
目前, 炎陵县内只有单一的公路交通, 国道1 条( G106) , 省道2 条( S321, S322) , 和一条已通车的衡炎高速外,铁路还没有建成,且没有机场,外地游客来炎帝陵仍有许多的不便。
(2)景点缺乏吸引力
与黄帝陵、中山陵、秦始皇陵等相比,炎帝陵的规模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仅建成公祭区这一单一功能区,景观的参与性与观赏性缺乏, 也是造成景区缺乏吸引力和游客鲜少逗留的原因。
景区视线控制较差当前炎帝陵景区树木多为移植树木, 树冠稀少, 对视线的控制难以达到, 视线穿透力强。
景区控规还不够完善, 周围民房散布, 与景区庄严肃穆的气氛难以协调。
(3)炎帝文化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炎帝陵品牌知名度不高且存在异议造成“游地的空间竞争”现象。
虽然现在陕西宝鸡、山西高平都建有炎帝陵, 但其影响远不及株洲炎帝陵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学研究发现, 炎陵县是炎帝神农氏陵寝所在地这一事实早已逐渐被文物、考古学界所公认。
炎陵县早已被文物考古学界确认为炎帝神农氏唯一的陵寝所在地。
许多人对株洲炎帝陵还不大了解,陕西宝鸡和山西高平都建有炎帝陵,并不断举办祭祀、纪念活动,诸如这类炎帝陵之争,很容易给游客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给游客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目的地带来了许多的困惑。
游客游览了其中某个的旅游地就不会再去游览另外的了,因为他们他们会认为这几个文化是相同的,景区建筑风格和景点也具有相似性。
这就产生了几个旅游地之间的空间上的竞争。
就不利于海内外炎黄子孙正确了解中国的炎帝文化,造成了文化认同和思想认识上的误导,更是进一步提升炎帝陵品牌的极大障碍。
(4)资源开发深度不足且景点相对分散。
入境游客一般所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多为区域内景区景点密集, 层次知名度较高, 吸引力较大, 外向性强的旅游目的地。
然炎陵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炎帝陵(含炎帝陵庙、炎帝大殿、点火台、碑林及后山的亭台等), 这是炎陵县最主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二是神农谷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景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拥有南方地区罕见的原始森林群落, 境内风景优美, 气候宜人, 其中酃峰海拔2 115米, 为湖南省的
最高峰, 空气质量好, 是度假休闲疗养的好地方; 三是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 留下了许多
红色景点如位于县城的洣泉书院、红军连队建党遗址水口叶家祠、何孟雄故居等。
另外, 炎帝陵区各景点都存在开发深度不够的问题, 陵区已开发的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
大部分游客只需花上半天时间参观和祭拜炎帝陵后便匆匆返回, 无法带动其他景区,从而严重制约了炎帝陵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再次,消费结构单一。
旅游被称为无烟工业,其中门票收入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而宾馆、餐饮、购物消费才是旅游业带出的巨大赢利空间。
而炎陵旅游线路多为一日游, 游客消费结构单一,游览、交通服务所占比例大, 以观光为主,而餐饮、住宿、购物和娱乐所占比例较小。
原因在于炎陵地区的旅游结构不够优化, 景区规模较小,景区功能要素欠缺, 缺乏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旅游内容不够丰富, 基本上属于观光型旅游, 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 效益低, 未能带动相关的旅游服务行业, 如餐饮、住宿、休闲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如下通过与国内同类型的帝皇陵寝如中山陵,黄帝陵等在各方面进行比较,说明炎帝陵的知名度相比之下,还比较小,宣传力度还很不够,综合收入比较突出,可以继续深挖这方面的潜力。
与此同时炎帝陵旅游发展的规模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存在较大的差距, 要将炎陵县建成真正的旅游大县, 使旅游业成为炎陵县的经济支柱还有一段距离。
2009年各景点旅游情况数据
(二)炎陵景区发展现状
1. 炎陵旅游开发
为了实现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 政府加大了对炎帝陵区景点建设的投入, 景区建设已初具
规模, 神农大殿(公祭大殿)、公祭广场、公祭大道、朝觐广场、圣德广场、龙珠大道等祭祀谒拜区主体工程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 全县主要旅游景区包括炎帝陵、洣泉书院革命博物馆神农谷等, 主要旅游内容包括炎帝陵寻根祭祖、神农谷生态探险、湘山公园休闲度假、洣泉书院缅怀革命先辈等活动。
自1993年开始, 炎帝陵恢复了由省级和县级两级政府主持的公祭炎帝活动,并将每年的九九重阳节定为中国株洲炎帝节。
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以承办大型祭祖活动为载体, 以媒体宣传为窗口, 有效地扩大了炎陵旅游业在外界的知
名度。
2000年, 湖南炎帝陵与陕西黄帝陵联合参加了国际龙舟节火炬采集仪式, 炎帝陵成为海内外华人关注的焦点; 2006年, 炎帝陵成功承办了丙戌清明炎帝陵祭祖和丙戌重阳世界华人华侨炎帝陵祭祖大典两个大型活动; 2007年联手商业公司成功举办了丁亥清明祭祀炎帝陵典礼活动,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众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在历经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之后, 炎帝陵区旅游开发已初见成效,仅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炎陵县共接待游客13. 6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431. 97万元, 其中炎帝陵接待游客11. 1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353. 57万元; 神农谷接待游客2. 5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78. 39万元, 旅游业的发展在2010 年业已成为炎陵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炎陵旅游的深层开发
1. 进一步发掘文化内涵, 体现炎帝文化
(1)炎帝文化务实性的体现
炎帝和他部落的发明创造都与当时的生活息息相关, 炎帝陵景区也应体现其务实性的一面。
根据陕西炎帝陵景区内, 修建有百草堂、药王洞建筑, 这里既是研究中医中药的场所,平时又可以为群众看病, 将炎帝文化与百姓生活密切结合。
炎帝陵景区规划中的神农采药区应以教学、科研、观赏、实用为一体。
目前应在现有景区周围因地制宜地布置中药材试种区, 对中药材植物合理配置, 使其景观效果与药用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还可开发炎陵县有特色的龙狮舞、客家文化、瑶族与畲族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并在景区举办一些游客参与的文体活动。
(2)炎帝文化创造性的体现
神农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耕而作陶、贸易、制历时, 而是高度称赞人类自身的力量, 虽然人在自然面前常常显得弱小, 但炎帝率领族人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炎帝陵景区, 除了长远规划中将创建炎帝农耕文化园外, 鲜少对炎帝为人类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有所体现。
在景区放置炎帝所发明物件的景观小品, 以实物模型供人参观, 甚至体验, 既能增进人们对炎帝的了解, 同时又能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3)对炎帝陵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的再体现
历史上曾经流传着关于炎帝陵的美丽传说, 我们可以通过景观再造, 或在原址上重现炎陵十景, 扩大景区的魅力。
如味草凝芳: 相传炎帝曾在此辨药, 于是我们可以在景区内做相关植物配置, 再现炎帝尝百草;炎陵南面, 山间常有烟云屯驻,天空宛如图画, 故有云秋雨霁一景, 因此可以在景区内设置雾化装置, 进行自然景观的再造。
2.进一步发展炎陵旅游的区位优势
炎陵县西临衡岳, 东接井冈, 旅游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 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重,在当今旅游业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红色旅游为主要潮流的大环境下, 炎陵旅游集三者于一身, 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与价值。
交通区位条件日益改善, 106国道炎陵段、炎帝线、神农谷线等县内主干道全面改造提质, S321线正在全面改造建设中。
2009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的衡炎高速,与京珠高速公路相接, 途经衡东县、攸县、茶陵县至炎陵县,主线全长114公里。
随着炎陵至井冈山段的高速公路2008年开始动工阳至汝城高速公路建设的启动, 衡茶吉铁路规划方案的落实到位, 炎陵对外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将大大缩短炎陵与周边城市(长沙、株洲、衡阳、郴州、吉安等城市)的距离, 而炎陵旅游业亦将面临炎帝陵区难得的机遇, 迎来更多的客源。
3. 加快旅游项目开发, 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炎陵县旅游资源丰富, 但旅游产业规模偏小, 基本为观光型旅游类型。
炎陵在开发观光型旅游资源的同时, 必须完善景区的其他旅游功能。
如: 除了拜谒炎帝陵之外, 还需要加快对旅游项目的开发, 进一步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例如, 斜濑河漂流, 神农谷探险, 金紫山登顶活动等。
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速新景点开发建设
为了加速炎陵旅游业的发展, 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 将炎陵旅游业做大做强, 必须加大对本地区旅游开发的投资。
根据.炎陵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规划投资概算近18 亿元, 而现在实际投入只有2亿元。
炎帝陵总体规划面积111. 86平方公里, 共
分七大功能区, 而现在已开发的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 仅开发了谒拜祭祀区的一期工程。
由于政府资金有限, 因而必须借助外力多方筹措资金, 加速招商引资的力度, 转变经营模式,
吸纳各方投资。
炎帝陵区可开发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现有多个旅游项目正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 如钱扬洲农耕文化园、神农谷户外活动中心、青龙谷自然风光区、金紫山世外桃源区、湘赣边境客家民俗风情园以及中国革命首创性活动旧址群保护和开发项目。
炎帝陵区与周边景区如井冈山、资兴东江湖和温泉、南岳衡山等距离较近, 形成优势互补,容易与周边地域组合形成新的旅游路线。
四.结语
以炎帝陵为代表的株洲炎陵地区旅游开发,在经过近十多年的开发后,后开发建设年代要充分认识到炎陵旅游业目前的现状与不足, 并充分利用炎帝文化资源优势, 将寻根祭祖旅
游与神农谷自然风光旅游、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 打造炎帝文化旅游品牌, 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炎帝陵, 让海内外炎黄子孙在寻根祭祖、旅游观光之中切实感受到炎帝文化的熏陶和激励, 增强炎帝陵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使炎陵地区旅游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酃县志编委会. 酃县志[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 2 ]曾春霞, 田亚平. 株洲炎帝陵区旅游开发之制约瓶颈及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何星亮. 炎帝的创新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J]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 4]湖南省统计局. 炎陵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5] 张京夺. 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