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电影赏析

合集下载

电影赏析罗马假日

电影赏析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安妮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

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安妮公主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安妮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罗马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

公主在药效发作前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

然而没逛多久,镇静剂的药效就产生了作用,使公主在广场附近喷水池边的一条长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恰好经过这里,乔刚刚从朋友那里打牌归来,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辆出租车想把她送回家。

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怎么也叫不醒,无奈之下,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并对她睡自己的床感到不满,于是将安妮公主放到了沙发上。

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道。

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

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

乔赶忙给他的摄影师[1]朋友欧文打电话,让他准备好。

同时自己跟踪公主,在西班牙广场上佯装和她偶遇,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公主做导游,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游览罗马城,同时,欧文也驾驶着小汽车跟在他们后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

然而这一切,公主浑然不觉。

公主的失踪引起了官员和侍从们的惊慌,国王秘密派出了许多便衣四处寻找公主的下落。

便衣在乔领着公主来到水上舞厅参加舞会时发现他们了,他们请公主和他们回去,而公主坚决不肯,警察们要强行绑架她回去,乔和欧文同他们厮打起来,而任性调皮的公主也大打出手,十分开心。

电影推荐欧洲经典电影赏析

电影推荐欧洲经典电影赏析

电影推荐欧洲经典电影赏析电影推荐:欧洲经典电影赏析欧洲电影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备受认可。

本文将为您推荐几部经典的欧洲电影,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这些电影不仅在艺术上引人入胜,也让观众深思熟虑。

让我们开始欣赏这些著名的欧洲电影吧。

1. 《夏洛特烦恼》(荷兰)《夏洛特烦恼》是一部由荷兰导演制作的奇幻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一个叫夏洛特的女孩,她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不幸的事件,但她通过一种奇特的方式,展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出色的演员表现而闻名于世。

2. 《海上钢琴师》(意大利)《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制作的爱情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和人性的故事,主人公桑巴琳尼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师,他在追逐着他的音乐梦想的同时,也与一位来自安格莱斯小镇的女孩发生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3. 《白日梦想家》(法国)《白日梦想家》是一部由法国导演制作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一位叫梅林的年轻人,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他心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梦幻世界。

这个世界中有着奇特的人物和令人惊叹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的无尽创造力和想象力。

4. 《黑天鹅》(英国)《黑天鹅》是一部由英国导演制作的心理惊悚片。

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舞蹈演员的故事,主人公娜儿是一位有着巨大天赋的舞者,但她逐渐迷失在心理的黑暗角落当中。

这部电影以其紧张刺激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而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5. 《生活之歌》(瑞典)《生活之歌》是一部由瑞典导演制作的家庭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在她成为一名歌唱家的过程中,与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纠结。

这部电影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真实的家庭关系而打动了观众。

以上是我为您推荐的几部经典的欧洲电影。

它们代表了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

这些电影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爱情、幻想和挣扎等主题,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触动和思考。

希望您能在欣赏这些电影的同时,更好地了解欧洲电影文化的魅力。

年轻的维多利亚 电影赏析

年轻的维多利亚 电影赏析

THE YOUNG VICTORIA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在她的时代英国达到全盛,一个巍峨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屹立。

而在《年轻的维多利亚》这部电影中,着重描述的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青年时期,以及她的爱情。

华丽的英国宫廷的背景,复杂而盘根错节的政治纷争,这些并不是电影吸引我的重点,令我感动落泪的是他们的爱情,优雅的女王在失去挚爱的后三十年的生命里,默默的孤寂着,她没有泪水的悲伤让整个英国甚至是世界和到现在的后世感动和疼惜。

他们的爱情简单却矢志不渝,我承认我是个世俗的女生,被他们的爱情感动的一塌糊涂,他们的轻快,他们的磨合,他们的争吵,他们为彼此的放弃,他们是那么的相爱,在电影里,他们的爱情一直是安静的从容的令人疼惜的,我似乎可以看到在阿尔伯特亲王逝去之后的时光里,女王是一直一直的和他在一起,和他们从前一样,永不分离。

我及其的欣赏阿尔伯特亲王,他对她真正的了解,他为自己作为女王的妻子所作出了巨大让步和牺牲。

第一次见到她,他就爱上她了,他的局促害羞,他的方寸大乱,他鼓励她前进。

为了她和她的华尔兹,他出神的练习,他从一开始就跳脱了摆布,展现着自己。

他爱她,她是他的妻子,他叫她维多利亚。

“You know when we’re old…and surrounded by our children,…we will remember this as the day our lives began……”“I had two very good reasons.First,I am replaceable and you are not . Second,you are the only wife I’ve got or ever will have.You are my whole existence and I will love you until my last breath……”“Swan song……”王太后说:政客如过眼云烟,而女王却屹立不倒。

电影《诺丁山》赏析

电影《诺丁山》赏析

With My Best Friend’s Wedding(1997) Julia gave romantic comedy fresh life that had been lacking in Hollywood for some time. Owing he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in Erin Brockovich(2000), Roberts won the Academy Award for Best Leading Actress.
• Plot Synopsis:
William Thacker is a bookseller at a travel shop in the Notting Hill district in West London, who shares a blue door house with an eccentric Welsh friend, Spike. After divorce, he has an empty love life and a cold business.
蕴含文化
说起文化大熔炉,可能你第一个想到的是美 国,但是诺丁山,一个坐落在伦敦郊区充满异国 风味的街区,让古典气息浓厚的伦敦别有一番风 味。在这里各色人种齐聚一堂,人们各自说着具 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英语说着其他语言,有富人也 有穷人,葡萄牙人和牙买加人与英国人共同生活 在一起,是来自不同世界的人相遇并共存的理想 之地。让人不难相信不同背景、有着极大差异的 两个人也能互相吸引。在这里,每天上演着不同 的《诺丁山》爱情故事......
诺 丁 山
英 文 片 影 名 片 : 类 型 : 爱 情 / 剧 情 / 喜 剧
Notting Hill

泰坦尼克号电影赏析2000字

泰坦尼克号电影赏析2000字

泰坦尼克号电影赏析2000字被誉为二十世纪电影艺术“终结者”的《泰坦尼克号》,在人们心中无疑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不管是影片中再现的浓烈的海难氛围,还是表现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浪漫爱情预言,都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最终衍化为观众心中强烈的美感,可以说,《泰坦尼克号》是卡梅隆大师送给全球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

一、社会美中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有机结合社会美是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形式之一,主要包括人物、事件、场景等等,所谓“事件”、“场景”也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

社会美是人的自由创造的体现,倡导的是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围绕社会美的实质,我们就需要结合影片中的人物加以分析。

在《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中,社会美的一个方面——形式美在故事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泰坦尼克号上的男士都是穿着优雅、干净的礼服,女士都穿着坠地长裙,紧身的胸衣,还带着蝴蝶结、领带、帽子等,无不透露出电影人物的外表特点:气质高雅、身份尊贵、有着良好的教养。

这些二十年代欧洲古典服饰,给大众化休闲服饰流行的二十世纪末的观众带来强烈的美感。

除去人物服饰,影片中的主人公是青春靓丽的俊男美女,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尼奥年轻英俊、充满朝气,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容貌美丽、气质优雅都令观众为之深深迷恋,“明星的体貌、气质、性格,无不与观众心目中早已潜在希求的美好形象异质同构二、爱情与死亡冲撞之下的悲剧之美《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的结局是在爱情和死亡冲撞融合之后的升华。

一直以来,死亡与爱情都是人类表现的两大主题,也是艺术创作反复演绎的永恒主题。

《泰坦尼克号》所讲述的灾难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导演卡梅隆在这个真实的历史悲剧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通过一个极其浪漫的爱情故事来展示历史真实。

“使虚构的爱情故事与那艘梦幻之船的死亡之旅巧妙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爱情获得了合理的根据与真实性内涵。

”这艘号称永不沉没之船的“TITANIC”豪华巨轮,从它载着欢乐的人们开始航行的那一刻起,也就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野草莓》影片赏析

《野草莓》影片赏析

《野草莓》影片赏析一、影片简介片名:《野草莓》编剧:英格玛.伯格曼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摄影:贡纳尔.费希尔主演:维克多.斯约斯特罗姆(饰伊萨克)英格丽.图林(饰玛丽安)比比.安德森(饰莎拉)出品:瑞典AB影片公司出品年份:1957年影片长度:91分钟获奖: 1958年第8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59年美国影评协会第17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演员奖1960年第2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二、故事梗概:七十九岁的医生伊萨克,他性格古怪,表面上看他似乎很有风度也很宽容和善,但生活在他身边的人(儿子、儿媳、老管家、妻子、情人等)都认为它是个自私、冷漠、寡情的人。

长期以来,他安于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对大家的谴责毫不介意。

伯雷在献身医学界几十年之久后终于获得人们所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于是开车前往多伦多。

随行的还有他的家人。

途中,当伊萨克从媳妇口中得知儿子竟恨自已自私的时候,他有所振动,坐在路边草坪上开始忘我地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堂妹莎拉。

由幻想清醒过来的伊萨克,望着站立在他面前的与莎拉长得十分相像的少女与两名青年,他们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伊萨克感悟并埋怨自已为了学问,将爱情等闲视之,时光水逝,美丽的青春和爱情一去不返……他们抵达伦多城后,尽管颁奖的场面隆重无比,但伊萨克的脚步却十分沉重。

当天晚上,他做了一场童年时的梦。

那仍然年轻而感情弥笃的父母,那美丽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梦中的老人脸上浮出一丝笑容。

透过回忆、幻觉或梦境,将不断出现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脑海里的孤独,描写得非常冷酷而彻底,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也是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代表作,曾获得柏林电影节的国际电影奖。

三、背景资料: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的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家庭。

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

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

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电影《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赏析

电影《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赏析

电影《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赏析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与电影简介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1996),波兰著名世界级电影导演,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

1969年,凭借纪录片《照片》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克尽其责地扮演自己”。

其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1971年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纪录片《初恋》1974年在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金龙奖桂冠。

后来,基耶斯洛夫斯基对记录片的局限性产生了不满,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这个人类目标就好像越会在撮影机前消失”。

他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1975年,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电视台制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员》。

1976年,为影院制作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上映,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同时奠定了他在波兰电影界“道德焦虑电影”学派灵魂人物的地位。

但当他对社会主义事业中个体的存在状态继续深入探讨时,各方面的压力却滚滚而来。

如《盲目的机遇》在1981年遭禁映,直至1978年才重见天日。

后基耶斯洛夫斯基出品《永无休止》。

1988年出品震惊西欧文化界的电视系列片《十诫》,意图“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

九十年代基氏出品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蓝、白、红”三部曲。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少女,一个生在波兰,一个生在法国,同样的相貌,同样的年龄,她们也有一样的名字:维罗尼卡。

她们都那样喜欢音乐,嗓音甜美。

波兰的薇罗尼卡非常喜欢唱歌,唱高音特别出众。

她觉得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想到一天她真的遇到一个样子跟她一模一样的女孩,可是她自己却在一次表演中心脏病发暴毙在舞台上。

此时身在法国的维罗尼卡正沉醉在与男友的欢愉中,突然她觉得特别的空虚难过。

此后她的生活中便常常响起一段极其哀怨的曲子,她爱上了一个木偶表演者。

一次与男友聊天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在波兰拍的照片中,出现了一个与自己极为相似的女子,此时她才深深相信,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存在。

罗马假日 电影拍摄手法赏析

罗马假日 电影拍摄手法赏析

《罗马假日》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电影虽标注为浪漫喜剧爱情片,但是影片始末讲述的都是嵌在喜剧外壳下的悲剧。

他们的身份注定了,无法长久在一起,“牺牲”是这个片子的主要字眼。

故事的一开始,导演就巧妙的利用镜头设置,来彰显角色双方地位的悬殊,一个出身高贵的公主和一个囊中羞涩的小报记者。

首先公主一出场,导演就运用了全景镜头和仰拍的方式,来凸显公主地位的尊贵和气质的典雅,皇家的气派让人一目了然。

而乔的出场坏境却是故意让其显得杂乱无章,不管是中短镜头的运用甚至开头俯拍的手法,还是一起放在镜头里众多的路人甲和仅仅是利用构图位置让他显现的手法,都瞬间定位了男主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平民气质。

从一开始就为双方的爱情打下了“牺牲”注脚。

淡变是这部电影里运用很出彩的一种手法,最揪心的一幕是车上的别离,一句:“答应我,我走后一直往前开,不要回头。

”那种无声的理解和包容,那种为爱而做的牺牲,都在淡变的电影手法中呈现了,淡入淡出的剪辑手法,放慢了影片的节奏,让观众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这份牺牲的爱情。

公主为了国家和职责,选择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乔为了爱情,“牺牲”了本可轻而易举到手的稿费和成就。

影片的最后,导演用跟拍的方式,摄入了乔一步步远离宫殿的场景,彰显了他对爱情的不舍,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运用了空镜头来表示他们爱情的结束。

西方电影赏析

西方电影赏析

一、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

意大利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从漫长的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下,从战后的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他们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和胶片来拍摄影片。

他们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电影艺术家们一样,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一批批新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相继推出,引起了世界电影的关注。

他们以极为朴实、真挚和深刻的艺术影片,几乎打动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二个民族。

事实上,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战后特定的题材和内容,也几乎是全世界所共有的。

然而,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却是最直接、最迅速地在影片中反映出来。

他们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了属于自己本民族的电影文化。

同时,它也是属于全世界的电影文化。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

同时,他们还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影之间的力量的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创造出更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卡洛·利萨尼在《意大利电影》中指出:“在意大利人中间,电影工作者对于法西斯统治的最后几年中所出现的危机是最敏感的。

他们早就准备了自己的武器,他们是首先用最明显的方式反映意大利新社会环境的人,同时也是首先总结过去的经验并认识其历史意义的人”。

在40年代中、后期,新现实主义作品一部部接撞而出,意大利电影工作者以电影所特有的表达方式,真实地反映出这一时期意大利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生存状况,以及准确地体现了人们对于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思考。

二、简述法国新浪潮运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

电影《老枪》赏析

电影《老枪》赏析

爱的复仇——《老枪》影片《老枪》是1975年法国导演罗伯特〃安利可导演的一部反战影片,该片上映之后影响很大,随即获得了1976年法国最高电影奖——凯撒奖首届的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声音三项大奖。

这部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法国的一名外科医生于连,在妻子女儿被德军杀害之后,拿起老枪,亲手为家人复仇的故事。

可以说这部影片是最温情却又最残酷的,用“闪回”方式呈现的昔日美好和今日痛苦的对比,震颤心灵。

故事的背景在二战末期的法国,在影片的开始,占领法国的纳粹已是强弩之末,主人公于连是拥有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他憎恨纳粹的统治,收留受伤的革命党人。

这时镜头的色彩多是生冷的,阴冷的街道,昏暗的病房和楼道,穿着暗色军装的纳粹和白色衣服的医生护士,让人觉得有些气氛凝重又隐忍,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压抑着。

之后,镜头一转,故事切到了于连医生的家里,下棋,停电,洗澡,乱窜的小狗,这些元素则是非常普通的家庭元素,这些看似啰嗦又平常的东西恰恰和之前的战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心里感到熟悉又温馨。

这里有一个关于收音机的情节意味深长:深夜,电力突然恢复,于连听着收音机里德军为了掩饰败局,对诺曼底登陆的欺骗性报道。

一方面让观众们更真切的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一方面似乎也预示着德军即将打破于连医生家庭的幸福。

而收音机播报战况这个元素,在电影里不止一次的出现,都是站在一个反讽的姿态,提示观众德军的灭亡。

故事继续发展着,于连医生在送走妻女避难之后,终于忍不住思念,去到乡下看望她们。

在去到巴尔波里的路上,风景美好,连背景音乐都是欢快的,仿佛体现着于连心中即将见到爱人的那份欢快。

而接下来,基调急转直下,从发现血迹,到教堂里的尸体,到镜头中顺着德国军官的鞋,发现妻子女儿的鞋,看到女儿的尸体,最后看到烧焦的妻子的尸体。

几分钟之内,影片便从欢快到了极度的悲伤和残酷之中。

也是在这里,影片第一次出现了闪回,将于连的想象的妻女遇害的场景真实再现了出来,既让观众能接下去了解事实,又使观众更能对于连的痛苦感同身受。

法国喜剧电影《虎口脱险》赏析

法国喜剧电影《虎口脱险》赏析

法国经典喜剧片《虎口脱险》电影赏析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法国电影,你们看过哪些法国电影?有一部一定不能错过,这就是一九六六年法国银幕上所出现的一部将永远被记入史册的卖座喜剧片——《虎口脱险》。

该片完美地阐释了法国的喜剧精神,一千七百多万的入场人次令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法国影片的票房冠军。

直到一九九八年,它由泰坦尼克号以两千万的人次刷新了它保持了三十多年的记录。

但他仍然是法国影片的票房纪录保持者,直至今日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喜剧片,是最最经典的传世杰作。

当我们提及战争片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残酷的战场,是令人伤感、悲伤的事情,而这部影片却让人们发现,原来战争片不仅仅意味着紧张和惊险,它也可以由漫画式的幽默和令人捧腹的对白。

影片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英国轰炸队的一支先遣队在执行一个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被德军的防空武器击中,机上的飞行员被迫跳伞逃生。

他们分别被指挥家和油漆匠所救,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谋,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

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去对抗德军,险象迭生、滑稽搞笑。

为了逃出虎口,他们共同战斗。

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一起飞离法国。

影片是由著名的法国影史伟大喜剧片导演杰拉尔·乌里和法国大师级的演员路易·德·菲奈斯以及安德烈·布尔维尔合作,这部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

这位演员出身的导演,其作品都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印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我们今天要去鉴赏的经典喜剧《虎口脱险》,而《真假大法师》、《疯狂的贵族》、《王中王》等影片至今在法国仍然是常播常红,深受一代代影迷喜爱。

法国戛纳电影节的主席吉尔雅各布大大的赞赏了乌里,他对幽默感、韵律感以及速度和节奏等等,这一切的把握都非常自然,全无刻意造作的痕迹。

他还特别提到了物理的影片中所反映过的诸如文艺复兴和反法西斯主义等严肃的话题,表示这才是其电影的精神内核。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影视鉴赏》第六章优选全文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影视鉴赏》第六章优选全文
《天使爱美丽》《玫瑰人生》《围墙之间》等艺术电影使得法国电影在日趋国际化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浪漫、高水准的法国气息。
一、法国电影简史
近10年来,法国国内票房收入维持在每年10亿欧元左右,年均上座亿人次。在好莱坞电影的严峻考验面前,法国电影既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又能坚持自己固有的特长和优势,处理好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法国电影的创造精神是世界电影的财富。
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
室内剧电影《最卑贱的人》
街道电影《没有欢乐的街》
三、德国电影简史
二战后,德国电影陷入困境。直到“创立德国新电影”。1962年2月28日,以亚历山大·克鲁格为倡导者的26位青年艺术家借在奥柏豪林森举行联邦德国第8届短片节之际,发表了《奥伯豪森寓言》。《奥伯豪森寓言》的主要精神是:与传统的商业性电影决裂,创立新的国际性的电影语言。 这26个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包括亚历山大·克鲁格、埃德加·莱茨、彼得·沙默尔等人,他们承诺要促使德国电影重振国际声誉。他们相继拍摄了《文身》《生活的标志》《信》等影片。这些电影在各个电影节上映,使得德国电影重新进入国际视野,奠定了德国艺术电影的声誉。这一时期的电影被称为“青年德国电影”。
五、苏联及俄罗斯电影简史
苏联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足迹。 20世纪20年代,苏联电影学家们重点探索了蒙太奇的运用,形成了由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组成的著名的苏联蒙太奇学派。
普多夫金同爱森斯坦一同发展了蒙太奇电影理论,并对蒙太奇进行了分类。在电影创作上,他强调剧本创作的重要性和演员工作的基础性作用。代表作品有《母亲》、《圣彼得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后代》等。
《美丽人生》精彩片段欣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大利电影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经典英文电影赏析

经典英文电影赏析

经典英文电影赏析经典英文电影赏析篇一:10部经典英文电影简介英文电影简介1、国王的演讲《国王的演讲》(TheKing'sSpeech)是一部由汤姆·霍珀指导,科林·费斯、杰弗里·拉什主演的英国电影。

影片于第35届多伦多电影节获得了最高荣誉观众选择大奖。

获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提名名单上,《国王的演讲》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

科林·费斯凭借本片获得金球奖最佳戏剧片男主角。

影片还获得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和影视演员公会奖等多项提名和奖项。

剧情: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逝世,本该继位的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选择了退位。

王位留给了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

当时的乔治六世不但不想做国王,还有着严重的口吃。

为了改掉这个毛病,他找来了语言治疗师罗格.国王成功了。

播音室门开了,大家为国王鼓掌。

国王再次面向罗格:“谢谢你,罗格,我的朋友。

国王携妻子和一双女儿走到阳台上,向民众致意。

国王得到了臣民们热烈的拥戴。

”从此以后,每次演说,罗格都陪伴在国王身边。

乔治六世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民抗击希特勒的斗志。

1944年乔治六世授予罗格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国王和罗格在余生的岁月中始终保持好朋友的关系2、卢旺达饭店《卢旺达饭店》(HotelRwanda)是一部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意大利四国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电影。

此片是第77届奥斯卡提名影片,一部会让我们灵魂受到强烈震颤的电影,电影成功得做到了不忘记历史的目的。

该片取材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以此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编,讲述了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那(PaulRusesabagina)在种族仇杀中设法挽救1268位图西族及胡图族难民的故事。

电影剧情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之间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

布达佩斯大饭店色彩赏析

布达佩斯大饭店色彩赏析

布达佩斯大饭店色彩赏析布达佩斯大饭店色彩赏析:是色彩艺术的大爆炸,影片中的画面以橘黄暖色调为主,颜色以黄、橙、褐、橘红、黑、白为主,以浅粉、浅蓝色、紫罗兰色为辅。

第一章:“古斯塔夫先生”此章主色调以橘黄色为主。

在电梯间以红色和紫罗兰色进行强烈对比中间穿插少数黑色、褐色元素用来缓解强烈对比所带来的视觉疲劳。

在大厅以红色、米黄色、金色来体现出酒店的辉煌和当时的酒店的客人的繁多,以及来的客人都是名门贵族,和电梯的红颜色既强烈又和谐。

酒店员工就餐地点以白色、米黄色、褐色等颜色体现了员工的朴素,与大厅强烈的颜色形成对比,进一步凸显出人物的朴素;粉色的出现预示着阿加莎和zero 爱情的萌芽。

第二章:“德斯格·乌·特斯夫人”此章以白颜色为切入点预示着德夫人的死亡。

火车车厢以褐色、暗红色来凸显出战争的残忍和德夫人的去世沉重的心情,车厢剧情与后面车厢剧情相对比。

进入古堡以褐色、金色来展现古堡的宏伟感,以白色和绿色来展现德夫人的去世,以黑色、淡绿色、褐色极低的饱和度形成压抑的场景来展现出与德夫人有关的人都想分得一分遗产并暗示出为财产每个人之间的斗争。

第三章:“第19号检查哨拘留所”此章也是以白色为切入点;监狱内以蓝灰色为主要基调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低纯度的黄颜色来中和监狱的冷酷、清冷;黑色与白色的运用对比体现出zero与柯瓦兹的会话的秘密性。

黑色、蓝色的运用体现出杀手的冷酷无情;粉色蛋糕盒的出现为紧张的监狱带来了一丝希望和生机;暖色的运用展现了zero和阿嘉莎之间的爱情。

律师和德夫人的儿子的对话时,只有律师的这里有唯一的光源也展现了人物的正义与德夫人儿子形成对比,而德夫人的儿子往后推移越来越暗展现了人物的内心黑暗。

蓝色的运用预示着律师被杀,也烘托了杀手的冷酷。

黄色的电话亭于外面的蓝色形成对比预示着古斯塔夫越狱的成功。

第四章:“十字钥匙”金色、绿色、橘黄色、蓝色、红色的运用来展现各个酒店之间的转化。

低纯度的颜色展现了古斯塔夫和zero现在所处环境的落寞;灰色的运用体现出警察的冰冷;大量白色的运用表示zero和古斯塔夫的纯洁。

电影老枪赏析

电影老枪赏析

电影老枪赏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爱的复仇——《老枪》影片《老枪》是1975年法国导演罗伯特·安利可导演的一部反战影片,该片上映之后影响很大,随即获得了1976年法国最高电影奖——凯撒奖首届的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声音三项大奖。

这部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法国的一名外科医生于连,在妻子女儿被德军杀害之后,拿起老枪,亲手为家人复仇的故事。

可以说这部影片是最温情却又最残酷的,用“闪回”方式呈现的昔日美好和今日痛苦的对比,震颤心灵。

故事的背景在二战末期的法国,在影片的开始,占领法国的纳粹已是强弩之末,主人公于连是拥有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他憎恨纳粹的统治,收留受伤的革命党人。

这时镜头的色彩多是生冷的,阴冷的街道,昏暗的病房和楼道,穿着暗色军装的纳粹和白色衣服的医生护士,让人觉得有些气氛凝重又隐忍,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压抑着。

之后,镜头一转,故事切到了于连医生的家里,下棋,停电,洗澡,乱窜的小狗,这些元素则是非常普通的家庭元素,这些看似啰嗦又平常的东西恰恰和之前的战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心里感到熟悉又温馨。

这里有一个关于收音机的情节意味深长:深夜,电力突然恢复,于连听着收音机里德军为了掩饰败局,对诺曼底登陆的欺骗性报道。

一方面让观众们更真切的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一方面似乎也预示着德军即将打破于连医生家庭的幸福。

而收音机播报战况这个元素,在电影里不止一次的出现,都是站在一个反讽的姿态,提示观众德军的灭亡。

故事继续发展着,于连医生在送走妻女避难之后,终于忍不住思念,去到乡下看望她们。

在去到巴尔波里的路上,风景美好,连背景音乐都是欢快的,仿佛体现着于连心中即将见到爱人的那份欢快。

而接下来,基调急转直下,从发现血迹,到教堂里的尸体,到镜头中顺着德国军官的鞋,发现妻子女儿的鞋,看到女儿的尸体,最后看到烧焦的妻子的尸体。

几分钟之内,影片便从欢快到了极度的悲伤和残酷之中。

赏析电影《瑞安的女儿》,观欧洲最高的悬崖

赏析电影《瑞安的女儿》,观欧洲最高的悬崖

赏析电影《瑞安的女儿》,观欧洲最高的悬崖
推荐理由:爱尔兰克莱尔郡的莫赫悬崖是欧洲最高的悬崖,莫赫悬崖在爱尔兰岛中西部的最边缘,面向浩瀚无际的大西洋,以奇险闻名。

莫赫悬崖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它由地壳变动和大西洋骇浪惊涛无数年冲击而成,是大自然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

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奇特地显现出密密的层次,彷佛是一部部千古巨书,悬崖最高处距海平面200多米。

莫赫悬崖也是爱尔兰最重要的海鸟栖息地,每年有超过30000只海鸟在那里繁殖后代,同时悬崖上还生长着许多珍稀植物品种。

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在此取景,数百万的哈迷欣赏到莫赫悬崖上拍摄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当然,这已经不是莫赫悬崖第一次被搬上银幕了,有一长串世界著名影片都在这里取外景,比如《瑞安的女儿》、《麦金托什男人》、喜剧片《公主新娘》、《遥远》等;爱尔兰本土制作的电影如《走进西部》和《倾听我歌》也曾在这里取景。

#电影之旅#。

爱乐活旅游热门标签电影之旅。

美丽的古堡
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场景
壮丽的海岸线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0344b673aa7fffc92132ca41?from=wenku/?from=wenku。

电影《特洛伊》赏析

电影《特洛伊》赏析

电影《特洛伊》赏析原名:Troy导演:Wolfgang Petersen(沃尔夫冈·彼得森)编剧:David Benioff(大卫·本诺夫)主要演员:赫克托耳(埃里克·巴纳饰)阿喀琉斯(布拉德·皮特饰)阿伽门农(布赖恩·考克斯饰)帕里斯(奥兰多·布鲁姆饰)海伦(黛安娜·克鲁格饰)墨涅拉俄斯(布兰登·格雷森饰)布里赛伊斯(罗丝·巴瑞恩)普利安摩斯(彼得·奥图尔饰)俄底修斯(西恩·宾饰)首映:2004年5月9日德国片长:163分钟国家:马耳他/英国/美国官网:/产地:马耳他英国美国电影类型: 战争爱情动作剧情冒险历史制作成本:$1.75 亿美元首映:2004年5月9日德国片长:163分钟中国剪辑版:150分钟票房统计:全美首映票房:$46,865,412.00 (单位:美元)全美累计票房:$1、3亿多美元)海外累计票房:$3.7亿美元)电影《特洛伊》赏析(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一、主题:爱情引发战争,战争造就英雄,英雄毁于战争。

二、故事梗概: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与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二人私奔。

墨涅拉俄斯与其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以及天下第一勇士阿喀琉斯,组成希腊联军讨伐特洛伊,而三个首领各有其想:墨涅拉俄斯为了雪耻,阿伽门农为了霸权,阿喀琉斯为了英名。

不料阿喀琉斯因爱上特洛伊美丽的女祭司布里赛伊斯,改变了他的初衷和命运。

特洛伊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战争持续了十年,双方将领赫克托耳、墨涅拉俄斯等纷纷阵亡,损失惨重。

希腊将领俄底修斯,从小石马得到启示,生出木马破城计,攻克特洛伊。

阿喀琉斯、阿伽门农等众多英雄,也与城俱亡。

三、结构:叙事方式:顺叙四、编剧特点:1、选取著名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希腊神话中的重大题材,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2、古典神话现实化、人性人情化。

《德克萨斯的巴黎》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德克萨斯的巴黎》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德克萨斯的巴黎》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德克萨斯的巴黎》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德克萨斯的巴黎》 1984 彩色片 16本法国阿尔戈斯影片公司/联邦德国道路影片公司联合摄制导演:维姆文德斯编剧:萨姆谢泼德摄影:罗比缪勒主要演员:哈里迪安斯坦顿(饰特拉弗斯) 娜《德克萨斯的巴黎》1984 彩色片 16本法国阿尔戈斯影片公司/联邦德国道路影片公司联合摄制导演:维姆·文德斯编剧:萨姆·谢泼德摄影:罗比·缪勒主要演员:哈里·迪安·斯坦顿(饰特拉弗斯) 娜斯塔西娅·金斯基(饰简)本片获198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导演奖【剧情简介】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

电影《罗马的房间》赏析

电影《罗马的房间》赏析

103刘雨卉电影《罗马的房间》赏析欧洲绘画艺术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光影的运用成为表达自身情感的艺术语言,同时透视技巧和对称均匀的数理知识的加入,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作品冲破中世纪单一的线条描绘方式,画面空间感和对称感的构建使得绘画作品立体而动感。

在这部电影中,胡里奥采用结合了侧射光和顶射的拍摄方式,使得电影本身更像是一幅油画的“在创作”,整部影片也犹如文艺复兴绘画理论的再现,充满了对称之美。

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运用了极其严谨的透视结构,以耶稣为中心,画面构成一个金字塔构图,左右两边各自有着六个门徒;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整个建筑构造采用罗马式拱顶建筑直接呈现出视觉上的对称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身处画面的中心构架了整个希腊世界,画面左右在台阶下分别聚集着正在辩论的人群;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作品都呈现着相类似的对称美。

而在整部电影中所呈现的对称美从电影一开头娜塔莎和阿尔巴出现在圆形广场时就开始展现,二人牵着手在广场出现,阳台上方空着的旗杆仿佛成了中轴线;娜塔莎和阿尔巴站在阳台上时,二人画面中间的旗杆再次成就了画面的对称感;当娜塔莎醒后决心悄然离去时不小心撕坏了阿尔巴的内裤,不由得笑出了声,同样是两位主人公性别的对称;包括影片结束二人的离开,顶射的视角再次出现,在画面对称的同时还与影片开头形成了呼应对称;二人站在浴室门口看着左边象征女性权利的阿斯帕西娅,再看看右边象征男权的阿尔贝蒂,一方面是性别的对称,另一方面是男权女权的对称,导演用这两个相隔千年的历史人物同时为娜塔莎的内心冲突做了一个暗喻,一方面是即将结婚的人生导师,犹如阿尔贝蒂一样的全能大师;另一方面是预示追求自己内心的阿斯帕西娅,同时也是阿尔巴的象征,阿尔巴具有与阿斯帕西娅同样的智慧,将自己发明的人力车以此命名,这样一来便不难看出导演的意图,男权与女权的拉扯,内心和现实的冲突,娜塔莎的内心借此获得了外放。

导演在拍摄中对于光线的运用与绘画技巧中光影的使用如出一辙。

欧洲经典电影赏析

欧洲经典电影赏析

《八月迷情》我一直都认为在恋人之间总会有一种微妙的联系纽带存在着。

在中国,月老牵起了红线;在外国,丘比特射了一只箭;在这部电影,他和她奏起了音乐。

原来,我们的之间的纽带不仅仅是一根线那般细,也不仅仅是一只箭那么硬,还可以是音乐这样无形的不可言状的灵物。

身边的朋友要结婚,问她:“你为何如此匆匆?”她笑笑说:“第一眼看到他便知道他即是那个对的人,其他的寻找和等待变的毫无意义。

”我笑着说:“傻孩子,你怎么被人吃得死死啊?”她说:“不知道,仿佛有样什么东西在我们之间。

”我还是笑:“这么浪漫?真的还是假的啊?”她定定的看着我说:“是真的。

”她认真的表情让我不得不相信,眼中的光彩是我见过最美的星星。

当他和她一起奏起音乐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纽带打开了,以预约的不可阻止顺其自然的方式来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这一切看起来如此巧合。

时间刚刚好,音乐很美妙,月亮很明亮,他和她已经准备好,连彼此搭讪的方式都像是浑然天成。

-It's a great sound,isn't it? -What are you doing?-Listening.What are you doing? -I just came up here to... -get away?三言两语,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个小小的鼓励,一场似乎等待了很久的对话倾洪而出。

像是很老很老的故事,认识了很久很久的朋友,彼此心有灵犀,轻轻的说了一句:“我也在这里。

”,此刻颇有点“月不醉人人自醉”的味道。

你相信一见钟情么?有时候是我们太在意小心翼翼事事推测,于是忽略了本来的顺其自然的结果吧?我们把一见钟情归结于天气,归结于周围的环境,归结于眼花缭乱的眼睛,用一百个理由一千个借口说服自己:那只是意乱情迷的一时错觉,就是不肯承认你动心了。

如果是那样,怎么心会痛,想起来会阵阵的后悔,怎么会让他和她念念不忘,痴痴等待了近12年。

若是这样结束,我们可以归结为一个年少无知的笑话,找一个不相关的人生活,平静如湖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电影赏析一、学科简介1、电影(1)内涵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通过银幕塑造直观视听形象、再现与反映生活。

(2)电影艺术的价值表达创作者对世界、对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并带给人们不可替代的审美感受,为人类提供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所。

首先,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现代西方文明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的基督教而到近代的工业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

其次,电影诞生于欧洲。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公映自拍的电影,获得成功,这一天被公认是电影诞生的日子。

再次,欧洲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1、首先将声音、色彩运用于电影;2 、率先使用了宽银幕;3、电影主要理论的产生地。

蒙太奇理论:前苏联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

长镜头理论: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

4、概念电影的重要发源地,如:德国超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法国左岸派、新浪潮电影的根据地。

第二讲法国电影欣赏一、法国电影简介1、先驱者: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2、先锋电影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背景:“一战”以后,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如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学说),1920年代欧洲出现了第一次电影文体革命,与占领欧洲电影市场的美国商业影片直接对立。

主要流派:包括“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 、“表现主义电影” 。

这些电影具有背离常规、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格: 把电影作为抒发主观随意幻想的手段;把幻梦作为美学极境;热衷表现物。

代表作:费尔南德·莱热《机器舞蹈》(1924)路易·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1928)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文本上的自然主义,创作上的人道主义,表现形式上的诗情画意。

让·维果《亚特兰大号驳船》(1934)让·雷诺阿《游戏规则》(1939)4、占领期马赛勒·卡内《夜间来客》5、战后:罗杰•瓦汀《上帝创造女人》6、新浪潮电影(1)概念1958—1962年间由法国新一代导演戈达尔、特吕弗等拍摄的现代派电影,它使世界电影艺术在1960年代出现革命性变革。

(2)美学主张A、“作者电影”:导演以第一人称表达自己、叙述自己的经历,具有自传性;B、纪实美学:纪实性是电影“第一本性”,电影应该表现生活在银幕上的流动。

(3)代表作《四百下》(特吕弗编导)《筋疲力尽》(戈达尔导演)7、作家电影(1)概念A、1960年代初由新浪潮电影发展而来,由居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一些标榜“作家电影”的艺术家组成的电影流派,代表人物有阿伦·雷乃、罗伯-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斯等。

(2)代表作A、《广岛之恋》(1959)(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阿伦·雷乃导演)剧情:描写法国女演员艾曼妞丽娃在一九五七年到日本广岛拍摄一部宣传和平的影片,在回国前邂逅日本男子罔田英次,两人产生了婚外的热恋。

罔田的出现令艾曼妞回忆起她在战时于法国小城内韦尔跟一名德国占领军的相爱,两段情的纠缠使她感到困惑。

二、《放牛班的春天》赏析制片:雅克·贝汉导演:克里斯-巴哈蒂上映时间:2004年主演:热拉尔-朱诺语言:法语地区:欧洲(一)思想内容1、主题思想:表现爱与音乐的力量,童年梦想的价值所在。

马修用真诚的爱与音乐治疗孩子们的心灵创伤,唤起他们的纯真天性,还原了他们的快乐童年。

在合唱团中他为每个孩子都安排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使他们发现了新的自我,从而真正进入了马修的音乐世界,在音乐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自我实现”。

3、“放牛班的春天”的含义马修用真诚的爱改写了“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原本灰色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串歌声与欢笑。

孩子们惊奇地看到了“池塘之底”的阳光,盼来了“放牛班的春天”。

《这个杀手不太冷》编剧、导演:吕克·贝松1959年3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兼任制片、编剧、演员、剪辑等,因为屡创票房佳绩,被誉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

代表作《地铁》和《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圣女贞德》。

主演:让·雷诺(饰里昂)娜塔莉·波特曼(饰玛婷达)如何理解导演对里昂中弹场景的处理?导演采用了慢动作,消音的方法,观众看见的是眉心慢慢扩大的血斑,直至倒地,他的脚步从未迟疑过,一直向着光明的出口迈进;他想脱离这黑暗的世界,即使这种想法只是一个苍白的奢望.他的死,换来马缔达的生,所以他的死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如何理解片中里昂的绿色盆景?无根的兰花,不吵不闹,永远灿烂,所以里昂喜欢它,是他最好的朋友。

兰花虽然是无根的,可它充当了里昂的根。

在里昂纯洁的心底,也有着对灿烂的永恒向往。

第四讲英国电影赏析一、英国电影简介1、早期电影(1)纪录片A、1895年,B.艾克里斯发明了“动力灯”,拍摄了埃普瑟姆地方的赛马、牛津和剑桥两校划艇比赛、基尔运河通航典礼。

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纪录片。

B、布赖顿学派:E.柯林斯、A.G.史密斯、J.威廉森等几位电影先驱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移动摄影、迭印、全景、倒拍、停拍等技巧。

柯林斯《中断的旋律》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镜》采用特大特写镜头。

威廉森《士兵的归来》和《战前和战后的后备兵》。

(2)故事片C.赫普沃思:《艾丽斯漫游奇境记》(1903)另一部《浪子救人》(1905);F.S.莫特肖:《抢劫邮车》、《白昼行劫》(1903年)奠定了惊险片在英国的地位。

(3)其他A、风景片:G.潘廷格的《罗伯特•斯科特漫游南极》(1913)B、侦探片:G.皮尔逊导演的《血字的研究》是根据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的故事拍摄的第一部侦探片;二、《两杆大烟枪》赏析《两杆大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导演:盖·瑞奇(Guy Ritchie)上映:1998年08月28日( 英国)艺术特色1、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看似不相关的多线性故事,到最后相交在一起。

2、黑色暴力美学可以让一个人的死成为一种笑料,可以让黑社会老大很绅士很有风度。

3、充满动感的镜头充满动感、时尚气息和现代感第五讲意大利电影欣赏一、意大利新电影简介(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兴起背景:二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

2、美学主张(1)“还我普通人”:中心人物是普通小人物,题材是普通民众关心的普通问题。

(2)“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将电影视野转向城市大街小巷实景,以生活中真实事件为素材,从生活原型发现冲突和戏剧性情节。

3、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1)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描述反抗组织的领袖遭德军追缉,一同志因掩护他而被捕,后来领袖被一吸毒女人密告,被纳粹逮捕入狱。

纳粹故意在同属组织内的一位神父面前严刑拷打领袖,领袖终气绝身亡,翌晨神父亦被杀成仁。

(3)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西柴列柴伐梯尼编剧)(1948)二、《偷自行车的人》赏析1、艺术地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史诗之作。

2、剧情:安东·里奇失业、得到工作、失车、找车、偷车。

3、主题:通过最普通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失窃这样琐碎的小事,触及到了意大利下层社会的生活问题,深刻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表达出编导严峻的社会政治批评态度。

4、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1)题材以小见大以普通人的命运来表现整个社会的状况。

(2)纪实风格实景拍摄、自然光照明、平实的拍摄角度、以长镜头表现情节;演员全部是人物身份相符的非职业演员。

(3)别致的结构打破传统的剧作规范,全片由众多互不关联的偶然的小事或小插曲连缀而成。

5、人道主义温情一家三口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主人公在自己丢失车之后没有回家,而是独自外出寻找自行车,怕妻子伤心难过;安东工会的朋友,得知他丢车之后一同卖力去寻找不计回报;安东的儿子─布鲁诺,不遗余力地帮助父亲找车。

第三讲德国电影欣赏第一节德国电影简介一、德国表现主义电影(1919年一1924 )1、出现背景:受先锋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背景:“一战”以后,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如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学说),1920年代欧洲出现了第一次电影文体革命,与占领欧洲电影市场的美国商业影片直接对立。

主要流派:包括“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 、“表现主义电影” 。

这些电影具有背离常规、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格: 把电影作为抒发主观随意幻想的手段;把幻梦作为美学极境;热衷表现物。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特点: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

2、诞生标志:《卡里加里博士》(1919年)二、室内剧、街头电影(一)室内剧l、室内剧电影的出现受德国戏剧自然主义舞台的“小剧场”影响,也被称作“小剧场”电影。

2、美学特征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拍摄场景比较简单,多采取古典悲剧“三一律”表现形式。

3、代表作品(室内剧三部曲)吉斯纳:《后楼梯》(1923年)罗布·辟克:《圣苏尔维斯特之夜》(1923年)弗莱德立希·茂瑙:《最卑贱的人》(1924年)(二)街头电影1、代表作品安德列·枚邦《杂耍场》盖尔哈德·兰普莱希特《柏林的贫民窟》派勃斯特《没有欢乐的街》2、基本特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柏林平民和工人的生活。

三、新德国电影(一)“奥伯豪森宣言”1、背景1962年,来自慕尼黑的26个短片新导演,带着一纸宣言来到了国际短片电影节所在地奥伯豪森,参加第八届国际电影节,宣称要“创立德国新电影”。

他们对60年代的美国电影和德国商业片表示不满,提出了这项“奥伯豪森宣言” 。

2、主张主要内容:“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语言”;“我们现在要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影片需要自由。

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

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电影。

我们准备在经济上冒一些危险”;“旧的电影已经死亡,我们相信新的电影”。

3、意义:标志着西德电影的转折,为新德国电影的出现作了舆论准备。

(二)代表人物1、让—玛丽·斯特劳布代表作品《没有和解》(1965年)2、亚力山大·克鲁格《向昨天告别》(1966年)3、汉斯.亨利齐《英俊少年》(1970)4、威尔格·赫尔措格《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1976 )《陆上行舟》(1982)5、福尔曼.施隆多夫《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1971《锡鼓》(1979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80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6、汤姆·提克威《一脸死相的玛莉亚》1993《意外的冬天》1997《罗拉快跑》1998《天堂》2002《香水》2006第二节《英俊少年》赏析出品:前西德阿里安兹影片公司、泰拉影片公司发行:前西德比斯考夫电影出口公司、E-M-S DVD公司拍摄地:德国汉堡编剧:巴巴拉.安德斯导演:汉斯.亨利齐主演:海因切.西蒙斯、保罗.达尔克上海电影译制厂1981年译制翻译:肖章译制导演:苏秀二、人物形象1、海因策心地纯朴,对父母充满深情厚爱,时常唱着父亲教他的那首母亲生前最爱唱的歌;他诚实坦白,拾金不昧,弄脏衣服不撒谎;他意志刚强,只要外公一天见不得他那受诬而落难铁窗的父亲,他一天不叫一声外公;他行动果敢,只身跟踪陷害他父亲的走私犯,一往无前,似同一个真正的侦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