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352—2009》--国标大豆品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GB1352—2009大豆

GB1352—2009大豆

(1)大豆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大豆质量指标
等 完整粒率

/%
损伤粒率/%
合计
其中:热损 伤粒
杂质含量 水分含量
/%
/%
气味、色 泽
1 ≥95.0 ≤1.0 ≤0.2
2 ≥90.0 ≤2.0 ≤0.2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1
2、分类
本标准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对大豆进行 分类。将GB1352-1986《大豆》1.1.1中黄 大豆分为东北黄大豆和一般黄大豆合并为 黄大豆。其它大豆中增加了双色大豆,混 合大豆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大豆超过 5.0%的大豆”,删除了饲料豆(秣食豆) 、杂色大豆。互混限度5%调整了类别限度 大于95%。大豆中的特殊品种不在此分类 中,即不适用于本标准的分类规定,见本 标准1.范围中的描述。
GB 1352—2009《大豆》
北大荒米业集团质量管理部 二0一一年九月
目录 一、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检验方法 三、相关问题解答
2020/3/24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2
• 一、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2020/3/24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3
1、术语和定义
本标虽准然定新标义准了将2不1完条善术粒语这一。术与语G删B除1,3但5我21986《大们豆可以》在的实第际工3章作中相延比续,这个每名条词术术语语,按不新 规定均增完加善了粒包英括文未名熟粒称、,破便损粒于和理损解伤粒,。以免 对术语产生歧义,并修改了部分术语的定 义,删除了纯粮率、不完善粒等名词,修 订为完整粒率、损伤粒等术语定义。
• (4)其它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 大豆及双色大豆(种皮为两种颜色,其中一种为棕色或黑 色,并且其覆盖粒面二分之一以上)等。

《GB-1352—2009》--国标大豆品质ppt课件

《GB-1352—2009》--国标大豆品质ppt课件

30
• 注意:
• ①完整粒率、损伤粒率、热损伤粒均是基于毛粮进行计算 。
• ②挑拣时不同类型的不完善粒的归类,将破碎粒与未熟粒 合并称量,热损伤粒单独称量后合并到损伤粒中再一并称 量。
• ③GB2715将霉变粒定义为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 (子叶)、无食用价值的颗粒,因此霉变粒应归属为损伤 粒。
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
29
损伤粒率(1 m2)(m5)100%
m1
m3
热损伤粒率(1 m2)(m7)100%
m1
m3
• m1—大样质量,单位为克(g); • m2—大样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 • m3—小样质量,单位为克(g); • m5—损伤粒(含热损伤粒)质量,单位为克(g); • m7—热损伤粒质量,单位为克(g)。
• 美国标准采用容重定等,未熟粒不饱满容重小, 已影响到大豆的等级,因此对大豆未熟粒不需要 检出,我国标准尚未采用容重定等,因此在检验 完整粒率时仍虽将未熟粒作为不完善粒拣出。
• (3)损伤粒:受到严重磨擦损伤、冻伤、细菌 损伤、霉菌损伤、生芽、热损伤或其它原因损伤 的大豆颗粒。
• 损伤粒由于其营养价值与使用价值受到破坏,并 可能含有潜在的有害物质。在设立大豆定等指标 项目时将其与未熟粒、破碎粒分开。
5
• ①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对于只受虫蚀,但未形成蛀孔或隧道,未 伤及子叶,而且没有虫尸、虫网,应作为 完善粒。该定义与美国大豆标准中虫蚀粒 (指虫蚀部分超过1/4以上的颗粒)的解释 是基本一致。
• ②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 粒。表面有病斑纹,但是没有伤及胚或胚 乳的颗粒,应归属为完善粒。
27
• (2)完整粒率、损伤粒率、热损伤粒检验 按附录进行。

2021年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讲义完整版ppt

2021年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讲义完整版ppt
第一章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 量评价
一、农产品质量标准
(一)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包含了物理、生物质量、消费环
境,消费过程、营养、卫生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 的特征,是一个动态开展的概念。
1. 符合性质量:认为质量只是符合标准的要求。 2. 适用性质量:认为产品质量是产品在使用时能成
功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3. 顾客满意质量:除了适用性的要求,还有一些隐 含要求,比方外观、平安等等。
先进性或创新性 应各当参包 数括计国算际方组法织如下(包:括CAC、FAO和WHO、WTO)、政府机构、企业、消费者和消费者组织、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以及媒体 ,就与
风通险过有 预关测的和信预息防和而意不见是进依展赖互于相终交末流产。品的监视和检验来消除微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 (2)危区险域性单管因理子,评是价权衡可承受的、可减少的或降低的危险性,并选择和施行适当措施的政策过程;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是指狭义的农业标准化。
(三) 标准的分类
国际标准 国际区域标准
按标准类型来划分: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加工质量标准、配套的消费技 术标准、产地环境标准。
按行业来划分:种植业产品标准、林产品标准、畜牧产品标准、水产品 标准,其中,种植业产品又包括粮油棉、果蔬茶等产品标准。
(四)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框架
ISO9000 ISO14000 HACCP GMP SSOP GHP GLP
国际上通行的有机食品认证层次
1. 结合国层次: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是由结合国粮农组 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是?食品法典?的一部分,目前尚属 于建议性标准。
2.非政府组织层次:由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制定的?有机产品 消费和加工根本标准?。
由于各项质量认 证制度所采用的根本 内容不同,从而形成 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认 证制度

(完整版)大豆常规检验.ppt

(完整版)大豆常规检验.ppt
3. 皮色灰暗,牙咬响声较小,横断面有毛边, 不粘牙,开瓣不脱皮,这时水分约15%。
4. 用手紧握豆粒,发出“吱吱”响声,皮色滞 而无光,牙咬松软,富有弹性,牙咬不断,有的 甚至粘牙,这时水分约为16%。
18
(三)大豆水分的检测
所需仪器及用具: 分样器、粉碎机、称样皿或称量皿 可恒温烘箱、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1g) 操作方法: A 试样准备:大豆原始样需缩分至200g,粉碎至2.0mm后 装入密封容器; B 称样皿或称量皿预先在规定的温度下烘至恒重(烘2hr) ,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W0); C 用已恒重的称样器或称量皿称取适当的样品(准确至 0.0001g)(W); D 在规定温度下烘x hr,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W1)
大豆常规检验知识培 训
2009年9月5日


一 大豆的基本常识
二 大豆检验的相关知识
三 检验标准修订的内容 四 大豆的检验规则 五 大豆水分的检验方法 六 大豆完整粒率、损伤粒率、热 损伤粒率检验方法
2
一 大豆的基本常识
1 种植分布 我国大豆生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 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流域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 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2 营养成分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异黄酮、低聚糖、皂苷、磷脂、 核酸等。
20
结果计算
M3-M4-M5-M6
完整粒率=(1-M2/M1) ×--------------×100%
M3
M5
损伤粒率=(1-M2/M1) ×----×100%
M3
M7
热损伤粒率=(1-M2/M1) ×----×100%

大豆质量检验培训课件

大豆质量检验培训课件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无机物质包括: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 他无机物质。
15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有机杂质包括: 无食用价值的大豆粒、 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
16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2)杂质按检验程序分下列两类: 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筛下 物。试样 用量500g,小样杂质从规定的 小样中检出杂质。试样用量100g。
①青皮青仁大豆。
② 青皮黄仁大豆。
6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㈢黑大豆:种皮为
黑色。按其子叶的颜色 分为以下两种:
① 黑皮青仁大豆。
② 黑皮黄仁大豆。
7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㈣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
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
8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㈤ 饲料豆(秣食豆):一般籽粒
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子叶上有 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大豆质量检验
1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一、 质量检验的依据
GB 1352 —2009 、 GB/T 5492—2008 、 GB/T 5494—2008 、GB/T 5493—2008、 GB/T 22725—2008
2
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
二、大豆分类
1、 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 ㈠ 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① 东北黄大豆:粒色为黄色。粒形多为圆形,椭圆形,有 光泽或微光泽。脐色多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 ② 一般黄大豆:粒色一般为黄色、淡黄色。粒形较小,多 为扁圆和长椭圆形。脐色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 ㈡ 青大豆:种皮为青色。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以下两种: ①青皮青仁大豆。 ② 青皮黄仁大豆。 ㈢ 黑大豆:种皮为黑色。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以下两种: ① 黑皮青仁大豆。 ② 黑皮黄仁大豆。 ㈣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 ㈤ 饲料豆(秣食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 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大豆常规检验

大豆常规检验
18
(三)大豆水分的检测
所需仪器及用具: 分样器、粉碎机、称样皿或称量皿 可恒温烘箱、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1g) 操作方法: A 试样准备:大豆原始样需缩分至200g,粉碎至2.0mm后装 入密封容器; B 称样皿或称量皿预先在规定的温度下烘至恒重(烘2hr) ,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W0); C 用已恒重的称样器或称量皿称取适当的样品(准确至 0.0001g)(W); D 在规定温度下烘x hr,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W1) ( W0+W)-W1 水分(%)= ————————×100% W
1
≥44.0
2
3
≥42.0
≥40.0
≥90.0
≤2.0
≤0.2
≤1.0
≤13.0
正常
高蛋白大豆用蛋白质含量为定等指标,13等的粗蛋白质含量(干基)要求分别为 ≥44%、≥42%、≥40%,低于40% 的不作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标与普通 大豆2等相同。
11
三 大豆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大豆》(GB1352-2009) (一)是增加了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的质量要 求。 (二)是调整了普通大豆定等指标。 (三)是调整了大豆分类。 (四)是增加了不同等级的损伤粒率要求。 新标准要求,1-5等损伤粒分别要求≤1%、 ≤2%、≤3%、≤5%和≤8%,其中热损伤粒分 别为≤0.2%、≤0.2%、≤0.5%、≤1%和 ≤3%。 (五)是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新标准增加了关于标签标识的要求以及转基因标 识的规定。
6
6色泽气味 一批大豆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7高油大豆 粗脂肪含量不低于20.0%的大豆 8高蛋白质大豆 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0%的大豆。
7
(二)大豆的分类 根据大豆的种皮分为 1黄大豆: 种皮为黄色、淡黄色,脐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的籽 粒不低于95%的大豆。 2青大豆:种皮为绿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按子 叶的颜色分为青皮青仁大豆和青皮黄仁大豆两种。 3黑大豆:种皮为黑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按子 叶的颜色分为黑皮青仁大豆和黑皮黄仁大豆两种。 4其他大豆: 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及双色大 豆(种皮为两种颜色,其中一种为棕色或黑色,并且 其覆盖粒面二分之一以上)等。 5混合大豆: 不符合1至4规定的大豆

《GB 1352—2009 大豆》

《GB 1352—2009  大豆》
②分样
是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进而分取平均样品或试 验样品(简称“试样”)的过程。分样方法有四分法和分 样器法两种。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27
• (2)完整粒率、损伤粒率、热损伤粒检验 按附录进行。
• 按GB 5491分取500g(m1)试样,按GB/T 5494 规定的方法分两次筛选,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 和筛下物合并称量(m2)。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 试样中,称取试样100g(m3),倒入分析盘中, 分别拣出杂质、损伤粒、未熟粒、破碎粒并称量 (m4、m5、m6),其中热损伤粒单独拣出(必 要时剥开皮层,观察子叶是否发生了颜色变化) ,称量(m7)。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0
• (7)完整粒率、损伤粒率、试样热损伤粒 率中的试样均是指未除杂的样品。
• (8)高油大豆:粗脂肪含量不低于20%的 大豆。其含量是基于净粮干基测得。
• (9)高蛋白质大豆: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40%的大豆。其含量是基于净粮干基测得 。
2020/2/29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5
• ①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对于只受虫蚀,但未形成蛀孔或隧道,未 伤及子叶,而且没有虫尸、虫网,应作为 完善粒。该定义与美国大豆标准中虫蚀粒 (指虫蚀部分超过1/4以上的颗粒)的解释 是基本一致。
• ②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 粒。表面有病斑纹,但是没有伤及胚或胚 乳的颗粒,应归属为完善粒。
5 ≥75.0 ≤8.0 ≤3.0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5
(2)高油大豆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高油大豆质量指标

大豆玉米小麦质量术语及等级标准

大豆玉米小麦质量术语及等级标准

大豆玉米小麦质量术语及等级标准大豆玉米小麦质量术语及等级标准大豆-GB 1352-2009一、完整粒perfect kernel:籽粒完好正常的颗粒。

二、未熟粒immature kernel:籽粒不饱满,瘪缩达粒面二分之一及以上或子叶青色部分达二分之一及以上(青仁大豆除外)的,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三、损伤粒damaged kernel受到严重摩擦损伤、冻伤、细菌损伤、霉菌损伤、生芽、热损伤或其他原因损伤的大豆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涨大粒、生霉粒、冻伤粒、热损伤粒。

1、虫蚀粒insect-bored kernel: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2.病斑粒spotted kernel: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粒。

3.生芽、涨大粒sprouted kernel:芽或幼根突破种皮或吸湿涨大未复原的颗粒。

4.生霉粒moulded kernel:粒面生霉的颗粒。

5.冻伤粒frost-damaged kernel:因受冰冻伤害籽粒透明或子叶僵硬呈暗绿色的颗粒。

6.热损伤粒heat-damaged kernel:因受热而引起子叶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四、破碎粒broken kernel:子叶破碎达本颗粒体积四分之一及以上的颗粒。

五、杂质impurities:通过规定筛层和经筛理后仍留在样品中的非大豆类物质,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有机杂质。

1.筛下物passed sieve material: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2.无机杂质inorganic impurity: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3.有机杂质organic impurity:无使用价值的大豆粒、异种类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

六、色泽、气味color,odor:一批大豆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七、高油大豆high-oil soybean:粗脂肪含量不低于20%的大豆。

高蛋白质大豆high-protein soybean: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的大豆。

大豆常规检验ppt课件

大豆常规检验ppt课件
4
二 大豆检验的相关知识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1完整粒 籽粒完好正常的颗粒。 2未熟粒 籽粒不饱满,瘪缩达到粒面二分之一及以上或子叶 青色部分达二分之一及以上(青仁大豆除外)的、与 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3损伤粒 受到严重摩擦损伤、冻伤、细菌损伤、霉菌损伤、 生芽、热损伤或其他原因损伤的大豆颗粒。 (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粒。 (3)生芽、涨大粒:芽或幼根突破种皮或吸湿涨大 未复原的颗粒。
大豆常规检验


一 大豆的基本常识 二 大豆检验的相关知识 三 检验标准修订的内容 四 大豆的检验规则 五 大豆水分的检验方法 六 大豆完整粒率、损伤粒率、热 损伤粒率检验方法
2

大豆的基本常识
1 种植分布 我国大豆生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 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流域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 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2 营养成分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异黄酮、低聚糖、皂苷、磷脂、 核酸等。
高油大豆用粗脂肪含量为定等指标,1~3 等的粗脂肪含量(干基)要求分别为≥22%、 ≥21%、≥20%,低于20%的大豆不作为高油 大豆,其他质量指标与普通大豆3等相同
10
(2)高蛋白大豆质量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损伤粒率/% 粗蛋白含量 (干基)/% 完整粒 /% 合计 其中:热损伤 粒 杂质含量 /% 水分含 量/% 色泽、气 味
1 2
≥44.0 ≥42.0 ≥90.0 ≤2.0 ≤0.2 ≤1.0 ≤13.0 正常
3
≥40.0

原材料验收标准 (2

原材料验收标准 (2

河南谷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编号GF-QC-C-SZ-020原物料验收标准版本号A/0生效日期年月日编制品保部审核批准原物料验收标准河南谷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原物料验收标准版本号A/0目录1.大豆 (3)2.速冻玉米 (5)3.红枣浓缩果汁 (7)4.白砂糖 (8)5.果葡糖浆 (10)6.安赛蜜 (12)7.三氯蔗糖 (14)8.阿斯巴甜 (15)9.羧甲基纤维素钠 (16)10.黄原胶 (17)11.复配增稠剂 (18)12.复配乳化增稠剂 (19)13.蔗糖脂肪酸酯 (20)14.单硬脂酸甘油酯 (21)15.碳酸氢钠 (22)16.食用香精 (24)17.香兰素 (25)18.D-异抗坏血酸钠 (26)19.山梨酸钾 (27)20.1%β-胡萝卜素 (28)21.红曲红 (29)22.焦糖色 (30)23.柠檬黄 (32)1河南谷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原物料验收标准版本号A/024.亮蓝 (33)25.柠檬酸钠 (35)26.柠檬酸 (37)27.苹果酸 (39)28.三片罐 (41)29.铝盖 (48)30.纸箱 (51)31.中转箱 (54)32.蜂窝 (55)33.手提袋 (56)2河南谷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原物料验收标准 版 本 号 A/03一、大豆验收标准1、 目的:确保原物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河南谷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检验标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河南谷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之原料大豆采购、验收标准。

3、职责:原物料检验员(IQC)负责对原料大豆的验收。

名称 大豆级别 合格 供应商 不限定 取样频率 每批次必检抽样方式 每批按5%随机开袋检查大豆外观,开袋后任取0.5kg 检测并留样。

参考国标 GB1352-2009大豆包装规格 50kg/袋 检验方式品种黄大豆感官指标色泽黄色或淡黄色,脐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自检风味天然大豆特有气味,豆腥味不能过重自检形态扁圆或长椭圆形,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蛀虫,无霉变,不潮湿,变味自检杂质 无任何可见土块、石块等杂质 挑选自检 理化指标杂质含量% ≤1.0 厂家提供报告水分含量%≤13.0 自检 蛋白质含量(干基)% ≥40.0 自检 脂肪含量(干基)%≥19.0自检河南谷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原物料验收标准版本号A/0黄曲霉毒素最低检出限为5ppb 自检完整粒率% ≥90.0 厂家提供报告损伤粒率% ≤2.0 厂家提供报告热损伤率% ≤0.2 厂家提供报告新原料或需更换供应商的原料,需提供样品经研发小试并组织相关人员品尝确认后方可进行更换;并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有效的外检到货要求报告、出厂检验报告等证件。

大豆的品质性状形成及影响

大豆的品质性状形成及影响

介绍并分析总结大豆品质性状、测定方法、品质性状影响因素以及改进栽培方法。

关键词:大豆;品质性状;影响因素:栽培方法1.大豆的品质性状形成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大豆是植物蛋白质以及食物油料的主要来源。

大豆外观主要品质包括大豆皮色、完整粒率、损伤粒率、气味以及色泽等。

大豆理化性质主要有蛋白质与脂肪等。

2.大豆品质性状具体指标、测定方法及分级标准2.1.外观品质大豆外观品质包括颜色、完整粒率、损伤粒率、杂质含量、水分含量、气味以及色泽。

2.1.1.大豆表皮颜色依据大豆的表皮颜色可分为:黄大豆:表皮颜色是黄色、淡黄色,脐的颜色是黄褐、淡褐或深褐色的籽粒不低于95% 的大豆。

青大豆:表皮颜色是绿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

根据子叶的颜色可将其分为青皮青仁大豆和青皮黄仁大豆。

黑大豆:表皮颜色是黑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

根据子叶的颜色可将其分为黑皮青仁大豆和黑皮黄仁大豆。

其他大豆:表皮颜色是褐色、棕色、赤色等只有一种颜色的大豆或表皮有两种颜色的大豆(表皮为两种颜色,棕色或黑色是其中颜色之一,占表皮面积J以上)等。

混合大豆:不属于以上列出的大豆的规定。

2.1.2.质量要求完整粒:大豆颗粒是完整无缺的。

未熟粒:大豆颗粒干瘪且干瘪面积占整个大豆面积的1/2或大于1/2,或者大豆表皮颜色青色面积占1/2或大于1/2,除了青色大豆。

损伤粒:大豆因机械损伤、发霉、受冻等原因而与正常颗粒不一样的颗粒。

热损伤粒:大豆由于高温受热而造成损伤的颗粒。

破碎粒:大豆因其它原因破碎且破碎面积占总体积的1/4或大于1/4的颗粒。

杂质:通过筛选后,不是大豆的其它物质,比如泥沙或者其它种子等。

色泽、气味:大豆本身原有的正常色泽和气味。

完整粒率:试样中大豆完整粒的百分比。

损伤粒率:试样中大豆损伤粒的百分比。

热损伤粒:试样中大豆热损伤粒的百分比。

高油大豆:大豆粗脂肪量为20%或者超过20%,这样的大豆为高油大豆。

高蛋白质大豆:大豆粗蛋白量为40.0%或者超过40. 0%,这样的大豆为高蛋白大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基) /%
完整粒 率/ %
损伤粒率/%
合计
其中:热损 伤粒
• ③生芽、涨大粒:芽或幼根突破种皮,或吸 湿涨大未复原的颗粒。
6
• ④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通过眼睛观察 大豆表面是否有霉菌,即看“表面现象”。 该定义要与霉变粒严格区分,GB 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霉变粒”为“ 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或子叶)、无 食用价值的颗粒”。生霉粒与霉变粒有本质 区别,检验中关键要观察霉变现象是否伤及 胚或胚乳,未伤及胚或胚乳的是生霉粒,伤 及胚或胚乳的是霉变粒;而且两个指标的归 属不同,生霉粒归属损伤粒,霉变粒归属卫 生指标。
GB 1352—2009《大豆》
安徽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二0一八年九月
1
目录 一、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检验方法 三、相关问题解答
2
• 一、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3
1、术语和定义
本标虽准然定新标义准了将2不1完条善术粒语这一。术与语G删B除1,3但5我21986《大们豆可以》在的实第际工3章作中相延比续,这个每名条词术术语语,按不新 规定均增完加善了粒包英括文未名熟粒称、,破便损粒于和理损解伤粒,。以免 对术语产生歧义,并修改了部分术语的定 义,删除了纯粮率、不完善粒等名词,修 订为完整粒率、损伤粒等术语定义。
12
• (1)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淡黄色,脐为黄褐色、淡褐 或深褐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
• (2)青大豆:种皮为绿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按 其子叶的颜色分为青皮青仁大豆和青皮黄仁大豆两种。
• (3)黑大豆:种皮为黑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大豆。按 其子叶的颜色分为黑皮青仁大豆和黑皮黄仁大豆两种。
10
• (7)完整粒率、损伤粒率、试样热损伤粒 率中的试样均是指未除杂的样品。
• (8)高油大豆:粗脂肪含量不低于20%的 大豆。其含量是基于净粮干基测得。
• (9)高蛋白质大豆: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40%的大豆。其含量是基于净粮干基测得 。
11
2、分类
本标准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对大豆进行 分类。将GB1352-1986《大豆》1.1.1中黄 大豆分为东北黄大豆和一般黄大豆合并为 黄大豆。其它大豆中增加了双色大豆,混 合大豆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大豆超过 5.0%的大豆”,删除了饲料豆(秣食豆) 、杂色大豆。互混限度5%调整了类别限度 大于95%。大豆中的特殊品种不在此分类 中,即不适用于本标准的分类规定,见本 标准1.范围中的描述。
其中:热损 伤粒
杂质含量 /%
水分含量 /%
气味、色 泽
1 ≥95.0 ≤1.0 ≤0.2
2 ≥90.0 ≤2.0 ≤0.2
3 ≥85.0 ≤3.0 ≤0.5
≤1.0 ≤13.0
正常
4 ≥80.0 ≤5.0 ≤1.0
5 ≥75.0 ≤8.0 ≤3.0
15
(2)高油大豆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高油大豆质量指标
5
• ①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对于只受虫蚀,但未形成蛀孔或隧道,未 伤及子叶,而且没有虫尸、虫网,应作为 完善粒。该定义与美国大豆标准中虫蚀粒 (指虫蚀部分超过1/4以上的颗粒)的解释 是基本一致。
• ②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 粒。表面有病斑纹,但是没有伤及胚或胚 乳的颗粒,应归属为完善粒。
• (5)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经筛理后仍 留在样品中的非大豆类物质。它包括筛下 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三类。注意事项 :(1)大豆以外的有机物质,包括异种类 粮粒均为杂质。(2)严重病害、热损伤、 霉变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无使用价值的大豆 均为杂质。(3)脱落的大豆皮为杂质。
9
• (6)色泽、气味:是检验大豆质量卫生的 最简捷的重要指标,通过色泽、气味可快 速判定大豆的基本质量,甚至卫生状况。 质量正常的大豆应有大豆固有的综合颜色 、光泽和气味。由于色泽、气味是感官检 验,虽然快捷,但也容易发生人为误差, 引起纠纷,所以对于色泽、气味不正常的 大豆,需要进一步检测其它质量指标和卫 生指标,判定其质量安全情况。
• 美国标准采用容重定等,未熟粒不饱满容重小, 已影响到大豆的等级,因此对大豆未熟粒不需要 检出,我国标准尚未采用容重定等,因此在检验 完整粒率时仍虽将未熟粒作为不完善粒拣出。
• (3)损伤粒:受到严重磨擦损伤、冻伤、细菌 损伤、霉菌损伤、生芽、热损伤或其它原因损伤 的大豆颗粒。
• 损伤粒由于其营养价值与使用价值受到破坏,并 可能含有潜在的有害物质。在设立大豆定等指标 项目时将其与未熟粒、破碎粒分开。
(1)完整粒:籽粒完好正常的颗粒。完 整粒作为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能够真实 地反映大豆的成熟度、完整度和使用价值 ,同一品种大豆完整籽粒越高,大豆籽粒 中含的营养物质也就越多,也更有利于加 工和储存。
4
• (2)未熟粒:指籽粒不饱满,瘪缩达粒面1/2 及以上或子叶青色部分达1/2及以上(青仁大豆除 外)的、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7
• ⑤冻伤粒:因受冰冻伤害籽粒透明或子叶 僵硬呈暗绿色的颗粒。要求对籽粒的透明 程度或子叶性状进行观察,必要时需剖粒 检验。
• ⑥热损伤粒:因受热而引起子叶变色和损 伤的颗粒。
• 应包括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等 。要求观察子叶变色和损伤程度,必要时 需剖粒检验。
8
• (4)破碎粒:子叶破碎达本颗粒体积1/4 及以上的颗粒。需观察整体样品的外观特 征,确定籽粒的破碎程度。
等级
粗脂肪 含量 (干基)
/%
损伤粒率/%
完整粒率 /% 合计
其中:热损 伤粒
杂质 水分 气味、 含量/% 含量/% 色泽
1 ≥22.0
2 ≥21.0 ≥85.0 ≤3.0
≤0.5
≤1.0 ≤13.0 正常
3 ≥20.0
16
(3)高蛋白质大豆质量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高蛋其它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 大豆及双色大豆(种皮为两种颜色,其中一种为棕色或黑 色,并且其覆盖粒面二分之一以上)等。
• (5)混合大豆:不符合1至4规定的大豆。
13
• 3、质量要求
14
(1)大豆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大豆质量指标
等 完整粒率

/%
损伤粒率/%
合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