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更新研究
长春市快速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模式研究_以地铁1_2号线为例
长春市快速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模式研究——以地铁1、2号线为例赵红梅 刘涛摘要: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规划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对“TOD”的认识与理解入手,立足于长春市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特点,首先确定快速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建设的规划目标,分析研究站点周边用地规划区范围的确定方法,同时针对站点的差异性进行合理分类,着重对站点周边区域的用地属性确定、高度控制及开发强度确定等规划设计难点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方法,本文还对“TOD”站点核心区域规划所涉及的交通与步行环境等重点问题提出规划设计要求。
关键词:长春;轨道交通;开发模式前言《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确定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5条地铁和轻轨线路组成放射式的线网,其中3条放射线为地铁线(1、2、5号线)、2条半环线为轻轨线(3、4号线)。
线网总长度179公里。
2008年,长春市启动了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一、二号线建设项目,为项目立项与建设实施做规划准备,其站点周边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也随之启动。
而轨道交通沿线各站点所涉及的周边用地将因交通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能力已被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建设实施所证实。
对于像长春市这种规模的城市来说,其对站点周边用地的影响只能是其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能力的中观或微观层面的一种体现。
如何借鉴现有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实现长春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与站点周边用地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我们要回答的一个主要问题。
同时通过对一、二号线的研究,得出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以便为后续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1 对“TOD”的认识与理解“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意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在TOD 概念引导下的用地模式,是一个以公共交通站点为核心,布局紧凑、功能混合的城市节点区域,通过合理的设计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的城市更新策_省略__以宁波市大梁街片区城市更新为例_赵怡
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大梁街片区城市更新为例赵怡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的建设对城市中心区更新带来的影响,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相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引导下城市中心区更新的特点。
以宁波市大梁街片区的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提出合理的发展容量建议,并对土地利用模式、空间利用方式、交通体系构建等提出建设性的策略,为我国今后这类城市更新模式提供前瞻性意见。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城市更新;大梁街1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大量城市轨道站点开始出现在城市中。
运量大、速度快、且便捷的优点使得轨道交通大大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改变了人流集散的方式,从而提高了站点周边的土地价值,给站点密集的旧城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城市轨道交通有别于传统传统交通要素对城市的单纯作用,它对站点区域的发展容量、空间利用模式、交通体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鉴于国内城轨站点地区的开发尚未成熟,缺乏结合中心区更新的经验,因此本文首先从几个研究要点做了分析;然后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用宁波市大梁街区做了理论经验应用的探讨;最后提出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2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对城市更新的影响2.1促进城市中心用地性质的调整我国城市更新主要依靠市场化的土地开发,许多城市中心区拆迁的高成本使旧城改造进程变得缓慢艰难。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通过经济杠杆促进土地利用的置换,激励旧城范围内的再开发建设活动。
居住、文化、教育、工业等用地将在市场的作用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将是获利能力较强能承受较高地价的办公商业等设施。
2.2促进城市集约化立体化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在站点区域汇集大量人流,从而引起用地的集中布置。
在一定限度之内,这种集中能够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使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以站点开发为主导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利用不同空间位置的分布,可以使不同的城市功能组合交错,也促进了文化、交通、购物、娱乐等职能的发展,使周边区域日益成为网络系统错综复杂的有机实体。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1. 引言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排放污染,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间的联系与互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向更加智慧、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不仅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便利程度,更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发展。
合理规划和利用站点周边土地资源,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完善,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得以提升。
由于轨道交通站点的便利性和交通优势,周边土地成为热门的发展和投资区域,因而土地价值也得到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改善周边商业环境,促进商业繁荣和消费增长。
站点周边商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可以吸引更多人群聚集,增加商业活动和交易额。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可以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促进老旧区域的改造和提升,提高城市形象和居住品质。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站点周边可以打造更加宜居和宜商的城市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也能促进城市发展与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上。
合理规划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间浪费,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人口居住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城市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周边土地价值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轨道交通的站点周边往往是城市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度大大增加,使得周边土地的交通通达性更强,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这就导致了周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相对有限,从而推动了周边土地价值的上升。
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升周边土地的品质和形象。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研究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二、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土地的要求也比较高。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要征地、拆迁等,因此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土地开发的重要推动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通常会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形成交通枢纽、商业、住宅等综合开发模式。
对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1. 上海地铁与陆家嘴金融中心上海地铁的发展与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崛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上海地铁在陆家嘴地区的发展,为该区域的商务办公、金融贸易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保障。
陆家嘴地区的地价也因地铁的建设而大幅上涨,成为上海甚至全国的金融中心。
2. 北京地铁与地下商城北京地铁的发展,也带动了地下商城的发展。
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延伸,地铁站周边地区的商业活动逐渐增加,地下商城也成为了北京城市建设中的一大特色。
以上两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拉动了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四、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 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2. 土地利用与交通枢纽建设的矛盾城市中心地带的交通枢纽建设,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征用和拆迁。
而这些地区通常是城市的繁华商业区或者住宅区,土地利用的矛盾也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一个难题。
3. 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如何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当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是对城市发展的延续性负责,也是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负责。
1.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更加注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和布局,充分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设计导则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边地区的设施规划和设计对提升城市交通服务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套实用可行的导则,以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的发展和建设。
二、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规划原则1.便利性原则: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应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和增加居民生活服务功能为出发点,合理布局公共交通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医疗设施、文化设施等,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2.公共空间原则: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规划应以打造公共空间为目标,注重创造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环境,提供休闲娱乐、集会交流的场所,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社交活动的开展。
3.综合配套原则: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规划应注重配套设施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公共设施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需求。
4.景观环境原则: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规划应注重环境美化和景观塑造,通过绿化、广场、雕塑等手段打造美丽宜人、人文自然相融合的景观空间,提升区域形象和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三、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设计要素1.交通设施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交通设施规划应考虑站点出入口、步行道路、自行车道、交通广场等,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确保交通便利性和安全性。
2.商业服务设施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应考虑商业中心、购物中心、超市、餐饮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购物和生活需求。
3.医疗设施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医疗设施规划应考虑医院、诊所、药房等,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4.教育设施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教育设施规划应考虑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在保证居民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在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轨道交通场站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更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 情境规划:在设计轨道交通场站时,应考虑将其融入周边环境,并与周边土地的功能相结合。
例如,将轨道交通场站与商业、居住、教育等功能相结合,形成以场站为核心的综合区域。
2. 提供便利设施:轨道交通场站应设置充分的公共设施,如自行车停车场、步行道、儿童乐园等,以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
同时,还应设置充电设施,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3. 引入绿色植被:在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中,应注重绿化规划,引入适宜的植被,并采用生态景观设计,以提升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
4. 促进就业机会:轨道交通场站周边土地的开发应为市民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引入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功能,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5.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在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可以在地下设置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6. 引入智能科技:通过引入智能科技,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
停车系统等,优化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的协调,提升出行效率。
总之,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创造便利的交通环境,提升居住和工作的舒适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注重环保和绿色发展。
05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模式研究——以沈阳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开发为例
方式的合理区半径。综上所述,在中心城区以适宜步行的距离作为轨道站点的直接影响区,
其范围在 400-600 米之间;在新区考虑多种出行方式与轨道站点的接驳,把轨道交通的最大
影响区域确定在 2000 米之内。
角度二: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轨道交通车站类型,将轨道站点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划
3
为控制区,给予特殊政策和建设开发上的支持。规划上将轨道站点周边控制区范围划为 500
分析轨道站点对其周边物业价格影响的变化来确定控制区范围。
4
角度四:轨道交通会带来沿线区域土地开发强度和结构的变化。通过对沈阳地铁已建
成的 1 号线和地铁 2 号线沿线土地利用情况进
行分析,在其站点周边 600m 范围之内位一些
新建地区,开发强度大,在站点 600 米外基本
为以前的建筑,受地铁得影响较小,其对沿线
沈阳地铁站点周边房价变化回归分析图
房价变化可以分析处出住宅 300 米以内衰减
范围不明显,300 米外较为显著;商铺 100 米
内具有较大升值空间,100-300 米内增幅不
大;办公 100 米内有明显增值空间,100-200
米内呈现大梯度衰减。车站周边 1600 米以内
房价按距离衰减,在 800 米出现拐点,在大
3.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功能构成
沈阳 4、9、10 号线站点管理范围
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新增长点,其带动
商贸中心型
站点沿线的土地开发,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形成以轨
道交通车站为核心区,周围布置相匹配的功能,形成区域
中心。一般分为以下五个功能分区,分别为核心商业区、
办公区,居住区、公共空间、次级区。
约 1600 米处房价曲线下降改为水平并有少量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通工具。
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升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引发土地开发热潮,改善周边商业环境,促进城市更新改造,并推动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深远的,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实现最大的利益。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应当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土地价值、土地开发、商业环境、城市更新、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影响、利益。
1. 引言1.1 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城市发展与经济繁荣。
通过轨道交通的延伸和连接,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合作与交流。
城市轨道交通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助力吸引人才和优质资源的流入。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1.2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乘客出行的便利程度和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合理规划和管理站点周边土地,能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有效利用站点周边土地,城市可以吸引更多商业、文化、居住等活动聚集在周边区域,形成一个繁荣的城市中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2023-10-30CATALOGUE 目录•研究背景和意义•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国内外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政策研究•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政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和意义03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高铁站点周边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背景01我国高铁建设快速发展,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成为重要议题。
02土地利用政策对于高铁站点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关键作用。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研究还可以为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探究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政策,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010203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以交通枢纽、商业和居住为主,其中交通用地占据较大比例。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土地利用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需求。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交通用地与商业、住宅用地的比例失衡,导致交通压力过大。
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土地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土地利用存在矛盾。
01020303国内外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政策研究1国内土地利用政策23为高铁建设提供所需的土地资源,政府会采取征收措施。
征收的土地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等。
土地征收在高铁建设过程中,对于已经出让或划拨的土地,政府会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整合,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土地流转政府会预先储备一定数量的土地,以备将来高铁建设之需。
这些土地可能来自于征收、购买或其他途径。
土地储备国外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征收与流转与国内相似,国外政府也会采取土地征收和流转的方式为高铁建设提供土地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它对城市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合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的作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确定和建设的开通,都会使得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得到提升。
因为轨道交通的运营会带动周边商业、住宅等用地的需求,从而推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益。
二、改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有序的城市发展。
在轨道交通线路沿线,会形成集中的商业、办公和住宅区域,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地带,同时也缓解了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压力。
三、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高城市土地的通达性和可及性,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分析还体现在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方面。
一、促进中心城区的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中心城区的土地重新利用和更新。
通过轨道交通的运营,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办公机构进驻中心城区,使得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二、提高城市边缘区域的开发潜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会使得城市边缘地区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这些地区以前可能因为交通条件不佳而未能有效利用,而通过轨道交通的引入,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了城市的新的发展热点。
三、完善城市的功能分区。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还可以带动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城市的功能分区。
通过轨道交通的引入,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分区发展,使城市的功能分区更加合理。
一、减少土地的交通用地占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完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这将减少对土地的交通用地需求,从而节约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脱节的弊端逐渐显露,为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及站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本文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的设计实践,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提供相应策略。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空间、站城一体化设计、清水河站、实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和目的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需求增长,城市交通系统有待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
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大的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区域间的重要联络方式。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均已实现了规模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但在实际运营中却忽视了与城市发展的结合,造成了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
为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及站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实现城市空间紧凑发展,以解决城市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并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实现城市更好地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的设计实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的相应策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相关设计理念及案例2.1 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站城一体化设计是指将作为交通节点的车站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站点周边城市空间的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思考,通过车站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构建全新的城市空间形象,并提升站点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2.2 站城一体化设计案例香港地铁将军澳线及其站点周边城市空间,是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以车站为导向的设计思想引导了周边城市的规划方案。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能够提高城市的运输效率和环境质量。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使得站点周边的土地价值大幅提升。
由于轨道交通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周边土地成为了开发商们追逐的热门地块。
这种情况下,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出现了多样化和高效化的发展趋势。
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可以建设商业中心、写字楼、住宅区等各种类型的地产项目,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多元和鲜活的发展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提高了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
在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这就导致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高成本。
而有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加入,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
轨道交通的运营不仅提高了周边土地的开发便利性,同时也为土地的效益增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土地利用的成本得到了降低,同时土地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也需要严格把控。
尽管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给周边土地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但是要合理规划和管理站点周边土地的利用问题。
一方面,要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用地,避免土地利用过度集中化,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要加强对于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控制,保证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者和政府部门做好土地利用的监管和管理工作,确保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正面影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也需要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相结合。
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既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同时也能够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在站点周边,轨道交通所带来的便捷和流量也为周边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站城一体视角下高铁站点周边更新城市设计——以成都火车南站为例
站城一体视角下高铁站点周边更新城市设计——以成都火车南站为例钟婷摘要:本文针对高铁站点周边的城市更新,从站城一体的角度出发,描述了我国站城一体城市更新中面临的问题与难点,阐述了站城一体的内涵,并就实现站城一体从编制方法、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文章以成都火车南站为例,在分析现存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布局、交通规划、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为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站城一体,高铁站点,城市更新1规划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火车站已经有原来单纯的交通建筑,向大型化、综合化建筑发展;从原来城市边缘的交通性建筑逐渐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触媒。
高铁站点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在旧城改造中,如何在现有的建设情况基础上,协调站—城关系,激发城市枢纽地区活力,营造良好城市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本文在站城一体开发理念下,通过案例总结了站城一体开发在火车站点周边改造中的特征,并且以成都市火车南站周边改造为例,对其重新定位,提出在工作方法、思路,并就功能业态、交通组织、以及形象打造方面提出了策略。
2站城一体的城市设计2.1概念与理解站城一体开发就是将作为交通站点的车站空间和城市开发建设融为一体的模式。
通过将车站开发与城市空间开发的整合,创建全新的城市空间效果。
在站城一体开发的过程中,城市与轨道站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共同机构体,两者之间通过相互依存而取得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上升。
关于火车站点周边的再开发,各国均有自己的实践。
日本的车站建设是走在世界前沿,在日本在涩谷站的改造中,将铁轨改良、土地区划调整、以及站点周边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全盘考虑,通过建设跨地面、天桥、地下多层的城市交通极核,以减少地形高差影响,街区整合为目的的立体步行安全网络,不仅提高周边的可达性,还将原来被截断的人流导入车站,促进区域持久的高人气;导入多项文化功能,创造文化传播交流空间。
车站包括底层商业,高层办公、中层2000席的音乐剧场以及街区信息转播平台的站厅,还设置了文化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和重视。
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
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往往会依据城市功能布局和交通需求,将交通节点与人口密集区域相连接,从而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
例如,地铁线路的延伸往往会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以地铁站为核心的综合开发区。
这种优化调整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使得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和高效。
2. 土地利用混合化程度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规划一般会考虑到交通枢纽周边区域的综合利用。
例如,在地铁站的周边地区规划建设商业、办公、居住等多元化的功能,使得土地利用混合化程度得到提升。
这种混合化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助于缩小居住与工作地点之间的距离,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 规划控制城市扩张方向和范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控制和引导城市的扩张方向和范围。
例如,规划中合理设置地铁线路和站点,可以将城市扩张的重点引导到轨道交通覆盖的区域,避免无序的城市蔓延,达到有效的土地利用。
2. 促进城市更新与再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往往与城市更新和再开发相结合,通过规划合理的轨道交通线路,提升旧城区或工业园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土地的再利用和更新。
例如,通过在旧城区或工业区域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可以提高这些区域的交通便捷性和可达性,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本进入,推动土地的重新利用和城市的复兴。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土地利用转型困难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往往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储备和征地拆迁工作,因此在一些城市中存在着土地利用转型困难的问题。
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与开发实践研究
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与开发实践研究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泉城”之称。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济南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拓展。
济南市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与开发实践,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土地储备和开发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土地储备情况分析1.1 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总体情况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以城市开发区和新城区为主,主要分布在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周边区域。
随着济南市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1.2 土地储备区位优势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区位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周边区域是城市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有利于区域的交通联通和发展。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区域大多处于城市的发展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有利于城市新区的规划和建设。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吸引企业和资金进驻,推动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城市更新与土地整理、产业集聚与发展、配套设施建设及商业开发等多种形式。
城市更新与土地整理是重点,旨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二、开发实践研究2.1 土地开发现状产业集聚与发展是重点,吸引了大量的产业项目和企业进驻,推动了区域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城市更新与土地整理稳步推进,有力地改善了周边区域的市容市貌和生态环境。
配套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包括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设施、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2.2 开发实践成效区域功能得到了优化和提升,特别是商业、居住、文化等功能的开发,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选择。
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改善,城市风貌得到了提升,有力地提高了周边区域的品质和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同时也对城市的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效益和问题。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区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对周边居民的出行产生了积极影响。
传统的公交系统往往运行不稳定,乘坐体验差,而轨道交通的开通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
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提高了日常出行的便利性。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建设,使得城市不同区域的联系更加紧密,吸引了更多的商业、服务设施和产业资源的流动,进而提升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例如,上海的地铁建设为浦东新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也可以带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沿线的土地价值会因为交通设施的建设而得到提升,房屋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此外,轨道交通带来的便利性也会吸引更多人选择居住在轨道交通附近,从而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能带来的问题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是经济负担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远超过传统公交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这就要求政府在投资轨道交通时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评估,确保投入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尘土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干扰,同时轨道交通的运行也会导致噪音和震动。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来解决,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可能带来土地利用问题。
为了建设地铁站和轨道线路,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原本用于农业或其他用途的土地被占用,进而影响土地的利用模式和生态环境。
以城市轨道交通_TOD_开发带动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规划设计徐志焕,葛 会(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产开发分公司,浙江宁波 315111)第一作者:徐志焕, 男, 统计师引用格式:徐志焕, 葛会. 以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带动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04): 9-15. XU Zhihuan, GE Hui. Research on urban renewal strategy driven by urban rail transit TOD development - Ningbo city case study[J].Modern Urban Transit, 2024(04): 9-15.DOI:10.20151/ki.1672-7533.2024.04.0021 引言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城镇化推进到摘 要:在土地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应注重城市空间拓展及结构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模式能够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沿线的土地利用开发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如何在强调沿线土地高强度开发、协调开发主体复杂性、强化历史文化等特色价值挖掘与利用等理念及特征的同时引导城市更新,文章以宁波市为例,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模式开展案例研究,在分析其以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带动城市更新的实施策略及瓶颈的基础上,从开发主体、开发模式、资金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将轨道引领城市发展落到实处,助力城市更新,改善城市面貌,并为其他城市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TOD 开发;城市更新;策略;宁波市 中图分类号:TU984一定阶段后,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将发生转变,逐步由增量开发转变为存量更新。
202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5.22% [1]。
预计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城镇化由高速推进向逐步放缓的“拐点”[2]。
轨道交通引导下的城市更新研究
在“交通引导发展”模式方面,国内外典型城市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例如, 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凭借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了城市的高效运转和区 域拓展。而国内城市如上海、广州等也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推动了城市发展。 这些城市的共同点在于,轨道交通的发展紧密结合城市规划,从而引导城市向更 加紧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运营策略: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合作,实 现信息共享和一体化运营。同时,需要优化轨道交通线路和班次,提高轨道交通 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吸引更多的客流。
四、轨道交通引导下的城市更新 案例
1、北京地铁10号线:北京地铁10号线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优化站点周边区 域的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城市更新的有机融合。例如,在太 阳宫站周边区域,地铁与周边建筑实现了功能整合,形成了集住宅、商业、文化 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二、轨道交通引导下的城市更新 意义
1、经济效益: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能有效带动沿线土地升值,提高周边 地区的商业价值和房地产价格。同时,轨道交通能吸引大量客流,提升沿线商业 设施的营业额,为沿线地区带来持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2、社会效益: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能提高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轨道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体 验,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
总之,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轨道交通“交通引导发展” 模式在国内外典型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发 展的推动作用,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注重提高运营效 率和管理水平,同时环保和文化遗产保护等社会问题。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变化,轨道交通“交通引导发展”模式将有望实现更加智能 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
09-双龙地铁枢纽区域城市更新统筹规划研究 报奖专用简文本
城市设计范围11.84km²◼规划范围| PLANNING RANGE本项目涉及四个街道:龙岗街道、宝龙街道、龙城街道、坪地街道。
城市设计范围约11.84km²。
72153以地铁3号线双龙枢纽站为中心,2500米半径范围内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区域,涉及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项目范围面积约4km²。
◼综合交通|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优越的轨道交通区位公共设施缺口较大,存在服务盲区机动交通外强内弱图例:管理服务设施文体设施医疗卫生教育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图◼规划策略| PLANNING STRATEGIES 多维连接,交往无界多元复合,产城共荣串点成链,蓝绿织城高效枢纽,站城聚变循环畅通,各安其道特色强化,古今辉映生态功能空间联系交通形象◼空间结构与总平面图一带两廊两轴三中心四片区以沿街绿道串联分散绿地,形成公共空间系统顺应山水绿脉连通两岸,组成片区特色形象——桥◼公共空间| PUBLIC SPCAE曝氧汀步水上浮桥新建路桥社区通廊◼片区划分| ZONE DEVISION山河丽城畔水居城云桥产城须根老城云桥产城景观街道生活街道+功能单元客韵公园+墟街须根老城畔水居城河岸生活绿色廊道+宜居社区山河丽城山河互联主题街区+多元街坊打造区域文物径,串联历史文化节点大环套小环——龙岗客家文化体验大环线+6km 古迹漫游线串联鹤湖新居、龙园文创节点、老墟镇龙塘世居历史风貌区等文化节点,打造双龙特色1万步文化健行环。
主线加支线主线即大环线;支线是进入到各个历史街巷的主要路径,对其街道界面,指示标识,路面铺装进行重点控制。
◼文脉延续| CULTURAL SUCCESSION路径分级控制重点控制要素大环线一级控制B8-建筑退线及骑楼、C6-地面铺装D2-导视位置尺度D3-导视形式色彩E4-自行车系统、E5-人文漫游路径E6-道路交叉口小环线二级控制B4-塔楼布点、B5-塔楼高度与天际线B6-地标、B7-二层连廊C3-公共通廊、C4-绿化景观C5-广场及庭院、C6-地面铺装支路三级控制B1-建筑色彩与材料、B3-区域照明B8-建筑退线及骑楼、B9-街墙界面C6-地面铺装、D4-店铺招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更新研究
阿支热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摘要:轨道交通站点的建设会带动其周边地区的土地升值和建设密度的增长,但如何进一步使资源扩大影响面,促进机能高效运转和发展地下空间等是当前城市建设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城市更新内容。
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能在创造和谐空间环境的同时能带来良好的空间效益。
通过编制深圳轨道交通周边环境的城市设计,可以保证在以人文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地铁周边环境的城市活力、增加商机及和谐统一城市整体形象,不仅从城市用地结构、交通组织等宏观方面提升城市效能,也能在细节方面对城市景观和活动空间进行精雕细刻,并充实特色文化内涵,从而对城市经营、城市CI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转型时期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前提是我们的空间资源可开发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了。
一、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更新的内容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更新需要考虑的设计元素包括土地使用、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公共空间、使用活动、交通与停车、人文特征和景观体系等。
下面针对这些设计元素来分析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更新,需要考虑以下的设计元素:
1、土地利用与综合开发
轨道交通城市建设围绕地铁站点展开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与改造,形成TOD概念引导下的理想开发模式。
通过提升轨道交通站点核心区的开发强度,提高居住及就业人口数量,增加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实现轨道交通建设与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建设的良性互动。
1.1“TOD”模式站点不同圈层土地利用特点
住宅增值空间变化关系图(a)、
商铺增值空间变化关系图(b)
办公物业增值随空间变化关系图(c)
通过比较三种物业杂不同范围内的增值潜力,确定在距轨道交通站点100M左右范围内的核心区域,应优先布置商业和办公的综合用地和部分商住,在100-300
范围内可适当提高住宅用地和办公用地的比重,在400-500M范围及外区用地以居住为主。
三种物业类型的增值对比分析图(d)
结合深圳市自身的特点,初步确定深圳市各类站点的圈层控制尺度及圈层名称,同时考虑深圳市不同类型站点的影响区域影响范围的差异行,给出不同的圈层尺度。
详见表1。
表1深圳市各类型站点圈层控制尺度表
2产业
轨道交通规划与实施使“深圳商业”不再是“关内商业”。
深圳商业将会走出关外,商业竞争格局面临着实质性的突破。
地铁的修建推动了罗湖老城区的旧城改造,新城区的商业如虎添翼,加速了商业中心的西移。
其次,轨道交通加速了深圳商业格局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商业格局逐步完善。
目前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上沿线建成的商业物业有1.城建购物公园、2.中信城市广场等,而正在开发之物业有3.东门地铁商城、4.华润世纪广场、5.新城市购物中心、6.中华商业广场等,当中不乏航母级的商业物业,如新城市购物中心、华润世纪广场等。
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形成7.福田中心区、8.皇岗、9.华侨城、10.车公庙等商业圈。
同时,即将开工地铁二期工程沿线商业物业也进入大开发阶段,一些新的商圈正在酝酿和形成之中,使深圳商业圈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商业格局逐步完善。
此外,
地铁建设还可以充分发挥“地下经济”优势。
地铁枢纽站地下层可以将几个商业空间连通,发展成为大型地下商业设施,给市民的购物带来便利。
预计未来,一些新兴的商圈将会在地铁沿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而带来地铁商业新一轮的兴起和发展。
但是,轨道交通的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
地铁开通后,对人流具有强大的集聚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快捷地疏导人流,而这种疏散人流的作用也足以让一个原本人气旺盛的商圈变得冷清,甚而可能导致该商圈逐渐衰退,所以在乐于地铁利好新商圈的同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老商圈的衰败。
3空间形态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全封闭式的,仅靠站点来与外界进行联系,其客流的集中与疏散都是通过站点来完成的。
站点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城市空间的新增长点,大型的轨道交通站还会形成城市中独特的岛式结构。
政府经常利用轨道交通的这种特性来带动沿线地区的土地开发,也即TOD模式。
在轨道交通的站点四周经常形成“公交社区”。
即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交车站门户,公共广场及商业和服务设施围绕车站布置,形成社区中心,四周布置居住或其它建筑,整个社区的建筑密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
这种公交社区有利于吸引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人流集中,进而使建设用地进一步向公交车站集中。
这种“公交社区”能够解决城市郊区低密度蔓延所造成的公交低效率服务。
轨道交通站点的不同交通接驳方式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可以按照接驳交通工具分为两类来分析,一类是私人交通工具,如自行车和小汽车,另一类是公共交通,如公共汽车。
对于私人交通工具而言,带来的空间形态和步行一样,是圈层式向外发展,这是由于它们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只是速度的不同使得影响范围比步行大,相应的密度比步行低。
对于公共交通而言,主要是沿公共汽车线路带状发展,沿公共交通线伸展出几条相对高密度的发展带。
根据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中心区的距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分析:城市中心区的站点;城市边缘区的站点;城市外围区站点。
1)位于中心区内的轨道交通站点
其站点四周地区的土地开发已较成熟,新开发项目较少,站点的开发对四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影响不太明显。
可以通过中心区轨道站点的建设,缓解老城区的交通拥挤,促进老城区的更新改造。
因此中心区的站点对其四周地区的空间形
态影响不大。
但是它提供了老城区与城市外围联系的快速交通方式,有利于老城区的辐射,促进城市空间形态向郊区的扩展。
2)位于城市边缘区的轨道交通站点
城市边缘区的轨道交通站点比较复杂,它可能是交通枢纽换乘处,如铁路、机场、长途汽车等,或者是高架轻轨与地下地铁的转换处。
这些地区是城市空间扩展最活跃的地区,主要靠交通功能带动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
站点四周汇聚了大量的人流,因此随之设立大量的公共设施,也吸引了大量的居住区开发。
因此在这类站点四周经常成为城市地区性的中心、城市空间扩展的节点,成为轨道交通轴线上最活跃的点状高密度中心。
3)位于城市外围区的轨道交通站点
其四周地区在站点建设前开发程度不高,因此站点的建设对四周地区的带动作用明显。
四周开发的用地大多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往往集中在靠近车站的局部地段,呈现围绕车站开发的空间形态。
在理想状态下,站点四周的空间形态应该是对称的。
但是在外围区的轨道交通线路通常为地面形式,并且车站往往偏在轨道一侧,对站点四周地区造成一定的分割。
因此位于车站开口一侧的空间扩展要大于另一侧,相应的城市外围区轨道交通站点四周的空间形态应该如图1所示。
图1城市外围区轨道交通站点附近空间形态图
4人文特征
现代地铁空间不仅承载交通功能,更承载者历史、人文和科技等多元文化。
没有历史文化痕迹的单调空间形态给人“失忆”的感觉,只有注入地方特色的轨
道交通建设文化空间,与其它城市地铁相比才能彰显其差异个性和识别标志,传承并塑造城市人文精神。
因此在深圳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同时需要挖掘各站点历史内涵,整理历史要件、地方元素和本地色彩,使其融入在历史氛围与周围环境中,但不要过分强调历史碎片的展现性,为地铁站点的深化设计提出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指引,以及具有地域特征的视觉体系和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导则。
三、结束语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让城市更适合人居住并更具有地方特色。
深圳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环境的城市更新带动周边环境的发展,充分考虑地面交通及其辐射地带的城市特色,考虑市民最基本的心理和使用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和景观系统建设,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保留适当预留地供未来使用,最终达到城市功能、交通和地下空间建设一体化,以及公众、环境和经济三方利益的平衡,使城市建设朝着的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更新研究
作者:阿支热扎
作者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2011(2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jsllyj20112053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