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养分空间分异

【每日一练】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养分空间分异

【每日一练】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养分空间分异

解析:谈建生

编辑:谈笑间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图1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据此完成 1-3题。

2题选项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④ 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答案】1. B

【解析】“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因此黄河含沙量极大,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从而使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此题选B项。

【答案】2. C

【解析】我们知道黄河水为淡水,海水为咸水,含盐率高,因此,河道内侧含盐量应最低,“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正确;由题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可推断,近海沿岸受海水作用较强,盐度较高,而地势较高的地区,受海水作用较弱,湿地含盐量应较低,②项错误;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受黄河淡水影响大,土壤盐分含量较低,③项正确;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由黄河流水堆积而成,含盐量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受海水影响大,含盐量较高,④项正确。

【答案】3. B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即磷主要来自陆地,总磷含量整体上应由陆向海递减、由河道向外递减,C、D错误。“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故氮含量应与植物的分布一致,近海滩涂地区土壤盐度高,植物较少,因此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B项正确,A项错误,应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减。

【每日一练】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养分空间分异

【每日一练】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养分空间分异 【每日一练】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养分空间分异 解析:谈建生 编辑:谈笑间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图1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据此完成 1-3题。

2题选项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④ 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答案】1. B

【解析】“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因此黄河含沙量极大,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从而使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此题选B项。 【答案】2. C 【解析】我们知道黄河水为淡水,海水为咸水,含盐率高,因此,河道内侧含盐量应最低,“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正确;由题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可推断,近海沿岸受海水作用较强,盐度较高,而地势较高的地区,受海水作用较弱,湿地含盐量应较低,②项错误;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受黄河淡水影响大,土壤盐分含量较低,③项正确;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由黄河流水堆积而成,含盐量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受海水影响大,含盐量较高,④项正确。

区域生态环境 基础题(1)

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哈密盆地年均降水量35.3mm,年蒸发量3089mm。这里河沟水量少、渗漏大,出山口后消失于山前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哈密盆地绿洲不同时期地下水埋藏深度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哈密盆地绿洲3-7月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多 B: 山地阻挡,迎风坡降水增多 C: 农耕季节,灌溉用水量增加 D: 风力增大,地下水蒸发增加 2. 应对哈密盆地绿洲地下水位变化最有效的措施是()。 A: 修建河沟防渗工程,推广根灌技术 B: 营造河流上游人工林,涵养水源 C: 采取人工增雨措施,缓解水源不足 D: 建设灌溉机井,开采深层地下水 答案 1. C 正确率: 65%, 易错项: A 2. A 解析 1.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地下水埋藏深度等于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哈密盆地绿洲3-7月地下水埋藏深度在增加,说明期间地下水在减少,水位在不断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3-7月,处在哈密的农耕季节,农业用水增加,进而使地下水及其补充水源减少。冰川融水和降水增多都会增加地下水水量,使埋藏深度降低。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A项,哈密盆地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开采地下水用于农业发展。修建防渗工程、推广根灌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故A项正确。 B项,哈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大多为季节性河流,营造人工林对涵养水源的效果不明显。故B项错误。 C项,人工增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源不足问题,但是其成本高,效果小,不是最有效的措施。故C项错误。 D项,开采深层地下水会加剧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辽东湾海岸经历了多次变迁。清末民初大量移民开发,以及20世纪80年代前人口自发迁入辽河流域,促进了流域的大规模开发,1950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下图为辽东湾辽河河口附近近百年来海岸线的变迁,图中最终海岸线(实线)为2003年实际状况。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刘艳丽;李成亮;高明秀;张民;赵庚星 【摘要】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成土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探索其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土壤肥力保持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黄河三角洲棉田、麦田、苇地、碱蓬地和裸地等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裸地土壤相比,有植被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团聚体水稳性、饱和含水量与毛管含水量也有相应的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土壤总盐分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在所研究土壤中,土壤物理性质依麦田-棉田-苇地-碱蓬地-裸地的次序从最佳向最差过渡.逐步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毛管孑L隙度是土壤毛管含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团聚体水稳性主要由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毛管孔隙度决定,土壤总盐分含量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含量(r=0.8323)、速效氮含量(r=0.7558)和有效磷含量(r=0.9049)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应以增加有机质的投入,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为基础,促进土壤良好结构形成.这些结果为该区土壤肥力提高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2015(035)015 【总页数】8页(P5183-5190)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毛管含水量;土壤有机碳;黄河三角洲

【作者】刘艳丽;李成亮;高明秀;张民;赵庚星 【作者单位】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 安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271018 【正文语种】中文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造陆速度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新生土地为该区提供 了广阔的耕地后备资源,但土壤盐渍化一直是困扰该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1]。在 不同水平土壤水盐影响下,该区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2-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植被覆盖因其涵养土壤水肥功能的不同而对土壤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5-7]。因此,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将为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 的优化与土壤肥力的保持提供参考依据。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植被覆盖与管理方式的差异是影响土壤理化特性的关键因素, 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不同植被覆盖对黄土高原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8],人工植被能够显著改善土壤性质,并且人工植被对土壤性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天然植被,乔灌木林的改善作用优于草本植物[5]。有关南方红壤丘陵区的研究发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差异显著,草本覆盖模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综 合效应最佳[9]。红壤侵蚀裸地不同植被恢复过程中有机碳积累促进了土壤团聚体 的形成及稳定性[10-11]。黄河三角洲林地与棉田的对比研究发现,多年生刺槐林其植被覆盖率大,表层土壤水分蒸发量小,土壤返盐轻,加之林内的枯枝落叶、残死细根进入土壤,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养分质量分数[12]。土壤有机碳积累改善土

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

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 张华杰;陈为峰;宋富贵;李晓;周虎 【摘要】本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新户土地开发项目二期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法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养分以及 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的空间插值结果进 行分析比较,用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以确定盐碱地有 机质的合理取样密度。结果表明,研究区速效钾的变异系数为18.4%,属于低等程度的变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变异系数在57.4%~76.9%之间,属 中等程度变异。研究区的各种土壤属性均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空间 自相关性。有机质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影响因素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有关,而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与耕作方式及农业生产 中施肥等有关。随着采样点密度的增加,克里格插值精度提高,适当减小样点密度可 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确定研究区土 壤有机质合理取样数为111个,合理取样单元为48 hm~2,合理取样间距为692 m。【期刊名称】《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16(033)002 【总页数】7页(P120-126) 【关键词】盐碱地;空间变异;地统计学;合理样点密度 【作者】张华杰;陈为峰;宋富贵;李晓;周虎

【作者单位】[1]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271018;[2]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山东东营257091;[3]垦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东营257500;[4]泰安市恒源大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9.3 张华杰,陈为峰,宋富贵,等.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33(2): 120-126. ZHANG Hua-jie, CHEN Wei-feng, SONG Fu-gui, et a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and Salinity in Saline-alkali Land and 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Sampling Densit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33(2): 120-126. 盐碱地作为珍贵的后备土地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目前,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及滨海地区的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总面积超过3 333万hm2,其中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碱地面积约1 333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1]。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对我国耕地地力提升、耕地数量的增加,以及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认识和掌握土壤养分及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治理改良盐碱土的基础。而对于土壤养分及盐分空间变异的研究,就必须充分考虑取样密度,以保证空间插值的精度。一般来说,样本密度越大,样本的误差就越小,研究结果的精度也越高,但采样分析的费用也会随之增加[2],采样预算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定了采样点的密度,因此确定合理的样本密度对节约野外取样和室内化验成本,取得准确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域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3-7],针对盐碱地合理取样密度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有机

2023年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专题检测二十九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含解析)

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九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建议用时:45 分钟 盖塔拉凹地,位于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最低处海拔-133m。近年来,为进展渔业生产,人们通过挖掘隧道,承受中国专利技术的高速输水管道系统,实现无动力引入地中海海水,并利用下沉式网箱养殖方式,在凹地成功建立了“沙漠渔场”,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本国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被销售到非洲其他国家。依据以下图答复 1~3 题。 1.在建筑“沙漠渔场”的过程中,最弱化考虑的因素是( ) A.距地中海近,且可自流引水节约本钱 B.防止引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下渗损耗 C.鲜活鱼产品的潜在需求旺盛 D.本地劳动力的数量和技能

2.下沉式网箱养殖能掌握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这可以( ) A.去除杂质,淡化海水 B.掌握网箱内水温 C. 扩大鱼的生存空间D. 增加水体含氧量 3.随着“沙漠渔场”的消灭,凹地环境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 是( ) A.岸线变得曲折绵长 B.绿洲农业供水增加 C.水体深度持续加深 D.“水下绿洲”面积扩大 【解析】1 选D,2 选B,3 选D。第1 题,水产品产业需要考虑原料(鱼)、市场等。建筑“沙漠渔场”需要考虑引水本钱、引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下渗损耗、鲜活鱼产品的潜在需求旺盛(市场需求),建筑引水线路承受中国技术,而养殖方式则承受下沉式网箱养殖技术,这对本地劳动力的数量和技能要求不是最主要的。第2 题,依据材料,该地海拔-133 m,下沉式网箱养殖能掌握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这可以掌握网箱内水温,保持箱体内的适宜水温以便养殖。该做法不能去除杂质,淡化海水。使鱼类在箱体中生存,故缩小了鱼的生存空间。养殖规模扩大会耗用水中的溶解氧,削减水体含氧量。第3 题,“沙漠渔场”的消灭相当于形成了水下渔场,技术的日渐成熟会促进渔业规模的扩大,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受到土壤盐渍化的影响,一些地区的农田 面积和产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研究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情况,找出影响因素,探索 治理方法,对保障当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 研究现状和治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一、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状况 1. 地理环境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地处中国沿海平原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夏季雨量较多,但因缺乏有效排水,盐分在地表积累,导致土壤盐渍化。 2. 盐渍化程度 根据中国土壤盐渍化程度等级划分标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普遍较高,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威海等地。土壤盐分含量普遍超过耐盐抗碱能力的作物所需水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田生产。 3. 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主要受气候、水文、土壤、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影响。气候条件是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环境因素,高温、高湿的夏季气候条件使得土壤中的 盐分难以有效排出。地下水位升高、土地重复耕作和过度使用化肥等因素也加剧了土壤盐 分的积累。 二、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方法 1. 土壤改良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来解决。采用石灰、石膏等中 和盐分的物质进行中和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土壤的盐碱负荷,恢复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 2. 改良排水系统 改善排水系统是治理盐碱地的关键措施之一。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合理设置排水沟和 沟渠,引导地下水排泄,可以有效减轻土壤盐分的积累,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 3. 科学种植 科学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缓土壤盐渍化的进程。合理轮作作物、利用耐盐碱的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土壤盐分对作物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农业区之一,其土地资源非常重要。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的土地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土壤盐渍化问题是最为突出的。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的一种土地质量问题。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因为黄河泥沙的减少和水资源的枯竭,使得土地受到了干旱和盐碱化的影响;二是因为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中的盐分上升,对土壤造成了更大的污染。 目前,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已经备受关注,并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以下是对一些相关研究的综述: 1. 杨建军等人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河南浚县县城周边地区的土地质量,发现该地区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该研究还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2. 赵永刚等人的研究:该研究采用区域土地质量评价法对黄河三角洲150个乡镇的土地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非常严重,其防治措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3. 陈桂华等人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农田土壤盐分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农田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很多地方的土地仅适合荒漠化的植物生长。 4. 马燕新等人的研究:该研究探讨了种植草地对农田土壤盐分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植草地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并提高农田土地的质量。 总的来说,黄河三角洲的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对于其土壤盐渍化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善。这包括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的灌溉方式以及适宜的土地利用等方式,来减少土壤盐渍化的程度,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口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的原因

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的原因 1 .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道以来,携大量泥沙淤海造陆形成的,位于华北地台区济阳坳陷的东北部,是中、新生代的一个沉降区,在第四系海相沉积物上覆盖一层河相沉积物,这种二元结构沉积物特性,深刻影响该区土壤积盐状况和盐碱特性。 2 .大气降水、黄河水侧渗、引黄水、海水侵染和风暴潮侵袭给黄河三角洲带来大量的水分和盐分,成为土地盐碱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所有进入三角洲地区的水分和盐分都经过土壤进入地下水系统,抬高了地下水位。由于地势低平,区域径流滞缓,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区域土壤向积盐方向发展。 3.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盛行区,多年平均气温11.7~12.6℃,降水量530~630mm,蒸发量1750~2430mm,大气蒸发可使土壤水分汽化,促使地下水补给土壤水,成为土壤水盐向上运动的动力条件。黄河三角洲蒸降比达到3.5左右。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大于1时,说明土壤水的毛管上升运动超过了重力下行水流的运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随水流上升蒸发,浓缩、累积于地表。在一般情况下,气候愈干旱,蒸发愈强烈,土壤积盐也愈厉害。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年内干湿交替,降水集中。从而引起土壤的季节性积盐和脱盐。春季干旱多风,强烈蒸发,土壤表层盐分大量积累;到了雨季,盐分受降水的淋洗,土壤表层发生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逐渐增强,土壤又开始下一周期的积盐。从而造成土地盐碱化的年内动态变化。 降水不仅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也很大,平均相对变率为21%~23%,降水最多年为最少年的2.7~3.5倍,造成了黄河三角洲洪、涝灾害频繁,洪沥顶托,加重土地盐碱化。 4.黄河三角洲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区域地下水位的升高,区域地下水位的抬高反过来又加剧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进程。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的社会因子主要包括:盲目垦荒粗放经营;植被破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导致地下水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位于中国东北部,濒临黄海,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三角洲平原,也是中国经 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该地区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水土 流失和过度开垦等原因,土地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本文将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问题的成因、特点和治理措施进行综述。 一、成因 1.干旱少雨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冬季漫长,春季早晚温差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短,降水集中。该地区的降水量和分布不平衡,且大多数降水被蒸发,无法渗入土壤中,导致 土壤水分不足,从而引发了土壤盐碱化。 2.地下水位下降 由于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地下水的下降造成了 地下水的运移速度加快,地下水中的盐分也随之向上升迁,加剧了地表土壤的盐碱化。 3.水土流失 由于存在河流、池塘、长年灌溉等原因,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的泥沙含量较高,水土 流失现象比较普遍。土地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壤营养成分异常,从而引发了土壤盐碱化。 4.过度开垦 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重点地区,农业生产也发展迅速,土地过度 开垦不断扩张。这使得土地的营养成分不单调,加剧了盐碱化的出现。 二、特点 1.盐碱质量分布不均匀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较轻。盐碱 质量分布不均匀与不同地带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土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情况有关。 2.耐盐植物资源贫乏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缺乏耐盐植物资源。由于该地区植物资源 贫乏,致使盐碱地的治理难度加大。 3.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中存在盐碱地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研究综述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同时也是海岸带的典型地区。然而, 由于该地区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土地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 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本文将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研究进行综述。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类型以农田土壤为主,其中沼泽土和湿地土是主要类型。因为 土壤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流失和过剩的盐分积累,导致土壤发生了盐碱化的现象。因此,许 多学者在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展开了研究。下面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土壤盐碱化是由于环境中水分含盐量的高低和土地的排水条件不良等自然因素导致的。黄河三角洲的气候温暖潮湿,降雨充沛,但温度高湿度大,水分容易蒸发,导致植被生长 不良。同时,河水往往通过河道、渠道等系统灌溉入地,水中携带的盐分在土壤中积累, 使得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增多,这是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十分严重,不仅会严重限制作物生长,降低土地利 用效率,而且会污染环境,影响水质,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土 壤盐化还会损害农作物的抗旱能力、生长势和产量,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 为了缓解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的盐碱化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农 业措施、农林复合措施、土地改良、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等。农业措施包括选用耐盐碱的 作物、适当施肥、加强水肥管理等。农林复合措施泛指种植草木、疏浚排水渠道等措施。 土地改良包括施用多种改良剂、修建排水渠等措施。环境保护包括保护湿地、恢复生态系统、加强生态措施等。科技创新包括研究新的治理方法和开发新的材料等。 四、结论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但盐碱化问题对该地区的土地和生态 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为解决该问题,需要政府和专家共同研究和实践。要采取综合措施 治理,包括农业措施、农林复合措施、土地改良、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只有在加强治 理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盐渍化的分布与成因-最新年精选文档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盐渍化的分布与成因 一、概述 黄河三角洲,指1855年以后,黄河在山东省利津县以下冲积成的三角洲。海拔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严重,大部仍为荒地。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形成拦门沙、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海岸线平缓。黄河三角洲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四季气候变化明显,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的3.22倍[2]。二、时空演变分析 (一)时间变化 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程度也不一样。总体上,近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程度比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程 度高。原因是现代黄河三角洲拥有黄河故道和黄河现行河道,得到了更多的淡水补给[3]。 (二)空间分布 盐渍化在不同土层间的差异:越靠近地表盐渍化程度越严重,向土层深处,盐渍化程度降低[4]。从空间分布看,依土地类型:岗阶地、河滩地、河成高地、平地、低洼地、滩涂,轻盐碱地集中分布在平地、河成高地和岗阶地上,1987年、1996年和2005年分别有71.1%、75.5%和79.8%的轻盐碱地分布在其上;重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平地和滩涂地和低洼地处,1987年、1996

年和2005年分别有74.6%、84.4%和84.2%的重盐碱地分布在平地和滩涂上;而光板地则主要分布在滩涂和平地上。 三、土壤盐渍化成因分析 (一)气象气候因素 黄河三角洲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具有明显的干湿交替,降水集中等特点,易引起土壤的季节性积盐和脱盐。年内变化可规律性分为5个阶段:①春季土壤强烈蒸发积盐阶段(3-5月)②夏初相对稳定阶段(6月)③雨季土壤淋溶脱盐阶段(7-8月)④秋季土壤蒸发积盐阶段(9-11月)⑤冬季相对稳定阶段(12月-次年2月)。黄河三角洲降水量在 530-635mm之间,降雨以汛期为主,且降水历时短,对土壤盐分的淋溶作用明显,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和年际变幅较大。年最大降水量约为年最小降水量的1.98倍[5]。 (二)地形地貌 地形高低决定着土地盐碱化的盐分来源条件,海拔高程小于2m的滨海低地,海水是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受海水定期影响,海水、地下水、土壤盐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土壤通体高盐海拔2-4m的滨海缓冲区,地下水位较浅,地下水是土壤盐分的共同来源。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平地和洼地,地下卤水区主要分布重盐碱地,咸水区主要分布轻盐碱地。海拔高于4m的内陆地区,微地貌条件的差异是土地盐碱化空间分异的主要控制因子,高地是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区,土地一般不会发生盐碱化。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土壤盐分空间分异特征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土壤盐分空间分异特征 董林水;宋爱云;孙景宽;赵西梅;杨红军;屈凡柱;李华;付战勇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2016(30)6 【摘要】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壳砂基质和相邻滨海盐土的盐分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贝壳堤岛土壤盐分的空间异质性。选择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2种土壤类型进行剖面盐分特征测定,比较研究土壤类型及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特征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盐分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除Ca2+外,贝壳砂基质剖面中其余盐分特征指标由表层至底层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 势,Ca2+含量由上至下则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2)贝壳砂基质剖面盐分含量与地下水埋深密切相关,近海侧剖面(地下水埋深1.5m)细颗粒含量、含水量、含盐量及pH值均高于滩脊剖面(地下水埋深2.5m)对应各层次;而各盐分离子中,近海侧剖面各层K+、Na+、Cl-、SO42-含量明显高于滩脊剖面对应各层次;而Ca2+、 Mg2+则不同,其近海侧剖面与滩脊剖面对应各层次含量均比较接近;(3)贝壳堤岛土壤样品盐分特征指标相关分析表明,除Ca2+外,其余各指标之间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贝壳堤岛土壤样品盐分特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4.265%,分别依次可以理解为土壤的盐化状况因子、土壤 Ca2+含量因子、土壤含盐量及碱化特征因子、土壤K+含量因子;主成分得分可以很好的将各土壤样品进行分类和排序。 【总页数】7页(P289-295)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地下水埋深

【作者】董林水;宋爱云;孙景宽;赵西梅;杨红军;屈凡柱;李华;付战勇 【作者单位】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2.7 【相关文献】 1.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养分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J], 刘玉斌;韩美;刘延荣;潘彬;倪杰 2.ICP-OES研究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J], 杨红军;孙景宽;宋爱云;屈凡柱;董林水;付战勇 3.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叶底珠叶片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及土壤水分的响应 [J], 张淑勇;夏江宝;张光灿;王冰;赵洪峰;刘京涛 4.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壳沙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形态特征 [J], 刘庆;孙景宽;田家怡;吕振江;许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为了解当前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和影响机理,该文根据文献数据库和相关资料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现状和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旨在为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地下水和植被状况与土壤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离排灌水渠的长度、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次生盐渍化3个最显着的因素;黄河三角洲区域的土壤盐分主要为NaCl、Na2SO4;地下水埋深、植被利用与土壤盐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多年生的苜蓿和刺槐林对于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分含量具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土壤盐渍化; 研究综述;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oil saliniz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situation of soil salinization in yellow River Delta has been described by literature database and relevant data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and control of soil saliniz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Studies have shown that:Groundwater and vegetation a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soil developmenthe secondary saline soil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distance to drainage dykes, groundwater TDS and depthhe soil salinity is mainly NaCl and Na2 SO4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There ar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epth of groundwater, vegetation utilization and soil salinity. Perennial alfalfa and acacia forest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educing the salt content of surface soil. Keyword:Yellow River Delta; Soil salinization; Summary; 土壤盐渍化包括盐化和碱化2个方面,土壤盐化是指可溶性盐类在土壤中的累积,特别是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土壤碱化则是指土壤胶体被钠离子饱和的过程,也常被称为钠质化过程(Sodication)。土壤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地壳上层发生的诸多地球化学过程和水文化学过程有关。全球盐渍土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10,约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比例的土壤盐渍化。据统计,我国盐碱化土地面积约为1亿hm2,其中现代盐碱土约占37%,残余盐碱土约占45%,潜在盐碱土约占18%【2】。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入海口携带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是我国乃至世界形成陆地速度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受黄河和渤海等多种水动力因素的影响,该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浅,矿化度较高,土壤普遍盐渍。黄河三角洲区域土壤盐渍化面积约为44.29万hm2,占总面积的50%以上,其中重度盐渍化土壤和盐碱光板地23.63万hm2,约占总面积的28.3%。目前,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了制约当地生态稳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 本文根据文献数据库和相关资料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现状和研究情况进行了

山师附中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湿地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湿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列为全省重点的保护对象。读下图,回答1~2题。 1. 关于扎龙湿地的形成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④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A. 1月至2月 B. 3月至5月 C. 10月至12月 D. 6月至9月 【答案】1. C 2. D 【解析】 该题组考查湿地的形成及其生态效益。 1. 扎龙沼泽湿地是由于地表水滞留形成,主要是因为当地水的支出较少。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利于地表水的支出,①正确;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不利于地表水的支出,③正确;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不利于地表水的支出,④正确;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与地表水支出没有关系,②错误。故选C。 2. 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主要表现为蓄洪防旱、涵养水源,从右图可以看出,6月至9月当地降水量较大,所以湿地在这几个月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蓄洪峰的作用。故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6月至9月,选D。 湿地形成条件是:在湿润地区,降水较为丰沛,或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水池(4 m×2 m×1 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读图,回答3~4题。

高考复习(地理)专项练习:非选择题限时练【含答案及解析】(五)

非选择题限时练(五) (时间:40分钟) 1.(2021·山东潍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海子山(图1)整体海拔为4 500~4 700米,分布着不同地质时期数以亿计的花岗石漂砾(砾石)和大约1 145个冰蚀岩盆(海子或湖泊),这些大大小小的砾石与湖泊就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古冰帽(古冰盖)遗迹,它们密集分布在山体古夷平面(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地表削高填低逐渐形成的陆地平面)上。据青藏高原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表明,在第四纪冰期,海子山地区曾经覆盖着厚度超过500米的冰川。图2示意海子山路段川藏公路沿线的砾石和湖泊景观。 图1 图2 (1)分析海子山古冰帽形成的条件。 (2)与海子山古夷平面内部相比,推测理塘附近冰川侵蚀的强度并说明理由。 (3)指出海子山古夷平面形成以来因外力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2020·江苏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图1 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2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图2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 3.(2021·山东日照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梯田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典范。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迄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这里为花岗岩山体,土壤为砂质土,土层厚。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先民在实践中开创了独特的自流灌溉系统,201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里至今保留着原始的纯手工耕种方式,是古老稻作文明的范例。近年来,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梯田出现撂荒。下图示意紫鹊界梯田位置和梯田剖面。 (1)从下垫面角度,分析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的原因。 (2)从耕种方式角度,分析紫鹊界梯田近年来撂荒的原因。 4.(2021·山东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滑坡—碎屑流是指滑坡发生后在其运动过程中,岩土结构逐渐被破坏,最后转化为碎屑流体的特殊现象。2017年7月1日,四川省雷波县(图1)白沙村发生滑坡—碎屑流灾害,造成约500米在建公路和约1.5公顷农田被掩埋。成都某地质灾害研究所赴现场调查,并运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碎屑流分布状况(图2),经统计分析发现,碎屑流颗粒粒径的变化能反映出滑坡—碎屑流速度的变化,在堆积体中巨石含量较少且巨石数量在各海拔也不一样(表格)。

黄河河口湿地潮汐作用下土壤盐分异质响应研究

黄河河口湿地潮汐作用下土壤盐分异质响应研究 陈永金;刘加珍;刘亚琦;董芝 【摘要】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与潮上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受海水及较低植被盖度的影响,潮间带地区变异性较低,而潮上带地区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垂直方向上,各土层的含盐量极值比以及变化幅度均成明显下降趋势。(2)潮上带,地下水埋深越深表层土壤盐分含量越低,而近海岸以柽柳为优势种的潮间带地区,土壤表层盐分较高而其地下水埋深相对较深。(3)不同群落中土壤盐分剖面分属于表聚型、平均型和底聚型,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盐分变异系数逐渐变小。(4)柽柳群落、碱蓬群落与芦苇群落的土壤盐分类型均为氯、钠型;朝间带地区土壤氯、钠离子的含量随不同植被的变化规律为芦苇>柽柳>碱蓬,反映出碱蓬植物较高的耐碱与吸盐能力。%Analyzed the tide of soil salinity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communitie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ntertidal zone and supratidal z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fluenced by the seawater and the lower vegetation coverage ,the supratidal zone has strong varia‐bility ,and the variability of the intertidal zone is low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 of soil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s and variation tendency of the soil layer of salinity obviously range into decline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de in groundwater depth of the supratidal zone and the surface soil salinity is that with the deepening of groundwater depth ,surface soil salinity content gradually reduced ,w hile the intertidal area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tamarix near the coast ,it has higher surface soil salinity and relatively deeper the groundwater depth .(3) Soil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及改良措施探讨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及改良措施探讨 作者:宋静茹杨江王艳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7期 摘要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形成原因及危害,对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等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盐碱地改良新技术的建议,以期为提高盐碱地利用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原因;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5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7-0095-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e cause and harm of saline alkali land form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easures, agricultural technical measures, chemical measures, biological measures and other technical research statu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saline alkali land reclamation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saline alkali land. Key words The Yellow River Delta;Salinealkali soil;Reason;Improvement measure 盐碱土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是土壤退化的重要类型,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威胁。目前全球约有8.3亿hm2的盐碱地,我国有各类盐碱地3.6×107 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1-2]。 黄河三角洲地区濒临渤海湾及莱州湾,区域条件优越,该地区的发展在我国战略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盐碱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备受关注,改良盐碱地将农业土地资源向盐碱土扩展,可有效解决土地供需不足的矛盾,解决粮食安全,改善土壤环境。因此,盐碱地的治理防治与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形成原因及危害 1.1 原因 首先,黄河三角洲为泥沙积淤沉淀形成的,黄河水本身就带有大量泥沙包括盐碱成分,加之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泥沙淤海造陆形成的,大多埋藏了海水型的浅层潜水,大多数浅层地下水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一3.3海水运动跟踪练习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一3.3海水运动跟踪练习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一3.3海水运动跟踪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海水深度可能为 A. 25m B. 45m C. 65m D. 85m 2.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 A. 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 B. 夏季伏旱时间长,降水日数较少 C. 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 D. 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 3.与乙地相比,丙地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地附近海冰 A. 资源更丰富 B. 开采更方便 C. 运输更便捷 D. 需求量更大 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完成下列小题。

4.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5.P地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6.潮汐现象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读地球表面某 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回答6~7题。 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A. 产生b、d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B. 产生a、c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 C. 产生a、c现象时,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D. 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 7.如果图示潮汐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