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南水北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57c6d66be518964bcf847c4f.png)
第 3讲
(1)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径流 稳定,且季节分配相对 _____ 均衡 。 (2)调水距离近:上游靠近 西北 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缺水严重的 华北平原 相邻。
【误区警示】 “水资源”、“水力资源”与“水利资源” 的区别 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来说。 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 是从发电的角度来说。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 殖等多方面效能的利用。
答案 (1)B (2)D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 3讲
【疑难剖析】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的比较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方案 东线方案 从扬州江都抽 水站引长江水 路线 ,基本沿京杭 运河输水到华 北地区
中线方案 从长江三峡水 库引水,出丹 江口水库,沿 伏牛山、太行 山东麓送水到 北京、天津
西线方案
从长江上游引 水到黄河上游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自流 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_____ 第三级 阶梯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 (3)东线工程:位于 南低 ,需抽水北送。 _____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 3讲
【特别提醒】 华北地区冬春季节缺水最严重,而长江流域夏秋季节水量最 为丰富,为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南水北调应采取 “先蓄后 调”的办法,即:夏秋季节,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水利 枢纽储存起来,等到华北缺水的冬春季节进行调水。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B.①②④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南水北调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南水北调](https://img.taocdn.com/s3/m/6cef4a4ded630b1c59eeb560.png)
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输水线路长,穿越河流多,工程涉及面广,效益
巨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水利工程,其规模及难度国
内外均无先例。仅东、中线一期工程土石方开挖量17.8亿
立方米,土石方填筑量6.2亿立方米,混凝土量6300万立
方米。
世界上供水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
b、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 c、东线: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容
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d、中线:影响汉江下游的水量、水质、航运、
生物等。
四、思考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 还有以下措施:
• ①修建水库 • ②节约用水 • ③防治水污染 • ④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 • ⑤海水淡化 • ⑥工业污水处理后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 • ⑦适当提高水价 • ⑧植树种草,保护生态环境等
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就是指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 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南水北调工程东 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 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 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 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五个世界之最
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横穿长江、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丰水期蓄水, 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均的 矛盾。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 需采取什么措施?
①修建水库、大坝储水;
②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沿途水资源的利 用统一管理;
③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 ④严格治污,保证水质。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 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 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 西线: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 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高中地理课件-南水北调课件
![高中地理课件-南水北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1b399a33687e21ae45a937.png)
优点: 水质最好,自流供水 缺点:(1)上游水量有限
(2)沿线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方法归纳一
选择或评价调水线路时,主要考虑哪 些因素:
1、可调水量 2、水源地水质 3、能否自流 4、工程量大小
●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
如果你是____,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会带来
三 、
哪些影响?
一 、
为
总体上,北方水
什
资源需大于供
么
调
水
?
总体上,南方水
资源供大于需
华北地区 严重缺水
●哪里需要调水?
思考:华北地区缺水为什么如此严重?
一 、
• 自然原因:
为 什
(1)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
么 (2)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调
水 • 人为原因:
? (1)工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南 水
A、扬州市水利局局长
北 调
B、环保专家或大学教授
角 色 扮 演
的
影 C、南水北调东线居民
响
D、天津市市长
“南水北调”将会产生的积极意义
三
、 南 水 北
1 .改善投资环境, 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 效益
2 .缓解争水矛盾, 有利于社会安定。
调
的
影
响
3.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 效益
生态 效益 5.控制地面沉降
的 跨
查、分析
区 域
● 备选案例:
调 配
(1)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2)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
C.C段
D.B、C段
图8
6读示意图“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8ffc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4.png)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指我国长江以南水资源向北方调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该工程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点,以下将对南水北调的背景、水资源调运、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南水北调是由于北方地区深受水资源短缺困扰而发起的一项工程。
我国北方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人口众多却缺乏足够的水资源。
相反,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因此南水北调成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可行方案。
二、水资源调运南水北调主要通过三条输水通道来调运水资源,分别是东、中、西三线。
其中东线自江苏扬州起,经过河南、山东,最终抵达北京;中线起自湖北丹江口,经过河南、山西,最终抵达北京;西线则是从四川广元开始,经过陕西,最终抵达北京。
通过这三条输水通道,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向北方输送,以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
三、影响1.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作用是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难题。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导致了人们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困境,南水北调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北方的水资源供应状况,助力北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南水北调不仅仅是解决北方的单一问题,更是推动地区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南水北调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同和合作,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关乎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的实施涉及到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水资源调度等一系列环境管理问题,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地理格局优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的地理格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通过输水通道的修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增加,使得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有条件和可持续。
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通过调运水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它不仅改善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状况,也推动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5章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5章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4a2693011ca300a7c39076.png)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及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
2、读图说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 的路线并分析其优缺点
3、掌握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学会分 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问题研究 为什么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怎么调
南水北调带来的影响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探究 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华北缺水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①华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 ②地表径流量小,湖泊少,积蓄水量少。
人为原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 稠密、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
合作探究一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 方面有什么差异?
归纳小结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比较
工程量
调水量
可利用现有河道,
东线
工程量小。黄河 以南需逐级提水
大
中线
需挖新的输 水渠道,工 程量较大, 但能自流供 水
西线
地形复杂,工 程量巨大(需 打超长遂洞、 修库建坝)
较大 较小
北京
拓展思考
• 南水北调对调出区会有什么影响呢?
径流减少,入海口处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泥沙含量增加,河道淤积; 影响长江航运……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除了跨流域调水外我 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呢?
①修建水库储水 。②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资源 的利用率。④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⑤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国的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国的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https://img.taocdn.com/s3/m/2d52bb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6.png)
主要线路
东西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向运
京包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
煤通 通往华北 太—京石—京沪线、陇海线(在连云港出
道
口)、神黄线等
南北向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
运煤通道
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世界著名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美国北水南调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湿 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 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得到了保证。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___经__济__优__势___,促进经济发
对西部地区 展;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
发展的影响 设,增加___就__业__机__会___,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对东部地区 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__消__费__结__构____;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 及用户管网等___基__础__设__施___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
1.我国的南水北调 (1)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①我国水资源总量 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 亚。 ②分布 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分布不协调。
③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原因 a.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流量稳定。 b.调水距离近: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靠近严重缺水 的华北平原。
东线
可调水量 调水量较小、调水量较大、水 调水量最大、水
与水质 水质最好 质较好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二南水北调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二南水北调](https://img.taocdn.com/s3/m/3d79fcb9680203d8ce2f24cb.png)
出区
径流量
减少
枯水期,长江径流量减少后,引起海水上溯,致使河口区盐度上升,使下游水质下降
使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水量减少后,会影响长江下游的灌溉及航运
输水通
过区
调水后,黄河以南淡水湖泊高水位的时间增长,湖泊环境发生变化,对水生生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湖区周围水位上升,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引起土壤盐渍化
(5)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
(2014·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D)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可自流供水,水质较好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
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调水供给范围小
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很大。占用农田多,迁移人口多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2.南水北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
地区
不利影响
或缺点: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破坏长湖及支流航运安全。
(4)增加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水量,缓解丹江口调水后造成的水资源不足状况;储蓄盈余电量,有效调节电能的供需不协调矛盾。
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和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
(1)推测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
(2)分析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南水北调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南水北调](https://img.taocdn.com/s3/m/a4d8ae0cfe4733687f21aa0f.png)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南水北调一. 教学内容:南水北调二. 教学目标1.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了解)2.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重点难点)3. 南水北调工程的综合效益(掌握)4.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步骤(了解)三. 重难点讲解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北方缺水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实施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的总体规划布局中,三条调水线路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和供水范围,可相互补充,不能相互代替。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全部实施后,多年平均调引长江水500~600亿m3,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近期的实施步骤是优先建设中线调水工程,相机实施东线调水工程的第一步方案。
调水工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已基本清楚,技术上是可行的,有一些技术问题已达到或超出当今世界水平,有待深入研究。
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为适应缺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1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了解)1. 1 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掌握)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特点,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3%,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其中长江流域年径流量为9513亿m3,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5%,人均和亩均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年径流量占全国的17%,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2%,其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胶东地区的河川径流量为1573亿m3,约占全国的6%,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40%,人均和亩均水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缺水区,尤以海河流域更为突出,年径流量只有264亿m3,不足全国的1%,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全国10%和12%,缺水十分严重。
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的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近10倍,亩均水量为17倍。
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
![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8155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c.png)
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一、南水北调工程背景1.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根据中国水资源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南方地区拥有约70%的水资源,而北方地区占有约30%。
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却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水资源供应不足,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
2. 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进程,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北方地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生产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然而,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限制,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应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3. 水资源短缺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推出,正是受到了这些重大挑战和需求的驱动。
二、南水北调工程规划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分为中线工程、西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三大主线。
其中,中线工程是最主要的一条引水线路,主要负责将长江水系的水资源引入到北方地区。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湖北省的江汉平原,终点位于河南省的郑州市、西安市及天津市。
总长约1275千米,其中319千米为引水渠,其余为水库、隧洞和泵站等设施。
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线工程是南水北调的一部分,主要是将嘉陵江、乌江两条支流的水资源引入到长江上游的干流嘉陵江中,经由人民公园转入黔黎环城水库,再由人民湖转入巴北支水渠,最后由霞前潭引入涪嘉渠。
这条线路的总长约650千米,包括涪嘉渠、霞前潭水库和其他附属工程。
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线工程是南水北调项目中最长的一条引水线路,也是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一部分。
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终点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
总长约1455千米,其引水方式大致为:引水渠、隧洞和加压管线。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a9e6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9.png)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和必要性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为了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失调现象。
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南方地区水资源过剩、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对水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和中线两条主干线。
东线工程发源于江苏省淮河干流上的沪淮水库,通过引水工程将长江水调至淮河,再通过淮河进入黄河流域,满足黄河下游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
东线工程的总长约1450公里,经过多个大型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线工程起源于三峡水库,经过中部地区,最终进入黄河流域,为中部地区的城市和农田输水。
中线工程全长约1278公里,与东线工程相互衔接,构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完整系统。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水工程将长江水调至黄河流域,满足北方地区的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
引水工程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包括隧道、渠道、水库等各种形式,以及其它辅助设施和控制措施。
这些技术手段使得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要求极高。
同时,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成就和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配置,保障了北方地区的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也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b2cb51af1ffc4ffe47acc0.png)
积极 经济效益
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意义
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
生态效益 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
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可能带 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_盐__度___
来的环 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境问题
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__航_道___淤塞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 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侧河水一部分调入西侧 墨累—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 发电供应东部城市。 (4)以色列北水南调: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 的南方。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 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
减轻环境污染;减轻铁路运输 就业机会;缩小东西部差距,
压力
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2.西气东输 (1)西气东输工程图示
(2)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线路与效益
原因
主要线路
效益
东部的_长__江_三__角_洲_____等地
一线工程:新疆油气 田→长江三角洲;
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改善东部的
二线工程:新疆油气
从长江三峡水
从扬州江都抽
库引水,出
水站引长江水, 基本沿__京_杭___
__丹_江__口___水库,
从长江上游引
沿伏牛山、太行 水到黄河上游
运河输水到华
山麓送水到北
北地区
京、天津
地形地 势对调 水线路 的影响
可调 水量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__黄_河___以南需 虽地形较复杂, 动力抽水,过黄 但地势_南___高 _地__形___复杂,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59a7027964bcf84b8d57b12.png)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讲义(含解析)鲁教版第3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考纲呈现]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掌握我国主要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消费分布规律。
2.理解区域资源调配的作用和意义。
3.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带来的影响。
重难点[思维导图] 考点一南水北调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2.南水北调三线方案的比较比较项目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水源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入区淮河下游、山东黄河下游、海河流域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引水线路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黄河以南需动力抽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地形复杂,工程量大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水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差总评最具有现实意义现实意义大具有生态意义 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①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②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③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
2消极意义以东线为例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②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
③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土壤易发生盐碱化。
④沿线经济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考向一南水北调及其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京杭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京杭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答案 1.D 2.A 解析第1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不能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①说法错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④说法正确;根据图中的地势特征,黄河以北段才可以自流引水,③说法错误;京杭大运河丙段作为南水北调通道,调水会抬高其水位,改善航运条件,②说法正确,故选D。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337493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3.png)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疑难剖析】 1.南水北调东线的影响
第3讲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3讲
2.我国主要资源调配工程比较
原因(为何调) 主要线路(如何调) 效益(何影响)
西 气 东 输
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 不平衡,能源生产主 要集中于中西部,而 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 达,能源短缺严重。
主干管道由塔里木
盆地的轮南向东经
C.水旱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
(2)关于此线调水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逐级提水能耗大,易受污染,水质变坏 ②江淮沿线水生
生物生长受到不利影响 ③与中线、西线工程相比,施工难
度大,投资大 ④可能导致沿线生态恶化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3讲
解析 第(1)题,由图中洪泽湖、沧州等信息判断该剖面图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工后,如果利用不当,易造成沿线土 地次生盐碱化。第(2)题,南水北调东线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 水,耗能大;可能导致沿线生态恶化和对江淮沿线水生生物 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答案 (1)A (2)C
送 藏布江流域;煤炭等 地区;红水河水电
以晋、陕、内蒙古和 与黔滇火电输往珠
贵州为主
三角地区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3讲
晋煤外运
山西煤炭丰 富;当地消 费有限;东 南地区能源 短缺
大秦线、神 黄线、太焦 -焦兖日线 输送到港口 海运
将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 优势;实现 资源重组
程序答题·思维建模
第2讲
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湘教版3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南水北调工程(讲义)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3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南水北调工程(讲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646e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5.png)
一、考点突破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1)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2)供需矛盾突出:北方需水量大,但水资源缺乏。
【随堂练习】1。
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
把珠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北方地区B. 工程规模巨大,分东、西两条调水路线C。
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D。
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答案:C思路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2。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的主要原因是()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量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④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⑤答案:C思路分析:东线由于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小,但由于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故需逐级抽水北上,故①错误;东线工程的受水区域只有华北地区,而没有西北地区,③错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地区取水,导致入海径流量减少,影响长江河口环境,⑤错误.例题1 (浙江文综)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0bee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5.png)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工程难度最大的水利调水工程,被誉为“中国世纪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的建设对于改善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南水北调工程的知识点。
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和意义南水北调工程是由中国政府于2002年启动的一项综合性水利调水工程,旨在通过调水方式解决中国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中国北方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通道和线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分为中线、东线和西线三个通道。
中线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主通道,起点是长江干流的江苏扬州,终点是北京市。
东线起点是江苏扬州,终点是山东济南。
西线起点是四川广元,终点是陕西西安。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技术特点南水北调工程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长距离引水、大规模输水、高扬程抽水等。
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充分考虑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了工程的长期运行。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善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为北方地区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供应,推动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调水方式,南水北调工程也可以减轻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五、南水北调工程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水源地保护等问题。
未来,南水北调工程将继续完善和提升,进一步加强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只有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结起来,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启动的一项重大工程。
这个工程的建设为北方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供应,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未来,南水北调工程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我国的水资源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理知识点之南水北调意义
![地理知识点之南水北调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139bb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5.png)
地理知识点之南水北调意义
地理知识点之南水北调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地理知识点之南水北调意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意义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经济意义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生态意义
1、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总结:目前工程建设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振奋精
神,团结协作,合力攻坚,扎实推进,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切实加强水质保护,继续搞好移民安置,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把南水北调工程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南水北调
一、知识讲解
(1)积极意义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不利影响。
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
应该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东线调水区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中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川气东送工程实施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经济因素
D.气候因素
2.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3.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为( )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6.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B.常发生凌汛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8.“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
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二、综合题
9.2011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期间建设的四大工程,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工程。
(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建设难度较小
B.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最大
C.工程能完全解决北方地区供水紧张的矛盾
D.工程能缓解北方灌溉区土壤的盐碱化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
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
1.川气东输工程沿线经过的地形多样,地势起伏,地质结构复杂,交通不便,这些都成为该工程建设的限制因素,A、B错误;气候对该工程的建设也有一定能够的影响,但是都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影响该线工程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C正确。
2.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线路更短,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而长江经济带上,经济发达,市场更加广阔。
3.D
4.A
【解析】
3.南水北调工程使华北地区的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地表,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排除①;丙段至戊段经过山东丘陵,在丁以南不能自流引水,排除③,这样就将A、B、D三项均排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区,可以增加丙地大运河段的水量,改善航运条件;并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故选D。
4.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方,使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排除B;由于河流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水位降低,会使海水侵入河道的频率增加,排除C;海洋潮汐现象与日、地、月的运动有关,排除D。
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经济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区,水污染较严重。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的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选A。
5.C
6.D
【解析】
5.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距离远,电量大,宁夏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量大,水资源缺乏,水能发电量小,风力发电投资较大,且风力不稳定,核能发电技术要求高,可直接在东部安装,因此该段主要为火力发电。
故选C。
6.东部地区能源缺乏,经济发达,供小于求,因此宁东直流工程可把东部地区的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环境压力。
故选D
7.D
8.B
【解析】
7.雅鲁藏布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中、下游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补给为雨水为主,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径流季节变化大;由高纬流向低纬,无凌汛现象。
选D正确。
8.“藏水北调”工程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往黄河上游及塔里木盆地,沿途经高山、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A正确;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C正确;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D正确;冰川消融主要是温度升高所致,与调水工程建设无关。
选B正确。
9.(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A
(3)南部多,北部少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解析】整体分析:综合考查我国四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建设。
从四大工程各自的特点分析解答。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
(2)南水北调是针对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建设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东线工程可以借助原有的京杭大运河河道,减少了工程量,但工程不能完全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只能够缓解紧张矛盾。
土壤的盐碱化与气候干旱、地下水水位升高等因素有关。
(3) 我国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4)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是针对我国能源和生产力地区分布不平衡而建设的跨区域能源调配工程,对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和减轻环境污染都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