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与钠反应实验改进
三种优化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方案

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看到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现象,但是在检测反应产生的氢气时却很难。
这是由于:常温下,金属钠和乙醇的反应比较慢,再加上反应原料的量比较少,因此很难生成稳定且持续的气体流,而向下排气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收集氢气和检验其纯度,所以,即使可以检验纯度,当确定氢气较纯后,也所剩无几,这样在点燃的时候非常难看到持续稳定的火焰,将干燥的小烧杯置于火焰上也不会发现水珠的存在。
正是由于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检测氢气产生的成功率比较低,因此,大多数教师不会让学生独立进行此实验。
那么,结合上述种种问题,该如何优化此实验才能让现象比较明显呢?一、优化实验一实验药品及装置:20mL的注射器一个(一次性的)、100mL的烧杯、火柴、镊子、无水乙醇、金属钠(煤油保存)。
操作步骤及现象:(1)将20mL无水乙醇加入到小烧杯中;将注射器活塞取下,并将其内部烘干,拿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除去表面的煤油,新切一小块装到注射器中;然后装上活塞,慢慢推动,尽可能地将注射器中的空气全部排出。
(2)用上述注射器吸取无水乙醇到20mL的刻度线处(如图1),将注射器悬空在装有乙醇的烧杯上可以发现,反应产生的氢气将注射器中的无水乙醇从针头排到烧杯中,通过刻度的变化可知,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速度很慢。
(3)待化学反应完后,把注射器中剩余的液体排入烧杯中,由于开始注射器已将空气全部排除,那么剩余的即为纯净的氢气;这时将注射器倒过来,慢慢推动活塞,并在针头处用火柴点燃,可以发现火焰比较大而且连续(如图2)。
当然,验证氢气点燃的实验还可以如课本中3-2中的实验操作进行,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置于火焰上方,会发现烧杯中会产生小液滴。
实验优点:首先,优化后的实验装置比较简单,搭建比较方便,而且此实验属于微型实验,因此所用试剂较少且操作方便,便于同时进行多个实验;其次,此优化实验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现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本质;最后,本实验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明白,化学实验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服务于生活。
钠与水(或无水乙醇)反应实验的改进

钠与水(或无水乙醇)反应实验的改进在高中化学教材[1,2]中多次出现钠与水反应及钠与无水乙醇的反应:钠与水在烧杯中进行的反应;钠与水在培养皿中进行的反应;钠与无水乙醇在试管中进行的反应。
高考中以钠及其化合物为考点的题目常常出现,其中好多是基于钠与水的反应。
教材上面的3个实验用到了3种反应容器:烧杯、培养皿和试管,没有专门的反应容器。
并且前2个实验验证了其中的产物NaOH,而对另外的产物H2,采用的是推测和讲解,有的老师也用试管收集并进行验证;后一个实验虽然也验证了H2,但是需要“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
”笔者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对钠的相关实验做了多次探索和改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实验用品及其作用改进后的装置由反应器和储水器等组成。
反应器的一侧底部开口和储水器的底部连通,形成一个连通器,为了反应进行时产生的氢气可以将液体从反应器压进储水器,因此,储水器高于反应器。
反应器底部为圆柱形,上部为圆锥形,以利于反应前容器内只混有极少量空气(体积小于等于 10 mL)。
假设采用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其质量约为0.5~0.6 g,产生的氢气体积为243~ 292 mL,氢气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0.96%~0.97%,远小于爆炸极限(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值,在不同书上略有出入。
例如,初三化学中是4%~74.2%,戴安邦编著的《无机化学教程》中是9.5%~65%),这样就减少了收集并验纯气体的步骤,可以放心地点燃氢气而不会爆炸。
反应器内部放有磁舟被外部的磁铁吸引,磁舟分为钠盛放处和磁铁盛放处2部分,磁铁密封在磁舟内部,钠放在上面敞口的磁舟中。
移动外部磁铁,可以吸引磁舟上下移动。
反应器开口用橡胶塞密封,橡胶塞内部通有玻璃管,玻璃管通过乳胶管和尖嘴管(或注射器针头)连接,乳胶管上面夹有止水夹。
储水器为漏斗形状,上面刻有水位线(或0刻度线)、负刻度线、正刻度线,其中水位线(或0刻度线)和反应器中的磁舟能到达的最高位相平,以利于加水时使水和钠不接触。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教学的改进总结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教学的改进总结发表时间:2010-06-25T09:04:20.030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供稿作者:刘艳欣谭金柱[导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人教版),在对乙醇结构进行探究时做了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刘艳欣谭金柱宁夏育才中学【摘要】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我们对乙醇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改进了实验方法,使实验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乙醇的性质实验教学实验改进【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157-01一、研究背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人教版),在对乙醇结构进行探究时做了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
实验中对可燃气体的验纯操作很繁琐,试管中钠和无水乙醇的用量不能太多,氢气产生的慢而且量很小,这都给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一定要求,并且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装置进行实验,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很弱,不能令学生信服。
针对这一情况,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成为必然。
二、改进的实验装置方案一:注射器法(图1),用30mL 的注射器针管替代原实验中所用到的导管和试管(如图1 所示)。
由于反应的量不变,所以生成氢气的速度也不变,但由于针头的孔径非常细,所以其向外排放氢气的速度就小于了氢气的生成速度;这样可以保证氢气向外以一个很平稳的速度导出。
[1]方案二:肥皂泡实验,通过点燃产生的气体泡沫进行验证。
[ 2~ 5]用燃着的长竹签点燃肥皂泡(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叙述是,烧杯中发出较尖锐的爆鸣声并发生短暂燃烧的现象,反复多次亦如此,证明乙醇和钠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见图2)。
结合铁粉和水蒸气反应,教材实验改良(见图3)。
调节燃烧匙的升降控制金属钠和无水乙醇的反应(见图4)。
固液反应滴加溶液法。
方案三:钠与无水乙醇在烧杯中反应,和水的反应对比(见图5)。
便于气体验纯和验证气体及产物的碱性,操作简单,现象十分明显。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宜川中学

数据处理技巧分享
数据筛选
数据归一化
剔除明显错误或异常的数据点,提高 数据准确性。
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便于不同实验之 间的比较。
数据平均处理
对多次实验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减小 误差。
异常结果可能原因剖析
操作失误
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或 失误导致数据异常。
仪器误差
实验仪器本身存在误差或 未校准,影响数据准确性。
3
注意气味变化
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注意通风。
数据记录表格设计
| 序号 | 试剂用量(mL) | 加热时间(min) | 现象描述 |
01
| ---- | -------------- | ------------- | ------------- |
02
04
|2||||
05
|3||||
|1||||
性。
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OH), 这使得乙醇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
性质,如可以与金属钠反应。
乙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催化氧 化,生成乙醛或乙酸等产物。
金属钠性质及用途
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的 金属,具有极强的还原性。
金属钠在空气中易氧化,需要 保存在煤油中以避免与空气接 触。
金属钠可以与乙醇反应生成乙 醇钠和氢气,这是乙醇催化氧 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实验设备简介与功能
实验设备
催化氧化实验常用的设备包括反应釜、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搅拌装置和气体供 应系统等。
设备功能
反应釜用于容纳反应物和催化剂,加热装置提供反应所需热量,冷却装置控制反 应温度,搅拌装置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气体供应系统提供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 。
操作流程规范
实验准备
用微型化实验探究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

用微型化实验探究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实验动机在化学反应中,有时需要控制反应速率、减小反应副产物等问题。
传统的实验中通常使用较大的试剂和设备,但是这样可能会造成实验成本高、废品多等问题。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微型化实验的方法,即将试剂的用量和反应器的体积减小,以达到节约试剂、减少废品的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微型化实验探究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
实验原理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氢气和乙氧基钠。
反应方程式如下:2C2H5OH + 2Na → 2C2H5O-Na+ + H2在反应前,需要将金属钠进行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从而确保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此外,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将实验器皿密闭,避免氢气的泄漏。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试剂•乙醇(C2H5OH)•金属钠(Na)•长石玻璃小瓶(容积约为5毫升)•实验室漏斗•塑料软管•橡皮塞•瓶塞•反应器•盐酸•氢氧化钠实验步骤1.称取0.2克的金属钠,用实验室漏斗将其放入长石玻璃小瓶中。
2.将0.5毫升的乙醇用塑料软管加入长石玻璃小瓶中。
3.立即盖上带氧气孔的橡皮塞,并将氧气孔处插入玻璃管。
4.将玻璃管另一端通过转换器连接反应器入口。
5.在反应器的出口处,连接塑料软管并通过瓶塞连接到盐酸溶液中。
6.准备齐全后,向长石玻璃小瓶中注入盐酸,等待反应结束。
7.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的氢气通过瓶塞连接的塑料软管移出,通过水封法进行收集。
8.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出的乙氧基钠。
实验注意事项•要严格控制反应器内氧气的含量,避免氢气的泄漏。
•在反应前,要处理金属钠的表面氧化层。
•实验中用到的长石玻璃小瓶要选用尽量厚的,以防止玻璃过薄的瓶子爆炸。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将乙醇和金属钠进行反应,并观察到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氢气和乙氧基钠。
通过收集和测量氢气的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中消耗的氢气的量,从而计算出反应中乙醇和金属钠的摩尔比例。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气体的产生速率,对反应速率进行分析并探究反应机理。
乙醇和水与钠反应得出的结论

乙醇和水与钠反应得出的结论导语:乙醇和水与钠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本文将从反应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乙醇和水与钠反应的结论。
一、反应过程乙醇和水与钠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当乙醇和水溶液中加入钠时,钠会与乙醇和水中的氢氧根离子(OH-)发生反应,生成乙醇醇钠和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Na → C2H5ONa + H2↑在这个反应中,钠被氧化,而乙醇和水中的氢氧根离子被还原,氢气是反应的副产物。
二、实验结果1.颜色变化:在乙醇和水溶液中加入钠后,溶液会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原本透明的溶液变为淡黄色或无色。
2.气体产生:在反应过程中,会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并伴有轻微的嘶嘶声。
这是由于氢气的产生。
当反应进行完全时,气泡停止产生。
3.热量变化:乙醇和水与钠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所以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溶液温度的升高。
三、实际应用1.乙醇和水与钠反应可以用于制备乙醇醇钠。
乙醇醇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在有机化学实验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合成醇、醚、酯等有机化合物。
2.乙醇和水与钠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氢气。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加工、氢能源等领域。
3.乙醇和水与钠反应的副产物氢气可以作为燃料使用。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后只产生水,没有污染物排放,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之一。
4.乙醇和水与钠反应可以用于教学实验。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总结:乙醇和水与钠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包括颜色变化、气体产生和热量变化。
乙醇醇钠和氢气是这个反应的产物,它们在有机合成、氢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乙醇和水与钠反应的实际应用包括有机合成试剂的制备、氢气的制备以及氢气作为燃料的利用。
这个实验也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改进设计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改进设计
摘要
以乙醇与乙酸钠反应制备乙酸乙酯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制备合成中,
但乙酸乙酯的物化性质和合成手段不同,影响着其制备的实验设计。
因此,本文就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改进设计进行了讨论。
首先,本文详细分析了
乙酸乙酯的物化性质,诱导出实验设计的要点,包括:使用更大的反应容器,运用恒温水浴应变调恒,运用自动搅拌制备,采用混合溶剂降低反应
温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以降低反应时间,使用催化剂,采用自制的反应器,改变乙酸钠的质量比,运用分子筛等改进措施。
最后,本文运用平板法,
对上述改进措施进行了评价,得出最佳改进方案:使用更大的反应容器,
运用恒温水浴应变调恒,运用自动搅拌制备,采用混合溶剂,增加反应物
浓度,使用催化剂,改变乙酸钠的质量比,运用分子筛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乙酸乙酯,改进措施,实验设计,反应容器
1.引言
乙酸乙酯是乙醇和乙酸钠反应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乙酸乙酯是一种重
要的有机化合物,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医药,农药及香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对乙醇和钠反应的实验改进

对乙醇和钠反应的实验改进背景在有机合成中,乙醇和钠之间的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
乙醇和钠反应可以制备出丙醇、丁醇、戊醇等一系列醇类产物,这些醇类化合物在未来的有机合成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反应中,若处理不当,会产生副反应,而且操作时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操作中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改进,实现乙醇和钠反应过程中的高效、安全、有效控制产物质量的目的。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器材:夹板、油浴、恒温槽、电暖板、蒸馏红球、烧杯、容量瓶、注射器等。
•试剂:乙醇、钠片、浓HCl、去离子水等。
实验过程1.准备操作区域,穿戴好实验服和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
2.取出需要量的钠片,切成小片。
3.将钠片小片放入烧杯中。
4.以热水加热烧杯,待钠片完全溶解后,放在冰盐水中降温。
5.取出乙醇,使用容量瓶定量取出需要的乙醇,加入烧杯中。
6.迅速将烧杯放入恒温槽中,并将恒温槽温度控制在80℃-95℃之间。
7.不断搅拌,直至乙醇和钠反应结束。
8.在反应结束后,取出烧杯,并用浓HCl处理残留的钠物质。
9.对产物进行蒸馏红球提取和热用水处理,提取出产物中的不纯物质,保证最终产物的纯度。
10.蒸馏去除红球后,用注射器进行分离和滴定,将纯度较高的产物分离出来。
11.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器材和工作区域,存放和处理废弃物。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用具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切割钠片时,要使用切口钳进行。
3.热水和冰盐水的温度必须控制在40℃-50℃和0℃以下,以免钠与水反应,引起危险。
4.钠与乙醇反应时,要保持恒温槽中的温度,防止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影响产物质量。
5.对产物进行蒸馏红球提取和热用水处理时,要避免产物的大量损失,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
6.实验器材和工作区域一定要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尤其是处理废弃物时,一定要分类和正确处理。
实验结果和效果实验改进后,我们得到了高效、安全、有效控制产物质量的实验结果。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作者:吴国锋来源:《化学教学》2011年第03期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3-0041-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C1提出问题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有[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C2H5OH+2Na→2C2H5ONa+H2↑)的实验,操作是用干燥的小烧杯罩住燃烧火焰,证明燃烧产物只有水气而无二氧化碳。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反应本质。
有不少学生提出了疑问:(1)反应完成后,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很烫,说明这是个剧烈的放热反应,而乙醇的沸点只有78.5℃,易挥发,所以,该实验中除了产物H2的燃烧外,可能存在挥发出的乙醇蒸气的燃烧。
(2)向产生液滴的烧杯中加人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方法不科学:因为即使燃烧有CO2生成,其溶入液滴中,浓度也会很小,加入澄清石灰水后,肉眼很难观察到这种不明显的变化。
因而,课本上关于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并对产物燃烧检验的实验值得可作进一步的探究。
2探究实验本探究的关键是找出一种更为明显的方法来证明燃烧产物中有没有CO2,我舍弃了课本上外罩干燥烧杯的方法,改为用玻璃棒蘸取澄清石灰水,放在火焰的上方加热(玻璃棒的末端要有半滴小液滴),观察现象。
用这种方法,我分别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和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物燃烧的火焰上进行实验,都在澄清石灰水小液滴表面上观察到了明显的白色浑浊(前者更明显),并有白色小颗粒存在,说明燃烧产物中均有CO2,学生的猜测是正确的。
3改进实验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可知,要更加准确的演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并验证产物是氢气,就必须防止乙醇挥发从而干扰氢气的燃烧。
我认为,可以用无水CaCl2来吸收乙醇蒸气,因为无水CaCl2能与乙醇反应生成CaCl2·6C2H5OH,这样就可杜绝乙醇蒸气对氢气的干扰。
改进方案一:用干燥管装入无水CaCl2接在试管上。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改进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改进乙醇与钠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实验3-2 的内容,教科书上的实验装置存在不足,由于钠与乙醇用量较少,产生的气体量严重不足,不能将试管中的排尽,很难得到纯净的产物,点燃不纯气体会发生危险。
针对演示实验中存在的缺点,本文从实效、实验的严密性角度和操作程度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操作及现象: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导管的的单孔塞,导管口另一端插入装有肥皂水的小烧杯中。
小烧杯中有肥皂泡产生。
点燃肥皂泡,听到清脆的爆鸣声。
然后摘掉导管,点燃气体,并把一干燥的试管罩在火焰上,片刻后试管内壁会出现在小液滴。
迅速倒转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实验现象说明:试管内壁有液滴生成,说明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了水,也就是说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了氢气;而澄清石灰水没变化,则说明乙醇和钠反应没有生成二氧化碳。
改进后的优点:该装置重点是使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了纯净的气体,再点燃验证气体的性质。
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乙醇与钠反应的装置还可以这样改进:用注射器代替试管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待用肥皂水验明气体纯净后,点燃气体,并把一干燥的试管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
①钠 氢气干燥的试管② ①钠 ②这种设计上的优点于所用的装置材料来源于生活,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所消耗的药品也少,完全达到了微型实验的要求,适合在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
习题设计:1、对比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发现乙醇与钠反应要缓慢得多。
这说明什么问题?2、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A.金属钠B.无水硫酸铜C.无水氯化钙D.浓硫酸3、钠与下列物质反应能够产生氢气:○1H2O ○2CH3OOH ○3C2H5OH 试着推断这三种物质电离出氢离子的难易程度(从难到易)的是()A.○1○2○3B.○2○3○1C.○3○1○2D.○2○1○3。
钠与乙醇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

钠与乙醇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作者:芦海霞来源:《甘肃教育》2019年第16期【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钠;乙醇;微型实验创新设计;实验探究【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189—01“钠与乙醇反应”是现行高中教材中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
笔者创新设计了一种较为简便的微型实验方法,将钠放在采血管中,与改造的输液管相连接,可使钠与乙醇反应产生较多气体且点燃后能维持稍长时间的燃烧,并且考虑到消除乙醇蒸气的干扰,保证顺利进行气体成分的验证和探究。
一、实验分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从必修加选修的教科书(第135页),到现行人教版必修2(第73页),钠与乙醇反应实验装置的改变仅是把玻璃导管改成了医用注射针头。
通过查阅文献学习,先后有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吴国峰老师、重庆市第十一中学丁昭兰老师、张家港市崇真中学黄金泉老师对该实验进行过改进。
按改进后的一些实验装置进行演示,实验效果仍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中产生气体的量不多,很难维持稍长时间持续燃烧。
即便燃烧,火焰也很微弱,分别用干燥的小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其上方观察现象,通过检验燃烧的产物来判断气体的成分根本无法操作。
同时,在教学中也有学生提出质疑:依据元素守恒思想,产生的气体为什么是氢气?难道不可以是一氧化碳、甲烷,或者其他什么气体?另外该反应是放热的,随氢气逸出的还会混杂乙醇蒸气,如何消除其干扰?实验是“最高法庭”,必须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为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来信服,笔者将“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进行了再改进。
二、实验改进1.实验装置(如图)。
2.实验用品。
仪器:12号针头注射器(20ml)1支、一次性输液器1个、带橡皮塞小试管(5ml)或采血管1个、小刀1个、透明胶带1卷、医用注射针头(16号)1个、火柴一盒、滤纸若干、棉签若干、小烧杯(250ml)2个、药匙1个、镊子1个、小剪刀1个。
乙醇的还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乙醇的还原反应原理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掌握实验室中进行乙醇还原反应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还原剂对乙醇还原反应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被还原成相应的醇类化合物。
常见的还原剂有金属钠、氢化锂铝(LiAlH4)和硼氢化钠(NaBH4)等。
本实验采用金属钠作为还原剂,通过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观察还原产物的生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乙醇(分析纯)2. 金属钠(颗粒状,分析纯)3. 无水乙醇(分析纯)4. 乙醚(分析纯)5. 氢氧化钠(分析纯)6. 水浴加热装置仪器:1. 实验台2. 50ml锥形瓶3. 烧杯4. 温度计5. 量筒6. 玻璃棒7. 滤纸8. 集气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乙醇和金属钠分别放入锥形瓶中,确保锥形瓶干燥。
2. 添加金属钠:将少量金属钠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3. 加热:将锥形瓶放入水浴中加热,控制水浴温度在60-70℃之间。
4. 观察反应:在加热过程中,观察锥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记录反应现象。
5. 停止加热: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加热,待锥形瓶冷却。
6. 过滤:将锥形瓶中的反应液通过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7. 检验:取少量滤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1. 在加热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颜色逐渐变深,产生气泡。
2. 停止加热后,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变浅,无沉淀产生。
分析:1.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反应式如下:\[ 2C_2H_5OH + 2Na \rightarrow 2C_2H_5ONa + H_2 \]2. 由于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导致锥形瓶内液体产生气泡。
3. 停止加热后,氢气逸出,液体颜色变浅。
4. 滤液中未产生沉淀,说明反应未生成其他产物。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将乙醇还原成乙醇钠,验证了金属钠作为还原剂在乙醇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钠与乙醇反应实验说课稿及反思

钠与乙醇反应实验说课稿及反思以钠与乙醇反应实验说课稿及反思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实验说课稿同学们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项实验——钠与乙醇反应实验。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实验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钠与乙醇的反应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反应的产物。
接下来,我们来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首先,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钠片、乙醇、试管、酒精灯等。
1. 将试管架放在实验台上,将试管夹固定在试管架上。
2. 取一片钠片,用镊子夹住,放入试管中。
3. 加入适量的乙醇,注意要迅速将试管口用玻璃棒堵住,以免乙醇蒸发。
4. 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倾斜,以免气泡聚集。
5. 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包括颜色、气体的释放等。
6. 实验结束后,注意将实验废液处理干净,试管清洗干净,归还实验器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
钠与乙醇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并生成乙醇钠。
乙醇钠是无色的固体,可以溶解于乙醇中,同时也能与水反应生成乙醇钠溶液。
二、实验反思在进行这项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实验操作中,我应该更加小心谨慎。
在加入乙醇时,我没有迅速将试管口堵住,导致有一部分乙醇蒸发。
这个操作上的疏忽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结束后,我没有及时清理实验废液。
这个疏忽可能会造成实验室的环境不整洁,同时也会增加处理废液的难度。
在实验中,我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我应该仔细观察产生的气体和物质的性质,并进行相关的实验现象解释和推理。
我应该更加注重安全操作。
在实验中,钠与乙醇反应会产生氢气,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因此在加热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危险。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和产物,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
我会在以后的实验中更加注意细节,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结:钠与乙醇反应实验是一项非常有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实验。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创新设计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创新设计
魏崇启;王燕
【期刊名称】《教学仪器与实验》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结合钠的保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乙醇的结构。
但是苏教版教材没有给出实验装置,人教版教材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尚有如下缺点:①钠的用量不易控制;②乙醇易挥发,干扰氢气的检验;③反应放热,钠附着在塑料注射器的内壁上可能将其烧穿等。
为此,有研究者。
’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近来,张国栋老师用注射器对该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一。
但据笔者的经验,钠与乙醇反应放热可以将塑料注射器灼穿而导致实验失败。
因此,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笔者对此实验作如下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魏崇启;王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学,221700;江苏省丰县中学,22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
【相关文献】
1.“钠与水反应实验改进”创新设计
2.钠与水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
4.钠与水和钠与乙醇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
5.钠与乙醇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质疑及改进_刘兵

学知报/2010年/12月/27日/第B01版对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质疑及改进江苏省淮安中学刘兵摘要:以人教版必修2教材实验《金属钠与无水乙醇的反应》为素材,探讨了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目的,并就实验设计存在的疏漏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关键词:金属钠;无水乙醇;验证;氢气化学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个设计科学、易于操作的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把深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都是大有裨益的。
尤其是探究性的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但是,若实验设计本身存在疏漏尤其是权威教材上的实验,若老师操控不当,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但同时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和学生互动进行实验改进和再设计的难得机会。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乙醇,在新授课讲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探讨乙醇分子的结构且验证乙醇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授课者往往要演示“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实验。
教材P73实验3-2给出了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医用注射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的实验,并完成下表。
客观地说,该实验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实验现象也十分明显,对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接受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冷静地分析上述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实验方案中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新切的金属钠没有用小刀刮去表面的氧化钠、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并不一定出现液滴以及没有强调该实验的安全,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实验的效果和说服力。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是分子催化技术及其在原料化工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带来围绕反应以及其有关过程的诸多优点。
然而,由于自发反应容易发生,对于反应过程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建议通过改进实验条件,来实现这种反应的可控性、扩散性和安全性的最佳化。
首先,应采用更低的反应温度,因此,可以显著减少反应活性,并且可以避免过量气体释放。
此外,为了确保反应产物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应加入适当的添加剂,以抑制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性反馈。
此外,还可以采用更先进的反应器,利用变速技术加以控制,以确保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效进行。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提高反应精度、稳定性和反应效率,为生产提供更多的灵活性,也可以有效预防反应的早期完成。
另外,也可以研发具有更高活性的催化剂,促使反应进程中氧化反应物释放大量能量,以促进较快反应,减少温度峰值等方面的改进。
同时,以上所有改进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现再优化实验设计,从理论上对反应过程进行详尽分析,以确保反应产物质量稳定、可靠。
另外,也要确保反应实验通过各类安全设施,实施反应安全性极高的技术要求,为实验的进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总的来说,经过改进后,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效果将会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可控性和有效性,此外,便于实现最佳的反应效果,进一步促进工业应用。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的简易安全设计

烧杯 罩在 火焰 上方 ,结合 使用 澄清 石灰水 ,以检验 燃烧 产 物为水 ,从 而确定 生成 的气 体是 氢气 。 () 由于尖 嘴管 内的溶 液 中乙醇钠 的浓 度 比外 4 部 的高得 多 ,至使 尖嘴 管 内出现 白色 絮状沉 淀 ( 或 白色蜡状 固体 ) ,这种 白色 物 质 是 乙 醇钠 。如果 将 反应 器 放入冷 水 中冷 却 ,则 更 有利 于沉 淀 的形 成 。 参看 图 3 。 —4 乙醇钠 固体包 围钠块 会 使反应 变慢 或停 止 。遇
电极反 应一 直是 :2 1 C 一一2 一=C 2 e 1 千。
3 用 U 型管 电解氯化铜溶液对教 学的启 示
用 U 型管 电解 氯 化 铜 溶 液 的实 验 是 非 常 重 要 的课 堂演示 实 验 ,在教 学 中明确 如下 问题 很重 要 。 ( )阴极 电极 反应 以及 阴极 电极 反应 现象 的描 1
3 实验操作 ( 图 3 见 )
2 实验装 置 ( 图 2 见 )
l 加乙醇和钠块
2 插 入滴 管
3 点燃 气体
图 3 实验 过 程 图片
一 ■
4 观察乙醇钠固体
( ) 向小试 管 ( 1 或青霉 素瓶 ) 中加入 少量无 水 乙醇 再取 一小 块钠 放入试 管 中 ,则 钠块 沉入试 管 底 部 ,并 与 乙醇 反应 产生气 泡 。
有 气体产 生 ,电解 接 近停 止 。综观 上面 实验 研究 的 过 程 ,认 为 当部分 残 留 的枝 形 晶体悬 浮 在无 色溶 液 中之后 ,阴极 反应 变 为 :2 + 2 — H2 H+ e ,随着 氢 离 子 的放 电 , 阴极 区溶 液 的 p 增 大 ,OH一 度 H 浓 增 加 ,而 H 浓 度 的 下 降 使 得 阴极 极 化 进 一 步 加 强 ,因此 铜 离子此 时在 电场 力 的作用 以及扩 散 的作 用 下 向上 运 动 ,OH一 阴极 的排 斥 下 以及 扩 散 的 在 作用 下 向下运 动 ,当两 者相 遇会 发生 主要 离 子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的改进-精选文档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的改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用图1所示装置做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时,有一些不足之处:1.实验中要用铁架台固定试管,装置不便于移动,教师演示实验时,后排的学生不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2.点燃产生气体时,火苗十分微弱。
如果取用一颗绿豆大小的钠与乙醇反应,验纯气体后再在针尖点燃气体时,通常只能看到很微弱的一点火星,有时甚至会出现不能点燃的情况,对实验成功率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气体点燃后,能持续燃烧的时间很短。
按教材上的实验步骤,点燃后把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的现象不明显。
4.该实验不便于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因为使用试管作反应装置,学生实验又有一些不可控性,如果气体不纯净时就点燃,可能发生试管炸裂的安全事故。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了实验方法,如果把实验装置改换成图2做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实验现象很好,完全可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验用品:一次性注射器一个(10ml)、烧杯、试管、乙醇、钠、滤纸、小刀、火柴、酒精灯、镊子使用该装置,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1.取一支10ml的医用注射器,取出活塞,从注射器尾部加入约3~4ml乙醇(不需要用量筒,注射器上有刻度线,直接加入乙醇即可,操作方便)。
2.将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从注射器尾部加入乙醇中。
3.将活塞插入针筒中,立即倒立注射器,使针尖朝上。
4.用一支试管收集气体验纯,验纯后点燃气体,将一干燥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实验装置设计简单,材料易得,轻巧耐用。
2.实验现象十分明显,针管口很细,可以增强氢气喷出时的压力,火焰高度可达1~3cm,燃烧时间长。
3.可控制火焰大小,火焰较小时,向上压缩活塞,火焰会变大;要使反应停止时,向后抽动活塞就可使火焰熄灭。
4.安全可靠,针管为塑料材质,不会发生炸裂的安全事故,实验易于进行,成功率可达100%。
验证乙醇是否与钠反应的心得体会

验证乙醇是否与钠反应的心得体会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钠的化学性质”。
然而在上面所说的情况下,并没有发生反应现象,也就是说钠的化学性质不够活泼。
为了验证这点,我做了以下实验:我们先拿出几个钠粒子,用手轻轻地挤压它们使其成碎末,然后倒入水槽中,观察现象。
咦?这个奇怪的事情还真发生了!一开始,我满怀希望地看着水槽里的“小石头”不停的冒泡,慢慢升高到我想要的程度——几乎要溢出来了,但就是没发生什么反应,“石头”依旧沉默地呆在那儿。
再把这些钠放入一只烧杯中,向烧杯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片刻过去了,突然从烧杯中传来一声“噗”,我十分惊讶,赶紧走过去看,只见原本平静无波的溶液表层泛起了阵阵涟漪,似乎马上要沸腾了。
一旁的老师似乎也被吓到了,脸色凝重,眉毛都快拧成麻花状了。
接着,她又叫我将水杯转动了两圈(以防止二氧化碳逸出)。
之后又让我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但刚才一切正常的操作又失灵了,只听得“砰”的一声,大量气泡产生。
这次,可不像第一次那样不明显了。
只见烧杯底部渐渐露出了少许黄褐色物体,那是金属钠。
随即便慢慢变黑,最终完全消失了。
老师和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
回想起前几天同学们猜测的乙醇和钠的反应,在自己亲身经历的时候才知道,根据钠的特殊化学性质,确定这是由于反应速率太低,反应产物未达到爆炸极限导致的。
那么乙醇能与钠反应吗?事实证明,能啊!虽然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做介质。
将适量的酒精缓缓倒入装有固体氢氧化钠粉末的容器中,会迅速生成一种白色的乳状物,还散发出香味呢。
如果直接将液态乙醇加入固体氢氧化钠粉末中,则一直保持着液态。
当混合物受热至60℃左右,则会燃烧,爆炸。
由此可见,能发生类似的现象。
另外,提醒一句:如果往烧杯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会变蓝;如果滴加稀盐酸,会变红;如果往烧杯中滴加浓盐酸,就会反应,有刺激性气味。
总结一下:原因很简单,只要溶液的温度超过了120℃,乙醇和钠就会反应,发生剧烈的燃烧或者爆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钠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改进
乙醇与钠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实验3-2 的内容,教科书上的实验装置存在不足,由于钠与乙醇用量较少,产生的气体量严重不足,不能将试管中的排尽,很难得到纯净的产物,点燃不纯气体会发生危险。
针对演示实验中存在的缺点,本文从实效、实验的严密性角度和操作程度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实验操作及现象:
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导管的的单孔塞,导管口另一端插入装有肥皂水的小烧杯中。
小烧杯中有肥皂泡产生。
点燃肥皂泡,听到清脆的爆鸣声。
然后摘掉导管,点燃气体,并把一干燥的试管罩在火焰上,片刻后试管内壁会出现在小液滴。
迅速倒转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实验现象说明:
试管内壁有液滴生成,说明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了水,也就是说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了氢气;而澄清石灰水没变化,则说明乙醇和钠反应没有生成二氧化碳。
改进后的优点:该装置重点是使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了纯净的气体,再点燃验证气体的性质。
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乙醇与钠反应的装置还可以这样改进:用注射器代替试管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待用肥皂水验明气体纯净后,点燃气体,并把一干燥的试管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
①
钠 氢气
干燥的试管
② ①
钠 ②
这种设计上的优点于所用的装置材料来源于生活,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所消耗的药品也少,完全达到了微型实验的要求,适合在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
习题设计:
1、对比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发现乙醇与钠反应要缓慢得多。
这说明什么问题?
2、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A.金属钠B.无水硫酸铜C.无水氯化钙D.浓硫酸
3、钠与下列物质反应能够产生氢气:○1H2O ○2CH3OOH ○3C2H5OH 试着推断这三种物质电离出氢离子的难易程度(从难到易)的是()
A.○1○2○3B.○2○3○1C.○3○1○2D.○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