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理论
米德互动理论
米德互动理论乔治"H"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带头人之一;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米德在他的一次讲演中说:“一个时期的哲学总是解释这一时期最可靠的知识的尝试。
”米德既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其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又承认人主体对客观世界所作的主观解释的重要性。
正如科林斯所说,对米德来说,“自我不是悬空存在的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包含了主——客体的关系并且是在与其他自我的互动中产生的。
我们对在持续不断的社会过程中我们自己认识得越清楚,我们的‘类意识'就增加的越多。
”(于海P368)米德的基本思想是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于持续不断的对话与交往,而人类交往则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地行动实现的。
符号的互动正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透过符号的交流,我们双方都能为对方易地设想,这与动物的“动作”对话大不相同。
(于海P368)米德“自我”理论最具创见处在于他强调自我如何借助于符号的互动产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实为自我不断涉入宾我(me、他人(the others )以及普遍化的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 )的对话的过程。
(于海P369)在社会和个人的互动过程中,社会既非一套现成的标准和模式而强使个人接纳,个人也非一切外部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主体可以把一切变成符号,从而在自己的想象中加以选择、组合、排演。
自我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我放在了一个想象的他人的审视之下。
他想象着他人对其行为的看法及其反应。
他不停地将自己置于一群想象的观众面前,他就像一位演员,对着镜子琢磨他的表情,想象着观众对其表演的反应。
(于海P369)在米德看来,通过扮演他人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只适用于自我的“集体”部分,米德称这一自我为“宾我” (me。
(于海P370)当一个人作为“宾我”时,他将按照他人对他的态度来左右自己,或对自己做出反应。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互动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
马克思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交往这一概念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对社会互动有比较完整系统的研究,继其之后布鲁默率先使用了“符号互动论”一词来指代以米德思想为核心的若干理论形态。
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通过对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则的研究提出了常人方法论;还有社会学家如霍曼斯、布劳用交换的理论来解释人们之间的交往,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
社会互动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互动理论,但这些理论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人与社会的了解,促进了社会化的进程,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式,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交往是人的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
这里包括人们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人们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沟通,也包括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战争等。
交往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交往是个体生存的需要;第二,社会交往是人自我表现的方式,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展示自己真正的天性;第三,社会交往构建着社会,人们相互之间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人们之间的交往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
李芹女士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做过一个研究,她发现在年级间大三学生幸福感指数明显高于大生四学生,在独生间,非独生子女幸福感指数略高于独生子女。
(优选)第八讲社会互动理论
(二)理论假设
布卢默的符号互动论,有三个理论前提或理论假设: 1.个人对于事物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他对事物所
赋予的意义。 对事物赋予的意义是对事物采取行动的基础,赋予的意义
不同,采取的行动也不相同。 2.这个定义(意义)是通过人们之间相互交往得到的。 意义并非事物本身固有,而是生产于人与人之间之间的互
(优选)第八讲社会互动理论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理论
威廉·艾克斯·托马斯(W·I·Thomas,1863-1947)认为,社会学的任务 就在于分析人们的社会行为,分析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调适的过 程中出现的那些行为。而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由情境所造成的,是个 体或群体对于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映。
3.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
客体是可以加以处理的事物,客体并没有固定的意义,意义在符号互 动过程中形成与变化。在符号互动中,客体“被创造、被肯定、被改 变、被抛弃”。
4.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理解与定义的共同性,是社会组织存在的先决条件。社会是由处于符 号互动过程中的人类构成的。群体成员的共同行动是可重复的、稳定 的,它构成“文化”或“社会秩序”。
米德的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心灵、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和 发展。人的意识与思维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 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适应是通过人际沟通过程来实现的。
米德认为,心灵不是一种事物或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心灵具有 两种能力: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二是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
三、表演互动论(互动的特性)
(一)代表人物
表演互动论也称为拟剧互动论,是符号互动论的延伸和进一步发展。该 理论因把社会视为舞台,把人际互动看作戏剧表演而得名。
交互作用论
交互作用论交互作用论,也被称为社会交往理论或互动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过程。
它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观点是受到社会环境中其他人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个体内心的推动力所决定。
交互作用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个体行为是不可分割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
我们的行为与我们身边的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交流,这种相互影响可以是明显的,如打招呼、交谈等,也可以是隐性的,如注视、身体语言等。
根据交互作用论,我们通过参与社会互动来构建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通过与他人互动,我们获得其他人对我们的反馈和评价,进而形成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同时,我们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言语,并从中获得关于他人的认知。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交互作用论还强调了人际互动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满足某些需要,比如归属感、社会支持等。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此外,交互作用论还强调了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塑造关系。
社会环境的文化、价值观和规范等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和观点,同时我们的行为和观点也会影响到社会环境。
换言之,我们不仅是社会的产品,同时也是社会的创造者。
交互作用论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言语。
通过了解他人的背景和环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意图。
其次,交互作用论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人际沟通的效果。
通过了解人际互动的原理和规律,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交往策略,增强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交互作用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观点。
通过认识到我们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点,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总之,交互作用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过程。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提高人际沟通的效果,并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构成社会互动,应具备三个要素:(1)应有两方以上主体。
既然是相互作用,主体必然不能少于两方,至于每方人数具体是多少则没有明确限制,其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因而不论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还是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动都可发生。
(2)主体间应有某种形式的接触。
这种形式既包括语言,也包括非语言,如身体感官或其他媒介等。
换言之,一方主体应向他方发出一定的“符号”即通过行为或意思表示的方式传达给对方。
(3)各方主体都能意识到“符号”代表的意义。
对于一方主体做出的意思表示或行为,其他主体不仅能清楚认知,而且能对此积极回应。
二、社会互动理论的理论来源社会互动理论是包含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
在该理论看来,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
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
社会互动理论有两大重要理论来源,一个是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一个是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心理功能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社会本质和社会过程为先决条件的,在每一个社会文化情境中,儿童参与正式和非正式的教学交流,产生了与那些情境适宜的心理功能。
儿童通过社会互动的双向过程,逐步建立系统的认知表征作为解释框架,并且信奉自己社会文化情境中所提倡的普遍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在维果茨基的理论中,社会互动成为智力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结构与过程,可追溯到与他人的互动上,学习和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吸取适当的文化实践经验。
费厄斯坦在其“中介作用”理论中指出,对个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本人和“中介人”之间的互动。
互动理论模型
互动理论模型“互动理论模型”是一种将社会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社会学习模型。
它被提出主要是为了解释人们在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方式,如何从他们的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学习新的行为技能。
互动理论模型的概念最早是由克里斯托弗庞德(Christopher Pood)及其同事在1930年代提出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模型已经被广泛使用,以应用于教育和培训等各种各样的情境。
互动理论模型被定义为“一种概念,它解释了什么使人们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学习新的技能,行为或认识的过程”。
根据互动理论模型,个体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由他们的神经变化驱动的,更是一个激励的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的过程。
根据互动理论,个体通过与他们周围的环境进行交互,从而激发出他们内在的行为,从而学习新的行为。
互动理论模型认为,学习不仅仅发生在个体和环境之间,也发生在个体和他们内心深处的技能和行为之间。
根据庞德(Pood)提出的“复合激发过程”,当个体处于环境中时,他们会激发出内部的技能,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正在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他们会通过读书,听讲座,参与练习和撰写课程论文等,来激发自己的学习能力。
庞德(Pood)和其他研究人员提出,学习发生在三个级别上:外在,内部和行为。
这三个级别的学习分别表示环境,个体和行为之间的交互。
外在级别表示环境,也就是个体接触到的信息。
内部级别表示个体内在的技能和行为,包括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认知技能。
行为级别表示个体在遇到某种情境时所做出的特定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回报。
庞德(Pood)的理论表明,外在环境影响内在的能力,从而改变行为。
也就是说,个体有能力从自己周围的环境中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影响他们内在的技能,从而影响他们行为的结果。
互动理论模型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和培训中,用来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学习者很少可以从自然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
但是根据互动理论,学习者可以学习从他们的环境中发现的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构成社会互动,应具备三个要素:(1)应有两方以上主体。
既然是相互作用,主体必然不能少于两方,至于每方人数具体是多少则没有明确限制,其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因而不论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还是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动都可发生。
(2)主体间应有某种形式的接触。
这种形式既包括语言,也包括非语言,如身体感官或其他媒介等。
换言之,一方主体应向他方发出一定的“符号”即通过行为或意思表示的方式传达给对方。
(3)各方主体都能意识到“符号”代表的意义。
对于一方主体做出的意思表示或行为,其他主体不仅能清楚认知,而且能对此积极回应。
二、社会互动理论的理论来源社会互动理论是包含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
在该理论看来,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
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
社会互动理论有两大重要理论来源,一个是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一个是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心理功能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社会本质和社会过程为先决条件的,在每一个社会文化情境中,儿童参与正式和非正式的教学交流,产生了与那些情境适宜的心理功能。
儿童通过社会互动的双向过程,逐步建立系统的认知表征作为解释框架,并且信奉自己社会文化情境中所提倡的普遍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在维果茨基的理论中,社会互动成为智力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结构与过程,可追溯到与他人的互动上,学习和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吸取适当的文化实践经验。
费厄斯坦在其“中介作用”理论中指出,对个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本人和“中介人”之间的互动。
社会互动理论
3)多人,会组成社会网络。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3)混合性关系:介于前两者之间,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的关系,有情感和工具的成分。遵循人情法则,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的方式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关系可以转化,中国人常说人情和面子,有时为达目的,有人常想把工具关系变混合性关系,在人情的压力之下,使对方不得不给个面子。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Biblioteka 独特意义社会互动是研究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之一,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它是个体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
产生及其实质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
乔治.H.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
介绍
独特意义
产生及其实质
互动要素
主要理论
互动情境
互动的维度
互动的类型
基本类型
互动过程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展开
编辑本段
介绍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
社会互动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
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从互动教学理论看师生互动
从互动教学理论看师生互动互动是构成社会的基础,社会结构是由个人的行为和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
社会互动的结果导致了各种社会现象的出现。
教育社会学中的互动教学理论来源于社会互动论。
互动教学理论认为:学校和课堂是由一个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符号系统,学校和课堂生活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符号为媒介的社会互动的过程,是一种差别互动过程。
一、互动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1.符号互动论米德创立的符号互动论探讨了个体通过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社会互动而形成心灵和自我,并对社会化产生主动影响的双向过程。
[1]个体是在与他人互动中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要理解他人的行为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而同时因为他人对自己是明镜,我们也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中认识自己,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和行动方向。
2.戏剧理论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使用戏剧和舞台的比喻来描述人的行动。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大部分的舞台表演,表演者都希望将最完美的形象呈现给观众,但是当无法预期的突发现象发生时,表演者必须在行动上加以应变。
他认为学校是教育的舞台,师生之间由于地位和权力的差异以“不对称规则”模式进行师生互动。
3.符码理论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社会结构决定沟通原则,也塑造了意识形式。
” [4]他以符码为核心,以分类和架构为经纬构建了其理论框架。
在他看来,符码本身也是一种意义、体现方式和原则,它将学校所进行的权力支配具体化,涉及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力的问题,并成为安置位置的机制。
伯恩斯坦关怀社会正义与公平性,希望在教育改革中通过教育符码真正赋予学生诠释社会世界的能力和达到社会平等的目的。
4.结构行动论吉登斯的结构行动理论是旨在揭示社会结构与人的能动作用间的互动的一般理论,他试图用结构的二重性去说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简而言之,结构二重性就是指人们在结构的制约中再生产了制约他们的结构,结构兼具使动性和制约性。
社会学中的互动主义理论
社会学中的互动主义理论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互动主义理论一直是一个备受学者们关注的议题。
此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主要观点是社会行为是在人们的相互作用与交往中不断发生的,且人们的行为是基于其对个人和周围环境的理解和感知。
互动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符号互动”,即个体或集体通过符号交流来互动。
符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共同认可的表达意义的东西,比如语言、姿势、表情等。
人们通过符号交流表达自己的意图和需求等,从而形成相互理解并产生共鸣。
在符号交流的过程中,人们还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以更好地适应周围人和环境的反应。
互动主义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不断的符号交流和互动,不仅能够理解其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也能够自我建构和理解。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的行为和语言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反馈和影响,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与角色。
互动主义理论在研究方面有很多具体的应用。
比如赫伯特·布卢韦(Herbert Blumer)认为社会现象的研究应该是基于对参与者观点和意义的了解,而这些意义会受到参与者的文化、经历、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社会现象的研究不能只简单地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而需要深入到现象背后去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意义。
互动主义理论还非常注重个体行为和言语的语境和情境。
比如加芬克尔(Erving Goffman)的“演出理论”就认为,人在不同的情境和环境下,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表述,甚至会用“假面具”来表现最好的状态。
因此,在研究个体行为和言语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相上,还需要深入到背后去理解其背景和含义。
综上所述,互动主义理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社会学理论,它从符号互动的角度出发,深入到社会交往的本质所在,揭示了个体行为和言语的根源和含义。
如果我们想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了解和运用互动主义理论将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主张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它是一种以社会风气为基础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与他人的互动有助于塑造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态度。
社会互动理论的三大基本假设是:社会环境对人们的行为有影响;人们的行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影响他们的行为。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们与他人的互动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和行为。
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他们也会影响他人。
例如,有些人可能会被他人的行为所影响,而有些人可能会影响他人的行为。
社会互动理论还认为,人们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形成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态度。
因此,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社会环境也受到人们的行为的影响。
社会互动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影响他们的行为。
因此,人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人受到他人的支持,他可能会更有自信,因此也可能会表现得更好。
同样,如果一个人受到他人的攻击,他可能会变得更加消极,因此也可能会表现得更差。
社会互动理论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受到他们的社会环境和互动的影响。
社会环境可以影响人们的态度,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而人们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影响他们的行为。
因此,人们在社会中的行
为受到他们的社会环境和互动的影响,而他们也会影响他们的社会环境和互动。
社会互动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强调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是受到他人影响的,而且人们之间的互动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理论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个体在社会中相互作用、联系和影响的过程。
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构成的,人们在互动中产生了社会规范、角色、价值观和文化等现象。
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社会互动的定义社会互动是指个体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符号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影响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流,更包含了个体之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互动。
社会互动的形式社会互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行为模仿、合作竞争等。
不同的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和结果。
社会互动的影响因素社会互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个体性格、情感状态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在互动中的表现和结果。
社会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交互主义理论交互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基于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产生的。
个体在互动中通过感知、解释、反馈等过程进行社会建构和个体塑造。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模仿行为、接受奖惩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技能和行为水平。
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通过符号和符号系统进行的。
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言语、手势、动作等符号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产生了社会意义和文化传承。
社会互动的意义与影响社会互动在个体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推动了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社会互动,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了社会联系和人际关系,实现了社会规范和文化传承。
综上所述,社会互动理论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个体行为。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互动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促进社会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心理学中的人际互动理论爱德华赫尔曼的交往理论
心理学中的人际互动理论爱德华赫尔曼的交往理论爱德华赫尔曼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人际互动理论。
人际互动理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何相互影响和互动的一种理论。
这种理论涉及到人们的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他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对爱德华赫尔曼的交往理论进行阐述。
赫尔曼认为,人际互动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来实现的。
他将人际互动分为内心对话、外部对话和内外对话三个层次。
首先,内心对话是指个体在交流之前进行的自我思考和心理准备。
在内心对话中,人们通过思考自己的感受、需求和目标来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
这种内心对话对于人们的情绪调节和沟通能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外部对话是指人们在面对面交流中的言语和非言语互动。
在这个层次上,人们通过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式来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赫尔曼认为,外部对话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的彼此倾听和理解能力。
最后,内外对话是指个体的内心对话与外部对话的结合。
在这个层次上,个体需要将自己的内心思想与外部的言语和行动相结合,以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赫尔曼认为,内外对话是人际互动的关键要素,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理解和共识。
赫尔曼的交往理论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他认为,人们在交流中既是信息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
通过交流,人们可以获得他人的反馈和回应,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人际互动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每个个体在交流中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此外,赫尔曼还提出了交往的公平原则。
他认为,人际互动应该是公平和平等的。
在交往中,个体应该尊重和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并与他人共同协商和解决问题。
只有在公平和平等的交往氛围中,人们才能够建立稳固和长久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爱德华赫尔曼的交往理论强调了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种全面的交流模型。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赫尔曼的交往理论,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人际互动理论
人际互动理论人际互动理论人际互动理论是一种把人际关系看做不同的心理影响力的理论,它依赖于社会中的关系和心理过程。
它指出人们互动贡献的协调方式如何起作用,以表现出拉近亲密关系的特性。
它认为人际关系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模式和行为,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行为,在情感,言语和行为上产生亲密关系。
它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撑。
一、人际互动的特点1.交互性:人际互动是一种互动式的行为,它以不同的方式模拟和表达,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撑和认识贴近。
2.联系性:人际互动强调双方的关系,用共同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来尊重彼此,它鼓励双方激发彼此的心理活动,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
3.自发性:人际互动是一种由参与者自发性定义和控制的活动,它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共识,进行相互关心、帮助、协助和理解。
二、人际互动理论的基本组成1. 情感:情感是人际互动理论的核心,它是双方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动力,可以降低恐惧心理和抵御强权的威胁,提高亲密感,促进双方的协作、和谐共处和信任。
2. 言语:通过言语,参与者可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观点,在沟通中建立良好的关系。
3.行为:行为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影响被参与者的情感。
它指责为了实现某种结果而采取的每种行动。
三、人际互动理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人际互动理论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它使个体之间的交流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促进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它也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工作抑或是学习兴趣;提供正确的咨询和引导,促进员工,客户间的合作关系。
有效利用个体之间互动能够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和情绪,丰富社会间的交流和沟通。
总结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人际互动理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十分重要的因素。
它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促进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
因此,倡导学习和体验人际互动理论,以期提高人际技能,有效地改善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改善社会关系,实现共赢。
.互动理论讲解
互动理论在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们对微观层次的现象只是给予了粗略的关注,直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理论家们才开始转而分析微观过程。
他们开始明白,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和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从而,他们开始致力于发现人际互动的基本过程。
这一创造性的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微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即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的兴起表征着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出积极贡献的开始。
一、互动理论的兴起1.詹姆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社会学家.詹姆斯认识到,人类有将自身看作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人类能象征性地表示他人与其周围世界的各个方面,发展出关于这些事物的态度和感觉,并且形成关于这些事物的典型反应。
人类能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
詹姆斯把这些叫做自我的能力,认为它们对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建构其对自身的反应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詹姆斯发展了一套“自我”的类型学:⑴“物质自我",人类把它们看作是其全部存在的一部分和决定其身份的关键的那些客体.⑵“社会自我”,由于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
⑶“精神自我",个体的一般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
詹姆斯的“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
他指出“一个人,有多少人认识他,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
然而,詹姆斯并未对这一初步的见解深入探究,毕竟,他是一位心理学家,较之于个体能力所源生的社会过程,他更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2.库利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修正了自我的概念,他的主要突破是:将自我看成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
其次,他认识到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库利提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
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
互动教学理论
互动教学理论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老师“独霸”讲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了新[gPARAGRAPH3]的“互动教学”理论。
我们把课堂看作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着各种喜怒哀乐。
学生扮演着各种角色,而老师就是观众。
观众通过掌声来鼓励演员的表演,也通过叫好来引导演员的表演。
这样演员就会更投入地去表演。
“互动”,听起来多么令人激动的词语!只要将“互动”引入到课堂,改变教师的角色,让老师走下“神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了。
但是,我们却发现,要想真正实现“互动”教学并非易事。
原因有三:一是怕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二是怕自己手忙脚乱,影响课堂效率;三是怕适得其反,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答案很简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稍加调整即可。
在学生演员之前加入一个导演。
当然,这个导演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导演,而是一位善于创造、分析、判断、提供必要指导的导师。
老师则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活动。
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互动”已经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死板教学模式。
一节课下来,台上台下、黑板前后,一切井然有序,热闹非凡。
教师粉墨登场,一口气讲完全部内容,然后宣布“下课”。
教师“导演”有术,学生按部就班,所以才有“井然有序”的效果。
有人总结说:学生“领会”得越少,记住得越多;学生“领会”得越多,记住得越少。
这种“填鸭式”的“互动”只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单向”沟通。
学生成了“机器人”,学习毫无感觉。
可谓“君子动口不动手”,“手动”了,心没动,那又怎能“动口”?现在,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许多“新课改”的倡导者也被纷至沓来的困惑搞得焦头烂额。
于是有人提出:取消“备课”,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教学。
真是不谋而合。
它确实带给人们不少方便。
首先,每个小组设置一名学习组长,由他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收集资料、研究问题等都由他承担,最终的目的是让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份较为详尽的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理论在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们对微观层次的现象只是给予了粗略的关注,直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理论家们才开始转而分析微观过程。
他们开始明白,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和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从而,他们开始致力于发现人际互动的基本过程。
这一创造性的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微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即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的兴起表征着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出积极贡献的开始。
一、互动理论的兴起1.詹姆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社会学家。
詹姆斯认识到,人类有将自身看作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
人类能象征性地表示他人与其周围世界的各个方面,发展出关于这些事物的态度和感觉,并且形成关于这些事物的典型反应。
人类能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
詹姆斯把这些叫做自我的能力,认为它们对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建构其对自身的反应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詹姆斯发展了一套“自我”的类型学:⑴“物质自我”,人类把它们看作是其全部存在的一部分和决定其身份的关键的那些客体。
⑵“社会自我”,由于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
⑶“精神自我”,个体的一般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
詹姆斯的“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
他指出“一个人,有多少人认识他,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
然而,詹姆斯并未对这一初步的见解深入探究,毕竟,他是一位心理学家,较之于个体能力所源生的社会过程,他更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2.库利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修正了自我的概念,他的主要突破是:将自我看成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
其次,他认识到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
库利提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
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
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
这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一样。
如同个人可以象征性的符号化环境一样,个人也可以象征性地将自己视为客体,在他人行为这面镜子中,看到自我的形象和感觉。
自我是以群体为背景的,是在互动中产生的。
但是,群体作为参照之境,他们的重要性却有所不同,一些群体的重要性高于另一些,这些对于形成自我感知和自我态度最为重要的群体通常是,那些存在私人关系和密切关系的小群体。
3.杜威作为实用主义(pragmatism)学派的主要代表,杜威强调人类同世界的调适过程,在这一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试图掌握环境中的各种条件。
在适应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特征。
杜威指出,人类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思维能力。
心灵意识不是一种结构,而是一个过程,它是人类努力去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
在杜威看来,心灵意识是这样一个过程:对环境中的客体进行定义,明了行动的潜在路线,想像每一路线所可能产生的结果,抑制不恰当的反应,随后选择一条有利于调适的行动路线。
由此可见,心灵意识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它意味着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是对各种难以取舍的行动路线(在想像中)进行生动的预演......深思熟虑是对各种可能的行动路线进行的试验,它是对各种已选定的因素进行不同组合的试验......以期了解,一旦采纳了某一行动路线,行动的结果将如何。
杜威关于心灵意识的概念,即认为它是一个调适过程,而不是一个事物或实体,对米德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恰如库利对其自我概念所作的论述一样,杜威论证了心灵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才能得以形成和延续。
实用主义把有机体看作是实践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在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中才形成的。
结合行为主义,实用主义提出了理解人类生命的新思路:人类试图应对他们周围的现实环境,并学会那些能够使他们获得满足的行为模式,而最为重要的一种满足是对其社会环境的适应。
4.米德互动论在美国最有影响的开创者是米德。
他关于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三者关系的揭示以及人际互动模式的理论至今仍被许多互动理论作为基本结构而接受。
米德对人类生命过程的理解,是他关于心智、自我、社会关系探索的认识基础。
在这个方面,米德深受行为主义、实用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自诩为行为主义者的米德,反对行为主义关于人的内在心智动力是不可研究的前提假设,试图以虑及人类心智和自我重要性的方式,修正行为主义的刺激强化理论。
米德接受了杜威关于人试图应对他们周围的现实环境,并学会能够使他们获得满足的行为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满足是对环境的适应的观点。
米德还将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那些有利于其生存和适应的东西才能在有机体中得到保存——应用于人类。
在融合行为主义、实用主义、达尔文主义三者的某些成分之后,米德形成了他关于人类生活图景的观点:人是努力适应环境的动物,人试图学会和保留那些能使其生存并获得满足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心智和自我。
心智和自我和其他人类的独有特征,正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而努力的情况下进化而来的。
人通过获得心智和自我以适应社会,社会也正是因为个体所具有的心智和自我能力而成为可能。
(1)心智心智就是人们定义特定的社会环境,并通过“想象性预演”各种行动方案,选择最合适的行动路线的心理过程。
米德的这一说法,继承了杜威的观点,其所说的“想象性预演”的过程类似于杜威所说的深思熟虑的过程。
米德研究了婴儿的心智形成过程,以了解人是怎样获得心智这种能力的。
米德强调心智产生于一种选择过程。
这种选择过程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试错法,一种是婴儿的协作者的有意识训练。
通过这两种途径中的任意一个,婴儿逐渐学会具有普适性意义的常规姿态,而学会能够增强个体间互动有效性的常规姿态,意味着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当一个有机体懂得了常规姿态的含义,通过这些常规姿态来领会和理解他人,并想象性地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米德就认为这个人具有了心智。
(2)自我心智的能力,是自我形成的基础。
人们对他人的姿态进行解读,并从他人的观点中了解自身(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对他人姿态的理解,是对自身想象和评价的基础。
人类这种将自身作为客体进行想象和评价的能力是有赖于心智能力的。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随着有机体的成熟,在每一个人与具体他人互动的场合中形成的暂时的‘自我想象’,最后将明确为或多或少稳定的、可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概念’”。
借助自我概念,个体行为获得了前后一致性。
米德指出了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嬉戏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只能跟有限的几个他人进行想象。
第二个阶段是团体游戏阶段。
这是随着生理的成熟和角色领会的实践,成长中的有机体开始体味进而理解处于有组织的活动中的他人的角色,获得多重自我的形象。
在最后一个阶段,一个人能够体会并且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并明确共有态度。
在这个阶段,个人能够提高自己对那些交往对象的反应的恰当性,同时,将自我形象从特定他人的期望,拓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共同体的希望和观点。
(3)社会社会互动的组织化有赖于心智的形成。
如果人们不能领会角色和能对可选择的方案进行想象性预演的心智能力,个体间就无法使他们的行动协调一致。
社会互动的组织化也有赖于自我的能力,如果人们不能从一般他人的观点出发评价自身,如果不具有从共有态度中把自己当作客体看待的能力,那么在较大的群体中进行解调就变得及其困难。
米德不但用心智和自我能力来说明社会的维持和延续,而且用心智和自我能力来说明社会的动荡和潜在变动。
在他看来社会是一种构成现象——缘自个体间的调试和互动。
因此,社会也可以被改变和重新建构——通过心智和自我表征的过程来进行。
米德道出了社会和个人之间相互依赖而维系的关键过程,他涉及到了社会组织是个体心智和自我的反映,并且是心智和自我的来源,但是却未能进入到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个体在这些模式中运作的多样性的层面。
米德没有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确切的连结点,从而使研究未能精确化。
5.结构与角色的概念化米德没有找到心智、自我与社会的确切连结点,因而不能清晰地描述社会结构的参与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与之相反的问题。
解决这一模糊的社会学探索之一,就是将目光集中在角色这一概念上。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巨大的位置网,那么个体则处在这个位置网中,扮演着与某个位置相联系的角色。
帕克是最早以强调角色来发展米德的思想的学者之一。
他强调角色与某个社会的结构位置相联系,而个体则与社会结构位置规置下的某个角色相联系。
这样自我就在多重角色的扮演中重现,而各种角色又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的位置相联系。
默雷诺则将角色分成若干类型:身生角色——在其中,行为与一定文化条件下的人们的生理需求相联系。
心理角色——个体按照特定社会背景的具体期望行事。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个体要遵从各种常规社会类别的期望。
社会结构被视为有组织的、要求个人按角色行事的期望网络。
人类学家林顿,则通过角色、地位和个体之间的概念区分,进一步阐明了社会组织的本质和个体在其中的嵌入性。
社会结构的一些要素是:一个位置组成的网络、一个相应的期望系统、按与特定位置相联系的期望之网来行事的行为模式。
这三位学者对角色的表述,即角色是与社会结构中某一位置相联系的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个体按照社会对某个位置的期望扮演角色,社会结构就是一个由个人按照特定要求扮演角色的期望网络。
他们的论述成为米德理论的必要补充,使人们有可能更准确地理解心智、自我与社会地相互联系。
二、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是对米德互动理论的一方面发展。
符号互动论是布鲁默(Herbert Blumer)提出的名词,但库恩(Manford Kuhn)等学者对他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挑战,由此出现了符号互动论的依阿华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对垒。
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方便的标志,并非争论发生的准确地点,因为布鲁默于上世纪中期离开芝加哥,而库恩在此后不久谢世,而依阿华学派的大部分传统于上世纪60年代转入印第安那大学的符号互动论中去了。
1.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通过符号交往。
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是人类比之其他动物远为优越的特征。
凭借这种能力,人类得以不断地符号象征化各种客观事物、思想以及事实上他们经历的任何阶段,并进行交流。
人类之所以能够使用符号有效沟通,是因为他们具备在发音和身体姿态等方面获得一致意义的能力。
符号性交往是个复杂的过程,因为人们在交往中不仅使用词汇和语言符号,还使用具有一般含义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辅助体态和其他象征性姿态。
2.通过角色领会对他们的姿态行为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互动。
米德认为角色领会是一种视他人的态度和意向而行动的能力。
互动论者仍然视之为互动发生的基本机制。
3.心智和自我的存在是人类互动的结果。
芝加哥学派和依阿华学派的分歧:1.对人性的解释方面:芝加哥学派更强调自我对互动关系的建构能力,而依阿华学派则更强调自我概念和角色对互动关系的限定和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