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性: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动手种树,初步感知1、创设情景2、理解题意[出示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师: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3、设计方案,动手种树师:了解了信息,请同学们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你可以用这条线段来代表20米长的小路,其中每一小段的长度是1厘米,我们用它来表示1米长的小路,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图形来表示小树苗,把你设计的方案画一画。
比一比,谁画得快种得好,老师就聘请他作学校的环境设计师。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4、反馈交流师:根据你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设计出了这么多的方案。
那他们的方案分别是怎样的呢请设计师们给大家作一下介绍师:他的设计符合要求吗师:这位同学是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来设计的,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间隔距离,在这份设计方案中,有几个间隔距离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有4个这样的间隔距离。
像这样间隔距离的个数我们又把它叫做间隔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树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2.能够理解并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方法解决植树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关系的应用。
2.运用最小公倍数方法解决植树问题。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将最小公倍数方法运用到植树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植树问题相关图片或实物。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植树的重要性,并引入植树问题:如果一棵树每年长高的长度是1.2米,问10年后它的高度是多少?2. 概念讲解讲解比例关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关系在植树问题中的应用。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植树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比例关系以及如何确定树的高度。
4. 案例分析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植树问题的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例关系和最小公倍数方法解决问题。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应用比例关系解决植树问题。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植树问题,如不同种类的树生长速度不同,如何确定多年后它们的高度差距等。
六、教学反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分析错题原因,及时纠正。
七、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植树问题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出一些拓展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八、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关系和最小公倍数方法在植树问题中的应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本能夠有效地帮助到学生理解植数问题的解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植树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2.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3. 植树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2. 教学难点:植树问题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植树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含义。
3. 解决方法: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一些植树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思考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植树问题上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关键。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和应用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1. 确定植树线路的形状植树线路的形状有两种:直线形和环形。
(1)直线形:两端都不植树的数量为棵数-1,两端都要植树的数量为棵数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104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间隔数”和“棵数”,以及两端都栽中,“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
2.在猜想、交流、合作中,掌握“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模型”,并在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模型”难点:应用“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PPT、教科书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猜谜语(打一人体器官):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师:大家能猜出来吗?(手)课件出示:、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空叫做间隔。
5根手指有几个间隔?4 个手指有几个间隔?3 个手指呢?(4;3;2)二、新课讲授课件出示:教材P104 例1同学们在长100 m 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m 栽一棵(两端都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师:说一说“一边”“两端都要栽”的含义。
(路有两边,只栽一边,两端都栽就是头尾都栽)师:“每隔5 m”是什么意思?(每两棵树之间间隔5米)师:关键词要注意。
同学们尝试做一做。
(每隔5 m栽一棵,共栽100÷5=20(棵)。
)师:对吗?检验一下。
100 m 太长了,可以先用简单的数试试以20m为例师:按照刚刚的算法,每隔 5 m栽一棵,20米栽几棵?(20÷5=4(棵))一起来检验一下师:再算一算,每隔 5 m栽一棵,20米栽几棵?每隔5 m栽一棵,共栽20÷5+1=5(棵)师:间隔数有多少?(间隔数:4个)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棵数比间隔数多1)师:在来看看:每隔 5 m栽一棵,20米栽几棵?(每隔 5 m栽一棵,共栽25÷5+1=6(棵))师:间隔数是多少?(间隔数:5个)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棵数比间隔数多1)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不画图,你知道30 m、35 m 要栽几棵树吗?师:这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你能得出什么关系式?路长÷间隔长=间隔数;棵数比间隔数多1教师规范作答同学们在长100 m 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m 栽一棵(两端都要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4课时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页118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规律。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教具:挂图、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请每一位学生高举起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关拢。
师:现在请每位小朋友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4个)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
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格,也就是4个间隔。
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比如:在马路边种树,每两棵树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们就把这一段距离叫做一个间隔,楼梯、锯木头等。
3、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6棵呢?7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
(一)出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同桌相互讨论。
2)有线段图表示你的方法3)学生汇报4)引导总结:两端要栽的时候,比较间隔数和棵数,你得出什么规律?(生:棵树比间隔数多1)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吗?板书:棵数=间隔数+15)在线段图上,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点数=间隔数+16)这个问题应是:1005=20(个)间隔数20+1=21(棵)棵数巩固练习(一)书第118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指名反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及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植树问题的学习非常感兴趣。他们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感到好奇,同时也对这个过程中的数学逻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为了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图示法和实际操作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模拟植树的情景,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间隔数的概念,并逐渐掌握了棵数=间隔数的计算方法。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我观察到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相互倾听、表达和交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实验和讨论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实验步骤的理解不够准确,以及对讨论主题的把握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细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封闭线路上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即棵数与段数的关系(棵数=间隔数)。
-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
生活中“一定的路线”可以是笔直平整的道路、可以是弯弯曲曲的小路、也可以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当然也包括从起点出发后能走回到起点的路等等,不管什么样的路都能抽象成的数学概念就是“线”的概念;而“树”是要种在路上的某一处,抽象出了“点”的概念;两棵树之间的间隙或者说是距离,就是“一段”。
所以“植树问题”其实就是一条线被一些点平均分割成若干段的一件事情,在这样一件事情中,我们要搞清楚“段与点”数量之间的关系,即“间隔数与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关于植树问题的情形,课本主要呈现了以下三种情况:例1: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例2: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例3: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而例3的情况通过“化曲为直”可以转化为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只栽一端”的情况,所以最终植树问题归结为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的三种不同情况。
“植树问题”最基本的要素——“间隔数(段数)”,实质是除法中包含除意义的一种现实情况,属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
“一个数”就是指路的总长,“几个几”中的单位就是一段的长,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而所含单位的数量就是我们提到的“段数”。
这部分内容是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的有关除法意义的内容。
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植树要求的不同,“树的棵数”也就是“点的数量”会不同。
那么“点数”和“段数”之间是否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我们学习植树问题的根本所在。
这样的话,解决“植树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就是与除法的意义建立关联,而不是去记忆“棵数和间隔数”的各种数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应用。
难点:理解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际意义;(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植树的意义,引出植树问题。
(2)新课讲解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如:校园里的树木、公园里的花坛等,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解决一个植树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植树问题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2.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讲解;(2)课堂时间有限,小组合作环节时间较短,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
3.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理解不足的问题,可以增加课堂提问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植树问题;(2)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以适当调整,保证小组合作环节的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均匀栽植树木时,如何计算出总共需要栽植多少棵树。
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如道路绿化、农田种植等。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植树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但是,对于两端都要栽植的情况,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如何计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中,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思维模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植的植树问题的意义,并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两端都栽植的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知识点。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端都栽植的植树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道路绿化、农田种植等。
2.准备PPT,展示实例和计算过程。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道路绿化和农田种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计算一条直线上的植树数量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两端都栽植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与已知的植树问题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两端都栽植的植树数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植树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植树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植树,要求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求植树的总棵数。
2. 植树问题的类型:两端都要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环形植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植树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环形植树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了解各种情况下的植树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发言和合作学习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植树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植树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植树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植树问题这种实际应用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植树问题的实例和案例。
2.准备一些关于植树问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准备一些关于植树问题的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植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和案例来阐述植树问题的解决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关于植树问题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一些关于植树问题的实际案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际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关于植树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两端要栽)。
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间隔。
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请边上的2名同学站起来。
师用手指着他们之间的空,问:有几个空?(1个)像这样的空我们也可以叫做间隔。
师让旁边的第3位同学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有几个间隔?左边一排都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有几个间隔?让第一排的同学都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几个间隔?学生依次作答。
师:在生活中和间隔有关的例子很多,大家能说一说吗?生:种树(树与树之间有间隔)、栏杆、电线杆、摆花(花盆与花盆之间有间隔)、插旗……师: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孩子,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间隔。
(播放课件)(此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看到身边的、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间隔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和间隔相关的事情很多,看来很有研究的必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师板书课题。
二、验证新知,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审题: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信息。
生汇报数学信息:长100米、每隔5米、两端都栽,小路一边。
(“全长100米”是指小路的总长;“一边”是小路的一侧,指小路的左边或右边;“每隔5米栽一棵”是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简称间距:“两端要栽”指起点与终点处都要栽。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教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基础与基本技能,了解基本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基于此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想想,说说,画一画,议一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出“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并且渗透了“转化”“数形结合”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学情及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植树问题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直线上植树,一种是在封闭曲线上植树。
在直线上植树又分三种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这是学习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类似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知识基础上说,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这类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或者练习中都接触过数字较小,表达比较简单的生活原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上看,四年级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也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本节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数形结合的基础上去探究发现总结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我认为是可行的。
【教学目标】1、知道段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三种数学模型,并能根据数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三种植树模型。
3、渗透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以及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
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
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
教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两端都不栽树。
本节课教学第106页——107页例1、例2和做一做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作了如下调整,把原例1中的路长“100米”改为“20米”,把“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
数据改小有利于学生思考,也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但并不影响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探究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三种情况中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将例2分成两道题放到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环节,有利于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1.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含义》、《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五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五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解题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通过探索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初步体会化复杂为简单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游戏吗?老师说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看谁能最先猜出来。
一颗小树五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出示课件,让学生举手回答谜底,并作表扬或鼓励。
1、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他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
(五指伸直、张开)师:张开的五指中有了一些空隙。
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叫“间隔”。
同学们看一看,3根手指中有几个间隔?那么4根手指呢?5根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比如路灯、公路边上的树和摆放的花盆,它们之间都有间隔。
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有间隔,那么在数学上我们把研究与间隔有关的问题叫做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构建模型1、了解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师:在植树问题中,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两端都栽,一种是只栽一端,还有一种是两端都不栽。
今天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两端都栽”的`情况(课件出示三种情况)。
板书:两端都栽。
那么两端都栽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出示课件,板书棵数、间隔数)当只有3棵树时,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呢?4棵树时有几个间隔呢?5棵树呢?现在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有10棵树呢?50棵树呢?100棵树呢?那么你们发现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棵数比间隔数多1,间隔数比棵数少1)那谁会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下呢?(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出示板书)3、利用模型解决问题1、出示招聘启示:我们学校将对校园进行绿化,特聘请校园设计师设计一份植树方案,择优录取。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2.学会分析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思考技巧。
4.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纸笔和计算器。
3.准备植树问题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描述一个区域,在两端都植入若干树木,要求求解如何在该区域内进行树木种植,使得树木之间的距离最小化或最优化的问题。
2. 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通常是采用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来求解。
可以通过计算距离、面积计算等方式来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植树问题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3.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案例分析: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总结教学内容,梳理重点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2.练习成绩:评价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水平。
3.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掌握情况。
4.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教学结束后,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同时展望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以上就是本节课《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的内容,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等。
即使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情形,例如,两端都要栽,只在一端栽另一端不栽,或是两端都不栽。
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的情况,根据教材的意图,要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2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107例2教学目标1.掌握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2.在经历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难点:应用三种“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PPT、教科书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总长÷间隔长在一条40m 长的小路两边栽树,每隔 4 m 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师:关键词是什么?如何解答?(总长度:40m;间隔长:4m;“两端都栽”“两边栽树”)一边:40÷4+1 =11(棵)两边:11×2=22(棵)答:一共要栽 22棵树。
师:这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植树问题”中的其他情况。
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105 例2动物园里的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 m。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都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 m。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师:从题目中你了解哪些信息?(总路长:60m;间隔长3m;两旁栽树;两端都不栽)师:两端都不栽情况如何?我们一起画一个线段图看看课件出示:(两端都不栽,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少 1。
)师:这道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引导间隔数:60÷3=20一旁棵数:20-1=19(棵)两旁棵数:19×2=38(棵)答:一共要栽 38 棵树。
师: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什么关系?(棵数比间隔数少 1)师:少的“1”在哪呢?请你到图中指一指。
课件出示:棵数=间隔数-1课件出示:师:比较两种情况,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相同点:路长=间隔数×间隔长不同点: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2.课件出示:小明家门前有一条 35 m 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
植树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植树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植树问题的学习,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策略。
2. 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植树问题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2. 植树问题解决策略的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PPT展示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激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
新课导入1. 利用教学视频,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策略。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植树问题实例。
2. 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全班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植树问题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植树问题的解决策略。
2. 学生分享学习植树问题的感受和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植树问题板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2. 植树问题的解决策略3. 植树问题实例分析4. 植树问题实验结果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植树问题练习题2. 植树问题拓展题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2. 作业需工整、清晰课后反思教学效果1. 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
教学改进1. 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2.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理解植树问题的定义,即在一条线段(如道路、河流)两侧或一侧植树时,树与树之间的间隔以及树与线段端点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重难点
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表格,20厘米的线段。
教学活动预设
时间
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3、引导“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以小代大:20米替代100米解决问题
画线段图(板书: )
构建数学模型(板书: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间隔数=全长÷间距)
4、解决例1。(板书:100÷5=20,20+1=21(棵))
四、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1、植树问题的应用领域有那些?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做一做1。
(3)汇报结果,导出课题
收集结果,三种不同但都符合要求的方案。(为什么?)
我们一起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找答案吧。同学们打开课本106页看一看,你有什么问题呢?板书(植树问题)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寻求解决办法。
二次备课
一、每日一练,设置铺垫
1、每日一练。
2、掌声鼓励计算全对的同学。看着老师的手,你看到了数字几?(5)我还看到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缝隙、空格)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呢?2个手指呢?(强调1个手指没有间隔)你发现了什么?(提醒手指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谁能说一说?
3、能力提升:练习24第4题。
4、拓展练习:练习24第5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的情况,谈谈你有哪些收获?假如只栽一端或两端都不栽,那又会是什么情形呢?同学们课后去探究吧!
六,作业
1、课堂作业:
2、家庭作业:
板书
设计
植树问题
化繁为简
只栽一边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课题
植树问题
授课人:沈君授课时间
2015年12月8日
教学内容
教材P106例1及练习二十四1-5。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本期总第节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3、引入:
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我们看看还有哪里有这样的间隔?每个间隔间的距离呢?(间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间隔,间距”相关的数学问题。(板书:间隔,间距)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创设情景:还记得我们去年看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吗?我们学校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准备从同学们当中招聘几名校园环境设计师。
间隔数=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距
100÷5=20,20+1=21(棵)
两边都栽
教师教学
行为反思
2、合作探究。
(1)理解题意[设计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从这份设计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了解了这些信息,下面请小组同学合作,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条20米的小路,请小组成员先交流讨论再动手栽一栽,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