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古文赏析-古文观止
触龙说赵太后重点注释 触龙说赵太后全文翻译
![触龙说赵太后重点注释 触龙说赵太后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237ac1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c.png)
触龙说赵太后重点注释触龙说赵太后全文翻译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qiǎng)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tuò)其面。
”1、赵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惠文王去世后,她一度临朝听政;2、赵氏:指赵国,先秦时对朝代、国名常用“氏”字,构成一个名词;3、长安君:赵威后幼子的封号,孝成王之弟;4、质:人质,当时各国之间结盟,常要国君的儿子或兄弟留住在盟国,作为执行盟约的人质;5、强谏:极力规劝。
左师触龙愿见。
太后盛(shèng)气而胥(xū)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zēng)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xì)也,故愿望见。
”太后曰:“老妇恃辇(niǎn)而行。
”1、左师:官名;2、盛气:怒气冲冲;胥:等待;3、徐趋:慢慢地用小碎步走上前来,“趋”是小步疾走以示恭敬。
触龙托言足疾,不能急行,故做出“趋”的姿态,以表恭敬;4、谢:告罪;5、窃自恕:私下原谅自己;6、玉体:贵体;7、郄:疲劳,指不舒服;8、恃:凭借;辇:古代帝、后所坐的车。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qiǎng)步,日三四里,少(shǎo)益嗜(shì)食,和于身。
”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1、衰:减少;2、殊:极;3、嗜食:爱吃的食物;4、和于身:使身体舒畅和适;5、色少解:怒气略微消了些。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shào),不肖(xiào);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mò)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shào),愿及未填沟壑(hè)而托之。
”1、贱息:对人谦称自己的儿子;2、不肖:原指不像父亲那样好,引申为不贤、不成材;3、愿令补黑衣之数:希望能让他补进黑衣卫士的数目里;黑衣,指王宫卫士,当时这种卫士都穿黑色军衣;4、没死以闻:冒着死罪把这个请求说给太后听;5、敬诺:恭谨应答之词,犹言遵命;6、及:趁着;7、填沟壑:这是古代谦称自己死的说法,意即死后无人埋葬,被扔在山沟里。
先秦-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70e22c6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c.png)
先秦-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文章选自《战国策·赵策四》。
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继位,年幼,由赵太后摄政。
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
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
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赵威后不肯。
触龙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
原文:触龙说赵太后先秦-战国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赏析
![《触龙说赵太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016434960590c69ec376b3.png)
《触龙说赵太后》赏析导读:《触龙说赵太后》赏析《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记叙了赵国左师触龙运用巧妙的方法说服赵太后,为挽救国家危难而让少子长安君“质于齐”的经过,说明了封建统治者应该为子女“计深远”,并“令有功于国”,以期能“自托”的道理。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赵太后新用事──老妇必唾其面”),交代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
赵国面临“秦急攻”的严重局势,向齐国求援,而齐国提出“必以长安君为质”。
赵太后出于宠爱幼子,坚决不肯答应,并拒绝朝中大臣的进谏,一时形成了僵局。
太后当众宣布“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充分表现了她的固执任性、蛮横专断,而又缺乏政治远见。
大臣的“强谏”与太后的坚拒形成了尖锐矛盾,这个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触龙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谏,显然是极端重要而又极其困难的。
第二部分(“左师触龙愿见太后──齐兵乃出”),记叙触龙说服赵太后的经过,这是全文的重点。
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触龙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动之以情,喻之以义,终于说服太后。
首先用“缓冲法”。
触龙见到“盛气而揖之”的赵太后,根本不提“令长安君为质”的大事,而是先从叙谈生活琐事入手,自诉“病苦”之情,再问候太后的饮食起居,表示关心,从而使太后“色少解”。
在叙寒温、谈家常之中缓和了紧张气氛,开始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用“引诱法”。
气氛虽有所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触龙仍不直接提长安君的问题,却提出要为自己的少子舒祺谋个黑衣卫士职位的事,这就使太后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触龙此行只是为其子求情而来,从而拆除心中的戒备。
触龙还说出“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哀婉之词,在“爱子”上引起了太后感情上的共鸣。
触龙正是以自己的爱子之心为诱饵,巧妙地引出太后爱子之情,从而过渡到长安君的问题上来。
再次用“旁击法”。
话题虽然已转到少子(长安君)身上,但还不宜贸然接触到长安君当“人质”的问题,因此触龙又转弯抹角地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
065触龙说赵太后 古文观止系列 深度赏析
![065触龙说赵太后 古文观止系列 深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b691c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7.png)
第一段
译文
赵太后刚刚掌权,秦 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 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 “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 人质,才出兵。”赵太 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 劝谏。太后明白地对身 边近臣说:“有再说让 长安君为人质的,我一 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字注
新用事:刚刚掌权。用 事:指当权。 必:一定。 质:人质。 强(qiǎng):竭力,极力。 谏:古代臣对君、下对 上的直言规劝。 明:明白地。 左右:指赵威后身边的 侍臣。 复言:再说。 令:让,使。 唾其面:朝他脸上吐唾 沫。唾:吐唾沫,动词。
后
壹背景解读
触龙,原作“触詟”,《史记·赵 世家》作“触龙”,《汉书·古今 人表》也作“左师触龙”。今本 《战国策》误合“龙言”二字,遂 成“詟”。官左师。 1 9 7 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战 国纵横家帛书,中有触龙见赵太后 章,正作触龙。现据以改正。
龙
壹背景解读
质
质子制度并不是上古时代就有。春秋初年,郑伯为周平王卿士,周平 王欲委权于虢公,郑伯怨王,因此周郑交质,质子之事,大概由此发 端。 春秋时期交质事件较少,且主要在齐桓公、晋文公之后,但到了战国 时期,礼崩乐坏,交质事件频发。 春秋时期记载的2 0余次交质事件中,质子为卿大夫的5 例,列国公子、 国君、王子或诸侯至亲的1 5 例。战国时期记载的3 0余次交质事件中, 绝大多数人质的身份都是太子和公子。 春秋战国时时期,除了因谗言为楚平王囚杀的伍奢和兵败质于吴国的 越王勾践外,出质于别国的质子因特殊的身份,未见受到冷遇的记载, 但人身自由应当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
赵
壹背景解读
赵威后,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 的母亲,又称赵惠文后、孝威太后。 赵惠文王去世后,年纪才三十出头的 她就临朝听政。当时赵威后已重病在 身,两年后病逝。 赵威后出身尊贵,四子一女,长子太 子丹,幼子长安君,其女嫁到燕国为 燕后。 当时赵国虽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 赵胜支撑门面,但国力大不如前。赵 威后重视民生,体恤百姓,因而威信 大增。
《触龙说赵太后》赏析
![《触龙说赵太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b7d981dd3383c4ba4cd201.png)
《触龙说赵太后》赏析《触龙说赵太后》赏析《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记叙了赵国左师触龙运用巧妙的方法说服赵太后,为挽救国家危难而让少子长安君“质于齐”的经过,说明了封建统治者应该为子女“计深远”,并“令有功于国”,以期能“自托”的道理。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
赵国面临“秦急攻”的严重局势,向齐国求援,而齐国提出“必以长安君为质”。
赵太后出于宠爱幼子,坚决不肯答应,并拒绝朝中大臣的进谏,一时形成了僵局。
太后当众宣布“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充分表现了她的固执任性、蛮横专断,而又缺乏政治远见。
大臣的“强谏”与太后的坚拒形成了尖锐矛盾,这个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触龙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谏,显然是极端重要而又极其困难的。
第二部分,记叙触龙说服赵太后的经过,这是全文的重点。
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触龙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动之以情,喻之以义,终于说服太后。
首先用“缓冲法”。
触龙见到“盛气而揖之”的赵太后,根本不提“令长安君为质”的大事,而是先从叙谈生活琐事入手,自诉“病苦”之情,再问候太后的饮食起居,表示关心,从而使太后“色少解”。
在叙寒温、谈家常之中缓和了紧张气氛,开始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用“引诱法”。
气氛虽有所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触龙仍不直接提长安君的问题,却提出要为自己的少子舒祺谋个黑衣卫士职位的事,这就使太后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触龙此行只是为其子求情而来,从而拆除心中的戒备。
触龙还说出“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哀婉之词,在“爱子”上引起了太后感情上的共鸣。
触龙正是以自己的爱子之心为诱饵,巧妙地引出太后爱子之情,从而过渡到长安君的问题上来。
再次用“旁击法”。
话题虽然已转到少子身上,但还不宜贸然接触到长安君当“人质”的问题,因此触龙又转弯抹角地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
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古文观止
![触龙说赵太后 (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古文观止](https://img.taocdn.com/s3/m/08323c1a87c24028915fc3dd.png)
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①。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②。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④。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⑤。
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⑥。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⑦。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⑧。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⑨。
”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⑩。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11}。
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12}。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13}。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14}。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15}。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16}’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17}?”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1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9}?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
恣君之所使之{20}。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21}?”【注释】①太后:即赵威后。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0852491ed9ad51f01df26b.png)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文言知识整理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注释
![触龙说赵太后文言知识整理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22f2f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f.png)
触龙说赵太后文言知识整理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注释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qiǎng)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tuò)其面。
”1、赵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惠文王去世后,她一度临朝听政;2、赵氏:指赵国,先秦时对朝代、国名常用“氏”字,构成一个名词;3、长安君:赵威后幼子的封号,孝成王之弟;4、质:人质,当时各国之间结盟,常要国君的儿子或兄弟留住在盟国,作为执行盟约的人质;5、强谏:极力规劝。
左师触龙愿见。
太后盛(shèng)气而胥(xū)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zēng)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xì)也,故愿望见。
”太后曰:“老妇恃辇(niǎn)而行。
”1、左师:官名;2、盛气:怒气冲冲;胥:等待;3、徐趋:慢慢地用小碎步走上前来,“趋”是小步疾走以示恭敬。
触龙托言足疾,不能急行,故做出“趋”的姿态,以表恭敬;4、谢:告罪;5、窃自恕:私下原谅自己;6、玉体:贵体;7、郄:疲劳,指不舒服;8、恃:凭借;辇:古代帝、后所坐的车。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qiǎng)步,日三四里,少(shǎo)益嗜(shì)食,和于身。
”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1、衰:减少;2、殊:极;3、嗜食:爱吃的食物;4、和于身:使身体舒畅和适;5、色少解:怒气略微消了些。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shào),不肖(xiào);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mò)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shào),愿及未填沟壑(hè)而托之。
”1、贱息:对人谦称自己的儿子;2、不肖:原指不像父亲那样好,引申为不贤、不成材;3、愿令补黑衣之数:希望能让他补进黑衣卫士的数目里;黑衣,指王宫卫士,当时这种卫士都穿黑色军衣;4、没死以闻:冒着死罪把这个请求说给太后听;5、敬诺:恭谨应答之词,犹言遵命;6、及:趁着;7、填沟壑:这是古代谦称自己死的说法,意即死后无人埋葬,被扔在山沟里。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注释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c0681a1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7.png)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注释译文篇一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
赵太后向齐国求救。
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
”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
太后明白地对身边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对太后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
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
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了太后面前道歉说:“老臣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走,很长时间没能来拜见您了。
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适,所以想来看完您。
”说:“我也是脚有毛病全靠坐车走动。
”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喝点粥罢了。
”触龙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东西,还是强迫自己走走,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点食欲,身体也舒适些了。
”太后说:“我做不到像您那样。
”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些。
左师公说:“犬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心又疼爱他,希望您能让他补充黑衣卫士的人数,来保卫王宫。
我冒着死罪来禀告太后!”太后说:“答应您!年龄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
虽然还小,但想趁我未死之前来托付给您。
”太后说:“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妇人爱得厉害些。
”太后笑着说:“妇人更厉害。
”触龙回答:“老臣认为您疼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
”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
您送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还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惦念、伤心她的远嫁,这也够伤心的了。
送走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您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这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子孙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说:“从现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太后说:“没有。
”触龙又问:“不仅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
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古文赏析
![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古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d99d68551810a6f424865f.png)
《触龙说赵太后》古文赏析【作品介绍】《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
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
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
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
【原文】触龙说赵太后出处:《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1),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2),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3)。
太后盛气而揖之(4)。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5),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6)。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7),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8),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9),以卫王宫(10)。
没死以闻(11)。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12)。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13)。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14),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15)!’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16),至于赵之为赵(17),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18),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https://img.taocdn.com/s3/m/1b17a209c281e53a5802ff5e.png)
• 良药不苦更利病,忠言顺耳最利心 • ——谈《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 谏》、《触龙说赵太后》的劝谏艺术
•
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 胸有成竹的触龙,都以其杰出的辩才,说 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的 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赵国,邹忌讽 齐王纳谏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 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国的援 助,从而转危为安。为此,他们都成了历 史的功臣,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 象。
• 你能举出几个善于进谏或纳谏的例子吗?
• 作文训练: • 全国卷Ⅱ(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 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 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 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 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 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 话题范围之内。
• 迂回战术,“比兴”手法。 • 烛之武的目的是让千里行军至此的秦伯退兵,邹 忌意在让“弊甚”的威王接受国人的意见,而触 龙则完全是为了让赵太后的爱子到齐国作人质。 这些事,即使是一般老百姓,也是很难接受的, 更不用说是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所以,如果他 们在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很可能一下子就陷入骑 虎难下的僵局,闹不好还会受辱甚至招致杀身之 祸。
•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 • 邹忌与齐威王,触龙与赵太后,大的立 场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为同一的国家着想, 烛之武与秦伯应当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敌对 关系(秦伐郑),利益上是根本冲突以,他在说服秦伯的时候,避而 不谈郑国的利益,而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 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来分析郑亡对于秦国的利 害,使秦伯认识到郑亡确实对秦有百害而无 一利,最终实现了让秦退兵的目的。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https://img.taocdn.com/s3/m/e40a39339b89680202d82562.png)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高中语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知识点
![高中语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85886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b.png)
高中语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知识点《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一段,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影响甚大,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知识点(一)词的古今异义古今传承的义异词同指的是由于词义的新陈代谢使古今词义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差距。
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事物的性质。
(2)词义缩小。
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
(3)词义转移。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很”,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
(5)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之意。
(6)感情色彩变化。
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化,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等。
(二)敬称、谦称、贱称及其他敬称:陛下、大王、皇上、君(称皇帝);子、夫子、师、先生、吾子(称师);公、将军、大夫(称官);君、足下(称尊重的人);令尊、令母、令堂(称别人的父母);令郎、令爱(称别人的儿女);媪(称老年妇女)。
谦称:寡人、孤(先秦王侯自称) ;仆、不才、不佞、小人、愚、不肖(一般人自称);妾(女子自称);臣(臣子的自称);贱息、贱妾(“贱”谦称自己)。
贱称:小子、竖子、小竖子。
其他:尔、汝(上称下或不客气的平辈之间的称呼);先(已逝的尊长前加“先”);从(表叔伯关系);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弟妹);家父、家母(称自己的父母)。
(三)难解词语①徐趋:是一个词,与“疾趋”相对。
古诗触龙说赵太后翻译赏析
![古诗触龙说赵太后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049f4884254b35eefd34a1.png)
古诗触龙说赵太后翻译赏析《触龙说赵太后》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
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
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
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
【原文】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74bf224716fc700abb68fcce.png)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
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
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
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
【原文】触龙说赵太后出处:《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1),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2),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3)。
太后盛气而揖之(4)。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5),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6)。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7),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8),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9),以卫王宫(10)。
没死以闻(11)。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12)。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13)。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14),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15)!’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16),至于赵之为赵(17),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18),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高中语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
![高中语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bd8cc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6.png)
高中语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触龙说赵太后》是西汉刘向著作中《战国策》中的一篇经典故事,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赵太后新用事──老妇必唾其面”),交代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
赵国面临“秦急攻”的严重局势,向齐国求援,而齐国提出“必以长安君为质”。
赵太后出于宠爱幼子,坚决不肯答应,并拒绝朝中大臣的进谏,一时形成了僵局。
太后当众宣布“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充分表现了她的固执任性、蛮横专断,而又缺乏政治远见。
大臣的“强谏”与太后的坚拒形成了尖锐矛盾,这个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触龙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谏,显然是极端重要而又极其困难的。
第二部分(“左师触龙愿见太后──齐兵乃出”),记叙触龙说服赵太后的经过,这是全文的重点。
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触龙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动之以情,喻之以义,终于说服太后。
首先用“缓冲法”。
触龙见到“盛气而揖之”的赵太后,根本不提“令长安君为质”的大事,而是先从叙谈生活琐事入手,自诉“病苦”之情,再问候太后的饮食起居,表示关心,从而使太后“色少解”。
在叙寒温、谈家常之中缓和了紧张气氛,开始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用“引诱法”。
气氛虽有所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触龙仍不直接提长安君的问题,却提出要为自己的少子舒祺谋个黑衣卫士职位的事,这就使太后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触龙此行只是为其子求情而来,从而拆除心中的戒备。
触龙还说出“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哀婉之词,在“爱子”上引起了太后感情上的共鸣。
触龙正是以自己的爱子之心为诱饵,巧妙地引出太后爱子之情,从而过渡到长安君的问题上来。
再次用“旁击法”。
话题虽然已转到少子(长安君)身上,但还不宜贸然接触到长安君当“人质”的问题,因此触龙又转弯抹角地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
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
![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6d437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0.png)
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一段,自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影响甚大,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说话艺术1、察言观色,避其锋芒。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批逆龙鳞,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
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政治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
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
先问太后饮食住行,接着请托儿子舒祺,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
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2、关心问候,缓和气氛。
面对怒气冲冲、盛气凌人的赵太后,首要的问题是让她能够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给人以劝说的契机,从而引起她谈话的兴趣,一步步进入正题。
触龙拜见太后并不难,但见到太后谈什么却很关键。
话不投机,三言两语也许就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
因此,触龙反复揣摩太后的心理,选择了老年人都共同关心的饮食起居话题,先从自己脚有毛病(也许是假的)、不能快走谈起,以己推人,关心起太后的身体情况,自然而然,合乎情理。
别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问候,老年人同病相怜的真实的感受,让赵太后冰冷的内心有了一丝的感动,她无法拒绝触龙提出的问题,于是“色少解”,和触龙交谈了起来。
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谈话有了良好的开端。
3、大话家常,拉近距离。
触龙和太后接上了话,此时还不能步入正题,因为谈话才刚刚开始,太后也只是“色少解”,此时如果谈及人质问题,太后马上会翻脸不认人,必定会唾触龙满面。
高中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
![高中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2f283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7.png)
高中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仅是历久传诵的优秀历史散文之一,而且还是做思想工作的成功范例,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触龙说赵太后》赏析(一)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
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诸葛亮靠经天纬地之言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因势利导而存郑于危难,触龙循循善诱而救赵于水火。
言语得失,小则牵系做人难易,大则连及国家兴亡,非常重要。
下面就以《触龙说赵太后》为例,谈谈说话的艺术。
1、察言观色,避其锋芒。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批逆龙鳞,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
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政治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
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
先问太后饮食住行,接着请托儿子舒祺,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
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2、关心问候,缓和气氛。
面对怒气冲冲、盛气凌人的赵太后,首要的问题是让她能够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给人以劝说的契机,从而引起她谈话的兴趣,一步步进入正题。
触龙拜见太后并不难,但见到太后谈什么却很关键。
话不投机,三言两语也许就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
因此,触龙反复揣摩太后的心理,选择了老年人都共同关心的饮食起居话题,先从自己脚有毛病(也许是假的)、不能快走谈起,以己推人,关心起太后的身体情况,自然而然,合乎情理。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作品鉴赏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作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bd037db1ed9ad51f11df2a1.png)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原文翻译及作品鉴赏【--自我介绍】【作品介绍】《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
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
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
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
【原文】触龙说赵太后出处:《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1),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2),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3)。
太后盛气而揖之(4)。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5),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6)。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7),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8),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9),以卫王宫(10)。
没死以闻(11)。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12)。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13)。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14),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15)!’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16),至于赵之为赵(17),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18),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龙说赵太后》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
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
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
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
【原文】
触龙说赵太后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
赵太后新用事(1),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2),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3)。
太后盛气而揖之(4)。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5),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6)。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7),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