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语言特色及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语言特色、写作风格。

1.节律感强、地道京味儿:句子短小精悍,每句话的音节组合字数较少,因此作品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节律性,加之声调与语调的变化,使得人物的话语变得朗朗上口,更增添了作品语言的节律性。

例如,作品的第一幕所描写的内容发生在清朝末年,在第一幕的开头,作者就安排设计了常四爷(八旗子弟)与二德子(小小恶霸)的口角争端,如下:

马五爷:有啥事好好说,别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去后头坐着去。李三,今儿的茶钱我候啦!

常四爷: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挡话)我还有事,再见!

常四爷:(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这段话具有节奏感鲜明的音节特点,话语上抑扬顿挫,向读者展示出具有独特京味儿的语言美感,增加了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程度。

2.人物语言个性化。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出场的人物不论台词多少,都写得活灵活现。

比如王利发是《茶馆》的灵魂人物,他的的台词不但符合其茶馆老板的身份,而且表现了他性格的发展变化。剧的第一幕,王利发正当青年时期,雄心勃勃,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处事的哲学,即多说好话,

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上下应酬,左右逢源。这时他语言的特点是由精明带来的风趣圆滑。秦仲义到茶馆里来说要涨房租,王利发推托、应付说话。

“秦仲义: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王利发: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

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

秦仲义: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王利发: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

3.幽默寓庄于谐:幽默是本剧语言的一大特色,《茶馆》在艺术风格上,把悲剧和喜剧有机地揉合融会起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最为悲切的内容,形成了悲喜结合的特色。反映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现实,埋葬三个旧时代,构成了《茶馆》的悲剧基调,但是老舍却为这出人间的悲剧编织了一套喜剧的外

衣。这喜剧外衣正是旧社会的畸形和病态:吃人者张狂无耻、可憎可笑的嘴脸;弱小者被人吃掉的那一瞬间的奇异的情景,以及一些小人物的“人生零碎”。

剧中那个半男不女、行将就木的老太监,竟还要买个15岁的姑娘当老婆;有钱人无所事事,为了一只鸽子雇佣大批流氓打群架;马五爷对常四爷大为藐视、不屑理睬,可是一听见教堂的钟声就立刻肃立正冠,学着洋大人的样子画十字;刘麻子拐卖女人,还说为她们“分心”;小刘麻子在谈到他包揽买卖妇女的缺德计划时是那样眉飞色舞、恬不知耻,甚至把他老子被“大令”杀头也当作吹牛的本钱……,这些丑恶的现象有多么可憎、可恶、可鄙、可笑!老舍用喜剧的手法,把人世间这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就取得了成功的喜剧效果。

4. 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三十多个。有台词的近二十人。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断登场,又不断下场。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一闪而过,口中说着自己的事情。

比如: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与王利发的对话,只表现了他理想破灭后的沮丧和失望;松二爷的出场也只表现了封建遗老的没落。即使是起着贯串作用的茶馆主人王利发,也没有什么重场戏,只是在与茶客的交往中表现自己。

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无数的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而逐步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