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及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分析报告范文

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分析报告范文

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本篇报告旨在分析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现状,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帮助小学教师在个人专业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果和进步。

本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教育理念与目标、专业技能、教育研究与实践、自我评估、提升计划。

2. 教育理念与目标分析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以指导教学行为和教育实践。

在本项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教师的教育理念与目标:•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与使命感。

•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的发现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教师是否注重个别差异,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

3. 专业技能分析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以下是几个衡量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指标:•授课技巧:教师是否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程设计与备课能力: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并做好备课准备工作。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准确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问题。

•班级管理能力:教师是否善于班级管理,能够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4. 教育研究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实践是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思想。

以下是一些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建议:•参加教育研讨会和讲座,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阅读教育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扩展自己的教育视野。

•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借鉴其成功的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5. 自我评估小学教师应该定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估,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以下是一些自我评估的方法与指标:•观察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现状:
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语文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但一些教师可能没有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研究成果。

教材资源单一:有些学校可能只使用传统教材,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师培训机会有限:一些地区或学校可能没有为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专业发展机会和培训课程。

缺乏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限制了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分享。

提升策略:
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教师应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了解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参加研讨会、培训课程和在线学习等方式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多元化教材资源: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包括优秀的教材、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料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寻求专业支持和指导:寻找并参与专业组织和社群,与其他语文教师分享经验、交流教学心得,获取专业指导和支持。

反思和改进:教师应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宽教学资源,与同行交流合作,通过反思与改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及
对策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改善。

本文将通过调研分析,提出改善现状的对策。

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 教师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实战经验。

根据全国中小学
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计划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仅为30%,且许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2. 教师职业认同不强。

大量教师不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士,认为自己的职业地位低下,并缺乏职业荣誉感。

3. 缺乏职业发展支撑。

许多教师缺少相关的职业发展机
会和支持,新兴领域的专业发展机会也非常有限。

4. 职业发展缺乏规划性。

大量教师并没有明确职业规划,缺乏向上发展的计划和路径。

二、对策分析
1. 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此项对策必须铺
平制度和经费支持方面的障碍,推进教师终身学习和养成专业的职业素养。

2. 强化教师职业认同。

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完善劳动保障,实行公正、透明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尊心。

3. 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支撑。

政府及教育部门应义务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支持,例如:培训机构、职业发展课程或公开招聘制度等。

4. 设立职业规划指导机构。

可以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以保证每位教师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实现职业目标。

三、总结
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相关部门同心协力,采取有效的对策,推进教育行业的长足发展,让我们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化。

他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和全面发展。

目前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论知识欠缺。

很多小学班主任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无法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育实践经验不足。

小学班主任大多数是新手,缺乏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不知道如何应对各种教育问题和挑战。

3. 缺乏专业培训机会。

小学班主任常常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4. 任务繁重,时间不够。

小学班主任除了负责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工作,时间紧张,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针对以上问题与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1. 提供专业培训。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培训,引导小学班主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2. 建设专业团队。

学校可以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担任班级主任,帮助新手班主任提升教育实践能力。

3. 提供时间和空间支持。

学校可以减轻小学班主任的教学负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入学习和研究教育问题,提高专业化水平。

4. 加强交流与合作。

学校可以组织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他们分享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互相支持和学习。

5. 鼓励终身学习。

学校可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鼓励小学班主任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建设专业团队、提供时间和空间支持、加强交流与合作、鼓励终身学习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当今社会,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社会对语文教师的需求量较大,但是相对来说,真正具备优秀语文教学能力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有所欠缺。

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活力。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

尽管有一些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但是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来帮助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们在工作之余需要自主学习和提升,但是缺乏指导和支持,难以形成有效的专业发展路径。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着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在城乡教育差距依然较大的情况下,许多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面临着教材和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

他们往往无法获得最新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限制了他们在专业发展上的提升。

针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改善:1.加强师资培养。

应该优先培养、选拔、引进具备优秀语文教学能力的教师,并给予他们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和空间。

同时,建立起定期培训的机制,为所有语文教师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

2.建立协作平台。

可以通过建立小学语文教师的协作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样可以让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材料以及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3.提供更多教学资源。

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这样可以确保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更多选择和发挥的空间,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

4.倡导教育改革。

应该积极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角色,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

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现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2. 现状分析2.1 教师资质和学历小学语文教师是需要取得相应教师资质证书的。

在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具备了相对较高的学历水平,这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2.2 专业培训和研修机会许多地方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都会组织针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研修活动。

这些活动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和教学观摩等形式,提供了教师们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提升教学技能。

2.3 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从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师们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 存在问题3.1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提升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然而,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新的教学内容了解有限,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2 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足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较为保守,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实践。

他们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不同学习方式和需求的关注,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3 专业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然而,一些教师在这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

4. 改进方向4.1 加强师资培训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培训,提供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课程。

培训内容应关注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调查和分析

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调查和分析

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调查和分析2023年,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对小学教师的人数和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

据统计,2023年全国小学教师总人数达到了269万人,其中女教师占比近七成。

而年龄结构方面,30-40岁教师人数最多,约占比例的四成。

接着,我们对小学教师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5小时,且加班时间普遍较长。

近九成教师表示自己工作压力较大,其中三分之一认为压力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此外,超过半数的小学教师表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压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专业能力。

在教育资源方面,约四成小学教师认为教育资源不够充分,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期望过高,这给他们带来了迫切的挑战和压力。

此外,教育教学环境、设备和教辅文具等硬件条件也普遍存在不完善的情况。

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有一部分教师已开始尝试使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游戏化教育、互动式教学等,这些方法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最后,我们对小学教师的职业前景展望进行了分析。

基于当前国内趋势,小学教师的职业前景依旧较为稳定,但是未来的变化不可避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及其变革。

未来,与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教育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将带来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的全面转变,小学教师需要持续学习和创新,适应行业变革的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这意味着小学教师的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要求将愈加严格,从而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向前进一步,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是严峻的,工作状态压力较大,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为了适应未来行业发展和社会变革趋势,小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职业水平和适应技术变革需要,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小学班主任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1. 小学班主任教育背景不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的教育背景各异,有的是师范类院校毕业,有的是普通大学毕业。

教育背景的不一致导致了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2. 班主任工作内容繁杂小学班主任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家长沟通、学生心理辅导、班级活动组织等工作。

这些工作内容繁杂,需要班主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 缺乏专业化培训机会目前,针对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很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很难得到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这就导致了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二、对策分析1. 加强班主任培训机制建设针对小学班主任的培训机制建设应当得到加强,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专题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还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岗前培训和集中轮训等方式,为班主任提供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培训机会。

2. 完善班主任评价制度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班主任评价机制,通过对班主任工作的量化和标准化评价,来及时发现和解决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班主任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3. 提供专业化发展机会学校可以为优秀的班主任提供专业化发展机会,如参加教育专业的研究性学习,参与各类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等,鼓励班主任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4. 加强团队协作力度班主任之间可以积极开展团队协作,相互交流学习,分享工作经验,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高班主任集体的专业化水平。

5. 增加学校对班主任的支持力度学校应当加大对班主任的支持力度,提供更为完善的工作条件和资源,为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大的保障。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历问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拥有了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学历较低。

这些教师可能在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乏,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对策: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学历提升机会。

同时,学校也应积极组织各类专业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师素质问题小学教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然而,由于一些教师欠缺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策:对于这些教师,学校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引导他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并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评优评先工作,激发小学教师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三、教学资源问题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许多资源有限的问题,比如教室设备老旧、教材内容陈旧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

对策:学校应该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教室设备,更新教学工具和教材。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四、教师发展机会问题小学教师的能力提升需要有相应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然而,目前一些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缺乏机会,无法得到与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培训和提升机会。

对策:学校应积极为教师创造发展机会,比如组织教研活动、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等。

同时,学校可以引进外部专家,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与培训,促进其专业发展。

五、教育评价体系问题目前,小学教师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小学教师的业绩评价并不完善,无法全面反映教师的实际工作水平。

对策:教育部门应及时完善小学教师的绩效考评体系,注重考察教师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创新等方面的表现。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汇报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汇报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汇报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就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和分析。

二、教师培训和进修情况针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和进修工作。

每年学校都会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包括教学技能培训、教育教学理论研讨、教育心理学研究等,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

近年来,学校还积极倡导教师参加各种学历教育,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三、教师评估和反馈机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训。

教师评估主要从教学效果、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学校还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借鉴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成长与发展。

四、教师研究和教学创新成果为了推动小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和教学创新。

教师们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参与教育科研项目,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出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案和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个人发展和职称晋升学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个人发展和职称晋升。

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师晋升机制,按照一定的评定标准,定期进行教师职称评定。

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学比赛和学科竞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六、教师交流与合作学校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和经验分享会,鼓励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

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进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建立了教师交流平台和合作研究基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七、未来发展规划针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水平。

2024年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及对策分析

2024年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及对策分析

2024年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及对策分析一、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和政策的倾斜,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已超过千万,其中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逐年上升。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也日趋合理,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力量。

同时,女性教师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她们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专业发展现状在专业发展方面,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自我提升和终身学习,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技能。

此外,许多学校也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教学竞赛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专业发展平台。

三、发展面临的问题尽管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学任务重等原因,许多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他们在专业发展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此外,教师职业倦怠也会影响其教学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影响因素探究影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教育政策、学校环境、个人因素等。

教育政策方面,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等都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环境方面,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学资源、管理水平等也会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个人因素方面,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信念、自我提升意愿等也会直接影响其专业发展的成效。

五、对策与建议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政府和社会应关注教师的工作负担问题,通过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式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发展中。

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注重教师的教学成果和专业成长,同时给予优秀教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浅析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改革

浅析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改革

浅析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改革小学教师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直接面对学生,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1. 教师的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的素质也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

小学教师要有较好的师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以及综合素质。

尤其是在当下信息化时代,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 教师的教育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教师的教学方法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小学教师队伍中老师占大多数,新教师相对较少。

而老教师中又存在着一些保守思想和陈旧观念,不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这导致了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发展。

2. 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体系不完善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一直是小学教育的短板之一。

目前,教师的培训主要是由学校或教育局组织,形式单一,内容相对滞后,很难满足教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

而且,现有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也不够完善,很多教师在职称晋升、学术研究和岗位晋升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

3. 缺乏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现在的小学教师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而对于教师的师德素养、教学能力、教育创新等综合素质的评价不够充分。

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不利于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针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可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体系,包括学校内部培训、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企业合作的职业发展课程等,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本人专业发展规划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本人专业发展规划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本人专业发展规划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面对这个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最近,我通过查找资料,和我们身边现实存在的一些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学历水平逐步提高20XX年课标修订组对语文教师的学历情况做了一个抽样调研。

结果是,在小学语文教师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已经占到了80%以上,近几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均有大专以上学历。

绝大多数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的起始学历就是大专。

近几年小学新教师的学历几乎都在大专以上,还有很多是本科、研究生的学历。

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20XX年,全国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2%。

另外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理论研究能力和撰写论文水平有待提高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是中青年教师,教师的素质基础较好,有比较强烈的专业成长愿望。

如果环境促使得当,他们应该有能力通过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等渠道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但是,通过调研,我们还了解到情况不容乐观。

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仍然认为,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完成教材要求讲授的内容,认为多讲多练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有约一半的教师意识到教书与育人要并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他们觉得以前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好。

但是老师普遍地感到教学科研与他们的距离甚远,认为老师搞研究无从做起,他们也非常惧怕写教学论文,往往是到了评职称的时候,才会去准备教学论文,觉得撰写教学论文无从下笔。

三、缺乏专业化学习的热情多数老师缺乏有情趣、高质量的业余生活。

我们常说竞争在8小时以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日志、教学随笔,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撰写教学反思随笔,也有很多老师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学理论书籍。

这些老师都反映,他们8小时以外的生活非常充实。

但是,还是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8小时之外是很少学习的。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第一篇: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土坝小学鲁修逸当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新课改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

具体表现为:①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及时提高,且有逐年退化倾向。

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和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教学长期处于简单机械的重复状态。

②教师的专业意识不强,专业精神匮乏。

部分教师满足于做“教书匠”,缺乏专业归属感和专业成就感,缺乏专业发展动力,碌碌无为,得过且过。

③个别教师心态浮躁,学风教风不扎实。

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个别教师不能静心做学问,安心搞教研,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繁纷复杂的新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面前迷失自我,或随波逐流赶时髦、摆花架子,或脱离实际在教研科研中“作秀”、搞假大空。

④校际之间、学科之间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

多数农村学校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和外语教师,很多教师不会使用过网络教育资源,更谈不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

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令人堪忧,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课改顺利实施、推进的瓶颈。

无数事实证明,振兴农村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农村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在广大农村体现得十分具体。

由此可见,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当务之急。

而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只能而且最终要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破解。

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因此我们应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效整合学习、反思、开放、交流、研究等现代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一、搭建自我实现平台,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

浅析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改革

浅析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改革

浅析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改革小学教师是教育系统中最基层的一线教师,他们的专业发展与改革对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提升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改革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期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一、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小学教师是承担着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重要责任,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当前,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2. 教学内容滞后。

小学教师教学内容滞后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滞后于时代,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 教师素质不高。

一些小学教师由于师范院校培养水平不一、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难以适应现代教学需求。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政策的不完善。

一些地区的教育政策并不完善,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予的政策支持不够,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

2. 培训机会不足。

一些小学教师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使得教师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知识,难以提高教学水平。

3. 学校管理不规范。

一些学校的管理不规范,难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发展平台,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 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

一些小学教师对自身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强,缺乏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影响了其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3. 推进教育改革。

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小学教育的改革力度,完善小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5. 建立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进步。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是一个涉及教育、社会、经济和科技多方面影响的重要话题。

随全球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亟待加强,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广背景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在增加,师范院校也纷纷改革招生与培养模式,强调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在学校层面,部分学校开始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校本培训、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学术水平。

同时,不少学校还积极组织同行交流与学习,提升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知仍停留在传统层面,缺乏对教育改革新理念的理解与运用。

在实践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依赖于学校内部的支持和鼓励,而缺乏系统化和职业化的支持机制。

此外,一些教师在工作中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积极性受限,影响了他们的长远成长。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方面,技术的应用日益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

网络课程、在线研讨会和虚拟学习社区等形式,使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这种灵活性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的学习与成长,也更易促成跨区域、跨学校的专业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逐渐关注国际视野。

在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更新,还需要重视教育观念的变革。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丰富教师的教育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升教育质量。

心理素养的培养同样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除了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也日益受到重视。

浅谈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浅谈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浅谈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 引言1.1 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角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师的需求。

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和引路人,需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广泛的知识面以及更强的教学技能。

只有通过专业化的发展,小学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需求,更好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而且,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将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是一项必然趋势,也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不断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

1.2 本文探讨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特点,提出推动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探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探讨,旨在强调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小学教师的发展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2. 正文2.1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小学教师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基层的一环,承担着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责任。

目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小学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而且,由于教师素质不高和专业发展空间不足,造成了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稳定性。

小学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相对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而一些小学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需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及现状分析

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及现状分析

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及现状分析一)教师的专业性教师的专业性指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教师专业中的“专业”不是把所教的“学科专业”,而是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

那么,教师职业是否具有专业性呢?要理性地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确定“专业性职业”的标准。

1.专业性职业的标准关于“专业性职业”的标准,迄今为止专业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1957年,格林·伍德曾经尝试着去界定和描述专业的基本要素,他强调所谓专业必须具备:完整而有系统的;被顾客所公认的知能权威;同行间的制约和赞许;具有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成立正式的专业组织。

1960年,科恩豪瑟选出四个专业的标准:具备知识才能的专门能力;充分的自治;运用专门才能的责任感与影响力。

【1】国际比较师范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台北市大书苑发行所,1992:617-619.此后,关于“专业”标准的讨论不断见诸书刊。

综合、提炼、深化已有观点,所谓成熟的专业工作,应该具备下述六大特征与标准: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需要不断的学习进修;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

2.教师专业性现状根据以上关于专业与专业性职业的标准,显然,古代社会的教师职业很难称之为专业性职业。

但在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已使得受教育者的对象和范围大大拓展,教师已承担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责任。

因此,社会学家埃利奥特等西方学者认为,教师与医生、律师、神甫职业等并称为“四个伟大的传统专业”。

但埃齐奥尼等人却认为教师培训时间较短、社会地位较低、团体专有权难以确立、特有的专业知识较少、专业自主权缺乏。

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性不及典型的专业人员,还没有达到完全专业的水准。

所以,教师与护士、社会工作者三种人员应属于“半专业”人员。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及各种流派在教师职业是否能够成为专业性职业这一问题上争论不休,但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一文,给这场争论引导了一个主流方向。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书优势与问题分析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书优势与问题分析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书优势与问题分析介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

小学教师是塑造未来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优势分析1. 专业知识和能力小学教师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掌握了丰富的教学知识和教育技能。

他们熟悉小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小学教师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2. 教育理念和使命感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的激情和高度的使命感。

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自信心,以帮助他们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3. 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小学教师具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意愿。

他们不断参加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探索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小学教师乐于接受反馈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问题分析1. 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小学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他们需要准备课程,批改作业,参与家长会等各种工作,而且往往面临着时间紧迫和任务繁重的情况。

这导致小学教师可能无法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2. 缺乏个性化教育小学教师面临着一个班级里学生数量众多、学生个体差异大的挑战。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小学教师难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这可能导致有些学生无法得到他们所需的支持和指导,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3. 缺乏教育技术的应用虽然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他们可能缺乏掌握教育技术的知识和能力,无法有效地利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教学方法。

这可能导致小学教师落后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并影响教学质量。

解决方案1. 提供支持和减轻工作压力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给予小学教师更多的支持,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及现状分析一)教师的专业性教师的专业性指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教师专业中的“专业”不是把所教的“学科专业”,而是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

那么,教师职业是否具有专业性呢?要理性地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确定“专业性职业”的标准。

1.专业性职业的标准关于“专业性职业”的标准,迄今为止专业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1957年,格林·伍德曾经尝试着去界定和描述专业的基本要素,他强调所谓专业必须具备:完整而有系统的;被顾客所公认的知能权威;同行间的制约和赞许;具有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成立正式的专业组织。

1960年,科恩豪瑟选出四个专业的标准:具备知识才能的专门能力;充分的自治;运用专门才能的责任感与影响力。

【1】国际比较师范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台北市大书苑发行所,1992:617-619.此后,关于“专业”标准的讨论不断见诸书刊。

综合、提炼、深化已有观点,所谓成熟的专业工作,应该具备下述六大特征与标准: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需要不断的学习进修;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

2.教师专业性现状根据以上关于专业与专业性职业的标准,显然,古代社会的教师职业很难称之为专业性职业。

但在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已使得受教育者的对象和范围大大拓展,教师已承担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责任。

因此,社会学家埃利奥特等西方学者认为,教师与医生、律师、神甫职业等并称为“四个伟大的传统专业”。

但埃齐奥尼等人却认为教师培训时间较短、社会地位较低、团体专有权难以确立、特有的专业知识较少、专业自主权缺乏。

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性不及典型的专业人员,还没有达到完全专业的水准。

所以,教师与护士、社会工作者三种人员应属于“半专业”人员。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及各种流派在教师职业是否能够成为专业性职业这一问题上争论不休,但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一文,给这场争论引导了一个主流方向。

《建议》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和不断研究才能获得专业知识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这以后,将教师职业看作是一个专业性职业,就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

我们认为,就教师的专业标准来看,教师已经基本具备了专业的要求和特征,并越来越专业化。

(二)我国教师专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上述六个衡量教师职业专业性的标准,综合考察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可以发现我国教师专业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关于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能,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步入21世纪教师,既要有现代教育理论,如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教育社会学以及新兴学科等,还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

又有人认为,优秀的教师既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把握学术前沿的意识和能力,又需要通晓教育的规律,具有良好的教育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

就目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而言,其专业知能一般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专业知识(学生毕业后讲授的专门课程)、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等)三大类。

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还存在着以学科为中心、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等一系列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我国现任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比例失调,学科专业知识相当较好,但从教能力显得不足。

请看下面几个案例:案例2.1:一位老师上语文课,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朝”字,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看黑板上有什么?”学生答:“有字”。

老师问:“这是什么字?”有学生举手答:“这是朝鲜的朝字”。

老师说:“不对!”又有学生站起来答:“ 这是朝气蓬勃的朝”。

老师又说不对。

这时候学生开始挖空心思地回答,有学生说是中国字,有学生说是汉字。

老师都说不对。

最后,老师恼火地指责:“都是傻瓜,这是多音字”!分析老师的提问语言表述不明确,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提问的用意。

案例2.2:这是一节低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内容是:加和减。

老师上课时这样导入:师:同学们看图画上有谁?在干什么?生:图画上有小朋友,他们在植树。

师: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吗?生:是春天。

师:对,是春天,春天真美丽呀!看有几个小朋友在美丽的春天里植树?生:远处有6个小朋友,近处有1个小朋友。

师:近处的那个小朋友叫小明,他看到那么多小朋友去植树,他也不甘落后,推着小车和大家一起去劳动,同学们看小车里放了些什么?……分析数学课的情景创设必须讲究实效,一个短小的故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一次操作、一次实践活动等都会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学习,而不是为营造表面的情景而“作秀”。

因此,上例中的老师只是作了表面文章,看上去热闹,实则苍白,浪费课中珍贵的学习时间。

从上述两个简单的例子,不难看出,我国有些中小学教师教学语言、教学技能方面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是教学能力是当前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2.专业道德危机潜伏,师德建设仍需加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必须对社会、学校、同事、学生等负责,其行为都要符合教育工作的伦理规范,使得教师角色具有异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质。

教师专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相对于多数职业来说,教师职业应有更高、更严格的专业道德要求。

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

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形势,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

根据有关调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有63.4%的学校领导和46.8%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事业心、进取意识薄弱,缺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

②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学生在回答“老师打不打学生”的问题时,有69%的学生指出,他们的老师有打学生的现象,而认定教师用罚站的方式体罚学生的占到72%。

学生还反映教师体罚学生的手段,除罚站外还有打耳光、拧耳朵、揪鼻子、拧胳膊、打手板、用脚踹、罚蹲(有的是蹲马步)、罚跑(有的是罚在楼梯上来回跑)、罚写作业(抄课文)等,另外还有相当多的教师经常用带侮辱性的语言伤害学生。

③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有46%的家长认为教师有歧视和赶撵“差生”的情况。

而学生认为他(她)所在班级“所有的教师都不歧视差生”的仅占到26.5%,认为多数老师有歧视差生现象的比率占到63%。

④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比如,有的家长指出个别教师“利用节日(如教师节)向学生索要礼品”、“利用学生搞创收,把学生当做赚钱的工具”、“不注意生活小节,在学生面前说话随意”等。

以上问题说明我国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专业道德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真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学历偏低,专业训练亟待强化教师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基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是社会进步、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体现。

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外教师教育伴随着新的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改革,在培养目标与规格上强化了高标准化的特点。

国外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大都已经提升到大学教育阶段,有的由师范院校实施封闭式培养,有的由一般大学实施开放式培育,有的由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实施混合式培养。

现在,研究生院也愈来愈多地承担培养师资的职责,从而使教师教育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经过改革,美国中小学教师的水平有所提高。

据统计,1950--1976年之间,曾受四年高等教育的小学教师由50%上升为99%;中学教师受高等教育少于四年者曾约占1%,到70年代后期,由大学学习四年领取教师许可证者和由大学学习五年而取得教学硕士者,都逐年增加。

目前,法国的中小学教师主要由大学教师培训学院(IUFM)培养,因而高师的培养目标的标准比较高。

我国20世纪50年代教师教育有四个层次,即初师、中师、师专、本科,60年代层次结构上移,初师被中师替代,形成中师、师专、本科三个层次,此结构一直延续至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教师的学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小学教师具有中师学历、初中教师具有大专学历、高中教师具有大本学历。

同时,建立了一套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体系,对不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实行考核合格的证书制度,并于1995年底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1997年还开始了教育硕士学位的试点工作,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程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截至2005年底,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8%、95%、83.5%,其中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到56.3%,本科以上的初中教师达到35.3%,研究生学历的高中教师达到1.2%,教师学历合格率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然而,即使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接近100%,我国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起点仍然偏低。

这一状况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形势的需要。

4.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发展任重道远从专业发展看,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与实践脱节、培养与培训倒挂的现象,前者指培训者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关注程度不够,后者指高水平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接受相对落后的教师进修的培训。

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艰苦卓绝、成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在职进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教师教育改革中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进修,建立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

英国的教师进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围绕实际教学问题展开,不搞形式主义,进修内容能结合教育改革的需求,结合学校、课堂实际。

在日本,中小学教师的进修被视为促进教职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根据日本1949年颁布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教师为履行其职责应该不断地进修,教育委员会对教师的研修予以奖励,建造必要的设施,制定有关研修的计划,保证研修的实施。

德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法》,使中小学教师进修不仅成为义务,也是教师的权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进修和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