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笔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邕《笔论》管窥

内容提要:本文对《笔论》的解读提出了四个主要观点,即《笔论》并非谈论今天的工具之‚笔‛,而是论说‚写之动作‛之‚笔‛,其含义相当于‚书‛;蔡邕‚书者散也‛所提出的是一个关于‚书法心态‛的观点,而非‚书法艺术本质‛的论断;蔡邕所指的‚象‛实质应该是一种‚象势‛,即象的趋势、姿势、形势、局势、声势、阵势、情势等等,书法的结体、点画或线条与人间万象的相通,主要不在于‚象形‛而在于‚象势‛;《笔论》的文本应该是‚两则‛而非‚一篇‛。

关键词:词义变化书法心态象势文本

一、《笔论》之‚笔‛

初读《笔论》,颇感疑惑。因正文中,除‚中山兔毫‛四字外,其余几乎与‚笔‛毫不相干。然东汉迄今1700多年,似乎都不曾有人对此提出疑问。个中缘由何在?原来是古今词义变化,给今人带来的障碍。

我们不妨看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他将‚聿、笔、拭、书‛列为一组注明‚文三、重三‛,并分别解释为‚聿,所以书也。楚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笔,从聿竹‛‚拭,聿饰也。从聿从彡。俗语以书好为拭‛‚书,箸也。从聿者声‛1。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所谓‚文某重某‛的解释是:‚此盖许所记也。

每部记之,以得其凡若干字也。凡部之先后,以形之相近为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2可见,‚聿‛乃本字,‚笔、拭、书‛均为‚聿‛之衍生,‚聿——笔——书‛具有‚义之相引‛的关系。《辞源》谓‚聿,笔的本字‛,‚笔‛亦有‚书写,记载‛之义,并引《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为证3。《辞海》释‚聿‛引《太玄〃饰》‚舌聿之利,利见知人也‛,解为‚舌谓讲话,聿谓用笔写文章‛4。段氏注‚书‛谓‚箸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箸于竹帛,非笔末由也‛5。可见,‚聿——笔‛是一义两体,其义一为物名、一为写之动作,而‚书‛则由其‚写之动作‛衍生而来。

故《笔论》并非谈论今天的工具之‚笔‛,而是论说‚写之动作‛之‚笔‛,其含义相当于‚书‛。《笔论》者,实可谓《书论》也。

二、看蔡邕论‚散‛

蔡邕论‚散‛共用63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其文曰: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也。

这段文字,以今天的视角看,不是严密的论证,而是铺陈了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书者散也‛是‚欲书‛‚夫书‛的前提,‚欲书‛‚夫书‛是‚书者散也‛合乎逻辑的延伸。因为‚书者散也‛,所以‚欲书先散怀抱‛;因为‚书者散也‛,所以‚夫书‛要‚随意所适‛。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论者认为‚‘书者,散也’的著

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6;还有论者认为‚‘书者,散也’的书法美学命题,在历史上首次触及书法的表情质‛‚标志着中国古代的书艺表情论的萌生‛7。我的看法是,‚书者散也‛应该理解为‚书法心态是一种不自检束的闲散状态‛。据此,蔡邕所提出的是一个关于‚书法心态‛的观点,而非‚书法艺术本质‛的论断。理由如下:

其一、‚散‛的涵义中不存在能够引申为‚抒发情怀‛的义项。

《辞源》释‚散‛共有11个义项:(1)分布,散布;(2)排遣;(3)罢休;(4)不自检束,懒慢;(5)闲散;(6)疏略;(7)酒尊名;(8)樗蒲采名;(9)屑状药;(10)琴曲名;(11)姓。8

《辞海》释‚散‛共有10个义项:(1)分开,分散。与‚聚‛相对;(2)排遣;(3)研成细抹或锉成粗末的药料;(4)散开的,引申为疏散、消散;(5)不自检束,懒怠;(6)不受格律约束;(7)闲散,没有一定的职务;(8)酒器名;(9)琴曲名;(10)姓。9 其二、由‚书者散也‛延伸出来的‚欲书‛‚夫书‛,没有超出‚书法心态‛的范畴。

‚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散‛的重要性。先指出‚散‛的内容即‚怀抱‛(心意、胸襟),然后进一步明确‚散怀抱‛就是要做到‚任情恣性‛(使人的本性放纵不拘),最后将‚心态‛与‚工具‛进行比较,揭示出‚心态‛的重要。

再看‚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也‛。显然是对‚散‛的实现途径的探索,他认为要达到‚散‛的境界,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或过程,即‚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所谓‚沉密神采‛,就是指专注于自己的精神和风采。可见,这是一个由‚形散神散‛到‚形散神不散‛的渐次推进的过程。为什么‚书者散也‛的最高境界恰恰是‚形散神不散‛呢?对此,我完全赞同这样的解释,‚它几乎完全与中国的‘禅定’,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虚静’,以及现代心理学中的‘超觉静思’同日而语。这种‘虚静’的实质即主体在排除利欲诸念后,心灵对客体的一种自由观照‛10。

三、书法与非书法的界限

蔡邕在《笔论》中提出了‚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也‛,这对于中国书法理具有奠基性的重要贡献。因为,它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回答了‚书法与非书法的界限‛问题,直指书法本体的核心。蔡邕主张: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也。

这段文字常被人们引用,但往往是作为书法艺术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证据。因此,引用者特别看重文中的16个‚若‛,容易让人误认为书法就是要将字写得如‚水火、云雾、日月‛一样。其实,我以为

蔡邕这段文字至少有两层意思,应引起特别注意。一是提出‚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也‛的主张,即通过‚书法形象‛来解决‚书法与非书法的界限‛问题;二是用16个‚若‛举例说明‚书法形象‛的本质特征。

先看‚界限‛。‚为书之体,须入其形‛,是说书法的结体必须深入到具象世界的内部去寻找根据。应该注意,是‚入其形‛而非‚如其形‛。《说文解字》谓‚入,内也‛‚如,从随也‛11。‚入其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也‛,是说书法点画或线条的质感只有达到了可以与事象物理相通的程度,才可以称为书法。可见,‚界限‛在于是否具有‚书法形象‛,而‚书法形象‛又主要由‚体‛(结体)、‚纵横‛(点画或线条)两个要素构成。

再看‚书法形象‛的本质特征。我们不妨将文中16个‚若‛的例子做一个分类,其中属于动作的形象9个——‚坐、行、飞、动、往、来、卧、起、虫食木叶‛,属于心理活动的形象2个——‚愁、喜‛,属于自然物象的10个——‚利剑、长戈、强弓、硬矢、水、火、云雾、日、月‛。可见,在蔡邕眼里‚书法形象‛至少包容着动作形象、心理活动形象和自然物象。但问题在于,书法的结体、点画或线条,这仅有的两个‚形象要素‛,是如何与人间万象建立起联系的呢?文中的‚有可象‛之‚象‛,显然不可能理解为通常所谓的‚形象‛。因为,如果说书法的结体、点画(或线条)还可以模仿某些动作形象和自然物象,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模仿心理活动形象。而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