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备课(知识点+练习):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火药 (1)出现: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2)应用 ①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②当时,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 成管形火器。 ③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 用火药武器。 ④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 ⑤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 威力更大。 (3)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 13 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 世纪 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4)作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 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妙招巧记 通过编写歌谣来记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例 1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描述的是( )
A.拓印刻石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双色套印
点拨 由题ຫໍສະໝຸດ Baidu中“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知,材料描述的
是活字印刷术。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用黏土做成泥活字用来排版,发
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
但由于泥活字易损坏,难着墨,未能大力推广。直到元朝王祯发明了木
活字才大力推广。印刷术在以后不断改进和发展,又有了锡活字、铜活
字以及套色印刷等。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
“光与电”的时代。
妙招巧记
运用列表法比较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
印刷技 发明时 制版 劳动 资源 错字修
作用

间 时间 力 利用 改
雕版印 隋唐 长 多 浪费 不容易 促进了文化的传
刷术
更换 播和发展,是我国
活字印 北宋 短 少 节约 容易更 对世界文明的卓
刷术

越贡献
知识点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1)司南 ①背景: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
②含义: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③应用: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
四周刻有 24 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 指向南方。
(2)罗盘针 ①出现: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
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
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②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答案 C
例 3 《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
战争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点拨 此题为逆向型选择题,考查火药的应用。“人与牛皮皆碎迸 无迹”说明战争场面惨烈,题干“战争场景描绘”说明火药已用于军事 战争,“甲铁皆透”说明火药威力巨大,A、B、D 三项排除。题干材 料并未提到交战双方的情况,无从判断战争结局,故选择 C 项。
第 13 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知识点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背景 (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 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时间:北宋。 (2)人物:毕昇。 (3)方法:①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②制版时, 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 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 书了。③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思维拓展 相比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优点。 提示:(1)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印刷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 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 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印完便没有了用处。如在雕 版中发现错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概况 (1)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2)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 达。 (3)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 交通的新局面。 2.陆路交通 (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 道。 (2)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 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相关链接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 宿、换马的场所。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它在我国古代运输中 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信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 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是物 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 (3)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 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3.海路交通 (1)条件: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 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 用。
思维拓展 宋代海路交通发达的原因。 提示:①西北陆路交通的不畅,促进了海运的发展。②全国经济重 心南移,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展。③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航海 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发展海路交通提供了技术保 证。④两宋政府实行积极的开放性航海贸易政策。⑤宋代中国人地理知 识的扩充也是海上交通繁荣的条件之一。 妙招巧记 通过绘制图示来了解中外交流。
材料三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
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
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
作、共赢的 21 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
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3)据材料
材识记可知,分别是长安和大秦。第二小问丝绸之路的作用可通过它的
起点和终点以及在这条路上所进行的交流来分析。第(2)问可从经济 条件、成本方面、政策方面、科学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符合题意即
三,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点拨 此材料题以三则图文材料,主要考查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外丝
绸之路的发展,并联系了当今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识记、分
析、理解、认识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考查识
图填图能力,A 处是丝绸之路的起点,B 处是丝绸之路的终点,结合教
(2)表现: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①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 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 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 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③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 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 个,元代时达到 140 多个。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 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 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 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 繁盛”的因素。
了文化的传播。
答案 C
例 2 北宋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
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特性
C.指南针在北宋用于航海事业,但不是差别方向的唯一依据
D.指南针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
点拨 此题为判断型选择题,考查指南针的作用。“夜则观星,昼则
观日”意思是说夜晚观察星星,白天观察太阳,判断方向并不完全依赖
指南针,A 项排除;题干材料并未提到最早知道磁针指南特性的是哪国
人,B 项排除;D 项和题干材料无关,排除。题干关键词是“北宋”“阴
晦则观指南针”,前者说明当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事业,后者说明只
是在阴晦天气时才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并不是完全依赖它,故选择 C 项。
唐朝火药已发明,宋代应用于军事。爆炸管型武器多,金人蒙古均 使用。元朝发明铜火铳,威力大过突火枪。阿拉伯人传欧洲,推动社会 现变革。
思维拓展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历史意义。 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 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②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 被印刷出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③指南针传入欧洲,为后 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 贸易的发展。④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改变了作战方式,对欧洲资 产阶级打败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关链接 火炮也叫火铳,是古代用金属铸造的以火药气体压力发射弹丸的管 形火器,也是世界上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火炮。课文插图“元代火铳”是 至顺三年(1332 年)铸造的,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它重 6.94 千克,长 35.3 厘米,炮口直径 10.5 厘米。炮筒中部盖面镌有“至顺三 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寂军,第三百号马山”等三行铭文。铜火炮是装 置在木架上发射的,木架的形状似一条长板凳。将铳筒嵌装在板凳上。 因为在炮筒的尾部两侧各有一个约 2 厘米的方孔,这样通过方孔在尾部 穿一根铁栓,就可以使炮筒固定在木架上。为使火炮高低俯仰,炮筒下 加垫木楔,赋予不同的射角,以求达到需要的射击距离。 知识点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③传播及作用: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 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思维拓展
指南针与司南相比的改进之处。
提示: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磁性较弱,加上转动使之与底 盘摩擦力较大,指南效果比较差,所以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
北宋初年,人们发明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出指南 针。罗盘针是人们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成,便于携带,准确性高。
4.铜活字印刷术:元朝中期出现。 5.活字印刷术的意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活字印刷术的传播:13 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 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
途径传入欧洲。
思维拓展
泥活字出现的意义及以后的发展。
提示: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品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提高了印刷效率,
相关链接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 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 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 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 体。 4.发达的中外交通产生的影响 (1)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 步发展起来。 (2)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 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 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
答案 C 例 4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 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 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中 A、B 两点分别代表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2)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
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
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用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3.木活字印刷术 (1)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 (2)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 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