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原理及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绪论1、你如何使你的朋友相信微生物不仅仅是一种病原?尽管目前微生物仍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
事实上,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社会还有巨大的价值。
整个农业系统在许多方面都依赖微生物的活动。
许多主要的农作物属于豆科植物,它们的生长同专一性细菌紧密相连,这些细菌可在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结构。
根瘤结构中,大气中的氮转变成可用于生长的氮化物。
根瘤细菌的固氮活动,减少了昂贵肥料的需要。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某些动物是反刍动物,这些主要的农业动物具有瘤胃,微生物在瘤胃中进行消化。
没有这些微生物牛羊的饲养是不可能的。
植物营养方面,微生物在碳、氮、硫这些重要营养成分的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可见这些元素转化成植物容易利用的形式。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不仅仅是产生腐败变质等不利影响。
奶制品的制造至少部分是借助微生物的活动,包括乳酪、酸乳酪和黄油,都是主要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泡菜、腌制食品和一些腊肠也归功于微生物的活动。
可烘焙的食品及乙醇的制造也基于酵母菌的发酵。
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天然气是细菌作用的产物,由甲烷细菌代谢产生。
光营养的微生物能够收集太阳能生产生命有机体中的储存物——生物量。
废物如生活垃圾、剩余谷物、动物废料等通过微生物转化微生物燃料——甲醇和乙醇。
利用微生物清理被人类活动污染的大气——生物整治。
利用微生物降解油污、溶剂、杀虫剂和其他环境污染物。
通过基因操纵技术,能在微生物种生产出人类胰岛素。
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搜索带几百个目的蛋白的基因蓝图,然后将它们转入到合适的受体中由于生产重要的、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
在自然界中,它无限小,但作用无限大。
2、胡克和列文虎克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科恩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1665年,罗伯特.胡克描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因此他是第一个描述微生物的人。
1676年,列文虎克在研究辣椒水渗出的过程中发现了细菌,因此他是首次描述细菌的人。
微生物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微生物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微生物的分类、结构、功能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在微生物学实验课中,学生们通常会遇到一些习题,这些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升他们的实验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微生物学实验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中,如土壤、水体、空气以及人体内外等。
2. 请简述细菌的结构。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质粒、核糖体和细胞质等。
细菌的细胞壁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可以提供细胞的形态和保护作用。
细菌的细胞膜则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关键结构。
质粒是细菌细胞中的一个环状DNA分子,可以携带一些特定的基因。
核糖体是细菌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工厂,负责合成蛋白质。
细菌的细胞质则是细菌内部的液体环境,包含各种细胞器和溶质。
3. 请解释细菌的生长曲线。
细菌的生长曲线描述了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过程。
生长曲线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指数期、平台期和死亡期。
在潜伏期,细菌适应环境并准备分裂。
指数期是细菌最快速增殖的阶段,细菌数量呈指数增长。
平台期是指细菌数量停止增长,细菌的繁殖和死亡速率达到平衡。
死亡期是指细菌数量开始减少,死亡速率大于繁殖速率。
4. 请简述细菌的培养方法。
细菌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是将细菌接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摇床或震荡器等设备进行培养。
固体培养是将细菌接种到含有琼脂或琼脂糖的固体培养基中,使其在培养皿上形成菌落。
此外,还可以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和差异培养基来筛选和鉴定不同种类的细菌。
5. 请解释细菌的染色方法。
细菌的染色方法主要包括革兰氏染色和酸忍受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使用革兰氏染色剂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较为复杂和繁琐的一类实验,它涉及到的实验类型和实验方法较多,而且每一种实验类型和实验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操作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原理,确定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并准备好相应的实验用品。
要对实验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性。
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菌种和培养基,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菌种保藏: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之前,需要对菌种进行保藏。
保藏方法应根据菌种的性质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常用的保藏方法有甘油管藏法、沙土管藏法、液体石蜡法等。
保藏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和防止菌种变异。
2、培养基的制备:制备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
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注意根据菌种的营养需求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同时,要注意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性。
3、接种与培养:在接种和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防止杂菌污染。
接种时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和接种量,并注意对菌种进行纯化处理。
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4、观察与记录: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形态特征、生化反应等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解释非常重要。
5、数据分析与总结:在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
数据分析可以借助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如SPSS、Excel等。
总结时需要注意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实验后的整理与思考完成微生物学实验后,需要对实验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对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整理和存放。
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微生物的简单染色思考题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特别注意些什么?答:油镜在使用时必须在载玻片与物镜之间滴加镜头油。
油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使用后镜头的清洁: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用完油镜必须进行“三擦”(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或者乙醇乙醚溶液)擦去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2)、.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
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2、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答:在使用普通显微镜时,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
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3、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答:低倍镜视野比较大,能看到的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的目标,然后在用放大倍数高的高倍镜或油镜有目的的观察。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1)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 h以内的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答:24h以内的菌体处于活跃生长期,菌体细胞壁具有典型特征,而处于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染色时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2)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哪一步是关键步骤?为什么?答:应注意如下几点:其一,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其二,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其三,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3)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答:当要确证未知菌的革兰氏反应时,可用已知菌进行混合涂片,使二者染色条件保持一致,如果已知菌的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证明操作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微生物学实验原理及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学实验原理及思考题答案第一篇:微生物学实验原理及思考题答案油镜便于观察的原理是什么?用油镜观察时在油镜与载玻片之间加入了和玻璃折射率相近的香柏油,使进入透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使物象明亮清晰。
1.细调节器每旋转一周使镜筒上升或下降0.1mm.一。
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营养需要,培养基即人工培养物,为其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营养的基质。
培养基配制好以后必须经过灭菌方能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实验。
一次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室中最基本的操作,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灭菌方法。
1.称药品的钥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因为某些成分如蛋白胨极易吸水潮解调PH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回调。
配制培养基应注意哪些问题?要选定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基成分要称量准确;PH要适宜;灭菌要严格。
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为什么要立即灭菌?已灭菌的培养基如何进行无菌检查?防止细菌污染培养基一旦细菌污染了培养基,由于培养基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菌会段时间内大量产生这样子就会跟培养物争夺营养物质,另一方面,细菌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致使培养物死亡。
放在37℃的恒温箱中一两天后,培养基上没有生长任何微生物的就可以使用(若有微生物则是以菌落出现的肉眼可以看见)二。
细菌的单染色技术原理:单染色法师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所以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碱性染料并不是碱,和其他染料一样是一种盐,电离时染料离子带正电,易于带负电荷的细菌结合而使细菌着色。
制备染色标本时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菌龄的细菌;固定时避免火焰直接烘烤破坏细菌形态;染色时间要适宜;水洗时水不能直接冲在涂片处。
制片为什么要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油和水之间会分层,油就不能与标本接触还有光会发生折射等等原因,这样不利于油镜观察三。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原理: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紫色不被脱去,为G+,有的可被脱去,为G-.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乙醇脱色。
微生物学实验理论及思考题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大小测定的方法二、基本原理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它们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物镜的性能最为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显微镜的分辨率。
其中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对微生物学最为重要。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其中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大小,而是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因显微镜的不同放大倍数而异,因此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格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思考题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1)应先用摖镜纸将镜头摖干净,以防止实验的污染。
使用油镜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然后再是油镜,用完之后也要用摖镜纸将油镜摖掉。
(2)滴加香柏油(3)作用是增加折射率,即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射率和分辨率成反比,同时与波长成正比。
2、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答:显微镜的分辨率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最小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最小可分辨率距离=λ/2NA且NA=n.sin,所以,分辨率由物镜的NA值与照明光源的波长两个因素决定,当然还有介质的折射率。
3、为什么要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答:不同放大倍数,目镜测微尺每小隔所代表实际长度不一样,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重新校正,这样目镜测微尺测量的长度才是目前状态的准备长度。
4、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微生物的大小时,其测定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答:相同的,不同的放大倍数,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实际长度不一样,必须重新校正,才能得到目前状态的准确长度。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技术思考题答案1.如何区别高倍镜和油镜?答:(1)油镜更接近标本片(2)油镜与标本间的介质是香柏油(3)油镜刻有“oil”或“Hi”字样,也刻有一圈红线或黑线为标记。
2.为什么在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是应特别注意避免粗调节器的错误操作?答: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时镜头距离标片很近,而粗调节器的调节幅度较大,粗调节器的错误操作会使镜头大幅度向标本移动,很容易损坏标本和镜头。
一般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后换到高倍镜,就只需要用细调节器了。
3.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破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1)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止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
(2)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
使镜头浸入油中而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3)从目镜内观察,把孔径光阑开到最大,使其明亮。
然后用微调将镜台下降,直至视野内物象清晰。
如油镜已离开油面仍未见物象,需重复操作。
加的是香柏油。
作用是增加折光率,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4.在调节焦距时,往往出现一些疑似观察标本的物象点,物象点可能是目镜或物镜上的杂质,也可能是标本片上的观察对象,如何通过操作判断这些物象点是否在标片上?答:移动标本片,看物象点是否移动,如果不移动,则不在标本片上。
5.如果涂片未经热固定或固定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出现什么现象?答:固定时间是杀死菌体,使菌体蛋白质凝固黏附于载玻片上,增加菌体对染色剂的结合力,易于着色。
但是如果没固定,不容易着色,且容易被清水冲走。
温度过高会使细胞收缩变形,时间过长会导致菌体变形或形态破坏,难以着色,从而导致难以着色。
6.为什么要培养18-24h的细菌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答:此时菌体进入比较活泼的繁殖生长期,细胞壁比较好着色。
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关键在于细胞壁的通透性的改变。
如果菌龄过老,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时阴性还是阳性菌。
微生物思考题 (2)
玻璃容器(如U形管)。
24
实验步骤:1、将两种合适的多重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 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若在基本培养基是长出了重 组菌落,则发生了遗传转移; 在混合培养期间加入适量DNase,如果在基本培养基上 无重组菌落出现,则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若仍然长 出重组菌落,则原因可能是接合作用或转导; U形管使用只能持留细菌的滤板,臵于培养基适当距离 的上方,不与培养基接触,滤板是放臵一种突变菌, 培养基是接种另一种突变菌,如果无重组菌落出现, 则为接合作用;如果出现重组菌落,则原因是转化或 转导; U形管使用能够持留细菌和细菌病毒的滤板,若培养基 是无重组菌落出现,则是转导或接合;若仍有重组菌 落出现,则原因是转化。
28
21
用紫外线照射该菌株,一段时间后进行镜检,
若是由于溶源性菌裂解所致,则平板上出现噬 菌斑或液体培养基变澄清;若不是,则无明显 现象。
22
第九章 微生物遗传 思考题
1、 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b-c+d+和a+b+c-d-)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 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 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20
通过涂布平板法将发酵菌体悬液均匀涂布在培
养基上进行培养。过一段时间后溶源菌就生长 成菌落。 (1)如果含有溶源性菌,由于在溶源菌细胞 分裂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自发裂解(最好用
微生物学实验思考题
微生物学实验思考题实验1 培养基的配置1、简述配置培养基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配料-溶解-调PH-加入琼脂-融化-分装-封口(棉花纱布或封口膜)-灭菌注意事项①加热溶化过程中,要不断的搅拌,防止琼脂糊底。
最后,补足所失水分。
② pH值要按照各种不同培养基的要求调整。
③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染在管口或者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引起杂菌污染。
④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温度需要按照各种培养基的规定进行,培养基灭菌后,须放在37℃温箱培养24-48h,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2、为什么微生物实验室所用的三角瓶口或试管口要塞上棉塞才能使用?为了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三角瓶或试管,保持三角瓶或试管内部无菌状态或微生物的纯培养状态。
同时又允许空气进入,给内部菌种提供适宜生存环境。
3、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无菌的?如果不进行灭菌培养料内的微生物就会发酵生长,从而破坏培养基内的营养成分,并且由于这些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分分泌一种或多种毒素从而抑制目的菌的生长。
检查无菌的方法: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若无杂菌生长,即可证明为无菌的。
4、配置培养基为什么要调节pH?因为不同微生物所需环境的PH不同,同时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产物的积累,培养基的PH也会发生改变,故培养基在配置时以及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都需要调节PH。
5、什么是选择培养基?它在微生物工作中有何重要性?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
实验2 高压蒸汽灭菌1、如何检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h,若无杂菌生长即已彻底。
2、高压蒸汽灭菌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灭菌完毕后,为什么要待压力降到0是才能打开排气阀?灭菌主要因素是温度而非压力,排出冷空气后关上排气阀,维持所需压力。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思考题1.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答:因为微生物既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影响身体健康。
比如,很多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对人类疾病非常有用的抗生素,如绿色丝状菌产生的青霉素,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
由于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迅速等特点,被用于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有些微生物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所以,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2.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答:因为微生物的个体较小,体内结构单一,易于筛选,可以轻松滴完成对它的功能和结构的改造,生命活动的规律,大都是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首先被阐明的,微生物学为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而且是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工具,微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了解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提供了依据,微生物学是基因工程乃至生物工程的主角。
所以,它必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
3.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答:巴斯德:(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2)免疫学——预防接种。
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巨大贡献。
微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绪论1、你如何使你的朋友相信微生物不仅仅是一种病原?尽管目前微生物仍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
事实上,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社会还有巨大的价值。
整个农业系统在许多方面都依赖微生物的活动。
许多主要的农作物属于豆科植物,它们的生长同专一性细菌紧密相连,这些细菌可在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结构。
根瘤结构中,大气中的氮转变成可用于生长的氮化物。
根瘤细菌的固氮活动,减少了昂贵肥料的需要。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某些动物是反刍动物,这些主要的农业动物具有瘤胃,微生物在瘤胃中进行消化。
没有这些微生物牛羊的饲养是不可能的。
植物营养方面,微生物在碳、氮、硫这些重要营养成分的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可见这些元素转化成植物容易利用的形式。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不仅仅是产生腐败变质等不利影响。
奶制品的制造至少部分是借助微生物的活动,包括乳酪、酸乳酪和黄油,都是主要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泡菜、腌制食品和一些腊肠也归功于微生物的活动。
可烘焙的食品及乙醇的制造也基于酵母菌的发酵。
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天然气是细菌作用的产物,由甲烷细菌代谢产生。
光营养的微生物能够收集太阳能生产生命有机体中的储存物——生物量。
废物如生活垃圾、剩余谷物、动物废料等通过微生物转化微生物燃料——甲醇和乙醇。
利用微生物清理被人类活动污染的大气——生物整治。
利用微生物降解油污、溶剂、杀虫剂和其他环境污染物。
通过基因操纵技术,能在微生物种生产出人类胰岛素。
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搜索带几百个目的蛋白的基因蓝图,然后将它们转入到合适的受体中由于生产重要的、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
在自然界中,它无限小,但作用无限大。
2、胡克和列文虎克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科恩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1665年,罗伯特.胡克描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因此他是第一个描述微生物的人。
1676年,列文虎克在研究辣椒水渗出的过程中发现了细菌,因此他是首次描述细菌的人。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与波长成正比.2.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3.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答:物镜的NA值物镜的数值孔径与照明光源的波长.4.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原因答:会造成更多的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的是透明无色,衰老的是淡蓝色,死亡的是蓝色,如果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过长,会造成细胞脱水死亡并渗透染液,影响实验结果.5.镜检时如何区分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及孢子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6.在进行细菌涂片时应注意哪些环节1、载玻片应该冷却后再涂片.2、如果是涂布液体,可以用毛细管或接种环滴一小滴,然后轻轻抹开,一圈足够. 3、如果是涂布菌落或菌苔,应该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水,再将菌落或菌苔涂布上去,接种环的尖蘸一点点即可.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干燥和热固定合并成一步.但是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5、染色时间视染色液种类而定.如结晶紫只需几十秒,亚甲基蓝则需一到两分钟. 6、冲洗时,水流不能太大,而且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冲在涂片上. 7、冲洗后干燥,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节省时间,同样的,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7.进行细菌制片时为什么要进行加热固定在加热固定时应注意什么固定的目的有三个: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2保证菌体能更牢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被水冲洗掉.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8.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1.因为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玻片会很近.如果未完全干燥,载玻片上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镜头非常精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2、若未完全干燥,水滴会影响油与玻璃之间折光率,造成视野不够清晰.9.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色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色环节.10.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答:菌龄太老,细胞壁通透性改变.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1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12.革兰氏染色中,哪个步骤可以省略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媒染目的是在所有的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与碘的复合物. 脱色后使变为无色. 复染使革兰氏阴性菌染成红色. 所以鉴别细菌的革兰氏阴阳性只须媒染,复染的目的是为了看清革兰氏阴性菌.13.你主要根据哪些形态特征来区分四种不同的霉菌曲霉: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球状顶囊,表面辐射出一层或两层小梗,小梗上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与营养菌丝相连.根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有匍匐菌丝和假根.在假根的上方直立地生长出一至数根孢囊梗,其顶端膨大成球形孢子囊.囊的基部有囊托,中间有球形或半球形囊轴.毛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无假根或匍匐菌丝.菌丝体上直接生出单生、总状分枝或假轴状分枝的孢囊梗.各分枝顶端着生球形孢子囊,无囊托.青霉: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横隔,光滑或粗糙.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孢子颜色:黑曲霉是黑色,青霉是青色,根霉是白菌丝黑孢子,毛霉则是淡黄色.以上为实验室观察1菌丝特征:青菌与曲霉菌丝与膈;毛霉与根霉则无;2菌丝的特化结构:曲霉有足细胞,其它霉菌无;根霉有假根与匍匐枝,其它霉菌无;3孢子头特征:青霉的孢子头为扫帚状;根霉与毛霉的孢子头为囊状;曲霉为菊花状孢子头.14.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目镜测微尺中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是不固定的,它是随所使用目镜和物镜的放大率的不同而改变的,故在测量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以得出在显微镜的特定放大倍率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15.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其测定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答:相同;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等分的刻度,有把毫米刻成为50 等分或把10 毫米长度刻成100 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物象的放大倍数与每小格目镜测微尺所代表的长度在变化比例上是同步的,故而测定结果相同.16.哪些因素会造成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误差,应如何避免操作时没有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悬液,导致体积不准确.避免: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悬液.细胞密度太高.避免:稀释溶液.溶液不均匀.避免:滴加溶液前混匀悬液.1、仪器误差:所用器材均应清洁干净,并且计数板计数区不应该有擦痕.2、计数室内可能有气泡.因为酵母细胞并没有染色,看起来是透明的,有气泡很容易被计入,使数值偏高;并且,气泡会影响菌悬液的随机分布.改进:若产生气泡,则用吸水纸吸出.3、菌体在计数板上分布不均,当用选取5格计数时,会造成很大误差.改进:应使菌液自然流入并混匀,进行观察时尽可能多数几个格子.4、配制稀释液时吸取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稀释液浓度和原液不成正确比例,计算时产生误差.应将原液摇晃均匀后取中部的液体进行稀释.5、由于数菌体数目时视觉疲劳而导致的视觉误差.应多人观察,取记录平均数.6、计数时可能将格四周的菌都计算在内了,使数值偏高.改进:谨遵一个规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不可以重复计数.7、可能出现有出芽的酵母菌,将出芽的酵母菌按两个计数了,使数值偏高.改进:计数时,只有当芽体于母细胞一样大的时候,才能计为两个.17.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无菌为什么要倒置培养答:由于配制培养基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因此,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果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内,以防止其中的微生物生长系列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即可证明灭菌后的培养基无菌.倒置培养的主要目的:1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培养基表面及次层能富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利于微生物生长;2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培养基及培养物:倒置时平板内的空气是不流动的,杂菌不会沉降到培养基表面,如果不倒置,很快平板周边会长起杂菌.3倒置培养使琼脂里水分不易蒸发出去,而充分的保持琼脂的弹性与细菌容易繁殖和生存的环境.如果不倒置,大概3天左右培养基就会出现龟裂等水分散失的情况.而一些落菌等试验,需验证培养基无菌,就要先倒置培养48小时才可作为模板做落菌,水分散失是很重要的.19.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答:一般而言,培养基的配置要注意如下几点原则:1营养成分的配比:碳源和氮源的比例C/N要适当;2适宜的酸碱度pH值:配制培养基时pH的调节;3渗透压:营养物质要有适合的浓度;4培养基不能反复高温灭菌.5 称不溶性固形物时,应单独称,若量少的可以与无机盐一起称,但一定要混匀再分装;6一般情况下培养基用自来水配制.操作细节上则要注意:1称药品用的牛角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2调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3分装时注意不要污染棉塞、试管口,以免染菌.4及时灭菌,以免培养基及容器里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消耗养分、改变酸碱度.1、当然是注意浓度配比不要搞错2、很多培养基的加料顺序有讲究,否则会有沉淀产生3、有些培养基会有不溶物质,分装前应摇匀4、不要忘了调节pH值一般细菌都需要,酵母可能自然pH就行,不过不一定5、加热溶解时尽量不要煮沸,会损失营养物质20.高压蒸气灭菌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灭菌完毕后,为什么待压力降低“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答:1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气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2压力未降至“0”便开盖取物的可能后果:压力锅内压力骤然降低,引起容器中的溶液喷出容器口导致污染或导致人员的烫伤.21.干热灭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1、物品不要摆放太挤,以免妨碍空气流通2、灭菌物品不要接触干燥箱内壁的铁板,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3、灭菌时人不能离开4、灭菌结束后不能忘记关掉电源5、待温度降到70度以下再打开,否则冷热空气交替,玻璃器皿容易炸裂或发生烫伤事故22.为什么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所需温度高时间长在湿热条件下,有水蒸汽的作用:a高温水蒸汽导热比干空气要快;b高温水蒸汽冷凝变水时有放热过程;c高温水蒸汽能穿透细菌的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内破坏细胞;d高温水蒸汽能水解一部分细胞结构,加速导热.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2.26kJ千焦的热量.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23.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的效果.以下试验方案有关操作均遵循无菌操作条件和等量原则.一实验材料试管镊子酒精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053菌片纸片与菌片同大小同材料溴甲酚紫蛋白冻水培养基已灭菌等实验材料材料有余.二对照组取9支洁净试管,分为A1B1C1三组每3支一组,将A1组中放入菌片,B1组中放入纸片,C1组中什么也不加;不经灭菌,直接加入溴甲酚紫蛋白冻水培养基等量.三恒为培养将上述所有试管按分组在56℃恒温条件下培养48小时.24.如何确定平板上某单个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才能得到.25.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有哪些操作步骤那几步易出错,如何防止称取药品—加热溶化—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搁置斜面易出错的步骤有:a称取药品称取时钥匙专用,瓶盖不要错盖,易吸水的药品要快速称取;b加热溶化加入药品后要用玻璃棒不停搅拌,以免糊底在琼脂熔化过程中,应控制火力,以免培养基因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烧焦.;c分装分装时培养基不能粘在三角瓶或试管口,以免接种时染菌;d搁置斜面斜面长度约试管长度一半为宜.26.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是什么它适用于那些微生物的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现在常使用菌落形成单位.平板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一个菌落可代表一种微生物并不绝对.通常用来测定样品中所含细菌、孢子、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数量.8、微量移液器的最小量程太大,在加样时,容易加多,使盖玻片鼓起,血球计数板所技术的体积变大,最终结果偏大.改进:用量程的小的微量移液器并少加一些.27.如果一项科学研究内容需从自然界中筛选到能产生高温蛋白酶的菌株,你将如何完成写出实验方案产蛋白酶菌株在酪素平板上能形成降解酪素透明圈.以下试验方案有关操作均遵循无菌操作条件一材料准备 1 土壤有机质特别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土壤2 灭菌生理盐水%NaCl3 灭菌移液管4 添加酪素的B—4牛肉膏蛋白胨完全培养基经灭菌5 B—4斜面经灭菌6 其他材料:接种环酒精灯等二操作方法1在盛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烧杯中添加1g土壤,配成悬浮液;2 稍静止后,用灭菌移液管移取部分上清液,将其制成10^4—10^6倍的稀释液;3 用灭菌移液管吸取各稀释液用稀释倒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将其接入添加酪素的B—4平板上;4 在55—65℃下培养1—2天;5 挑取形成降解酪素透明圈的菌落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之比较大者,转接入B—4斜面上培养;若无特定菌落形成,则需另取土样从开始重复试验6 将B—4斜面上的菌落再用平板纯培养,依次重复2—3次后即可得到纯培养镜检;7 纯培养细菌中蛋白酶的提取及活性鉴定摇瓶培养若提取蛋白酶及其活性正常,则纯培养成功,否则,重取土样重复以上实验.28.为什么熔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低于这个温度琼脂会凝固,温度过高,如果是做倾倒琼脂做菌落计数,会杀死一部分细菌,如果只是只是制备琼脂平板,那么温度太高就进行倾倒会导致琼脂凝固后偏软,水汽过多.29.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1 无菌操作2 稀释良好,不会太浓或太稀.3 菌落生长时间控制好,不会长的太大不便区分,也不至于太小影响计数.30.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是集中在一起时,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1.太浓2.没涂匀31.用倾注法和涂布法计数,其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培养较长时间48h后观察结果倾注法是在培养皿中接种好样品之后,倾注琼脂并培养;而涂布法则是在琼脂表面接种并使用L型棒涂布.因此,倾注法的菌落将出现在琼脂的各个部位,包括底层和中层,但涂布法培养后形成的菌落只出现在琼脂表面.32.你如何解释淀粉酶是胞外酶而非胞内酶答:①淀粉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十分困难,甚至需要高耗能的胞吞作用.因而通过胞外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后运入细胞,较方便高效.②试验中出现透明圈,说明培养基内淀粉被水解,可推测是细菌产生的胞外的淀粉酶起的作用.33.不利用碘液,你能否证明淀粉水解的存在答:由于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即多羟基醛,因此可利用醛的性质进行检验,如银镜试验,斐林试验等.呈阳性者,说明产生了葡萄糖,淀粉被水解;阴性者说明淀粉未被水解.34.假如某些微生物可以有氧代谢葡萄糖,发酵试验应该出现什么结果答微生物有氧代谢葡萄糖产气不产酸,因此发酵结果是小管中生气泡但是溶液不变黄.35.解释在细菌培养中吲哚检测的化学原理,为什么在这个试验中用吲哚的存在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而不用丙酮酸答:化学原理:有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甲醛结合,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但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因此吲哚试验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化学检测的指标.因为丙酮酸是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产物,无论是有氧还是无氧,都会产生丙酮酸,因而无法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进行区分.同时吲哚能通过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观测到,而丙酮酸不能,所以试验中用吲哚的存在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而不用丙酮酸.36.为什么大肠杆菌是甲基红反应阳性,而产气杆菌为阴性答:当细菌代谢糖产生酸时,培养基就会变酸,使加入培养基中的甲基红指示剂由橙黄色转变为红色,即甲基红反应.而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在培养的早期均产生有机酸,但大肠杆菌在培养的后期仍能维持酸性PH4,而产气肠杆菌则转化有机酸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因此,大肠杆菌为阳性,产气肠杆菌为阴性.37.用紫外线进行诱变时,为什么要打开皿盖为什么要在红光灯下操作紫外线不容易穿透玻璃,所以打开盖,自然光下容易光复活,红光下不会所以在红光下操作。
微生物学实验思考题和名词解释
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灭菌是杀灭培养基中本身的原著菌或在空气中附着的杂菌,更好的让目标菌生长,如果存放时间长不进行灭菌培养基内的微生物就会在基内发酵生长,从而破坏培养基内的营养成分,并且由于这些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分分泌一种或多种毒素从而抑制好菌的生长。
2为什么高氏一号培养基和土豆蔗糖固体培养基中要分别加入酚和乳酸?高氏一号加的酚是显色用的,不是抑制剂,目的是区分目标菌。
土豆蔗糖固体培养基加乳酸是抑制剂,抑制非目标菌的生长的,使得目标菌(真菌)得到选择性生长。
3在恒温箱中培养微生物时为何培养基均需倒置?培养时培养基会有水分蒸发,当水蒸气会聚成水滴,倒流到培养中的细菌中时,会冲散菌体,污染菌落,不利于培养观察,倒置可以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4涂片后为什么要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如果不进行固定,冲洗时就会把玻片上的细菌冲走;固定时应注意温度不能过高,以热而不烫为宜,否则会杀死细菌。
5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
6为什么芽孢染色要加热?为什么芽孢及营养体能染成不同的颜色?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加热条件下染色,染料可以进入菌体内,也可以进入芽孢。
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则可以使用复染剂将菌体着色,而芽孢是初染剂的颜色。
名词解释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一般为大批菌落聚集而成。
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的细胞堆。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1. 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
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
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
2.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自然死亡的菌体本身已经部分自溶,结构已经改变。
固定杀死细菌时细菌结构是保持死亡时的状态的。
3. 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能。
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4.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适应注意什么问题?a 杀死细菌并使菌体黏附与玻片上;b 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三. 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1. 镜检时,如何区分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2. 显微镜下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放线菌与细菌需要在油镜下才能观察清楚,而霉菌和酵母菌在低倍镜下即可看到。
细菌:为细而短的单细胞微生物(个体微小),主要形态有:球、杆、螺旋状等。
(部分杆菌还可形成芽孢)放线菌:存在分枝丝状体和菌丝体,革兰氏阳性菌,有孢子丝和孢子(球形、椭圆形、杆状、柱状)。
酵母菌:单细胞,菌体呈圆球、卵形或椭圆形,少数呈柠檬形、尖形等。
菌体比细菌大几倍到几十倍,部分处于出芽繁殖过程中菌体还可观察到芽体,大多数菌体上还有芽痕。
微生物实验报告范文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实验报告范文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1、脱色环节,脱色不足会把革兰氏阳性菌染成阴性菌,脱色过度会
把阴性菌染成阳性菌;复染环节,染液不能干涸。
最关键的环节是乙醇脱
色环节。
2、菌龄太老会造成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
3、不可以。
因为革兰氏碘液的作用是增加结晶紫染料和细胞之间的
亲和性或附
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
改变顺序
可能会对效果有影响,所以最好按步骤做;脱色后复染前,理论上革兰氏
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无色。
4、可以,因为脱色后G+是紫色的而G-是无色的,这时,已经可以区
分了,但是如果不经复染的话,镜检时看不清G-的细胞形态,而且如果
没有和G+一起混染的话,基本看不清什么,但是如果只做区分的话,可
以不经过复染。
5、注意菌龄,12-18小时的培养物;注意乙醇的脱色时间,20-30秒,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和结果不符。
6、因为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玻片会很近.如果未完全干燥,载玻片上
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镜头非常精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
另外,一般作细菌装片不用盖盖玻片,所以待干燥后才能观察.如果盖
上盖玻片后就不用考虑需要干燥的问题.
7、未经热固定,在剩下的步骤中,菌体会被液体冲走,镜检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细菌极少,甚至没有;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菌体变形或形态破坏。
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实验一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实验二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简单染色实验三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实验四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和酵母菌死活细胞的鉴定实验五培养基的配制与消毒灭菌实验六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七食品微生物检验 (一)细菌总数测定实验八食品微生物检验(二)大肠菌群数测定实验九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十IMViC与硫化氢试验实验一、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微生物的检查1.一、目的:1.比较来自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与类型;2.观察不同类型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3.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2.二、原理:1.微生物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2.微生物→营养琼脂平板→菌落或菌苔。
(37 ℃倒置培养24 h)3.描述:菌落的大小、表面光滑或粗糙、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边缘整齐或锯齿状、菌落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均匀与否、疏松或紧密等,以便检查环境中细菌的类?秃褪 俊?4.细胞、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型都可能存在,本实验重点观察细菌。
3.三、器材:1.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2.器具:无菌水、灭菌棉签、接种环(针)、酒精灯等。
4.四、步骤:1.标记。
组号/姓名、日期、样品来源。
2.接种。
3.倒置培养,37℃ 24 h4.观察结果。
5.五、结果6.样品来源菌落数菌落类型特征描写本实验室(流动空气30 min)1 大小形态干湿扁/隆透明度颜色边缘23接种室(不流动空气30min)洗手前洗手后头发屑指甲垢实验台门把1.六、思考题:1.人多的实验室与少人走动的实验室比较,平板上的菌落数和菌落类型有区别吗?试解释。
2.通过本实验,在防止培养物的污染和防止细菌的扩散方面,你有何体会?3.4.实验二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简单染色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技术。
2、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二、实验原理1.油镜使用原理:光镜的几种物镜中以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尤其适用于微生物学研究。
微生物实验问题与答案
微生物实验问题及答案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放线菌个体形态的观察1、为什么油镜的放大倍数比普通物镜大?答:油镜能减少光的折射,进而提高视野的亮度;通过提高显微镜的数值口径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
2、数值口径的表达公式?答案:N.A=n ×sin α,n为介质折射率;α为光线最大入射角的半数。
3、显微镜数值口径及分辨力的关系?答案: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它及光的波长成反比,及数值口径成正比。
4、油镜的使用及普通物镜有何不同?答案:油镜必须借助于光折射率等于或接近于玻璃的试剂,如香柏油等才能使用,而普通物镜则不需要;油镜是由100×物镜及香柏油构成,而普通物镜则限于10×物镜、40×物镜等。
5、使用油镜时应特别注意什么?答案:上下调节镜头时应使用微螺旋,否则容易损坏镜头;应使油镜始终浸泡在香柏油中,否则就不是油镜;使用完毕后,必须用搽镜纸沾取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搽去残留的油迹,否则会玷污油镜。
6、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
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7、根据你的实验体会,谈谈应如何根据所观察微生物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物镜进行有效地观察答:细菌用油镜,真菌用高倍镜。
都是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后,再用高倍镜调到合适的视野和合适的清晰度。
答:放线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相对较大,用放大40倍的物镜就可以看了,细菌小,要用放大1000倍的物镜看,感觉还很小。
病毒那就要用电子显微镜看了。
二、微生物染色1、单染色的原理是什么?答案:主要基于微生物细胞能及各种染料进行不同程度地结合。
医学微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及答案1、何为硫磺样颗粒,有什么临床意义?答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中流出的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硫磺颗粒,这种颗粒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用于放线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P184)2、简述白喉外毒素的产生、作用机制。
答当b棒状杆菌噬菌体侵袭无毒白喉棒状杆菌时,其编码外毒素的tox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无毒白喉棒状杆菌则成为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而产生白喉毒素。
作用机制:此毒素是一种毒性强、抗原性强的蛋白质,由A和B 肽链经二硫键连接而成。
A肽链是白喉毒素的毒性功能区,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B链上有一个受体结合区和转位区,但能和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表面受体结合,协助A链进入这些易感细胞。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延伸因子1和延伸因子2.当白喉毒素A链进入细胞后可促进辅酶I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与延伸因子2结合,结果延伸因子2失活,使蛋白质无法合成。
(P174)3、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生长特点。
答形态染色:细长略带弯曲杆菌,齐-尼抗酸染色法阳性。
生长特点:生长缓慢,3-4周后可见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米黄色菌落,不透明。
(P150)4、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意义。
答原理: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从而判定机体对结核有无免疫力的一种试验。
结果判断及意义:阴性反应:无硬结者或直径小于5mm,表示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也未曾接种过卡介苗。
阳性反应:直径大于5mm,表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直径大于15mm,表示体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
(P153)5、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原发感染与原发后感染的特点。
答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儿童;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转归原发后感染:多发生于成人,多为内源性感染;病灶多局限,易形成结核结节,发生开发性肺结核的机率大(P152)6、支原体的定义。
(完整版)微生物实验思考题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1、用油镜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破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
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
用完要擦掉油。
加滴香柏油。
作用: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2、根据实验体会,谈谈应如何根据所观察微生物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物镜进行有效的观察.答:细菌用油镜,真菌用高倍镜.都是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后,再用高倍镜调到合适的视野和合适的清晰度.放线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相对较大,用放大 40 倍的物镜就可以看了,细菌小,要用放大 1000 倍的物镜看,感觉还很小。
病毒那就要用电子显微镜看了。
3、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色环节。
4、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答: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
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
5、革兰氏染色时,初染前能加碘液吗?乙醇脱色后复染之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应分别是什么颜色?答:不可以.因为碘与染料会结合成大分子,使得染料分子不能穿过细胞的细胞壁,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脱色后复染前,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无色.6、不经过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答:不行。
在复染之前,革兰氏阴性菌是无色透明的,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或者脱色过度,也会造成阳性菌脱色,不经过复染,无法进一步区别。
7、你认为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应该注意哪些环节?答:1制备适宜的培养基2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保持无菌环境3对培养基,接种环等物品的高温高压灭菌。
4倒置培养基,防止冷凝水内流8. 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答:1、若未完全干燥,载玻片上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
镜头非常精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2、若未完全干燥,水滴会影响油与玻璃之间折光率,造成视野不够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酵母菌是多行的,不运动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已有明显分化,菌体比细菌大。美蓝是一种无毒性染料,他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活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是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
酸奶制作为什么混菌发酵?
为了发酵均匀和完全
十。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原理:在pH 12.0-12.6碱性环境中,线性的大分子量细菌染色体DNA变性,而共价闭质粒DNA仍为自然状态。
将PH调至中性并有高盐浓度存在的条件下,染色体DNA之间交联形成不溶性网状结构,大部分DNA和蛋白质在去污剂SDS的作用下形成沉淀,而质粒DNA仍为可溶状态,通过离心可除去大部分细胞碎片、染色体DNA、RNA及蛋白质,质粒DNA尚在上清中,再用酚氯仿抽提进一步纯化质粒DNA。
1.用玻璃纸法接种时,注意玻璃纸与培养基之间不能有气泡,以免影响其表面放线菌的生长。
操作过程,切勿动玻璃纸菌面上的培养物。
玻璃纸培养和观察法是否可以应用于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培养和观察?为什么?
可以应用于霉菌。
镜检时,如何区别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基内菌丝分枝繁茂,无色或产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而呈现黄、绿、橙、红、紫、蓝、褐、黑等各种颜色。气生菌丝颜色较深且较基内菌丝粗,直径为1~1.4μm,直形或弯曲状,有分枝,有的产生色素
染色用玻片干净无油污是鞭毛染色成功的先决条件。
哪些因素能影响鞭毛染色结果?如何控制?
选取的细菌菌种及菌龄要适宜;镀银法染色液必须现配先用;
操作要小心,防止鞭毛脱落;染色用玻片干净无油污
鞭毛染色的菌种为什么要连续传种几代,并且要采用幼龄菌种?
因为菌龄较老的细菌容易失落鞭毛。
五。细菌数量的测定
1.称药品的钥匙不要混用
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因为某些成分如蛋白胨极易吸水潮解
调PH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回调。
配制培养基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选定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基成分要称量准确;PH要适宜;灭菌要严格。
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为什么要立即灭菌?已灭菌的培养基如何进行无菌检查?
防止细菌污染培养基
制片为什么要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
油和水之间会分层,油就不能与标本接触还有光会发生折射等等原因,这样不利于油镜观察
三。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原理: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紫色不被脱去,为G+,有的可被脱去,为G-.
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乙醇脱色。脱色过度,阳性细菌被染成阴性细菌,脱色不足,阴性细菌被染成阳性细菌
细菌:为细而短的单细胞微生物(个体微小),主要形态有:球、杆、螺旋状等。(部分杆菌还可形成芽孢)
放线菌:存在分枝丝状体和菌丝体,革兰氏阳性菌,有孢子丝和孢子(球形、椭圆形、杆状、柱状)。
酵母菌:单细胞,菌体呈圆球、卵形或椭圆形,少数呈柠檬形、尖形等。菌体比细菌大几倍到几十倍,部分处于出芽繁殖过程中菌体还可观察到芽体,大多数菌体上还有芽痕。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到几十倍,在低倍镜下即可看到,并还可看到孢子囊梗、囊轴、孢子囊、包囊孢子等。
九。酸奶的制备和乳酸菌的分离
原理: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发教程乳酸使其PH降至酪蛋白等电点附近从而使牛奶形成凝胶状;其次,乳酸菌还会促使部分酪蛋白降解,形成乳酸钙和产生一些脂肪,乙醛,双乙酰和丁二酮等风味物质。发酵过程通过双菌或多菌的混合培养实现。其中杆菌先分解酪蛋白为氨基酸和小肽,由此促进了球菌的生长,而球菌产生的甲酸又刺激了杆菌产生大量乳酸和部分乙醛,此外球菌还产生了双乙酰这类风味物质,达到了稳定状态的混合发酵。
1.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再盖上盖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而影响观察。
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美蓝染色法对酵母细胞进行死活鉴别时为什么要控制染液浓度和染色时间。
美蓝浓度高和染色时间过长都会增加酵母菌的死亡,美兰有氧化性,浓度太高会使活菌很快致死,浓度低老龄细胞与活细胞不易区分;染色时间短,活细胞还没从蓝变无色,观察到的活细胞数量会比预计的少,染色时间长,活细胞数量也会减少
涂片务必均匀,切忌过厚,以免脱色不彻底造成假阳性
要用活跃生长期的适龄菌,老龄菌因体内核算减少或菌体死亡,会使阳性菌被染成阴性菌,故不建议使用。
为什么革兰氏染色所用细菌的菌龄一般不超过24h?
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关键在于细胞壁的通透性的改变,使结晶紫染液可以脱色透出。
1.注意提取质粒DNA的各步骤应始终在低温下进行。
每个样品重复2~3次,若两次差别太大应重测。
哪些因素会造成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误差,应如何避免 ?
仪器的准确度和操作的规范性
所用器材均应清洁干燥,计数板的规格应符合要求或经过校正;必须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
六。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原理:放线菌细胞一般呈分枝无隔的丝状,纤细的菌丝体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采用插片法观察放线菌。将盖玻片倾斜约45°角插入琼脂表面,然后将放线菌接种于盖玻片与培养基接缝处,经培养使放线菌生长在盖玻片上。观察时将盖玻片取下,贴放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
四。细菌的鞭毛染色法
原理: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让他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
1.镀银法染色染色液必须现配先用,不能存放。
Leifson染色法受菌种,菌龄和室温等因素的影响,且染色液须经15~20次过滤,要掌握好染色条件
细菌鞭毛极细,很易脱落,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药小心,防止鞭毛脱落。
显微镜下,酵母菌有哪些特征区别于一般细菌?
酵母菌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不同于一般细菌的形状;酵母菌菌体比一般细菌大。
八。霉菌形态的观察
原理:霉菌营养体是分支的丝状体,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又可分化出繁殖丝。不同霉菌的繁殖丝可形成不同的孢子。霉菌的个体比细菌和放线菌大的多,故用低倍镜即可观察,常用的观察方法有直接制片观察,载波湿室培养观察法和玻璃纸透析培养法三种。霉菌菌丝体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丝易飞散,故在直接制片观察时常用乳酸石碳酸棉兰染色液。其优点是:细胞既不变形,又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还能防止孢子飞散。染液的蓝色能增强反差,使物象更清楚。
一旦细菌污染了培养基,由于培养基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菌会段时间内大量产生
这样子就会跟培养物争夺营养物质,另一方面,细菌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致使培养物死亡。放在37℃的恒温箱中一两天后,培养基上没有生长任何微生物的就可以使用(若有微生物则是以菌落出现的 肉眼可以看见)
二。细菌的单染色技术
原理:单染色法师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油镜便于观察的原理是什么?
用油镜观察时在油镜与载玻片之间加入了和玻璃折射率相近的香柏油,使进入透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使物象明亮清晰。
1.细调节器每旋转一周使镜筒上升或下降0.1mm.
一。培养基的配制
原理: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营养需要,培养基即人工培养物,为其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营养的基质。培养基配制好以后必须经过灭菌方能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实验。一次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室中最基本的操作,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灭菌方法。
原理:镜检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质或杂菌常不易分辨。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故细菌不易看清。
1.有压线的菌体,每格只统计上方及右方线上的细胞
因菌液在血球计数板上处于不同的空间,要在不同的焦距下才能看全,所以观察时必须不断调节细螺旋方可找全。
1.琼脂块的制作应注意无菌操作
载玻片培养时,尽可能将分散的孢子接种在琼脂块边缘,且量要少,以免培养后菌丝过于稠密影响观察。
制片时,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加盖时勿入气泡和移位。
显微镜下,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主要区别?
放线菌与细菌需要在油镜下才能观察清楚,而霉菌和酵母菌在低倍镜下即可看到。
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所以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碱性染料并不是碱,和其他染料一样是一种盐,电离时染料离子带正电,易于带负电荷的细菌结合而使细菌着色。
制备染色标本时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菌龄的细菌;固定时避免火焰直接烘烤破坏细菌形态;染色时间要适宜;水洗时水不能直接冲在涂片处。
当你对一株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才能保证你的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找事先已知的且和未知菌形态明显不同的G+和G-分别做混合涂片,当和G+做时G+正确显紫色和当和G-做时G-正确显红色,看这个未知菌分别显什么色,若一致,则可确定此菌为G+或G-。再回过头单做此未知菌的革兰氏染色,显现正确那就证明此染色技术操作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