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

合集下载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和肝血管瘤相鉴别的几种疾病
肝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肝内恶性肿瘤的鉴别。 1.肝细胞癌:一般有肝炎、肝硬变病史, AFP可为阳性,静脉增强扫描有助鉴别。 2.肝转移瘤:部分肝内转移瘤增强扫描 可表现边缘强化,类似血管瘤早期表现,但延 时扫描呈低密度可资鉴别。 3.肝脓肿:一般病变周围界限不清、模 糊,脓肿周围可见低密度晕环,典型的病变周 围强化,病变内气体存在。需结合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 , 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 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 肿瘤,多为大至30cm 者。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 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 肝区不适
4.MRI
T1图像呈低信号强度,T2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组织。
肝血管瘤的防治
无症状者要定期复查肝脏B超(6-12月),肿瘤超过 4cm或多发者复查时间应该缩短。
预防和治疗肝脏的原发疾病如肝炎、肝包虫等。
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婴幼儿、青少年肝脏海绵 状血管瘤有较好疗效,常用泼尼松2毫克,每天3次, 亦可用至20毫克,每天1次;对限于一叶,肿瘤超过 6cm以上,尤其引起许多症状的大血管瘤应予切除。 病变广泛或多发肿瘤不能切除者可予肝动脉结扎术或 栓塞治疗。放射治疗亦能奏效。
肝血管瘤的分类和症状(1)
肝脏内血管瘤分两种类型:一型是海绵状血管瘤,较 为多见;另一型是真性血管瘤,较为少见 (1)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小于4cm者多无症状,常 于体检作腹部B超时偶然发现;4cm以上者约40%伴腹 部不适,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厌食、恶心 呕吐,也可长期发热、寒战和盗汗,类似肝脓肿。肿 瘤增大可压迫、推移邻近脏器,出现各种相应的症状, 如吞咽困难、腹胀、腹痛、嗳气、黄疸和腹水等,孕 妇则可影响分娩。肝血管瘤常含机化血栓,可因反复 血栓形成造成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肿块 很少自发破裂。 若因外伤、分娩时急产等可引起血管 瘤瘤体破裂而造成腹腔内出血、休克。瘤体内出血侵 蚀肝内胆道可造成出血而产生胆质血症。

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

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

资料。此后,国外医师也开始尝试应用RFA治疗肝
血管瘤。2004年,美国学者Zagoria等¨4 o报道在CT 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1例肝血管瘤(5.0 cm) 患者。2006年,Fan等¨刊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路径 RFA治疗27例患者50个肝血管瘤(5.5
4-2.0
况:瘤体巨大难以手术切除,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合
(320675007131、32067501207)
1.病理学特点:肝血管瘤可分为海绵状血管
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 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肝血管瘤外观呈暗红 色、界限清晰,切面呈海绵状,可见不规则的纤维性 包膜。瘤体主要由网格状、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重叠 构成;血管腔大小不等,内壁衬有单层扁平内皮细 胞;血管腔之间存在纤维组织。随着瘤体内血管腔 扩张,瘤体膨胀式增大,血管腔内可形成血栓、坏死、 瘢痕及钙化¨…。 2.生长特点:大多数肝血管瘤生长缓慢,甚至
Xuenvei,Wang Shaohong,Song Jingling,Zhai Bo,Ning Chun— min,Guo Shigang,Xin Yonghong,Lu Jun,
Zhu Huaqiang,Sun Wenbing.+Department
Pancreatic
of
Hepatobiliary,
14%患者瘤体增大超过1 cm,18%患者发现新生肝 血管瘤。当肝血管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通常会引 起明显且持续的症状。Hasan等。31在10年问随访
到破坏血窦内皮细胞和闭塞瘤体血窦的目的。需要 临床治疗的较大肝血管瘤多数为多支动脉供血,部
分供血动脉在造影时不易被发现,且栓塞供血动脉 后易形成侧支循环,导致肝血管瘤复发。如果过度 栓塞瘤体,则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肝内胆管损伤或 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TAE难以被广泛接 受和应用pM 8I,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或备选治疗方 案‘37删。 四、肝血管瘤RFA治疗的原理 肝血管瘤RFA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射频电流产 生足够的热量(消融电极周围温度可高达105℃),

肝血管瘤诊疗规范

肝血管瘤诊疗规范

肝血管瘤诊疗规范
【诊断标准】
1.常见于女性、病程较长、肿瘤增长较慢。

一般无症状,当肿瘤较大时出现邻近器官受压迫症状。

2.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或上腹部肿块,随呼吸上下移动,表面平整无结节感,硬度不大,可有压缩感,无压痛,有时可闻及肝区血流杂音。

3.常无肝病背景,HBV和HCV常阴性;肿瘤有时很大但不伴有肝功能异常;AFP阴件。

4.超声检查显示肿瘤边界清晰、无声晕,浅表者加压可凹陷。

增强CT扫描示病灶由周边开始逐渐被造影剂填充且伴有造影剂延迟排空。

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可见造影剂聚集于肿瘤内,清除缓慢。

5.核素肝血池扫描明确填充;99m Tc-PMT扫描为阴性。

6.病理检查确诊。

【治疗原则】
1.有症状的血管瘤、血管瘤较大并处于易受外伤的邵位或小能除外肝症者应行血管瘤摘除术或肝叶切除术。

2.病变广泛不能行切除术或结扎术者,若暂时阻断肝动脉或门静脉后肿瘤有明显缩小,可行肝动脉或门静脉结扎术、肝动脉插管栓塞术。

3.不适于用上述方法治疗的病例可试行放射治疗、冷冻治疗或注射硬化剂治疗。

4.推测外源性的雌激素偶可导致巨大血管瘤的复发,故应慎用。

5.无症状的血管瘤,无论大小,均预后良好,若于剖腹术时偶然发现不必行活检或切除,因有潜在的出血危险。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诊断肝血管瘤的方法
诊断肝血管瘤的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等。
影像学诊断的类型及应用
影像学诊断肝血管瘤的常用方法包括超声、CT、MRI和血管造影等,这些方 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血管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
细针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
细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可行的肝血管瘤诊断方法,通过活检样本的细胞学和组 织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肝血管瘤。
治疗原则及方案选择
治疗肝血管瘤的原则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应根据肝血管瘤的大小、数量、位置和患 者自身情况来确定。
峡部肝静脉压迫症状的处理
当肝血管瘤出现峡部压迫症状时,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方法,如肝动脉栓塞术 或肝血管瘤栓塞术来减轻症状。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血管性疾病,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肝血管瘤的诊断 与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构成的肝脏良性肿瘤,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可以单发 或多发。
肝血管瘤的症状和表现
肝血管瘤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腹部不适、腹痛或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易误诊的肝脏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治 吴奇

易误诊的肝脏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治 吴奇
: ; ; ; ; Key words liver neoplasms hemangioma diagnosis tomography therapeutics
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尸检发生率高达7% , [1] 性血管畸形,据报道,5% ~10% 的1 岁婴儿患有肝血管瘤。这
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 ~ 5∶ 1),年龄多为40 ~ 50 岁,通常 些肿瘤大部分会退化消失,但有些会保留下来,并随着时间的
分患者在长期随访观察中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等症状,肿 瘤标志物AFP、CA19 -9 等在正常范围。HSH 的特征是广泛纤 维化,随后出现玻璃样变,血管间隙明显狭窄或闭塞[15],这使得 肿瘤质地非常坚韧,就像肝内恶性肿瘤或转移性病变一样。在
通信作者:常宏,电子信箱:wuqisdu@ 126. com
: ( ) Abstract Hepatic sclerosing hemangioma HSH is a rare benign tumor that is considered fibrosis and hyaline change caused by degenera
, , tive changes of cavernous angioma and changes in pathological features cause the changes in imaging features making this atypical heman , gioma easily misdiagnosed as primary or metastatic malignant tumor.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this disease

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疗效比较

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疗效比较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编号: LHGJ20220019)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郑州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贾江坤,余淼,贾萌,徐健,王佳佳,宋红霞,申权,薛焕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陈旭晓)第一作者:贾江坤,男,35岁,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㊂主要从事肝胆胰腺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㊂E-mail:jjk322@ 通讯作者:陈旭晓,E-mail:chenxuxiao0902@ ㊃肝血管瘤㊃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疗效比较∗贾江坤,余淼,贾萌,徐健,王佳佳,宋红霞,申权,薛焕洲,陈旭晓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㊂方法㊀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诊治的HH患者68例,接受腹腔镜下血管瘤剥除术治疗34例,接受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34例㊂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㊂结果㊀剥除组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腹腔引流量和住院花费分别为(144.6ʃ37.2)min㊁(402.3ʃ132.5)mL㊁(257.2ʃ48.6)mL和(3.2ʃ0.7)万元,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切除组ʌ分别为(169.5ʃ42.8)min㊁(537.4ʃ155.8)mL㊁(335.4ʃ71.2)mL和(3.6ʃ0.6)万元,P<0.05ɔ;在术后3d,剥除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71.6ʃ14.8)U/L和(48.8ʃ9.2)U/L,均显著低于切除组ʌ分别为(83.1ʃ15.7)U/L和(57.6ʃ10.6)U/L,P<0.05ɔ;术后,剥除组出现胸腔积液㊁切口液化㊁切口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7.6%,与切除组的26.5%比,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㊂结论㊀采取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HH均为有效的手术方案,但血管瘤剥除术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腹腔引流量,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肝血管瘤;腹腔镜;血管瘤剥除术;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2.032㊀㊀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assisted hemangioma removal and anatomical hepa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uge hepatic hemangioma㊀Jia Jiangkun,Yu Miao,Jia Meng,et al.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0,Henan Province,China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assisted hemangioma removal and anatomical hepa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uge hepatic hemangioma(HH).Methods㊀68patients with huge HH were encounter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2020and June2022,and the enrolled patients had HH with diameterȡ10cm.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34cases in each,receiving laparoscopic peeling off tumors or anatomical hepatectomy for removal of the tumors.The BK-200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iver function tests.Results㊀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eritoneal drainage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in patients with peeling off tumor treatment were(144.6ʃ37.2)min,(402.3ʃ132.5)mL,(257.2ʃ48.6)mL and(32000ʃ700)yuan,all significantly shorter or less than [(169.5ʃ42.8)min,(537.4ʃ155.8)mL,(335.4ʃ71.2)mL and(36000ʃ6000)yuan,respectively,P<0.05]in patients receiving anatomical hepatectomy;at day three after operation,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in patients receiving peeling off tumors were(71.6ʃ14.8)U/L and(48.8ʃ9.2)U/L,both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83.1ʃ15.7)U/L and(57.6ʃ10.6)U/L,respectively,P<0.05]in patients underwent anatomical hepatectomy;post-operationally,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such as pleural effusion,incision liquefaction or infection and biliary leakage in patients receiving peeling off tumors was17.6%,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to26.5%in patients underwent anatomical hepatectomy(P> 0.05).Conclusion㊀The laparoscopic assisted hemangioma peeling and anatomical hepatectom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iant HH are both efficacious,and we recommend the peeling off operation,which might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reduce blood losswith less liver injury.㊀㊀ʌKey wordsɔ㊀Hepatic hemangioma;Laparoscope;Hemangioma peeling;Anatomic hepatectomy;Therapy㊀㊀目前,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胚胎发育时期由于血管发育不良导致的血管畸形,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1]㊂HH一般无明显的症状,也无需临床干预,但若患者出现腹部症状或HH生长迅速,仍需及时接受治疗[2]㊂直径超过10cm的HH被称为巨大HH,可引发恶心㊁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水㊁梗阻性黄疸等,危害健康和生命[3]㊂肝切除术是治疗HH的传统手术方法,疗效确切,但术中可能存在切除过多肝组织或肝断面处理不当等问题,手术创伤较大[4,5]㊂随着科技的进步,治疗HH 的方法逐渐增多,如射频消融㊁肝动脉介入栓塞和血管瘤剥除术等[6,7]㊂本研究观察了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HH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㊀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诊治的HH患者68例,男性27例,女性41例;年龄为32岁~64岁,平均年龄为46.8ʃ10.9岁㊂诊断符合‘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年版)“[8]的标准,并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血管瘤直径为10~21cm,平均为(14.9ʃ2.6)cm;血管瘤位于肝左叶31例,肝右叶37例;多发血管瘤23例,单发血管瘤45例㊂排除标准:(1)合并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2)合并肝硬化;(3)有严重的出血倾向;(4)合并严重的心㊁肾㊁肺等器官功能障碍;(5)先天性身体残疾或有精神病史㊂将患者分为两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手术方法㊀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头高脚低位,常规消毒㊁铺巾㊂全身麻醉,建立气腹,将压力保持在12~14mmHg㊂置入腹腔镜,扫查肝脏和腹腔㊂根据血管瘤大小㊁位置,穿刺套管针,根据情况选择经肋间上缘置入套管针㊂适度游离解剖第一肝门,安置阻断带㊂使用超声刀切断肝周韧带,游离肝脏㊂低于位置处于右后叶较深处的肿瘤,手术助手使用钳子分别夹住敷料两端,通过旋转钳柄适当调整敷料长度,用敷料将肝脏右外侧叶套住,牵引敷料使右肝往左侧移动,或调整敷料两侧的长度㊁角度和位置调整肝脏旋转角度,使用超声刀自上至下游离肝脏㊂术中需要进一步填充肝脏以支持分离肝实质,使用无菌手套插入腹腔,经体外注射生理盐水350~450mL,填充于肝脏后避免肝脏后移㊂血管瘤剥除术:找到正常肝脏组织与血管瘤之间的假包膜,沿着假包膜逐步剥离,在吸引器辅助下使血管瘤周围脉管显露并结扎㊂在剥除时,偏向正常肝组织一侧,以防止瘤体被刺破导致大出血㊂术中,视实际情况阻断第一肝门,减少出血量㊂阻断时间每次不超过15min,松开间隔时间>5min;解剖性肝切除术:先行解剖性区域阻断,使用电钩沿着缺血分界线标记预切线,使用超声刀打开肝包膜,从前到后㊁自下而上㊁从浅到深,逐层打开肝实质,直接凝闭细小脉管㊂对于直径超过2mm的脉管,使用血管钳夹闭㊂对于手术无法顺利进行或出血无法控制时,及时中转开腹㊂1.3指标检测㊀使用济南鑫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BK-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㊂1.4统计学方法㊀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hapiro-Wilk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㊀两组中转开腹和住院日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剥除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术中出血量㊁腹腔引流量和住院花费显著少于切除组(P<0.05,表1)㊂2.2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㊀术前,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均正常;在术后3d,剥除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切除组(P<0.05,表2)㊂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㊀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表3)㊂表1㊀两组围术期指标(%,xʃs)比较例数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引流量(mL)中转开腹住院日(d)住院费(万元)剥除组34144.6ʃ37.2①402.3ʃ132.5①257.2ʃ48.6①3(8.8) 6.1ʃ1.9 3.2ʃ0.7①切除组34169.5ʃ42.8537.4ʃ155.8335.4ʃ71.24(11.8) 6.7ʃ1.2 3.6ʃ0.6㊀㊀与切除组比,①P<0.05表2㊀两组肝功能指标(xʃs)比较例数TBIL(μmol)ALT(U/L)AST(U/L)Alb(g/L)剥除组术前3415.2ʃ5.626.8ʃ3.928.2ʃ4.939.9ʃ5.9术后3418.6ʃ7.771.6ʃ14.8①48.8ʃ9.2①33.4ʃ4.2切除组术前3416.9ʃ5.527.5ʃ4.127.9ʃ5.339.4ʃ5.3术后3417.7ʃ7.283.1ʃ15.757.6ʃ10.633.5ʃ2.6㊀㊀与切除组比,①P<0.05表3㊀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数胸腔积液切口液化切口感染胆漏肝区疼痛剥除组342(5.9)1(2.9)2(2.9)1(2.9)0(0.0)切除组343(8.8)1(2.9)1(2.9)3(8.8)1(2.9)3㊀讨论通常,巨大HH毗邻血管㊁肝门,或对肝门造成压迫,常可对多个肝段造成影响㊂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巨大HH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9,10]㊂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需确定瘤体数量㊁大小和位置,确定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毗邻关系,从而规划切除范围[11,12]㊂对于解剖位置复杂㊁直径10cm以上的巨大HH,可能造成术中大出血而难以控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3]㊂部分研究指出,血管瘤剥除术在去除血管瘤的基础上,具有安全性高㊁术后恢复快等多种优势,但也有学者认为两种术式疗效相当,都能彻底清除血管瘤[14,15]㊂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直径ȡ10 cm的HH的疗效,期望为临床治疗巨大HH的手术方案选择提供经验依据㊂本研究显示,剥除手术组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腹腔引流量和住院花费等均显著短于或低于手术切除组㊂剥除组出血量较低主要与术中在第一肝门预置了阻断带有关㊂对于巨大HH,尤其当肿瘤位置存在压迫或毗邻血管结构,或处于复杂肝段时,无论采用血管瘤剥除术还是解剖性肝切除术,一旦术中出现出血,都会难以控制㊂因此,在剥除或切除瘤体前,都要在第一肝门处预置阻断带,并视实际情况进行区域性解剖阻断㊂阻断第一肝门不仅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使瘤体变小变软,便于进行止血㊂另外,血管瘤剥除术在术中通常沿着包膜逐步剥离,能够尽可能地保留更多的正常肝组织,同时也可减轻对肝脏血管的损伤,减少出血量㊂切除组住院花费相对高一些可能是解剖性肝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切割闭合器和止血敷料等耗材更多有关[16]㊂本研究显示,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所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有所升高,但剥除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切除组,提示血管瘤剥除术和解剖性肝切除术均会造成一定的肝功能损害,对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造成影响,但血管瘤剥除术对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17]㊂血管瘤剥除术手术时间相对比较短㊁出血量较少,对肝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㊂另外,采用血管瘤剥除术对于部分情况可无须进行肝血管阻断操作,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也能够尽可能地减轻手术对肝脏的损害㊂本研究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㊂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两者无明显的优劣差别,临床选择何种手术方案主要由实际情况决定,需要考虑肿瘤位置㊁大小和医师技术水平等因素㊂对于远离肝门㊁靠近肝脏周边的单发血管瘤,并且能够较明显地观察到肿瘤与正常肝组织之间的纤维包膜时,选择血管瘤剥除术可能更优[18]㊂但如果肿瘤位置较深,术野较差,术中不便于观察肝背部的解剖结构,采用血管瘤剥除术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19]㊂另外,有研究显示[20],对于直径超过15cm的血管瘤,选择肝切除术更好㊂对于多发性HH或位置较深的血管瘤,也应首选肝切除术㊂本研究仍存在部分不足之处㊂首先,样本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偏倚,纳入病例数相对较少,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科学性㊂手术医师的技术和经验等因素可能对手术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㊂本研究未提及随访时间问题,两种术式对巨大HH的远期复发率的影响尚未可知㊂因此,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仍需扩大样本量和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观察手术治疗的长期结局㊂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下血管瘤剥除术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采用血管瘤剥除术出血量相对较少㊁对肝功能的损害相对较轻㊂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部分特殊位置的血管瘤,如肿瘤靠近肝静脉主干时不适用血管瘤剥除术,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时仍需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安排㊂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术前更精准的三维显示肿瘤的大小㊁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供了可能,那样可以为精确切除肿瘤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保留肝组织,减轻肝损伤㊂ʌ参考文献ɔ[1]Kaman L,Naik A,Savlania A,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gianthepatic haemangioma-need for redefining the nomenclature accord-ing to the size.Pol Przegl Chir,2021,93(4):28-34. [2]Tang X,Ding M,Lu B,et al.Outcomes of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versus surgical resection for symptom-atic large hepatic hemangiomas.Int J Hyperthermia,2019,36(1): 632-639.[3]Wang S,Gao J,Yang M,et al.Intratumoral coagulation b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acilitated the 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giant he-patic hemangioma:a surgical technique report of two cases.Onco-target,2017,8(31):52006-52011.[4]汪建初,姚天尉,罗宗将,等.无血流阻断的腹腔镜肝右后叶血管瘤切除28例临床分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9,25(6): 415-417.[5]Wang Y,Ji W,Zhang X,et 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 and e-nucleation of liver hemangioma with selective hepatic vascular occlu-sion:technique and indications.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 2017,27(9):944-950.[6]唐文涛,黄会,蔡婵娟.平阳霉素联合超化碘油混悬液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HH患者中远期疗效研究.实用肝脏病杂志,2021, 24(4):581-584.[7]王宸,张雪斌,程乐.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及血清GPDA㊁GP73和β2-MG水平变化.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23(6):905-908.[8]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HH专业委员会.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年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8):705-710.[9]Wahab MA,Nakeeb AE,Ali MA,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giant hepatic hemangioma:single center's experience with144pa-tients.J Gastrointest Surg,2018,22(5):849-858. [10]Yoshimizu C,Ariizumi S,Kogiso T,et al.Giant hepatic hemangio-ma causing prolonged fever and indicated for resection.Intern Med, 2022,61(12):1849-1856.[11]Na BG,Hwang S,Ahn CS,et al.Post-resecti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Ann Surg Treat Res,2021,100(3):137-143.[12]ÖzgürÖ,Sindel HT.Giant hepatic hemangioma treatment with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sation and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omparative results.Turk J Med Sci,2021,51(6): 2943-2950.[13]Maker AV,Al Rameni D,Prabhakar bining on-table em-bolization with immediate resection to safely excise giant hepatic he-mangiomas.J Gastrointest Surg,2021,25(6):1651-1653. [14]Rajakannu M,Pascal G,Castaing D,et al.Revisiting the surgicalmanagement of giant hepatic hemangiomas:enucleation versus ana-tomical resection.J Clin Exp Hepatol,2021,11(3):321-326.[15]Wang S,Gao R,Zhao S,et al.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laparo-scopic intratumoral resection facilitated by coagulation of giant hepatic hemangioma: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and literature review.Surg Endosc,2022,36(7):5149-5159. [16]Ajay PS,Tsagkalidis V,Casabianca A,et al.A review of hepatic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Analyzing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 Surg Oncol,2022,126(8):1423-1429.[17]Renzulli M,Ricciardi D,Clemente A,et al.Unexpected newbornsin the liver:hemangiomatosis onset after hepatic resection of a giant cavernous hemangioma.Acta Gastroenterol Belg,2019,82(3): 454-455.[18]Yan C,Li BH,Sun XT,et paroscopic hepatectomy issuperior to open procedures for hepatic hemangioma.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2021,20(2):142-146.[19]Jinhuan Y,Gang D,Binyao S,et al.Is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suitable for giant hepatic hemangioma larger than10cm in diam-eter.Surg Endosc,2020,34(3):1224-1230.[20]Li L,Xu L,Wang P,et al.Advantages of laparoscopic hepatic he-mangioma surgery in quality of life:a prospective study.Surg En-dosc,2022,36(12):8967-8974.(收稿:2023-05-20)(本文编辑:张骏飞)。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benign occupation of the liver,BOL)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在其诊断与治疗方面却尚无规范可循。

1 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与推荐强度2 BOL的分类BOL的分类参照2010版WHO提出的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进行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肝脏胆管细胞乳头状瘤、肝脏胆管细胞囊腺瘤(BCA)、肝腺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等属癌前病变。

3 BOL的诊断要点BOL的诊断应重视肝病背景和流行病学背景。

我国>80%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而除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以外的BOL极少合并肝硬化。

腹部超声检查通常用于BOL筛查和随访。

多排螺旋CT (MDCT)或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则用于确诊BOL,且两者可为互补。

MRI检查鉴别肝硬化增生、不典型增生结节及小肝癌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新型对比剂钆塞酸二钠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PET/CT 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有一定价值,可选择性应用。

实验室检查对大多数BOL诊断无帮助,但肝包虫病血清学试验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当临床治疗决策必要而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时,可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特定类型的BOL,肝穿刺活组织还可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以获取组织学分型并指导治疗。

4 BOL的鉴别诊断BOL的诊断须建立在排除肝脏恶性肿瘤基础上。

因此,诊断BOL的过程也是与恶性肿瘤相鉴别的过程。

实性BOL需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胆管细胞癌等鉴别;囊性BOL需与肝脏胆管囊腺癌(BCAC)等相鉴别。

肿瘤影像学特征,生长速度,肝炎及肝硬化病史,AFP、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是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5 BOL的处理原则推荐1:BOL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排除肝脏恶性肿瘤的基础上作出诊断(证据级别Ⅰ,推荐等级强)。

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

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

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内胶原纤维过度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治疗共识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包括常规检查、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这些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基本情况,但无法独立诊断肝纤维化。

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纤维化的程度,但灵敏度和特异性有限。

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可以对肝脏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但无法确定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和类型。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指标的综合分析,以确定肝纤维化的诊断。

肝纤维化的治疗共识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利巴韦林、熊去氧胆酸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但无法根治疾病。

手术治疗方面,肝移植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供肝来源和费用限制了其应用。

在具体案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目前,肝纤维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新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上。

在药物治疗方面,一些新的靶向药物和细胞疗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方法可能为肝纤维化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在手术治疗方面,肝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之中,这些方法可能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临床任务,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方法的不断探索,我们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和治疗选择涌现,为肝纤维化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机会。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医生更加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推动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中过量胶原蛋白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受损。

肝血管瘤讲解ppt课件

肝血管瘤讲解ppt课件
少数血管瘤可能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如消耗凝血 因子、血小板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手术切除。 还有患者的血管瘤诊断不能确定,
不能除外其他恶性肿瘤时,需要手术切除。
22
肝血管瘤会癌变吗?
血管瘤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为 0.5%~7%.,
部分肝癌患者因在影像学上表现类似 血管瘤而被误诊为血管瘤
血管瘤是不会癌变的。 因此,在诊断 血管瘤时要慎重,
诊断上主要根据B超、增强CT、增强MRI、核素 扫描以及肝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多见于30~~60 岁,女性多于男性。
肝血管瘤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如果静止不 发展,无任何自觉症状,一般无生命危险。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肝肿大、食
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
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
4.肝囊肿:约10%的病人可并发肝囊肿。
8
诊断依据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是目 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途径。
x线平片检查无多大的意义,只有巨型 肝血管瘤才会显示右膈肌抬高,消化 道气体受压改变,而且无特异性,当 肿瘤出现钙化时才会考虑到肝血管瘤 的可能。
9
诊断依据
B超 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首选 方法。
23
外科治疗肝血管瘤
应考虑到血管瘤在肝内的位置,与肝表面的距 离,血管瘤露出肝表面部分的大小, 血管瘤自 身增长的速度、症状, 甚至包括病人的年龄、生 活环境与工作职业条件等。
目前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肝切 除术、肝血管瘤剥离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 结扎或栓塞术、介入治疗等。在选择手术方法时 要根据血管瘤的不同情况而定。
2.好转:CT、彩超示肿物变小,症状 减轻。
3.未愈:无变化,或肿块进一步扩大。

肝脏血管瘤诊断与治疗PPT

肝脏血管瘤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限 酒、合理饮食等
避免使用激素类药 物:避免使用激素 类药物,以防止血 管瘤增大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血管瘤的变化情况 随访时间:根据病情和治疗效果,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
症状
肝脓肿:肝脏 内出现脓肿, 可能无症状或 出现发热、腹 痛、腹胀等症

误诊与漏诊的防范措施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肝病史、家族史等
仔细检查:进行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血管瘤的形态、大小、位 置等
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等,了解肝脏功能状况
定期随访:对于疑似肝脏血管瘤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病情变化,避免误 诊或漏诊
肝内血管 瘤:位于 肝脏内部, 通常较小, 直径小于 5厘米
肝外血管 瘤:位于 肝脏表面 或边缘, 通常较大, 直径大于 5厘米
症状:肝 脏血管瘤 通常无明 显症状, 但可能会 引起肝功 能异常或 腹部不适
诊断:通 过超声、 CT、MRI 等影像学 检查可以 确诊肝脏 血管瘤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 族中有肝脏血
肝脏血管瘤与肝脏其他疾病鉴 别诊断
鉴别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 观察血管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 特征
病理学检查:如活检、穿刺等,明 确血管瘤的性质和类型
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等, 了解肝脏功能状态和血液情况
临床症状:如腹痛、腹胀、黄疸等, 结合病史和体征进行鉴别诊断
常见肝脏疾病的鉴别要点

指南与共识肝细胞癌合并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完整版

指南与共识肝细胞癌合并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完整版

指南与共识I肝细胞癌合并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完整11亡关键词肝肿瘤;肝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断;治疗;共识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全世界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有74 万新发病例,其中一半发生在中国。

在我国肝癌相关病死率仅次于肺癌, 位居策3位〔2]。

临床上肝癌多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其亦可侵犯流出道形成肝静脉癌栓(hepatic vein tumor thrombus , HVTT)、下腔静脉癌栓(inferior vena cava tumor thrombus , IVCTT)甚至右心房癌栓,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4% ~ 4.9%〔3七]。

肝癌合并H VTT/IVCTT 患者预后极差,多在短时间内出现肝衰竭或癌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心脏填塞等,若不进行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3个月〔7-8]。

目前,国际上对于肝癌合并HVTT/IVCTT的诊断与治疗标准仍未达成共识,欧美国家肝癌指南以巴塞罗那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分期为标准,将肝癌合并HVTT/IVCTT归入进展期(BCLC C期),此期患者推荐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和方法[9】。

对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的专家尚存不同意见,认为外科手术、TACE、放射治疗以及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因此,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我国学者针对肝癌合并HVTT/IVCTT取得的临床研究成果,经共识修订委员会成员反复讨论及修订,形成《肝细胞癌合并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以下简称本共识)。

随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出现,该共识仍有待全国同行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共识中的推荐意见共分5个级别,分别基于6个证据等级。

见表1 , 2。

1肝癌合并HVTT/IVCTT的诊断与分型HVTT/IVCTT是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之一,对HVTT/IVCTT 的诊断必须结合肝癌的诊断。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 学科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肝血管瘤诊断 • 肝血管瘤治疗 • 多学科协作在肝血管瘤诊疗中应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肝血管瘤概述
肝血管瘤定义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 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
肝穿刺活检: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在影像学诊断 不明确或怀疑恶变时,可考虑行肝穿刺活检以明确诊
断。
肝功能检查:多数患者肝功能正常,少数可出 现轻度异常。
AFP等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肝 癌等恶性肿瘤。
03 肝血管瘤治疗
保守治疗措施
观察等待
对于无症状、体积较小的肝血管瘤,可以选择观察等待,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评估瘤体大小和生长速度。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瘤体部位,减少感染机会。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 ,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疼痛管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采取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综合措施进行缓解。同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等营养素。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改善营养状况。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将不断涌现,例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无创性治疗方法等, 为肝血管瘤的诊疗带来新的突破。
THANKS
药物治疗
针对肝血管瘤的特定症状,如疼痛或出血,可以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方式选择
手术切除
对于体积较大、生长迅速或症状明显 的肝血管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 法。根据瘤体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 局部切除或肝叶切除。

肝血管瘤的诊断及中医治疗.

肝血管瘤的诊断及中医治疗.

肝血管瘤的中医诊治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

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本病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

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

如血瘀,就采用: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

如气滞,就采用: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采用经多年铁氏祖方临床实践成果首创:“活血化瘤系列”与“清肝解毒颗粒”制剂疗效更佳。

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故在选用药材时,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不仅能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当一面的功效。

肝血管瘤的治疗偏方:组成:党参30g,赤芍、枳壳、郁金、白术、鳖甲各15g,当归、柴胡、茯苓、鸡内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三棱、莪术各10g,丹参、何首乌各20g。

疗效:经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精神佳。

继以上方随症加减调治3个月,经ct复查肿块比前缩小1/3。

后以上方加工成药散间断服至1年。

经省某医院彩超检查:肝脏右后叶见1个椭圆形结节状肿物,回声约2.2cm×1.7cm,肿块周边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较强回声。

提示:右肝结节型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血管瘤。

随访近2年,患者体健,能正常工作。

组成: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

加减: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版)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版)

·指南与共识·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Expertconsensusondiagnosisandtreatmentofbenignspaceoccupyinglesionoftheliver(2016edition) ChineseSocietyofLiverSurgeons;ChineseResearchHospitalAssociation,SocietyforHepatopancreatobiliarySurgeryCorrespondingauthor:FanJia,DepartmentofLiverCancer,ZhongshanHospital,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Email:fan.jia@zs-hospital.sh.cn;DongJiahong,DepartmentofHepato Pancreato BiliaryCenter,BeijingTsinghuaChanggungHospital,Beijing102218,Email:dongjh301@163.com【Keywords】 Benignspaceoccupyinglesionoftheliver;Diagnosis; Therapy; ConsensusFundprogram:NationalKeyTechnologyR&DProgramofChina(2012BAI06B01)【关键词】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诊断; 治疗; 共识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06B01)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benignoccupationoftheliver,BOL)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在其诊断与治疗方面却尚无规范可循。

肝胆外科肝血管瘤疾病诊疗技术

肝胆外科肝血管瘤疾病诊疗技术

肝胆外科肝血管瘤疾病诊疗技术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起源于间叶细胞的肝良性肿瘤。

毛细血管瘤较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且两者常同时出现。

小的血管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均为偶然发现。

研究发现,这些小病灶导致肝肿瘤鉴别诊断困难。

血管瘤是先天性的且不会恶变,但没有准确的诊断,肝肿瘤就无法进一步准确治疗。

尸检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率呈多样化,有报告称发病率最高可达8%。

在美国,血管瘤是排名第二的常见肝肿瘤,发病率超过了肝转移瘤。

毫无疑问,随着上腹部影像学检查敏感度的增加,血管瘤的发现将从偶然到常规。

海绵状血管瘤可具有巨大的体积和质量,有文献报道病灶重量可达6kgo对巨大血管瘤的准确定义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直径超过4cm,也有人认为直径超过6cm能诊断巨大血管瘤。

血管瘤一般呈单发,多发血管瘤约占10%o肝血管瘤可能与皮肤及其他器官血管瘤的发生有关。

病灶一般分布均匀,贯穿肝实质,位于肝周边的大病灶可能形成蒂状结构。

一、病理学海绵状血管瘤常发生于30~50岁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尤其在怀孕期间增大明显,这可能与雌激素分泌有关,即使口服避孕药,也不能抑制其增长。

肝血管瘤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它可具有原发性良性错构瘤的表现,病灶趋向于膨胀式增大,而非增生或肥大。

术中,血管瘤表现为紫红色、边界清、富血供、表面光滑,切开后病灶由于血液的流出而部分塌陷,切面呈蜂窝状,这为血栓的形成,组织的纤维化、钙化等奠定了基础。

在显微镜下,血管瘤由扩大的囊性血管腔构成,内衬覆一层内皮细胞。

瘤体周围常有一层不同厚度的纤维组织与正常肝组织分隔,即形成所谓的假包膜。

二、临床表现大多数肝血管瘤无临床症状,除了位于肝被膜下及体积较大的病灶压迫邻近器官可产生症状。

临床表现可为定位不明确的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或发热,但很少出现梗阻性黄疸、胃排空障碍及肿瘤自发性破裂等并发症。

尽管频繁的腹痛、腹部不适是手术切除肝血管瘤的适应证,但须排除其他疾病。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版)
汇报人: 2020.08
瑞安人民医院
01
肝血管瘤的流行病学
Te xt C o n t e n t Typ e s e t t i n g
瑞安人民医院
流行病学
发病率约为1.5 %
男、女比例约为1.3:1,
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约占58%(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
瑞安人民医院
治疗方式
肝动脉介入栓塞术
(1)Ⅰ、Ⅱ型肝血管瘤合并危险因素。 (2)有手术切除指征但肿瘤巨大,可经TAE缩小瘤体为二期手术切除创造条件。 (3)肿瘤周围有重要结构,手术切除风险较大。 (4)伴黄疸或消耗性凝血病。 (5)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病人。
瑞安人民医院
THANKS FOR ALL
基于670 000名健康体检人群的统计分析结果
瑞安人民医院
02
临床表现
Te xt C o n t e n t Typ e s e t t i n g
瑞安人民医院
压迫症状
胆道的压迫 压迫胃肠道
胆道的压迫
肝血管瘤通常无症状,
压迫门静脉 自身膨胀
瑞安人民医院
自身破裂
自发破裂
胆道的压迫
肝血管瘤通常无症状,
瑞安人民医院
治疗指征
须预防性治疗的肝血管瘤
(1)当准备怀孕的妇女伴有巨大肝血管瘤,妊娠可能导致瘤体快速增长进而影响胎儿发育或引 起破裂出血。 (2)肝血管瘤巨大突出到肋弓以外且病人较瘦弱,腹部可扪及瘤体。 (3)巨大肝血管瘤病人为重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等情况。 针对以上特殊情况建议医师和病人双方充分协商和权衡后利弊再决定是否治疗。
瑞安人民医院
治疗指征

儿童肝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

儿童肝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

附件8儿童肝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一、概述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肝脏肿瘤,90%发生于5岁以内。

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约20%的患儿在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

手术切除肿瘤是HB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但若诊断明确后直接手术,肿瘤完全切除的比例仅为50%~60%,且单纯手术治疗的患儿容易术后复发。

手术前化疗对于提高外科手术的肿瘤完整切除率及降低肿瘤复发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术后化疗则可进一步消除原位残留及远处转移病灶。

目前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的多学科诊治成为HB治疗的标准模式。

二、适用范围小于18岁、经切除或活检获得病理组织标本而确诊的新发患儿;小于5岁、伴有腹部包块、存在典型的肝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及血清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患儿。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多以不规则局限性肝脏肿大为最初症状,肿块位于右腹或右上腹部。

肿瘤生长迅速,有的可达脐下或超越中线,表面光滑,边缘清楚,硬度中等,略能左右移动,无压痛。

起病隐匿。

早期除有轻度贫血外,一般情况多良好。

晚期则出现黄疸、腹水、发热、贫血、体重下降,腹壁可见静脉怒张,并可因腹内巨大肿块造成呼吸困难。

(二)实验室检查1.甲胎蛋白: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升高为HB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大多数HB病人AFP水平异常升高,HB病人的临床病情与AFP水平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儿童血清AFP水平见表1)。

2.其他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及输血前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抗体、梅毒、艾滋病毒检查;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电解质及血淀粉酶测定;乳酸脱氢酶;凝血功能;尿常规和粪常规。

3.影像学检查:胸部CT、腹部超声、腹部增强CT、头颅MRI和骨扫描(必要时)。

4.其他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测定等心脏功能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必要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成人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

随着人群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其检出率日益增多,致使愈来愈多的肝血管瘤患者需要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对肝血管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一定进步,但尚缺乏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治疗指征界定、风险评估以及治疗方法选择等问题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从而使肝血管瘤的误诊和“过度治疗”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导致患者身心利益严重受损。

因此,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制订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势在必行。

本共识旨在规范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相关专业领域医务人员对肝血管瘤的认识和诊断与治疗水平,进而造福于患者。

1. 肝血管瘤的流行病学肝血管瘤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最初仅从尸检标本中检出。

近年来通常在健康体检时被偶然发现。

基于670 000健康体检人群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肝血管瘤的发病率约为1.5%,男女比例约为1.3∶1,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约占58%(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

肝血管瘤通常被认为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其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既往研究结果显示:性激素可以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移行乃至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

如怀孕和口服避孕药可使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血管瘤生长,这可能与女性发病相关。

随着对肝血管瘤认识的逐步加深,尤其是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该病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日益提高。

根据肿瘤直径及数目可表现为孤立、多发和弥漫生长。

根据肿瘤含纤维组织多少,可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等亚型,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

一项纳入5143例的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表明:海绵状血管瘤占96%(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

肝血管瘤属肝脏良性病变,无明显恶变表现及倾向。

瘤体主要由大量血管组织构成,与正常肝脏实质间仅由一层纤维鞘分隔,通常由肝动脉供血,部分患者伴有动静脉瘘。

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学表现多样,规则圆形和卵圆形与不规则病灶之比约为2∶1,后者可呈大片状或分叶状外观,表面不平或有脐凹,若同时并存皮肤及其他器官多发血管瘤,则称为血管瘤病。

绝大部分肝血管瘤因无恶变倾向,可终身与瘤共存,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血管瘤进展,出现腹痛等症状或并发自发破裂出血,存在一定的致命风险而需进行治疗。

2.肝血管瘤的诊断2.1 临床表现肝血管瘤通常无症状,以单发病灶最为常见(61%),生长较慢,病程较长,且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异常。

临床表现与肿瘤直径、部位相关。

若肿瘤直径>5 cm,可因对邻近组织和脏器的压迫导致产生临床症状。

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右季肋区不适感或胀痛,偶有因左肝巨大血管瘤压迫胃肠道产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极少数因自发破裂或外伤情况下破裂而并发腹腔出血,出现严重腹部症状。

也有少数患者因为巨大血管瘤或肝门部血管瘤对胆道的压迫引起胆道梗阻,出现黄疸,或压迫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导致布加综合征。

肿瘤内若有血栓形成或坏死可致发热及全身消耗性凝血等严重并发症。

部分患者会产生焦虑,主要表现为对肿瘤继续增大的担心、手术风险的恐惧以及治疗花费的顾虑。

2.2 诊断标准肝血管瘤的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多种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可极大提高肝血管瘤诊断准确率。

其中常规首选超声检查,再结合CT、MRI以及DSA检查等综合判断。

肝血管瘤可有典型和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超声、CT和MRI检查的肝血管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77%和92%。

对疑似患者常规进行多普勒超声加超声造影、MRI或CT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在有乙型肝炎病史或肝硬化的情况下尤其应注意不典型血管瘤与血供丰富肝癌的鉴别,以及不典型血管瘤与肝转移瘤的鉴别。

2.2.1 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肝血管瘤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高回声,加压变形,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较大的血管瘤呈混合回声,内部回声仍以高回声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低回声区,有时可出现钙化强回声及后方声影,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常为周边型血流信号,大血管瘤内部以低速静脉血流为主,很少见动脉频谱,即使偶见,血流阻力指数均低下。

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可考虑选择肝脏超声造影检查。

典型的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随时间延长,增强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仍处于增强状态,回声≥邻近正常肝组织,这种“快进慢出”的增强特点与CT检查增强表现类似。

有部分非典型肝血管瘤在超声造影上表现为低回声。

2.2.2 CT检查常规采用平扫+增强扫描方式(常用对比剂为碘)。

其检出和诊断肝血管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略逊于MRI检查。

CT检查表现为:(1)平扫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2)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点状、斑点状、半环状、环状强化,密度与主动脉接近。

(3)随后的门静脉期对比剂向心性扩展,强度逐渐降低。

(4) 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完全充填,与肝脏密度相同,病灶越大等密度充填的时间越长,一般>3 min,“快进慢出”是其特征。

(5)少数动脉期整体高密度强化,多见于<3 cm 的病灶。

(6)部分病变中央由于血栓形成、瘢痕组织或出血而出现更低密度区,对比剂始终不能填充。

2.2.3 MRI检查常规采用平扫+增强扫描方式(常用对比剂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

其在肝血管瘤的诊断上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

T1 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界清晰,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递增,在重T2加权成像其信号更高,称为“灯泡征”;瘤内的血栓、瘢痕组织在T1、T2加权成像均呈更低信号。

MRI检查动态扫描的增强模式与CT检查相似,呈“快进慢出”。

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在肝胆期可发现直径<1 cm的血管瘤,并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T2加权成像时间的延长是成人肝血管瘤的特征。

T1加权成像弱信号、T2加权成像高强度信号是与肝癌鉴别的重要特征。

2.2.4 DSA检查较少用于肝血管瘤诊断。

若瘤体巨大则出现“树上挂果征”。

动脉期早期出现,持续时间长,可达20 s甚至更长,呈现颇有特征的“早出晚归”。

其在鉴别肿瘤性质(良性、恶性) 或并行栓塞治疗时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无症状患者应结合2~3种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

如不能确诊,可考虑影像引导、腔镜下活组织检查或手术切除以确诊。

经皮活组织检查不推荐,因其可致出血风险且较难获得具诊断价值的病理学结果。

有症状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及2~3种影像学检查,一般均可诊断,但应常规行MRI或CT增强扫描检查,以区别小血管瘤与小肝癌,多发血管瘤与肝转移肿瘤。

2.3 肝血管瘤临床分型的建议肝血管瘤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肝血管瘤直径及数目是其临床分型的最主要依据。

国外多推荐以肿瘤直径4 cm作为分型分界点,而国内多以肿瘤直径5 cm作为分型分界点。

根据肿瘤直径,建议将肝血管瘤分为3级:小血管瘤(直径<5.0 cm)、大血管瘤(直径为5.0~9.9 cm)和巨大血管瘤(直径≥10.0 cm)。

从有无临床症状分析,肿瘤直径<5.0 cm的患者多无临床表现。

因此,根据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特点,肿瘤直径、肿瘤数目、病理学类型,推荐国内的临床分型及亚型见表1。

该分型是基于建立一个讨论研究的基础平台为目的。

诊断与治疗的基础必须基于肿瘤特征分析,如果没有共同的分类标准,结论就无从谈起。

3. 肝血管瘤的治疗指征肝血管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且无恶变倾向,原则上以随访观察为主。

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接受的观念。

当血管瘤较大且合并以下危险因素时,建议酌情治疗。

3.1 伴发症状或者出现严重3.1 并发症的肝血管瘤一项纳入5143例的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表明:肝血管瘤住院患者中有症状者占44.23%,无症状者占55.77%,其中症状的轻、中和重度分级分别为71.87%、23.93%和4.21%(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

肝血管瘤引起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并无特异性,导致0~37%的肝血管瘤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甚至治疗后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

大部分患者的不适症状由其他消化道病变所致,如消化道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胆囊炎和胆管炎等,也有部分是因为患者被诊断了血管瘤而出现的心理因素。

虽然目前多数临床医师将明显症状作为肝血管瘤的治疗指征,但治疗前应排除其他病变所致的非特异性表现。

另外,肝血管瘤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很低,但自发或外伤性破裂和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等却能给患者带来致命后果,是血管瘤治疗的绝对指征。

其他并发症如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布加综合征等也被认为是肝血管瘤治疗的适应证。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的病死率高达35%左右,是外科手术的绝对适应证。

Medline数据库1898~2010年的文献资料显示:共有97例肝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报道,其中自发性破裂出血46例,提示其极为罕见。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又称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文献中也仅见于个别病例的报道。

其表现为血细胞过度消耗导致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紫癜等,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少见血管瘤并发症。

我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仅有数例该综合征的疑似患者。

因此,诊断伴发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应该为具有明确因果关系的中、重度症状,影响正常生活,以及发生了严重并发症或者存在明显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建议对这部分患者给予治疗。

3.2 进行性增大的肝血管瘤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持续增大者占5%~35%,且瘤体增大量也很少。

另外,肝血管瘤直径与疼痛等症状无必然关系,肿瘤增大也不一定会出现症状。

肝血管瘤增大通常有阶段性,可能与生理阶段和内分泌有关。

如年龄<30岁和妊娠期可有明显增大,其他阶段大多比较稳定。

直径<5 cm的肝血管瘤即使有少许增大一般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和并发症,但直径>10 cm的肝血管瘤如继续增大,甚至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则可能诱发症状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25%的患者是因为血管瘤进行性增大而接受治疗(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

一般观点认为:每年增速直径>2 cm的情况为快速增长,如初始发现的瘤体已较大,则可能存在并发各种症状的风险,建议酌情治疗。

3.3 诊断不明确的肝血管瘤虽然大部分血管瘤都能通过典型影像学特点而确诊,但一些非典型影像学特点的疑似肝血管瘤包块仍困扰着临床医师和患者。

因此,临床诊断不确定的疑似血管瘤也被认为是治疗的指征,特别是具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