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治学之道》杂录

姜亮夫《治学一得》:

治学问题有两件事。一是根柢之学;二是博与专―不博不能专。

博,不是野马飞奔,到处乱钻的博,那只是绿头苍蝇乱飞的现象,也不能善用这个“博”字。一个专家的学问,必然要有个定则,或熟习一些学科的内涵与自己之“专”的关系。譬如它的家属关系父族、母族、妻族、及师友邻里同学同窗,乃至边缘学科,把握这些关系,然后选择着要处,系统求之,则这个博,才是“有的放矢”。

程千帆《詹詹录》:

看风使舵是学者的堕落,它导致学术的毁灭。

要精读几部书,打下根柢。

从事于一个专题研究,材料是基础。必须从搜集材料开始,然后进入整理材料,即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那种想跳过搜集材料的阶段而然直接进入整理阶段、逃避搜集材料的艰苦工作、利用别人搜集的一点材料大发议论的人,与科学研究是无缘的。

必须注重亲自搜集第一手的材料。对于他人引用的材料,必须核实。以拣别人搜集的现成材料为满足,只能证明自己的懒惰和不负责任。懒惰和不负责任不能产生科学。

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具备“敌”情观念,即要把自己研究的那个范围的国内外同行及其作品经常进行排队,了解他们的动向和成果,这样才可以避免重复,互相补充,进行商讨和开拓领域。

殷焕先《视野和信念》:

“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殷孟伦《谈黄侃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1.首先以关心国家命运作为出发点,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学术研究上去。他认为治学是“存种族、卫国族”的手段。研究学术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国计民生的利益。这正是黄先生治学的根本目的。

2.笃学而不趋新,征实而不蹈虚。

“学问文章,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以高明广大为贵。”“师古而不为所役,趣新而不衅其规。”

3.治学先从继承入手。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4.扎硬寨,打死仗。

黄先生读《清史稿》,全书一百册,从头到尾都一卷一卷地详加圈点。他对于随便翻翻,点读数篇摺止者称为“杀书头”,他临终前犹勉力

圈完《唐文释》。这就是他治学的态度,也正是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成功秘诀。

5.淹博古今、谨严自守。

《颜氏家训》中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6.疑事毋质、质而勿有。

中国学问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

7.对学生要求严格、劝勉备至。

袁世硕《冯沅君先生的治学精神》:

比较起来,占用资料和研究资料,对认识研究的对象是更重要,充分与否,认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人一定要委身于生命的新流。”

董治安《难忘的启迪和教诲》:

踏踏实实地真正“读通”一种重要古籍,把这作为走向治学的第一步。“一经毕,百经毕。”

“广中求精、博中求专。”

“读书要识家法”。

牟世金《我的读书法》:

三年内系统地阅读百多种书籍。

善问。善问者要“闻一知十。”

在读书做学问上,要善于小题大做,而不要轻易放过一些日常遇到的小问题。只要勤于探索,注意总结,日积月累,自可形成一套自己得心应手的读书方法。

“友、敌、师”。

要化所学所问为“自有”。

郑板桥说:“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如果怀着敌意向书本进攻,当一篇论文、一个论点,被自己攻来攻去,否定了,推翻了,这就是自己学识水平的一个提高。这时的读者,岂不拍案叫绝,其乐何如?如果左攻右攻攻不下,自己的疑问全部冻释,这时就会心悦臣服地承认它、接受它。经过这个过程之后的感受,才可说是真正地读懂了。这个懂,也就是消化的标志。如此得来的学识,不仅能牢记心底,且已化为自己的学问而可运用自如了。这对读

者来说,才可谓有了真正的收获,从而享受到无穷的读书之乐。

刚开始这样左,进度必然很慢,但比之长年累月装口袋的笨法,那就快多了。从根本上看,这样来读书学习,将使读者一次有一次收获,一次有一次提高;其中某些劳动,可能好似白花了,其实这种白花以至失败,都有其看不见的实效。作为整个读书法来看,它主要还不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在充实和提高读者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若能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磨练得心明眼亮之后,继续读书也好,研究问题也好,就有可能遇事便迅速做出较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而敏锐的眼力,独到的见解,也可望在这个过程中较快地培养起来。能如此,就不能生产出无穷无尽的产品。

唐弢|《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问题》:

我看无论哪个国家,要使引进的外来东西真正在自己国家里生长,非要把根扎在本国大地的泥土里去不可,不扎到本国大地的泥土里,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鲁迅写《狂人日记》,他说依靠的是以前看过的一百多篇外国小说,茅盾也说,他最初写小说是依靠曾经读过的外国小说,鲁迅后来谈到《彷徨》的时候又说,他终于慢慢的脱离了外国的影响,在技巧上逐渐成熟。每个国家都有这种情况,中国尤其如此。

不搞比较研究不行。

第二件事,也是《书林》上发表的文章,作者沈鹏年,过去和我认

识,这个人搞材料还是可以的,钻劲很足,就是学风不正,很多人知道。他文章说毛主席和鲁迅曾经见过面,据说有些杂志还转载了这篇文章。但这是不真实的。根据周作人日记和其他材料,毛主席的确到八道湾十一号看过周作人,那是一个下午,鲁迅正在教育部开会,没有遇见。文章还说上海虹口区副区长有个材料,可以证明鲁迅和毛主席见过面,但他并未说明那个材料的详细情况。那个材料更妙了,说鲁迅和毛主席见过多次面,都是由她已故的丈夫联系的。其实那个材料,很久以前有人就给了我,要我考查,我经过初步查对,证明不确。想不到在我案头搁了几年的材料,沈鹏年现在却抛了出来。

殷孟伦《我是怎样研制语言学的》:

我开始治学最得力的书有:《说文解字》、《尔雅》、《经传释词》、《荀子》、《诗经》、《史记》、《汉书》。我读书的体会:第一、书要熟。我的记忆力差,但勤于检阅,开卷即可索得;文字长一点的,选择一些段落,背诵上口。第二、书一熟,自然文义就会通悟,前后贯联,由此书证彼书,由此悟彼,或推类而得,黄季刚先生曾说过:“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只要几部书熟了,就能明白好多问题,发现人所不能发现的问题。第三、句读方面,也是读书的一大问题。第四,读书理解不可不注意上下文的关系。第五,要用类比法求证文义。第六,要注意古今对应问题。第七,特别要注意语义演变的历史。

“文不空生,论不虚作”,这是读书著文要解决的问题。一般读书,先要边读边留心应该注意的问题,才能从文中发现他人所不注意的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