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精修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服饰文化与人文精

神的关系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是该民族对生命存在和民族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民族价值理想、终极关怀的追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文思想、精神灵魂。民族的人文精神是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思想方法、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表征;亦是这个民族实践民族自我发展的主导意识的表现。民族的人文精神无形中指导着这个民族的价值趋向、为人处事、行为选择、审美导向,指点着人的行止、喜怒、美丑、态度、中和等。

自鸦片战争以降,一些人把中华民族的落后、挨打、耻辱归咎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落后,甚至视儒学为主犯,从而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它虚掉的是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之心,是中华民族自强、自达、自律之心,其结果是导致中华民族自悲、自虐、自卑之心、之行的滋长。使一些人产生了殖民地意识,崇洋媚外,西方的一切都比中国好,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东西弃之犹恐不及。

20世纪初以来,西学铺天盖地而来,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和误导,一切以学西方为先进,以学中学为落后,于是有中西、新旧之争。而这一论争的天秤是向西学倾斜的。因此,西学成为人们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目标,所以,学西方便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如火如茶地展开了。一切以西方的真理为真理,以西方的范式为范式,以西方的价值标准为标准,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不同程度地都存在这样问题。

在西学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层面都被置于西学法庭之下,重新进行价值审判、价值重估。在西学掌握现代性专利权的情境下,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被视为非现代性的,丧失了其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在西方现代性学术规范的观照下、统摄下,中华民族绵延了两千多年,创造了中华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全面退缩;在学术思想层面,具有生命智慧和智能创造的学术方式、表达方式、言说方式,统统丧失了其合法性,被置于西方学术思想哲学合法性的非法地位。这就是说,在西方价值观念、文化学术、思想哲学为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中,中华民族自已的文化学术、思想哲学大化流行、唯变所适、生生不息,并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化学术、思想哲学的合法地位却被西学所否定,中华民族传统话语、言说方式被西方话语、言说方式所取代,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哲学问思方式被西方致思方式所代替。这样,中华民族文化学术出现了断裂现象,加上中国现代文化学术、思想哲学和教育的单向化,也加剧了这个断裂的拉大。这使中华民族文化学术、思想哲学、以至思维和书写方式都被逐渐纳入西方学术规范、思维模式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学术、思想哲学自已的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譬如,说我们现在都没有自己的衣服穿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尽管服装店里衣服琳琅满目、名牌无数;大街上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然而我们只要出席重要会议,或接待外国人,都会通知我们要穿“正装”。开始我搞不清楚什么是“正装”总要问问清楚,后来不问也知道是穿“西装”了。“西装”顾名思义就是西方的服饰,而非中华民族自己的服饰,所以说我们没有自己的衣服穿了。

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服饰的多样化,拒斥不同民族、不同服饰的交流、吸收、互渗、互补,但作为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出现,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表征,应该有自己中华民族的服饰。这种服饰文化既吸收古今中外服饰文化之优,又适合现代人需要的服饰,暂名之曰“国服”。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民族的服饰文化,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通俗地讲就是这个国家、民族的照牌;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它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乃至宗教信仰的表现。它给人们以国家的认同感、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宗教的认同感(譬如佛教和尚和尼姑的服饰,道教道士有道士的服饰)。这种认同感是文化的亲和力、国家的凝聚力、民族的生命力的源泉。假如我们认同“西装”为“正装”,即为中华民族正统的服装,那么,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认同西方的服饰文化,慢慢地就会对西方文化产生一种亲切感,而对中华民族自已的文化(包括服饰文化)产生一种疏离感。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民族的气质、品格、神韵就会丧失,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个性光彩、特殊魅力就会淡出淡化。

二、中西人文精神归属于两大文化体系,各善其善,善人其善。

尽管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学术、思想哲学中以西方的真理为真理、艺术为艺术来剪裁中国的文化学术、思想哲学,但仍然没有获得西方的认同。譬如说中国哲学,虽然我们依照西方哲学之谓哲学来选取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家仍然认为中国没有哲学。这就是说,中国哲学按西方哲学的样式来剪裁、缝制,自以为穿上了“西装”,但西方哲学并不认同。同理,中国人穿上西装,甚至穿得比西方人还西化,我想西方人也不会说你是西方人,中国人还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有无比悠久的历史,光彩夺目的创造,绚丽多姿的样式,在世界服饰文化中无与伦比,具有重要地位,并影响东南亚地区。中华民族的服饰可朔源到旧石器时代,用树叶兽皮遮体。“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用兽皮来缝制衣服,后世圣人用丝麻的织品来替代兽皮,将丝麻织品染成五色,制成服饰,这便是“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巛(坤)。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上衣下裳样式的确立,意蕴着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这是依据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的“观”和“法”,取代表天的乾和代表地的坤,即天玄地黄,而分上衣的天、玄与下裳的坤、黄,亦即上为天、为阳,下为地、为阴。这样,上衣下裳之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宇宙天地、乾坤、阴阳的形而上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而下

的服饰之中的“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的服饰一开始,便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便是民族精神的表征。

殷周以后,服饰“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五色的不同颜色服饰表示不同等级,衣服上不同的纹饰亦体现不同等级:“公自山以下,侯伯自华虫以下,子男自藻火以下,卿大夫自粉米以下”。至周代有所改变,“公侯卿大夫之服用九章以下”。郑玄注:“冕服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缋;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絺以为绣。”把服饰当作“礼仪”的内容之一。它作为社会政治典章制度、等级名份、贵贱之别的表征,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社会人际关系的功能,“于时致治平矣”所以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

汉以后,历代冕服制度都有所改革,到隋唐而历宋元明清,服饰文化丰富多彩,灿烂美观,既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又具有显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服饰文化中独占鳌头,凸显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无限的魅力,为人们所赞扬敬服。隋唐服饰沿袭汉魏,有所改革,但无论男女都分礼服与便服两种。隋文帝杨坚制定《衣服令》,规定皇帝服饰有衮冕、通天冠、白纱帽等,后又有所增加,皇太子、百官的服饰也各有规定。唐初高祖李渊制定《衣服令》,武德七年(624)颁行,对皇、皇太子、皇后、妃嫔等都做了规定;官员的常服服色基本按品级为准,分为紫绯、绿、青等。宋代天子、后妃、诸臣、士庶之服都有一定之规。“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司服》:

‘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二曰衮冕,三曰通天冠、降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会、亲耕及视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阅,天子之戒服也;中兴之后则有之”。诸臣、士庶人服饰规定:“公服,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端拱二年(989),”“诏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后禁白衫,祗用于凶服,许用紫衫。明代对皇帝冕服、后妃冠服、皇太子亲王以下冠服、文武官寇报、命妇冠服、内外官亲属冠服、内使冠服、侍仪以下冠服、士服冠服,乐工冠服、军隶冠服、外蕃冠服、僧道服色等都做了规定。

服饰文化亦深为历代士大夫、思想家所重视,他们或参与制定,或进行改革,作为其制礼工作的一部分,假如不按规定穿着,便认为是逾僭和非礼的行为。宋时士大夫遵照“君子正其衣冠”,重视衣冠之饰。司马光《涑水家仪》规定每日早盥漱并“栉总具冠带”,家宴时,“卑幼成服序立”,要求严格。朱熹认为,“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这是为人的初步,“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甚至对如何着衣脱衣都有规定。朱熹制定的祭祀、冠婚服饰为官方所认可,他又撰《君臣服议》,探讨了丧服问题。

宋时士大夫的审美价值趋向深衣。司马光“依《礼记》作深衣、冠簪、幅巾、缙带。每出,朝服乘马,用皮匣贮深衣隋其后,入独乐园则衣之。”对深衣情有独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