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狗肉节之争 从两件小事看玉林口水仗
面试补充热点20:玉林狗肉节是传统还是陋习
补充热点20:玉林狗肉节是传统还是陋习?华图教育临近夏至,网络上围绕广西玉林“夏至荔枝狗肉节”的争论日益增多,动物权益保护组织曾指出,每年,有10000多条狗在“狗肉节”被屠杀,许多甚至是被活活电死、烫死或者剥皮的。
部分明星倡议抵制吃狗肉、取消“狗肉节”,但也遭到玉林当地网民针锋相对的辩驳。
玉林当地人多年来就有吃狗肉的习俗,每年夏至日,当地众多家庭都会在这天聚会,吃狗肉,品荔枝,喝荔枝酒,可以说,这在当地已经是一种习惯。
然而,对于动物保护主义者来说,沿街刺眼的屠宰场面,市场上热闹的售卖,餐桌上人们大快朵颐,都是难以接受的。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认为,“狗肉节”不符合当今世界尊重生命、倡导文明的历史潮流,现在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禁食猫狗等伴侣动物,显示人类对动物朋友的尊重和感恩。
相关评论@京华网:一边是“人道主义”的大旗,一边是“传统文化”的庇佑,单从道义上而言,这场拉锯战很难评价孰优孰劣。
道义层面解决不了,我们可以把它放到法律层面上来讨论。
几年的论战下来,“人类的朋友”这样单纯的解释显然已经不具有基本的说服力。
理由十分简单,“狗是人类的朋友”并不是法律法规上的条文,而“禁止食用狗肉”也不是法律法规上的条文。
既然没有律条作为规范,说明这样的诉求没有达成民间的共识。
@中国青年报:狗肉争论体现了文明,但一定要以文明的方式去推动这种文明,而不能带着那种“非我族类必是野蛮”的道德霸权去压制不同观念者,并不顾民间的观念而强行去推动“自以为是的文明”。
显然,在吃不吃狗肉这个问题上社会远未形成共识,法律并无禁止,而纯粹是旧观念和新文明在道德上的冲突,争论可以激烈,但在行动上应该是温和的。
在这个崇尚自由和多元的开放社会,应该容忍不同观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会天下大同。
不吃狗肉在当下只是部分人所认同的文明,还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应该容忍从观念到行动有一个渐进的文明形成过程。
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有耐心等等那些观念上还没有进化到能接受“不吃狗肉”者。
广西玉林“狗肉节”争议中开幕_节日习俗
广西玉林“狗肉节”争议中开幕广西玉林“狗肉节”争议中开幕爱狗人士闹事惹怒当地人昨天(6月21日),广西玉林的“夏至荔枝狗肉节”在爱狗人士的抵制声中如期举行。
对于玉林人来说,今年的节日跟往年不一样,活狗因为不好卖而指望动保人士的“解救”,狗肉的销售价钱却卖到历史新高。
动保人士在当地的行为也喜忧参半,尽管一批狗被收购,但是部分动保志愿者遭到了当地人的起哄,所幸被警方护送离开。
在玉林最出名的狗肉馆高佬美食大排档,一桌玉林食客正在庆祝夏至狗肉节,期间不停高喊支持吃狗肉的言论,引得不少在场市民叫好市场探访活狗不好卖指望动保人士“解救”“今年看热闹的人多,但买狗和卖狗的人都比往年少。
”玉林大市场附近一个卖烟的小卖部店主黄先生告诉记者。
去年夏至,这条街道两边卖狗的摊贩排成长长的队伍,达到五十余米。
很多乡镇的人将自家的狗在这一天拉出来卖。
而昨天,最热闹的上午也只有二三十个狗贩。
相反,看热闹、起哄的民众和各路记者将这条路堵得水泄不通,直到城管将道路疏通。
据记者了解,因为很多兜售活狗的贩子都指望这一天卖个好价钱而进行了囤积,但是因为禁止当街宰杀等管理措施,他们的活狗销路不畅。
下午五点半左右,狗贩李明泽有些郁闷,在大市场卖了5年的狗,今年狗肉节的销量比去年低很多。
“去年,我那一天从家里运狗过来,运了四趟。
而今天一趟都没卖完。
”李明泽说。
跟李明泽一样苦恼的是覃先生,他在大市场卖了三十年的活狗了,而今年的生意大不如前。
“我去年卖了二十多只狗,我今天8只狗才卖了一半。
”随后,多位卖狗商贩表示,今年的活狗生意大不如前。
虽然看狗的人很多,但买狗的人很少。
很多商贩希望将狗卖给爱狗人士。
“那样才能卖出高价格。
”一位摊贩说。
傍晚时分,有爱心人士在大市场以收购方式解救狗,李明泽终于把手上的3只土狗和1只宠物狗以700元的价格卖出。
狗肉价冲高当地人挂横幅“明志”但熟狗肉的价钱并不低,这一天卖到了历史新高25元/斤。
“今年比去年卖得多,今天卖了150只狗。
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范文:狗肉之争勿以道德名义突破法律界限
背景链接2014年6⽉21⽇是农历夏⾄,⼴西⽟林迎来“荔枝狗⾁节”。
⽟林⼈素有吃狗⾁习俗,这⼀民间习俗引来各⽅争议,多名动物保护主义者呼吁当地民众不吃狗⾁、取消狗⾁节,并称之为“⾆尖上的罪过”。
⼀些动物保护志愿者有的闯⼊养狗农民家中意图抢救⽝只,有的与屠宰场狗贩对峙引起警⽅到场。
不少商家在半夜⾥收到了来⾃动物保护组织、爱狗⼈⼠和志愿者上百条短信,短信内容包括抵制狗⾁节、呼吁保护动物等内容,甚⾄出现⼈⾝攻击和威胁,有的商家⽆奈只好报停⼿机号。
深度解析[极端爱狗⽅式也是不⽂明的表现]塞缪尔·亨廷顿在其著作《⽂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明是多元的,其本质是“包容⼴泛的,即,如果不涉及全⾯的⽂明,它们的任何构成单位都不能被充分理解。
”“狗⾁之争”可以说是社会转型期的⼀场极为正常的争论,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吃狗⾁的冲突,说到底是⽂化⽂明的冲突。
中国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保护动物的志愿组织,这种完全源于民间的道义⾃觉是⽂明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将正义和福利扩展到对与⼈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关怀上。
但是⼀个宣称道德和⽂明的群体,为了强加⾃⼰的所谓“先进观念”给⼀个被认为是“不道德、不⽂明”的群体,从舆论抵制、批判,⾛向粗暴的⼈⾝财产威胁,本⾝就是不道德和不⽂明。
[问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当前的问题在于,以道德为名突破法律底线,让爱狗者的⾏为⽆法真正获得⽀持,⽽过激的⾏为也助长了社会的暴戾之⽓,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背离了其⾏为的初衷,并埋下了群体对⽴的隐患。
确切地说,国内的爱狗⼈⼠和公益⼈⼠,还缺乏必要的维权智慧,⾃然也就难以起到“⼀呼百应”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狗⾁之争是社会治理的⼀道考题,如何通过⼀场“狗官司”的争论,让整个社会都能达成共识,对政府的治理能⼒也是⼀种挑战。
[反思]狗⾁之争带来的最重要的反思在于,为何我们在讨论⽂明的时候总是脱离⽂明的界限以及⽂明该有的包容,为何我们对于⽂明的争论⽅式总是⼀⾔不合便拳脚相向。
【最新时政热点】狗肉之争背后的中国式权利观
【最新时政热点】狗肉之争背后的中国式权利观6月21,玉林荔枝狗肉节,争论达到了最高潮。
关于这个话题,从爱狗之人饲养宠物狗中隐藏的残忍,到工业社会使人产生对自然的不现实的浪漫主义态度,我去年曾撰文谈过爱狗者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在此不再累述。
吃或不吃狗之争,本质还是不同文化之争。
两种不同的观念、文化,本身没有对错之分,甚至可以退一步,承认不吃狗肉显得更加文明一些。
但毕竟,玉林人吃狗肉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全国其他地方,狗肉餐馆也不少见。
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狗也只是财产,吃狗并不违法。
不过,这一切,对爱狗者来说似乎不值一提。
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在狗肉市场、狗肉餐馆举行抗议活动,与吃狗人士对峙,甚至发生肢体冲突。
那么,在一个有着吃狗肉传统的国家,为什么“狗的人权”可以当街激辩?可以声势浩大、舆论热报?可以如此激烈、横蛮、富有攻击性?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吃狗传统可谓树大根深,同时,近代中国也不断接受着外来文化,爱狗新观念如雨后春笋,其间的文化冲突具有广泛性,而爱狗者的激烈行动也使事件极具新闻点。
但无论如何,狗毕竟是狗,即便如爱狗者声称的那样,狗具有“狗的人权”,包含于人权概念之中,具有极大意义,但当下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而激烈,残疾人的权利、失地农民的权利、被强拆者的权利、上访者的权利、非户籍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这么多人的权利,不管那一条,都更具现实意义,关系到更多人的福祉与社会公正。
狗肉之争,本不该成为这么热门、持久的话题。
但是,不知道该说遗憾还是幸运,爱狗,却是一个“安全”的诉求。
当其他“不安全”的诉求被抑制之后,媒体与舆论的能量自然倾注到剩余的为数不多的热点之上,狗权之争自然凸显。
所以,我们看到狗肉之争,声势浩大,而孩子上学的事情,却黯然无声?仿佛,小狗是祖国的花朵,而孩子,似乎只是一只不起眼的小狗。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因为人不如狗,所以,人不能吃狗,才能被当作一个社会大事,热烈讨论。
关于玉林狗肉节的狗肉之争的浅析
关于玉林狗肉节的狗肉之争的浅析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狗肉消费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争议,其中以中国广西省玉林市的狗肉节最为突出。
该节日源自玉林市的传统文化,而现在却成为了一场具有争议性的话题。
这篇文档将从多个角度浅析玉林狗肉节的狗肉之争。
一、狗肉节的传统文化价值玉林狗肉节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节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该节日是玉林人民传统的文化活动,对于展示玉林地方特色和吸引外来游客具有重要意义。
在节日期间,市场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狗肉美食,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同分享这个节日的欢乐和美食了。
二、狗肉之争的社会意义然而,玉林狗肉节也遭到了来自演员、歌手、宠物保护组织和普通民众的强烈谴责。
这些组织和个体认为在狗肉节中杀害狗狗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暴露了人类对动物的残忍行为和无法容忍的文化兽性。
他们呼吁玉林市政府取消该节日,并促进道德教育,培养互相尊重和保护人类和动物的文明共同体。
三、狗肉食品安全问题除文化和社会因素外,还有狗肉食品安全问题。
在玉林狗肉节期间,一些摊位的卫生条件和质量控制不令人满意,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市场的信誉和声誉,也损害了玉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
因此,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四、狗肉产业的经济价值虽然在一些文化和社会团体反感的情况下,狗肉节在玉林市和周边地区仍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他们认为狗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而在节日期间亲手制作或品尝精致的美食则是其文化娱乐。
此外,狗肉节也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因此,要根据当地民情,合理规划和引导狗肉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文化保护和科技创新,确保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总之,狗肉节的狗肉之争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加以思考和解决。
既要尽可能维护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方习俗的特色,又要避免文化和社会冲突,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玉林狗肉节申论作文
玉林狗肉节申论作文《玉林狗肉节之我见》玉林狗肉节,一直以来就像一颗争论不休的炸弹,在爱狗人士和当地传统之间炸开了锅。
我呢,有一回就亲身经历了这么个和玉林狗肉节擦边的事儿。
我有个朋友,是个狂热的爱狗人士,他养了只叫土豆的土狗,那感情深得啊,比亲兄弟还亲。
他那狗特别通人性,只要他一喊“土豆,回家”,不管土豆在哪个犄角旮旯玩泥巴,都会立马飞奔回来,还得摇着那尾巴在朋友腿上蹭来蹭去。
有一年,快到玉林狗肉节那阵儿,我这朋友就像火烧屁股似的坐不住了。
他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玉林狗肉节的消息,什么狗被关在笼子里可怜巴巴地望着路人之类的。
朋友就整天神经兮兮的,老觉得自己的土豆也可能遭遇不测。
我们那个小区有些老头老太太喜欢在树下闲聊,有一次就说到这个玉林狗肉节。
其中一个老太太说:“哎呀,狗也是畜生,吃就吃呗,咱们这以前还不是也有吃狗的。
”我朋友听了差点没跳起来,脸涨得通红,就开始和老太太理论,说狗多么多么聪明,是人类的朋友。
老太太也不甘示弱,说这是人家的传统。
就这样,争了个不可开交。
其实在我看来,玉林狗肉节这事吧,要是从玉林当地人传统的角度看,这在他们那地方传承了挺长时间的。
就像有些地方爱吃兔肉,有些地方爱吃驴肉一样。
可是,现在狗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充当了伴侣的角色,就像我朋友和他的土豆。
这两边的观念就这么硬碰硬地撞在一起了。
我们应该想个折中的办法。
玉林那边要是能在狗肉的来源上把好关,确保是合法、正规饲养的肉狗,而不是偷来的宠物狗或者流浪狗,那既保留了自身的传统,也能让爱狗人士心里舒坦点。
这就像在马路上,汽车要给行人让路,行人也得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大家各退一步才能和平相处。
总不能为了这个事儿整天争得面红耳赤的,毕竟时代在发展,传统和现代观念也得互相协调协调。
《玉林狗肉节矛盾与理解》玉林狗肉节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随便一聊就能聊得热火朝天。
我给你讲讲我遇到的一个事啊。
我有次去一个集市,看到一个卖小狗的摊位。
那些小狗毛茸茸的,眼睛亮晶晶的,在那儿挤成一团。
对于玉林狗肉事件的思考
对于玉林狗肉事件的思考一段时间内我发现关于“我们是否要吃狗肉”的话题占据了多半个微博页面。
吃够肉的人和“爱狗人士”“动物保护者”争得不可开交。
广大的网友也参与到其中,进一步的展现出我国网民的力量。
有的时候我也想在微博上表露一下自己的观点,但是鉴于微博对字数的限制。
我不能够充分的表明自己的论点,也许还会因为自己的言论遭受一些不必要的非议。
而争论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包容心和自由的概念,另外就是,我们仍然缺少法治的意识。
这是我们中国民众所缺少的。
缺乏包容:包容就是,宽容(forgiveness,tolerance)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不列颠百科全书)。
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能够容忍他人在合理的限度内做的让你不爽的事情。
我想大部分的爱狗或者是爱护小动物的认识都缺乏包容,认为自己与大多数的人们一样,站在道德的至高点。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换句话说,道德就是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
在这个事件中,有人利用道德的优势,迅速占领道德高地,这样就可以让那些小部分的人来服从自己。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爱好,我们往往愿意用好或者不好的次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
认为和自己一样且和大家一样的行为就是对的是值得肯定的,而那些与众不同的特殊的个别的行为我们更愿意认为它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我们中国人最擅长利用的就是道德,同样我们在某些方面缺少的也是它。
着从另外的一个方面也体现出我们的虚伪(我用的是“我们”包括我自己在内)。
回到这次狗肉事件上,所谓的爱护小动物的人,利用其他人的道德观念去阻止少部分人吃狗肉的行为。
用自己从小建立起的道德作为武器,利用媒体进行传播。
找更多的人来抵制吃狗肉。
我们用理性来判断,我们不吃狗肉,别人不应该强制要求我们来吃,同样别人吃狗肉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对他们宽容和包容一点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享有的自由。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玉林“狗肉节”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玉林“狗肉节”【背景链接】广西玉林的“狗肉节”正引发社会广泛而持续的热议。
每年的农历夏至日,玉林人吃狗肉、啖荔枝,这种特殊的饮食习惯因为沿袭和聚众,演变成一个固定节日。
据统计,这一天,玉林地区约有1万条狗被屠宰,成为盘中餐。
一些行为艺术家和动物保护主义者提前多天抵达玉林,呼吁当地民众不吃狗肉、取消狗肉节,并称之为“舌尖上的罪过”。
【标准表述】[综合分析]是保留“传统文化”,还是倡导新的文明,确实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只要是传统习俗,则无伤大雅,某种程度上对其还有个尊重和保留的“义务”;也有人认为,文化发展择善而从,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文明的传统习俗,就应该及时摒弃。
一方面,传统文化和习俗需要得到继承。
对当地民众而言,夏至吃狗肉却是一种传统,许多人都珍视玉林的狗肉文化,而且这一文化还带动了狗肉火锅以及烈性粮食酒的销售。
也就是说,不单是民俗传统,还有商业因素的利益驱动在内。
既然是民俗,也就是自发生成、累代继承、长期流传的,并不是一时“限”“禁”就能“截断众流”的;就如同烟花爆竹的燃放,多年来就一直在时而“限制”时而“开禁”中轮回,压根就不可能强行根绝。
鉴于“越来越多的人反映”,当地“政府已开始在讨论这件事情”。
但是,且不说当地政府本就“没有提倡过”,即便要加干预,也只宜适当引导而已。
另一方面,食狗肉与全球禁食伴侣动物等现代文明的共识相悖。
血淋淋的“狗肉节”,当街屠宰、虐杀动物,不但与全球禁食伴侣动物的共识相悖,即使从人道主义出发,这样大规模血腥场面引起的负面感受也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食用肉狗的养殖、屠宰、销售和检验检疫远没有形成规模,吃狗肉并不是一个普遍的饮食习惯,这意味着更多对狗肉的需求是通过私屠等方式来满足的。
如此渠道,使得狗肉的食用安全存在极大隐患。
文明上不支持,安全上没保障,既不科学,也不合情合理,对吃狗肉、办“狗肉节”的所谓“传统习俗”,是该认真想想了。
[启示]传统文化在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具有选择进化特点,一方面也具有保守性与惰性。
时政热点玉林“狗肉节”,多元世界更需包容.doc
时政热点:玉林“狗肉节”,多元社会更需包容时政热点:玉林“狗肉节”,多元社会更需包容6月21日是农历夏至日,也是广西玉林民间流行的“狗肉节”,爱狗者同吃狗者在当地发生了激烈争论,甚至引起肢体冲突。
“狗肉节”落幕,但争议远没有结束。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文化冲突?又该如何阐释立场、说服别人、谋求共识?且听听热心读者的思考。
情绪对抗没有出路刘建国本是民俗差异,却演化成了一场民意激辩。
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狗作为“人类的好朋友”到底能否被端上餐桌。
观点的碰撞,只是不同认知层面的阐述,完全可以平心静气地来表达、辩论和协商。
如果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争论只会进入死胡同。
文化冲突没有道德高下之分,个人的主观认知,并不能强加给别人,动辄上升到道德讨伐层面,以不合道德性来攻击对方,必然会激起更为强烈的反对情绪。
爱狗情结可以理解,但这并不能成为道德指责和强行说教的依据。
杀戮宠物狗的行为固然有悖伦理,但部分爱狗人士采取电话骚扰、威胁的方式,甚至打砸狗肉经营场所,已经突破了法律底线。
由是观之,不管是“吃狗人士”,还是“爱狗人士”,都应该以道德和法律为底线,进行自己认同的行为,也应照顾到对方的感受。
坚持吃狗习俗的人士,不妨多一些对动物的尊重,不虐杀,不滥杀;爱狗人士也应在法律的空间内宣传和劝导。
多一些设身处地,多一些相互尊重,文化冲突才会得到文明的解决,不致落入戾气的漩涡中。
多元社会更需包容江德斌从法律层面看,吃狗肉并未在法律禁止之列,动物保护也局限在野生动物领域,如何规范管理宠物喂养尚未有全国统一明确的法规,民间的争议也非常大。
尽快完善相应动物保护立法或司法解释,是定分止争的当务之急。
爱狗者与吃狗者之间的观点对峙,其实是社会多元化的一个缩影,既然双方目前都无法说服对方,不妨在坚持自己的立场之时,尊重法律赋予对方的合法权利,努力沟通对话,互相退让和宽容。
共识可以达成:狗肉可以吃,但只能食用经过合格检疫的饲养狗,不得食用宠物狗;不能公开残杀、虐杀狗;尊重地方吃狗肉的习俗,但不得大肆宣扬“狗肉节”,等等。
2014最新时政热点:玉林狗肉节:政府退场,争议仍在
6月21日是农历夏至,备受争议的广西“玉林荔枝狗肉节”即将开幕。
6月6日,玉林市政府发布声明,称“狗肉节”只是个别商家和民间的一种说法,玉林市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都没有举办过任何形式的此类活动。
政府部门首次表态“不办狗肉节”,是否能遏制狗肉生产利益链上的不法行为?6月15日,“‘玉林狗肉节’的制度反思”论坛在京召开。
会上,多位专家表示“玉林狗肉节”争议,暴露了“无规范”的狗肉黑色产业链上的诸多食品安全漏洞。
狗肉黑色产业链近年来,“玉林狗肉节”引发动物保护人士、明星的激烈批评和抵制,但也有食客表示:“我吃是我的自由。
”究竟应如何看待这一民间活动?多年关注动物检疫法律法规的公益律师安翔认为,从法律角度分析,“玉林狗肉节”是一个“把成规模的违法行为当成节日来庆祝的活动”。
据多次前往玉林等地调查狗肉产业链的志愿者王永(化名)介绍,在广西玉林、广东等地,狗肉收购价约在每斤25~35元。
“批发价格约为每斤9元,到规模较小的排挡价格约在每斤25元,大餐厅是每斤35元,利润不是特别高。
”相对低廉的狗肉价格,犬只检疫成本则较高。
农业部2013年4月22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犬和猫产地和运输检疫监管工作的统治》,要求做到“一犬一检疫证”、“一犬一免疫证”,“一犬一实验室检测报告”。
安翔介绍,每只犬的运输检疫费用达300~500元,“一犬一证”相当昂贵。
商贩如何规避这笔成本?根据志愿者在玉林实际探访的录像、照片显示,部分商户无法出示免疫证,部分采取的是“几百条犬一个检疫证”的方法。
多名专家指出,一般被收购的养殖场畜类,需具备“三证、两档案、两标识”。
“三证”是免疫证、动物防疫条件许可证、工商营业许可证,“两档案、两标识”分别是养殖档案、免疫档案、畜畜标识、免疫标识。
而并非养殖的犬只则往往是“无证黑户”,健康无法保证。
无法检疫的狗肉犬只检疫不等于食品检疫。
由于《食品安全法》规定肉类必须检疫才能进入流通环节,而当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狗肉检疫程序和标准”。
2019关于玉林“狗肉节”的“狗肉之争”的浅析_节日习俗
2019关于玉林“狗肉节”的“狗肉之争”的浅析“狗肉节”情绪对抗割裂狗肉之争共识2019年6月20日,广西玉林市,天津爱狗人士杨晓云来到玉林大市场花钱救狗,狗贩们争着要把狗卖给杨晓云。
据杨晓云介绍,今天一共花掉7000元左右买下大概100余只猫狗,杨晓云说今年不打算把买下的猫狗运回天津,准备在玉林当地找一块基地养殖。
(6月21日新华网)每年此时,玉林“狗肉节”的到来,都会引发巨大的争辩,“爱狗”与“吃狗”也会成为对立的情绪宣泄。
围绕“吃不吃“的议题,如今的“狗肉节”不再是民俗寓意的表达,而是演化为了两种情绪的对抗。
在不同的情绪下,复杂、极端、另类的行为不断衍生,割裂了狗肉之争的起码共识。
需要厘清的是,“吃狗”与“爱狗”,其实都是道德层面的议题,并没有被纳入到法律的范畴内。
不过,即便如此,“狗肉节”的举办,却裹挟了多种不正常的行为。
比如,报道中的某些狗贩子充分利用“爱狗人士”的爱心,以虐狗的方式,引诱和逼迫“爱狗人士”买狗。
再比如,一些狗肉经营者屡屡遭受电话骚扰、威胁,经营场所甚至被打砸。
于是,裹挟某种特殊的感情色彩,“爱狗人士”以虔诚的举止,试图挽救一条条濒临死亡边缘的生命。
而对于某些狗贩子,则充分利用了“爱狗人士”的心理弱点,以此来赚取更多的收益。
应该说,在“狗肉节”举办前后,“爱狗”与“吃狗”的对立情绪达到巅峰,但任何一方都没有赢得对方的认同。
由此,“狗肉节”依然举办,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依然存在,情绪的对抗日趋激烈和严峻。
应该说,两种对立的情绪面前,并没有赢家,只会让“狗肉之争”变为一出闹剧。
商贩的虐狗行为,以及利用“爱狗人士”同情心卖狗的行为,戳中了人性的泪点,本应被道德所不允许。
而反观“爱狗人士”,其买狗行为虽然出于个人自愿,但用私力救济来挽救狗的生命,无疑是杯水车薪。
“狗肉节”本是民俗,其存在与消亡,都有合理的必要性,道德层面的救赎如何能决定民俗的最终归宿呢?事实上,民俗面前,应该让情绪表达趋于一致,而不该陷入到对抗的逻辑中。
2014年7月15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7月15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3)论述题[材料(大意)]玉林“狗肉节”引发网友热议,对此,有人反对,有人支持。
支持的网友认为猪肉、羊肉都可以吃,为什么狗肉不能吃。
反对的人则提出狗是人类的朋友,不应该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第1题请就广西玉林“狗肉节”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对于“狗肉节”的习俗,我们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慢慢淡化“狗肉文化”,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树立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正确意识。
玉林的“狗肉节”之所以引起争议,甚至引发屠宰者与爱狗人士之间的冲突,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狗自古以来就是看家护院的良宠,在“狗肉节”大量地宰杀肉狗、吃狗肉,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其次,“狗肉节”当天被屠杀的犬只部分来自于偷盗、抢夺,这容易扰乱社会秩序,导致更多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此外,也会引来社会上很多爱狗人士的抵制和反对,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再次,从健康层面来看,屠宰的犬只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通过偷盗、抢劫、抢夺、投毒的方式得来的,且在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卫生安全标准的地方,不当地饮食狗肉会引发狂犬病,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后,部分屠户在屠宰肉狗的过程中,虐待肉狗、屠宰方式残忍,这也是引起人们争议的一大原因。
为化解这些矛盾,政府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做出努力,反思举办“狗肉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慢慢改变食用狗肉的饮食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树立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一方面,作为政府,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在法律法规政策等尚未禁止食用狗肉之前,面对犬只来源、屠宰检疫等监管问题,政府应该从源头抓起,加强检验检疫监管。
第二,政府对百姓要进行理性引导,政府应该让民众知晓一个事实:举办“狗肉节”确实不符合当今世界尊重生命、倡导文明的历史潮流。
同时提倡民众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倡导文明用餐和健康用餐,打造文明健康的餐饮文化,不断提高市民用餐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时政热点:让文明演进的春风细雨化解狗肉之争
玉林“狗肉大战”愈演愈烈。
因为部分爱狗人士以收购的方式“解救”,一些狗贩通过虐狗的方式胁迫对方,逼迫高价产生。
在部分狗肉馆,爱狗人士与当地食客争执升级,导致身体冲突,并有人受伤。
一些冲突过程中甚至引发民众聚集,场面因此混乱,当地不得不出动大批警力维持治安。
玉林“狗肉节”据说是当地民间的一种戏称,狗肉文化是一种自发的产物,现在争执升级,“狗肉节”慢慢上升为自觉的文化“保卫战”。
一些食客在公开场合高调举行狗肉宴,大声宣扬吃狗有理,引来喝彩。
这个情景让人遗憾,不仅爱狗人士的功绩折损,而且“狗肉节”无端地多了血腥味。
很多人关注“狗肉大战”,发表对吃狗肉的看法。
一直以来,吃不吃“伴侣动物”的争论此起彼伏,但又很难看到共识的产生。
很多人以理性、逻辑推理论证吃狗有理、无理的结论,各自都能自圆其说。
从感情出发,有人视狗如人,也有人眼中的动物都是肉菜,很难取得情感的共鸣。
总而言之,狗肉观念之争如果要获得统一的思想,实在是不容易。
思想观念是一个社会最难调理的东西。
某种程度上,我们这个社会在狗肉等问题上,刚刚开始学会把观念竞争搬到社会行动上。
历史上,那些涉及重大政治变革的严肃思想观念之争,也曾有相似的表现。
在一个和平、温和的社会环境中,日常社会观念之争往往取代了重大政治观念之争,我们更多看到狗肉观念的较劲,更多的观念冲突、调和表现为鸡毛蒜皮之事,宣扬不吃狗肉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主义”。
当然,社会文明就是在这样的是是非非中中慢慢调试、演进,从而走向发展。
所谓现代社会,就是要以温和方式解决激烈的观念冲突。
在古代甚至近代历史中,观念之争往往诉诸暴力,求助于强权,观念统一往往成为权力推动的结果,那不是叫人心服口服,而是必须全盘接受。
当然,如果不习惯于文明对话的方式,各持己见的人,就都逃不脱权力的依赖,正如狗肉冲突中一些霸蛮行为的表现一样。
某种意义上,一些爱狗人士把自己打扮成动物保护的教皇,而一些狗贩、食客的过激行为更像是一场激进反抗运动。
从两件小事看玉林口水仗
从两件小事看玉林口水仗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工作犬业》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玉林狗肉节,一座小城的舌尖上事,居然成了影响挺大的一个舆论热点,并
且热度持久不退,让人多少有点始料不及。
笔者并不想跳进这些口水漩涡,想先劝双
方一句:咱们先把"文明落后"、"人权狗权"这些宏大框架放一放,先来看两个
故事,好不?头一件,是我小时候的事:舅舅家的大黄狗老死了,死于80年代中后期。
那个时期的乡下,肉食匮乏,大人孩子都盼肉馋肉,但舅舅还是把狗埋了。
【总页数】1页(P60-6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龚勇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的两件小事 [J], 王冠中(讲述)
2.从两件小事谈班主任"无痕"教育 [J], 王琳
3.宋庆龄与冯玉祥在重庆的两件小事 [J], 张肖静
4.两件小事看农村社会管理 [J], 赵亮
5.关于欧阳先生的两件小事 [J], 解小青(口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玉林狗肉节之争:爱狗与吃狗
龙源期刊网
广西玉林狗肉节之争:爱狗与吃狗
作者: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26期
文化文明发生冲突不奇怪,只是冲突不能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
6月21日是农历夏至日,也是广西玉林民间流行的“狗肉节”。
延续多时的“爱狗人士”和“吃狗人士”之争,也在这一天更加激烈化。
据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动物保护人士通过发传单、举海报、默哀、行为艺术等方式,在玉林的公共场所表达他们抵制食用狗肉的意见,有的还采取了一些“强势行动”,如直接阻止、干扰狗贩和食客,打砸一些狗肉经营场所。
而当地一些狗贩竟然在市场公然故意虐狗,来逼迫动物保护主义者出高价买狗……最终双方发生了暴力肢体冲突,事件引发附近民众聚集,最终警方被迫介入。
夏至吃狗肉是玉林当地已存在几百年的风俗传统,只因掺杂了太多的情感因素,演化成了一场民意激战。
如今“狗肉节”虽已落幕,但到底该如何理性看待和解决“爱狗”与“吃狗”这一冲突,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媒体评点:吃狗肉的冲突,说到底是文化文明的冲突。
在一个文明社会里,价值多元化,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自由权利,只能以法律为准绳,以伦理道德为参考,这才符合文明。
爱狗人士喜欢狗,是自由;有的人吃狗肉,同样也是种自由。
爱狗本无错,只是爱狗者无权把自己的喜好凌驾于他人的权利之上,否则就站在了文明的对立面上。
在玉林,爱狗者和狗贩的过激言行不仅脱掉了文明的外衣,还超出了伦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刘海明,人民网)
话题拓展:文明的冲突;少些偏激,多些宽容;尊重他人;自由与权利……
(资料来源:人民网、新浪网等)。
玉林“狗肉节”错位的对峙_节日习俗
玉林“狗肉节” 错位的对峙爱狗之心可以理解,但因爱狗、护狗而冲上高速路拦贩狗车、冲进商家阻挠狗肉销售、禁止买狗肉等做法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而个人的饮食习惯,也应该得到尊重。
在尚未制定动物保护法、没有犬只屠宰检疫等法律规定基础上来讨伐不该吃狗肉,质疑政府不作为,这场声势浩大的民间争议终归无解。
狗肉粉:“反对吃狗肉,怎么不反对吃牛肉?”“你怎么不关心加拿大杀海豹?”狗粉:“狗是人类的朋友”、“我是中国人只管中国事。
”畜牧、动检:“现行法律对狗只有产地检疫的要求,没有屠宰检疫规定。
所以,对执法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曾在2019年引起关注的玉林狗肉节,争议在2019年达到了最高峰。
在强大的舆论炮火轰炸后,动物保护组织“围攻”玉林,以实际行动反对他们眼中的血腥节日。
在玉林人的眼中,吃狗肉,仅仅是民俗,所谓“荔枝狗肉节”不过是一个叫法,而在动物保护人士看来,杀狗即是罪愆。
两大阵营对彼此的蔑称,是“狗粉”与“狗肉粉”,一字之差,却势如水火。
在玉林,他们不断对峙,却屡有错位之感。
首先,作为标靶的“狗肉节”并不是一个被官方认定的正式节日,至少政府自称从未举办,要取缔自然无从说起,而动保人士祭出的道德大旗,让玉林人感到的却是尊严的冒犯。
最后,当动保人士以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为武器,力陈狗肉存在检疫等潜在危害时,更多的事实指出,“法无禁止即可为”,吃狗肉并不违法。
就像油搅进了水,一番混乱后,相错的油、水分子彼此始终对立。
讨伐与逆袭2019年6月21日傍晚,71岁的玉林人李禾(化名),听到了狗肉降价的声音。
在李禾的记忆中,荔枝狗肉节这天,狗肉价格不涨反跌,2019年还是头一回。
对于玉林,各方压力正是在2019年达到了巅峰。
赵薇等影视明星公开反对狗肉节,动物保护组织成员也陆续赶赴玉林实地抗议,搭救被贩卖的猫狗,请僧人在市场超度被屠宰的猫狗……不断曝出一个又一个新闻。
“感觉有一大波的记者正在靠近。
”6月20日,玉林市食安办协调科科长谢谨徽半开玩笑地说。
公务员面试热点与解析:我们该如何讨论玉林狗肉节
面试热点与解析:我们该如何讨论玉林狗肉节只有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讨论,才能遵守讨论的边界,尊重权利的边界,避免讨论成为一种冲突和对抗。
没有了问题意识和理性态度,在公共讨论中就可能陷入一种情绪化和偏见。
21日晚,广西玉林市江滨新民路附近的狗肉馆,几名爱狗人士与当地食客发生冲突,导致一名食客嘴巴处流血。
事件引发附近民众聚集,而冲突双方亦被警方迅速带离。
随着爱狗人士的实地介入,玉林狗肉节上的新闻越来越多。
狗肉节可不可以讨论,需不需要关注?当然可以讨论,可以关注。
即便,承认吃狗是一种权利,是一种自由,如何吃,如何吃得文明些,也都是可以讨论的,这是一个有关社会文明的话题。
所以,那些爱狗的志愿者,无论他们来自哪里,无论他们的态度在吃狗者看来是多么怪诞,他们都可以对狗肉节“指手画脚”,并表明自己的态度,说出自己的建议。
这是他们的言说权利。
虽然,他们离玉林的生活可能很远,但他们的声音也有倾听的必要,他们的用意可能是让社会更文明。
同样,对于那些热衷吃狗者来说,他们也可以保持自己的喜好,表明自己的观点。
虽然,吃狗在一些人眼中是野蛮的,不可理喻的,但是,作为一种饮食传统,想以一种道德上的喜好完全禁止它,显然也不太可能,而且也显得粗暴了一些。
如果说,吃狗是一种不文明的话,以道德的更高标准要求人们,甚至是强求人们放弃吃狗的习惯,也是一种不文明。
当双方认识到狗肉节是一个可以讨论的公共话题时,最理想的情形是心平气和地讨论,而不是以各种偏激的方式,来逼迫、胁迫对方。
这就要求在讨论时有两个基本的意识。
首先,是问题意识。
很多时候,人们貌似在讨论一个公共事件,可事实是,随着讨论的深入和争论的激烈,人们通常忘记了到底在讨论什么,到底什么才是讨论中的核心议题。
就像玉林狗肉节的讨论一样,人们忘记了完全不吃狗是不可能的,完全禁止别人反对吃狗也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议题——如何让饮食更文明,却被忽视了。
此时,讨论该如何收场呢?当然,问题意识产生后,还应以理性的态度使之贯穿讨论的始终。
对广西玉林狗肉节的一些观察与思考
对⼴西⽟林狗⾁节的⼀些观察与思考/454857359/blog/1403529502今年⽟林狗⾁节,应该⽐以前“红⽕”。
对于狗⾁节的是与⾮,⽹络上的争吵很激烈,波及的范围很⼴。
⼀些名⼈纷纷站出来表明对狗⾁节的看法和⽴场,多个动物保护组织也呼吁抵制狗⾁节,⼈民⽇报、中央电视台、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狗⾁节的争论。
从这⾓度看,今年⽟林狗⾁节确实更红⽕、更出名了。
对于狗⾁节的态度,抵制⽅和拥护⽅,各说各的道理,双⽅均⽆法听进对⽅的意见,观点⽭盾⽆法调和,⽆法得出⼀个共同认可的结论。
我认为,狗⾁节的问题,是涉及到部分⼈利益的问题。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任何⼀项改⾰,只要涉及到某部分⼈的利益时,改⾰就会遭受到强⼤的阻⼒、剧烈的反弹⼒。
⼀、狗⾁节的抵制者和拥护者⽟林狗⾁节的争论者,可以分为两⼤群体,⼀是抵制狗⾁节的群体,⼀是拥护狗⾁节的群体。
抵制⽟林狗⾁节的群体,成分复杂,男⼥⽼幼、各界⼈⼠都有,可以统称为爱狗⼈⼠。
爱狗⼈⼠认为狗充满灵性,可以识别⼈类的喜怒哀乐,对⼈类忠⼼耿耿,经过适当训练后,可以为⼈类做出很多贡献,诸如搜救、缉毒、侦查、巡逻、看家护院、拉雪橇、陪伴排闷等等,所以,狗是⼈类的朋友,是伴侣动物。
⽟林狗⾁节⼤量屠杀⼈类伴侣动物,⾎腥残忍,更致命的是,这些屠杀⾏为以节⽇形式延续下去,这令爱狗⼈⼠⽆法接受。
拥护⽟林狗⾁节的群体,其构成⼈员主要是狗⾁节的既得利益者、⾷客、厌狗⼈⼠,这些⼈,本⽂可以统称为“吃狗⼈⼠”。
狗⾁节的既得利益者包括狗贩、狗⾁馆⼦和⾁狗养殖场的⽼板、甚⾄是专业偷盗狗只的⽆业⼈员等等。
⾷客就是那些喜欢吃狗⾁的⼈。
厌狗⼈⼠,就是讨厌狗类的⼈,他们厌恶狗类的原因形形⾊⾊:流浪狗所致的问题让⼈烦,养狗者⽆德让狗随地⼤⼩便,⾮法豢养的猛⽝很危险,狗会传染狂⽝病,狗吠叫会影响⼈休息。
也有部分⼈之所以拥护狗⾁节,是因为看不惯爱狗⼈⼠“只爱狗不爱⼈”,⼼⾥不舒服,所以就通过拥护狗⾁节的⽴场来打击爱狗⼈⼠。
海南事业单位面试:面试热点题目及解析(945)
海南事业单位面试:面试热点题目及解析(945)广西玉林每年都会举办“狗肉节”,但这与动物保护协会的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请谈谈你关于这一矛盾的看法。
【参考答案】广西玉林延续多年的“狗肉节“体现了当地的饮食特色,从传统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
动物保护协会保护小动物的理念也不无道理。
只是二者在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上都存在缺陷。
一方面,狗肉节背后的黑色产业链让人触目惊心。
由于高昂的成本、狂犬病等问题导致狗类难以被人类大规模集中饲养,因此,狗肉节餐桌上的狗肉来源大多是通过非法偷盗、捕杀得来的。
这不仅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更容易导致在没有任何检验检疫的条件下直接让死狗病狗上桌。
这一做法,不仅极度残忍,而且无形当中传播了各类疾病。
另一方面,动物保护协会人员的维权方式过于极端。
大量动物保护者长时间在网络上抵制狗肉节,更有甚者干脆赶赴玉林,攻击狗肉店铺、威胁狗肉餐馆店主。
有的人员还半夜打电话质问,威胁业主注意家人安全。
本是让人敬仰的维权行为,却变成了对他人人身攻击的不法行为。
此种维权方式难以让人信服。
因此,当地政府应及时发挥调节作用,通过合法方式平息纠纷。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于狗肉市场的检查和治理,切断黑色产业链。
执法部门应加强对于狗肉产业链的整治,从饲养、检疫、屠宰再到经营,一定要严格检查狗类饲养是否规范、检验检疫是否达标、狗肉来源是否合法等。
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通过此举切断狗肉黑色产业链。
另一方面,政府应同动物保护协会做好沟通和教育,要求协会人员学会理性维权,不能通过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应该在合法的情况下通过宣传、号召的方式进行,不得以此为名义而侵犯他人权益。
浅谈面试中的细节把控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要想在面试这场无声的战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不容有失误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面试考场上应该把握那些细节:细节一:礼仪敲门之后推门而进,开口未答题。
有的时候考官已经对学生有了不好的印象,甚至下了定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的解决方案不是从自己的价值偏好出发,互相黑对方,而是对相反意见有
一份温存
玉林狗肉节,一座小城的舌尖上事,居然成了影响挺大的一个舆论热点,并且热度持久不退,让人多少有点始料不及。
笔者并不想跳进这些口水漩涡,想先劝双方一句:咱们先把“文明/落后”“人权/狗权”这些宏大框架放一放,先来看两个故事,好不?
头一件,是我小时候的事:舅舅家的大黄狗老死了,死于80年代中后期。
那个时期的乡下,肉食匮乏,大人孩子都盼肉馋肉,但舅舅还是把狗埋了。
这事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他的理由很朴素:养了十几年,狗是半拉人了。
但他并不反对别人吃狗肉,对狗肉贩子也没有歧视和厌恶,照样称兄道弟。
第二件,发生在民国。
着名的高僧弘一法师和学生丰子恺一起创作《护生画集》,用漫画和小故事结合的方式,宣传不杀生、不肉食的道理,影响很大。
如今您去普陀山,在山道上还可以看到石刻的绘本。
这种方法如清风扑面,不强加于人,体现了可贵的节制。
爱狗派的种种判断和结论,和我舅舅埋狗不吃狗一样,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狗不是普通的牲畜。
用流行话语叫“伴侣动物”,用我舅的话叫“半拉人”。
但是,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
从中国现实看,无论法律,还是道德,尚没有共识,还没有赋予狗这种特殊地位。
套用物理学中“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狗目前具备伴侣动物和食材的二象性。
二象性和“半拉人”,出发前提不一样,有不同认知乃至观点冲突在所难免。
可是,我爱及其类,并立志传播“狗是伴侣动物”理念,难道不行吗?行。
但要注意路径。
应该学习弘一法师和丰子恺,没见两位高贤堵过人家荤菜馆子。
办爱狗基金会,收养流浪狗,多好啊;玉林办狗肉节,我们可以找地方办“不吃狗肉节”,各自主张嘛!莫小瞧平和坚韧的力量,假以时日,真的形成了广泛的民意基础,禁食狗进入立法程序,也未可知。
当然,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地方,比如不可虐杀、不可盗杀、不可当街屠宰、要有动物检疫等等,该坚持的,要坚决坚持。
公共事务是众人之事,众口向来难调。
而文明的解决方案,决不是从自己的价值偏好出发,你标榜“爱心”“文明”,他自居“权益”“人权”,彼此妖魔化,互相黑对方。
不要调门那么高,不要绑架道德说事,而是彼此有商量,找共识,避免自我观点的神圣化。
对相反意见,要有一份温存;对生态多样性的尊重,才是真正的文明行为,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