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感知觉.

合集下载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总体而言,小学儿童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的随意性、感受性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比绝对感受性的增长快得多。

颜色视觉:小学生的颜色视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的。

具体表现如下:视觉感受性的发展:第一,视觉差别感受性明显发展。

第二,小学生的颜色辨别能力迅速提高。

第三,小学生视觉的差别感受性发展快于绝对感受性的发展。

第四,女生的颜色感受性发展高于男生。

颜色偏好:小学生已表现出初步的颜色偏好倾向。

在红、黄、橙、绿、蓝、棕、黑、灰、白等10种颜色中,他们更喜欢红、绿、黄,不喜欢灰、棕、黑。

听觉:听觉能力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

表现在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对发音细微差别的区分、对音乐旋律的辨别能力这三个方面。

注:绝对感受性指:人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当灰尘一次次增加,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感觉)差别感受性指:我们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就叫差别感受性。

(100克重的物品加一克后感觉不到,加上三克就感觉得到重量的变化)2、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发展方面: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小学低年级: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学生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的空间联系,依据各个对象之间可以直接诶感知到的空间关系认识画面的内容。

第二阶段:小学中年级: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学生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第三阶段:小学高年级: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学生可以从意义上完整地认识整个图画的内容。

培养方面:明确观察的目的;一般而言,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求知欲较盛,知觉的不随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提出的目的越明确具体,计划步骤越周详,观察效果越好。

例如: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可以事前把活动的目标予以明确。

根据观察目的任务选择观察的方式;学生若能掌握一定的方法,这将十分有利于其观察力的培养。

王振宇心理学教程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知觉试题

王振宇心理学教程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知觉试题

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填空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人在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_______________的注意,叫做_______________。

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_______________的注意,叫做_______________。

4、墙上张贴的大红喜报,能引起识字人的注意,却很难引起不识字人的注意,这主要是由于______ 对无意注意的影响。

5、感受性即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不同的人有_______________的感受性。

6、小学儿童运动觉的发展是________ 的发展早于________ 的发展。

7、视敏度即_______________,小学生比幼儿好,其中________岁儿童视觉调节能力范围最大。

8、入小学后,_______________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末可达_______________水平。

9、空间知觉包括_____________知觉、_______________知觉、___________知觉、____________知觉。

10、观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_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小学儿童对颜色的精确命名,其正确率直接受的影响。

二、选择1、有的学生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要求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始终注视着教师,这种注意属于( )状态A.真正的注意B.表面上的不注意C.表面上的注意D.真正的不注意2、()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3、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4、当你中途离开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的特性A.对比B.暗适应C.明适应D.疲劳5、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

小学儿童的感知觉

小学儿童的感知觉
要小得多。 例如红-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但能看黄蓝。 • 黄蓝色盲看不见黄和蓝,却能看红和绿。
• 色觉异常大多来源于遗传。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
第19页/共152页
2、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 1.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由物体振动所产生;16- 20000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其中1000 至 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第20页/共152页
2.听觉的感受性 (1)听觉感受性与年龄
﹤20岁随年龄增高感受性逐渐增高 ﹥60岁随年龄增高感受性下降:首先是高频的丧失;逐 渐增加到低频的丧失;最后到中频(1000—4000赫兹) 的丧失。
第21页/共152页
(2)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听觉适应:在声音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连续作用,引起
第8页/共152页
• 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 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 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 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 更好地发展。
第9页/共152页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
第13页/共152页
(三)颜色视觉 色调——光波的波长
▪ 彩色的特性 明度——光波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纯杂程度
▪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时作用于眼睛) 颜料混合:相减混合(颜料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
▪ 色觉异常 孙
色弱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全色盲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
“感觉剥夺”实验
•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 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 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第三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三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即视力
小学生的颜色视觉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小学生已具有对颜色的偏好倾向。
2.听觉的发展
人的听觉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有规律 的变化。
儿童时期的听觉感受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 断增长的。
(二)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1.小学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空间 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 离知觉等,小学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主要是指 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发展。
(1)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 量方面变化的反映。
(2)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指对物体的轮廓和边界的整体知觉。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 (4)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对物体离我们远近的知觉。
2.小学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辨认 ,即对客观现象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三、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一)小学儿童记忆的一般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识记的主导地位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二)小学儿童记忆主要指标的发展状况
1.小学儿童记忆广度的发展情况
2.小学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发展情况
3.小学儿童元记忆的发展情况
四、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一)小学儿童思维的一般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2.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但思维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 发展 3.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存在差异性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状况 1. 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情况 由于小学儿童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深刻,他们对事 物进行概括时,只能利用某些已经理解了的事物的特性 ,而不能充分利用包括在某一概念中的所有的特性。 2. 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情况 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是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 提高的。 3. 小学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情况 6岁以后的儿童能进行一级独立分类(如白鸽、麻雀、乌 鸦为鸟;虎、狮、象为野兽)的人数超过一半;

第三节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 第四节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五节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2010.5

第三节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 第四节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五节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2010.5

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 约4周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
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自尊心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
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品质 特征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 看待问题。
(二)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转折的关键期大约在小学四年级前后
(三)不平衡性 表现在不同的思维对象、学科和教材上 如“偏科”现象
(四)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具有目的性、完整
的思维过程),但思维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概括能力
直观形象水平(低年级)——形象抽象水平(中年级)
——本质抽象水平(高年级) 从对事物外部特点的概括发展为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
三、记忆的发展
(一)有意识记和有意再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北师大心理系儿童心理组和天津师大教科所的协作研究 (二)理解识记(或意义识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都随年龄而提高,但后者效果更佳
研究 沈德立、陈辉、丁祖荫等人的研究
(三)词的、抽象的记忆也在迅速发展, 但具体形象记忆仍然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第四节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 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 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城乡学生、男女学生间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
得分进行差异考验,结果无显著差别。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一些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
2、教师的期望

第五讲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bb)

第五讲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bb)

三、情绪与情商(EQ) 情绪与情商(EQ) (一)情绪诱因
1. 孩子的恐惧
各 类 害 怕 的 平 均 分 数 3.3 3.2 3.1 3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 1.9 1.8 7 8 9 10 11 12
个体安全 想象的生物 学校和社会交往
年龄( 年龄 ( 岁 )
100 80 60 40 20 0 4岁 5岁 6岁 7岁 8岁 9岁 分类+ 分类 + 词概括 按词取物
70 60 50 40 30 20 10 0 4岁 5岁 6岁 7岁 8岁 9岁
独立分类
取物+ 取物 + 概括
儿童对不同内容前提的直接推理
0.6 0.5 0.4 0.3 0.2 0.1 0 一年级 三年级 五年级 具体内容 比较抽象 抽象内容
——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浙江人民,1996 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浙江人民, 白学军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3
有意义、联系材料的记忆 有意义、 视觉记忆 听觉记忆
% 80 70
无意义、联系材料的记忆 无意义、
4
5
6
7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60 50 40 30 20 10 0 2 3 4 5 6 7 8 9 年级 视觉记忆 听觉记忆
第五讲 小学儿童发展特点
一、生理系统的发展
四种系统的发展模式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发 展 规 模 在 人 生 比整 体 发 展 中 的 百 分
身材 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生殖系统
年龄 2 0

3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10.26)

3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10.26)

三、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二)观察力的品质发展特点
1年级:较差;
3.5年级:有所改善,但 无明显差异。
1年级:零乱、不系统;
3.5 年级:有序、更加系统。
1 年级:不细心、全面, 个别属性,难以说出细 微差别。 3.5 年级: 3 年级精确性 提高, 5 年级略优于 3 年 级。
1 年级:表面的、明显
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无 关教具、事物)
二、小学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注意广度
单位时间内注意的数 量
A B
同一对象上保持的时 间 注意 稳定性
注意分配
同时注意多个对象
C
D
主动从一个对象转到 另一个对象

注意转移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A
B
C
注意对象 的特点
活动的性 质和任务
个体的知 识经验
小学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的感知与观察 小学儿童的记忆 小学儿童的思维 小学儿童的言语
4 5 6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概况
本节主要内容
0
1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
0
2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0
3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先天遗传)
身体外形 的变化
体内机能 的发育
神经系统 的发育
具体表现
发育速度
性别差异
无意注意: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基本处于同一个 水平。
有意注意(二年级):处于发展初期,自觉控制注意 的能力差,容易被其它刺激分心。无意注意在其认识 活动中仍很重要。 有意注意(五年级):比二年级儿童有了进步;在其 认识活动中,有意注意已逐步取代无意注意,占主导 地位。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注意感知觉思维想象等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注意感知觉思维想象等
第二讲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与教育
本章学习提要
小学儿童认知心理发展概况
小学儿童的注意
小学儿童的感知与观察
小学儿童的记忆
小学儿童的思维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3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
(一)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体内机能的发育 3、神经系统的发育
为什么要认识儿童生理发展特征?
2.注意分配的条件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 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形成
了动作系统。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24
3. 小学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特 点:
(1) 小学儿童注意分配能力随年龄增长 而提高
中高年级小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 意分配在几个对象上。但整个小学阶段, 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比较缓慢。
(1)音调
由声波决定的听觉特性。
音乐的音调在50—5000赫兹之间,言语 的音调在300—5000赫兹之间,人耳最 敏感的区域是1000—4000赫兹。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40
(2)音响
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 测量音响的单位是贝尔或分贝尔。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41
2、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
主动性逐渐增强;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15
三、儿童注意的发展
3.注意的对象由具体到抽象
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 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 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4.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 绪色彩。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16
(二)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学生 的注意
暗适应最初7-10分钟内,感觉阈限骤降, 感受性骤升; 明适应 —— 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 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心理学教程》总复习: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201702

《心理学教程》总复习: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201702
转睛”、“呆视”等。
• 2.无关运动的停止:如停止做小动作或交头 接耳。
• 3.呼吸运动的变化:如“屏息”。
补充: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的几种状态[了解]
•1.真正的注意:在上课的各个环节都表现出积极的 智力活动,集中注意力的面部表情。
•2.表面上的不注意:外表上不注意,实际隐藏着深 刻的、稳定的注意。
(二)有意注意
• 1.定义: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一 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 2.引起和保持条件 •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 (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 (3)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 (4)培养间接兴趣。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 只有有意注意伴随的活动,容易使人感到枯 燥乏味和疲劳,投入的程度不高。反之,只 有无意注意伴随的活动,难以使活动持久、 深入地进行下去。
•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课外活动,有 意识地对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加以训练和 培养。
(二)知觉的特性
• 1.知觉的选择性 • 个体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同时
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 知觉的选择性。
• 凡是能够引起注意的对象,包括无意注意和有 意注意,都易于成为知觉对象。
• 只有两种注意相互配合、互相交替,才能使 人们自觉地、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使 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有意后注意[了解]
• △定义: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注意。
• △产生条件: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 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 达到的。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
• 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有意性 的发展和注意品质的发展两大方面。前者指 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和 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后者指小学儿 童注意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品质在 有意注意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表现出不同 特点。[熟背]

第四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

第四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在注意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有的生理变化和外部动作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性动作 ☺2)无关动作的停止 ☺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1)、适应性动作
是指人在注意时,出现一些适应注意某种事物时的动作。如目光,身姿等。
侧耳倾听
全神贯注
举目凝视
2)、无关动作的停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指人在注意时停止与注意某事物无关的动作。
4、小学儿童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五、 注意在教学中的应用
1. 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避免学生注意分散。 (2) 注重讲演、板书和教具的使用。 (3) 重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 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2) 培养间接兴趣。 (3)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4)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意志努力的注意。)
(1) 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4) 坚强的意志力
影响因素
(2) 活动的合理组织
(3) 对兴趣的依从
注重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①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②正确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疲劳现象的发生。 ③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 在有效的实际活动中,不可能只有无意注意或只有
二、注意的种类
(一)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二)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三)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三种注意类型的比较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

一、小学生注意的特点1.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

这与他们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发展起来有关。

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2.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很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因此,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足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

小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1.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步发展在整个小学时期,学生注意的集中能力是逐步发展的。

低年级学生注意的集中性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

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联系。

其二,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

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也在逐步发展的。

实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可以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可以集中注意30分钟左右。

在组织好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保持注意30~45分钟。

2.注意的广度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在不断发展。

我国学者对小学生注意广度韵发展进行了研究。

以50%为估计正确率作为估计点子数目的注意广度,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不足四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5~6个。

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在逐步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善于分配注意的现象,他们在同一时间的注意只能集中在一千对象上,还不能对注意进行有效的分配。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一章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一)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领会)1、小学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发展很快。

视觉方面:视觉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人们所获信息量绝大部分来源于视觉。

小学儿童视觉在整修感知觉中已占有主导地位。

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俗称视力,指在一定距离上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视觉能力。

视敏度的发展趋势是:10岁前视敏度不断提高;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楚;1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视力逐渐下降。

(2)颜色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发展很快,视觉感受迅速提高。

小学一年级儿童已能正确辨认各种颜色;能对各种不同颜色进行配对游戏;对于经常接触的一些颜色也能叫出名称。

听觉方面:在学校教学,特别是音乐教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下,儿童的听觉能力得到显著的发展,表现在他们辨别声调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起来。

他们的言语听觉能力也发展得较快。

阅读活动和言语交往促进听觉的结果。

运动觉方面:小学儿童的运动觉比幼儿时期有较大发展,特别是手的运动觉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他们能够进行书写,绘画以及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

反过来,这些活动又促进了他们的手部运动觉的发展。

但是,小学儿童的肌肉、骨骼尚未发育成熟,手部运动的精确性和灵活性还是不够的。

因此,不能要求他们做细微的动作和持久性工作。

2、感知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加强。

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不能自觉地根据一定的目的来控制自己的感知活动,不善于使自己的感知服从于规定的任务和要求。

他们在感知的过程中,无意性和情绪性表现得很明显。

在教学的影响下,小学儿童感知的目的性、自觉性逐渐提高,感知过程成为儿童能自觉支配的过程。

到了中、高年级,儿童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的要求,排除干扰,从感知的对象中选择出基本的、重点的、需要感知的主要方面,自觉地进行观察,获得有关方面的感性知识。

不仅如此,随着自制力的加强和智力的发展,小学儿童知觉的持续也逐渐由短暂向持久过渡,能坚持较长时间观察事物,从而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一、小学生注意的特点1.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

这与他们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发展起来有关。

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2.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很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因此,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足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

小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1.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步发展在整个小学时期,学生注意的集中能力是逐步发展的。

低年级学生注意的集中性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

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联系。

其二,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

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也在逐步发展的。

实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可以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可以集中注意30分钟左右。

在组织好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保持注意30~45分钟。

2.注意的广度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在不断发展。

我国学者对小学生注意广度韵发展进行了研究。

以50%为估计正确率作为估计点子数目的注意广度,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不足四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5~6个。

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在逐步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善于分配注意的现象,他们在同一时间的注意只能集中在一千对象上,还不能对注意进行有效的分配。

0-6岁儿童心理发展

0-6岁儿童心理发展

注意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培养
注意力培养
通过提供有趣、多样化的活动和游戏 ,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集中和分配 能力。
记忆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培养
鼓励儿童进行探索性游戏、问题解决 和创造性活动,可以培养其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采用重复、联想、归类等记忆策略, 以及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材料,有助于 儿童记忆能力的提高。
02
从简单的单词开始,让孩子尝试模仿你的发音,逐渐扩展到短
语和句子。
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
03
提供场景和话题,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
讲述一天中发生的事情。
阅读兴趣激发及技巧指导
1 2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读物
从图画书开始,逐渐过渡到有简单文字说明的图 书。
定期与孩子共读
每天固定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理解故 事内容和角色情感。
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设计
音乐活动
通过听音乐、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儿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培养其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绘画活动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让儿童自由创作,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培养其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戏剧表演
组织儿童进行戏剧表演,让其通过角色扮演、情节编排等方式,发挥 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拓展途径探讨
阅读故事书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故事书,通过阅读让儿童进入想象的世界, 拓展其想象空间。
玩想象力游戏
组织一些想象力游戏,如“假装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儿童 在游戏中自由发挥想象力。
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
带儿童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让其接触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激 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自理能力及良好习

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发展特点1、感知觉发展苏老师在NLP培训课程里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的随意性、感受性不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快于绝对感受性的增长。

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

2、记忆和语言思维发展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

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

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3、情感发展情感变化更加丰富、深刻和稳定。

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高年级的小学生情感更加稳定,自尊以及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感觉越来越强。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道德情感的逐步发展。

4、性格特点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

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深化。

例如在评价他人时,已不再像学前儿童那样把人仅仅分为“好人”和“坏人”,仅仅根据表面的东西来把人界定为“好人”或“坏人”,而是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他人,评价事物的好坏;也不再似学前儿童那样只看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而是能够把事物同他人、同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到了小学高年级后,在独立学习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能克制自己的一些欲望,努力克服困难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形成一定的理智感;也已逐步开始理解自己对集体、对他人、对社会负有的一定责任。

这些都表明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正在不断地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也包括了两个方面:颜色的精确命名和颜色的正确使用。
小学一年级儿童已能正确辨认各种颜色。但是我们都知道,颜色真的是丰富多彩的,一种颜色它还有不同的饱和度以及混合色,比如“红”,就有大红、紫红、桃红、粉红、玫瑰红等等。小学一年级儿童虽然已经能辨认和说出红、黄、蓝之类的颜色,但是对于这种颜色的精确命名呢,还有待于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其得到发展。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红蓝两种颜色深浅各不相同的20个毛线团对20个孩子进行训练。每天训练20次,每次按颜色深浅顺序排列5遍如果出现错误就纠正。经过4天的训练结果为:红色由原来的能辨别3种到能辨别12种,蓝色由原来的辨别3种提高到10种。通过这个试验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教育和训练对于小学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颜色视觉呢?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美术课或者手工训练,以及带他们到户外去引导他们关注这个多彩的世界等等。
(二)听觉的发展:
听觉的发展又包括两个方面: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
1.纯音听觉:
小学儿童听觉的敏感度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纯音听觉发展示意图,教参)整个小学阶段听觉敏感度都不如成人,更未达到高峰,而且他们听觉的发展具有层次性。
引导学生理解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水平特点,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人的感知觉的发展,在各个发展阶段是各不相同的。同学们今后所要教学的对象将是小学生,那么在小学阶段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在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应该如何根据小学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而对其进行训练和培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小学儿童的感觉和知觉。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2.语音听觉:
这是学生对于汉语音调和汉字字音等的一种辨别。小学生入学以后,汉语拼音的教学会对这种语音听觉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本身的普通话语言标准,并且给与学生正确的指导和训练,他们的语音听觉的发展会很迅速,那么,到一年级末小学生已能很好的辨别汉语的四声和相近的字音,可以达到成人的水平。在训练方面,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朗读活动等等。
听觉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发展的。那些学过乐器,经过训练的学生,其听觉敏感度会比普通学生高一个音阶,其辨别半音的能力也比别的孩子强。同学们是学音乐的,以后就可以利用音乐课的机会多放一些轻松柔和的音乐欣赏给学生,既能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同时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听觉能力的生理基础是听觉器官,对听觉器官的保护就是我们培养和发展听觉能力的基础。
(提问)同学们想想看,应该怎样对听觉器官进行保护?
比如不大声喧哗,让学生轻声说话;不把音响音量开得过大;不要让水和异物进入耳内等,现在手机,p3,p4等电子设备已被学生作为学习工具使用,那么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要科学地使用耳机,如果长时间地听或音量放得过大,听觉器官得不到休息就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还会导致听力丧失。
太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教育实习教案
2010年 10月 22 日 (星期 五) 第 四 节 原任课教师;孙睿
实习班级
07级中文系07501
实习科目
心理学教程
教学内容
小学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教学目的
1.了解小学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状况
2.掌握小学儿童观察力发展水平的特点
3.运用感知觉理论培养小学儿童观察力
重点、难点
(三)运动觉的发展:
运动觉包括大肌肉运动觉与小肌肉运动觉。
1.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在一定距离上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视觉能力,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视力。
小学儿童视敏度发展的趋势是以10岁为一个分水岭的:10岁以前视力呈上升趋势;10岁时调节能力最大,远近都能看得清;10岁以后视力就开始呈下降趋势。所以,小学儿童视力发展大体上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提问)如果刚入学的孩子视力只有1.0,家长需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吗?
一.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提问)感觉有哪些种类?
小学儿童感觉发展变化较大的主要表现在视觉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后面我们将会说到观察力,观察首先并且最主要的就是要用眼睛看,是视觉的运用。视觉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小学儿童的视觉在整个感知觉中已占主导地位,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实,刚入学1.0的视力,或者是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肌肉能力的增强,对远近物体视力的调节能力会增强,视力是会逐渐提高的,所以家长无须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现在许多学生都有近视现象,视力的下降虽然说与眼睛的生理机能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与人们的用眼习惯有关,尤其儿童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不能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将会直线下降,直接后果就是小小年纪就得戴眼镜了。
(讨论)结合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发展情况分析大家司空见惯的事,现在好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其中不乏各种乐器班如钢琴班,小提琴班等等。往往这种班为了使自己的声名在外,就训练学生演奏一些高难度的曲目。这样的做法对学生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小学儿童的听敏度还为充分发展,并不是所有的曲目都是和拿来给儿童听的,所以对儿童的训练要考虑他们实际的水平,有层次有选择地对儿童进行训练,如果选用不当不仅不能提高儿童的听觉能力,还可能带来畏难和厌学情绪,这样就与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考虑到现在的小学生掌握的颜色知识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因此小学颜色视觉发展的重点除了精确命名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颜色的正确运用。那么怎样才算是正确运用呢?
(提问)你们觉得,太阳能不能画成绿色的呢?
是否是正确的运用,这就要依情况而定,这与孩子的思维是否有道理有关,要看孩子是如何思维的,假如有道理,那就不能强行要孩子把太阳画成红色的。
(提问)那么,尤其是对小学生,我们应如何注意保护他们的视力?比如教室的光线;小学生的座位高低适当;经常换座位。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并且教会小学生良好卫生的用眼习惯,比如“二要二不要”,尤其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不宜过长,还有,眼保健操,其实是对眼睛的一个按摩和放松,要督促他们养成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的习惯。
2.颜色视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