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

合集下载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慢性咳嗽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慢性咳嗽
与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有关的疾病除嗜酸粒 细胞肺炎等肺实质疾病外,最常见的是哮喘、咳嗽变 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和非哮喘性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on-asthmatic eosinophilic bronchitis,NAEB)。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及部分无呼吸道症状的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 甚至健康人也存在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为何气 道炎症性质相同,临床上呈现不同表现或疾病的原 因尚不清楚。是否与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的严重 程度、波及范围、嗜酸粒细胞的活化状态以及其他炎 性细胞的作用有关还需进一步明确。 2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与慢性咳嗽 2.1典型哮喘典型哮喘具有嗜酸粒细胞性气道 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导致反复发 作喘息的特点。咳嗽也是哮喘的主要症状,可作为 喘息发作前的前驱症状之一,或是与喘息同时出现 的伴随症状,也可在喘息消失后持续存在[4]。部分 典型哮喘患者可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称为以咳嗽为 主的哮喘。除咳嗽症状外,患者伴有程度不等的呼 吸困难或喘息,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肺功能检查显示 主要为中心气道狭窄,与以呼吸困难为主的哮喘表 现为外周气道狭窄有所不同。经正规吸入糖皮质激 素和p:受体激动剂治疗后,典型哮喘的喘息和咳嗽 可同时得到控制。但也有部分患者喘息等症状虽消 失但仍遗留慢性咳嗽,需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 组胺药或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等抗炎 性介质药物治疗后咳嗽才能缓解[5]。提示哮喘的咳 嗽和喘息症状可由不同的机制引起,白三烯、组胺和 血栓素等炎性介质可以仅导致咳嗽而不一定与喘息 发生有关。 2.2 CVA CVA是以慢性咳嗽为惟一临床症状 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最早由Corrao等在1979 年做出描述,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CVA在西方 国家占慢性咳嗽的16%~24%[6],仅次于上气道咳 嗽综合征,占慢性咳嗽病因的第二位。而在国内, CVA常为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占慢性咳嗽的 14%~62%[7],与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CVA为慢 性咳嗽第一位病因的状况相似[5]。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其主要特点是支气管黏膜和黏液腺细胞浸润和增生,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B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支气管镜检查和痰液分析。

首先,EB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

这些症状与其他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相似,但EB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尤其是夜间或清晨咳嗽,伴有少量白色或黄色粘液痰。

此外,EB患者在发作期间可能伴有轻度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

其次,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EB的重要手段之一。

EB患者的支气管黏膜通常呈红、肿、充血状态,可见黏膜下血管扩张、水肿和渗出。

此外,支气管镜检查还可发现支气管黏膜上有黏液腺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这些都是EB的典型表现。

最后,痰液分析是诊断EB的重要依据之一。

EB患者的痰液中通常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其比例可达20%以上。

此外,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活性也较高,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支气管黏膜炎症反应加剧。

综上所述,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支气管镜检查和痰液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这三方面的指标,可以准确诊断EB,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浅谈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浅谈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诱导 痰 嗜酸性 粒 细胞计 数 ≥ 2 . 5 % ,诱 导痰 中 嗜酸性 粒 细胞 阳离子 蛋 白含 量 明显 增多 。 支 气管 激 发试 验 阴性 ,无气 道 高反 应性 ,2 4小 时 峰值
[ J ] . 江西 中医药 , 2 0 0 4 , 1 1 .
[ 2 ] 谢建农 , 郑永宏 , 孙菊娣 , 等. 润肺止咳颗粒剂治疗 嗜酸细胞性支 气管炎 6 0 例【 J 】 . 陕西中医 , 2 0异率在正常范围, 无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可逆性试
4 治 疗
萎 常 临 萎 曼 E 反 应 无 。嗜 l l  ̄ l 酸 J J 性 粒 细 胞 性 支 气 管 炎 对 糖 皮 质 激 素 治 疗 反 应 良 好 , 但痰 或诱 导 痰细 胞学 检 查 嗜酸性 粒 细胞 f o s ) > 3 %,对 欧 性 肥 x 日必 刖佣 姒 系旧 川从 民如‘ ’



咳 嗽常 在鼻 炎 症状 逐 渐 缓解 后 出现 。肺 部 体格 检查 通 常无 异常 。
’ 1’ 一

倍 氯米松气 雾剂 疗 程 2 个月。 治疗前 后分 别记 录咳嗽症状 、


临床 . - l i - - . 5 表 e  ̄ .
曲 刑 妄 蜘



型者痰 量可较 多
触 试 剂 或 丝 耋 品 致 的 丙 烯 酸 盐 O 日本 g a w a 等报 道一 例 E B,系 由于应用抗 类 风
. 。

I J "t J ̄
湿性 关 节炎 抗 氧化 剂 布 西拉 明 所致 。与 吸 烟没 有 明确 的关
g 。 “ ’ “ I 若 …’ ‘ 。州 不 职 。 工 粒 细胞 性支气 管 炎复发 ,上 述治 疗仍 然有 效 ,可继 续应用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狭义 的 E B即非 哮 喘 I E 是 指 以 咳 嗽 为 唯 一 症 状 、 生 B, 肺
可变的 , 临床上可 以经历很 长时 间演 变 , 可 以长期停 留 在 或
或终 止在 某个 阶段 , 或跳过某些 阶段而直接进入典 型哮 喘的 发作 , 也可从典型哮喘 向无症状性 E B阶段逆转 。如 1 %的 0 E B可 自愈 ,0 4 %的典型哮喘症状可 自然消退 。由于嗜 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具有波动的特征 , 在某一时间点当炎症 轻微时临床上可表现为 E 而 在另一 时 间点 炎症 较重 时则 B, 表现为哮喘 。 目前对 E B研究 的最长 随访 时 间为 1 0年 , 大多仅为 2~ 3年 , 鉴于哮喘在任 何年龄均可发病 的事实 , 有 理 由相信随着研究的深人和随访时间 的延长 , 会发现更多 将
哮喘或 C P O D演 变。E B作 为一种 独立 的疾 病 , 目前没 有足
够 的证据支持 , 要进一步的长期随访研究才能得 出明确 的 需
结论 。
大体相 同, 唯一 差别在于 E B缺乏 气道高 反应性 。临床上气 道反应性通常经 乙酰甲胆碱 或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来 检测 , 其判 断标 准是人 为和绝对 的 , 很可能将部分略低于气道高反
的 E 向哮 喘发 展 , 相 反 。 B 或
通气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正常 、 诱导痰 中嗜酸粒细胞 明显增 多 而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者 , 是慢性 咳嗽 的常见病 因。 目前有 观 点认为 , 咳嗽变异 型哮 喘相似 , B可能是极轻微 的哮喘或 和 E 哮喘 的前期表现 。研究发 现 , B的病 因和 发病机 制与 哮喘 E 很相似 。如引起哮喘的环境 职业 因素和 吸入 过敏 原均 可导
食管反流性咳嗽等均可见 E B改变 , 甚至 无下 呼吸道症状 的 变应性鼻炎或 部分健 康人 也存 在这 种类 型 的气道 炎症 。 因此 , B在临床上 至少存在 哮喘 、 E 非哮 喘性 E 、 B 合并 C P OD 和无症状等表现形式。广义的 E B并不是一 种疾病 , 而是 多 种呼吸道疾病的共 同病理过程 。

2023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2023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2023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摘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其存在与支气管哮喘类似的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却缺乏气道高反应性与气流阻塞,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气道炎症分布的部位、炎症介质、重要代谢通路失衡以及气道重塑等差异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然而停药后易复发,较长疗程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现有研究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是一种独立疾病,而非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5市疾病的前期状态。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1icbronchitis,EB)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临床上表现为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肺通气功能无明显异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1]o一、流行病学与病因EB最早由Gibson等[2]于1989年报道。

10年后,Bright1ing等[3]首次报道EB是慢性咳嗽的一个常见病因(占13.2%\随后在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慢性咳嗽病因调查结果显示,EB占比为4.9%~33.0%[4]o中国全国多中心慢性咳嗽病因调查的结果显示,EB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7.3%,且在各中心均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5]o在亚急性咳嗽的病因分布中,EB所占比例则可高达18.5%[61此外,在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出现职业相关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症状的病因分布研究发现,13%患者的病因是职业相关EB[7]oEB的病因可能与过敏因素及大气污染有关。

超三分之一的EB患者具有特异质,对尘螭、花粉、蘑菇抱子等过敏[4,8,9]0化学试剂或化学制品亦可致病,如乳胶手套、丙烯酸盐、苯乙烯、金属加工液等[10J1J2J3]o亦有个案报告药物可致EB,如布西拉明(buci11amine)及来氟米特(Ief1unomide)等[14,15]o我们发现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可引起豚鼠气道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提示与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相关的慢性咳嗽可能与空气污染有关[16]o二、发病机制为何EB患者存在与哮喘类似的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却缺乏气道高反应性,机制并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气道炎症分布的部位、炎症介质、重要代谢通路失衡以及气道重塑的差异有关。

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的90例E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试验组患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阿斯美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

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11%)、半年复发率(15.56%)均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3%)、半年复发率(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EB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炎性水平,在临床治疗中有增效的作用。

关键词:阿斯美;布地奈德;支气管炎Clinical effect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bronchiti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bronchitis.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EB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to May 2017to May 2018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udesonide suspension was inhaled by ultrasonic atomiz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ultrasonic atomized inhalation budesonide suspension combined with aspir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10 day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91.11%) and half-year recurrence rate (15.56%)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3.33%) and half-year recurrence rate (4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 Conclusion: Asami combined with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EB can improve the body's immunity,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ion, and have a synergistic effect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words: Asami; budesonide; bronchitis前言: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一种以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占慢性咳嗽的10%~30%。

嗜酸细胞支气管炎治疗方法

嗜酸细胞支气管炎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嗜酸细胞支气管炎治疗方法
导语:支气管炎是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患有后,患者经期会有咳嗽的现象,而且严重的话对肺部也会有危害,因此对支气管炎的治疗,一定要及时的进行
支气管炎是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患有后,患者经期会有咳嗽的现象,而且严重的话对肺部也会有危害,因此对支气管炎的治疗,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否则对身体损害很大,那嗜酸细胞支气管炎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这类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在治疗时间上也要花费很多的。

嗜酸细胞支气管炎治疗方法:
通常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二丙酸倍氯米松(每次250~500 mg)或等效剂量的其它糖皮质激素,每天2次,持续应用4周以上。

推荐使用干粉吸入剂。

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每天10~20 mg,持续3~5 d。

表现:
05年版本:
一种以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临床症状,一般为干咳,偶尔咳少许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

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

09年修订版:
一种以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气道高反应性阴性,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主要症状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临床症状,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

部分患者对油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简称EB)是支气管和呼吸道
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潜在性棘手因素例如病原体或非感染性刺激物例如污染物、花粉
等的影响所导致的支气管炎的临床形式之一。

它是一种慢性而继发的炎性疾病,由病原体、机械和化学损伤诱发,伴随着支气管缠绕运动和呼吸音变化以及支气管粘膜损伤和肺功能
障碍症状。

诊断EB的常用标准有:
1. 临床表现:慢性发作的咳嗽,重复发作,持续时间为2周以上,表现为2周的较
重的急性咳嗽和1月的缓解性咳嗽期,症状表现如不论呼气期还是吸气期,咳嗽都反复发生,呼气末有明显的粗音哮鸣,或者有可听到的低沉的“rónchidi”呼气音。

2. 实验室检查:出现空气道内支气管肺泡表面受损,以及异物性细胞例如嗜酸性粒
细胞、肥大细胞、肉芽细胞增多并有eos球率升高,并出现支气管炎性病理变化,有支气
管内膜增厚,肺泡膜炎,支气管间质炎称贴壁性支气管炎,病理病变可能会伴随着艾滋病
毒或细菌感染。

3. 影像学检查:根据肺部X线胸片检查,可以出现影像学表现有阴影(尤其在发作
期间)或者支气管缠绕,也可以出现支气管肥厚和缩窄,并伴随支气管局部改变,肺实质
增厚等。

4. 支气管调查:根据活检样本的病理学检查,有可能出现肺部支气管扩张和表面潮湿,肺泡壁和支气管被膜受损等征象,尤其是在新月型毒性支气管炎诊断中,支气管表面
有蜂窝结构,深部炎症可以反映出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诊断标准,我们可以准确的诊断出EB,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减轻病情,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是一种与气道炎症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的慢性支气管疾病。

本文将介绍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症状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与其他支气管炎类似,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 咳嗽:常为慢性干咳或伴少量带痰咳嗽,尤其在清晨和夜间更加明显。

2. 呼吸困难:由于气道炎症引起气道狭窄和阻塞,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不畅或气喘。

3. 胸闷:由于气道炎症导致支气管痉挛和狭窄,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不适。

4. 喘息:尤其在运动或情绪激动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喘息现象。

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通过检查患者的痰液样本或支气管活检,可以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

二、治疗针对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 类固醇治疗:糖皮质激素是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治疗的首选药物,用于减轻气道炎症和阻塞。

常见的类固醇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布地奈德等。

2. 镇咳祛痰药物:对于伴有咳嗽和痰液增多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镇咳祛痰药物。

常见的药物有盐酸右美沙芬、溴己新等。

3. 气道扩张剂:通过扩张气道,改善气道畅通,减轻呼吸困难和胸闷感。

常见的气道扩张剂包括沙丁胺醇、托托霉素等。

4. 抗过敏药物:在遇到过敏原刺激较强的情况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常见的抗过敏药物有氯雷他定、咪唑嗪等。

5. 导气管治疗: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送入气道,加强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6. 支气管扩张器使用:支气管扩张器是常用的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方法,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吸入器将药物直接送入气道,舒张气道,减轻症状。

总结起来,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与气道炎症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的慢性支气管疾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和喘息等。

治疗方面,类固醇是首选的药物,其他药物包括镇咳祛痰药物、气道扩张剂和抗过敏药物等。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讨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凡干咳或伴少许白黏痰持续时间超过8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不明原因咳嗽患者,都要考虑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可能。

对痰量多表现不典型者,尤要警惕。

根据慢性咳嗽病史,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以及痰或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大于3%可以做出诊断。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惟一有效药物,但使用多大剂量和疗程应该多长尚无一致意见。

【关键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点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又称为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 withoutasthma),是诱导痰细胞检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所发现的新病种。

1989年由 Gibson等首先描述,临床特征为慢性咳嗽,体检、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无异常,但痰或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对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近几年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报道逐渐增多,国内对该病也有所认识,占慢性咳嗽的10%~20%,是咳嗽的一个重要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尚不清楚。

引起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刺激物可能有过敏原、职业性化合物和某些药物。

吸烟和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也可能是引起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因素。

但相当部分患者并不能追溯到这方面的接触史或病史。

目前认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的发生机制和哮喘相似。

白细胞介素-5是嗜酸粒细胞浸润气道的关键性细胞因子,促进嗜酸粒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激活气道内的嗜酸粒细胞和抑制其凋亡,增强细胞内花生四烯酸类物质的代谢,产生大量的白三烯C4、D4和E4等炎性介质。

除IL-5外,其他的细胞因子如嗜酸粒细趋化因子eotaxin等也可能参与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的形成。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误诊1例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误诊1例
抗 菌 药 物 治 疗 无 效 , 应 性 干 咳 , 晨 咳少 量 粘 特 偶 痰 , 其他 阳性 症状 和体征 。② x线胸 片正 常 、 无 肺 功能 正常 。③诱 导痰 E s 数 > 0 0 , 导 痰 中 o计 .3诱 E P量 明显增 多 。④ 支气 管 激 发试 验 阴性 , 气 C 无
者没 有咳粘 黄痰 , 胸片 未见 异常 , 肺功 能及体 力活
动不 受影 响等原 因 , 相 当大 的一 部 分 患者 在 一 使
段 时 间治疗 效果 欠 佳后 也 习 以为 常 , 有积 极 的 没
2 讨 论
1 8 年 Gis n等 首 先描 述 1 患者 的特 99 bo 组 征: 慢性 咳嗽 ( 病程 超过 3周 ) 无痰 或晨 咳少 量粘 , 痰 , 哮 喘 、 吸 困难 、 无 呼 咯血 、 膜 炎 等病 史 , 功 胸 肺 能正 常 , 气 道 高 反 应性 ( 无 AHR) 的证 据 , 峰流 速 ( E ) 异率 正常 , P F变 支气 管舒 张试 验 阴性 , 中 嗜 痰 酸粒 细胞 ( o ) 数 明显 增 高 ( . 1 ~ 0 8 9 , E s计 0 1 5 . 5 )
梅维 明
( 中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医 院 南校 区 门诊 部 , 州 5 0 7 ) 广 1 2 5
关 键词 : 气管 炎; 支 嗜酸 粒细胞 ; 病例
中 图分 类 号 : 5 2 2 R 6 . 1 文献标识码 : B
嗜 酸 粒 细 胞 性 支 气 管 炎 (o io hl rn e s p icb o — n i
吸人 二丙酸倍 氯 米 松 ( 0 g 每 日 2次 ) 4 0f , x 2周 后 咳嗽完 全消失 。当时认 为这些 患 者不符 合 哮喘 的 诊 断 , 不符 合 当时 的任 何一个 呼吸道疾 病类 型 , 也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38例临床分析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38例临床分析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38例临床分析
郭玉霞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9(049)017
【摘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是一种以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临床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2002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NAEB患者38例。

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总页数】1页(P66)
【作者】郭玉霞
【作者单位】章丘市人民医院,山东章丘250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在哮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诱导痰中的表达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J], 付杰伟;蒋明彦;欧阳繁
2.痰嗜酸细胞和ECP在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作用 [J], 罗炜;赖克方;陈如冲;刘春丽;曾运祥;钟淑卿
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检测在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作用 [J], 徐亚军;宋新平;曾勋枝;吴春发;易军
4.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总IgE与外周血嗜酸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严永东;盛锦云;郁昕
5.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变异性哮喘伴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J], 王小华;王丹;乔奇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治进展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治进展

<1%
9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10
鉴别诊断
变应性咳嗽
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寄生虫病
咳嗽变异性哮喘
11
变应性咳嗽
慢性咳嗽,肺通气功能正常,AHR检测阴性,诱导痰 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不高,具有下列指征之一:

过敏物质接触史
变应原皮试阳性
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 咳嗽敏感性增高

CVA和典型哮喘可能是全气道性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炎症 细胞影响粘膜下层平滑肌
气道重塑:气道上皮基底膜增厚程度不同
18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19
EB、CVA、典型哮喘不同点
20
正常人、EB、CVA、典型哮喘者支气管粘膜基底膜(HE×400)
21
EB、CVA、典型哮喘不同点
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
仅有个别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痰Eos降至正常 EB患者肺功能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30
EB患者转归
34例EB患者随访21个月
27例(79.4%)症状未再复发 6例(17.6%)症状复发或迁延
1例最近3个月出现运动时气喘
广州呼研所
31
谢 谢
4
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2009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如下:
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 X线胸片正常; 肺通气功能和PEF变异率正常,AHR阴性; 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2.5%; 排除其它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 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
5
24
EB、CVA、典型哮喘相互关系
EB是否会发展为CVA或典型的哮喘,或者是否属于一个
比CVA更为早期的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嗜酸细胞支气管炎

嗜酸细胞支气管炎

管 炎 可 能 需 要 更 强 的 抗 炎 治 疗 时 , 求 要 像 咳 嗽 一 样 有 规 范 的 要
痰 嗜酸 细 胞证 据 。 M c r e . 为 嗜 酸 细 胞 支 气 管 炎 是 否 有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Ga v y 认 或 继 发 于 静 止 的 胃食 道 反 流 。B ih l g认 为 如 果 这 些 病 人 有 r tn g i
胞 出 现 ( 3 ) 无 支 气 管 高 气 道 反 应 ( 基 胆 碱 激 发 试 验 > 和 甲
P 2> 8 C 0 mg/ 1 。 m )
Mc r e Ga v y认 为 嗜 酸 细 胞 性 支 气 管 炎 是 一 个 病 理 学 的 描
述 :
F j r h i a等 提 出 了 气 道 咳 嗽 过 敏 症 的 嗜 酸 细 胞 性 气 管 支 mu
醇 治 疗 反 应 的 咳 嗽 病 人 有 正 常 气 道 反 应 的 比例 很 高 。所 以 有 正
常 气 道 反 应 的 病 人 同 样 要 做 皮 质 类 固醇 试 验 。 3 临床 表现 F j r u i a认 为 在 实 践 中 表 现 慢 性 非 咳 痰 的 咳 嗽 病 人 中 有 mu
气 管 收 缩 介 质 的 释 放 ] 。 B ih l g等 认 为 , 有 哮 喘 病 史 的 COP 病 人 4 以 上 r tn g i 没 D O 有 嗜 酸 细 胞 气 道 炎 症 的 痰 证 据 ] 那 么 这 样 的 病 人 可 能 形 成 气 , 道 不 可逆 的结 构性 变化 和 固定 的气 流 阻塞 。并报 告 了一 例 . 这 个 病 人 对 皮 质 类 固 醇 的 反 应 很 好 。 中 有 嗜 酸 细 胞 和 需 要 3年 痰 多 的 时 间 形 成 固 定 气 道 流 量 的结 构 _ 如 果 嗜 酸 细 胞 支 气 管 炎 j 。 合 并 较 低 气 道 炎 症 和 气 道 重 塑 , 能 据 有 更 长 的 特 应 性 咳 嗽 的 可 自然 病 史 , 将 需 要 建 立 一 个 明 确 的 规 定 。 当 嗜 酸 细 胞 性 支 气 这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主国理岱麴堑廑旦;Q鲤笙』旦筮!鲞筮!Q塑g塾也』丛鲤堕骘叁E逊:!!盟;Q塑:!型:!:蔓!:!Q 生素。由1997年的5岁以下儿童31.5‰,婴儿死亡率 29.5%o,肺炎死亡率37.0r7‰,经过11年的肺炎防治,到2008 年,经过统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肺炎死亡率 都分别下降为:12.29%o、10.54%o、25%o。 3.4建立健全气级保健网通过肺炎防治项目的开展,更 进一步的完善了我市三级医疗保健网,层层有专人负责,有 专人管理,保证了基层技术人员到位,使防治工作得以顺利 开展。取得了好的成绩。 3.5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笔者受单位和卫生局的委asthma源自with factorgene
IL-5
and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bronchoalveolar cells.J Allergy Clin Im-
expression in
munol 1998;101:320-326.
[7]Brighfling CE,Bradding P,Symon FA,et al:Mast cell infiltration
[1]Gibson PG。Dolovich J,I)enburg J,et al:Chronic couglI:eosino-
philic bronchitis without asthma.Lancet 1989:1346・1348.
0.11%的二硫苏糖醇,涡旋震荡10 min,再加入等量的磷酸 盐缓冲液震荡5 min,2000转/min,离心10 min,上清夜分装一 70%冻存待检。沉淀用磷酸盐缓冲液悬浮,用台盼蓝鉴定细 胞活力,>50%为合格痰。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总数计 数,再做细胞涂片,HE染色光镜下进行细胞学分类。;②ECP 检测: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测定诱导痰或BALF中ECP量,嗜 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明显增多;③x线检查:无异常表 现;④肺功能:通气、弥散均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舒 张试验阴性,PEF变异率正常;⑤辣椒素试验:提示咳嗽敏感 性测定亢进。 表1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与哮喘发病机制的特点

50例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辨证分型治疗

50例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辨证分型治疗
4 讨 论
其他嗜酸细胞增多性疾病。 2 辨证施 治 21 湿 热 挟 风 型 ( 2 . 共 4例 )干 咳无 痰 或 痰 少 质 粘 : 不易咯 , 口干少饮 , 头身困重 , 腰背疼痛 , 肢节重着 , 舌淡红苔黄微腻或苔根浊 , 脉濡滑。 治法 : 清热除湿 , 祛 风 止 咳 。方药 : 风 6g蝉 衣 6g 桔梗 6g厚朴 防 。 。 。 6g黄芩 1 , , Og薏苡仁 1 g蒿本 1 。 5 , Og 22 肝 热犯肺 型( 6 )干咳痰 少 , . 共 例 : 咳嗽胸胁 引痛 , 口 苦咽干, 舌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弦有力。 治法: 清泄肝 火, 宣肺止咳 。方 药 : 白皮 1 , 骨皮 1 , 桑 5g地 5g蝉衣 5 g青 黛 l , , Og焦栀子 l , Og淡豆豉 1 , Og黄芩 1 。 Og 23 痰 热阻 肺 型 ( 1 )咳 嗽反 复 发作 。 . 共 2例 : 咳声 重 着, 干咳无痰或痰少如丝 , 口干少饮 , 胸闷脘痞 , 纳少 体倦 。 舌质略红苔薄滑或苔厚浊, 脉滑 。治法 : 清热化 痰, 健脾 调中 。方药 : 黄芩 l , 贝母 1 , Og浙 0g 陈皮 1 O g制 半夏 l , 。 Og茯苓 l , 茹 1 , 实 1 , 路 5g竹 5g枳 Og路 通 1 , 5g蝉衣 5g胆南 星 6g瓜 萎实 1 , 黄 1 。 , , 5g大 0g 24 寒 饮伏 肺 型 ( 8 )剧烈 干咳 , . 共 例 : 咳剧 似 喘 , 入 夜加剧 , 痰少 , 面色晦滞 , 口淡不 渴 , 舌苔薄腻 , 弦 脉 紧。 法 : 治 温肺 散寒 , 化痰 止 咳 。 药 : 干 1 , 方 射 Og蜜麻 黄 6g紫苑 1 , , Og 款冬花 l , 辛 3g 五味 子 6g Og细 , , 僵 蚕 l , Og苏子 l , 半夏 1 , 草 3g Og制 Og甘 。 3 结 果 治疗 4周 后判 定疗 效 . 疗效 评 定参 考 20 0 5年 中 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制定《 咳嗽的诊断与治 疗指南》 本组病例 5 例。 。 O 全部治愈 。 总有效率1o 0 %。 病例 介绍 . 李 某某 , ,3岁 。 男 4 因干咳 2个 月 就诊 。查 体 无

三拗汤加味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31例疗效观察

三拗汤加味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31例疗效观察

三拗汤加味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31例疗效观察标签: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三拗汤;疗效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气道高反应性阴性,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临床症状,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

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

笔者于2006年1月-2009年12月运用三拗汤加味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慢性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

(2)x线胸片正常。

(3)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阴性,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正常。

(4)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2.5%。

(5)排除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

(6)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

1.2一般资料本组31例均为本院门诊就诊的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

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17-20岁4例,21-30岁9例,31-40岁10例,41-50岁5例,50岁以上3例;病程3个月5例。

6个月9例,1a13例,1a以上4例。

2、治疗方法采用三拗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麻黄5g,杏仁20g,款冬花15g,僵蚕15g,蝉蜕15g,防风15g,浙贝母20g,甘草10g。

兼寒者加桂枝15g;兼热者加黄芩15g;兼湿者加薏苡仁20g;兼燥者加玉竹20g,天花粉20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每次150 ml,5d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

治愈:咳嗽症状消失,2周以上未复发;有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31例患者中,最长服药时间6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其中治愈26例(83.87%),有效4例(12.90%),无效1例(3.23%),总有效率为96.7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EB由Gibson等于1989年首先描述,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不伴有喘息,两肺无哮鸣音,肺功能、峰流速变异率和气道反应性都正常,但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比例>3%,通常在10%~15%之间,抗菌药物和支气管扩张药物不能缓解咳嗽,仅对糖皮质激素起反应,在咳嗽症状得到控制的同时,诱导痰中嗜酸细胞也减少。

由于EB对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治疗上和一般的慢性支气管炎比较有其特殊性,在诊断上加以区分是有必要的。

近几年这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来看待的趋势,是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病因。

国外文献报告大约占慢性咳嗽的10%~20%。

目前,我国尚未见大样本的研究调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资料提示,EB引起的慢性咳嗽占慢性咳嗽的比例高达22%。

EB可能与过敏或吸烟等因素有关,而有学者认为,EB与职业暴露有相关性,与变应性及吸烟史似乎没有相关性。

病程从3周以上至10余年不等,和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差别在于无气道高反应性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病程较长者和单纯慢性支气管炎的区别在于气道内嗜酸细胞增多。

如未行诱导痰细胞分析检查,临床上难于和单纯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

因此,传统上诊断为单纯慢性支气管炎的部分患者有可能属于EB。

现今的研究表明,EB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与哮喘相似,并有可能向哮喘发展或出现不可逆的气流阻塞。

哮喘也是一种有发作性喘息症状的EB,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除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外,还可能是介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间状态。

根据临床表现和伴随情况的不同,EB可呈现伴有喘息(哮喘)、不伴有喘息(非哮喘性EB)和合并COPD三种形式,可见EB、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三者可能有密切联系。

虽然都存在嗜酸细胞气道炎症的病理基础,但相互之间是否存在炎症程度或部位的差别,因而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1、定义
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2、发病机制
近来关于EB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来自诱导痰,诱导痰检查是一个直接、相对非侵袭性、可靠、重复性好的气道炎症的评价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对EB的研究发现,其诱导痰表现为Eos的增加,其活化标志物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也明显增高。

EB的气道Eos浸润程度较轻,释放出相关的炎症介质量较少,对气管上皮的作用也较弱,可能是EB无气道高反应性的因素之一。

EB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通过对EB气道炎症细胞的分析,目前认为,EB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类似,而临床表现相差甚远,可能与炎症细胞的密度(渗出Eos量)、Eos的活性状态、气道反应水平以及炎症部位不同有关。

有学者对比哮喘、CV A和EB之间Eos的情况,发现哮喘患者Eos渗出的量和活性最多,CV A次之,EB 最少。

也可能是三者的基础反应不同、遗传易感性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不同。

有研究认为,EB的咳嗽是因为咳嗽牵张感受器敏感性亢进和炎症介质的刺激而引起的,而哮喘与CV A的咳嗽是通过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并且CV A、哮喘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重塑,而EB 则没有。

3、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临床症状,一般为干咳,偶尔咳少许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无其他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

患者无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通气功能及呼气峰流速变异率(PEFR)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

4、辅助检查
(1)诱导痰Eos计数:EB的诊断主要依靠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通过对不能自然咳痰的患者进行高渗盐水雾化获得。

由于慢性咳嗽患者大多数为干咳,因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在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开展诱导痰临床检查的单位不多,但此技术简单实用,无需复杂的设备,具体方法如下:3%的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15~20min,咳痰至培养皿中,向痰液内加入4倍体积的0.1%的二硫苏糖醇(DTT),涡旋震荡10min,再加入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震荡5min,2000r/min离心10min,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总数计数,再制作细胞涂片,HE染色光镜下进行细胞学分类。

结果显示,EB患者Eos明显增多>3%示为有意义。

(2)ECP检测: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测定诱导痰或BALF上清液中的ECP的含量,EB患者ECP含量均有明显增多。

(3)X线检查:无异常表现。

(4)肺功能检查:通气、弥散功能均正常,且无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并且PEF 变异率正常。

(5)辣椒素试验:提示咳嗽敏感性增加。

5、诊断
EB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部分表现类似CV A,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主要依靠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诊断标准如下:(1)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2)X 线胸片正常;(3)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检测阴性,PEF日间变异率正常;(4)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0.03;(5)排除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6)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

6、治疗
EB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可使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痰Eos数明显下降,咳嗽敏感性下降。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予糖皮质激素合并使用H1受体拮抗剂效果也良好。

通常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二丙酸倍氯米松(每次250~500 μ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每天2次,持续应用4周以上。

推荐使用干粉吸入剂:布地奈德干粉剂200~400μg,每日2次,应用时间一般2~4周。

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每天10~20 mg,持续3~7 d。

目前认为,EB、CV A和哮喘本质也许是一样的,EB可能是疾病的更早期阶段,为此,及早治疗可防止其发展成哮喘。

由于症状长期存在,而且痰中Eos、ECP随着病情变化而动态升降,提示它是一个慢性问题,可能需要长期治疗,为此推荐至少治疗6个月。

7、预后
EB大多预后良好,但有报道最后可发展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不可逆性的气道重塑,但其发生率还未见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