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合集下载

初中图形位置与变换教案

初中图形位置与变换教案

初中图形位置与变换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能够运用平移、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2. 图形的旋转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汽车的左右转弯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

2.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数学中的平移和旋转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图形的平移a. 引入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b. 讲解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c. 示例演示:通过多媒体展示平移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过程。

d. 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进行图形的平移。

2. 图形的旋转a. 引入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

b. 讲解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c. 示例演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旋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过程。

d. 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进行图形的旋转。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5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图转换、物体的运动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平移和旋转知识,总结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 强调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解决。

专题21《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一)》(解析版)2021年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汇编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21《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一)》(解析版)2021年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汇编精讲精练(通用版)

2021年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汇编精讲精练(通用版)专题21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一)一.轴对称【例1】(2019•山东模拟)如图,将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沿虚线剪出的图形展开是()A.B.C.D.【解答】解:如图,将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沿虚线剪出的图形展开是一件上衣.故选:C.8.(2018秋•盐都区期末)将长方形纸对折后画上图案(如图),再沿阴影部分剪下,打开后得到的图形是()A.B.C.【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将长方形纸对折后画上图案(如图),再沿阴影部分剪下,打开后得到的图形是.故选:B.【变式1-1】(2019•中山市)如图所示是围棋棋盘的一部分,在这个44⨯的方格图形中已经放置了5枚棋子,若要将它变为上下左右都对称的图形,则最少还要在棋盘上摆放11枚棋子.【解答】解:如图:-=枚棋子;由图可知,最少还要在棋盘上摆放16511故答案为:11.【变式1-2】(2019春•巨野县期中)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解答】解:如图所示:【变式1-3】(2015春•莫旗校级期末)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解答】解:如图所示,即为所要求的画图:二.镜面对称【例2】(2018春•江宁区期末)如图是小明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形成的像,它的实际时间是( )A.21:05B.12:02C.12:05D.15:02【解答】解:如图实际时间是12:05.故选:C.【变式2-1】(2018春•湛江期末)从镜子里看的样子是()A.B.C.【解答】解:从镜子里看的样子是;故选:C.【变式2-2】(2018•西安模拟)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21:05.【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21:05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21:05.故答案为:21:05.【变式2-3】(2014春•海淀区校级期末)右面是镜子中看到的时间,请画出现实的时间.【解答】解:根据镜对称,画现实时间如下:故答案为:【变式2-4】(2010秋•桂林期末)请圈出在镜子里看到的图象.【解答】解:如图:.三.平移【例3】(2019秋•五峰县期末)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B.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的运动C.荡起来的秋千D.淘气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动【解答】解:A、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B、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属于平移现象;C、荡起来的秋千的运动属于旋转现象;D、在平滑的冰面上滑冰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所以不属于平移的是荡起来的秋千的运动.故选:C.【变式3-1】(2018秋•连云港期末)下面的运动,哪个是平移?()A.B.C.【解答】解:汽车方向盘的运动属于旋转,算盘中拨算珠,算珠的运动属于平移,水龙头的转动属于旋转;故选:B.【变式3-2】(2019秋•宝鸡期末)火车在一段笔直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车身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运用了原理.【解答】解:火车在一段笔直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车身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运用了旋转原理.故答案为:平移;旋转.【变式3-3】(2018秋•建邺区期末)在横线上填“平移”或“旋转”.(1)一辆汽车在一段笔直高速公路上行驶,这时车身的运动是平移,车轮的运动是.(2)钟面上分钟的运动是,秒钟的运动是.【解答】解:(1)一辆汽车在一段笔直高速公路上行驶,这时车身的运动是平移,车轮的运动是旋转.(2)钟面上分钟的运动是旋转,秒钟的运动是旋转.故答案为:平移,旋转,旋转,旋转.【变式3-4】(2019•北京模拟)①帆船图向向上平移了格.②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的图形.【解答】解:①帆船图向上平移了6格;②画图如下:.【变式3-5】(2018春•六合区校级期末)画一画(1)向右平移了格.(2)向平移了格.(3)向平移了格.(4)把上面的小船图向右平移4格.【解答】解:(1)向右平移了6格.(2)向上平移了4格.(3)向左平移了9格.(4)作图如下:故答案为:右,6,上,4,左,9.四.旋转【例4】(2019•高新区)小明去学校,从家出发向东行200米,右转90︒,直行200米,接着右转90︒,直行200米到学校,学校在小明家的()边,距小明家直线距离()米.A.东,200B.南,200C.西,400【解答】解:根据题中方位角度画出行走路线图,由图可知小明去学校,从家出发向东行200米,右转90︒,直行200米,接着右转90︒,直行200米到学校.学校在小明家的南边,距小明家直线距离200米.故选:B.【变式4-1】(2018秋•石家庄期末)下面哪个图形是旋转得到的()A.B.C.【解答】解:由分析知: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所以,旋转后是;故选:B.【变式4-2】(2018秋•格尔木市校级期末)风车的运动是旋转现象,打开车窗是现象.【解答】解:由分析知:风车的运动是旋转现象,打开车窗是平移现象.故答案为:旋转,平移.【变式4-3】(2019•衡水模拟)画出三角形AOB绕点0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解答】解:画出三角形AOB绕点0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图中红色部分).【变式4-4】如图图形中,不能由通过旋转得到的有哪些?圈一圈.【解答】解:如图图形中,不能由通过旋转得到的有哪些?圈一圈(下图).五.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例5】(2019秋•惠州期末)下列图形中,( )的对称轴最多.A .长方形B .正方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梯形【解答】解:A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B :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C :正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D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故选:B .【变式5-1】(2018秋•沙河口区期末)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A .等边三角形B .正方形C .长方形D .平行四边形【解答】解:A 、等边三角形 有3条对称轴;B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C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D 、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 .【变式5-2】(2019秋•嘉陵区期末)图中有 2 条对称轴;如果圆的半径是3cm ,那么每个圆的周长是 cm ,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解答】解:图中有2条对称轴;如果圆的半径是3cm ,那么每个圆的周长:2 3.14318.84()cm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3212()cm ⨯⨯=,宽是326()cm ⨯=, 长方形的周长:(126)236()cm +⨯=; 故答案为:2,18.84,36.【变式5-3】(2015春•绵阳校级期末)画出下面各图的一条对称轴.【解答】解:【变式5-4】(2013秋•安化县期末)如图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相交于O点.①以O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②这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面积是厘米2.③如果在这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画出的这个图形共有条对称轴.【解答】解:(1)以O为圆心,(42)2÷=厘米为半径,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圆;(2)3.14412.56⨯=(厘米),2⨯÷=(平方厘米)3.14(42)12.56(3)以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为对角线,即可作出符合要求的正方形;所作对称轴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2.56,12.56,4.真题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2013•岱山县)正方形有()条对称轴.A.2B.3C.4D.无数【解答】解:如图所示,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故选:C.2.(2012•诸暨市)小明的运动衣号在镜子中的像是,则小明的运动衣号码是() A.15B.12C.21D.51【解答】解:由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顺序与现实中的恰好相反,且关于镜面对称;则小明的运动衣号码是15.故选:A.3.(2008•宜昌)下面的()图形不能由如图图形通过旋转得到.A.B.C.D.【解答】解:如图,故选:B.4.(2007•江阴市)有3条对称轴的三角形是()A.等腰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解答】解: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所以说有三条对称轴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选:C.5.(2019•宁波模拟)关于“图形的运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图形做平移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B.一个图形做旋转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C.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D.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解答】解:A、一个图形做平移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说法正确;B、一个图形做旋转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说法正确;C、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不变,大小变了,所以本题说法错误;D、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说法正确;故选:C.6.(2018•杭州模拟)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A.B.C.D.【解答】解:A、有8条对称轴B、有5条对称轴C、有3条对称轴D、有无数条对称轴;故选:D.7.(2015•西安校级模拟)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长方形B.正方形C.三角形D.圆【解答】解: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三角形最多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所以,对称轴最多的是圆;故选:D.8.(2014•中山模拟)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A.长方形B.正方形C.等边三角形D.圆形【解答】解:在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圆中,对称轴最多的是圆.故选:D.9.(2015秋•慈溪市期末)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B.C.D.【解答】解:有2条对称轴;有4条对称轴;有8条对称轴;有4条对称轴;故选:C.10.(2016春•淳安县期末)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两条对称轴相交于点O,绕O点顺时针旋转()︒后能与原来的等边三角形第一次重合.A.60︒B.90︒C.120︒D.180︒【解答】解:如图所示,︒÷=︒,所以绕点O旋转120︒,等边三角形与原来图形重合.3603120故选:C.二.填空题11.把三颗棋子摆成一个尖朝上的三角形,只移动一颗棋子,使它尖朝下,有3种移法.【解答】解:根据分析移动如下:有3种移法;故答案为:3.12.(2005•溧水县校级自主招生)在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请写出有两条对称轴的字母是H,I,O,X(至少写两个).【解答】解:根据分析,在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有两条对称轴的字母是H、I、O、X;故答案为:H,I,O,X.13.(2013春•瑞安市校级期中)先观察图,再填空.(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2的位置;(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解答】解:(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2的位置;(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3的位置;(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4的位置;(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达图4的位置;(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1的位置;(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1的位置;故答案依次为:2,3,90,180,1,1.三.判断题14.(2015•南湖区校级模拟)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轴有两条.⨯.(判断对错)【解答】解: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没有对称轴.答: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轴有两条,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5.(2017•江阴市)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正确.(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其对称轴,而圆有无数条直径,所以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答: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16.(2009•镇海区)圆和半圆都是轴对称图形,都有无数条对称轴.⨯.(判断对错)【解答】解:圆和半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半圆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故答案为:⨯.17.(2013•上犹县校级模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错误.(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分别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说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但是除等腰三角形外的三角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不能够完全重合,则除等腰三角形外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错误.四.解答题18.(2019•杭州模拟)下面是平移的用“√”,是旋转的用“⨯”表示.【解答】解:19.(2019•杭州模拟)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在括号里画“△”.哪些是旋转?在括号里画“〇”.【解答】解:20.(2019•杭州模拟)连一连.【解答】解:由分析可得:21.(2014春•海淀区校级期末)右面是镜子中看到的时间,请画出现实的时间.【解答】解:根据镜对称,画现实时间如下:故答案为:22.(2012秋•龙海市期中)看图填一填(1)向右平移了格.(2)向平移了格.(3)把向左平移7 格.【解答】解:如图(1)向右平移了5格;(2)向上平移了4格;(3)画图如下:23.如图右面是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请你说出它们所指的时刻.【解答】解:如图,电子表所指的时刻是12:01,指针式钟所指的时刻是11:05;故答案为:12:01,11:05.。

专题24:《图形的位置与变换(四)》小升初数学专题讲练(解析版)通用版

专题24:《图形的位置与变换(四)》小升初数学专题讲练(解析版)通用版

2019-2020学年通用版数学小升初总复习专题汇编讲练专题24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四)一.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2018秋•莆田期末)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方向,小红家在学校的正东方向,两家与学校的距离是300米.则小红家位于小明家()方向上.A.北偏东15︒B.东偏北60︒C.西偏南75︒D.北偏东30︒【解答】解: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方向,小红家在学校的正东方向,两家与学校的距离是300米.则小红家位于小明家北偏东15︒方向上.故选:A.【变式1-1】(2018秋•朝阳区期末)如图表示了小明家、学校、书店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这幅图,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A.书店在小明家的东偏北30150m︒处B.书店在小明家的北偏东30150m︒处C.学校在小明家的西偏南30150m︒处D.学校在小明家的南偏西3050m︒处⨯=(米)【解答】解:503150︒处;所以,书店在小明家的东偏北30150m⨯=(米)503150︒处;所以,学校在小明家的南偏西30150m故选:A.【变式1-2】(2019秋•濉溪县期末)小明从家出发,沿东偏北30︒方向乘车15千米到森林公园游玩.如果按原路返回,小明应该沿西偏︒方向乘车千米才能到家.【解答】解:小明从家出发,沿东偏北30︒方向乘车15千米到森林公园游玩.如果按原路返回,小明应该沿西偏南30︒方向乘车15千米才能到家.故答案为:西、南、30、15.【变式1-3】(2019秋•綦江区期末)填一填,画一画.(1)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60︒方向上m处.(2)小明从家出发,向东走900米到达商场,再向北偏东45︒方向走450米到达图书馆.请在图中分别标出商场和图书馆的位置.⨯=(米)【解答】解:(1)3002600答: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60︒方向上600m处.÷=(厘米)(2)9003003450300 1.5÷=(厘米)商场和图书馆的位置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北偏西60︒;600.【变式1-4】(2019秋•西城区期末)甲船在海上航行,位置如图所示:(1)甲船在灯塔东偏、度方向上,距离km处.(2)港口在甲船南偏东40︒方向6km处.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确定港口的位置,并用“△”标出.⨯=(千米)【解答】解:(1)224答:甲船在灯塔东偏北、30度方向上,距离4km处.÷=(厘米)(2)623港口位置如图所示:故答案为:东;北;30;4.二.比例尺【例2】(2019•武威)在比例尺是1:18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 )千米A .18B .1.8C .180【解答】解:因为比例尺1:18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80000厘米,又因180000厘米 1.8=千米,所以比例尺1:180000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8千米的实际距离.故选:B .【变式2-1】(2019春•永年区期中)张磊准备把长50米、宽38米的长方形菜地画在一张长30厘米、宽25厘米的图纸上,选用下面的比例尺( )会比较合适.A .200:1B .1:400C .1:100D .1:200【解答】解:因为:50米5000=厘米 38米3800=厘米而图纸长30厘米、宽25厘米比例尺为; 30:50001:167≈,25:38001:152=,综合长和宽的比例尺选1:200比较合适.故选:D .【变式2-2】(2019秋•雅安期末)测绘小队测得一条山路的长是2.5km ,按1:500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应画 5 厘米.【解答】解:2.5千米250000=厘米1250000550000⨯=(厘米)答:应画5厘米.故答案为:5.【变式2-3】(2019•吴川市模拟)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解答】解:120千米12000000=厘米, 1120000000.260000000⨯=厘米.答:应画0.2厘米. 【变式2-4】(2019•金水区)如图是小丽以学校为观测点,画出的一张平面图.(1)把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是 1:20000 .(2)生源大酒店在学校 偏 ︒方向 米处.汽车站在学校 偏 ︒方向 米处. (3)中医院在邮电局东偏北60︒方向400米处,请在上图中标出它的位置.(4)小丽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步行,从汽车站经过学校、邮局再到中医院大约需要 分钟.【解答】解:(1)因为200米20000=厘米,则1厘米:20000厘米1:20000=;(2)生源大酒店在学校在学校北偏西30︒处,汽车站在学校南偏西50︒方向,量得学校到生源大酒店的距离是2厘米, 则学校到生源大酒店的实际距离是:124000020000÷=(厘米)400=(米);量得学校到汽车站的距离是3厘米,则学校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136000020000÷=(厘米)600=(米);(3)因为400米40000=厘米,则中医院到邮电局的图上距离是:140000220000⨯=(厘米);如图所示,即为中医院的位置:;(4)量得学校到邮电局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学校到邮电局的实际距离为:112000020000÷=(厘米)200=(米);所以小丽需要的时间为:(600200400)50++÷,120050=÷,24=(分钟);答:小丽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步行,从汽车站经过学校、邮局再到中医院大约需要24分钟.故答案为:(1)1:20000;(2)北、西30、400、南、西50、600;(4)24.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例3】(2019•郑州)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般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A.17点B.19点C.21点D.23点【解答】解:19360000004000000÷=(厘米)36000000厘米360=(千米)3602415÷=(小时)61521+=(时)答:到达B港的时间是21时.故选:C.【变式3-1】(2017•淮安)一种微型零件长0.6毫米,画在一幅图上长为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0:1B.1:10C.100:1D.1:100【解答】解:6厘米60=毫米,60:0.6100:1=;答:这幅图的比例尺100:1.故选:C.【变式3-2】(2019•岳阳模拟)如图是一个平面图.(1)以学校为观测点,丁丁家的位置是西偏北45︒,青青家的位置是北偏东︒.(2)丁丁和青青同时从家出发去学校.丁丁跑步,速度75米/分;青青步行,速度是50米/分.他们到达学校各需要多长时间?【解答】解:(1)以学校为观测点,丁丁家的位置是西偏北45︒,青青家的位置是北偏东26︒.(2)18007524÷=(分钟)15005030÷=(分钟)答:丁丁到达学校的时间是24分钟,青青到达学校的时间是30分钟.故答案为:45,26.【变式3-3】(2019•亳州模拟)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在一幅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四子王旗与北京的距离是3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解答】解:1315000000÷,315000000=⨯,45000000=(厘米),45000000厘米450=千米.答: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50千米.【变式3-4】(2016秋•永州期中)在比例尺是1:75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是12cm,一列货车以每小时90km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几小时后可以到达?【解答】解:1127500000÷90000000=(厘米)900=(千米);9009010÷=(小时);答:10小时可以到达.四.应用比例尺画图【例4】如果请你将你们教室的黑板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画在3分米3⨯分米的白纸上,你会选择下面第()号比例尺.A.10:1B.1:10C.1:1000【解答】解:3分米30=厘米30:3001:10=30:1401:5≈所以应选比例尺即1:10.故选:B.【变式4-1】(2012•武胜县模拟)如图是一张按一定比例尺绘制的平面图,图中的A点(小明家)到B点(学校)的实际距离是500米,C点是公园.先测量再填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5000,学校到公园的实际距离是米.(测量时取整厘米数)【解答】解:(1)量得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又因二者的实际距离为500米,且500米50000=厘米,所以2厘米:50000厘米,2:50000=,1:25000=;(2)量出学校到公园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所以二者的实际距离为:112500025000÷=(厘米)250=(米);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5000;学校到公园的实际距离是250米.故答案为:1:25000,250.【变式4-2】画一画.学校的操场长150米,宽90米,请你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操场的平面图.(请你先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求出图上的长宽厘米数再画图)A 、1:1000B 、1:3000C 、1:9000选择第 B 种比例尺.【解答】解:根据学校操场长宽的实际长度,选择1:3000的比例尺比较合适.3000厘米30=米,所以:平面图的长为:150305÷=(厘米);平面图的宽为:90303÷=(厘米);据此作平面图如下:故选:B.【变式4-3】(2019春•黄冈期末)如图,从A、B两村各挖一条水渠与河相通.要使水渠尽可能短,应该怎样挖.请你在图中画出来.如果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4000,那么A村的水渠实际长多少米?【解答】解:(1)解:如图所示,只要作出从A、B两村到小河的垂线段,所得到的水渠就最短.(2)量出A村到小河的垂线段的长度为1厘米,则1140004000÷=(厘米)40=(米);答:A村的水渠实际长40米.【变式4-4】(2018春•禹城市期中)学校要修建一个操场,长80m,宽60m.请在图中画出操场的平面图(比例尺:1:2000),先计算,后画图,再标上线段比例尺.【解答】解:80米8000=厘米,60米6000=厘米 1800042000⨯=(厘米) 1600032000⨯=(厘米)如图如下:真题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2017•杭州模拟)在比例尺是1:1000的地图上,一个三角形地的底是3.5cm ,高2cm ,这块地实际面积是( 2)m .A .700B .70000C .350D .35000 【解答】解:13.5 3.5100035001000÷=⨯=(厘米)3500厘米35=米122100020001000÷=⨯=(厘米)2000厘米20=米135203502⨯⨯=(平方米)答: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350平方米.故选:C .2.(2012•黄岩区)以雷达站为观测点,海洋舰的位置是( )A .东偏北60︒B .东偏北30︒C .北偏西60︒D .西偏南30︒.【解答】解:根据图示,以雷达站为观测点,海洋舰的位置是北偏东60︒,也就是东偏北30︒. 故选:B .3.(2007•越城区)一种零件长0.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是( )A .1:10B .10:1C .1:100D .100:1【解答】解:5厘米50=毫米,50:0.5100:1=;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00:1.故选:D .4.(2019•杭州模拟)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实际尺寸是88mm mm ⨯,按一定比例所画的图如图,图中所用的比例尺是( )A .1:5B .25:1C .2:1D .5:1【解答】解:440cm mm =40:85:1=答:图中所用的比例尺是5:1.故选:D.二.填空题5.(2018•萧山区模拟)如图是王叔叔坐出租车从家去展览馆的路线图.已知出租车在3千米以内(含3千米)按起步价8元计算,以后每增加1千米车费就增加1.8元.(1)王叔叔家在文化馆东偏的方向上.(2)王叔叔从家经过文化馆去展览馆要行千米的路程.(3)王叔叔坐出租车从家经过文化馆去展览馆需要元出租车费.【解答】解:(1)王叔叔家在文化馆东偏北40︒的方向上.(2)1 (2.2 3.8)250000 +÷16250000=÷1500000()cm=150000015cm km=答:王叔叔从家经过文化馆去展览馆要行15千米的路程.(3)1.8(153)8⨯-+1.8128=⨯+21.68=+29.6=(元)答:王叔叔坐出租车从家经过文化馆去展览馆需要29.6元出租车费.故答案为:东,北40︒,15,29.6.6.(2016•舟山校级模拟)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如果改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5厘米.【解答】解:504200⨯=(千米)200千米20000000=厘米12000000054000000⨯=(厘米)答:图上应画5厘米.故答案为:5.7.(2015•红花岗区)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训练场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训练场的实际面积是 60000 平方米,合 公顷. 【解答】解:133000010000÷=(厘米)30000厘米300=米122000010000÷=(厘米)20000厘米200=米面积:30020060000⨯=(平方米)60000平方米6=公顷答:训练场的实际面积是60000平方米,合6公顷.故答案为:60000,6.8.(2019•山东模拟)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 120 米,实际距离180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解答】解:16120002000÷=(厘米),12000厘米120=米;180米18000=厘米,11800092000⨯=(厘米);答: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120米,实际距离180米在图上要画9厘米;故答案为:120,9.9.(2018秋•莲池区校级期中)以学校为观测点:(1)邮局在学校(东偏北45︒)方向上,距离是()米.(2)书店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3)图书馆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4)电影院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解答】解:以学校为观测点:(1)邮局在学校(东偏北45)︒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2)书店在学校(东)偏(南)(2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3)图书馆在学校(南)偏(西)(15)︒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4)电影院在学校(西)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800)米.故答案为:(1)东偏北45︒、1000;(2)东、南、20、600;(3)南、西、15、400;(4)西、北、30、800.10.(2013•杭州模拟)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学校平面图上,量得校门口到体育馆的距离是6.5厘米,校门口到体育馆的实际距离是650米.【解答】解:16.56500010000÷=(厘米),65000厘米650=米;答:校门口到体育馆的实际距离是650米.故答案为:650.三.判断题11.(2014春•黄梅县期末)如图,小明家在学校的南偏东42︒方向750米处,也就是学校在小明家的北偏西42︒方向750米处. √ .(判断对错)【解答】解:如上图可知,小明家在学校的南偏东42︒方向750米处,是以学校为观测点,再以小明家为观测点,则学校在小明家的北偏西42︒方向750米处.故答案为:√.12.(2015春•中山期中)在比例尺是1:16000000的地图上,是用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l 千米. 正确 .(判断对错)【解答】解:111600000016000000÷=(厘米)160=(千米);答: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l 千米.故答案为:正确.四.应用题13.(2019•萧山区模拟)在比例尺是1:1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房子长9厘米,宽6厘米,这间房子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答】解:19900100÷=(厘米)16600100÷=(厘米)900厘米9=米600厘米6=米 9654⨯=(平方米)答:这间房子实际占地面积是54平方米.五.操作题14.(2018秋•鹿城区期末)根据下面的描述,把小红行走的路线图画完整.÷=(厘米)【解答】解:2001002÷=(厘米)4001004÷=(厘米)3001003如图所示:15.(2018•杭州模拟)百货公司的位置及比例尺如下图所示:(1)少年宫在百货公司南偏西45方向400米处,图中表示少年宫的是B点.(2)小玲家在百货公司东偏北30方向600米处,请在图上表示出来.【解答】解:(1)根据图上的方向可知,少年宫在百货公司南偏西45方向400米处,图中表示少年宫的是B点.(2)6002003÷=(厘米)如图:六.解答题16.(2014•海曙区)学校的操场长150米,宽60米,请你根据比例尺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操场的平面图.(并请你标明比例尺及长宽的厘米数)(1:3000)【解答】解:150米15000=厘米,60米6000=厘米操场的长的图上距离:11500053000⨯=(厘米)操场的宽的图上距离:1600023000⨯=(厘米)如下图所示,就是操场的平面图:.17.(2014•福州)根据下面的要求在图中画图.(1)从金星装饰城修一条到中山路的路,怎样修最近?请在图中画出来.(2)在金星装饰城的正东方向600米处有一建材市场,请你在图中标出它的位置,并标出所画线段的长度.【解答】解:(1)从金星装饰城修一条垂直于中山路的路最近(如图)I ;(2)30000厘米300=米,6003003÷=(厘米)所以图上建材市场位于金星装饰城正东(右)2厘米处(如图):18.(2018秋•鹿城区期末)如图是以小明家为观测点的平面图.(1)书店在小明家 西 偏 ︒方向 米处.(2)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北20︒方向6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学校的位置.【解答】解:(1)2002400⨯=(米)答:书店在小明家 西偏 北30︒方向 400米处.(2)6002003÷=(厘米)学校位置如图所示:故答案为:西;北;30;400.19.(2019•亳州模拟)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在一幅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四子王旗与北京的距离是3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解答】解:1315000000÷,315000000=⨯,45000000=(厘米),45000000厘米450=千米.答: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50千米.20.(2018•杭州模拟)某市有两条路的交点为O,图上有A、B、C点.测量图中的有关长度、角度,并按图中的比例算、填下列问题.(1)其中一点是小玲家,小玲家在靖江路以西.中山路以南方向,小玲家应在C点上,她家离交点O 的实际距离是米.(2)另有一点是小华家.小华家在中山路与靖江路交点O的北偏西30︒方向,小华家在点上,他离交点O的实际距离是米.(3)剩下的一点就是学校的位置了,学校到交点O的实际距离是米.【解答】解:(1)根据图上的方向确定,小玲家在靖江路以西.中山路以南方向,小玲家应在C点上量得点C到点D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距离是:11.53000020000÷=(厘米) 3000厘米300=米答:小玲家应在C 点上,她家离交点O 的实际距离是300米.(2)根据图上的方向和夹角的度数可知,小华家在中山路与靖江路交点O 的北偏西30︒ 方向,小华家在B 点上量得点B 到点O 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12.55000020000==(厘米)50000厘米500=米答:小华家在B 点上,他离交点O 的实际距离是500米.(3)量得学校到点O 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距离:136000020000÷=(厘米)60000厘米600=米答:学校到交点O 的实际距离是600米.故答案为:(1)C ,300;(2)B ,500;(3)600.21.(2017•高台县)如图是雷达站和几个小岛的位置分布图,以雷达站为观测点.(1)A 岛的位置在 东 偏 方向上,距离雷达站 km ;(2)B 岛的位置在 偏 方向上,距离雷达站 km .【解答】解:根据图示方向和距离,量出各方向角可得:(1)A岛的位置在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雷达站48km;(2)B岛的位置在北偏西20︒方向上,距离雷达站60km;故答案为:东,北30︒,48,北,西20︒,60.22.(2010•瑞安市)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瑞安至杭州的长度大约是54厘米.瑞安至杭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解答】解:15427000000500000÷=(厘米)27000000厘米270=千米答:瑞安至杭州的实际距离是270千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位置与变换》-苏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位置与变换》-苏教版(含答案)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一、选择题1.把数字“”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2.在电影院里,小丹坐在小波与小晶之间,小珊坐在小晶的另一边,小平坐在小晶和小丹之间,()坐在离小波最近的位置.A.小晶B.小平C.小丹D.小珊3.学校举行队列表演,排成一个方阵.明明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4),表演的一共有()人.A.16 B.49 C.64 D.814.比例尺表示()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600000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8000005.下面哪些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A.B. C.6.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青家在丫丫家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B.乔乔家在林林家的南偏东45︒的方向上C.丫丫家在青青家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D.小亮家在乔乔家的南偏东30︒的方向上二、填空题1.如果轮船在灯塔的北偏西30︒方向3千米处,那么灯塔在轮船的偏︒方向千米处.2.A、B、C、D是一个长方形的四个顶点,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4);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2);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4.一个精密零件,在比例尺是12:1的图纸上,量得它的长度是6cm.这个部精密零件实际长mm.5.在这些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分别是(填序号).6.如图的钟面是从镜子里看到的,实际钟面上的时刻是.7.如图所示是围棋棋盘的一部分,在这个44的方格图形中已经放置了5枚棋子,若要将它变为上下左右都对称的图形,则最少还要在棋盘上摆放枚棋子.8.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9.一直角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厘米、8厘米,以8厘米长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圈,将出现一个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10.如图,图形B是由图形A按:放大后得到的.图形A与图形B的周长比为,面积比为.11.图1绕点时针旋转度得到现在的图形.图2绕点时针旋转度得到现在的图形.12.如图是广州某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图.(1)此路公交车从游乐园出发,向行千米到达邮局,再向偏40︒方向行千米到达医院.(2)由超市向偏度方向行千米到达电影院,再向偏度方向行千米到达书店.三、判断题1.淘气举左手时,镜子中的淘气举右手. ( )2.774227+的和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 )3.车轮转动和风扇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现象 ( )4.直角三角形绕其中一条边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图形一定是圆锥( )5.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6.在1:1000比例尺的平面图上,量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6厘米,这平行四边形的实际面积是4800平方米( )四、操作题1.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1)用数对表示下列地点的位置.跳跳床碰碰车摩天轮大门(2)激流勇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请你用〇在图中标出激流勇进的位置.(3)海盗船在大门以东600米,再往北200米处,请你用在图中标出海盗船的位置.2.(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A B C.(2)把三角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得到的图形.(3)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ABC放大后的图形.(4)放大后的三角形与放大前三角形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3.按要求画图.(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的().()(3)如果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4.按要求在下面方格中画图.(1)画出将圆O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平移后O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画出三角形ABC绕顶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3)点A在点P的偏︒方向上.(4)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5)画出长方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5.根据下面条件在图中标出各地的位置.学校正西方向500米是少年宫,少年宫正北方向300米是动物园,动物园东偏北30︒的200米处是医院.先确定比例尺,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1)你选用恰当的比例尺是.(2)在下边的平面图中画出上述的地点.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B.5.B.6.C.二、填空题1.南,东30,3.2.(1,2).3.3,1,1.4.5.5.4,①③④⑤.6.5:20.7.11.8.9.圆锥,301.44.10.:2,1,1:2,1:4.11.B,顺,90;B,逆,180.12.东、1.5、北、东、2;南、东60、1.8、北、东70、2.5.三、判断题1.√2.√.3.√.4.⨯.5.√.6.√.四、操作题1.解:(1)跳跳床的位置在(3,2),碰碰车的位置在(5,1),摩天轮的位置在(6,5),大门的位置在(0,0).(2)激流勇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也就是在第4列,第3行.(3)根据平面图的方向,海盗船在大门以东600米,即向东6格,再往北200米处,即向北2格就是海盗船的位置.作图如下:故答案为:(3,2)、(5,1)、(6,5)、(0,0)2.解:(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4,3)B、A、(1,1)(5,1)C.(2)把三角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得到的图形(图中红色部分):(3)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ABC放大后的图形(图中绿色部分):(4)由于放大后三角形各边长是原三角形的2倍,因此放大后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周长的比是2:1;放大后的三角形与放大前三角形面积的比是:(842):(422)⨯÷⨯÷=16:44:1=.故答案为:((4,3),(1,1),(5,1),2:1,4:1.3.解:(1)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1,如下图所示:此时点B的位置为(7,6)答: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6),故答案为:7,6.(2)三角形按1:2的比例缩小后得到图形2,如下图所示.缩小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比是1:2,所以它们面积的比是1:4,答:缩小后的面积是原面积的1.4(3)如图,图形3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它是一个长方形,它的对称轴有2条,分别是对比中点所在的直线.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如上图所示:4.解:画图如下,(1)画出将圆O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平移后O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11).(3)点A在点P的北偏45︒︒方向上.(5)(82)(42)(84)÷⨯÷÷⨯=÷8321=4答:画出长方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1.4故答案为:8,11,北,西,45,1.45.解:(1)因为500米50000=厘米,=厘米,200米20000=厘米,300米30000所以可以选用1:10000的比例尺;则1⨯=(厘米),500005100001300003⨯=(厘米),100001200002⨯=(厘米);10000(2)所画地点如下图所示: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教学设计与反思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教学设计与反思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教学设计与反思本节课为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134135的教学内容。

是一节有关图形的位置与变换的复习课,属于空间与图形中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教材主要帮助学生回忆平面图形变换的有关方式、方法,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变换的方法,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能熟练的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复习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

复习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以及放大缩小的操作。

2.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3.使学生能熟练的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运用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

【教学重点】按要求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以及放大缩小的操作。

【教学难点】准确的操作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设计理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轴对称以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掌握相应操作技能。

运用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动,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步骤】1.游戏导入,唤起旧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吗?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游戏中用到了那些数学知识?问:游戏中用到了那些数学知识呢?生答师板书:平移、旋转师:平移和旋转是我们学过的图形与变换的知识。

问:那么,除了平移和旋转以外,你还学过哪些有关图形与变换的知识?生答师板书:放大或缩小、轴对称图形问: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啊?2.操作体验,回顾梳理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怎样把一个图形进行这些变换呢?为了帮大家更好的回顾这些知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作业纸,请大家根据要求先做一做,再结合这些图形想一想分别是怎样变换的。

苏教版六年下图形的变换与位置课件之一

苏教版六年下图形的变换与位置课件之一

19
a
20
a
21
a
22
a
2
请大家回忆回忆
1.变化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 哪些?
2.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只改变它的大小?
a
3
变换图形位置可以把 图形平移旋转
改变图形大小可 以把图形按比例
放大或缩小
a
4
a
5
a
6
a
7
a
8
a
9
a
10
O
a11Oa Nhomakorabea12
O
a
13
O
a
14
O
a
15
O
a
16
O
a
17
a
18
a
a
1
教学目标
• 1.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从整体上进一 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会用平移、旋 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 图形,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 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 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3.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图形变换与位置

图形变换与位置

图形变换与位置
一图形的变换 (一)轴对称图形
1.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特征:①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侧能够完全重合,两侧对称的点完全重合,对称的线段完全重合。

②对称点到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相等。

(二)图形变换
1.对称:①找准对应点的位置②无坐标时,根据对应点到对称轴间的距离相等。

2.平移与旋转:①对应点的平移②对应点的旋转
3. 缩放:对应线段同时缩小或扩大。

二图形与位置
(1)比例尺及坐标方位比例尺:一般以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
(2)根据方向、距离确定位置①首先确定方向②根据比例尺确定直线距离
(3)路线描述:①坐标原点——参照物②目标相对于参照物方向③目标到参照物的距离
(4)用数字标注位置:①坐标原点——参照物;②目标相对于参照物方向;③目标相对于参照物的角度;④目标到参照物的距离。

专题20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学生版)

专题20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学生版)

知识点01:轴对称变换【高频考点精讲】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等。

2、轴对称性质(1)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3、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2)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

4、最短路线问题在直线l上方有两个点A、B,确定直线l上到A、B的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可以通过轴对称来确定,即作出其中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对称点与另一点的连线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所求。

知识点02:平移变换【高频考点精讲】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2、平移的两个要素:(1)图形平移的方向;(2)图形平移的距离。

3、平移性质: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且相等。

4、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1)坐标点P(x,y)向右平移a个单位,得出P(x+a,y);(2)坐标点P(x,y)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出P(x﹣a,y);(3)坐标点P(x,y)向上平移b个单位,得出P(x,y+b);(4)坐标点P(x,y)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出P(x,y﹣b)。

知识点03:旋转变换【高频考点精讲】1、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2、旋转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拓展:3 图形变换与确定位置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拓展:3 图形变换与确定位置 全国通用

第3讲游玩魔幻乐园----图形变换与确定位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结合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移与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与旋转。

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数出平移的格数,并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

2.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数对表示的位置及周围情况推理出该整体的数量。

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与旋转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问题解决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与猜想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合作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一系列的运算定律简便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会画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并能够用数对表示对应点的位置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解析:题干“平行四边形在不停的平移”下划线。

“用(6,3)表示图形变化后的C点位置”下划线。

下一步:标出C1(6,3),将C点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1格平移到C1(6,3)的位置。

(整个图形也随C点平移,原图位置改成全虚线)答案:A(3,8) ,B(1,6),C(1,2),D(3,4)A1(8,9),B1(6,7),C1(6,3)D1(8,5)。

2、讲解过程(1)学生审题,寻求解决方法。

师:请认真审题,你知道图形是怎样变换的吗?①师:还有其他的平移方法吗?②(2)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3)教师注意巡视学生表示的情况,集体核对正误。

(4)汇报答案。

师:几个好朋友也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题目,这时大门打开了,里面又有什么有趣的问题等待着它们呢?(二)探究类型之二1、过渡语①生1:我们根据(6,3)可以在图中标出变化后的C点位置,那么可知C 点是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1格。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教学课件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教学课件

知识点二 图形与位置
4.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
•③测量出观测点到观测目标点的长度。④只要把方 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就能精确地确定平面 内物体的位置。
知识点二 图形与位置
5.根据行、列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
行、列 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 前往后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列与行的数序都从0 开始,0既表示列数的起点,也表示行数的起点。 第几列和第几行都直接用数标在横轴和纵轴上。) 数对 在数对有两个数,在表述的时候,应该先表 示列数,再表示行数,前后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①确定方向;②根据实际距离及图纸的大小确定比 例尺;③求出图上距离;④以某一地点为起点,根 据方向和图上距离确定下地点的位置,再以下一地 点为起点继续画。
知识点二 图形与位置
1.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来描述物体 的位置。 2.用东、西、南、北描述位置 。
•能辨认东、南、西、北,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 下;从东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东、南、西、 北;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认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绘制地图时,一般规定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 方,左面表示西方,右面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 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知识点一 图形与变换
1.轴对称图形
• 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着,折痕两 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 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画法: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根据对称图 形的特点(即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确 定各对称点的位置,再连接各对称点。
知识点一 图形与变换
2.平移和旋转
•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移动,而 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像这样的物体或图 形所做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

16第十六周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16第十六周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一、本周主要内容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二、本周学习目标(1)图形与变换1、使学生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促使他们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图形与位置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考点分析(1)图形与变换1、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沿指定方向平行移动规定距离。

决定平移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图形的旋转:决定旋转后图形位置的关键也有两个:一是旋转的方向,二是旋转的角度。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变换图形的位置,不能改变图形的大小。

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不能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

4、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图形与位置1、用上、下、前、后、左、右来确定位置,主要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等方向来确定位置,或用方向和距离相结合来确定位置,既可以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用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3、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主要用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典型例题】例1、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画“√”,并画出对称轴。

2019精选教育年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课件-第五章第三课时 图形的变换、位置与方向|人教新课标 (共48张PPT).ppt

2019精选教育年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课件-第五章第三课时 图形的变换、位置与方向|人教新课标 (共48张PPT).ppt
精析:根据数对的意义知道,在数对中,第一个数 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所以B点对应的列数 是3,行数是1,由此得出B点的位置是(3,1)。 答案:(3,1)
举一反三 11. 王东在班级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4),那么王东坐
在教室的第( 4 )行,第( 7 )列。 12. 电影票上的“4排5号”记作(5,4),则9排3号记作
( 3,9 )。
13. 照样子写出下图中各字母的位置。
A(2,1)、B( 1 , 2 )、C( 2 , 5 )、 D( 3 , 3 )、E( 5 , 3 )、 F( 4 , 2 )、G( 6 , 0 )
题型六
【例6】填一填,画一画(如图①)。
(1)书店在区政府(
)方向(
)米处。
(2)图书馆在区政府(
A. 11条
B. 12条
C. 15条
D. 无数条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画“√”,错误的画“×”)
1.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的高。( ×) 2.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 )
3. 线段也是轴对称图形。( √ )
三、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略
小考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面的图形中,( C )是由旋转得到的。
正解:×
类型2 对空间立体图形的感知能力较差。
【例2】从上面观察这个图形
,你看到的
图形是( )。
A
B
C
错解: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观
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C,从侧面看到
的图形是B,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A。
正解:A
针对性练习 一、以下四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共有 ( D )。
东偏北45° 南偏西45° 西偏北45°

图形变换与坐标规律总结

图形变换与坐标规律总结

图形变换与坐标规律总结一、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变换的关系,通过点的坐标的变化可得到图形变换的规律.总结如下: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1,2)、(2,6)、(3,2)、(4,6)、(5,2),并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认为它是一个什么图形?解析:通过正确的作图可得,按题目的要求连接后,得到一个图形,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M”型。

图1 图2变换1:将图1中的点A、B、C、D、E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再将所得的点A1、B1、C1、D1、E1按题目中的连接方式连接,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解析:点A1(2,2),B1(4,6),C1(6,2),D1(8,6),E1(10,2),按要求连接起来如图2所示.和原图形比较,M字图被横向拉长为原来的2倍.总结规律:(1)当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n(n>1)倍时,则图形被横向拉长原来n倍;(2)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n(n>1)时,则图形被纵向拉长原来的n倍.(3)当横坐标、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n(n>1)倍,则所得图形形状不变,大小变为原来的n2倍.变换2:将图1中的点A,B,C,D,E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加上3,再将所得A2,B2,C2,D2,E2点按题目的要求连接,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有什么变化?解析:点A2(1,5)、B2(2,9)、C2(3,5)、D2(4,9)、E2(5,5).按要求连接后,所得的图形如图3所示,与原来的图形相比,M字形大小、形状不变,而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图3总结规律:(1)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增加(或减少)n个单位长度,则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了n个单位长度.(n>0);(2)当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增加(或减少)n个单位长度,则图形向右(或左)平移了n个单位长度.(n>0)变换3:将图1中的点A,B,C,D,E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1,再将所得A3,B3,C3,D3,E3点按题目的要求连接,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有什么变化?图4解析: A3(-1,-2)、B3(-2,-6)、C3(-3,-2)、D3(-4,-6)、E3(-3,-2).所得的图形如图4所示,与原图形相比,M字形绕O点旋转了180度,即两个图形关于O点成中心对称.总结规律:(1)横、纵坐标分别乘以-1,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2)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横轴成轴对称;(3)当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时,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纵轴成轴对称.二、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的应用例1如图5,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是:A(-2,5)、B(-4,3)、C(-1,2),这三个顶点的纵坐标不变,将横坐标都加上5,得到A′、B′、C′,写出点A′、B′、C′的坐标,并画出△A′B′C′,△A′B′C′与△ABC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析:A(-2,5)、B(-4,3)、C(-1,2)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加上5,得到对应点的坐标分别是:A′(3,5)、B′(1,3)、C′(4,2),顺次连结A′B′、B′C′、C′A′,即得△A′B′C′.比较△A′C′B′与△ABC可以发现:△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B′C′.图5 图6例2如图6,已知△ABC三个顶点A(-2,4),B(-4,2),C(-1,1),将点A、B、C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1,得对应点A′、B′、C′.写出点A′、B′、C′的坐标,并画出△A′B′C′,△A′B′C′与△ABC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析:A(-2,4),B(-4,2),C(-1,1)的横、纵坐标都乘以-1,得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2),C′(1,-1).作出点A′、B′、C′,顺次连结A′B′、B′C′、C′A′,即得△A′B′C′.比较△A′B′C′与△ABC可以发现:△A′B′C′是由△ABC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例3如图7,已知△ABC,A(1,4),B(3,1),C(-2,2).将点A、B、C三点的纵坐标都乘以-1,横坐标不变,得对应点A′、B′、C′,写出点A′、B′、C′点的坐标,并画出△A′B′C′,比较△A′B′C′与△ABC,△A′B′C′与△ABC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7解析:A(1,4),B(3,1),C(-2,2)的纵坐标都乘以-1,得A′(1,-4),B′(3,-1),C′(-2,-2).顺次连接A′B′、B′C′、C′A′,得△A′B′C′.比较△A′B′C′与△ABC可以发现:△A′B′C′是由△ABC关于x轴对称得到的.例4已知△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2),B(1,3),C(2,-2),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乘以2,所得的对应点分别是A′、B′、C′,写出A′、B′、C′点的坐标,并连接A′B′、B′C′、C′A′,比较所得△A′B′C′与原△ABC,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析:A(0,2),B(1,3),C(2,-2)各点的横坐标分别乘以2,得对应点的坐标分别是A′(0,2),B′(2,3),C′(4,-2),顺次连结A′B′、B′C′、C′A′,得△A′B′C′′,可以发现△ABC 被横向拉伸了2倍.图8 图9例5 如图9,已知△ABC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4,0),B (1,0),C (-1,4),将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21后,得对应点为A ′、B ′、C ′,作出△A ′B ′C ′,将 △A ′B ′C ′与△ABC 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A (-4,0),B (1,0),C (-1,4)纵坐标乘以21,得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A ′(-4,0),B ′(1,0),C ′(-1,2),顺次连结A ′B ′、B ′C ′、C ′A ′得△A ′B ′C ′,比较△A ′B ′C ′与△ABC ,△ABC 被纵向压缩了21. 试一试身手1、在直角坐标系中,(1)描出下列各点,并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5,0),(-5,4),(-8,7),(-5,6),(-2,8),(-5,4);(2)把(1)中的图案向右平移10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图案.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按照变换规律,第五次变换后得到的三角形A5的坐标是,B5的坐标是.参考答案1、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在下面的坐标系中描出各点,再依次用线段将其连接起来,即可得出坐标系中y轴左边的图形,再依据要求将各点分别向右平移10个单位,并依次连接各点即可得出y轴左边的图形向右平移10个单位后的图形,如下图所示.2、解析:观察给出的各点的坐标可知:对A、A1,A2,A3而言,后面各点的横坐标分别是前面点的横坐标的2倍,为2n(其中n为各点的下标序数).而纵坐标不变都为3;对2 n(其中n为B、B1,B2,B3而言后面各点的横坐标分别是前面点的横坐标的2倍,为1各点的下标序数),纵坐标不变都为0,由此可知第五次变换后A5的坐标为(32,3),B5的坐标为(64,0).。

方向、位置与图形变换

方向、位置与图形变换

方向、位置与图形变换知识汇总1、对称: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3、成轴对称: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或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而这个中心点,叫做中心对称点。

5、旋转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0度< 旋转角<360度)6、注:所有的中心对称图形,都是旋转对称图形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8、平移三个要点:a 原来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和平移后的图形是全等的。

b 平移的方向。

(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东偏南n度,东偏北n度,西偏南n度,西偏北n度)c 平移的距离。

(长度,如7厘米,8毫米等)9、平移特点:a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

b 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c 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10、图形的缩放:按一定的比例,使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对应的线段长度比相等。

11、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a、形状不变,大小发生变化b、变化后的长度:原来的长度的值相等不同点:a、放大:比的前项大于后项,比值大于1. 如:3:1 放大。

b、缩小:比的前项小于后项,比值小于1,如:1:2 缩小。

12、展开图:就是将制件的表面按一定顺序而连续地摊平在一个平面上所得到的图样。

13、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134——135
教学目标: 1、复习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复习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以及放大缩小的操作。

2、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3、使学生能熟练的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运用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

教学重点:按要求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以及放大缩小的操作。

教学难点:准确的操作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设计理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轴对称以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掌握相应操作技能。

运用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动,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步骤
一、复习图形与变换:
问:同学们!你玩过“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吗?
学生回答 (玩过)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游戏中用到了那些数学知识?
(播放视频)
问:游戏中用到了那些数学知识呢?
学生回答(平移、旋转)
师:平移和旋转是我们学过的图形与变换的知识。

那么,除了平移和旋转以外,你还学过哪些有关图形与变换的知识?
学生回答(放大或缩小)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怎样把一个图形平移、旋转、放大或缩小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方格纸举例说明怎样把一个图形平移、旋转、放大或缩小的。

学生独立画图,师巡视指导。

展示汇报 :
问:谁能到前面来说说你的方法?
指名学生展示汇报
师:你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指名学生补充
师:刚才这位同学在汇报的时候把过程和方法说的非常具体,下面谁还能像他一样再来说一说?
学生展示汇报,注意不同的方法。

问: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
同位之间互相检查,集体交流总结。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把图形进行了平移、旋转、放大或缩小,从而我们得出:无论把一个图形怎样平移,首先都要找出对应点,然后还要考虑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而把一个图形旋转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旋转的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把图形的每条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

在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则要根据新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来画。

(师边总结边相应板书)
二、复习图形与位置
师:刚才我们整理了图形与变换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再来复习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板书:图形与位置)
问:你知道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结合着一幅图片来具体回忆以下!
【出示图一】
问:图中a点的位置可以怎样确定呢?
生:A点在图中的位置用数对(3,3)表示。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谁还能用这种方法再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
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A点在灯塔的北偏东45度方向200处。

师:他的说法对吗?
问:刚才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A点的位置,那么,用了哪两种方法呢?
生:数对、方向和距离。

师:同学们用来数形结合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板书:数对、方向和距离)
师:以上我们回顾和整理了图形的位置与变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利用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形象的认识和解决有关问题。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道题!
三、课堂练习
【出示题一】
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然后将得到的图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再向右平移5个格。

(图略)
师:我先问一问同学们,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啊?
指名学生说
小结: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2号作业纸,完成上面的问题。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问:谁能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指名学生汇报
师:大家同意他的方法吗?
有不一样的吗?
指名学生补充
师:同学们最终画出的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同位之间互相检查。

【出示题二】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指名学生回答
问:为什么选3呢?(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吗?
看来,只有把方向和距离都说清楚,才能准确找到渔船的位置。

问:如果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你准备怎样准确有效地传递求救信息呢?
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只有尽量把自己的情况说的准确具体一些,我们才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援和帮助。

师:同学们!这几天人们谈论最多的师什么话题啊?
生:四川大地震。

师:对!在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地震。

数以万计的生命瞬间被埋在废墟之中,数十万的人们失去了他们美好的家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灾情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出示题三】
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和救援人员迅速的经成都到达都江堰,但是地震对道路的损坏极为严重,救援部队决定乘直升机前往受灾最严重的汶
川和绵竹地区,同学们能用所学的知识为救援部队报告汶川和绵竹的位置吗?
指名学生说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确定汶川和绵竹的位置的?
生:利用方向和距离相结合的方法。

师:那么,你又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距离的呢?
指名学生回答
师:其实,救援部队也是利用方向和距离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汶川和绵竹的位置的。

从而快速的到达重灾区,全力抢救灾区群众。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灾区人民筑起一条条生命的通道。

在这儿我们也衷心的祝愿奋斗在救灾前线的所有的人都平平安安!
四、课外拓展
课下利用图形的位置与变换的有关知识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

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巩固了哪些本领。

教后反思:
本节复习课不论是知识网络的梳理还是学习方法的改善,我都力求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想运用新课程理念上好这节新增内容的复习课。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本节课所设定的目标是:1、借助方格纸能准确的将图形平移和旋转;并能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2、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描述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或缩小的变换过程。

3、使学生较熟练的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并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难点是准确的操作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

1、建构成复习课模式,使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总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构建了“回忆——整理——交流——总结——应用“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他们认为可行的方式把图形的位置与变换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方法,沟通其间的纵横联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分知识的结构,在自主探索、整理、对比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思路,最后相互分析,相互评价,相互检查,达成共识,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所以我采取边回忆边总结的方式。

试着构建知识网络图,然后通过展示,介绍整理思路,再相互对比交流、补充、完善,教学中的重点环节我都有效地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真正起到了“组织、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不仅把学习的时间、思考的空间、展示的机会留有余地给了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使课堂的40分钟发挥了超值的效益。

3、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人们常说: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充实。

在本节课中,我始终注意保持和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

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每一次心灵感受。

对于他们在课堂教学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师尽量把发现的空间、思考的空间、学习的空间以及获展示自我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的发挥潜能和创造欲,从而真正优化课堂教学。

总之,通过今天的教学,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所有的教学都应基于学生的经验来教学,从生活入手,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引出学习的欲望。

在过程中能由学生观察、发现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一定会使老师领略到更多的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