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7
高三语文第一轮教案复习资料范文总汇
![高三语文第一轮教案复习资料范文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cc3f57c73968011ca2009106.png)
高三语文第一轮教案复习资料范文总汇高三语文第一轮教案复习资料大全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一些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三语文第一轮教案复习资料范文总汇一语言表达?仿用仿用,在修辞学上称为仿拟。
这是传统的表达手段。
高中语文读本选用的清人全祖望所写的《梅花岭记》中就有很典型的例子: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洪承略为什么大为恼怒,急忙呼喊部下将孙兆奎推出却斩杀呢?洪承畴原来是明代大官(经略),督师松山抗拒清兵,后来投降了清人。
明朝还以为他已殉难并大肆祭奠。
洪承畴内心畏惧在扬州抗清的史可法(人称史阁部)。
虽然史可法已经殉难,但洪承畴心有余悸,于是乘机向孙兆奎打听:“您在军队中,确实知道在扬州,抗清的阁部史可法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孙兆奎仿用他的句式,针锋相对地反问道:“您从北方来,确实知道在松山殖难的督师洪承畴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这句话触动了洪承畴的痛处,气急败坏的洪承畴,“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在鲁迅和毛泽东的文章中,这类仿用经常可见。
从仿用到创新,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一、仿用的基本形式高考仿用类试题,大致有下列三种:1.续写这种仿用的基本做法是:按照既定的内容,仿照上文规定的句式,接着往下写。
这种仿写的形式,与“扩展语句”相似。
例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号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纳目》的问世!这是较早的一道高考仿用题。
提供的是一段议论的文字。
第一句是论点,第二句以李时珍为例作论证。
画线句总体上是一个假设复句。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3c2a5bb4cf7ec4bfed047.png)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
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
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
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a285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78.png)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一、成语积累1、生吞活剥:〈贬〉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2、始作俑者:〈贬〉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首屈一指:〈褒〉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
4、死得其所:〈褒〉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5、弹冠相庆:〈贬〉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6、叹为观止:〈褒〉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7、特立独行:〈褒〉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8、偷工减料:〈贬〉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9、推波助澜:〈贬〉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10、蔚然成风:〈褒〉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形成风气。
11、闻过则喜:〈褒〉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
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12、无独有偶:〈贬〉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13、无所不为:〈贬〉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14、无微不至:〈褒〉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15、无以复加:〈贬〉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
16、小题大做:〈贬〉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17、寻章摘句:〈贬〉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一唱一和:〈贬〉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多含贬义)。
19、一团和气:〈贬〉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20、亦步亦趋:〈贬〉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21、蝇营狗苟:〈贬〉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22、越俎(zǔ)代庖:〈贬〉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见于《庄子·逍遥游》)。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f3425a5aa417866fb84a8e9b.png)
北镇市高级中学20XX级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文言文——翻译【考纲要求】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能力层级为B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
【教学重点】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意思。
【教具媒体】多媒体【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一、考点阐释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驾御这一题型。
二、知识链接(一)链接高考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译: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字:赐、复、民业、力争各 1 分,句意 1 分)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译: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关键字:偕、伏阙、入、不食各 1 分,句意 1 分)(二)文言文翻译原则:三字要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是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达到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实例分析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翻译:希望您详细说明我不敢违背恩德。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七篇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04bfa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c.png)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七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七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都有哪些?语文是让学生学习和使用母语的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时无刻不在。
所以同学们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实践中体验和掌握使用语文的规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贝克特及荒诞派戏剧;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征;3.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4.通过了解世界现代文学创作的绚烂色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在上学期学过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和斗争。
课本节选了全剧的最后一场。
先写了朱丽叶殉情,然后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最终使两个仇家合解。
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蕴含着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然而,世界现代文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荒诞派戏剧在巴黎戏剧舞台上的上演,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被打破了,贝克特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我们今天要学的《等待戈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三、学生谈阅读过后的直接印象,尽量让学生寻找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之处。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
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
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189e1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b.png)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细致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
老师编写教案是一个探讨教学支配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员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1《红楼梦》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在比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检”这一重大事务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大观园、贾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相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及必定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向。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抄检”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接受“阅读评点式”教学。
因课文较长,所以必需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又由于《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前后关联,交织贯穿,严密有机,没有哪一章节可以完全从书中独立出来而不牵连四周筋络(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是难以节选的),所以学习本文(即第74回)应适当联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与课文前后有关联的情节内容,辅以精要的评点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课文在全书中的作用。
媒体设计课前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音乐,把学生带入《红楼梦》那特有的惆怅感人的氛围之中。
结课时再播放电视剧《抄检大观园》的情节、画面,与课文比较学习,以加深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空前的,到目前为止也是绝后的文学奇迹,毛泽东把它与中国古代“四大独创”同日而语。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人们对它阅读、探究的热忱经久不衰。
今日我们学习在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章节,也是情节进展中的一个大事务、大波澜——《抄检大观园》。
(解说:此导语旨在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爱好和重视,以及对《红楼梦》的阅读爱好。
)二、解题课文选自《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抄检”,搜查并没收,是课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检的起因”“谁抄检谁”“抄检什么”“抄检过程”“抄检结果”等问题。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精品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394590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4.png)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语音部分一、考点分析《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的字音。
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法。
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实力,精确地推断其正确与否。
实力层次为A级,一般占3分。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与《一般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
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简单读错的字,采纳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
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语音的复习要留意以下几点:①积累生字、疑难字。
除了驾驭3500个常用字以外,还应积累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且编者已注音、释义的生字以与一些疑难字。
做到在阅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准的难读字,如“盥”àn、“龋”qǔ。
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如“普遍”的“遍”,不读“àn”,而读“àn”。
②留意多音多义字。
(1)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好”,读 hào(动词)“喜好”,读hǎo(形容词)“好孩子”。
(2)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恶”,读“ě”,作“恶心”讲,读“è”,作“凶狠”讲。
(3)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薄”,书面语读“bó”,薄弱,口语读“báo”,厚薄。
(4)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巷”,一般读“à”,(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就读“hà”了。
③留心形近异音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它们的读音却不同。
如“莠”与“秀”字形相近,但读“yǒu”,假如读成了“ù”,则错了。
在语音识记中,肯定要克服“识字认半边”的现象。
语音复习,要弄清错读的缘由,养成正确识记一般话字音的良好习惯,可采纳平常点滴积累,考前强化识记的方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7礼运(节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7礼运(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546ff3f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8.png)
课文7礼运(节选)一、基础夯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行()②与()③修()④矜() ⑤分() ⑥归()⑦作()答案①施行②同“举”,推举③培养④同“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⑤职分⑥指女子出嫁⑦兴起2.理解性默写①《礼运(节选)》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礼运(节选)》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礼运(节选)》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3.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得分点:恶、不必、状语后置句)二、重点梳理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使使使小篆隶书楷书“使”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吏声(韵母相同)。
表示支使、派遣。
义项例句①使.老有所终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③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④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原列传》)⑤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答案①叫,让②命令,派遣③使者④出使⑤假使,假如“使”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1724a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d.png)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1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集体备课组教研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针对上学年教与学的不足,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高三年级部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考点突破第一轮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扎实打好基础,积极备考。
二、教学目标及工作任务(一)教学目标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的工作任务1.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继续规范学生的学习语文行为,促进学生快乐自觉地学习语文。
2.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取高效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3.加强基础练习,改进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三、教学工作(1)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1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重点讲成语第2周:辨析并修改病句第3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4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5周:阅读评价中外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第6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及虚词的用法第7、8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第9周:筛选文言文信息第10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11周:半期考试,分析总结第12周:翻译文言句子及文言语段断句第13周:鉴赏诗歌形象第14周:鉴赏诗歌语言第15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16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第17周: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第18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19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20周:阅读鉴赏中外散文第21周:阅读评价中外传记第22、23周:作文专题训练及期终考试以上时间安排并非固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作适当调整。
高三语文早读学案
![高三语文早读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2df1f3910ef12d2af9e7b8.png)
高三语文早读学案制作:黄传政时间:2012-4-20一、读一读迫切pî毗邻pí湖泊pō嫔妃pín叛逆pàn一曝十寒pù匹配pǐ手帕pà迫击炮pǎi剽悍piāo心广体胖pán泡桐pāo越俎代庖páo炮烙páo糟粕pî怦然心动pēng臧否pǐ癖好pǐ精辟pì屏蔽píng迫切性pî横剖面pōu滂沱大雨滂沱pānɡ奇葩pā解剖pōu 辟谣pì言论精辟精辟pì频繁pín 扒手pá步履蹒跚pán 坍圮pǐ否极泰来pǐ心怀叵测pǒ返璞归真pú剖析pōu 毗连pí土坯毛坯pī河畔湖畔pàn 沁人心脾pí磅礴pánɡ刨除páo 刨根问底páo 胸脯pú二、写一写水泄不通一切就绪提要钩玄响彻云霄气冲霄汉循规蹈矩积毁销骨瑕瑜互见遐思迩想举止安详面目慈祥销毁证据骁勇善战宵衣旰食报销单据胁从不问休养生息寒暄客套喧宾夺主徇私枉法以身殉情循序渐进照本宣科不肖子孙熄灭嬉笑威胁协助舷梯型号行踪外形薪尽火传必需品搜寻录像机照相机嬉戏吉人自有天相目不暇接歪门邪道烟消云散歆享风姿潇洒气喘吁吁遐思面容安详芯片胁迫邂逅惺惺相惜反其道而行之心有灵犀一点通百废待兴翔实好像销毁迅雷不及掩耳宣泄销蚀体恤主旋律声讯台自诩猩红流线型歪风邪气通宵达旦口型口形绪论协奏曲瑕不掩瑜骁勇肖像白璧微瑕迁徙莫须有在所不惜下马威夜宵笔法娴熟渲染端详三、想一想,背一背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例释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例如:1、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不用来形容花木。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10ec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c.png)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语文知识,巩固基础;2. 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进行简单提问,复习学生上次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分别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讲解,带领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 整理知识总结,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综合练习(30分钟)1. 进行综合练习,包括语法、作文等方面的练习。
2.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文学鉴赏(30分钟)1. 教师讲解一篇名篇或优秀作品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并进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
2.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教学,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有了较好的复习,对重点和难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文学鉴赏的活动,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文学素养。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下一步,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复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蜀道难》这首古文诗,了解作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2. 掌握古文诗的基本意义和诗歌形式,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读;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蜀道难》的基本内容和含义;2. 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抒发,把握作者表达的主题;2.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解析诗歌。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53366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c.png)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 词语辨析- 语法演练- 古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写作练习2. 文学常识和作品阅读:- 古代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作品- 作品解读和赏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语言文字知识和作品解读等,提供学生必要的知识储备。
2. 练习法:通过词语辨析、语法演练等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提高运用能力。
3. 阅读法:通过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品解析能力。
4. 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第一阶段:整体规划和重点明确- 了解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的意义和目标。
- 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 确定重点和难点内容。
2. 第二阶段:知识点和技能讲解- 依次讲解词语辨析、语法演练、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和技能。
- 提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进行操作演练。
3. 第三阶段:文学作品阅读和解析-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解析。
- 解析作品的结构、语言和主题等要素。
4. 第四阶段:综合训练和应用实践- 进行综合性的语言文字练习,如作文、辨析题等。
- 提供实际应用情景,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日常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2. 通过作业和练习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3. 通过考试和测试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语文教材和教辅书籍。
2.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
3. 作文模板和写作范文。
七、教学反馈: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八、教学总结: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巩固和复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37-39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37-39](https://img.taocdn.com/s3/m/162667db9e31433239689380.png)
早读学案胡汉时,李陵受诏抗胡()人,后困降于胡。
皇上诛其族。
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
”大臣皆不敢言。
如此,国胡()以富强?汉时,李陵受诏抗胡(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人,后困降于胡。
皇上诛其族。
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
”大臣皆不敢言。
如此,国胡(什么)以富强?患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
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
其师患()其未得要领。
一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
归之,训曰:“人之患()在自诩,此或终为患()也。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
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
其师患(担心)其未得要领。
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
归之,训曰:“人之患(毛病)在自诩,此或终为患(灾难)也。
”或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于嬉,嗜玩,或()逃。
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
为学或()匪恒,则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
众人以为愈之功。
后或()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未易量。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迷惑) 于嬉,嗜玩,或(有时)逃。
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
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有的)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
众人以为愈之功。
后或(有人)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者)未易量。
疾蔡人有足疾(),不能疾()走。
家人寻医。
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苦。
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尔术,所幸未听之也。
”医曰:“吾疾()天下如此者也。
”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
家人寻医。
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痛苦)苦。
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
”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也。
”及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友人。
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
(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b19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9.png)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你知道怎么写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的五六百年间。
其诗以四言为主。
一起看看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欢送查阅!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一、课文篇目诗经三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二、目标导航本单元复习重点是鉴赏古典诗歌。
要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一般特点:1、抒情;2、了解古典诗歌鉴赏的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3、明确鉴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把握作品风格,感悟作品意境,鉴赏作品形式。
三、方法指津复习古典诗歌要多诵读,从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意境,鉴赏艺术特色。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要点回放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
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注意其中的比照、比兴手法。
秦风•无衣是秦国人民抗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注意“赋〞的表现手法。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诗人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濒临危亡的绝境。
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烙成了这篇冲动人心的诗歌。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刘兰芝夫妇为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对抗精神。
迢迢牵牛星通过假想的牛郎织女形象的描绘,抒写男女离别之情。
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乐观的精神。
饮酒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9a74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4.png)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
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拜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一)指名朗读、口译。
高三语文早读学案
![高三语文早读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0c84bd69dc5022abea0006.png)
高三语文早读学案制作:黄传政时间:2012-4-11一读一读(1)掳掠lûâ烙印lào 屡次lǚ步履lǚ伎俩liǎnɡ仨瓜俩枣liǎ幕天席地mù扪心自问mãn酩酊大醉mǐng羡慕mù募捐mù脉脉mî分泌mì靡费mí阴霾mái央浼mþi泯灭mǐn纰缪miù便秘mì牟取mïu模糊mï模样mú靡靡之音mǐ静谧mì亩产mǔ计谋mïu发霉mãi蒙头转向mýng睦邻mù联袂mâi抹布mü分娩miǎn抹黑mǒ闷热mýn牛虻mãng二写一写熟稔雍容华贵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困扰融资坚韧耳濡目染任性盘绕防患未然孺子可教天然气姗姗来迟耳鬓厮磨拭目以待毛骨悚然天遂人愿实事求是扑朔迷离歃血为盟煞费苦心姿势潸然泪下稍纵即逝少安毋躁海市蜃楼挑拨是非首屈一指不辨菽麦厮打起来鬼鬼祟祟暴戾恣睢为人处世待人处事闪烁矍铄额手称庆招聘启事赡养沧海一粟原生态朗诵哂笑流金铄石自行其是引申传诵人情世故阑珊各行其是众口铄金莫衷一是见风使舵赦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视死如归无上光荣三背一背1、易错成语分析绝无仅有【解释】: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
常误认为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例: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的指教的,绝无仅有。
(望文生义,误用“绝无仅有”。
)不情之请【解释】:情:情理。
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示例】:我想这是大年夜,他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他冲黑冒寒送我,是~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象征性决议,要求中国金融服务业完全对美国企业放开,这一不情之请被中国政府拒绝了。
(不情之请应为客套话,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全程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全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434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a.png)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全程教案目标本次一轮复的目标是帮助高三学生全面复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为高考做好准备。
知识点概述- 课文分析与理解: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各篇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包括主题、结构、情感和意义等方面。
- 文学常识与修辞手法:了解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能够运用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中。
- 阅读理解和应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文本中。
- 写作技巧与规范: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写作思路、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并严格遵守写作规范。
教学步骤1. 梳理课本知识点: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进行梳理,明确主题和结构,分析情感和意义。
2. 细致讲解和讨论: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深入分析课文的细节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的艺术性和意义。
3. 阅读理解训练:安排针对不同题型的阅读理解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写作训练和批改:安排各类写作任务,包括议论文、应用文等,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及时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5. 测验和评估: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和大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估和反馈。
教学资源- 高中语文课本:作为教案编写和课堂讲解的主要参考资料。
- 文学作品: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
- 阅读理解练册:提供丰富的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进行训练和巩固。
- 写作例文集:收集一些优秀的写作例文作为学生的参考和模仿对象。
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提问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作业评分: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分和批评,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
- 测验成绩:通过定期的测验和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研究效果。
教学时间安排本次一轮复全程教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并进行适当的训练和巩固。
结束语通过本次一轮复习全程教案,相信高三学生能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学习]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7
![[推荐学习]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7](https://img.taocdn.com/s3/m/bea92866c850ad02de804131.png)
早读学案一.诗歌浅赏早行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②阑干③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①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②星斗:特指北斗星。
③阑干:横斜的样子。
[2] [3]1.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诗歌浅译: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
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
[2]二.古文积累陆贽论审察群情原文:(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
贽以乡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急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
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
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疑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在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
”译文:德宗向陆贽询问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
陆贽认为,往日导致变乱,是由于上下之情不相通。
劝说德宗接触下情,听从谏诤。
于是他进上章疏,大略是说:“我认为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在于详细察明众人的心志,如果是众人非常想要的,那么陛下先去施行它;如果是众人非常憎恶的,那么陛下先去除掉它。
陛下所喜欢和憎恶的与天下人相同,而天下人不肯归向陛下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没有的。
一般说来,治与乱的根本,与人心密切相关,何况正当变故发生、人心动摇时,处于危险疑虑、人心向背的关头!人心归向,就会万事振兴;人心离异,就会万事倾危。
陛下怎么能不审察众人的心志,与他们同好同恶,使民众向往归附,以安定国家呢!这一点就是当前所最为急切的啊。
”重点词复习:以乡接谓去.之趣靖三.成语积累(误用举例)1.高晓松醉驾肇事之所以闹得满城风雨....,绝不仅是因为其将可能成为“公众人物醉驾入刑第一人”,也不是因为这可能引起如两年前演员周杰醉驾肇事案的司法之争。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导学案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6da8df12d2af90242e6d9.png)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导学案周三早读学习内容:背诵《五人墓碑记》五、六自然段(单个检查)翻译《五人墓碑记》五、六自然段(单句巩固)嗟乎!(1)大阉之.(取独)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3)且矫诏..遍于天下,卒以..吾..之捕..纷出,钩党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道路,不可谓非..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畏义,非常..;大阉亦逡巡五人之力也。
(4)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5)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6)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7)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士大夫,那么广阔的天下,能有几个呢?但这五个人生于平民之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发,踏上死地,义无反顾,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东林党的人遍布天下,终于因为我们郡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将我们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突然触发,直到当今的圣上继位,(魏忠贤畏罪)在路上自缢,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因犯罪受相应的惩罚,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下头发离群索居、闭门谢客,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增修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刻名,凡是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早读背诵复习任务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早读背诵复习任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68886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f.png)
早读任务(三)
背诵:《离骚(节选)》 实虚词:兵,病,察,乎
最后5分钟进行小测
离骚(节选)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倍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2)数词,一倍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易误写为“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jì)
一跃,不能十步;驽(易误写为“弩”)马十驾(易误写为“架”),功在不舍。锲(qiè,
难写字)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读学案
一.诗歌浅赏
早行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②阑干③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①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②星斗:特指北斗星。
③阑干:横斜的样子。
[2] [3]
1.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诗歌浅译:
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
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
[2]
二.古文积累
陆贽论审察群情
原文:
(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
贽以乡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急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
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
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疑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在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
”
译文:
德宗向陆贽询问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
陆贽认为,往日导致变乱,是由于上下之情不相通。
劝说德宗接触下情,听从谏诤。
于是他进上章疏,大略是说:“我认为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在于详细察明众人的心志,如果是众人非常想要的,那么陛下先去施行它;如果是众人非常憎恶的,那么陛下先去除掉它。
陛下所喜欢和憎恶的与天下人相同,而天下人不肯归向陛下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没有的。
一般说来,治与乱的根本,与人心密切相关,何况正当变故发生、人心动摇时,处于危险疑虑、人心向背的关头!人心归向,就会万事振兴;人心离异,就会万事倾危。
陛下怎么能不审察众人的心志,与他们同好同恶,使民众向往归附,以安定国家呢!这一点就是当前所最为急切的啊。
”
重点词复习:
以乡接谓去.之趣靖
三.成语积累(误用举例)
1.高晓松醉驾肇事之所以闹得满城风雨
....,绝不仅是因为其将可能成为“公众人物醉驾入刑第一人”,也不是因为这可能引起如两年前演员周杰醉驾肇事案的司法之争。
人们关注的焦点恐怕在于:这名曾在药家鑫一案中义愤填膺,发出“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的道德名言,并倡议音乐界封
杀药家鑫校友的公众人物,前后角色怎么会如此大相径庭
..
....?加上之前的孙兴、莫少聪涉毒事件,三人
成虎
..,如今明星的素质真是令人担忧。
解析: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此处与谣言无关,语境错误。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多指坏事);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2.赵氏孤儿》讲述了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奸臣屠岸贾陷害正直的赵氏,
必置之死地而后快
.......,赵氏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
解析:置之死地而后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符合语境。
3.陈格雷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
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
解析: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混乱,所说内容让人无法理解。
含贬义,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4.“老老实实读书,规规矩矩做人”,两句朴实的话语,是老师送给我们的心灵鸡汤
....。
解析:心灵鸡汤:新兴成语,语出美国作家坎菲尔和汉森合著的畅销书,指含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的话语。
四.音形积累(按音序)
D
一夫关三足立户枢不连篇累
穷兵武亵神灵最后通抓获间
床架屋血满地不休犯职罪
一夫当关三足鼎立户枢不橐连篇累牍
穷兵黩武亵渎神灵最后通牒抓获间谍
叠床架屋喋血满地喋喋不休渎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