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酒醉竹林,其意也融融。几枝劲竹,势冲霄汉,傲立风霜,似恬隐君子、逍遥书生。一丛竹,婀娜多姿,清丽映日,也像风雨丽人、江南才女。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风雨沧桑,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毕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雨雪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喜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更是因为竹的自然天

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雨雪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

,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

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苏轼曾在《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诗中描写他在友人家喝酒后作画的过程,“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龟壁。”意思是说喝下一点酒后,情绪兴奋起来,引起了作画的兴致,好像肚子里生长了竹子、石头,横七竖八地往外冒,非表现出来不可,于是就把它们画在友人雪白的墙壁上。这是在讲“胸有成竹”,而且有创作冲动,灵感所至,不能自已。

[适用话题]可用于“胸有成竹”“善于抓住时机”“灵感”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

⊙精彩运用

苏轼说过“作诗火急迫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认为写诗要像追赶逃犯那样紧急,迅速把眼前景色描绘下来,略有迟缓,景色一消失,就没法描画了。这如同画竹的“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一样,必须善于捕捉形象,并且及时加以表现。其实绘画作诗,原理本来相同,都讲求形象的气韵生动,而不追求外在体貌的形似。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他指出绘画上注重外形相似,这就等于小孩子一般的见识。如果写诗也这么要求,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不懂得诗。画竹的勾勒法,“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就是力求形似,而水墨画法的主张“胸有成竹”,抓住灵感,然后一挥而就,则是力求神似,通过竹子的完整形象表现出竹子的神态来。

【课外应用】

飘逝的灵感

灵感一点一点地飞走,慢慢升上天空,成为了流浪的快乐灵魂。而我,却很哀伤,缺少

了他,我如同行尸走肉,手中的笔也如同丢了魂。

——题记别说我,就是作家,也是靠灵感吃饭的。只有灵感来临时,他们才有资格成为作家,而灵感一旦消逝,他们都是普通人,一个个没有语言天赋的家伙,只能愁闷地在家坐着,俗称“坐家”。以前我总是希望能驾驭我的笔,而现在,我更希望能够驾驭我的灵感。他就是我的最忠诚最知心的朋友,随时随刻陪伴我,使我快乐地表达一切……——可是,他现在在哪里?灵感啊!

你为什么飘浮不定呢?你为什么淘气得像个小孩子,随去随来,什么都依着自己的性子?你为什么总是偷偷溜走,把我一个人扔在惨白的日光下、可怕的黑暗中?你为什么那么顽皮,那么顽皮……灵感,你是个快乐的孩子,当你快乐时,一切都是快乐的——不管别人快不快乐,你都要给他们以快乐的微笑。你漫步过的地方,河水叮咚快乐——“叮——咚——”小鸟叽喳快乐——“叽——喳——”,青蛙咕呱快乐——“咕——呱——”,蜜蜂嘤嗡快乐——“嘤——嗡——”在你飞过的地方,开心的笑在天空荡漾。白浪云儿飘悠飘悠,红血日儿闪光闪光,蓝镜天儿清净清净……在你游梭过的地方,快乐如天堂。人鱼儿在唱着快乐的歌,蝌蚪们在水中快乐地游戏,蜻蜓们电起水花烂漫,牙鲆变换身体的色彩……

灵感,你是个忧伤的孩子。当你忧伤时,一切都是忧伤的——不管别人忧不忧伤,你都会落泪。你记得人鱼儿在湖畔哀怜的唱婉,你记得枯花伤逝落地的孤寂,你记得飞鸟被雨珠打伤翅膀的无助,你记得乌云遮日时田地的混沌无光……在云端看日出,你会想起日落的哀伤,看到一个朝代的繁荣强盛,你会想起它有一天必定会衰落灭亡,听到新生命诞生的啼哭,带给你的却是死亡的愁苦……

你是一个快乐又忧愁的幽魂,游荡在生死之间,穿梭在阴阳界的罅隙中,徘徊在梦境与现实的时光隧道里。你的化身是蝶,也只有你才会化为蝶,因为你拥有蝶的魅力。当我还是幼童的时候时常追逐蝴蝶,那美丽的小生灵给了我无尽的遐想。蝶拍动翅膀,起舞在空中,幼小的我奔跑,捕捉那娇小的倩影。蝶,如梦,如魂,如歌,如画……

现如今,十七岁的我又要重复四岁时所做的事。我追寻的是一只更大的蝴蝶。我又抬起手,抓蝶,触到的不是华丽的翅膀,而是悬在空中的忧伤……蝶,如梦,如影,如酒,如茶……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萃: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略: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妄:荒谬

D.苏子辩.矣辩:能说会道

解析:B项,略:大概,大致。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B.①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C.①与可无以

..至千里

..答,则曰②故不积跬步,无以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解析:B项,“蹑”①“踩”,②“跟踪,追随”。A项,“与”都是“赞同,同意”的意思;C项,“无以”都是“没有用来”的意思;D项,“发”都是“打开”的意思。

答案:B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 )

①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②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③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④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⑤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⑥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A.①②⑤B.③④⑥

C.③⑤⑥D.①②④

解析:①是“胸有成竹”;②是“心手相应”;⑤是“尺幅千里”。

答案:A

4.下列对《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的体会和主张;再借子由的话进一步赞赏文与可的绘画技巧,指出意与道的密切联系;然后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最后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本文通过记述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素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以及与作者亲厚无间的情谊。

C.“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D.作者与子由皆从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

解析:子由没有跟文与可学画竹,原文中有“子由未尝画也”为依据。

答案:D

二、迁移发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