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控制指标
主要工艺指标控制范围
控制排泥量
14
SV30
15~30
%
控制排泥量
15
SVI
50~70
mL/g
控制排泥量
16
泥龄
20~30
d
控制排泥量
17
污泥负荷F/M
0.05~0.2
kgBOD5/(kgMLVSS.d)
控制排泥量
18
污泥回流比R
50~100
%
调节盖板开启度
19
混合液回流比R
100~400
%调节盖板开启度20 Nhomakorabea可生化比值
主要工艺指标控制范围
控制点
序号
生产工艺参数
控制值
单位
主要措施
泵前集水池
1
水位
1~2.5
m
启停泵设置
粗、细格栅
2
前后水位差
<0.2
m
适时开启格栅机
调节池
3
PH
7.5~8.5
/
加石灰或片碱调节
厌氧水解池
4
MLSS
3000~5000
mg/L
控制排泥量
5
MLVSS
1500~3000
mg/L
控制排泥量
6
SV30
>0.3
/
控制排泥量
21
气水比
4~10:1
/
控制曝气时间或强度
22
DO
预缺、厌氧池<0.2
mg/L
控制混合液、污泥回流量
23
缺氧池<0.5
mg/L
控制混合液、污泥回流量
26
曝气池平均1.5~3
mg/L
控制曝气时间或曝气强度
岗位工艺控制指标、不正常现象处理方法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岗位工艺控制指标、不正常现象处理方法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岗位工艺控制指标:1. 温度控制:监测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在指定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2. 压力控制:监测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确保压力在指定范围内,避免压力过高或过低引起设备损坏或工艺异常。
3. 流量控制:监测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流量变化,确保流量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因过高或过低的流量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不正常现象处理方法:1. 紧急停机:当发生严重的异常情况时,及时启动紧急停机装置,切断电源或气源,确保人员安全。
2. 备用设备启用:在主要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启用备用设备进行生产,并联系维修人员对主要设备进行维修。
3. 调整参数:当出现不正常现象时,通过调整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尝试纠正问题,并确保设备工作在正常范围内。
4. 维修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不正常现象。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操作过程中应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2.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程序,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3. 注意设备运行状态:随时观察和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使用设备正确:操作时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来操作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
5. 防止火源接触: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火源接触,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防止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
6. 进行排查和检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排查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编制:未知审核:未知批准:未知发布日期:未知生效日期:未知有效期:未知目录1.术语和缩略语2.基本规定3.加油设施及工艺3.1 油罐3.2 加油机3.3 工艺管道系统3.4 防渗措施4.操作规程控制指标4.1 加油操作4.2 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操作4.3 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操作4.4 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操作4.5 油品温度测量操作4.6 油品密度测量操作4.7 卸油操作1.术语和缩略语加油站: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并提供其他服务的场所。
站房: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经营和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建筑物。
加油作业区:加油加气站内布置油卸车设施、储油设施、加油机、可燃液体罐车卸车停车位等设备的区域。
该区域的边界线为设备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3m,对柴油设备为设备外缘加3m。
辅助服务区:加油站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加气作业区以外的区域。
2.基本规定无明显段落错误。
3.加油设施及工艺3.1 油罐油罐应采用双壁或隔离罐,罐壁应符合国家标准。
罐顶应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和防爆安全阀。
罐底应设置防渗措施。
3.2 加油机加油机应符合国家标准,应安装在加油作业区内,并与油罐之间设置泄漏探测系统。
加油机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3.3 工艺管道系统工艺管道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应设置泄漏探测系统和防雷接地装置。
管道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3.4 防渗措施油罐、加油机和管道等设施应设置防渗措施,以防止油品泄漏。
防渗措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操作规程控制指标4.1 加油操作加油操作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加油站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操作规范。
4.2 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操作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应定期检查和校准测量仪器。
4.3 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操作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应定期检查和校准测量仪器。
4.4 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操作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应定期检查和校准测量仪器。
电解生产工艺技术控制指标
电解生产工艺技术控制指标
Ⅰ、初炼工序
操作要点:粗铅合理搭配;捞出的干渣中的铅液必须沥干。
工艺参数:
造渣温度650℃
加硫温度330~340℃
终点铜小于0.03﹪
产出阳极板要求厚薄均匀,无飞边、毛刺、鼓肚、断耳等,杜绝上薄下厚。
Ⅰ、铸锭工序
操作要求:装锅要避免杂物;氧化渣变色才能捞出;注意物理外观。
捞渣铅液必须沥干。
工艺参数:
熔化温度450~480℃
搅拌温度500~530℃
搅拌反应时间≥1~3小时
Ⅰ、电解工序:
残极不得掉极,析出铅冲洗干净,避免机械夹杂:杂物不得进入解槽:电解液保持清洁。
工艺参数:(g/l)
总酸85~135
铅离子40~80
电解密度160~200A/㎡
Ⅰ、阳极泥处理
操作要求:
工艺参数:
泥:水1:1~2
水温≥95℃
搅拌时间1小时
洗后阳极泥含铅﹤20﹪
Ⅰ、添加剂
操作要点:使用热水完全熔化:及时查漏,保持中位槽液面平衡,断流必须停电。
每2小时加一次。
工艺参数:
骨胶0.5~1kg/t铅
木质素0.5~1kg/t铅
Ⅰ、浇片工序:
操作要点:铜棒要光亮,擦干净:接头打紧、整平;薄厚均匀,平直无飞边毛刺,无穿孔,五氧化渣,无开岔。
工艺参数:
温度380℃~400℃
单片重量小片大于3.5公斤
大片大于4公斤
宽度不大于大片61c 小片58cm。
工艺指标分类ABCD
工艺指标分类ABCD
工艺指标是指在完成某项工作的工艺的一系列基础数据或者指标,也就是说这些基础参数构成了工艺操作或者设计的内容。
工艺指标与工艺参数大同小异,比如焊接工艺,电流及焊条大小是工艺参数,而接头及坡囗形式中的留根尺寸和间隙宽窄是工艺指标,另外还有“一次性焊缝探伤合格率”是另外的工艺指标。
工艺指标分为厂控工艺指标与车间控制工艺指标。
厂控工艺指标是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能耗物耗、环保、设备运转等有重要影响的一级指标。
车间控制工艺指标是指公司控制工艺指标以外的二级指标。
工艺指标分级原则如下:
A类指标:对直接危及到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及最终产品质量的工艺指标,列为A类工艺控制指标。
B类指标:因波动造成A类工艺控制指标有明显影响,最终危及到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产品质量的工艺指标,列为B类工艺控制指标。
C类指标:除A类、B类以外的其它工艺指标,对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产品质量不会带来太大影响的,列为C类工艺控制指标。
运行工艺指标的控制
运行工艺指标的控制一、日常运行控制内容及方法(1)进水负荷:进水负荷的控制包括对进水流量、COD浓度两方面的控制,运行时进水负荷主要通过控制进水流量进行控制,正常情况应以设计进水负荷为基准控制;为应付波动改变负荷时,应控制在设计进水负荷上下浮动30%以内。
(2)pH值:运行中控制pH值主要从调节池入手,当pH值接近5.5时可操作加药设备以最小流量缓慢加入碱液。
当发生pH值冲击加药系统不能在短时间内中和水质时,应加大回流污泥流量1倍,待进水pH值恢复再调整回来。
(3)温度:当氧化沟温度高于35℃时,需要留意的是溶解氧的变化,若表现出供氧能力下降,溶解氧值降低则应减少30%的进水缓解供氧压力。
当氧化沟温度高于40℃时,需要考虑引入低温水降低系统温度。
当温度低于10℃以下时,可适当降低风机的频率,延长曝气时间,以提高水温。
(4)溶解氧(DO):这里的溶解氧是指,自控仪表安装位臵的溶解氧情况。
当溶解氧高于3.5mg/L时,关停风机,当开启一台风机时溶解氧持续低于1.0mg/L时,需增加风机台数,若溶解氧还不能提升,则需减少进水量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5)活性污泥浓度(MLSS):MLSS主要通过排除剩余污泥进行控制,理论设计值为:2000-3000mg/L,各处理站应以调试完成阶段的日污排泥量为基准确定小时排泥量并连续排泥。
调整方法是:当污泥浓度偏离基准时,增加(减少)小时排泥量15%,仍然偏离就按每次10%逐步改变排泥量,直到找到合适的排泥量保持污泥浓度稳定。
(6)回流比(%):回流比=回流污泥流量/进水流量通常控制在30%-80%,应急情况则可能高于100%。
正常运行时,回流比设臵为50%,则进水的小范围波动情况下均不需要调整。
系统出现异常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回流比在正常情况下的调整操作,正面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污泥系统故障时的应急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控制回流比依据(<60%)(7)营养投加:对于营养的投加主要是针对氮的补充,磷通常是充足的。
洗煤工艺经济指标控制指标
嵩基煤业主井绞车吨煤电耗指标二0一一年七月五日一生产工艺流程概况本绞车设计基本工艺是:主电机,煤泥直接浮选,尾煤浓缩压滤联合工艺流程。
小时处理煤量285.7T/h,设计入洗方式为单独入洗方式,按气、肥、焦、瘦、1/3焦煤单独入洗,年处理原煤150万吨,属用户型炼焦洗煤厂。
A主洗系统原煤经过分级、除铁、拣矸、破碎到小于50mm以下,进入主洗设备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进行分选,在离心力场和重力场的作用下一次性分选出精、中、矸三种产品,然后50-13mm精煤经脱介筛脱介脱水后成为最终产品,13-0.5mm 末精煤再经离心机脱水成为最终产品进入五个精煤筒仓(3500×5=17500T)储精煤量17500万吨,中煤矸石通过各自的脱介筛脱介脱水后分别装入中煤仓、矸石仓。
B煤泥水系统精煤离心液和精煤磁选机尾矿经弧型筛分级,筛上物经高频筛脱水进精煤产品,筛下煤泥水和弧型筛筛下水去浮选。
中煤、矸石磁选机尾矿去浮选。
浮选精矿经过滤机脱水后进入精煤产品。
浮选尾煤进尾煤浓缩,浓缩底流进旋流器分级和高频筛回收煤泥后为最终煤泥产品,筛下水进压滤机脱水,滤饼进最终煤泥产品,浓缩机溢流反回循环水池循环利用。
C介质净化回收系统精中矸弧型筛筛下水和脱介筛合介段筛下水进合介桶,精,中,矸脱介筛稀介段筛下水进入各自的磁选机回收净化介质后进合介桶,精煤弧型筛筛下水部分介质通过分流箱分流后进磁选机,回收介质进合介桶。
二生产工艺指标1 工作制度:设计按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工作16小时,每年生产330天计算。
小时处理煤量:285.7T/h日处理煤量:4800吨/d年处理煤量:150万吨/a2 入洗原则:入洗煤料为:肥煤(FM),焦煤(JM),瘦煤(SM),1/3焦煤(JM)四种煤种,按先洗后配方式单独入洗,装仓后按先配后粉的工艺流趁程进焦炉炼焦。
储煤场(86X130m)储煤量正常10万吨,堆高20米时储煤量为27—35万吨.3洗煤方法:A主洗:原煤经不分级,不脱泥,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Ф1200/850)分选,粗煤泥用弧型筛和高频筛回收。
工艺控制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一、什么是工艺控制指标工艺控制指标(Process Control Indicators,PCI)是用来衡量和评估生产工艺的性能和质量的一种指标体系。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和监控,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工艺控制指标的重要性1.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工艺控制指标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
通过对关键参数的监控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控制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可以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不良品,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产能。
3.降低生产成本:工艺控制指标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控制关键参数的波动范围,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三、常见的工艺控制指标1.温度控制指标:温度是许多生产工艺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通过控制温度的变化范围,可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下保持稳定的质量和性能。
–目标温度范围–温度波动范围–温度控制精度2.压力控制指标:压力是许多生产工艺中需要控制的一个参数。
通过控制压力的大小和变化范围,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目标压力范围–压力波动范围–压力控制精度3.流量控制指标:流量是涉及到液体或气体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控制流量的大小和变化范围,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目标流量范围–流量波动范围–流量控制精度4.湿度控制指标:湿度是一些特定生产环境中需要控制的参数。
通过控制湿度的大小和变化范围,可以保证产品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和质量。
–目标湿度范围–湿度波动范围–湿度控制精度四、工艺控制指标的监测和调整1.监测关键参数:对于每个工艺控制指标,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仪器,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传感器、仪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2.分析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趋势和变化,判断是否符合预期的控制指标范围。
工艺控制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工艺控制指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来衡量和评估工艺的质量和稳定性的指标。
它们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的产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工艺控制指标,包括生产周期、良品率、故障率和能耗等,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这些指标来改善工艺过程。
一、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衡量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从生产开始到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时间。
缩短生产周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减少库存和满足客户的紧急需求。
为了缩短生产周期,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生产流程,减少非价值增加的环节和等待时间。
2.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3.加强供应链管理,及时供应原材料和零部件,避免生产中断。
二、良品率良品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合格产品的比例。
它是衡量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良品率可以降低不合格品数量和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为了提高良品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检验、测试和反馈机制。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3.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工艺变异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三、故障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故障的频率。
它可以反映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低故障率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为了降低故障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故障。
2.建立设备管理系统,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预测故障。
3.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和配件。
四、能耗能耗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量。
高能耗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降低能耗,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浪费和能源损失。
2.引入节能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能源管理,制定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计划。
通过优化生产周期、良品率、故障率和能耗等工艺控制指标,企业可以实现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生产过程。
MTBE工艺指标控制
一、C4原料罐:0.4MPa ,40℃1、C3含量不宜过大—影响催化蒸馏塔的塔压波动,加大排空浪费2、C5含量不宜过大—影响MTBE产品品质(反应器温度降低,温度分布不均匀,转化率急剧下降;催化蒸馏塔难以平稳操作,产品质量波动大,C5及其以上组分和副产物大幅增加)3、丁二烯≤0.2% —易自聚4、1-丁烯含量不宜过大—容易与甲醇生成MSBE,影响MTBE产品品质5、含水量烯含量不宜过大—异丁烯与水生成TBA6、金属离子含量≤2ppm,有机碱类含量≤5ppm—容易使催化剂中毒,影响寿命二、甲醇罐:0.3 MPa ,环境温度1、新购甲醇:甲醇≥99.7%、水≤0.3%、乙醇≤0.01%2、循环甲醇:甲醇≥99%、水≤1%三、静态混合器出口醇烯比:1.05-1.15,初期选高值,后期选低值四、保护床反应器:催化剂可用一年去除杂质、金属离子(层析式)、碱性有机物(扩散性失活)≤1ppm五、预热器1、出口温度:35-45℃,初期选低值,后期选高值2、出口物料:液相,C4+甲醇六、混相床反应器:0.7-1 MPa1、入口温度:35-45℃,初期选低值,后期选高值2、出口温度:60-75℃。
新装催化剂60-65、中期65-70、后期70-75、末期75-80℃初期可适当提高醇烯比,降低床温,减少MSBE、TBA、DIB的量,提高MTBE的质量3、MTBE转化率≥90%4、出口物料:MTBE、未反C4(异丁烯=1-3%)、甲醇、MSBE、TBA、DIB七、催化蒸馏塔(下塔):提馏段1、进料:MTBE、未反C4(异丁烯=1-3%)、甲醇(1-2%)、MSBE、TBA、DIB进料温度:70℃2、底部参数:134℃,0.80 MPa3、顶部出料:气相,未反C4+甲醇4、顶部参数:64℃,0.77MPa5、灵敏点:95-115℃6、底部出料:40℃,MTBE>98%、C4<0.5%、甲醇<0.4%、DIB<0.6%、TBA<0.8%八、催化蒸馏塔(上塔):精馏段+反应段1、底部出料:液相,MTBE、未反C4、甲醇2、底部参数:62.8℃,0.77MPa3、顶部出料:共沸物,未反C4、甲醇、异丁烯<0.1-0.2%、微量MTBE4、顶部参数:60.2℃,0.75MPa5、补充甲醇:醇烯比=1.5;FCC—1%,反应段下部;乙烯—2%,反应段上部(醚后C4中甲醇含量)6、回流:回流比=1,回流温度55℃7、MTBE转化率≥99.5%九、甲醇萃取塔1、底部进料:液相,未反C4、甲醇,40℃2、底部参数:40℃,0.85MPa3、底部出料:甲醇水溶液7-10%、微量烃类4、顶部参数:40℃,0.6MPa5、顶部进料:回收塔底来水(甲醇<0.1%),35-45℃6、顶部出料:液相,萃余C4、异丁烯<0.2%、甲醇≤50ppm、MTBE≤50ppm7、料水比:5.5-10(根据设计定)十、甲醇回收塔1、底部进料:甲醇水溶液7-10%;温度75℃,最好为80℃2、底部参数:139.4℃,0.35MPa3、底部出料:去萃取塔萃取水,甲醇<0.1%4、顶部参数:93.4℃,0.3MPa5、顶部出料:甲醇>99%、水<1%、(微量C4排瓦斯、DME)6、回流:回流比=10,回流温度40℃7、灵敏点:120-130℃公用工程配套循环水,<33℃,,≥0.35 MPa;1 MPa蒸汽,0.8-1.0 MPa;净化风(仪表),≥0.5 MPa;工业风,≥0.55 MPa;除盐水,≥0.4MPa;新鲜水,≥0.4 MPa,;氮气,0.4-0.7MPa。
工艺控制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工艺控制指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估的一些关键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监控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工艺控制指标,并探讨它们的重要性及应用。
一、工艺稳定性工艺稳定性是一个衡量生产过程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稳定的工艺过程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并减少生产中的变异性。
稳定性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进行评估,如均值、标准差等。
稳定的工艺过程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工艺能力指数工艺能力指数是评估工艺过程是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指标。
常用的工艺能力指数有Cp、Cpk等。
Cp指标表征了工艺过程的能力,Cpk指标则考虑了工艺过程的偏移和离散程度。
工艺能力指数的提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三、工艺损失工艺损失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不稳定或不合理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质量问题。
工艺损失可以包括废品率、返工率、停机时间等。
降低工艺损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成本。
四、工艺改进工艺改进是指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一系列措施。
工艺改进可以通过分析工艺数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
工艺改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五、工艺监控工艺监控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工艺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防止不良品的产生。
工艺监控可以通过传感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
有效的工艺监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六、工艺优化工艺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工艺参数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一系列措施。
工艺优化可以通过分析工艺数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
工艺优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选矿厂工艺参数控制指标
选矿厂工艺参数控制指标1.原矿品位要求:P2O5品位22.30%
粗碎机排矿产品粒度要求:排矿产品≤120mm
粗碎机排矿口尺寸:110mm
2.中碎机给矿粒度:≤120mm;
中碎机排矿粒度:≤50mm;
中碎机排矿口尺寸: 28mm
3.细碎机给矿粒度:≤50mm;
细碎机排矿粒度:≤16mm;
细碎机排矿口尺寸: 12mm±
4.筛分机给矿粒度:≤50mm;
筛分机筛下产品粒度:≤12mm;
筛孔尺寸:φ15mm ~ 17×24 m
5.磨机处理矿量:单系列磨矿机生产能力(干基):77.70t/h;
磨机进料粒度要求:≤ 12mm;
磨矿产品质量要求:细度-200目>90%,浓度30~36%;
Ⅰ段磨矿质量要求:细度-200目>50%,浓度40~54%;
Ⅰ段磨矿给矿端给水量:11~16m3/h
Ⅰ段旋流器沉砂给水量:11~16m3/h
Ⅰ段磨矿排矿端给水量:36~48m3/h
Ⅱ段旋流器沉砂给水量:11~16m3/h
Ⅱ段磨矿排矿端给水量:55~60m3/h
Ⅰ段、Ⅱ段旋流器给料压力:≥0.12MPa
Ⅰ段磨机钢球消耗量:~0.8kg/t
Ⅱ段磨机钢球消耗量:~0.2kg/t
m3/h)
精矿品位:P2O5≥30% MgO≤0.8%
回收率:ε≥75.0%
8.浓密机底流浓度:60%。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波动查询处理一、压缩机工艺流程指标的规定1、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很多工序(变换、脱碳、碳化(含变脱)),甲醇(含低压甲醇、精炼醇皖化合成),这些工序必须在必要的压力条件下才能顺利的进行,所以需要压缩岗位输送不同的压力级次来对这些岗位进行辅助。
于是就需要压缩机控制工艺,主要是太坏力,其次是温度。
要想操作好压缩机工艺就必须对相关工段有必要的了解。
2、最主要的工艺指标就是各段进出口压力的控制及对系统压力的控制调节,工艺稳定能耗较低,系统压力规定:(1)变换:我厂采用的中低变换一般压力控制在0.8-0.9kg/cm2之间,原因是低变对煤质要求比较宽松,工艺易控制,与高变相皆可节约触煤,并可减少二出、三进压差,这就等于变相降低了压缩机功耗,提高三进压力,缩少三段压缩比,提高三段扩气量,在三段扩气量提高的同时,又可降低变换压力。
(2)脱碳:我厂脱碳分二个压力等级,即18kg/cm2脱碳和27kg/cm2脱碳,此压力等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气体的净化度。
为什么分二年公斤级脱碳?二氧化碳在碳丙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加,提高吸收压力,有利于提高净化度且27kg/cm2在同样操作工艺下比17kg/cm2气体净化度高,碳丙循环量小,不易带液。
合成氨联醇生产原料损耗低,故现在我们压缩多选七级压缩,就是此原因。
(3)甲醇:提高压力可加快气体与触煤反应,增加甲醇的生成,提高甲醇的质量,抑制副反应,但压力也不能太高,一般中压甲醇100kg/cm2-130kg/cm2之间,若再增高压力,不仅增加动力消耗,而且对设备材料的要求也相应增加。
随着技术革新、进步,低压甲醇越来越普及,较中太坏甲醇相比,低压甲醇投资省、能耗低、工艺稳定、操作方便,而且可以在压缩机中间段降低压力,这样就可以节约电耗,这样就可以节约电耗,一般低压甲醇的压力控制在50kg/cm2-80kg/cm2之间,其作是通过甲醇作用,使压缩机级间压力降低,有利用前段的压力下降,减少气体与铜液的对流量,以及少开铜泵,降低电耗并稳定微量。
化学品工艺控制指标
化学品工艺控制指标
1.反应温度:反应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反应温度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选择性。
2.pH值:pH值是反映溶液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某些化学品的生产过程来说,pH值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产物的选择性、收率和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pH值进行监测和控制。
3.浓度: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对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选择性。
4.压力:在一些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如气体制备、压缩等,需要对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5.时间:时间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对反应时间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选择性。
6.溶剂用量:在一些化学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溶剂来溶解或稀释某些物质。
因此,需要对溶剂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7.杂质含量:杂质含量是影响化学品纯度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因此,
需要对原料、中间体和最终产品的杂质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艺控制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工艺控制指标,又被称为工艺参数,是制造过程中需要加以控制和监测的关键参数。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可靠控制和监管,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制造过程的稳定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艺控制指标。
1. 温度:温度是制造过程中最常见的参数之一。
它的控制涉及到化学反应的速率、结晶、变形、熔化等重要过程。
不同的材料和加工过程需要不同的温度控制参数。
例如,金属加工需要高温来熔化和锻造,而电子制造则需要精确的低温控制。
2. 时间:时间是制造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涉及到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反应时间等。
在工艺过程中,时间的控制通常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产品尺寸、材料类型和工艺设备的特性等。
3. 流量:流量是指物料在工艺过程中的移动速率。
它的控制涉及到很多关键过程,如控制材料的加入和排出、维持化学反应环境等等。
不同的加工过程需要不同的流量控制参数。
例如,精细化学加工需要高精度的流量控制,而物料输送则需要较大的容量。
4. 压力:压力是指物料在加工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它的控制涉及到变形、催化反应等重要过程。
在工艺过程中,压力控制涉及到非常重要的设备,如压力容器、压缩机、泵等等。
5. pH值:pH值是指物料酸碱度的浓度,它在许多工艺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参数。
pH值控制非常重要,它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材料溶解以及生物过程等。
6. 溶液浓度:溶液浓度是指在处理工艺中需要加入或控制的浓度。
其中,溶液浓度在化工制造、电子制造、生物制药等许多领域都是必要的。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工艺控制指标。
它们都是制造过程中需要加以控制和监测的非常重要的参数,只有通过合理地控制和监测这些指标,才能确保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稳定。
硫酸生产工艺技术控制指标
控制点名称
控制指标
SO2浓度(炉后风机出口处)
8.0~9.0%
转化率
≥99.3%
转化后尾气SO2含量
≤0.04%
一段入口温度
425~430℃
一段出口温度
570℃~600℃
二段入口温度
460℃~470℃
二段出口温度
>500℃
三段入口温度
420℃~425℃
四段入口温度
400℃~410℃
五段入口温度
硫酸生产工艺技术控制指标
一、原料岗位
控制点名称
控制指标
控制点名称
控制指标
入炉矿含硫
33±2%
入炉矿水分
5.5~6.5%
控制点名称
控制指标
控制点名称
控制指标
入炉矿含硫
33±2%
炉底温度
850~950℃
炉底压力
800~1000mmH2O
SO2浓度
12.0~12.5%
炉顶压力
-15~-25mmH2O
净化污水颜色
高限:200mV;
低限:0 mV
喷淋酸量
20~25m3/m2.h
吸收酸冷器控参报警电位
高限:300mV;
低限: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
干燥、二吸塔循环槽液位
200~210cm
一吸塔循环槽液位
210~230cm
<250℃
二吸塔进塔气温
<180℃
干燥塔进塔酸温
40℃~60℃
一吸、二吸塔进塔酸温
55℃~80℃
酸冷器出口水温
<45℃
酸冷器进口酸温
<120℃
干燥酸冷器控参电位
100±10m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油站工艺控制指标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生效日期:有效期:目录1、术语和缩略语 (1)2、基本规定 (2)3、加油设施及工艺 (6)3.1、油罐 (6)3.2、加油机 (8)3.3、工艺管道系统 (8)3.4 防渗措施 (12)4、操作规程控制指标 (13)4.1、加油操作 (13)4.2、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操作 (14)4.3、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操作 (15)4.4、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操作 (15)4.5、油品温度测量操作 (16)4.6、油品密度测量操作 (16)4.7、卸油操作 (17)3.5术语和缩略语加油站: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站房: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经营和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建筑物。
加油作业区:加油加气站内布置油卸车设施、储油设施、加油机、可燃液体罐车卸车停车位、等设备的区域。
该区域的边界线为设备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3m,对柴油设备为设备外缘加3m。
辅助服务区:加油站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加气作业区以外的区域。
安全拉断阀: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自动断开,断开后的两节均具有自密封功能的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加油机的软管上,是防止软管被拉断而发生泄漏事故的专用保护装置。
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间门、法兰、垫片、紧固件、接头、耐压软管、过滤器、阻火器等)。
工艺设备:设置在加油加气站内的卸油车接口、油罐、加油机、加气机、等设备的统称。
卸车点:接卸汽车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地点。
埋地油罐:罐顶低于周围4m 范围内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油品储罐。
加油岛: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汽油设备:为机动车加注汽油而设置的汽油罐(含其通气管)、汽油加油机等固定设备。
柴油设备:为机动车加注柴油而设置的柴油罐(含其通气管)、柴油加油机等固定设备。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将油罐车向汽油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系统。
2. 基本规定加油加气站可经营国家行政许可的非油品业务,站内可设置柴油尾气处理液加注设施。
向加油站供油,可采取罐车运输的方式。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0 的规定。
表2-0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油罐容积(m3 )罐容积容积单总一级150 <V≤210 ≤50二级90 <V≤150 ≤50三级V ≤90 汽油罐≤30 ,柴油罐≤50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2014 年版本)》第3.0.9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2-1。
X Xm 3 ,属于XX 级加油站详见容积为条,该站油罐总表表2-1 加油站油罐容积一览容积(m3 )罐容积容积(m3 )数量总油品单汽油柴油(2014 年版本)》的要求,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2-2 和表2-3。
见站内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详表2-2 站内汽油设施与站外建(购)筑物的安全距离(m)油罐(三级站,有卸通气管管口(有卸油加油机(有加油油方项目))气回收系统油油气回收系统)油气回收系统位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东南西北表2-3 站内柴油设施与站外建(购)筑物的安全距离(m)方油罐(三级站)通气管管口加油机项目位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标准要求实测距离东南西北站内布置主要为加油区、油罐区、站房。
加油站车辆出入口分开设置,在站区北侧和南侧分别设置入口和出口,与省道S201 和迎下线直接连接。
站内单车道宽6m,转弯半径12m,停车位为平坡,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坡向站外,加油加气作业区内的停车位和道路路面采用水泥路面。
加油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应有界线标识。
加油加气作业区内,不得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加油站的变配电间或室外变压器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
加油站内的爆炸危险区域,不应超出站区围墙和可用地界线。
加油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宜设置高度不低于3.6m 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面向车辆人口和出口道路的一侧可设非实体围墙或不设围墙。
加油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详见表2-4 。
汽油罐通气管管口汽油加油机/油品卸车点站房站区围墙设备名称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柴油加油机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标准实际汽埋地油罐0.5 0.8 - - 0.5 0.8 - - - - - - 4 8.9 3 5.8 油通气气管- - - - - - - - 3 7.8 - - 4 12.4 2 5.0 柴埋地油罐0.5 0.8 - - 0.5 0.8 - - - - - - 3 16.0 2 2.5 油通气气管- - - - - - - - 2 7.7 - - 3.5 12.8 2 4.9 汽油加油机- - - - - - - - - - - - 5 15.8 - - 柴油加油机- - - - - - - - - - - - 5 15.6 - - 油品卸车点- - 3 7.8 - - 2 7.7 - - - - 5 13.2 - -15.8/1站房 4 8.9 4 16.1 3 16.0 3.5 16.7 5 13.2 5 - - - -4.8站区围墙 3 5.8 3 5.0 2 2.5 2 4.9 - - - - - - - -表2-4 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m)673.7加油设施及工艺4.9油罐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采用埋地卧式钢制双层油罐(也称SF 地下储罐),油罐公称直径2500mm 。
双层油罐由于其有两层罐壁,在防止油罐出现渗(泄)漏方面具有双保险作用,再加上国外标准在制造上要求对两层罐壁间隙实施在线监测和人工检测,无论是内层罐发生渗漏还是外层罐发生渗漏,都能在贯通间隙内被发现,从而可有效地避免渗漏油品进入环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加油站油罐的罐体和封头所用钢板的公称厚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AQ3020 的有关规定,详见表3.1.1。
表3.1.1 油罐的罐体和封头所用钢板的公称厚度(mm)双层钢制油罐外层双层油罐内层罐油罐公罐罐体和封头公称厚称直径罐体和封头公称厚度(mm )度罐体封头罐体封头1601 ~6 7 5 6 2500钢制油罐的设计内压不应低于0.08MPa 。
安装在罐内的静电消除物体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符合本规范第3.8 节的有关规定:A=0.04Vt式中:A 浸入油品中的金属物表面积之和(m2);Vt 一一储罐容积(m3)。
双层油罐内壁与外壁之间有满足渗漏检测要求的贯通间隙。
双层钢制油罐设渗漏检测立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测立管应采用钢管,直径宜为80mm ,壁厚不宜小于4mm 。
2 检测立管应位于油罐顶部的纵向中心线上。
3 检测立管的底部管口应与油罐内、外壁间隙相连通,顶部管口应装防尘盖。
4 检测立管应满足人工检测和在线监测的要求,并应保证油罐内、外壁任何部位出现渗漏均能被发现。
设置渗漏检测立管及对其直径的要求,是为了满足人工检测和设置液体检测器检测;要求检测立管的底部管口与油罐内、外壁间隙相连通,是为了能够尽早的发现渗漏。
检测立管的位置最好置于人孔井内,以便于在线监测仪表共用一个井。
油罐应采用钢制人孔盖。
油罐设在非车行道下面时,罐顶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m ;设在车行道下面时,罐顶低于混凝土路面不宜小于0.9m 。
钢制油罐的周围应回填中性沙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
埋地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上浮的可能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的措施。
埋地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设在行车道下面的人孔井应采用加油站车行道下专用的密闭井盖和井座。
油罐应采取卸油时的防满溢措施。
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0% 时,应能触动高液位报警装置;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5%时,应能自动停止油料继续进罐。
高液位报警装置应位于工作人员便于觉察的地点。
高液位报警装置指设置在卸油场地附近的声光报警器,用于提醒卸油人员,其罐内探头可以是专用探头(如音叉探头),也可以由液位监测系统设定,油罐容量达到90%的液位时触动声光报警器。
"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5% 时,自动停止油料继续进罐"是防止油罐溢油,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一种机械装置——防溢流阀,安装在卸油管中,达到设定液位防溢流阀自动关闭,阻止油品继续进罐。
设有油气回收系统,站内油罐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监测系统。
为保证油气回收效果,汽油罐均需处于密闭状态,平时管理和卸油时均不能打开量油孔,否则会破坏系统的密闭性,因此必须借助液位检测系统来掌握罐内油品的多少。
与土壤接触的钢制油罐外表面,其防腐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 的有关规定,且防腐等级不应低于加强级。
3.2 加油机加油机不得设置在室内。
加油枪应采用自封式加油枪,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应大于50L/min 。
加油软管上宜设安全拉断阀。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燃油加油站防爆安全技术第 2 部分:加油机用安全拉断阀结构和性能的安全要求》GB22380.2-2010 的规定,安全拉断阀的分离拉力应为800N~1500N 。
以正压(潜油泵)供油的加油机,其底部的供油管道上应设剪切阀,当加油机被撞或起火时,剪切阀应能自动关闭。
剪切阀是加油机以正压(如潜油泵)供油的可靠油路保护装置,安装在加油机底部与供油立管的连接处。
此阀作用有二:一是加油机被意外撞击时,剪切阀的剪切环处会首先发生断裂,阀芯自动关闭,防止液体连续泄漏而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或污染环境;二是加油机一旦遇到着火事故时,剪切阀附近达到一定温度时,阀芯也会自动关闭,切断油路,避免引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有关剪切阀的具体性能要求,详见现行国家标准《燃油加油站防爆安全技术第 3 部分:剪切阀结构和性能的安全要求》GB22380.3 。
采用一机多油品的加油机时,加油机上的放枪位应有各油品的文字标识,加油枪应有颜色标识。
位于加油岛端部的加油机附近应设防撞柱(栏),其高度不应小于0.5m 。
3.3 工艺管道系统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十分必要。
其含义包括加油站的油罐必须设置专用进油管道,采用快速接头连接进行卸油,避免油气在卸油口沿地面排放。
严禁采用敞口卸油方式。
每个油罐各自设置卸油管道和卸油接口。
各卸油接口及油气回收接口,应有明显的标识。
卸油接口应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加油站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时,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汽油罐车向站内油罐卸油应采用平衡式密闭油气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