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333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33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一、中国教育史概述1. 中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2. 古代教育的特点与影响3. 近现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二、古代教育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教育- 夏商周教育的特点- 礼乐教育的兴起2. 秦汉时期的教育- 法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太学与地方教育的建立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士族教育的兴起- 佛教对教育的影响4. 隋唐时期的教育- 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教育与官僚体系的结合5.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书院教育的繁荣三、古代教育思想1. 儒家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2. 道家教育思想- 老子的教育思想- 庄子的教育思想3. 法家教育思想- 韩非子的教育思想4. 墨家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四、近现代教育变革1. 晚清教育改革- 洋务运动与教育改革- 戊戌变法与教育改革2. 民国时期的教育- 教育制度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思想的更新3.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 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五、现代教育体系1. 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 初中教育2. 高等教育- 大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3. 职业教育- 技能培训- 职业学校教育4. 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终身学习体系六、教育改革与发展1.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 教育制度的改革- 教育观念的更新2. 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教育公平问题3. 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 国际化教育的发展七、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交流1. 古代中国教育对世界的影响 - 儒家思想的传播- 科举制度的影响2.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国际交流 - 留学运动- 国际教育合作3. 当代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 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八、考试要求与评价方式1. 考试内容与形式- 笔试- 口试2. 评价标准与方法- 知识掌握程度-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考试准备与复习策略- 教材学习- 历年真题分析九、结语1. 中国教育史的重要性2. 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意义3.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注:本考试大纲仅为框架性指导,具体内容和要求需结合实际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详细阐述。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是一本关于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的轨迹并由此揭示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的教材。

它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思想、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中外教育史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实践的发展,理解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在《中外教育史纲》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介绍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如孔子、孟子等的教育思想,以及古代印度的学校等。

2.近代教育思想和制度:介绍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如夸美纽斯、洛克等的教育思想,以及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3.现代教育思想和制度:介绍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如杜威、皮亚杰等的教育思想,以及现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4.比较教育:比较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分析其异同和优劣。

5.教育史研究方法:介绍教育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

总之,《中外教育史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教育思想和制度,还可以为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
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全国教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全国教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年。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分中国教育史约分外国教育史约分教育心理学约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简答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分析论述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613教育学基础综合(学硕)

613教育学基础综合(学硕)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教育学基础综合科目代码:613一、参考书目(所列参考书目仅供参考,非考试科目指定用书):1、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2、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吴式颖、李明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4、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年二、考试形式试卷满分: 300 考试时间:180 分钟答题方式:闭卷、笔试各部分内容及占比:教育学原理约120分中外教育史约12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什么是教育学(一)教育:以育人为中心的活动(二)教育学: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学问(三)学校教育学:以教师发展为中心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二)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三)当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三、教育观的形成与嬗变(一)什么是教育观(二)西方教育观的发展(三)中国教育观的发展(四)当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四、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一)21世纪教育改革的背景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多元文化。

(二)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全球化与国际理解教育;教育民主化与全民教育;互联网与教育信息化;学习社会与终身教育。

(三)教育走向人本五、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六、学生(一)儿童观的演变(二)学校教育中的学生(三)学生的自主发展七、教师(一)教师职业的历史教师职业在西方的历史;教师职业在中国的历史。

(二)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的责任。

《中外幼儿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外幼儿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外幼儿教育史》考试大纲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Λ)oA家庭教育B宫廷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2.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基础是(D)o A勤俭B诚实C守信D孝悌3.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产生于(B)oA商代B西周C汉代D唐代4.我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儿童蒙读物是(C)oA《小儿语》B《蒙求篇》C《三字经》D《急救篇》5.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C)oA厦门集美幼稚园B北京香山慈幼院C南京燕子矶幼稚园D上海大同幼稚园6.“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提出者是(A)oA蔡元培B陈嘉庚C张宗麟D杨贤江7.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诞生的机构是(B)oA湖南幼稚园B湖北幼稚园C武昌蒙养院D福建公立幼儿园8.1903年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其所在地是(D)oA南京B上海C福州D武昌9.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将我国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C)o A幼稚园B幼儿园C蒙养院D托儿所10.批判当时的幼儿教育犯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A)o Λ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11.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的教育家是(B)o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12.提出“活教育”理论并建立“五指活动课程”的中国教育家是(B)。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13.曾在北平创办香山慈幼院,并有《幼稚园教育概述》《幼稚园课程》等著作的幼儿教育家是(C)O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14.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观点的教育家是(B)o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1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D)oΛ“生活即教育”B“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主动”、“习行” D“教学做合一”16.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C)oA《颜氏家训》B《三字经》C《童蒙须知》D《急就篇》17.斯巴达幼儿教育的特点是重视(A)oA军事体育B生活常规C道德教育D知识教育18.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并设计了一系列发展儿童感官的教学材料的幼儿教育家是(C)o A夸美纽斯B卢梭C蒙台梭利D柏拉图19.教育史上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C)oΛ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乌申斯基20.公益性学前教育较早可追溯到罗伯特・欧文创办的(B)oA母育学校B幼儿学校C幼儿园D编制学校21.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D)oA夸美纽斯B福禄贝尔C赫尔巴特D培斯泰洛齐22.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观点的教育家是(D)。

《333教育综合考试攻略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教育学基础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333教育综合考试攻略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教育学基础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国教育史
01
前言
02
第一章 西 周官学制度 的建立与 “六艺”教 育...
03
第二章 私 人讲学的兴 起与传统教 育思想的 奠...
04
第三章 儒 学独尊与读 经做官教育 模式的形成
06
第五章 理 学教育思想 和学校的改 革与发展
05
第四章 封 建国家教育 体制的完备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 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
05
第四章 教 育与社会发 展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七章 课程
第八章 教学 第九章 德育
第十一章 教师
第十章 班主任
第十二章 学校管理
教育心理学
01
前言
02
第一章 教 育心理学概 述
04
第三章 学 习及其理论
06
第五章 知 识的学习
03
第二章 心 理发展与教 育
05
第四章 学 习动机
1
第六章 技能的 形成
2
第七章 学习策 略及其教学
3 第八章 问题解
决能力与创造 性的培养
4 第九章 社会规
范学习与品德 发展
5
第十章 心理健 康及其教育
感谢观看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 育思想
第七章 中国教育的 近代转折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 系的建立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 制的变革
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 府的教育建设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教育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 家的教育探索
外国教育史
01
前言
02
第一章 古 希腊教育
03
第二章 古 罗马教育
04

教育综合333大纲参考书目

教育综合333大纲参考书目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示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外008年版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教育综合333大纲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出版信息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现代教育原理》
柳海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外教育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外教育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小时
二、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一)考试大纲:
1、中国教育史部分: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思想;法家的教育思想;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董仲舒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韩愈的教育思想;历史上的科学制度;历史上的书院发展;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严复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杨贤江的教育思想;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梁漱溟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2、外国教育史部分: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古代罗马的教育思想;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
洛克的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理论;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斯宾塞的教育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学说;杜威的教育理论;列宁的教育理论;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思想;马卡连柯教育理论;凯洛夫教育思想;赞科夫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二)参考书目:
王天一等编著,《外国教育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包括以下部分: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的萌芽
2.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 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流派;教育学分支学科;元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 哲学基础
2. 心理学基础
3. 社会学基础
4. 生理学基础
五、教育学的价值
1. 教育学的理论价值
2. 教育学的实践价值
六、课程与教学论
1. 课程实施
- 课程实施的取向
-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教师与课程
2. 课程评价
- 课程评价的含义
- 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
- 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3. 课程改革
- 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七、德育论
八、教师与学生发展
九、教育管理
十、现代教育技术
十一、中国教育史
十二、外国教育史
十三、教育心理学
十四、教育研究方法
十五、综合考试
以上是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参考内容,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年份和专业有所调整,建议查阅相关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机构获取最新信息。

2024年大学入学考试历史复习大纲

2024年大学入学考试历史复习大纲

2024年大学入学考试历史复习大纲本复习大纲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历史学科,掌握大学入学考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大纲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1.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 古代中国的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 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1.3 古代中国的文化- 诸子百家与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 汉字与古代文学- 古代科技与艺术1.4 古代中国的思想- 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主要观点- 外来宗教与传统文化思想的交融二、中国近现代史2.1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革- 鸦片战争与清朝的衰落-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成立2.2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 近代工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改革-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2.3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 近现代文学与艺术的主要成就- 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科学技术与现代化进程2.4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近现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近现代中国的抗日战争- 近现代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三、世界史3.1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文明的特点与发展-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起源与传播3.2 世界近现代史-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与民族解放3.3 世界当代史-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热点事件- 全球化进程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四、历史学科方法与研究4.1 史料的分类与价值- 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口碑资料等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史料的选择与运用方法4.2 历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历史比较法、历史分析法、历史计量法等基本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与批判4.3 历史学科的评价与反思- 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教育的意义与任务- 历史学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希望本复习大纲能够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大学入学考试,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国统考333大纲

全国统考333大纲

全国统考333大纲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333 大纲概述
2.333 大纲的内容
3.333 大纲的作用
正文
【333 大纲概述】
全国统考 333 大纲,是指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种考试科目,主要针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等专业。

333 大纲的全称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其目的是为了规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333 大纲的内容】
333 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教育学原理:包括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教育与自然、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内容。

2.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基本概念、心理过程、个性与社会性、心理发展、学习与记忆、情绪与情感、心理测量等内容。

3.教育管理学:包括教育管理基本概念、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过程、教育管理方法等内容。

4.教育史:包括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内容。

5.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的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内容。

【333 大纲的作用】
333 大纲对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为考生提供了复习的依据和方向。

同时,333 大纲也可以用来评价考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高校选拔优秀的研究生人才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333 大纲还可以促进我国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等专业的发展,提高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333教育综合统考大纲

333教育综合统考大纲

333教育综合统考大纲
一、大纲简介
333教育综合统考大纲是国家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导性文件,对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做出规定。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各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

二、考试科目与分值
1.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2. 中国教育史:约40分
3. 外国教育史:约40分
4. 教育心理学:约50分
三、考试形式与时长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时长: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 教育学原理:考查学生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的理解,以及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2. 中国教育史:考查学生对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事件、人物、思想及其演变的理解,以及分析中国教育传统及其现代意义的能力。

3. 外国教育史:考查学生对外国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事件、人物、思想及其演变的理解,以及分析外国教育经验与模式对中国教育的借鉴意义。

4. 教育心理学:考查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五、主要参考教材
1. 《教育学原理》
2. 《中国教育史》
3. 《外国教育史》
4. 《教育心理学》
六、其他注意事项
1. 考生应按照大纲要求,全面复习各科目内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考生应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综合考试科目代码:[333]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四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知识、主要问题,并能运用所掌握的原理与知识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的基本要素3.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概述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三、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社会功能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概述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我国的教育目的五、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概述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六、课程1.课程概述2.课程设计3.课程改革七、教学(上)1.教学概述2.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3.教学原则八、教学(中)4.教学原则5.教学方法九、教学(下)6.教学组织形式7.教学评价十、德育1.德育概述2.品德发展规律3.德育过程4.德育原则5.德育途径与方法十一、美育1.美育的概念2.美育的价值3.美育的任务及内容4.美育实施十二、体育1.学校体育概述2.学校体育的意义、任务及内容3.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规律4.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十三、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概述2.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十四、班主任1.班主任工作概述2.班集体的培养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十五、教师1.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2.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十六、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概述2.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3.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4.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一、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教育1. 西周的教育2. 春期时期的教育变革3. 孔丘的教育思想二、战国时期的教育1. 齐国的稷下学宫2. 孟轲的教育思想3. 荀况的教育思想4.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三、秦汉时期的教育1.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2.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四、隋唐时期的教育韩愈的教育思想五、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1. 宋元时期的书院2. 宋元时期的蒙学3. 朱熹的教育思想六、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 教会学校的兴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2. 洋务教育及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七、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 维新运动的渐次推进2.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八、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 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2. 壬子癸丑学制3.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九、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1.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与变革2. 1922年新学制十、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2.晏阳初的教育思想3.黄炎培的教育思想4.陈鹤琴的教育思想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一、城邦教育制度的兴衰1. 荷马时代的教育2. 古风时代的教育3. 古典时代的教育4.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二、共和教育制度的蜕变1. 罗马共和时期的文明与教育2. 罗马帝国时期的文明与教育三、宗教教育的兴盛1. 宗教教育2. 世俗教育四、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1. 文艺复兴时期的“全人”理论2.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3.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变革五、国民教育的滥觞1. 宗教改革与国民教育的兴起2. 国民教育体制在新教国家的建立3. 宗教改革时期的中等与高等教育六、启蒙时代教育的演进1. 启蒙运动2.“新教育”的构想3. 教育世俗化与国家教育体制的缘起4. 中等教育的革新5. 高等教育的演变七、工业时代教育的发展1. 教育思想的多元化2. 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3.城市化与教育变迁4.教育心理学化运动4. 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八、现代教育的缘起1. 新教育运动2.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3. 综合中学运动4. 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九、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1. 冷战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2. “人造卫星事件”与西方世界的教育改革3. 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育变革十、当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勃起1.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2. 人力资本理论3.终身教育思潮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一、学生心理1. 学生的认知发展2.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3.学生的个体差异二、学习心理导论1.学习及其分类2.学习理论发展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2. 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四、认知学习理论1.认知结构学习理论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3.学习的信息加工论五、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六、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概述2. 学习动机理论七、知识的学习知识学习与迁移八、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1. 问题与问题解决2. 问题解决的过程九、品德的形成1. 品德心理概述2. 品德发展的理论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分钟2.试卷分值:150分3.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个,共30分简答题:4个,共40分论述题:4个,共80分4.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参考书目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六版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三版3.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1.成均、庠成均: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唱歌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成为成均。

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教育,而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性的活动。

教育和学者都以脱离生产劳动,这以具有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庠:虞舜时期教养机构名称的承袭,利用养老的活动,来达到对年轻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可以收到推行孝悌教育的效果。

2.瞽宗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

当时大学以乐教为重,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

乐师在学中祀其先师为乐祖,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

瞽宗是当时贵族学习礼乐的学校。

3.西周六艺教育P22“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起源于夏代,发展于商代,西周继承、发展和充实。

特点:(1)文武兼备(2)求知兼求能(3)前期和后期教育的侧重点不同4.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P28(1)学在官府,官学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它是集中的,私学是根据社会和个人需要设立的,它是分散的。

(2)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育无独立的组织机构。

(3)官师合一,由政府的职官兼任教师,他们的工作任务以官事为主,以教学为辅。

5.有教无类(内涵、依据、意义)(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2)依据:“性相近”理论(3)意义:(1)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2)打破贵族对学校的教育垄断(3)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6.六经P34《诗》:即《诗经》《书》:即《尚书》《礼》:即《仪礼》《乐》:是诗的曲调《易》:即《周易》《春秋》:鲁国的编年史7.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和礼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仁是一种精神,而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8.孔子的教学方法P36和贡献P47教学方法:(1)学、思、行结合(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课程编码:16A04041 学分: 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推荐教材:于洪波等.简明中外教育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参考书目: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王雪峰.教育转型之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沈红.石门坎文化百年兴衰――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现代性经历[M].北京:万卷出版社,2006.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知识;二是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教育史研究能力;三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舞学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教育史的理论与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打下教育史研究的专业基础。

(包括1次期末考试)。

要求学生参加小组发言、进行课程讨论等,以锻炼他们的能力。

通过相关研究活动、评论文章等活动形式进行本课程的研究工作。

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要求学生在作业、课程论文等方遵守学术诚信。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绪论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教育史的学科地位;理解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内容;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上卷中国教育史第⼀章夏、商、⻄周时期的教育1.⻄周的教育⾏政体制——“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具有两个典型特征:第⼀,政教合⼀;第⼆,官师合⼀。

2.⻄周的教育内容——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礼乐射御为“⼤艺”,属于⼤学课程,书数为“⼩艺”,属于⼩学课程。

3.周宣王时太史籀做作的《史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童识字课本。

第⼆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孔⼦的教育思想论教育对象与教育⽬的教育对象——“有教⽆类”孔⼦主张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旧习,扩⼤教育对象的范围。

“有教⽆类”是孔⼦创办私学的⼀条基本原则。

⼀,种族,即招收学⽣时不分⺠族、国别。

⼆,类别,即招收学⽣时不问等级出⽣、不分贫富贵贱。

三,定规,即招收学⽣时灵活机动、不循成规。

对年龄没有限制,对智⼒性情没有限制,对学习态度也没有限制。

2.教育⽬的——“学⽽优则仕”教学⽅法:因材施教⾸先要求教师承认学⽣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并充分了解学⽣对个性特征和才能志趣。

p23句⼦例⼦3.《⼤学》中的教育思想(1)三纲领“⼤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在⽌于⾄善。

”这是对于⼤学教育⽬的的纲领性概括。

明明德,就是使天⽣的善性——“明德”得到明复和发扬。

亲⺠,即新⺠,就是推⼰及⼈,把个⼈⾃身的善转化为他⼈乃⾄全体⺠众的善。

⽌于⾄善,就是要以达到⾄善的境界为最终⽬标。

(2)⼋条⽬⼋个教育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修身、⻬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是⼤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其任务在于学习儒家德⾏艺能等⽅⾯的知识。

诚意、正⼼、修身,属于意志和情感⽅⾯的综合修养阶段。

诚意指意念和动机的纯正;正⼼指摆脱情绪的影响,保持认识的中正和信念的坚定;修身,指超越个⼈的⾃省和⾃律,在与他⼈的相互关系中再认识和提⾼⾃我。

⻬家治国平天下,是⼤学教育的实践⽬标。

⻬家,成为家族的楷模;治国是⻬家的扩⼤和深化,平天下是治国的扩⼤和深化。

4.《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篇专⻔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如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探讨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揭示其规律。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知识;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教育史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舞学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

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家等方面的内容;外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西方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产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理解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视频展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核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具体标准根据学校和课程要求而定。

五、教学资源与推荐读物1.教学资源:本课程提供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目和在线资源等,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推荐读物:推荐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33教育综合统考考试大纲

333教育综合统考考试大纲

333教育综合统考考试大纲如下:
1.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四门学科基
础课程。

2.考试要求: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
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3.考试内容:
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中国教育史考查目标:理解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教育思想。

了解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改革的情况。

掌握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和教育思想流派及其影响。

外国教育史考查目标:掌握外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教育思想。

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改革的情况。

掌握外国重要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演变和影响。

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2024考研教育考试综合大纲

2024考研教育考试综合大纲

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1. 教育学原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中国教育史: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重要教育事件、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外国教育史:主要考查考生对外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重要教育事件、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教育心理学: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形式上,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值为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生需要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熟悉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此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体而言,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全面的知识结构。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模拟
考试和真题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教育史(课程代码:01282)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编古代教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第一节原始社会与原始社会的教育第二节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征第二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一节古巴比伦第二节古埃及第三节古印度第四节古希伯来第三章古希腊的教育第一节古希腊城邦教育制度第二节希腊化时期的教育第三节古希腊的教育思想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第一节古罗马的教育制度第二节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早期教育活动第三节古罗马的教育思想第二编中世纪教育第五章中世纪前期西欧的教育第一节基督教修行主义与修道院学校第二节查理曼教育改革及其影响第六章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第一节拜占廷的教育第二节阿拉伯的教育第七章中世纪后期西欧的教育第一节骑士教育第二节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第三节新型市民阶层的教育第三编近代教育第八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第一节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教育第二节人文主义学校教育第三节人文主义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第九章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一节新教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二节天主教改革与耶稣会派的教育第十章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活动和著作第二节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第三节论普及教育第四节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第五节论学前教育第六节教学理论第七节论学制第八节论道德教育第九节论教育管理第十一章启蒙运动与教育第一节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第二节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第十二章 17-18世纪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和美国的教育第一节英国的教育第二节法国的教育第三节德国的教育第四节俄国的教育第五节美国的教育第十三章卢梭的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和社会政治观点第二节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第十四章 19世纪英国的教育第一节初等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第二节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三节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建与大学推广运动第四节斯宾塞的科学教育观第十五章 19世纪法国的教育第一节拿破仑教育改革第二节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第十六章 19世纪德国的教育第一节国民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机构第二节三种类型中学并存的格局基本形成第三节柏林大学的创建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第四节福禄培尔、第斯多惠、洪堡的教育思想第十七章 19世纪俄国的教育第一节 19世纪俄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二节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第十八章 19世纪美国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第二节公共学校运动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第三节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确立第四节贺拉斯.曼的教育观第十九章 19世纪日本的教育第一节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教育发展概况第二节日本近代教育的创立与发展第三节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第二十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与教育活动第二节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第三节论和谐发展的教育第四节教育理论及其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一章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第一节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第二节教育目的与过程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第二十二章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第四编现代教育第二十三章 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革新运动第一节欧洲新教育运动第二节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第三节欧美实验教育学第四节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第二十四章 20世纪前期英国的教育第一节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伙伴关系”的形成第二节现代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第三节罗素和沛西·能的教育思想第二十五章 20世纪前期法国的教育第一节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加强第二节统一学校运动与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第三节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二十六章 20世纪前期德国的教育第一节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革第二节纳粹时期的德国教育第三节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第二十七章 20世纪前苏联的教育第一节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第二节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调整第三节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第四节凯洛夫的教育思想第二十八章 20世纪前期美国的教育第一节中等教育大众化及公共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善第二节初级学院运动及高等教育的扩充第三节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第二十九章 20世纪前期日本的教育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的整顿与扩充第二节战时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崩溃第三十章杜威的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与著作第二节教育是什么第三节教育的目的第四节课程与教学论第五节道德教育第三十一章 20世纪后期英国的教育第一节 1944年《巴特勒法》的实施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教育的调整与发展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期的教育改革第四节 21世纪初期英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第三十二章 20世纪后期法国的教育第一节《郎之万-瓦隆计划》与二战后法国教育的重建第二节 20世纪50-80年代的教育改革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第三十三章 20世纪前期德国的教育第一节二战后联邦德国教育的重建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联邦德国的教育改革第三节两德统一后德国的教育改革第三十四章 20世纪后期苏联与俄罗斯的教育第一节二战后苏联教育的调整与发展第二节 20世纪60——80年代的苏联教育第三节 20世纪后期苏联的教育理论第四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第三十五章 20世纪后期美国的教育第一节战后初期的教育改革第二节《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第四节 20世纪80-90年代的教育改革第五节新世纪的教育改革第三十六章 20世纪后期日本的教育第一节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的重建第二节经济迅速增长时期日本教育的发展第三节成熟化社会时期日本教育的改革第三十七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第一节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第二节分析教育哲学第三节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第四节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第五节社会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第六节终身教育思潮第七节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第三十八章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第一节印度的教育第二节埃及的教育第三节巴西的教育第三部分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外国教育史》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专科的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本专业自学应考者应具备的外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常识和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而设置的基础知识课。

《外国教育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外国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律,目的在于既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常识,又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尽量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因此,《外国教育史》课程具有历史跨度长、研究对象国多、知识面广等特点,这就要求自学应考者在学习时应做到:(一)应依据自学考试大纲中的自学与考试的基本要求、考核知识点、考核目标与具体要求,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

(二)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扩大知识面。

(三)注意把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本专业自学考试计划中其他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注意把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我国教育改革以及自学应考者本人的教育工作实践联系起来思考和学习。

在教育管理专业专科自学考试计划中,《外国教育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它的教学既以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前提,又为学生加深理解这些课程的内容提供帮助,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好《中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奠定基础。

自学应考者应注意自考计划中各门课程的联系和区别。

《外国教育史》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出《外国教育史》作为必修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考试的重点章节(必须掌握与重点讲解,共十四章),即第一、三、五、七、八、十、十三、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三十、三十五、三十六章;次重点章节(认真领会,理解,相关部分重点讲解,共八章),即第九、十二、十四、十六、二十五、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章;余下为一般章节(基本领会,基本理解,简单介绍讲解)。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重点: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2.难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3.学习时间安排:3学时4.基本理论:了解原始社会的教育形态;理解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5.基本技能:掌握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熟练掌握原始社会教育内容的方法.要求自学应考者通过学习,认识、了解、应用本章讲述的主要知识:在原始社会中,出于自身生存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出现了教育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处于初级和萌芽阶段,但这种活动却成为文明社会教育的起点。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较具有代表行的观点主要有1、法国学者利托尔诺提出的教育的生物起源说;2、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提出的教育的心理起源说;3、苏联学者提出的教育的劳动起源说;4、我国学者杨贤江提出的教育的需要起源说。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涉及到生产劳动的教育、道德与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原始宗教及相关内容的教育、体育和军事教育,以及原始社会出现的尚处于萌芽阶段的文化活动都属于原始社会教育内容的范围之内。

原始社会的教育形成了主要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引导儿童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尚处于非形式化的初级阶段,但这种教育活动却在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镇南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丰富,体现出多面性的特征。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原始社会与原始社会的教育1.原始社会2.原始社会的教育(起源)第二节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征1、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2、原始社会教育的方法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三)考核知识点1、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2、原始教育的内容3、原始教育的方法4、原始教育的特征(四)考核要求1、原始社会与原始社会的教育(1)识记:教育起源的代表性观点(2)领会:现代人认识原始社会及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的依据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征(1)识记: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征第二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重点:古代巴比伦的教育;2.难点:古代埃及的教育(学校教育);3.学习时间安排:3学时4.基本理论:了解印度宗教教育;理解古代埃及教育基本形态;深刻理解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成因。

5.基本技能:掌握古代希伯来教育的特点;熟练掌握古代埃及教育类型。

本章为该书的基础章节,具体阐述了东方文明四个文明古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其中各国教育产生的原因、发展脉络以及各阶段教育发展的特征为本章重点。

“古巴比伦的文士教育”、“古埃及的学校类型”、“古印度的宗教教育”和“古希伯来的教育特点”四个知识点为本章难点。

建议用3-4课时学完本章内容,但具体进度视学生自身情况而定。

学完本章内容后,学生应当对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发展形成清晰的脉络,知道各国教育萌芽和产生的动因与标志,能够简述各国各阶段教育发展的特征与特点,解释“古巴比伦文士教育”的含义,熟知“古埃及的四种学校类型”,分清“古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同时了解“古希伯来教育”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