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目录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及反思10.《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及反思11.《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及反思《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习作:缩写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猎人海力布为了乡亲们的生命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动人传说中,感受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懂得从小心中要有他人。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继续训练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理解海力布热心助人的具体表现及有关描写。
2.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能配乐最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
《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这个故事,看有多少同学能自己读懂。
二、自读课文指导:阅读时注意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围绕着他的活动,怎样展开故事情节,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后来又是怎么发展的,最后结果怎么样。
三、理清段落层次1.课文一开始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读。
轻声齐读。
(突出“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总是……”“非常敬爱”)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人们非常敬爱海力布。
这是总的介绍海力布,所以第一自然段可以单独成为一段。
2.这个故事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到哪儿结束?(到“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3.指点: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是一段。
这样课文分成三大段。
4.第二段有几层意思呢?根据主人公海力布的活动、遭遇,可以怎么分?第一层: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第二自然段)第二层:老龙王把一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送给海力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版五年级语⽂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感受语⾔表达的艺术,学习⽤得体的语⾔表达。
下⾯是店铺⼩编为使⽤⼈教版语⽂教材的五年级教师们准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版五年级语⽂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 ⼩学⽣第⼀次接触⽂⾔⽂,⽼师的朗读指导⼗分重要。
可采取如下步骤: 第⼀,教师⾸先要范读课⽂,提⽰学⽣如何断句、停顿。
第⼆,指导学⽣读通顺。
指导⽂⾔⽂的朗读⽅法:⼀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要停顿得当,如“孔君平诣其⽗”“孔君/平/诣其⽗”“未闻孔雀是夫⼦家禽”的正确停顿是“未闻孔雀/是/夫⼦家禽思”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
如六年级下册《学弈》中的“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然也”应该读出肯定的语⽓。
第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背诵。
⾄于在理解⽅⾯,⼤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即可。
学⽣要能做到在⽼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疏通⽂意,并且有⼀点⾃⼰的感悟。
如,像六年级下册《两⼩⼉辩⽇》中,两⼩⼉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认识事物的⾓度不同,结果就不⼀样;孔⼦能正确地对待⼩⼉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对⽂中蕴涵道理的讨论适可⽽⽌;如《两⼩⼉》中的道理,可以讨论,但是不要展开,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即使讲得清楚,也不是⼩学⽣所能够理解的。
《杨⽒之⼦》选⾃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部主要记载汉末⾄晋代⼠族阶层⾔谈轶事的⼩说。
就杨⽒之⼦来说,似乎存在教养问题,客⼈到家⾥做客,和⼩孩⼦开个玩笑是正常的,杨⽒之⼦却反唇相讥,好像不⼤好。
修订时考虑重新更换,如果⽼师们有⽐较好的⽂⾔⽂,也可以推荐给我们。
⼈教版五年级语⽂第三单元教材分析2 晏⼦使楚 课⽂根据《晏⼦春秋》⽽改编,《晏⼦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部书。
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
课⽂讲述的内容在原著中是两个独⽴的故事,分别为:“晏⼦使楚,楚为⼩门,晏⼦称使狗国者⼊狗门第九”和“楚王欲辱晏⼦,指盗者为齐⼈,晏⼦对以桔第⼗”。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新人教版
(1)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美好。
(2)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口语交际和习作过程中,恰当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提高描述和叙述能力。
(3)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道理,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信息提取、处理和运用能力:阅读寓言故事,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提高信息提取、处理和运用能力。
- 重点词句:细致入微、敏锐感知、描述、叙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② 板书布局:
- 左侧:课题、核心知识点
- 中间:重点词句
- 右侧:实践应用、思考与讨论
③ 板书艺术性与趣味性:
- 使用图形、颜色、符号等元素,增强板书的视觉吸引力
- 设计有趣的板书图案,如观察者的眼睛、思维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材料二:《XX的原理与应用》(或文章、书籍等),深入探讨XX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阅读材料三:《XX的起源与演变》(或文章、书籍等),了解XX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程。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拓展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2)深度与广度:拓展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拓展学习中能够获得新的见解和思考。
(3)实用性:拓展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或提高能力。
七、板书设计
① 板书内容:
- 课题: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
- 核心知识点: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信息提取、处理和运用能力
3. 表达阐述题:请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你对XX事物的理解和感悟,求不少于100字。
统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PT课件
如本文中的“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 这个地方不能住了!’”一句,就是通过描写海力布 的言行,赞美海力布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拓展延伸
1.含有数字的成语。 千真万确 丑态百出 身价百倍 坐拥百城 南面百城 破绽百出 流芳百世 漏洞百出 愁肠百结 身经百战 千奇百怪 千方百计 千锤百炼 千娇百媚 千疮百孔 千回百转
行动,包括动作、行为两个方面。动作,指人物 一举一动的活动,如:抓、拉、扯、跑、踏、看、听、 闻、说等;行为,指人物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为一个 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 行动,是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 看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 做的。因此,行动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 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
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 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的故事。
2. 猎人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海力布是个一心助人、舍己为人的人。
3. 小白蛇和海力布说话的时候,有一句 话重复了两遍,是哪一句,为什么?
“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 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 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小白蛇为恩人担心,担 心恩人为了帮助他人,泄露了动物说话的秘密而变 成石头。
பைடு நூலகம்
)。
整体感知
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 容全?文可以分成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猎人海力布平时热心帮助别人。 第二部分(3~10):写海力布处处为乡亲们着想, 最后为了救乡亲们牺牲了自己。 第三部分(11):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 念海力布。
课文解读
1. 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事?这篇课文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走进民间故事一、教材和丛书分析1.教材分析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口头传播的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
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两个民间故事,根据篇幅和教学需要,《牛郎织女》分成了两部分。
《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
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本单元还有“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模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阶段“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在《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的课后题、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都有相关练习,“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
口语交际安排了“讲民间故事”的活动,旨在将学到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方法简要地介绍故事,完成《猎人海力布》或其他民间故事的缩写。
教材在《猎人海力布》的课后题、《牛郎织女(二)》的学习提示中都提到了概括内容的要求,为缩写故事做了铺垫。
“快乐读书吧”向学生介绍并推荐中国民间故事以及欧洲、非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民间故事的乐趣。
阅读时可将“创造性地复述”和“缩写故事”两个要素加以实践运用。
2.丛书分析二、单元教学目标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事件和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民间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运用“增加一些合理的情节”“变换视角”“改变故事结构”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复述;能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
教师必看:五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解析
教师必看:五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解析五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主要讲解了汉字的结构和偏旁部首的规律,以及一些汉字的用法和演变。
因为汉字是我们国家的独特象征,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学习汉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单元的教案解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体检操作”,“字形构造”,“字的造字法”,“字的演变”和“文字交流”。
其中,“体检操作”主要是从视觉和灵敏度两个方面教育学生感知汉字;“字形构造”则是讲解汉字的结构及偏旁部首,以此让学生明白汉字的规律;“字的造字法”则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以此来了解汉字的文化背景;“字的演变”则是介绍一些常用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文字交流”则是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字交流。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能够正确地书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900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结构和偏旁部首的规律,能够正确分辨和使用一些基本的字形构造。
3.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演变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字交流。
4.提高视觉和灵敏度,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以下是本单元中一些常用的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课外文化知识和结构奇特的汉字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学习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下甲骨文展览,让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历史有一个必要的认识。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有探究精神。
2.讲解基本偏旁部首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偏旁部首,例如“月”、“日”、“人”、“口”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和观察力,让他们能够发现偏旁部首的规律和常见的字形组合。
例如:“青”字就是由“青”、“小”、“心”同样三个部首组成的。
3.读写课文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偏旁部首和字形构造之后,应该是读写课文的环节。
在读写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指出词语中的常见偏旁部首,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掌握这些常用的部首和字形构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的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够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出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感受课文的整体美。
3. 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4.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出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龙在古代和现代的不同意义的描述,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第一课时教学思路: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通过爷爷、奶奶之口,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族的龙文化;又借爸爸、妈妈之言,向我们介绍了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
层层递进,让人既感到古代龙的神奇,又让人体味到现代龙的腾飞与发展,读了给人以自豪与振奋之感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龙不仅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图腾,更是我们现代化中国的象征。
中国人对龙的喜爱凝聚在无数的神话、建筑、诗歌、地名中,更把中国视为龙的化身。
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大人们是怎样评价龙的吧!二、情感升华:1.老师感情朗读,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老师看到你们刚才听的非常的投入,你们能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告诉我们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2.你能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关于龙的神话、建筑、民俗,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等。
)三、感悟语言的美:这是一篇诗歌,听……(放课文的范读录音)同学们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读读这优美的诗篇,请你们打开书,利用手中的字典、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解决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1. 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发音,指导个别字的发音。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解读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第三单元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1篇略读课文《牛郎织女(二)》。
民间故事是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千百年来普通人对现实的认识和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猎人海力布》一文中,通过“救小白蛇”“要宝石”“听鸟语”“劝乡亲”“变石头”这几个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牛郎织女(一)》则通过详细介绍牛郎认识织女的过程,表现出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特点以及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
《牛郎织女(一)》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牛郎织女(二)》通过描述织女跟王母娘娘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体现出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的特点,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了解故事内容并会创造性地复述。
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民间故事的生命力就在于“口耳相传”,在于通过人们一次次的传播与讲述,传承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命力。
复述不单纯是阅读训练要素或者是表达训练要素,一方面,它是贯穿小学阶段的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练习复述的目的是“使儿童深入理解文本,提高他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复述本身也是口语表达的重要的形式。
在部编版教材中,编者依据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特点,逐层递进地安排了不同的复述训练,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包含了《麻雀》、《牛和鹅》、《猎人海力布》三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故事的魅力,学会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等来理解故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民间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理解故事深层含义、欣赏故事魅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部分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不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情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欣赏民间故事的魅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感受到民间故事所传递的正能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情节。
2.教学难点:欣赏民间故事的魅力,理解故事中所传递的正能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包含了《草原》、《枫桥夜泊》、《长相思》三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以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作者情感为主题,通过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作者内心的情感。
同时,这一单元的课文难度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对大自然的美丽和情感的表达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对课文的大意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3.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朗读、游戏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字词+课文解读+句子)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字词+课文解读+句子)知识点【导语】五年级上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知识点《窃读记》生字词:窃(qiè)读踮(diǎn)起脚支撑(chēng)贪婪(lán)暂时(zàn)倾盆大雨依依不舍饥肠辘辘(lù)湿漉漉炒菜抄写吵闹屋檐瞻仰惧怕面面俱到招牌石碑自卑脾气中心思想:课文作者林海音,本文以“窃读”为线索,通过对作者动作和心理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理解句子: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要,“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生字词:水浒传(zhuàn)传(chuán)奇绿(lù)林好汉绿(lǜ)色将(jiàng)领将(jiāng)军滚瓜烂熟课文内容:这是一篇访谈录,用对话的形式,记录了苗苗与国学大师季羡林之间的交流。
细河区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猎人海力布》说课稿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猎
《猎人海力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猎人海力布》是一则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
人们因此世世代代纪念他。
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强烈的感染和教育.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简要复述课文.从教材本身看,本课有以下特点:一是课题表明写人;二是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易懂;三是想象力奇特丰富。
二、教学目标分析要学生简要复述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因此第一个教学目标定位为熟悉课文,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学生复述好课文,可以借助列小标题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找出要点。
除了熟悉课文内容外,还要理解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及把握人物的品质,因此,第二个目标定位品读课文,感悟人物的形象、品质。
第三目标定位简要复述故事,并初步学习将人物对话改成一般叙述的方法.三、教法分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根据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学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教学方法.以生动故事情节为载体,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通过朗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默读、思考交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知识结构化的方法。
因此,本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以练为主,读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四、学法分析目前所任班级学生30人,男女生比例为13:17。
班级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喜欢语文课,喜欢民间故事,而且思维较活跃。
到本学期为止,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
其次,学生也具有在语境中理解、辨析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三,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并对转述有所了解。
这些都是我们学好课文的有利因素。
但不足的是: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还不够强,列小标题部分同学还有一些困难,复述课文往往抓不住重点,很容易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复述过程中有条理不清,言语不简洁的毛病。
惠东县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猎人海力布说课稿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猎人
④海力布为了让乡亲们相信自己的话,他做了什么?
他说出实情,自己变成了石头.
3.读第11自然段,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结尾留下了悬念,“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不禁让人产生联想——那块石头现在在哪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照应开头—-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故事性内容的难点在能通过事件感受人物的形象与品质,因此要在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对话等方面中感受人物的形象,加深对课文主旨的了解,感受民间故事的叙事魅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课文讲解、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一)课前预习安排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四篇风格迥异的说明文组成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说起说明文的教学,相信很多老师会跟我一样,下意识地想到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这些再熟悉不过的教学要求,又或者不得不面对将一篇篇或给人美感或给人启迪的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使得说明文的教学枯燥乏味的教训。
在教学本单元之前,我心里明显有些底气不足,担心历史的一幕会再次上演,所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让自己鼓足了在课堂上尝试改变的勇气。
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前有效铺垫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
在教学《鲸》这课时,我有意识地做了如下铺垫,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课伊始,我开门见山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鲸》。
就在我拿起粉笔转身准备板书课题之际,我忽作思考状,自言自语道:“这小小一支粉笔,外形其貌不扬,用途简简单单,哪一天外星人来到咱们地球,对它产生了兴趣,我该怎么介绍它呀?”我的一番突发奇想果然在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我这看似无厘头的问题给吸引住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要给“外星人”当“翻译”。
不等我点名,一个淘小子就迫不及待地指着我手里的粉笔大声嚷道:“粉笔是白色的,又细又长!”淘小子的回答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教室里安静了下来,这一句简单的回答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急忙不服气地追问道:“白色?什么白?米白?乳白?还是雪白?又细又长?有多细?有多长?”面对我连珠炮似的发问,大多数学生陷入了沉思中,但也不乏少数“智者”跃跃欲试,我兴冲冲地点到课代表的名字,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粉笔通身雪白,约有七厘米长,和人的手指头差不多粗,主要用于老师板书。
”听完她的发言,我和其他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很快我把课代表的发言一字不拉地板书到黑板上,让同学们具体说说她的介绍好在哪儿,也可以在她的基础上继续修改。
接下来的评价与修改让学生欣然懂得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也为这个单元的学习做了一个有效的铺垫。
教无痕,学有迹——课中巧设情境如果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那么我觉得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留痕迹的教。
记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这样描述自己追求的“智慧教学”:“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这个任务,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学知识长能力)’的路子,真正摆脱‘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
《鲸》、《新型玻璃》这两篇课文都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玻璃早已问世,因而我们必须拓展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上网搜集有关的最新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鲸》这一课中,我从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广泛的资料当中删选他们感兴趣的,课文中没有的知识制成幻灯片。
课上,我让学生自由组合,以“鲸的自述”为话题,自己命题,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有关鲸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激情被这种生动活泼的情境给点燃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又如在《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中,我不仅带领学生畅游“神奇的玻璃王国”,还让他们充分体验了一把“玻璃推销员”的职业。
在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创设中,学生主动地把书捧在手里读,积极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各式各样的新型玻璃……而这一切,都不需要老师的指令和要求。
学以致用方为学——课后练笔巩固“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现行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按照专题组织单元,这为我们的“读写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生能从课文中汲取有用的、有效的写作方法。
在我看来,说明文教材更是如此。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课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小练笔”练习,用语言文字来巩固课堂上的“习得”,并通过“小组推荐”的方式评选“优秀小练笔”。
这样一路走来,原本沉闷的课堂气
氛也变得兴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