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安气息,调气血,运内劲

合集下载

陈氏太极拳吸气与呼气的方法

陈氏太极拳吸气与呼气的方法

陈氏太极拳吸气与呼气的方法陈氏太极拳的套路中, 动作路线与方向是有形的身体活动, 而吸气与呼气则是无形的身体活动, 初学者往往只看到有形的动作, 兼顾不到无形的吸气与呼气。

本文探讨了陈氏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吸气与呼气的特点和方法, 为练习者提供参考, 使练习者在练拳过程中做到有形活动和无形活动相结合, 达到更高的练习境界。

练拳过程中的吸气和呼气练习其实就是练内功, 要持之以恒, 做到深、长、细、匀。

运动讲究节奏, 正如音乐有一定的节奏, 节奏不合就是跑调, 运动和艺术是相通的, 都需要反复锤炼, 才能把握好适合自己的动作节奏和呼吸节奏, 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 取得较高造诣。

一、吸气和呼气在陈氏太极拳中的重要性人体呼吸不能单纯理解为肺呼吸, 人体和大自然的气体交换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几种:肺呼吸, 体呼吸和丹田呼吸。

肺呼吸和体呼吸分别是通过口鼻和毛窍进行的外呼吸, 丹田呼吸是较深的内呼吸, 也称作腹式呼吸。

人体的内外呼吸相互协调配合, 促进人体气血流通。

一般人以肺呼吸为主, 肺部呼吸停止, 生命即将终结。

训练有素的人,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丹田呼吸, 减少肺呼吸, 提高身体呼吸的效率。

吸气与呼气对立统一, 内呼吸和外呼吸也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既矛盾对立, 又相互统一, 相互促进。

展开剩余86%(一) 合理的呼吸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陈式太极拳主要采用腹式呼吸, 呼吸时, 膈肌和腹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腹压不断变化、血液循环功能加强, 有助于增强心脏和血管系统的新陈代谢, 改善心脏功能。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 心率降低, 心脏舒张期延缓, 使心肌能充分休整, 促使心肌收缩力加强, 心输出量增加, 提高了心脏的工作能力。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腹式呼吸在气沉丹田时, 胸腔和横膈向下运动, 肺部呼吸量增加, 肺活量和吸氧量也随之增加, 身体内部气体交换充分, 新陈代谢作用增强, 血液循环功能良好, 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都有良好的作用, 经常练习能保持心肺功能正常, 祛病延年。

陈氏太极拳养生功的方法

陈氏太极拳养生功的方法

陈氏太极拳养生功的方法调身是指调整好练功时的姿势。

练功时要求做到“松而不懈、松中有紧”,也就是人常说的柔与刚的关系。

只有姿势正确,才能使全身之气血循劲络运行通畅,正所谓“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守,意不守则气散乱”。

因此调身在练功当中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便是调整呼吸,一呼一吸则为一息。

调息又称练气。

练太极内功就是练内气,通过调整呼吸来调养人体之内气,使之可聚可发,聚则凝集储存于丹田,发则以意导气,用意念统领内气,循经络运行全身、疏通经络气血。

所以说呼吸是内气运行的动力,练习太极气功就必须先从调整呼吸来入手。

呼吸方法常用有两种:一种是顺呼吸法: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逐渐凸起、呼气时腹部逐渐凹陷。

第二种是逆呼吸法:吸气时逐渐改缩腹肌而腹部凹陷,呼气时腹肌自然放松而腹部逐渐凸起。

调心指的是意识的训练。

就是说练功时如何使人体的大脑皮层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练功,用单一的意念方法,以一念代替万念来排除杂念的萌生,从而进入高度入静、虚空、松弛、愉快、恬适的境地。

它是清醒与睡眠的一种中间状态,有利于身体气血调和,激发调动人体内在的潜在能力,诱发、聚集人体的内气,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之目的。

凡是气功家练功,无不讲究练功的时间性。

古时候没有钟表,是用时辰来表示时间的,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

从当日23点到次日23点计12个时辰。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前六个时辰为阳,是阳气上升的时间。

后六个时辰为阴。

是阳消阴长的时间。

练习太极养生功时,必须选择在阳气上升的时辰,也就是六阳的时辰练功。

什么时辰是最佳的练功时间呢?太极功的练法通常选择两个时辰。

一般选择子时和寅时,因为子时是六阳之首,是阴极阳生、阳气始盛之时,寅时是肺经当令时,是人体内气刚好在肺内萌发的时辰,此时百脉之气皆汇集于肺,因而,寅时肺经的气血最为旺盛而又易于导引。

因此、选择子、寅时辰内练功,则内气易生,生而旺盛,经络最易疏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陈氏太极拳的十六字口诀

陈氏太极拳的十六字口诀

陈氏太极拳的十六字口诀
(一) 意
练意可使思想集中,全神贯注,不产生杂贪。

用意来引导动作,以意引气,以气摧形,意到气到,动作平和,意念和顺。

(二) 气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练太极拳应行气、运气,以腹式呼吸练丹田,饱满而富有弹性。

运动时,丹田内转,丹田之气随动作运于周身,形成体内的运动按摩,对五脏六腑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 神
要一志凝神,心、手、眼合为一体,手法、身法、步法均以眼神领之方可。

如能将太极拳练到内外合一,手、眼、身、法、步、精、神、气、血、功互运互化,得必应手,便会精神饱满,力量倍增。

(四) 情
心情舒畅能使人性格开朗,心旷神怡。

(五) 景
应心境开阔,吸取天地之精华,开合纵放,屈伸往来,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六) 动
全身一动无不动,一动处处缠丝,圆活自然。

(七) 静
内心一片空灵,“一动一静,一片神行。

(八) 乐
知足常乐。

(九) 食
食量不宜过饱,运动要适量,以健身为主。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引言概述:陈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重要流派,以其缓慢、柔和、圆滑的动作而闻名。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调节身心,增强健康。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享我对陈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一、太极拳的基本功1.1 呼吸调节:太极拳注重腹式呼吸,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吸来调节身心。

在练习中,我们要注意吸气时腹部自然鼓起,呼气时腹部自然收缩,保持呼吸平稳有节奏。

1.2 身体放松:太极拳要求身体放松自然,不做过分的用力。

通过放松身体,可以使气血畅通,提高动作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1.3 步法和站桩:太极拳的步法以“虚实”为基础,通过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来调整身体的平衡。

站桩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稳定身体,提高站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二、太极拳的套路演练2.1 太极拳的套路:太极拳有一套连续的动作序列,称为“套路”。

套路由一系列的拳法、掌法、腿法、身法等组成,通过练习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2 套路的分解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套路,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单个动作进行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每个动作,逐渐熟悉套路的整体流程和细节要领。

2.3 套路的内外合一:太极拳注重内外合一的练习,即在外形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内功的修炼来提高拳法的力度和效果。

内外合一的练习可以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准确、有力。

三、太极拳的应用技巧3.1 动作的变化:太极拳通过身体的虚实变化来应对不同的攻击和防御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和力量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动作,以达到有效的防御和攻击。

3.2 意念的引导:太极拳注重意念的引导,通过意念的集中来控制身体的动作。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将意念集中在动作的准确性、力量的发挥上,以提高技击的效果。

3.3 合作练习:太极拳的应用技巧可以通过合作练习来提高。

通过与他人的对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太极拳的技巧,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四、太极拳的修身养性4.1 调节身心: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心,舒缓压力。

陈氏太极拳内气修养

陈氏太极拳内气修养

换言之,人体比如一只水袋,水是下沉的。如果水袋松散下落破碎,则水流遍地,无孔不入。所以水袋需要一个向上领起劲,但是这个劲应和水袋的重量一样大,如果领劲大于水袋,则水袋成无限上升状。
有一个固定点,水袋放松下沉就不松散。练太极拳百会领起的要求,于此同理。
水袋中的水,需要半袋,轻轻运行,水袋中的水,会随着先后有序的运行规律,起伏动荡起来。
这只水袋你用一手领之,另一只手冲击,如果恰到好处击中中轴,击中部位会含蓄下去,而四面的部位会包围过来,你劲力一松,他又恢复原状。
再进一步来讲,你试验的物品不是水袋而是球体,内气充足而极具弹性,那么或者你把球体击出,或者你被球体弹回-----一种强大的弹回。遇强则强。
如果不是球体而是人,一个内气充沛,浩然正气充塞环宇,内力激扬四射的人,那么实际情况已难以描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
因人而异----也许要5,6年时间,已沉到脚底了,按玄虚的话说天的贯通了,你能把内气转动起来了。这叫转丹田,或丹田内转,或丹田潜转。
此时寒暑不易,晨昏无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尔后丹田气运,足下深沉,举步投足,稳重踏实,落地生根,并且有入地三尺之意。自觉沉重,而外观实是轻灵。
愈是心平气静,感觉愈加明显。
借地下反弹之力,接下势。
手上运足,脚下沉透,这叫一气贯串。或一气贯通。
2
此时用于场上交手,佐以机巧,已见奇妙而暗自感叹。然而毕竟僵硬有余而灵巧不足,称作散手虽能克敌制胜,而顶抗匾丢等随之出现。有时虽然勉强放出对方,而自己也因太过重心不稳,后劲不接,,且多是蛮力,不是太极拳修练来的纯刚的功力。一句话说到底,功力不深,内劲不足。
也就是,移物能用四两,就不用四两一钱。
半年招熟,也就是开始引动内气的时间。你以腰为轴,周身关节依次排开,节节贯串,慢慢直到手指。比如以拦扎衣为例,右手走上弧线向展开,你感到已运到手指,运到尽头了,松右肩,沉右肘,坐右腕,右手手腕下塌外辗,能不能感觉到,右手小指外侧,一种气血冲足的感觉?手心向内轻轻旋转,这种感觉是不是能依次运行到无名指,中指,等等。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
第十大要领 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是在绝对的、永久的运动中进行,它要克服外加拳术以跳掷为本,用尽力气去拼搏,练过之后气喘吁吁的弊端,就是必须在绝对的永久的动作之中求得相对的、暂时的静,并于短暂的体形静态之中继续完成意念运动,调理身体的内部因外部变化而带来的短暂的不协调,使自己在顷刻之间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以应御外来之动,克制对方于不协调的短暂瞬间,一举制敌。所以,陈式太极拳术的动作虽各式各样并且千变万化,进行在绝对动的形态之下,但是,它的其中又十分机密地贯穿着动中有静的自然规律,是一套无与伦比的,具备有无限生机的内家拳术。
分清虚实旨在要求陈式太极拳练习者自己心中明辨,但外形之上仍要实中有虚,实中有虚,心中一虚,四肢自然也虚,松随自然,但丹田要实,腰劲要实,足底要实(但涌泉穴要虚)。这三处只要一实,两臂与两腿这四体之虚也定然虚中藏实,说虚说实,说实也虚,虚实兼备,有机配合,这才真正是陈式太极拳自然之妙用,深悟其中道理,自妙精妙无穷,故必从严格守。
陈式太极拳,起势十分重要,一起得势,以下各招无不得势,徒手空运时,必须在意念上感觉到拳路运动承接得势,机敏灵活,并且要仔细揣摩拳势变化时,这个运动如何走下,另一个动作怎样运起,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无缺为止。在神气十足,这个动作似乎可以停止之际,立即引动下一势动作,紧紧相承,让拳路变化于似停不停,不停而停之境。
正因为陈式太极拳招势是如此承接转变,要求也就更为严格,必须对拳路的一招一势仔细研究,领悟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关系。其中一个变化没有琢磨透理,那么这一势的机制情理便处于茫昧之中,势必影响到下一招的进行,若将拳路中招招独立,割断血脉神气,不能自始自终一气贯通,则胸中之太和元气永远难以发挥作用,拳术则疲。
含胸之时,必须同时塌腰,而不可弓腰。含胸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通畅受阻,从而横气填胸,集聚胸腔,产生憋闷之感,直接损于身体,不宜练拳,功夫愈大受害愈深。所以必须进行塌腰,将脊椎骨向上轻提,背部内拨收起,使经脉舒展,气血畅通,由丹田而起,分四路而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到左、右肩,由肩骨缝中贯到左右指头;其余四分,化作两段,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并经骨缝中贯至左右足趾,来保证虚灵顶劲。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

短吸, 在打拳中要逐步养成习惯。 我们 平时要做到 2 小时练功。方法: 4 只要 随时想起来,就马上做几次逆腹式呼 吸, 功夫 源于 日常的积累。
发 【 力时 ,借助呼气催促 ,将 内蓄的气 劲力爆发 出去 。 f 、 感 4练 法 . f ( ) 手 平 圆法 1 单 I 单 手平圆法是借用 双人推手平圆 的动作 , 合逆腹式 呼吸进行手臂 、 结 腹 部、 腿胯相互转换 的练习方法。
8)
( ) 2 停
吸满后 ,略停闭气 ,不 吸不呼 , 】
至3 秒钟 ( 6) 图 。
( ) 势 呼 吸 二 拳
指与 拳架 动作 的开 合 、折叠 、 内
旋、 内收相 配合 的拳势呼吸方法。 “ 势呼 吸 ” 是娄 吸与 动作 拳 指呼 ( 肢体 的展收 、 劲力 的蓄发 、 防 意识 攻
的表现等 ) 。紧密配合 的呼吸运动 , 是 习拳达到一定程度 自然形成 的一 种呼
吸方 法 。
1呼 吸 方 法 .
以鼻吸气 ,以鼻 呼气 或 口鼻 同时 呼气 , 不可用 口吸气 ; 吸要 领 为深 、 呼 ②停 当右 手划 弧至 与 吸交换 时 , 个似 有
突 出, 尽量地 吸气 , 尽量地 突出。两手
注意 : 始终 要保持鼻 吸鼻 呼 、 两脚 【呼 气 。
随吸气慢慢地从体 侧抬至与肩 同宽 同 使劲 下踩。
在发 明劲 时 , 般 采用 “ 一 逆腹 式
高, 力点 在腕背 。吸气 尽时 , 屈臂与胸
前 ( 5) 图 。
法 先 再 首先打拳 ,要改变原来 的呼吸方 I呼 吸 ” , 借 气 蓄力 , 以气 催力 。 式, 强调 逆腹 式 呼吸 , 吸鼻 呼 , 呼 l即结合肢 体动作 , 鼻 长 吸气 聚蓄力于丹 田;

陈氏太极拳练拳要诀

陈氏太极拳练拳要诀

陈氏太极拳练拳要诀(此文为当年陈鑫授拳时,学员笔彔其要领而留存)(一)练拳要诀:无思无虑静下来,平心下气沉丹田。

立身当中正,头颅不宜偏。

前后顶劲碰起,二目平视直前。

神送前手头忌动,呼吸深沉自丹田。

耳向后听心贴背,舌尖轻挑颚齿间,胸微含、肩里卷,屈臂泛臀裆开圆。

裆莫扭、亦莫涮,背丝扣形循环缠。

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

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挃肚间。

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

内转拇挃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莫贪莫夹,束肋毛肣相挨。

腰如车轮左右转,虚实分明互相连。

脚踏忌“八”“丁”,切记合脚尖,内掌踏地偏重,大二足趾领先。

宁迚不退,下在上先。

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

无处不太枀,缠丝劲当粘。

心意、气力、筋骨,手足、肘膝、胯肩,内外六合分明,上下周身关联。

腋腿四窝名“四”,左与左对右亦然。

运行结合呼吸,不丢不顶徐延。

静如山岳动如电,蓄若开弓収若箭。

捕鼠猫形搏兔鹘,聚精会神莫稍偏。

刚而不僵轻非浮,五阴五阳虚灵现。

着熟懂劲循序迚,黏粘神明自通玄,谦虚谨慎重武德,急躁狂妄误挃点。

(二)注释:无思无虑静下来,平心下气沉丹田。

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牵挂,思想沉静下来。

脐以上不准有气,气下沉至丹田(丹田在脐下二、三寸之间,个人的中挃中节叫寸)。

初学时知道把气沉下就行,不能斤斤拘泥,否则,易于顾此失彼,挂一漏千。

立身当中正,头颅不宜偏。

身躯当笔直,不得佝偻、凸胸、左倾右斜,头应端正,不得俯、仰、摇、扭。

前后顶劲碰起,二目平视直前。

前后顶是挃头部的前囟和后囱。

思想上体会这两处微微碰起就行,不能僵颈硬往上顶,颏须稍收敛,两眼直向前方平视,前后顶也就不易丢失。

低头便失前顶,容易精神不振,晕头转向;仰头便失后顶,容易呼吸紧张,横气填胸。

神送前手头忌动,呼吸深沉自丹田。

神,挃眼神。

就是说手向左右内外上下运行时,须以眼神瞟送前边或上边的手,不得摆头晃脑或抬头去看手。

眼神也是全部精神所贯注,须知收敛、收视之功。

呼吸深沉,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吐纳术”。

陈氏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陈氏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陈氏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气
一谈到太极拳,都会谈到“内气”。“内气”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总其所述,在武术及养生方面涉及到的“气”只有两种:一种是呼吸系统吐纳的“空气”,另一种是祖国医学谈及的运行于人体内部的“营气”与“卫气”。现代人体科学证明,人体内部,除了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外,其余的任何部位都不可能进入空气。那么,在太极拳中谈到的充斥于人体四肢及全身肌肤的“气”,只能是中医及传统气功中论述的“气”。这种气,其实是人们在慢动作中,运用大脑意识(又叫意念)调节全身及四肢运动所产生的一种流动感,是在大脑支配下人体经络及神经有规律传导时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上面所说的“内气”。当然,这种“内气”在锻炼时,要与呼吸的“气”相配合。更确切地说,太极拳的“内气”其实就是在大脑意识调节下,身体和四肢配合呼吸缓慢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气感”。
腰胯放松:首先是胯弯要放松,只有胯弯放松并向后微屈,才能使小腹下垂,才能真正地气沉丹田。同时,项劲领起,胯弯放松,丹田气下沉,腰部就会自然松开。全身才会如拳经所云的“对拔拉长”,才会有所谓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只有腰脊完全放松,才会有以腰为轴的螺旋缠丝。拳经还说“有不得机不得势之处,于腰胯求之”,也就是说,只要腰胯没有放松,不论拳路与推手,就会既不得机又不得势,可见,腰胯放松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虚实分明:打太极拳,要在阴阳开合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虚实。所谓虚实,就是在开合的动作中,人体重力和劲力的不同分配。动作中,支撑重力的主要部位为实,次要部位就为虚。劲力的刚劲方向为实,柔化方向就为虚。拳路中,随缠丝劲的运行,虚实总在不停地变化,每一个定式,都有不同的虚实。太极拳谱要求“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需留意也”“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一实”。太极拳套路中虚实分明,其实就是锻炼人们对重力和劲力的控制及分配能力。“意气须换的灵”,就是重力和劲力要在意识的支配下,灵活地变换。根据套路或推手的需要,时重时轻、时刚时柔、时有时无,彼虚我实,彼实我虚,形成“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高级境界。故而,陈鑫在太极拳论中指出,“开合虚实即为拳”“屈伸来往,收放擒纵,不过一开一合与一虚一实焉已耳”。太极拳中的虚实,在推手及技击中显得十分重要,往往瞬间的劲力虚实轻重变化,就决定了“背顺”与“胜负”。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配气息导引)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配气息导引)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配气息导引)陈正雷老架一路为入门功法,适合初学,以柔为主,柔中有刚,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运动以腰为轴,节节贯串,运功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练习时要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圆裆,呼吸自然,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

整套拳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断续处,没有凹凸处,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浑然一圆,方为合格。

第一段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

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要求:站立后,要意识集中,脑清心静,去其杂念,心气下降,呼吸自然。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滁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肚脐下),降于涌泉,松胯屈膝,下沉时呼气。

此时,心中一无所念,穆穆皇皇,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驰下沉,促使心气下降。

切忌肩上纵,横气填胸。

两手上升时吸气。

内劲:接上势,内气先沉于丹田,顺两腿内侧降于涌泉,再由两腿外侧上行,沿督脉上升至两肩两肘,通过松肩沉肘,贯于两手,两臂慢慢抬起。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胯(髋)部要松、虚、活;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两手下按时呼气。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引言概述:陈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拳法和哲学思想而闻名于世。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陈氏太极拳的独特之处以及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对陈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一、身体调理1.1 自然站桩: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是站桩,通过保持自然站立的姿势,可以调整身体的重心,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1.2 缓慢运动:太极拳动作缓慢而流畅,通过柔和的动作,可以放松身体,缓解压力,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1.3 呼吸调节:太极拳注重呼吸的调节,通过深呼吸和腹式呼吸,可以增加氧气的摄入量,改善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二、心理调适2.1 内观修身:太极拳注重内观,通过专注于身体的感受和呼吸的调节,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专注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2.2 和谐统一:太极拳追求阴阳的平衡和谐,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培养人们的平和心态,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度,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2.3 内外合一:太极拳注重内外的统一,通过动作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与意识的协调性,提高身心的整体感受和统一性。

三、武术技巧3.1 动作技巧:陈氏太极拳的动作注重圆滑、连贯和柔和,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2 力的运用: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学会利用对手的力量来制敌,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和攻击能力。

3.3 意念导引:太极拳强调意念的导引,通过意念的引导,可以使动作更加准确和有力,提高技击的效果和效率。

四、健康保健4.1 舒缓筋骨:太极拳的动作能够舒缓筋骨,增加关节的灵活性,预防和缓解关节疾病,如关节炎等。

4.2 改善循环:太极拳注重呼吸和气的调节,通过深呼吸和腹式呼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提高心肺功能。

4.3 增强免疫: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和减轻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动作特点。

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源于陈王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陈氏太极拳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和大家分享。

一、内外结合,以内为主陈氏太极拳注重内外结合,即通过内功修炼来发挥外功的效果。

内功包括呼吸调节、意念集中、气血运行等方面,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内在能量和调节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只有内功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外功的力量和技巧。

因此,我在练习太极拳时,注重呼吸调节和意念集中,通过慢慢练习,逐渐提高内功的水平。

二、以柔克刚,化解对抗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柔克刚,通过巧妙的身体动作和技巧来化解对抗。

在实践中,我发现只有通过细腻的动作和柔软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应对对手的进攻和反击。

因此,我在练习太极拳时,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的培养,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对手的对抗,逐渐提高自己的技巧和应变能力。

三、身心合一,达到内外统一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一,即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内心的意念来达到内外统一的状态。

在实践中,我发现只有身心合一,才能更好地发挥太极拳的力量和技巧。

因此,我在练习太极拳时,注重身体和思维的统一,通过练习动作和冥想等方法,逐渐提高身心合一的水平。

四、反复练习,不断提高太极拳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的武术形式,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实践中,我发现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精髓。

因此,我每天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来练习太极拳,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与他人交流,共同进步太极拳是一门需要与他人交流的武术形式,通过与他人的切磋和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从对方身上学习到更多的技巧和经验。

因此,我经常参加太极拳的交流活动,与他人切磋和交流,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陈氏太极拳是一门独特而深入的武术形式,通过内外结合、以柔克刚、身心合一、反复练习和与他人交流等方面的实践,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

陈式太极拳八大特点

陈式太极拳八大特点

陈式太极拳八大特点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太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串着“阴阳”和“虚实”,这在太极拳动作上表现为每个拳式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慢与快”,并在动作中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和进退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

这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原则。

陈式太极拳八大特点特点一、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1、练拳时要“以心行气”:即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行动。

2、练太极拳好象在做“意识体操”,要始终着重用意,肢体动作只不过是意的外部表现。

3、练太极拳要“以气运身”,但是练拳时不可只顾想气在体内的如何运行,而要意注于动作之中。

4、内意和外神不可须臾分离,内意稍一松懈,则外神就会散漫。

5、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与另外七大特点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

特点二、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1、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身躯的放长,含胸拔背是以前胸做支柱把后背放长,沉肩坠肘是手臂的放长,松腰圆裆和开胯屈膝是腿部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放长。

2、太极拳的�蚓⑸�于弹性,而弹性生于身肢的放长。

3、含胸要求胸部即不腆出,也不凹进,使胸部成为脊背拔长的支柱。

不可误认驼背为拔背,因为背驼就会前胸凹进,这样就会失去前胸的支柱作用。

4、沉肩的主要作用是使臂部与肩部因下塌而接牢,臂与肩接牢才能使臂生根。

5、坠肘可使肘部与肩部之间达到放长,手臂的螺旋缠丝运动就是以坠肘做中心的。

6、坠肘与坐腕又可以使肘与腕之间放长。

7、开胯,屈膝的旋转,就是使腿部放长,用这种螺旋式的运动来变换虚实,主要表现在膝头的旋转上。

当腿部外旋时,腿外侧处于放长而内侧则为收缩。

八门劲别与弹性的.�蚓�1、太极拳要求用意而不用拙力,并不是说用意不用劲。

太极拳就是由八门劲构成的,八门劲都具有放长的弹性,所以称为“劲”,而不称为“力”。

2、八门劲的实质就是一个“�颉本�,其它七种劲别只不过是因为方位和作用不同而另有所称谓。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一、太极拳内功与拳架的关系太极拳是内家拳、内功拳,关键在“内”字,内功即丹田气;内劲即呼吸力、丹田力、意念力的内在统一。

马虹恩师讲:“拳法之妙,在于运劲。

”练拳不懂得每个拳势、每个动作的劲力内涵及变化,永远是花架子、空架子。

内劲与外型完美的统一,规矩与内劲完美的统一,是太极拳拳架锻炼的重要标志之一。

太极拳拳架、推手、散手是太极拳内功的一种表现,内功武术称为禅。

拳架要充分地表现出内功的功力,体现出功力的强与弱。

初级功法看外形,中级功法看劲路,高级功法看气势,超级功法显神韵。

内功为拳之主,拳为内功之用。

拳只是内功的表现,是内功的有形化;而内功是拳的精神本质,以内功入拳,便可以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太极大道也就是内功的大道,我们学习太极拳,必须做到:内功必须和拳架、推手、散手功夫合二为一!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方法是一开始就采取呼吸与动作自然结合。

正确的呼吸是进人太极之门的金钥匙。

打拳要时刻注意调整呼吸。

打拳时,为什么有的人憋气,喘不过气来?原因就是呼吸没有调整好,气没有运好、沉好。

二、什么叫呼吸力是指练拳中肺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主要通过鼻子进行长呼短吸,使之与周身动作配合起来而产生的力。

三、表现形式让人用两手按住小腹和命门穴,做呼吸,让其感觉到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命门向外膨胀的感觉。

请大家相互体验一下。

四、具体的锻炼方法丹田呼吸:指逆腹式呼吸属先天呼吸,是太极拳内功呼吸法。

包括两层含义:(一)逆腹式呼吸在吸气时逐渐收缩腹部,在呼气时使腹部鼓出。

具体练法如下。

1,前后逆腹式呼吸法预备两脚与肩同宽,两脚使劲下踩。

两手交叉于小腹前。

右手在外,左手在里,虎口相扣(图1)。

(1)吸气鼻吸,吸气同时收腹、松胯、提肛。

小腹使劲内收,吸到底。

肚脐与命门穴形成一股对拉劲(图2)。

(2)含气吸满后,略停闭气,不吸不呼,l至3秒钟。

在短时间内暂停丹田呼吸,这叫含气(图3)。

(3)呼气小腹使劲外鼓,同时命门、整个腰际全部外撑,感到整个腰要爆炸的感觉似的。

陈氏太极拳的呼吸

陈氏太极拳的呼吸

陈氏太极拳的呼吸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健身法一一导引术和吐纳术,在公元前四世纪已见于老子、庄子、孟子诸人的著作中。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虚其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其意为呼吸的一开一合要自然,气息要由粗到细,由细到微,绵绵不断。

保持腹实胸宽状态。

做深呼吸运动和柔软运动配合自然呼吸,使人精神和身软。

庄子在《大宗师》说:“古之真人,…其息深深。

”庄子把“真人”作为“众人”的对称,“众人”是不练习深呼吸运动的人们。

“息”就是“气”,就是“呼吸”,庄子《人间世》说:“气息茀(音勃)然”。

一呼一吸,称作一息。

孟子说:“气…以直养而无害”,意思呼吸要循乎自然。

陈氏太极拳的呼吸法是采自源远流长的导引述和吐纳法,因此它的呼吸法和静气功的呼吸法是同出一源的。

不过,陈氏太极拳是动静交修,内外兼练的整体的和内外统一的拳术,它的姿势复杂多变,全身各部分的动作“清规戒律”很多,配合呼吸一时不易恰到好处;静气功是静中求动,姿势单纯,呼吸自然协调,做到“形神合一”。

陈氏太极拳九世祖陈王廷在遗词中说:“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

“黄庭”即《黄庭经》,指《黄庭经》中的“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

陈王廷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动作同“导引”、“吐纳” 结合起来,这就使陈氏太极拳成为整体的、内外统一的内功拳。

在练习时,要求意识、呼吸、动作松圆三者密切结合,达到“内外合一”的目的。

陈氏太极拳呼吸法主张: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方法是立身端正,有意识地配合动作引导气流徐徐有下行的感觉,沉入腹部脐下,不许使力硬压。

明代高濂所编《遵生八笺》中引《心书》说:“出息入息,长收缓放,使之绵绵,长养神气”,“皆出于自然,不可…拔苗助长”,这与拳论引用孟子的话:“气…以直养而无害”是一致的。

练拳时心平气和,凝神一致,以意运动,要求做到:心静无物,物我两忘,气定神闲,心息相依,呼吸自然。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哲学原理而闻名于世。

其中,陈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的一种流派,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技巧。

在我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陈氏太极拳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陈氏太极拳注重内功修炼。

内功是太极拳的核心,它包括呼吸调节、意念集中和身体内部力量的培养。

在陈氏太极拳中,通过深呼吸和缓慢的动作来调节呼吸,使气血循环更加顺畅。

同时,通过意念集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得动作更加准确和流畅。

最重要的是,陈氏太极拳注重内劲的培养,通过练习特定的动作和姿势来锻炼身体的内部力量,使其达到一种柔软而有力的状态。

其次,陈氏太极拳注重身体的协调和平衡。

太极拳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通过练习一系列的动作和姿势,使得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协调地运动起来。

在陈氏太极拳中,要求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都能够协调运动,保持平衡。

这需要练习者不断地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重心,以达到身体的平衡状态。

第三,陈氏太极拳注重力的运用和发挥。

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柔克刚,通过巧妙的技巧和力量运用来制敌。

在陈氏太极拳中,通过练习一系列的动作和姿势,锻炼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使得练习者能够在实战中运用自如。

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陈氏太极拳的练习,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力量,还能够提高反应能力和敏捷性,使得自己在面对敌人时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

最后,陈氏太极拳注重心理的调整和修炼。

太极拳的哲学原理强调心与身体的统一,通过修炼心态来达到身体的和谐。

在陈氏太极拳中,要求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保持平静的心态,不受干扰和杂念的影响。

通过专注于动作和呼吸,使得身心得到放松和平衡。

这种心态的调整不仅对于太极拳的练习有好处,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也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陈氏太极拳作为一种独特的武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技巧。

通过注重内功修炼、身体的协调和平衡、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心理的调整和修炼,可以使得练习者在太极拳的实践中获得身心的和谐和提高。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是什么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是什么

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是什么太极拳是一种对立的独特的形式,陈式太极拳中也有很多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欢迎阅读!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太极拳不仅在外形上是独特的,而且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练太极拳时,首先要用意不用拙力,所以太极拳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则是神气鼓荡运动,也就是说既要练意,又要练气。

这种意气运动的特点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并统领着太极拳的其他各种特点。

此外,练太极拳时全身放长和顺逆缠丝相互变换之下,动作要求表现出能柔能刚,且富弹性。

它的动态,要求一动全动,节节贯串,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它的速度,要求有慢有快,快慢相间。

它的力量,要求有柔有刚,刚柔相济。

它的立身与动作,要求中正不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和开中寓合、合中寓开。

具备了这些条件,太极拳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殊作用。

在体育保健上,不仅能增强运动器官与内脏器官,并能锻炼和增强意识的指挥能力,亦即“用意不用力”的能力,可以顺利地指挥着气活跃于全身。

这样就既练了气,也练了意,意气相互增长与强旺,身体自然强壮。

同样,在技击上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以轻制重,以慢制快,克制自然,并掌握自然,动作起来可以一动全动,“周身一家”,达到知己知彼和知机知势的懂劲功夫。

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第三特点: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第四特点: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第五特点: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第六特点: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第七特点: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第八特点: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陈式太极拳的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拳谱规定:1)“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2)“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3)“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4)“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

陈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陈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陈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的要领: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头颈部与身躯、四肢要上下一致,自始至终顶劲不可丢。

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要虚、要松,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

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

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心得引言概述:陈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以其缓慢、柔和、流畅的动作和内外兼修的特点而闻名。

练习陈氏太极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内力和调节心态,对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益处。

下面将分享我对陈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一、身体调理1.1 陈氏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有力,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力。

1.2 练习太极拳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平衡,改善体态,预防和改善腰背疼痛等问题。

1.3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

二、内力修炼2.1 太极拳强调内外兼修,通过练习可以调和气血,增强体内的气场和能量。

2.2 太极拳的动作需要细致入微的控制,可以培养专注力和意志力,提高自律能力。

2.3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慢慢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提升对自身内在能量的认知,增强自信心和内在力量。

三、心态调节3.1 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动作的统一,练习时需要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3.2 练习太极拳可以培养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修炼,慢慢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和哲理。

3.3 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专注和自律,可以帮助调节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四、传统文化体验4.1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练习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4.2 学习太极拳可以了解中国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3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和文化素养。

五、人际交流与共同进步5.1 练习太极拳需要与他人配合,共同练习可以增进和谐,促进人际交流和团队精神。

5.2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相互鼓励,激发潜力。

5.3 太极拳是一种集体活动,通过与他人互动,可以不断学习、提高,共同探讨太极拳的奥秘,共同进步。

结语:通过练习陈氏太极拳,我深切体会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陈氏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陈氏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陈氏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陈氏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一谈到太极拳.都会谈到“内气”。

“内气”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

总其所述,在武术及养生方面涉及到的“气”只有两种:一种是呼吸系统吐纳的“空气”,另一种是祖国医学谈及的运行于人体内部的“营气”与“卫气”。

现代人体科学证明,人体内部,除了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外,其余的任何部位都不可能进入空气。

那么,在太极拳中谈到的充斥于人体四肢及全身肌肤的“气”.只能是中医及传统气功中论述的“气”。

这种气.其实是人们在慢动作中.运用大脑意识(又叫意念)调节全身及四肢运动所产生的一种流动感,是在大脑支配下人体经络及神经有规律传导时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上面所说的“内气“。

当然.这种“内气”在锻炼时,要与呼吸的“气”相配合。

更确切地说,太极拳的“内气”其实就是在大脑意识调节下,身体和四肢配合呼吸缓慢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气感”。

“内气”的表现一.双手十指发麻、发胀,发红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由于长时间的有规律运动.长时间的放松及经络、神经有规律传导.会在人体肌肤中形成一个循环的传导路线。

当这个路线遍及全身的时候.就是打通了全身的“气路”。

此时人体在普通运动中肌肉所产生的硬劲、僵劲.就会被消化。

这种经络与神经在全身的传导,会明显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会使传导路线中的毛细血管打开。

特别是在“气“达四梢的时候,人体末端的毛细血管开放.十指乃至手掌就会发麻、发胀、发红。

二、小腹沉实由于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所以,胸膈下降,引起内脏下沉.使小腹沉实。

三、呼吸缓慢并加深加长由于长时间气沉丹田,胸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致使呼吸加深加长,特别是在定式时,呼气缓慢且深长。

四、产生腹鸣由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合而鼓荡.使腹腔运动加大.尽而促进肠的蠕动,产生肠鸣。

五、口生津液、下腹排气由于舌顶上腭,缓慢调息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会使口生津液.下腹排气。

六、腰眼发热由于腰脊旋转,命门穴受到刺激,使两肾血液循环加快,进而两腰眼发热.即拳论中提到的:“两肾如滚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氏太极拳安气息,调气血,运内劲陈式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的雏形之所在,是众多太极拳的蓝本,练习功法时,有许多独到之处,下面引用部分祖师的练习心得,加之自己习练有年的微薄之力,献给广大陈式太极拳的爱好者。

陈照奎祖师讲过:“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哪里有不用力的武术?”他又讲技击:“力量占七分,技巧占三分。

” 马虹恩师讲:“拳法之妙,在于运劲。

”练拳不懂得每个拳势、每个动作的劲力内涵及变化,永远是花架子、空架子。

内劲与外型完美的统一,规矩与内劲完美的统一,是太极拳拳架锻炼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我个人学拳、练拳、悟拳、传拳的一点体悟,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快速地练出太极拳的内劲来,并将其灌人到拳架中,最终实现全面地掌握太极拳的内劲及发劲。

内劲就是意念力、呼吸力、丹田力的总称,即意、气、力的内在结合。

一、什么叫丹田力丹田通常指脐下一寸三分处,小腹部位。

这里是道家养生炼丹“安炉立鼎”的地方,是人体生命之源。

太极拳家称其为“太极点”、“太极核”、人体运动的枢纽!丹田力,指通过丹田内转,以腰为轴,带动全身而产生的力。

二、练习方法(鼻吸鼻呼)所谓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能够让学习的人在最短时间里,练出成绩来,得到想要达到的功夫效果。

方法一、慢练法自然站立,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用逆腹式呼吸法。

1,吸气慢慢地吸气,要求吸气时,收腹(小腹尽量内收)、吸气、松胯、提肛,胸腔膨胀,以达到充分吸氧;开始吸气,一定要吸满2,停略停一下,也就是不吸不呼3,呼气然后开始慢慢呼气,要求丹田小腹膨胀(小腹尽量外鼓)、命门后撑、周身皮毛膨胀、胸肺部放松、横膈肌上升、浊气吐出,气人丹田。

反复练习100次。

慢练的作用是使下丹田内气充盈,练的是丹田气的储备、是养。

方法二、快练法两手交叉放在小腹上,做逆腹式呼吸,鼻吸鼻呼。

1,吸吸气要慢慢地吸满,双手要随着吸气收腹用力往里按(同前文图1)。

2,停吸满后略停一下,含气3,呼然后猛地陕速呼气,同时丹田瞬间膨胀外鼓,把手弹起。

反复练习100次。

快练的目的是为丹田发力做准备的,练的是丹田气的发。

方法三、气贯丹田法经过上述方法的练习,会感到呼气时气没有全部沉到小腹,而且有一部分在胸部,气贯丹田法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交叉于小腹前,开始深吸气,吸气的同时两脚跟向上微微抬起,气吸满后,略停一下,然后瞬间以鼻猛喷气,双手用力下按到腹前,同时口喊“要”字。

两脚跟下震着地,全身放松。

以上动作需同时完成,即绷紧全身,喷气、脚落地、喊“要”字,要一气呵成。

气贯丹田法的目的在于彻底做到气沉丹田,在脚后跟下震着地时,要感到内气猛地沉人丹田,震脚跟是为了加大气沉丹田的力度。

反复练习100次。

经过上述方法的练习,基本能够做到气沉丹田。

方法四、太极千斤坠平时打拳要以慢来获得松沉,时时注意脚下生根。

1,吸专两手握拳,拳心朝后,拳背朝前,然后,弧线划圆收到到腰间,拳心朝上,握于腰间。

五指抓地,小腹内收。

两拳一定要走弧线,收于腰间。

2,停停的同时,身体继续微下沉,五指抓地,小腹外鼓3,呼气小腹继续外鼓,五指抓地,使劲下踩,踩到位,使尽全部劲力。

呼气的同时,身体略微上升。

两脚内扣,拳背朝前。

每次练习50次为佳。

太极千斤坠主要是练就松沉到脚,全部是鼻吸鼻呼,进一步获得踩劲的练习方法。

方法五、丹田内转法预备两脚与肩同宽,两脚使劲下踩。

两手交叉于小腹前。

左手屈肘,掌心向上,右手屈肘,松握拳,拳背轻贴于左掌心上,左大指轻贴于右拳虎口处,其余四指轻贴于右腕骨背之下,双手停于小腹前,拳与小腹一拳之隔。

1,吸气胸腰左转,重心左移,拳掌向左下方划弧而上旋至心口。

吸气同时收腹、松胯、提肛。

2,含气胸腰转正,重心落于两腿,拳掌到心口,停一停,不呼也不吸。

3,呼气胸腰右转,重心移右,拳掌向右下方划弧下旋至丹田肚脐前,轻轻沉住,同时呼气,小腹使劲外鼓,同时命门、整个腰际全部外撑。

然后略停一下含住气,再开始内转。

这是向左方的内转下沉法。

向右内转下沉法方法相同,方向相反。

每次练习可以交叉地反复练习,每次不少于100次为佳。

这种丹田内转逆腹式深呼吸法,被太极拳界称作“内练一口气”,也称作“内功”,应重点练习。

方法六、太极尺太极尺内气鼓荡法,是太极拳的高级技击,即用全身之气来鼓荡而攻击,其劲道来源于身体的鼓荡,并不是单纯来自脚底上传的劲力。

鼓荡劲可以更好地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比单纯靠两脚稳固站立来维持平衡更实用见效。

功效主要是练就丹田的鼓荡劲。

鼓荡劲是前后鼓荡,这个劲就是太极尺的劲一外一里、一前一后。

1,预备式裆部撑圆,马步站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朝里,两臂撑圆,握住太极尺。

做丹田吸、停、呼9次。

两手握住太极尺,两臂一定要撑圆。

马步的步子不要太大,大了支撑力就小了。

步子越大支撑力就越小,步子小一点增大支撑力。

2,收丹田吸气,两臂收回。

两脚使劲下踩,全身放松。

丹田吸气,收腹、松胯、提肛,脚下五趾抓地,两臂收回,吸气要慢,要吸满。

3,呼丹田呼气,两臂外撑。

呼气时丹田膨胀,命门膨胀,小腹膨胀,两臂棚圆,裆部撑圆。

周身上下八面支撑,加大周身的棚劲和周身一圈的力量,注意:呼气时两手使劲握紧太极尺,两臂一定要撑圆,不要只往前送,整个背力、两臂、大小臂、裆部,都要撑圆。

不是光两个手往前棚,后面的命门、背、裆、大小臂,都要往外撑。

这样周而复始地练习,每次不少于50次。

方法七、丹田蓄气法丹田蓄气法主要练就丹田的持久内力。

预备式仰卧,两脚略宽于肩。

做吸、停、呼9次。

1,放球将篮球装满绿豆,封口后备用。

将太极球放到小腹上。

2,吸小腹慢慢内收,鼻吸,吸到不能再吸为止。

3,停不吸不呼,停止呼吸1至3秒。

4,呼小腹慢慢鼓起,鼻呼气,鼓到不能再鼓为止。

这样周而复始,每次不少于50次。

方法八、崩丹田崩丹田主要练就丹田的爆发力。

预备式仰卧,两脚略宽于肩。

做吸停呼9 次。

1,放烟灰缸将烟灰缸放到小腹上,具体为肚脐下三寸处。

2,吸小腹慢慢内收,鼻吸,吸到不能再吸为止。

3,停不吸不呼,停止呼吸1至3秒。

4,呼小腹慢慢鼓起,鼻呼气,鼓到不能再鼓为止。

连续做三次,蓄好内气。

5,弹小腹鼓到不能再鼓时,猛地命门后撑,丹田前上弹抖,将烟灰缸瞬间弹出。

要点:丹田弹击注意命门使劲向地面后撑,小腹肚皮使劲向上向前弹击,利用寸劲弹出。

这样周而复始每次不少于50次。

我们平时练习时,可每天晚上睡觉前,平躺,将烟灰缸放在小腹上,也就是肚脐下边,然后用刚才讲的方法二(快练法),将烟灰缸弹起,刚开始烟灰缸没有动,随着功力的增长,可将烟灰缸弹起、弹出。

这是丹田力能够看得见的最好的练习方法,坚持认真练习十天即可轻松达到效果,并且腹部可以任意让人击打,初步具备抗打能力。

另一种练习方法是,每天打拳起势前,一定要用慢练法做九次后,再开始打拳,练完拳后不要急于收功,同样要按方法做10至30次为佳。

感到丹田饱满再走动。

第三种练法是抗击打训练,即先慢慢吸气,然后猛地用鼻喷气,同时用拳头轮流交替击打小腹,力量由弱到强。

方法九、涮腰涮腰主要练就腰的功夫。

腰在太极拳中十分重要关键,拳论云:“腰不动手不发。

”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

开始练习可以用两手扶一与腰同高的物体(门或凳子)。

前五个动作同金刚捣碓前五个动作。

1,塌掌根(重心左)起的时候,胸腰右转,重心移左,塌掌根,含胸。

五指贴在大腿外侧,先塌掌根,本着欲上先下的精神。

准备往上提,先往下按,按一下掌根。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2,拥腕(重心右)胸腰左转,重心移右,两腕棚起,大小臂都掤,命门后撑,力点在腕背。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3,提腕(重心左) 胸腰略向右转,提腕坠肘,重心略下沉,偏左。

这个动作是视左而右,螺旋上升——提。

提的时候,要边提边塌,手往上提,身子往下沉,力点在腕背,手指要放松。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4,合肘(重心左) 屈臂合肘,胸腰微向右转,重心左。

这个动作合的时候,不要合一半,一定要把肘关节合紧。

丹田呼吸:丹田吸气。

5,下探(重心左) 重心微下沉,两手双逆缠下按。

这个动作重心微下沉,不要让胸腰转动,两手直接下按,重心直接下沉即可,眼看前。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6,平肘身体转正,重心继续下沉,两脚使劲下踩,两手握拳,拳心相对,平肘与腰间。

丹田呼吸:丹田呼气。

7,涮腰两脚继续使劲下踩,用两肘带动腰(整个腰部),做前后转动。

要求:两脚下踩,两膝不动,两肩不动。

丹田呼吸:丹田闭气。

丹田不吸也不呼。

8,收式丹田吸气,放松两手,手心朝上,慢慢上升至两耳后,然后丹田呼气,两手慢慢下沉到腹部,最后放松收到两胯外侧。

方法十、百把气功桩百把气功桩是增劲、发劲的练习方法。

桩功是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为历代拳家所重视,故有“入门须站三年桩,百炼不如一站”之说。

传统的陈式太极拳也不例外,套路中的任何一个属中定劲的拳势定式动作,都可以作为一种桩功来练习。

任何一个拳势都是一个桩,定下来是定桩,动起来是活桩,随处而定,随处而活,定是活中定,活是定中活。

百把气功桩,又称动桩或活桩,因每次练习遍数为百把,故而得名。

其是一种通过阴阳变化、胸腰转换、丹田呼吸配合,练习发劲的一种方法。

练习时,首要培根、增劲。

发劲时,惊炸弹抖、犹龙似蛇、节节贯穿。

预备式面向正南而立,两脚与肩同宽,同太极拳的起势。

前五个动作同金刚捣碓前五个动作。

1,塌塌掌根,丹田吸气。

2,拥棚腕,力点在腕背,丹田呼气。

3,提胸腰螺旋右转,丹田吸气。

4,合两肘内收,丹田吸气。

5,按双手虎口相对,重心下沉按。

丹田呼气。

6,棚胸腰螺旋左转,左脚斜向左前方上步。

左手棚在左眼前方,右手棚在腹前中线。

丹田呼气。

7,收左手小指,依次走缠丝劲,逆时针抓握向小腹回收。

同时右手也抓握,向上提收,丹田内聚吸气,收到小腹前。

胸腰螺旋右转,松右胯,翻左臀,重心移右。

吸气时要含胸、收腹、松胯、提肛,右手提肘,两脚使劲下踩,五趾抓地。

8,发丹田膨胀呼气,胸腰螺旋左转,松左胯,翻右臀,把右手向前发出。

9,再收重心下沉,继续松左胯,翻右臀,收右掌。

10,再发丹田膨胀呼气,松右胯,翻左臀,把左手向前发出。

发劲两脚要蹬住劲,以腰为轴,转腰,走腰劲,松胯翻臀,转腰送胯,把手发出去。

走一个人劲(足、膝、胯)。

人丹田,经丹田转换,再走一个出劲(肩、肘、手),节节贯穿,发劲。

刚开始练习时,腰要多转一点,多抖几下发劲,用两脚的蹬力,两膝的合力,腰劲发力。

规律右手:松右胯吸气收,翻右臀呼气发。

左手:松左胯吸气收,翻左臀呼气发。

单手熟练后,改为双手练习,双手吸气上提一定要注意沉肩坠肘。

左右手都要练习到。

刚开始每天练习36把,一个月后每天增一把,增至百把。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一吸一呼,一收一鼓。

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练习,坐、卧、站都可以,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四小时练功法。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一、太极拳内功与拳架的关系太极拳是内家拳、内功拳,关键在“内”字,内功即丹田气;内劲即呼吸力、丹田力、意念力的内在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